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已经是我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了,甚至比我预期的还要好得多。
  看来姜由的目的也不在多所杀伤,而是尽可能地多掳获人和牲畜。
  现在姜氏城中已经多出了1000多人口和上万牲畜,姜由的日子应该比以往还要好过得多了,这招“以战养战”还是做得不错的。
  但听姜巨的语气,真正强大的敌人还没有碰上,现在所做的都是为了激怒那个强大的部族,让他们主动出击,所以真正的大战还没有到来。
  为此姜由甚至故意放走一部分敌方小族的长老,让他们给敌人报信。
  姜由的敌人究竟有多强大?
  姜巨不肯说,我就不好追问了。
  相信太昊三年的大年,姜氏人会比太昊族有更好的理由狂欢。
  由于在太昊族呆了一年多,少数的姜氏长老们也掌握了太昊历法,甚至学会了如太昊般过大年,以及在新的一年来临时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
  今年的太昊,祭祀活动会有一点新意。
  “工业村”那边送来了祭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太昊牛车
  我手里拿着一个“铜盆”,仔细研究了一番。
  看得出来,在我离开以后“工业村”的技术人员已经不满足于按我的要求大量生产铜钱,而是已经在琢磨怎么样生产出实用的器具o
  这个铜盆明显是模仿陶盆的铸的,而且从外观看,尽管技术人员已经做了打磨工作,仍能看到浇冒口都在铜盆底部,将铜盆放在地面上,看不到明显的瑕疵,表面甚至还有淡淡的红色光泽,铜的纯度有所提高,浇铸的质量也已经比较不错了o
  按骑兵的说法,技术人员要求用这口“锅”炖一锅肉,用于祭祀太昊祖神。
  我哑然失笑,这是不是“鼎”的由来?
  下一次我来教他们铸一尊真正的三足两耳的“鼎”,让他们开开眼界o
  但我还是让风余找大元过来的教师,将这件事记入太昊的史册,并嘱咐陶工制作陶板,将此事烧制在陶板上,供入宗庙。
  尊重知识,同样尊重技术,希望能一改后世中国的积弊吧,中国曾经有很多年在各项技术上都居于世界的顶端,却因为被视为“奇技淫巧”而得不到应有的应用和发展,让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水平推迟了很多年才达到应有的高度o
  通过供入宗庙祭祀的方式,形成一种惯例,让后世的太昊子孙牢记和尊重这些发明创造者,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相信后人能明白我地苦心o
  但这时我开始认识到,铜的应用需要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才有可能在我之外,形成一个熟练掌握铸铜、制铜技术的人群o
  “让贸易城给铜山的匠人送去更多粟米,并定期将产出的铜送到太昊城,在太昊城内建一个铜作区。”
  我给木驼下达了最新的的指示。
  匠作区的面积太大了。尽管其他行业的匠人尽力修房,仍有近70%的空间是闲置地,只有靠近宗庙那一片要繁荣一些o
  铜作区包括了炼化与打铜两个部分,铜锭要在这里重新炼化成铜汁,通过浇铸成为我所需要地形状,以及通用型的铜条、铜片和铜钉。至于货币么,再等一下。看是先采用铜币,还是其他的货币形式。
  太昊四年正月初一,用铜“锅”炖肉祭过祖神,铜作区正式开工了。
  炼化区不需要很大型的铜炉。只需要能熔炼铜锭的火塘就行了。但打铜所需要的面积就大得多了,对铸出来的铜器和标准的铜条、铜片进行打制可以获得非常丰富的器具,比较纯的红铜的所具有地良好延展性,在纯金以外几乎没有其他金属可以比拟。
  为了一项意义非常重大的铜制品的诞生,我特意让人通知大元城地土鲁赶到太昊城来。在他的协助下,我相信这项发明会非常顺利获得成功。
  牛车就要诞生了。
  我还没有奢侈到用铜来制造整根车轴,所以找了一根坚固地青杠木作轴。
  车轴的直径大约15厘米,但连接车轮的颈部只有10厘米左右,外面包上铜片。成为一根铜皮木芯的“准铜轴”。
  土鲁赶到以后,看到我做的车轴。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估计他一路上都在想,我会让他做什么高难度的东西。
  毕竟上一次的失败主要是因为车轴承不##,其他的东西都难不倒他。
  两轮牛车的车辕比较长,伸出车厢的部分都达到了2米多,可以伸到牛的前肩处,让牛的肩部承载部分的重量,并保持车身的平衡。
  为了增加车身的牢固程度,我特意“大方”了一把,用才产出的铜钉加固了厢壁和辕的联接。
  专业人士就是专业人士,土鲁一见我使用的铜钉,就两眼放光——这可以省掉多少时间去做榫头联接啊!而且还非常牢靠!
  为此我汗了一把,铜钉的联接和铁钉是没得比的,不过现在条件达不到,只能将就了。
  真正让土鲁叹为观止的是铜轴承的打造。
  我用一块厚度达到一厘米左右的铜片,在加热后放到石砧上,用石锤敲打成一个圆筒状,再套到铜车轴上敲打,直到圆筒和轴间隙变得很小,开始有一点转动困难了才满意。
  接下来是将圆筒的两头向外分开敲打,形成一个圆槽,形状有一点像一个装风车线的转轮。
  这个圆槽是用来安装车轮的。
  车厢和木轴是紧密联接在一起的,不能相对转动,只有“铜车轴”和铜轴承之间才会相对转动,以铜的强度和耐磨性,应该可以承担这个任务。
  车轮还是采用的实心圆盘,以增加强度,否则会增大对铜材的消耗,我还不想用太多的铜去做辐条或加固车轮。
  车轮是用拼接的木板切割下来的圆形,对半分开以后中间挖了一个直径和圆槽一样的孔,将两半圆卡到圆槽上以后再用木板联接,铜钉紧固。
  车轮做好以后卡到铜车轴上,将车轴伸出轴承外的那一部分敲得向四周翻开,车轮就牢牢固定在轴上了,可以转动,却不能左右移动太多这项工作完全结束是在2月中旬,第一辆严格意义的牛车终于出世!
  展示的时候到了o
  在宗庙前的广场上,我让风余召集了所有的长老和各部族族长,在宗庙门前摆放了用木箱装的400斤粟米。
  牛车拉到广场上时了起了一阵轰动,土鲁坐在上面,拉着牛缰,得意非凡。
  为了强化作秀的效果,我让四名装劳动力将装粟米的木箱抬到广场边上,距离大约有150米的地方,结果抬了20多米就不得不放下来歇气,加上木箱就有近500斤重,一般的人是抬不动的。
  最后是8名战士才完成了这个任务。
  接下来是牛车表演了。
  土鲁下车,将牛牵到广场边上,让另外四名战士将木箱抬到牛车上。
  铜轴处轻微地“吱”了一声,土鲁朝我笑笑,示意让我放心。
  实际上昨晚我们在匠作区就已经试过这一招了,当时拉的石头应该不会少于600斤也只是将铜轴磨得亮了一点。
  表演正式开始!
  第一百一十三章 牛车时代
  ##在众人关注下启动。
  在略有点刺耳的“吱吱”声中,牛车轻松地前进了,数分钟就走到了庙门口,但土鲁显然不满足于这个成绩,一拉牛缰,绕场转起了***,围观的人群先是惊讶,后是欢呼,再后是尖叫。
  牛车的时代正式来临!
  不!等一等!
  牛车的时代明天才能来临!
  土鲁得意之极,一扯牛缰,想将车停下,向观众致意,谁知牛是停住了,车却没有,巨大的惯性推着牛向前走了几步,那牛收不住脚,往地上一跪,车身向前一倾,竟将土鲁摔了出来。
  广场上一片惊呼。
  还好车厢没坏,不然装粟米的箱子压向土鲁,太昊就会损失一名优秀的木匠了。
  我扶起土鲁,确保他没有摔坏,才去检查牛和车子。
  车没有问题,牛却“因公负伤”,牛膝处破皮流血。为了表彰它对发明工作所做的贡献,我让族人带它去上药了o
  回过头我和土鲁连忙商讨问题在哪里。
  实际上我当时就看出来了——没有刹车!
  刹车安在哪里?怎么安?
  后世的牛车好像也看到过一个刹车,应该是靠近一侧的车辕处,有一个杠杆结构,具体怎么做的忘了,但有金属结构是肯定的。
  那个东西做不出来也就罢了,我想知道的是,牛车上的刹车究竟应该在哪里制动?
  如果在车轮处制动,那么刹车应该尽可能地靠近轮沿,以最小的作用力产生最大的阻力矩,阻止车轮转动。
  但这样的结构需要向车轴施加一个附加轴向力矩,说不定就会在已经承受了巨大压力的车轴处产生结构破坏。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车身其他地方增加一个可以收放自如的磨擦件。让它和地面之间产生磨擦,以快速消耗惯性产生地动力。
  后一种方法对车轮是安全的,所以成为我和土鲁的优先选择方案。
  选择了一番,我在车的两根直辕间加装了一根横辕,成为一个H型的辕结构,将一根木棍拴在车前的横辕上。平时木棍靠放在车板上,需要刹车时将其一端放在地上,驾驶人用手压木棍高出横辕的那一头,杠杆原理作用下。木棍的下端会和地面剧烈磨擦,产生足够的阻力,将车停下。
  最后是给土鲁做了一根牛鞭。补偿他为“牛车革命”所摔地那一跤。
  太昊牛车正式上路了。
  第一趟长途运输是为姜氏送去一批陶器。
  “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夫子们还没有生下来。这话我先借用着。估计到了后世,这话应该编写在太昊版的《论语》里。
  太昊仅有的三辆牛车全部上了路,我和几名骑兵们跟着护航。车上是上百件大小陶器,要是在以前,这些陶器得出动五十名以上地骑兵作运输队。
  20公里的路。我们走了大约六个小时,中途歇了一次,让牛吃了点草。
  姜由早在数公里外就出来迎接了,一路上对我谀词如潮,双眼却从来没有离开过那辆车——这小子见利忘义。
  直到我提出可以送一辆给他,那张宽大地丑脸才变得花儿一样红,知道我看出了他的那点子小小的心思o
  姜氏新城建设得越来越好了。##排水通畅,连路面也下了大功夫,牛车跑在上面居然不太抖动。土鲁也没有觉得有一丝难受。我骑在马上却看着土鲁一身的汗毛都在颤动,想像要是我坐在上面。对木板地减震效果一定是要腹诽的。
  但显然不能影响到土鲁的兴致。
  不出所料,太昊牛车在姜族引起了又一波轰动,全族老小都围在道旁,土鲁坚持要驾走在前面第一辆车,一路不停地向姜氏MM们致意。
  这小子有做秀的天份,让他表演“牛车秀”的那一跤没有白摔。
  走遍全城,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俘虏营。
  姜由将所有的俘虏都分别归入了各小族,成为姜氏地族人。这让我觉得新鲜——难道族人没有意见?姜由傻笑,坚决不回答这个问题。
  临走时,尽管土鲁很心痛,我还是将一辆牛车送给了姜由。
  看着土鲁一脸沮丧,我附耳低声嘀咕了几句,土鲁瞪着我,愣了一下,随后开心大笑起来,“驾”地一声长喝,催牛车向草原奔去了。
  我说的是:“姜由会不会想要第二辆车?车坏了要不要修?到那时叫他拿东西来换吧!”土鲁对这种商业伎俩心领神会。
  事实上牛车的应用比我想像地要快得多,在接下来的春播中,太昊族已经有了数十辆牛车,尽管我身为族长,事务烦多,却还是不得不在匠作区呆了近一个月,除了做车轴,还得带徒弟,惹得匠人们笑话我,让我搬到匠作区去住。
  直到土鲁出面,告诉那些太昊族地匠人们,所有这些行业的祖师都是族长的徒弟,他们才重新肃然起敬。
  春播即将开始,有了铜,我可以打造一批新的农具了。
  重中之重就是金属犁头。
  犁身还是木制的,但犁头却改用铜铸,重量达到4斤,再略加打磨,犁地时效率远高于锋刃不齐的石犁,更重要的是不易破坏。
  尽管铜山那边每天的产量都达到了近百斤铜,我还是用的比较心痛,但为了今年的好收成,这个代价是必须的o
  3月初,每天早上,三十多辆牛车拉着所有的农具——特别是新造的“铜犁”——后面跟着一大帮“农民”奔向太昊的粟地,天气还冷,我要求将地里的虫蛹都翻出来冻死。
  太昊四年,我的春播计划是40000亩。
  按往年的经验,这些地如果不遭遇大灾,应该可以收获粮食4000吨,那就该够城里现在的15000多人食用一年半了。
  但有了去年的经验,我决定不将所有的粟地都连成一片,而是按各部族分成小片,由各部族自行管理,包括浇灌和防虫、防鸟等工作都由各小族自己完成。
  春播之后,姜氏再次出征,同样得胜而归。
  但这一次,他们给我送来了特殊的礼物。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同族操戈
  春播之后,太昊族人忙于从事田间管理和修筑各部族之土地间的栅栏。
  在“相对私有化”之后,各小族族长们开始意识到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即使我一视同仁地将选过和良种发给他们,但后期管理的不同将导致收成的大不相同,这一点在部族间达成了共识。
  私有化的威力体现出来,族人们参加田间管理的积极性大增。
  食堂早已经深入到各部族聚居区,原来是由太昊族宗庙直接委派厨师,并提供材料,族人都是按时免费享用,现在就得由各族自行开餐。
  一时间族内的厨师身价大涨,连太昊宗庙内的“专用厨师”都有人在打主意。
  匠作区的生意则好得不得了,以前对配给制薄有微辞的小族大张旗鼓地用牲畜和粟米交换陶器、农具、家具……特别是最新也最贵的铜器。
  有的小族没有吃饱上顿考虑下顿的习惯,直接就想“倾家荡产”地用所有牲畜来换一辆牛车,被土鲁坚决地拒绝了——开玩笑,这不是“竭泽而渔”么?
  到目前为止,牛车是大族的专利。
  匠作区的匠人们赚得盆满钵满,具体地说,“牵牲畜牵到腿发软,搬粮食搬到手抽筋”那是一点都不过份,从他们拼命地扩建粮仓和畜栏就可以看出来。
  原来就对匠人没有分到粟田还有疑虑的太昊匠人们,这下子对生活有了绝对的信心,一时间收徒弟的作坊人满为患。
  太昊的律法和各种新政都以书面通知的方式,在广场上的公告栏内张贴,那些有孩子在太昊学校的部族比较方便,而没有这个条件地小族得请太昊学校的教师讲解,几次新政颁布下来,觉得不方便的小族有了感觉。开始早早地将孩子们送到了太昊学校。
  看到太昊的发展基本按设计的轨道前进,我在宗庙内也特别有干劲,还常常到匠作区参加新的铜制品开发。
  4月底,又一次打了胜仗的姜氏族人将新的一批礼物送到了太昊城。
  这一次有1000多头牲畜,但姜由特意跟姜巨交待,其中一半是礼物,另一半用来换牛车。
  上次送地那辆车,由于使用的频率高。经常发生小故障,每一次都十万火急地叫土鲁派遣徒弟去修理。
  但这一次姜由下了决心,经常因为修理而停用让他和长老们觉得不爽,为此他要增加备用的“专车”了。
  但由于不了解太昊的开价。干脆让姜巨将牲畜赶过来,看我能给他几辆。
  让人啼笑皆非地是,他们大量需要牛车的主要作用,不是像我想像的那样用于生产,而是供族长和长老们出行!
  典型的“公车消费”!
  看来上次土鲁在姜氏的那场“牛车秀”产生了重大影响,拉陶器的功能被忽略了,现在进出姜氏城门,坐牛车是一种很“拉风”的行为!
  我让土鲁给姜由送去五辆牛车。
  因为这一次他给我送来的可不是一般礼物——水牛!
  我看着纳闷了一阵,这东西不是在南方才有的吗?怎么会跑到北方来了?
  但这东西却让我兴奋了好一阵。要知道水牛皮可要比黄牛皮厚实多后世所谓的牛皮盔甲。多半是用水牛皮做地。
  这一批牲畜中,近半是这种大型的牛。
  所以那五辆车一点也不亏。
  其中还有一项让我感受到新鲜的发现——这批牛中有数头,在背上有用藤条固定的藤鞍!
  就算这东西是用来装物品的,但从结构上看,坐人是没有问题的。
  事实上姜巨来时就坐在其中一头牛身上。
  呵呵!有人在开发牛骑兵?
  其实也不奇怪,传说中道教的老子,不就是骑牛过的函谷关么?
  可见牛作为座骑也是很早就有的事。
  我只是想到假如有一天,一队牛骑兵对上我们地骑兵将是怎么样地一种结果。
  但下一批的礼物就让我更感到意外了。
  这一次姜由居然给我送来了一批俘虏!
  按姜巨的解释,姜氏那边的城里最近粮食消耗比较大。现在长老们开始反对姜由抓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