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一个半个小时以后,后面的牛群已经停了下来,大量的牛停在那里喘气,我们好奇地看着炎族战士四处驱赶疲惫不堪的牛群,却连他们胯下的座骑都不听使唤。
  要不是我们的马在长途奔跑中也乏了,我真想用这25骑去向数十名敌人再挑衅一次。
  马力不继,弓箭杀伤有限,就只能肉搏了。
  下士斗力,智者不为,我的骑兵们太宝贵了,我舍不得让他们参加这种“低级”的战斗。
  但就这样放过却也心有不甘,我让下一级骑兵多射上几箭,反正敌人已经不能再追击了。
  第二天,侦骑告诉我,这个牛群消失了。
  这时我还不知道其他小组战果如何,但我回到太昊城后,不断有战报回来,五天内。几乎在太昊周围30里内的所有牛群都向北方撤退了。
  看来我的“探巢”小组出发的方向是对的,敌人的基地就在正北方。
  不过这时我得到一个让人发噱的消息:姜由也组织了一只“战牛队”!
  我让300名骑兵参加石头城的防守,虽然保证了黎族地安全,却让姜由有些不爽——他捞不到仗打!
  所以他们也组织了近1000头牛,打造了一只战斗队,不过有点不伦不类的是,由于黎族没有足够多的能够“骑牛”的战士,姜由都是骑的马参加战斗。
  想像姜由披着一张牛皮骑在马上的模样。我便止不住发笑,看到炎族人“小牛骑大牛”已经让我感觉很有创意了,要是有一只“肥牛”骑在马上,那不得让马的后辈们羞死!
  不过也不出我的意料。战牛对战牛,造成地是血肉堆集的战场。
  不听从我们的骑兵劝告,非得和敌人硬抗,的确也是姜由地风格。
  !但从骑兵的反馈消息看,这小子的确开始有了一点点“战神”风范:两群牛面对面的时候,身材本就魁梧的姜由骑马抡着一把巨大的石斧,在阵前一阵大吼,竟将对方领头的几头牛吓得转头便逃!
  等黎族的战牛已经启动时,对方的牛群才刚刚收拾停当,勉强没有溃散。
  随后是一群高速奔跑的牛斜向撞入了对方杂乱地牛群中。
  “砰!砰!”声四起。草原上血肉横飞,牛角四溅!
  炎族战士只见过自己一方的牛群践踏敌人的牲畜和人体,几时见过自己一方的牛群会成为肉靶!
  惊惶失措之下,数十名炎族战士开始骑牛溃逃,只有少昊的牛跟在了他们后面。
  姜由明显不是个善茬,不是能接受“穷敌莫追”那一套军事理论的人,估计最喜欢做的是“趁你病,要你命!”
  所以那些逃跑炎族战士只有不到一半能回归本族,姜由淋漓畅快地追击到日薄西山。座骑跪地。
  但最让我映象深刻的是。据骑兵回报,第二天,他们在姜由追击的路上,发现了被劈成两半地尸体!
  从那一个地点开始,敌人逃跑地路线从同一方向变为四散奔逃。估计在和姜由的战斗中吓破了胆!
  从此敌人就没有靠近过石头城。
  所有在石头城周围活动的敌人在两天内跑得精光。
  而姜由则在战后快速地加强了他的“战牛队”,甚至派人问我,能不能用黎族的羊向我换一些牛回去。
  我笑笑,让我地骑兵他的族人一起,将1200头牛赶到了黎族的石头城。
  11月中旬,就在我们都为敌人远去而松了一口气时,“探巢”小组带回来了一个很坏的消息。
  找到敌人的“巢”了,但敌人强大得让人难以想像。
  在距离我们约200公里的北方,遮蔽了草原的庞大牛群足有近3万头,还有大量的羊群散布周围。
  上百个帐篷区内,至少有2000多彪悍的战士。
  据说这些炎族人是从西北方向的山区过来的,北方的草已经一片干枯,我们这边却还是绿草如碧,炎族人正打算将我们这一片草原都变成牧场。
  距离春播已经只有四个多月了,如果让他们在那里立住了脚,再向南逼来,明年春天我们要不要种粟?
  我让人通知姜由前来商讨,要不要向北方进军,却发现我已经迟了一步。
  黎族的族长姜由已经率领他的战牛队,向北方开拔了。
  不好!
  2000多头牛的战牛队,加上为数不多的黎族战士,绝对不是炎族的对手!
  我立即下令,让400骑兵前往策应,相机援助黎族人。
  姜由!
  你小子可不要死,要不后世的“蚩尤大神”从哪里来?
  第一百二十章 铜头铁额
  事实上姜由已经学会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据我的骑兵回报,姜由根本就没有和敌人直接对抗,而是搞起了我的那一套“扰敌”战术。
  黎族人发现,族长身披牛皮骑在马上的形象,比他们的驱赶更能有效地带动牛群前进。所以他们的战牛群有了对敌人的相对优势——机动牲增强了。
  敌人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将牛群启动,而黎族人只需要族长骑马在牛群前一跑动,牛群就会自动跟上。
  想来原来的炎族战士一定要披牛皮也是出自这一原因吧。
  但姜由的“牛”形象应该更具有号召力,效果比炎族人强了那是不只一星半点。
  所以等我们的骑兵赶到时,黎族人已经和敌人交上了手。这一次姜由选择了敌人的软肋,攻击对象全是羊群和帐蓬区。等敌人的大队牛群启动,黎族人早就逃之夭夭了。
  数场交锋下来,姜由的小型战牛队大占优势,惹得炎族人动了真火。除了留下不到三分之一的力量保护族人以外,大多数的战士都已经开拔南下,准备和姜由决一死战。
  姜由面对全线压上来的敌人,不再有相对优势和灵活作战的空间,他的战牛群在移动速度上还不一定能跑得过那些在大草原上奔跑了多年的“老牛”。
  全线铺开往南压地炎族人将姜由的部队撵得望风逃。不复发动进攻时的优势。这时正好我们的骑兵们赶到,开始袭击炎族牛群,分散了部分敌人的注意力,才让姜由得以轻松南返。
  但我对骑兵们提出的第二项任务,就是将敌人牢牢地咬住,让其欲罢不能。一直往南开拔。
  反复地袭扰也让敌人不胜其烦,加上有时我们的骑兵大队也集中现身一次,让敌人以为在追击中已经快要打到黎族的主力了,对我们的骑兵穷追不舍。
  得到姜由回报后。我将剩下地200骑兵也派遣了出去,但这一次,我让姜由把石头城中的俘虏交出几个。让骑兵带走。
  一路上,骑兵们在言谈中,不时向俘虏们透露,炎族的大队已经在和黎族人决战,一时间分不出胜负。
  对这些炎族人来说,太复杂地办法是用不上的,这点简单的信息就够了。
  后出发的200骑兵一边前进,一边向俘虏打听炎族的所在地,俘虏们一致地绝口不说。但骑兵们按我的要求,绕过炎族大队。还是到达了炎族基地。
  没有作任何说明,见到炎族基地后,扔下俘虏,骑兵们飞速返回。
  在半路上等了一天,第二天,看到剩余的炎族大队从基地冲出,保护族人的战士都基本没有了。这200名骑兵才悄悄集结,向炎族基地摸去。
  决战的时机到了,我让人通知盈伯。带骑兵向石头城靠拢。
  大元各城的支援部队也陆续赶到,木穷是第一个赶到地。他还带来了100多骑兵,这是后来他独立发展的机动力量,从个人能力看,这帮子人是骑射比较突出的一批。
  马齐和元昊也分别在11月14日和19日赶到,带来了大批步兵战士和匠人,其中匠人是按我的要求送来的。
  现在三族联军一方兵强马壮,只求一战了。
  每天我都派遣侦骑,打探敌人跑到什么地方了。
  战场就布置在石头城外,距离城墙不到500米的地方,从石头城出去,要下一个比较大的缓坡才能到达。
  在敌人到达之前,我让人在阵地前挖了大量地宽30厘米,深40厘米的小型横沟,断面是V字型。这样的沟虽然小,但数量多,在阵前挖了十条以上,每条都达到了近3公里,搞得我们地骑兵出门都得绕道而行。
  从远处的草原上看去,这些横沟被长草所遮蔽,根本看不出一点迹象。
  第二道防线是绊绳,在离地不到20厘米地高度上,钉了大量直径20厘左右的木桩,牵上了大量绳子和藤条,以大元城现有的麻绳产量,满足这点需求简直是小CASE。
  最后一道就是我们的弓箭手和步兵了,相信等敌人冲到我们面前时,应该已经所剩无几,而步兵肉搏那是我们的强项,这方面我们双方已经达到了近4比1的比例,敌人有2000战士,我们三族有近7000人参加战士,这样的比例还怕肉搏吗?
  所以我只需要遏制住敌人的奔牛就行了。
  木恩没有来,但派遣了一名长老带队参加战斗,这名长老曾经见过大火肆虐草原的场面,悄悄地提出,是不是可以用大火对付牛群。
  我看了看这个天才老年,没有发话。
  在后世人口稠密的年代,草地都不大,那时一把火,很快就熄了,这个年代,兽比人还多,到处都是长草森林,一把火起,不一定都摊得上老天下雨,能造成多大损失,天都不见得知道。
  为此我在太昊城颁布了严格的野外用火规定。
  所以能不用火攻,我会尽量不用。
  把火攻的机会留给诸葛亮吧。
  11月25日,敌人已经靠近,十公里外已经出现大规模的牛群。
  我们的骑兵已经全部向石头城靠拢,城头上升起三面旗,中间是牛头旗,两边分别是墨龙旗和神鸟旗。
  我还是尊重姜由的“地主”地位。
  大战在即,太昊的铜匠给姜由打造了一份大礼——一个铜片做的“牛头盔”,外观像极了一个牛头,但角没法子做,是用的真牛角装上
  当真是人靠衣装,姜由戴上这个“铜牛头”以后,威风凛凛,站在我一边,已经显得不比我矮了。黎族人欢欣鼓舞,见到“铜牛头”就欣然下跪。
  他这个族长可比我当得威风多了。
  11月28日,炎族大队已经距离石头城不到5公里,估计俘虏已经告诉他们,黎族的基地是在石头城,太昊或少昊都是被“误攻”的。
  这时我已经不能再等了,再让敌人靠近,我们在战场上的布置就会暴露无遗。
  一名黎族长老受联军所托,向炎族带去战“书”。
  决战,将在明天一早进行。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面埋伏
  天明以后,我让所有步兵出城,在我们的战场布置后面列阵。
  阵前是三面大旗:龙、凤、牛。
  三族联军7000多人在正对敌人方向排成近1公里长的六条直线。看起来气势比较雄壮。我和盈伯并马站在阵前,但阵中却不见我们的骑兵和姜由的战牛。
  朝阳升起以后,远处的地平线上传来地面的震颤,黑压压的牛群从小变大,在近四公里的长度上全面向我方逼近。
  在庞大的牛群面前,我们的队伍顿时显得小了起来。
  部分战士已经开始色变。
  他们当中有的人见识过奔牛的威力。
  驱赶这样庞大的牛群,需要上千人的炎族战士,就这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何况牛群奔过的地面,将再无跑动的生灵。
  烟尘扬起,巨大的震动从地面传来,甚至从空气中能闻到牛群的腥味,这些牛好像知道即将发生的是一场血腥的战斗,不断口喘粗气,有的牛嘴边带着白沫。
  说实在的,我现在很好奇,没有见到炎族的族长,我一直很想知道传说中的“炎帝”长得什么样子。
  不过很快就应该能见到了,不论是我败,还是他败。
  牛群后传来了吹角的声音,这是我第一次在战场上听到号角声,不管是什么作用,都让我联想到后世的号角。
  只有你炎族才有声音么——俺的比你的大:我挥挥手,背后传出巨大的震动。
  “嘭嘭!嘭嘭!”
  十面巨大地牛皮鼓在阵中敲响。
  “呵!”
  战士们举起长矛,齐声高叫。这个声音比牛群也小不了多少。
  没有“阵前谈话”的过场,让我对炎帝的直接作战方式感到有些失望。
  靠!不甩我是吧!等一下我抓到你,让你给我签名签到手抽筋。
  跟我耍大牌!哼!
  距离不到1000米的时候,炎族的牛群开始直接发动,至少达到2万头以上规模的牛群扑面而来,让我都感觉到心旌动摇。
  但只要我不动。身后的战士们就基本上能做到“不动如山”。
  “轰隆!轰隆!轰隆隆……”
  庞大的牛群如在暗合某一种节拍,形成一种无形的威慑。
  在牛群接近到500米外的时候,我甚至开始为之前设置的陷阱是否有效开始担心起来。
  身后的城门距离我们有将近三百米,如果敌人能够无视陷阱。那我们中的多数人将不能再见到明天的太阳。
  但胜利的曙光就在这时开始出现,甚至让我面对初升的阳光感到有些眩目。
  第一排奔牛毫无征兆地倒下,并伴随着骨折的声音脆脆地响起,部分收不住脚的第二排牛被撞得飞起来数米高,多数是随着第一排倒下的牛滚成一团。
  我们的战士顿时欢呼起来。
  是他们用挖地种粟的石锄,挖出了这些地沟。看到这些牛倒下,怎么能不为自己的成果欣喜。
  第二排已经倒下。
  然后是第三排。
  然后是第四排。
  ……
  奔牛的体重决定了它们的巨大惯性。近万头牛倒下以后,我才看到披着牛皮的炎族战士身影,他们着急地用扔石头的方法引导牛群减速和转向,不到一半地牛群在近半个小时以后才得以分开两边,从地沟区的两侧向我们冲来。
  这时我们的战士从欢呼中清醒过来——敌人还没有全败,实力仍是惊人的。
  但这时我们的拌绳阵地开始生效,在地沟处发生的一切又开始重演。
  看到一地滚动的牛,炎族人开始想到是不是应该退却。
  但这时就算我答应,姜由会答应吗?
  退回去没有多远的炎族人绝望地发现。他们还剩下不到5000头难以聚拢,四处乱窜的牛。
  而更要命的是,从远处传来了巨大的牛蹄敲击地面的声音。
  起初还有炎族战士为此鼓舞,以为又有援军抵达。
  可是姜由骑在马上,铜头上朝阳的反光璨璨生辉!闪亮地光辉在数里外就清晰可见。
  “蚩尤来了!”
  这个时候,“蚩尤”二字已经不是用于耻笑的“小虫子”,而是一个可怖的死神。
  炎族战士清醒过来,就算他们能聚拢牛群。也是在给姜由添菜!
  惊惶中他们开始选择了溃逃。
  但牛群的速度比他们反应的速度要快得多。等这些战士们骑着为数已经不多的近2000头牛开始奔逃时,姜由的铜头已经在他们眼中迅速放大。
  “砰!砰!砰!”
  过后我对姜由一顿好骂。
  这一撞让我们多吃了十天牛肉,吃得我满嘴都是火泡。
  近3000头牛在相撞中倒下。不到400人的炎族战士侥幸没有被撞中,赶紧夹着牛落荒而逃。调整过方向的姜由穷追不舍。
  我已经没有兴致随姜由撒欢,7000战士开始他们的工作:牵牛和收押俘虏。
  审讯俘虏的结果让我感觉到索然无味,也心下暗惊。
  原来我们所面对的,还不是炎族最大的力量,因为他们的族长(我心目中的“炎帝”)已经带了更加强大的队伍,去征服另一个比我们强大的部族,那一个部族之所以被殃及,却是因为他们不小心从原来的由族那里学会了种黍!
  这才是真正的无妄之灾。
  愿他们好运吧,不知道位置究竟在哪里,我们也欲助无力。
  “炎帝”,咱们只有下次再会了。
  不遵守“穷寇莫追”原则的姜由在追击途中消灭了上百战士,但黎族的牛后劲明显不如炎族战士的座骑,眼看在追出30余里后让敌人扬长而去。
  眼杀得血红的姜由正恨恨地看着敌人的背影,不敢单骑去追。
  这时木驼从附近的林中现身,600多人的骑兵队从黎族的牛群边上掠过,姜由大喜,唿哨一声,不管身后的族人,跃马向木驼追去。
  刚以为已经摆脱姜由,逃出生天的炎族人速度已经开始缓下来,却听见背后蹄声大作,600余骑追来,不由得魂飞天外,再次纵牛狂奔。
  不过这时他们应该明白了“一鼓作气”的重要性,已经缓下来的牛再加速就有很大的难度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噩运就是这样酿成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太昊年饭
  骑兵们和姜由全胜而归,敌人在强弩之末时几乎没有任何反抗之力,骑兵们不理会炎族战士的坚固防御,将利箭全部指向疲惫的座骑,最后披着牛皮在地上乱窜的炎族人发现,身上披的宽大牛皮已经成为他们跑动的最大障碍,而扔下牛皮则只能是骑兵们的箭靶,同样身披藤甲和牛皮甲的太昊骑兵则无惧他们扔出的石块。
  走投无路的炎族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