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就只能代表公孙氏,向炎族约战!请族长带上所有的战士和牛群,因为我公孙氏在山内的战士比已经出山口的还要多,今明两天之内。请约束您的族人不要靠近公孙氏的帐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冲突。第三天的早上,让我们在山口外作决战吧!”大长老愤然而起。
  “好!便如你所愿,两天内没有炎族人或牛群会接近你们,你们可以让所有的战士都出来!我们便以一战决定两族的命运!你们若战败了,便再没有公孙氏,所有的俘虏都必须改姓姜姓,且不得再种一棵黍草!”姜山放言道。
  “如此最好!但若姜氏战败了呢?”大长老针锋相对,一点没有退让的意思。
  “不可能!没有部族能在草原上战胜炎族!你们敢不敢保证,再不会退回那该死的山口内?”姜山的声音低沉下来,威胁的意味更浓。
  “哈哈哈哈!公孙既然已经出山。就不会再回山一步!炎族若败,就请蚩尤回来做姜氏的宗族吧!”学着姜山的大笑,大长老出帐扬长而去。
  大帐内。姜山面色阴沉,从身后取出那枝长箭。双手用力一拗,折为两段。
  有熊族长老的话伤到了姜山的痛处。
  “这次战斗结束后,一定率牛群去南方,看看那蚩尤是怎么死的!”
  姜山在帐内发誓。
  帐篷外,一骑绝尘而去,大长老坐在骑兵身后的身影很快消失不见。
  “你做得很好!”我拍拍大长老的肩膀,旁边是一脸愁容的公孙干。
  大长老回来以后,把姜山的嚣张样子描述给屋内所有的长老和族长们听,更添油加醋的描述姜山被气的样子。其实大长老说的那一句请蚩尤回来的话是临去前我教给他的,以大长老的阅历,也搞不清姜山和蚩尤之间的嫌隙是如何的深——甚至可能还要高于对公孙氏的仇恨。毕竟那是同族间一场死伤惨重的大战,持续的时间比炎族与公孙氏的战斗长得多了。
  下午,在两族间的草地上,果然再也看不到头两天让我们紧张的牛群和炎族人,炎族所有的羊群和妇孺都向大帐移得更近,距离山口五公里内都只有战斗用的公牛群和披着牛皮的战士。且最近的距离都在离山口三公里外,彼此根本看不清对方的动作。
  我和公孙干把指挥部设在了山口处的山坡顶上,在这里可以轻松地看到炎族人的全部举动,包括他们调动族人和部队的细节,全都一览无遗。从目前的情况可以看到,炎族人已经在牛如之外单独设置了骑兵和步兵,并带上了长矛,看来是准备在牛群冲过后,上来屠杀剩下的公孙氏族人。
  牛群的数量达到了近四万头,而战士的数量也不低于四千,甚至要多过我们已经出山的那部分公孙氏战士。
  傍晚的时候,骑兵穿过密林,带来了我所要的墨龙旗和一面同样大的空白麻布旗,我按公孙干在岩石上画出来的大致形状,为他们画了一面图腾旗,尽管公孙干画技比我差了N个档次,但我还是能清楚地看出他画出来的动物——一头巨熊!
  巨熊旗和墨龙旗从第二天早上开始,就分别飘扬在山口两边的山头上,近6000公孙族战士已经出了山口,看到高高飘起的巨熊旗,纷纷回头跪下,高呼大叫,血脉贲张!
  骑兵也已经将我的命令传到了在草原上紧张准备的姜由和木驼那里,两人欣喜若狂,摩拳擦掌,就等这难耐的一天过去,山地那边的的狼烟升起。
  第一百三十三章 同姓操戈
  大战的一天终于到来,在这重要的一天清晨,连冬日常见的薄雾也被暮冬难得一遇的晨风荡涤一清。
  山口处纤毫毕见,公孙氏在山内所有的战士不再有保留,在我和公孙干的率领下缓缓开出,而已经出山的战士们已经在太昊骑兵的带领下列好箭阵。身背短矛,手持长矛的步兵在箭阵前后都有分布,站在箭阵前的少量战士们甚至已经站在了绳网阵内。
  大战开始之前,没有人能从对面看出,这里的地面布满了陷阱。
  背后的山坡上,站着上百名负责吹号角的战士,当两面图腾大旗随我和公孙干从山口处出现时,山上的的号角同时鸣响,7000多公孙氏战士齐声高叫起来。
  “必胜!必胜!必胜!”
  我和公孙干从阵中穿过,出现在箭阵前沿,面对前方的敌人,号角和呐喊已经告诉炎族,公孙氏作好了准备。
  在山坡顶上,一堆半湿的木柴高高堆起,守在木柴旁的两名战士紧张地关注着战场的情形,等候我所规定的点火时机。
  在我们对面,黑压压的牛群一眼看不到边,缓缓向我们靠近,但带头的牛骑兵距离我们最近处也还有大约1500米,远在牛群背后的牛骑兵还很模糊,但已经能看到远大于上次攻打石头城的规模:
  牛群的规模是我不介意的东西,再大的牛群,只要第一排倒下了,后面的就只能干看,我关心的是如何让这么大的队伍一直死缠在阵前——万一敌人发现冲不上来,干脆后退呢?我们在山口处的力量就白费了。
  可炎族地族长如同知道我的担心,所作的布置让我不用再为他们的退却而担心。
  规模巨大的牛群践踏草原的声音让人震撼。草原如同一面巨鼓正被敲响,一片黑色的“肉海”向我们缓慢地挤压过来。
  站在绳网阵中的公孙氏战士一面将长矛地柄部插入地面,以40度左右的倾角将矛尖对着对方的牛群,以防偶尔跳冲过来的奔牛。另一支手则不约而同地抓住背后地短矛柄,准备发出颇具杀伤力的一击。
  就在我认为炎族人即将驱赶牛群冲上来时,庞大的牛群却从中间突然分开!
  分别近两万的牛群向我们的两侧奔开,而中间面对我们的立即变成了4000多牛骑兵!
  难道炎族打算让这些牛骑兵打头阵?
  我被这惊喜搞得有些手足无措——搞定了这些牛骑兵,牛群不过是一群牲畜而已。炎族将再无力量可恃!
  可炎族显然不会让我如此满意。
  就在我即将下令准备对牛骑兵发动箭阵时,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牛骑兵竟然并没有冲上来,只是不断缓缓靠近。
  在草原上轰响地牛蹄声让我和公孙干对看了一眼。彼此都不得要领。
  这时,姜山出现了。
  牛骑兵在距离我们约1000米处停了下来,散发出了比十倍的牛群更强大的杀意,身披牛皮的战士和身下的牛仿佛融为一体,如同一个个牛形巨人。
  姜山高大的身形出现在阵前,如同大长老的形容,这家伙的确有远超同族战士地形体。在我地映像里,也只有姜由给过我这种感觉。
  但当姜山单独驱牛向前,到接近我们约只距离200米时,我能强烈地感觉到他和姜由的不同。
  姜由一张大方脸,永远是憨直的样子,笑起来像一个大孩子,怒发如狂时则是标准的黑旋风,不会让人相信他有一点点作伪地可能。
  眼前的姜山则在威严中带着阴沉。凤眼透着精细。形态动作细节都极强调身份,即使在战场上也带着大帐中的从容。
  这一点是姜由还远远做不到的。
  “公孙族长!”姜山止步,向公孙干喊话“放弃种草籽吧!加入姜氏,我让你们继续姓公孙!还可以让你们随我回到祖先的黄土地!”
  “熊神庇佑的族人。将不会在牛神的部族带领下回到祖神所在的黄土!放弃吧!姜山!我们的族人都不用流血,我们可以教会你们在黄土地上种黍!”公孙干立即还以颜色。
  “哈哈哈哈!我让你们做草原的主人,你们偏要当牛蹄下的虫子!”姜山的脸色和语气开始变得张狂起来“你以为再多的虫子,能战胜牛神的战士吗?”
  “我们绝不是弱小的虫子,而有一天,蚩尤一定会成为姜氏的宗族!姜山!让草原做证,看我们公孙氏如何打败你们的族人!”公孙干亦锋芒毕露。
  姜山沉默不语,脸色转青,拔转牛头回归战士群中。
  大战终于要开始,我方的战士们握矛的手开始发力,指节骨突起,弓箭手已经将一支箭搭上了弓,箭尖朝地,引而不发。
  可这时再次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牛群兵竟仍然没有发动,在我们左侧的牛群却单独发动了!
  所有的战士立刻转向,自觉地面对牛群所在的方向。
  我在心底庆幸这一次没有将陷阱布置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呈半圆形包围了我们所有的战士和整个营区。
  左侧的弓箭手和步兵已经准备到位,正前方和右方的战士仍分别关注自己的敌人,对后方的战友有绝对的信心。
  太昊的战士起到了优秀的教官作用,有点相当于后世的“军事专家团”,及时地帮助我和公孙干起来了稳定战阵的作用。
  姜山的战略在这时暴露无遗。
  他让牛群一分为二,是为了争取到更有利的位置向公孙氏阵地发起冲锋,并横向扫过山口,避免由于正面冲撞而将公孙氏迫回山口内。
  相信这一轮冲击过后,另一边的牛群就会冲上来,踩死所有的幸存者。
  正面的牛骑兵则等候着打扫战场,并冲进山口。接手山后地土地。
  相信就算我处在姜山的位置,在不知道敌情的情况下,也不会做得比他更好了。
  但相距千万年后带回来的知识却是让姜山必败的关键。
  没有我的出现,这场战争始终也要打响,公孙氏也迟早会取胜,但时间却也许是在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之后了。
  历史提前数千年,就让胜负过早地得以确定,并获得后世的结果。
  “轰轰隆!轰隆隆!”
  巨大的牛蹄声从左侧传来。
  我几乎没有转头。只是用双耳期待聆听我所期望地那阵异响。
  姜山在远处静静地看着狂奔的牛群,但我不可能看到的是,他的眼中已经泛起血红,兴奋之情已经在沉静地脸上浮起。
  奔近的牛骑兵嘶声地吼叫起来。领头的牛已经将粗重的牛蹄敲击地面的振动传到我们的阵中只“砰!砰!砰!”
  “哞——”
  我期望的声音终于响起,我终于也难以自控地转头。
  最前面地数百头奔牛如我所愿地倒成一片,后面涌上的牛群在阵前如狂涌的如潮遇到岸礁,立即堆起“肉浪”,形成一座高达6米以上的“肉丘”!
  牛群的惨叫声中,奔在最前的牛骑兵被从牛背上抛出十多米,陷入箭雨和矛林中。瞬间不再呼号。
  我回头向山上一望,一股粗大的浓浓的黑烟冲天而起。
  这时,不等姜山发出任何指令,右侧地牛群也已经发动,惊天动地地牛群从另一面直扑上来。
  惊骇布满姜山的脸上。
  刚才对屠杀充满期待的双眼现在充满了惊惧。
  “不——!”
  姜山在一瞬间明白,另一边的牛群也只能面对同样地命运!
  的确不负他所料,数分钟后,同样血腥的一幕在我方右侧的阵地上重演。
  “啊!——”
  姜山仰天长吼。身不由己地率牛骑兵冲了上来。
  不知道是因为疯狂。不再能很好的控制座骑,还是由于他在暴走中还有一点点灵台清明,知道我不可能在正前方留下空隙,他并没有冲在最前面。
  可能由于刚才远观了两侧牛群的命运。牛骑士们冲刺的速度让我大失所望,甚至只有不到两排的牛骑兵被绊倒,后面的干脆下牛当了步兵,穿越牛群,持矛冲了上来。
  我按最坏打算所作的布置终于发挥了作用,这些牛骑兵一下牛,身上的牛皮立即成了负担,而最先扔下牛皮冲上来的数百名炎族战士得到了近2000枝羽箭的“招待”,死伤瞬间过百。
  其他战士冷静下来,拾起牛皮一边挡箭,一边冲入绳网阵。
  埋头奔跑中又绊倒了上百人。
  公孙氏步兵的短矛在这时掷出,不是针对倒在地上的炎族战士,而是靠得过近的牛群。
  前排未倒的牛立即混乱起来,有的开始向本阵后方逃窜。
  炎族人终于认识到,在牛背上已经没有作战的可能,多数战士干脆,驱赶牛群散开,持牛皮冲上来。
  有了前面绊倒的教训,后面的战士开始能越过绳网阵,肉搏战正式爆发。
  箭阵背后的公孙氏步兵穿过箭阵,立即加入肉搏。
  长矛不断穿过肉体,残肢在人从中飞起,鲜血染红了草地。
  我和公孙干在战阵中后方,紧张地跟踪寻觅姜山的位置。
  我则还有另一个期待。
  “轰隆隆!轰隆隆!”
  尽管这声音远不如之前的牛群奔跑声大,而且是从数里外传来,但我却为之心动神摇。
  尚未参加肉搏的炎族战士奇怪地向后方张望——这个时候难道还有本族的援兵?
  这时已经落在阵后的姜山也暗忖:难道向南攻打蚩尤余部的战士们回来了?
  “是敌人!”
  很快,有眼尖的炎族战士看到了木驼手中高举的墨龙旗!
  近600骑兵如狂飓卷过炎族的帐篷区,所到之处,见牛群就放一轮箭,并快速向双方阵前冲来!
  “上牛!上牛!”姜山气急地吼叫起来,不再理会已经陷入阵前肉搏中的1500多炎族战士,率出2000余牛骑兵返身迎向木驼。
  600多骑兵却没有和牛骑兵硬撼的想法,立即调转马头遁去。
  姜山率炎族牛骑兵紧追不舍。
  这时,阵前的炎族战士已经失去战意,姜山的离去未尝没有逃避的嫌疑,让这些剩下来的族人斗志全失。
  我看着远去的姜山,没有任何遗憾。
  前方,与他同是姜姓的敌人正等得太久,已经没有了耐心。
  同姓操戈即将上演。
  这将是一场真正的“世纪之战”!
  木驼若即若离,太昊骑兵与炎族牛骑兵始终保持大约1000米的距离,沿大河奔向草原。
  姜山在牛背上心痛如绞!
  即将到手的胜利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变数?!
  明明就要践踏上公孙氏战士的牛群会如山倒下!
  明明就要冲到阵中的战士会寸步难移!
  明明大战正酣,却被这些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骑兵将炎族的大本营冲得稀烂!
  我誓要灭了你们!为我们的战士和牛群报仇!
  在他心中,因为害怕即将到来的失败而选择了逃遁的想法被深深地埋了起来。
  草原上,听到蹄声的姜由一拉藤甲,右手高举起新到手的“开天铜斧”。
  “黎族战士!让我们去灭了炎族!”
  “冲啊!”
  第一百三十四章 无血任务
  姜山几乎已经放弃了对木驼的追赶。
  但木驼这小子实在有点可恶。
  他知道牛群奔跑的长力远不如马匹,在近距离内可能相差无几,但只要超过10公里以上,牛群就会尽显疲态,不复之前的威猛。
  所以在奔跑超过10公里后,木驼不得不控制马速,让骑兵慢下来等候牛群,否则会让后面的牛群追丢。
  我交给木驼的任务是,把追兵带到姜由的冲刺范围内。
  现在木驼最头痛的就是怎么样才能把姜山牢牢地吸住。
  所以骑兵们开始在牛群前玩起了花样。
  先是不断有骑兵从大队中脱离出来,一副马力不继的样子,掉在了大队之后,与牛群几乎只有一步之遥。牛骑兵们看到敌人已经近在咫尺,奋起余勇再赶上来。
  而往往在这个时候,已经疲态尽显的太昊骑兵如梦初醒般一催马,又远离了几米。
  到后来这一招的漏洞越来越明显,太昊骑兵们的惊叫越来越假时,木驼开始带马快的几名骑兵吊到后面,向牛群发出劲箭。
  看到族人从受伤的牛背上摔下来,有的甚至被后来的牛群践成肉泥,姜山的眼开始红透,不顾一切地催牛加速。
  当这一切努力都不能再催动牛群,所有炎族战士都明白,太昊骑兵绝对不是他们所能征服的敌人时,催命的颤动从地面传来。
  “哪里来的牛群?”
  听惯了牛蹄声的炎族人明白,这一次绝对不是马蹄声,这种让地面剧烈颤动的感觉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但这个地方除了炎族人的营地,哪里会有这么大的牛群存在?
  “难道这一只是从南方回来的炎族人部落?”一丝希望从姜山心中升起。
  山口处地主战场已经让他不抱希望。
  在平坦无阻的平原上,7000公孙氏战士对炎族来说,的确不过是一堆比较多的“虫子”而已。
  但牛群地奔跑一旦被简单的工事遏制,那披着牛皮的1500多炎族战士绝对不是7000多“虫子”地对手。
  看到完成任务的木驼率骑兵疾驰而去,满身大汗的姜山已经作好了放弃进攻山口,回去保护营帐。将来再来大举报仇的准备。
  这一次他不是面对一个部族,而是突然多出了一个强大的部族作为公孙氏的盟友,这一点是姜山万万没有料到的。
  带大长老来地骑兵固然让他有些意外,但对于牛群的绝对信心让他自动从大脑中滤掉了一名骑兵可能带来的威胁。
  所以失败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姜山相信。公孙氏仍然无法战胜剩下来的炎族牛骑兵,最多又回到多年来隔山口对峙地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