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
  “不知道太昊族的新城叫什么?”公孙干好奇地问。
  “叫大夏城!”我早已经筹划在胸,当年大元诸族将随太昊新城的建设一个个得到命名,有穷城和汉土城就是先例。
  自知道姜氏所在的地方就是后世大秦建立霸业的所在地,我对于在姜氏地盘上筑太昊新城也有了兴趣!不过却不是现在。
  “公孙氏的其他部族都找到了么?”我问公孙干。
  作为当年公孙氏的祖地,尽管已经没落,但公孙氏散布于四方的部族仍是以祖地为中心的,向东迁出的这支只不过是其中最大的宗族所在的一支,但是像斟戈氏这样地部族就没有随有熊族东迁,而是在大河东岸的山西地界停了下来,依山发展农业。
  “各部族分散较远,如今也不过找到了斟戈氏、焦氏、滑氏、有狐氏等部族。多数部族尚不知宗族已经返回故地,兴建有熊城。但已经联系上的诸族都派遣了长老或族人参加了熊城的修筑,有狐氏还道一旦新城建好,他们也要建设另一座有狐城呢!”
  “那这些部族都在种植黍吗?”我最怕就是在公孙氏内再发生内斗。
  “这叮——”公孙干沉吟了一下“诸族中只有斟戈氏在大力种黍。其他诸族都在西方或北方,没有种泰,但只要宗族种地黍收成好过他们的畜牧。他们一定也会种黍或种太昊的粟!”
  公孙干也知道我所虑为何,当然,这也是他作为族长所要极力避免地。
  “另外还有一件事想请太昊族长帮忙”公孙干有点难为情的样子“公孙诸族比较分散,联络困难,不知道能不能从太昊换一点马?”
  看来在大夏城工地上来去如风的骑兵小队给了公孙干深刻的映象。
  “呵呵!行!为什么不行!——不过只能给十匹,不能多了!”开玩笑,我的骑兵还不够呢!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交换出去的马让公孙氏数百倍地还给了我。
  视察已经结束,快马加鞭,我在九天后就返回了太昊城,这一去一来。就差不多花了一个月,还好,太昊的春播还没有开始。
  木驼带地小队在出了函谷关以后——现在还没有关,只有“崤函之谷”,但我深信,那里不出百年,就会有关了。只是不知道是谁在修、谁在守——我让一名骑兵带路去铜码头,我却带着我的小队直接就回了家。
  “族长!姜氏战败了!”
  太昊城中遍传开了这个消息,我一到宗庙,风余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了我。
  “这么快?”
  前后不过月余的时间,跟我事先所料全然不同的消息就传来了,说明姜由不仅败了,而且败得超出想像地快。
  按黎族那边传来的消息看,还败得不是一般的惨!
  3000多战士,能全身而回的不到1000人,7000多头牛。竟只有600多头还能回到石头城!姜由现在黎族宗庙内,谁都不见,连黎族大长老都被他骂了出来。
  怎么回事?
  风余很快将事情的概况打听了出来,从太昊族的侦骑和黎族战士两个方面传来的信息都表明,由族采取了正确地防御措施,让姜氏联军撞上了铁板!
  从太昊的地界向南,需要经过一座大山才能到达南方,这座山与更西边的群山之间,有一段路是通过山谷,这也是唯一能让大型牲畜顺利通过的地方,宽不过百米左右。
  姜氏从黎族那里得知这个地方,因为此前也有黎族小部的长老到过就是从得知这个山口开始的,此前他一直以为必须翻过大山才能与由族作战。
  但姜由所不知道的是,到太昊城交换盐地由族人已经得到消息,姜氏即将大举进攻,在黎族南迁的小部族指导下,由族近6000族人紧锣密鼓地抓紧时间在那个山口筑了一段城墙!
  这才是“一夫当关,万牛莫开”!
  当姜氏的联军大举抵达山口时,才发现无路可通,由族只有不多的战士在墙顶上守卫,4000多战士都埋伏在山谷两边的坡地上,等姜氏牛群停顿下来以后,只能在丛林密布的坡地上与由族人硬撼。
  占了地利的由族战士对上已经被城墙挫了锐气的姜氏联军,加上人数也占优,尽管姜由以一当十,勇不可当,但由族战士却越战越多,姜由披的牛皮上已经插了多根木矛,身边的族人却越战越少。见事已不可为,姜由尽管浑身浴血。却还比较清醒,下令全军退却,还好由族人没有追杀,才得以残军退回。过半受伤的战士都成了由族的俘虏。牛群无人掌控,落入了由族手中,逼得由族人在整段筑死的墙上又费力挖了一道“城门”出来。才把牛群赶了回去。
  姜由这下子陷入两难。
  进则无兵,退则难以向姜氏各部交待。
  所以他只有在石头城宗庙面壁了。
  偏偏时势不由人,石头城那边,因为月余没有回音,牛神山下的长老们派遣出了代表团赶赴石头城而来。
  太昊城这边,重新开始用黍交换盐地由族长老也借着贸易的名义出现在太昊宗庙。
  “黎族也好,由族也罢。都是姜氏子孙,都是牛神后人,我族也不愿多所杀伤,现在姜氏各族战士伤者都在由族。我族实在无力为其疗伤,听说太昊族有医馆,不知道……”由族的长老含含糊糊地道出来意。
  “这个是好事,太昊族绝不会推辞,只是不知长老的意思是在太昊城医呢?还是到由族那边去医?”风余在一边插了一句。
  “伤者行动不便,还请……”由族长老也不客气。
  “这个没问题——只是不知道由族在伤者痊愈后,将如何处置?”我忍不住了。为由族也好,为姜氏其他部族也好,疗伤都不会是这位长老来地唯一目的,最重要的是,那些俘虏将如何处理。
  “这个么……由族想请太昊族长处置,不知道……?”
  这家伙就是不爽快,说白了,将俘虏交给我不是目地,也不会那么轻松,最终的目的还是让我在由族和姜由之间作一个中人。由族正处在谈判最有利的地位上,通过我向姜由开价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不然凭什么让我这个没卷入冲突的第三者来处置俘虏?
  但我深知这些俘虏对姜由的重要性,如果这些族人回不去,姜由在姜氏诸族地位置就岌岌可危了。这次败仗,就算诸族不会计较,也会让姜由的威信大减,再要不回俘虏,姜由的确难以向姜氏其余部族交待。
  “好吧!我会尽快派遣医生到由族去,明天就跟你们一起出发,至于俘虏的事,还是你们和姜由直接去交涉吧!”我把问题踢了回去。
  由族长老有点稳不住了。
  “太昊族长于由族、黎族都有大恩,只要族长开口,姜由必愿意接受我们地条件,俘虏就可以全交还给他!”
  看来他们都知道姜由不是个好打交道的对象。
  “这个我却没有办法向你们保证,只好去跟姜由试过再说,他若不愿,你们还是直接面对吧!”
  “是!”由族长老无奈退出。
  “你怎么看这件事?”我问风余。
  “依我看,姜由不是这么容易接受由族任何条件!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若姜由战胜了,说不定会听一下由族的要求,姜由若败了,只怕谁的条件都不会听得进去。”风余小心地间接提醒我,不要去触姜由的霉头。
  “对!所以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由族会有什么条件,凭什么以为可以值得起用姜氏诸部族的俘虏来换!”
  当这个中间人我不会反对,但一定要搞清楚双方的出牌,否则就是赔了面子还会坏了事。
  第二天,风极代表太昊长老,陪医生们跟由族代表一起,运盐赶赴由族。
  第一百七十章 姜由失踪
  “由族正在争执不下!”十多天后,提前快骑返回的风极向我报告了这个特别让我意外的消息。
  我没想到风极会回来得这么快,但从他的举动看,由族内部的问题肯定比较严重。
  “我们过了山口以后,向南不远就到了由族最近的村子。那里关着所有的俘虏,但伤重的并不多,因为当初多数俘虏都是被由族用来防御牛群的藤网所绊获。”风极详叙他们去的过程。
  “由族战士多数已经遣散回各村,长老们却争论不休,主要是为战还是和的问题。有的长老想要借此时机挥军沿大山向北,趁姜由新败,牛神山下无人主持大局,姜氏诸族必无防备,一举夺下牛神山,以由族为宗族。”
  “大半长老则认为经此一战,姜氏固然受损,但根基未动,贸然北进,只怕招来诸族合力反击,这世上还没有部族能当得起姜氏诸部族的全力反击!另外由族战士在战斗中也多受折损,春耕将至,农时不可误,待与姜由讲和,只要姜氏部族不再过山口来犯,两下相安即可,不必急于北上。”
  “至我离开之时,由族长老们尚未作出决定,太昊医生正在尽力医疗,我也不便过多参与由族长老会议,只得返回,请族长请示。”
  看来由族的要求并不高哇。
  只是在哪个族内都有几个好战份子,不肯在大胜之后收手,不顾对方后劲如何,便想全力追击。
  看来只要姜由肯接受不再南犯,两下暂时相安也是有可能的,问题在于姜由是否肯接受这个条件。
  以我对姜由的了解,恐怕很难。
  没有把握的事,我实在不想去做。
  但有的事情就是这样,你越不想去做,事情就越会找到你。
  风极回来以后的第二日。石头城内的长老们就到了太昊城。
  “黎族之事,看来又不得不劳烦太昊族长了”在太昊宗庙内祭祀过祖神,黎族长老入座即挑明来意,“我族族长自败于由族后,忧愤无已。于宗庙内求祷祖神庇佑,已经多日不出庙门,连牛神山下的诸族长老前来也不见。本来我们以为只是一时之气,也不敢深究,但自昨日起,连门也从里面抵住,连本族长老也不得一见!我辈实在无能,都知道黎族族长奉太昊族长如兄,如今恐怕只有劳烦太昊族长。才能劝得我族族长出来了。”
  这个姜蛮子,怪不得姜氏祀牛,果然有点牛脾气!
  罢了,两族之内。现在敢去叫门的,也只有我了。
  带上一队骑兵,我们护着这个黎族长老代表团返回了石头城。
  见到墨龙旗远远飘起,黎族人早早就打开了城门,城中的人也站在道旁避让,太昊族长在黎族人心目中具有超然地地位,是高于姜由的存在。是从人到神的一个过渡象征。
  宗庙外,姜氏诸族和黎族的长老们聚在一起,愁眉不展,见我到来,都垂首躬身退让开来,让我通过。
  “砰!砰砰!”
  我毫不客气地强砸主殿地大门,里面看来是有东西抵住了,居然敲不动,用手猛砸也没有一丝动摇。
  这个时候的门还远不如后世精美,四处都有裂缝。但也由于没有玻璃窗,殿内一片漆黑,从门缝里什么都看不见。
  “姜由开门,是我来了!”
  我在门口咆哮了一声。
  姜由一定可以听得出我的声音。
  但仍然毫无动静。
  不对!
  姜由不会是这样地一个人,要么就老老实实给我开门,要不就会冲我也爆发,但绝不是会保持静默的人。
  难道出事了?
  我苦笑了一下——在原始社会看到的第一个自杀的人谁都有可能,就是不可能是姜由!这小子对自己的决心和毅力都是丝毫不会置疑的,更加不会轻易认输。
  “姜由你听着——再不开门老子要不客气了!”
  估计姜由还不一定认识“老子”是谁,所以也谈不上对他讲粗口,我只是加强一下语气而已,偏偏这也不能带来一点点动静。
  门外远处偷偷观望的姜氏诸长老们见我地动静越来越大,门内依旧无声,都壮着胆子慢慢靠近。
  靠!我就不信一道门都搞不开——何况连锁都还没有发明呢!
  “让开!”我对身后的长老们吼了一声,总算有了一个小小的助跑距离,然后猛冲加速。
  “砰!”
  我一个侧踹猛击在庙门上。
  门檐上的灰尘哗哗地往下掉,连墙上都传递出震动。
  “啪!哗啦!”
  檐上掉下来几块瓦,在门前摔得稀烂。
  可大门呢?——汗!还是没有动静!
  “叫人扛圆木来!”我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不过估计这门地制造工艺不精,厚度至少得有十厘米左右,一脚下去,感觉效果实在不怎么显著。
  五六名战士扛了一根直径大约有三十五厘米的圆木来,到了门口却逡巡不前,十来只眼睛盯着我,那意思是——真的要撞?
  “看什么看——撞!”
  我吼了一声,率先抬着圆木的一头,其他战士赶忙跟进。
  “一、二、三——撞!”
  “砰!”的一声大响,殿门从木枢处飞了出去,再“啪”的一下倒在殿内。
  “姜由你这小子!”
  怒吼声中我第一个跳了进去,其他战士忙从大门口趴着门框往里一看——没有人?!
  姜由哪里去了?
  族中长老闻讯赶来,也是张口结舌,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什么时候抵上的门?”我问一干长老们。
  “这个——前晚上就……”大长老犹豫了一下,嗫嗫嚅嚅地说。
  其他长老也小鸡般点头,随声附和。
  “前天!对,就是前晚上就没有出来过!”
  我往殿内看了看,应该无处可以出去,也无处可以藏身。
  大门是用两根圆木抵上地,圆木入端抵在地面两个小坑上。若要我做到这一点也不甚难,先将门虚掩,圆木轻轻靠在门背后,再缓缓抽身出门,将门闭上就行了,比锁还牢。
  关键是这小子玩这招是为了什么?
  跟长老们捉迷藏么?他应该早就过了那个年龄,也不会在现在还有那个心情。
  正在猜测各种可能,一名黎族战士跑进来。
  “族长的马也不见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入由族
  “#他骑兵呢?”大长老叫起来:“赶快全部派出去,找族长。”
  “这几天骑兵都在往外跑啊——现在只有五匹马在家!”那名战士委屈起来。
  黎族的骑兵是从太昊得到的马,但总量不多,前后加起来也不上七十骑,这次跟由族作战又有所折损,现在还余不到四十骑,但任务极为繁重,不仅要在黎族所种的庄稼周围巡逻,还要负责在太昊和其他姜氏部族间保持联系,这些天来更是“马不停蹄”,每天没有几名骑兵能呆在城里。
  “派出去!——全部派出去!”大长老嘶声吼起来,吓得那名战士快跑出去。
  姜由会到哪里去呢?
  “不会想单骑闯由族吧?”我肚子里突地冒出这个奇怪的念头。
  以这小子的蛮劲,这并不是一个没有可能的选择。
  但我还是没有想到,这家伙真这么做了,而且做得比较彻底。
  半个月后我才真正得知事情的原貌。
  就在我破开庙门的两天前的傍晚,一骑突出石头城,这些天来骑兵们经常入暮后奔进奔出,守门的战士们也没有注意,但凡骑兵到门下,赶快打开门就行了。
  这一骑却有些特别,牛皮罩体,不见颜面,埋头直冲。
  出城后,一骑绝尘,直奔由族方向。
  半途中,距离太昊不远时。有几骑从对面冲来,双方在草原上相遇。
  “谁!”黎族的骑兵看到对方也慢了下来,伫立不语,心里有点发毛,大声喝问。此时夜虽然已经薄暮,但人影还清晰可见。
  牛皮缓缓褪下来骑地头部,硕大的铜头露出来。
  “族长!”几名骑兵兴奋地叫起来。
  这些天族长不出宗庙,虽然族人不多议论,却无不忧心,现在突然看到族长在这里出现,不由得大喜过望。
  “跟我到由族去!”姜由见行迹暴露,便沉下脸来。
  “可是——族长!——就我们几个人——”一名勇敢的战士毛着胆子发出不同意见。
  “呵呵!你们怕了?”姜由看几名战士都有些犹豫,便捺下性子“我们就是牛群过不了山才会败,现在由族人已经将牛赶过了山。我们还怕什么?去是不去?!”
  “这个——”骑兵们面面相觑,不敢开口。
  “哼!”姜由郁怒了“你们不去,我也要去!”
  然后转过马头就走。
  “族长!等等!”
  这几骑眼看不对,只得扭转马头跟在后面。
  要是族长平安回来,这几名骑兵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但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
  若是族长不幸身殁,日后族中长老们或族人们问起来,说是因为害怕才没有跟在族长后面。那才叫万劫不复。
  便是现在回到族里,又哪里有人可以追得上族长的马?
  到太昊去求援?
  要是族长会向太昊求援,还会这样做吗?
  罢了!大不了陪族长一起死!
  姜由见骑兵们跟了上来,哈哈一笑,让几名骑兵心里发毛,感觉上了贼船。
  第三天下午,一行七骑已经到了山口前。
  看来由族人根本没有守城作战地觉悟。更没有想到姜由会这么快回来,那段临时修起来的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