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唐遗玉-第4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惶恐地看着那辆从街头转角驶过来的马车,往路边躲了躲,但这么大个人立在街上,怎会被人忽视过去,那驾车车夫的看见路边有人,还是个衣衫单薄的年轻女子,就停下来,禀报了车里的主人。
  主仆两个不知说了什么,那车夫转过头,和颜悦色地对着宋心慈道:
  “敢问这位姑娘为何深夜徘徊在路上?”
  宋心慈见这马车高大,车夫穿戴也不像是普通人家的下人,觉得是坏人的可能很小,于是怯怯道:
  “我。。。我走错了路,不知道这是哪里。”
  车夫回头又同车里低声交谈了几句,对宋心慈道:“小姐是要到哪里,我们家主人说要送您一程。”
  宋心慈面露迟疑,车夫见她警惕,便笑道:“小姐放心,我们是正经人家,我家主人是女子,不妨同车的。”
  恰时,车内传出一声悦耳的女声:
  “姑娘上车吧,入夜后坊门都关了,没有人送,你是出不去的。”
  闻言,宋心慈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只好谢过了这对主仆,拎着裙子,低头小心蹬上了马车。
  稍一停顿,马车便驶向下一条街,宋心慈不知,她的人生就在这个街角,变了方向。
  遗玉回房时候,李泰已经换下了常服,坐在灯下,摆弄着桌上几样或方或圆,奇形怪状的木械。
  遗玉扫了一眼他手中的玩意儿,脱下外衫,递给平卉,笑吟吟地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一边伸手去探他额头,一边佯作疑惑道:
  “王爷怎么那会儿就退了席,是哪儿不舒服么?”
  李泰捉住她贴在额上的手拿下来,握在掌心,眯起眼,低声道:“是谁的主意?”
  “什么主意?”遗玉看他反应,心里发笑,脸上却装糊涂,又抬起另一只手去摸他额头。
  李泰这回没去拉她,任她放肆地在他额头上摸来摸去,目光沉淀在她含笑的脸上,神情严肃道:
  “那张图,你们是从何时开始准备的?”
  早晨她同他打赌,他就知道她肯定早有后手,等到宴会一半,文学馆那边果然找过来,他本来打算,不管是不是紧要的事都会过去看看,好衬了她一回心意,可他没想到,她会在她生辰这一天,送他一份大礼。
  一张十七尺见长的全唐图,天下十道三百五十余洲,跃然纸上,江河海湖,山川平原,一目了然,细节之处,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标注,尽管仍然有待琢磨,各别地域划分粗糙,还只是雏形,但这么一张气势恢宏的巨幅地图,在此之前,李泰还从未见过,当时便有一种心胸辽阔之感油然而生。
  若将这张图细化,再精致下去,用在军政之上,可想而知其作用。
  遗玉见李泰口气变了,便也撇了玩笑,放下手,正经解释道:
  “我早有找人绘一份详尽的地质图画的打算,去年在安阳得了空,孕时就琢磨一些细节,坤元录中是已将各地方圆尺寸都收录详细,我们只要用特殊的尺子找出比例,将全国上下分成几块描画,最后拼凑在一起,缩小在图纸上,做出一张详尽的全唐图,并非难事,今晚给你看的,还只是草图,有待完善。”
  李泰将手中的一块三角形的扁板举到她面前,疑问道:
  “这些形状奇怪的木板是尺子?你是如何想出来的?”
  遗玉也从桌上挑了另一块三角尺子拿起来,递给他,用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对他解释道:
  “这些的确都是尺子,不过不是我想出来的,你知道我不擅长术数,但是杂书看的许多,记得早年有一篇文章,叙到一个瓦匠盖房时候,常用两块形状不同的半角测量,盖出的房子坚固直挺,我从中得到启发,才做了这些角尺。”
  “角尺?”李泰新奇地看着她手中的尺子,又拿了桌上一块半圆形地给她,“这个也是拿来丈量地图的?”
  “这个是做角度用的,”遗玉见他感兴趣,便让平卉去取了纸张和她在安阳时开始用的炭笔,趴在桌上,将每样尺子的作用都试给了他瞧。
  李泰很聪明,一盏茶后就弄清楚这大大小小的尺子都是做什么用的。越是清楚,就越是感慨她的用心良苦。
  “你想要什么?”
  “啊?”遗玉还在给他演示角尺的作用,忽听李泰这么问,恍了一下神,才又想起来早晨两人赌约,便放下手中尺子,一手撑着脑侧,趴在桌上回头瞄着他,眨眼道:
  “那张图本是补你前年的生辰礼物,不过咱们愿赌服输,你今日犯规谈了公事,这样,就罚你明天陪小雨点玩上一整日。”
  李泰并不以为她会要什么金银珠宝,或是提什么不知分寸的事,但是带孩子?
  “不要皱眉,”遗玉伸出食指压住李泰眉间涌起的褶皱,怕他反悔,又故意反问道:
  “王爷该不会同那些自尊自大目中无人的男子一样,以为亲近子女不是丈夫之举吧?”
  “。。。明日我有事,”李泰看着遗玉蹙起眉头,鼓起腮帮子的不满之相,也伸出一指去压住了她的眉头,低笑道:
  “后天。”
  遗玉先是被他的笑容晃了下眼睛,随即便眉开眼笑,凑上去搂了他脖子,高高兴兴地应了一声“好”。
  喜怒哀乐,他并非没有,只是很少有人会给他体味的机会,她十分庆幸,她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陪伴着他,慢慢地教会他。
  (这一章是贞观十五年的过度段,先预告下一章会跨年!在此祝亲们新年快乐!龙行大运,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家庭和睦,爱情圆满!龙年大吉!
  第三四六章 贞观十八年
  贞观十五年七月四日,太宗在以魏征为首的一众朝臣的反对声中,坚持册立了庶子魏王李泰为东宫太子,官文下达十道百州,昭告天下。
  贞观十六年九月,旧太子李承乾于黔州病故,讯回朝中,太宗心痛,为其罢朝一日,同人谓不记其罪也,后以国公之礼葬之。
  同年腊月,被逐在外的原汉王李元昌死于郊野骑射,薄葬。
  贞观十七年,正月,魏征病故,太宗命朝中九品以上官员赴丧,赠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后同臣子谓魏征为明镜,常以其照自得失。
  二月,太宗为怀念两朝功臣,于三清殿旁修建凌烟阁,命工部阎立本绘二十四功臣肖像,概以追念。
  同年九月,新罗与高句丽连兵攻打百济,阻绝百济通往唐都道路,百济向唐求援,太宗派使带信高句丽,告诫其停止对百济用兵,高句丽王相莫离支不听劝阻,一意孤行。
  次年,七月,太宗命洪、饶、江三州造船,发兵出击辽东,九月,高句丽莫离支遣使入唐献贡,太宗不受,并拘留使节。
  贞观十八年 九月
  东宫
  西庭花园中的一条长廊上,一名上了年纪的老尚人,领着五六个粉衫花钗的妙龄宫女从此经过,这几名沿途悄悄顾盼的宫女,显然是从别宫刚刚调来的。
  一行在长廊尽头转了道,老尚人将她们带进清安殿侧,一间不大的橱厅里,才转过身,神情漠然道: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请平司薄来,再安排你们作息。”
  说罢,不再多瞧她们一眼,就抄着袖子往门外走,有两个模样娇俏的宫女在她背后偷偷撇嘴,不想那走到门边的老尚人竟是突然回了头,正好将她们这点怪相看在眼里,吓得这两个人僵了脸,仓皇低下头去。
  “东宫非是别处,不要随意走动。”
  留了这么一句话,老尚人又看了那两个刚才做鬼脸的宫娥一眼,才面无表情地离开了。
  她这么一走,屋里安静了好半天,大概是确定了她不会再折回来,这才响起几道嘘气声,有人小声嘀咕:
  “什么呀,咱们可是被调来伺候太子殿下的,怎么弄了个老奴才在这里指手画脚的。”
  有人抽了帕子铺在毡毯上,蹲身坐下,斜着眼睛娇笑道:
  “呵呵,妹妹可是没见识了,刚才那位季姑姑,可是太子妃殿前掌事的老尚人,能来接待你呀,已经是给足你面子了,难不成你还想要平彤平卉两位姐姐来亲迎你不成,真还当自己是什么稀罕人呐?”
  先前那个抱怨的宫女被她嘲笑的满脸通红,蹬蹬两步走上前,一手指着对方鼻子,羞恼道:“你、你怎么说话的,知道我是哪座宫里的么!“
  坐着的那个冷笑道:“我管你是哪座宫里出来的,到了这里还不一样都是奴婢,想爬太子殿下的床,可别牵连别人,姑娘我就是来当下人的,侍候好主子,才叫本分,有本事你哪天升做了贵人,再来对我大呼小叫,不然就闭上你的嘴。”
  这人一看就是个厉害的,那个被羞了的宫女也是个欺软怕硬之辈,见她比自己更凶,就弱了气焰,没敢再继续同她争吵,只忿忿瞪了她一眼,便扭着腰去到对面坐下。
  旁边另外几名宫女也都是从不同宫里来的,冷眼旁观她们争吵,见她们安生了,才各自寻了地方坐下来静等人来。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工夫,敞亮的门厅外,突然跃进一道黑影,“咚咚咚”在地上弹了几下,溜溜滚落在厅中。
  几名宫女同是看见了那滚进来的东西,定睛一看,然是一只漆了金红两彩,玲珑小巧的皮球,众女面面相觑,先前那个伶牙俐齿的宫女先起身去捡,拿在手里摸了摸,眉眼飞扬地对着四下道:
  “这莫不是瞧咱们等的闷了,还送了东西给咱们解闷的。”
  有人笑而不语,有人接话道:“是从外头落进来的,不如出去找找,看是谁丢的东西?”
  “可季尚人说了不许我们随意走动,等等吧,待会儿可能就有人来找。”
  正说着话,忽有人“咦”了一声,伸手指着门外,道:“我刚才看到有人在门后,一晃眼就不见了,好像、好像是个小孩子。”
  众女闻声看向空荡荡的门外,头一眼是没瞧出什么来,再看,就不难发现,那日光探照的门槛上,投着半道细小的人影,明显那主人是躲在门后头。
  “谁在哪里?”拿着小皮球的宫女歪了脖子,往外瞧,见那门后头躲藏的小人儿动了动,却不肯出来,于是眼珠子一转,将手中的皮球拍的咚咚响,大声道:
  “这小球做的真好,可惜被人丢了,若是没人要,我可就拿去玩儿了哦。”
  这招果然见效,她话音落下没多久,便见那门边露出一双白生生的小手,扒在门框上,随后慢慢探出一颗小脑袋,只露了一下,便又缩了回去。
  大概就那么一眨眼的工夫,还是不妨有人看清楚,道是个唇红齿白的小娃娃,那葡萄珠子一样亮晶晶的眼睛太过漂亮,叫人看上一眼,就没法不记住。
  “呀,你们看见没,真的是个小娃娃!”
  “看见了看见了,就在那门后头,这么高一点儿,眼睛大大的,三四岁的样子。”
  “啊,我没看清楚,真的是个小孩子吗,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厅里响起一阵叽喳声,那映在门槛上的影子又缩小了一些,拿着皮球的宫女看见,怕那漂亮孩子被吓走,赶紧竖起了手指比在嘴唇上,对着四周“嘘”了两声,待人静下,才抱着皮球,轻手轻脚地走向门边,快到门口时候,突然快走了几步,探身出门外。
  躲在门后头的小不点躲藏不及,被逮了个正着,瞪大了眼睛瞅着突然冒出来的大人,又看看她手里抱的小皮球,似乎是犹豫了那么一下,才没转身跑走,而是鼓起勇气,伸出小手飞快地指了一下她怀里的小皮球,背起了手,仰着脖子,奶声奶气地说道:
  “球球,小雨点儿的。”
  被这么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望着,那宫女心都软和下来,脸上不自觉地挂满了笑容,弯下腰,对着这个高度还不及她大腿的小娃娃,软声问道:
  “这球是你的吗?姐姐叫琴萱,你是叫小雨点呀,真好听。”
  听出对方是在夸奖自己,小雨点眨眨眼睛,刚才气势一下就没了,低下头去,脚尖搓了搓地面,显然是不好意思了。
  此时屋里的宫女们都已走到门边来看动静,琴萱正要再对小雨点说点儿什么,忽听见南边有人在紧张地高声呼唤,她直腰,扭头看见长廊那头有几个身着宫装的女子朝这边跑来,片刻就近了。
  她认出为首那个正是太子妃跟前服侍的大侍女平卉,平司言,心思突地一动,再低头去看一旁瓷捏一样的小娃娃,脑子里刚刚冒出一个念头,就听平卉快步上前,就在她身边蹲下来,喘了两口气,紧张兮兮地对那小娃娃唤道:
  “小郡主,您怎么跑到这儿来了,可是吓坏奴婢了。”
  几名将才被送到东宫来的宫女一听,哪还有不知这突然冒出来的小娃娃身份的,当即就噗通通跪倒成一片,伏地拜道:
  “奴婢参见郡主。”
  她们刚一喊出声,小雨点就藏到了平卉身后,扯着她的衣裳袖子,好奇地从她背后探头,看着这群陌生人。
  平卉站起来,扫了一眼这群外面来的宫女,因知道她们来历,便没什么好脸色,“都起来吧。”
  说罢,转过身又成了笑眯眯的模样,弯腰对着小雨点道:“太子妃回宫了,正在找您,小郡主同奴婢回去吧。”
  闻言,小雨点一下亮起了眼睛,乖乖地伸出手给平卉拉着,一反方才羞怯模样,主动地拖着平卉的手要往回走。
  琴萱见她们就要离开,连忙出声唤道:“小郡主,您的皮球。”
  平卉和小雨点一起扭脸,看见琴萱手中的彩色小皮球,平卉又皱起眉,正要让人去把东西拿过来,手却被人轻轻拽了拽,她便弯下腰,去听小雨点说话。
  琴萱竖起了耳朵,也没听见她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就见平卉听完了小雨点说话,扭头看她两眼,脸色是比刚才好上一些。
  “你叫什么?是哪座宫里来的。”
  被平卉问道,琴萱赶紧低头答话:“回侍人的话,奴婢叫做琴萱,原在贵妃娘娘宫中做事。”
  平卉记下这个名字,才将害羞的小主人的意思转达:
  “郡主看你喜欢这只彩笼,就送给你了。”
  听这话,琴萱恍恍想起来刚才为了哄人出来说过的话,没想这孩子不但听了进去,还因此将东西送给了她。
  平卉见这宫女傻愣愣的站着,也不知谢恩,因急着把小主人带回去,就没责怪,只是摇摇头,便拉着小雨点离开了。
  众女低头恭送,待她们走没了影,才又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走亲访友,累坏了。)
  第三四七章 宫里宫外
  李世民册立李泰之初,东宫花了半年时间重新修葺,太子居住之所,从琼华殿换做了新建的崇光殿,占地不足五十亩的崇光殿,并非是东宫最高最大的建筑,然它南傍湖泊,左临东花园,右立承天书楼,确是这皇宫之内,最为雅致的一处居所,原本一片富丽堂皇的东宫,也随着主殿的迁修,换做了风雅之调。
  “。。。下一季的衣裳食料今日也都发放下来,尚食局新送桑落、菊花、松醪酒各二十坛,药材三十匣,火炭一百二十担,金丝炭二百斤,尚工局新送襦裙衫披,六色一十二套,玉珠钗钿五匣,金件一匣,仪局新送了三色六套账帷,扫具、伞扇、毡毯各十二套,此外,贺司苑晓得您爱吃新鲜蔬果,又单送了十二筐瓜果,奴婢见有主子喜欢的梨子和胡瓜,就做主让收了下来。”
  内殿中,早晨才新换上了一色秋香金幔,室内室外薰着清甜的苏香,一纵身穿粉襦绿裙的宫女们抱着将才从花园折下的花枝,排着队悄声走进殿内,更换着花瓶花架里的枯物,内室里断断续续传出来大侍女的禀报声。
  十六格的扇花窗棂下,立着一方一人高低的铜镜,妆台上收拾的整齐,珠宝钗环只有常用的几匣是打开的,一只干爽白净的手掌,探向铜镜,轻拂过上面不知谁调皮用水粉画上的一只小鸟,侧映着镜中一道绰约的人影,刚巧停在她肩畔。
  “这个小坏蛋,明明有纸张,偏爱在我这面镜子上乱涂。”
  遗玉笑看着镜子上歪歪扭扭的红色小鸟,可以想象到那小家伙撅着屁股趴在镜子上画画的情景。
  “小郡主说是要等您回来看的,还特意嘱咐奴婢们不许擦。”
  平彤禀报完,将单册放在一旁,要过平云手中的木梳,跪走了几步上前,掬起遗玉肩上一缕散发,从发尾梳顺,拿丝带束在她颈后。
  “主子,从各位娘娘宫里上午又送来了几个人。”
  “哦?”遗玉见怪不怪,“这回又是什么名目。”
  “听那话,应是杨妃娘娘起的头,说是给太子读书时候添灯研墨用的,据说这回送来的,都是识得字的上等宫娥,有两个还会吟诗作对呢。”
  平彤最后一句话不无讥诮,在东宫住这两年,后宫的妃子真没少借着换季更奴的时候往东宫送人,年轻貌美的,知书达理的,聪明伶俐的,温柔多情的,还有几个不知死活在她主子面前耍心眼的,各色各样的她都见识过,就是没见哪个能爬到太子爷的床上,真不知后宫那些女人是真蠢还是假蠢,这都两年过去还不死心。
  “你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