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摩登时代-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进客厅,萧逸臣目光停留在苏菲-玛索身上,这让朱莉亚-罗伯茨有些不高兴,她狠狠的在萧逸臣的胳膊上拧了一把,这才笑吟吟和苏菲-索玛握了握手,“我也很早就听说过苏菲-索玛小姐的名字,遗憾的是我没有看过你的电影!”
  “我相信你很快就会看到了!”苏菲-索玛毫不讳言的说道,她的语气显得很轻描淡写,仿佛那是一件很轻松简单的事情。
  “但愿到时候观众们能够记住你!”朱莉亚-罗伯茨也毫不客气的回敬说。苏菲-索玛的那种高傲刺激了朱莉亚-罗伯茨,因为她自己也是一个高傲的女人。
  “所有的美国人都会记住我的!”苏菲-索玛还特意补充了一句,“尤其是美国的男人!”
  朱丽亚罗伯茨一开始就存有比试的心理,而苏菲-索玛也不甘示弱,两位大美女一见面就碰出了这么大的火花,都说两个女人一出戏,萧逸臣觉得她们两人完全可以去演一部电影了。看着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萧逸臣不得不站出来安抚住两位大美女,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
  萧逸臣这次带朱丽亚-罗伯茨来,本来是想和苏菲-索玛做一个比较,他纯粹是想看看这两位美女之间的不同,满足一下自己品头论足的小小私心。没想到这两位一见面就开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倒把萧逸臣自己冷落到了一边。
  萧逸臣轻轻的咳了一声,两位针尖对麦芒的美女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最主要的是她们都把萧逸臣忘在了一边,而他才是今天的主角。萧逸臣把朱丽亚-罗伯茨轻轻的拉回自己的身边,朱丽亚-罗伯茨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完全没有顾及萧逸臣的感受。萧逸臣是来和苏菲-索玛签约的,但她却和苏菲-索玛先较上了劲儿,这会让萧逸臣很难堪。
  朱丽亚-罗伯茨有些歉意的看着萧逸臣,得到却是男友一个宽慰的眼神,这让她很感动,她决定不再找苏菲-索玛的麻烦。而苏菲-索玛的性格本来就直率,在法国她就曾经毫不留情的批评过很多她看不顺眼的导演,虽然有些失礼,但她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因为她认为是朱丽亚-罗伯茨主动挑起的事端。但出于礼节,她还是向萧逸臣表示了歉意。
  一直在厨房里忙着煮咖啡的梅尔-吉布森端着四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走进客厅的时候,刚好看到三个人坐在沙发上有些尴尬的彼此看着对方。“Xylon,我是不是又错过了一场好戏?”
  “你错过的何止是一场好戏?”萧逸臣苦笑着接过梅尔-吉布森递来的咖啡,“女人真是一种可怕的动物,越漂亮的女人就越危险!”他小声在梅尔-吉布森嘀咕了一句。
  尽管知道苏菲-索玛肯定认识萧逸臣,但为了打破之前的尴尬,梅尔-吉布森还是再次向苏菲-索玛介绍了萧逸臣。尽管之前已经从朱丽亚罗伯茨和萧逸臣亲密的举动中猜出了他身份,但苏菲-索玛还是很多第一次认识萧逸臣的人一样对他的年轻感到惊讶。不知为什么,她突然想到了大自己30多岁的男友安德列-左拉斯基。苏菲-索玛在萧逸臣身上感受到了和左拉斯基一样令她着迷的成熟气质,而萧逸臣恐怖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
  “你好,Xylon先生!”苏菲-索玛很正式的和萧逸臣握了握手,“我看过你的不少电影,除了《侏罗纪公园》,我的男友安德列-左拉斯基对你其他的剧本都赞不绝口。”
  “能得到左拉斯基先生这样久负盛名的大导演的赞誉,我感到很荣幸!”萧逸臣这话倒没有刻意要恭维苏菲-索玛的意思,安德列-左拉斯基在法国电影界的确享有很高的声望。“但恕我冒昧,作为一个制片人,其实我更关心的是苏菲小姐对《勇敢的心》这个剧本的看法。梅尔-吉布森先生向我推荐了你,而我也觉得你很适合这个剧本里的女主角。但这只是我和梅尔-吉布森先生个人的想法,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的态度。而这才是我最希望知道的!”
  “我查过资料,历史上这位女主角并不存在,法国似乎没有出过这么一位公主!”苏菲-索玛之前显然已经很认真的看过了剧本。
  “可我相信法国人看了这部影片之后会更愿意相信她就是一位法国的公主!”萧逸臣很自信的说。
  “在历史问题上,欧洲人尤其是英国人都是很古板的,观众也会很挑剔。”苏菲-索玛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但要拍这部影片的是美国人!”对好莱坞的电影争议一直都存在,但这并不影响好莱坞大片在世界大行其道。在萧逸臣看来,有没有争议是一码事,能不能接受却是另一码事。
  “我不会在美国呆太久。”
  “影片所有的拍摄都将在苏格兰实地取景!”萧逸臣的回答打消苏菲-索玛最后的疑虑,在这次见面之后,双方就愉快的签订了合约。
  搞定了苏菲-索玛,影片的男女主演就都已经定了下来,剩下的事情,萧逸臣都交给了梅尔-吉布森去处理。而梅尔-吉布森并不准备抛弃好莱坞技术电影的框架,演职人员全部到位之后,他将率领庞大的摄影队远赴重洋实地拍摄。
  就在梅尔-吉布森积极备战《勇敢的心》的同时,萧逸臣也收到了一封来自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邀请函,他将以颁奖嘉宾的身份,出席5月末在戛纳举行的电影盛会。
  第三十八章 戛纳红毯上的中国人
  萧逸臣并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会收到戛纳的邀请函,但同时他也很激动,因为他知道93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将是中国电影的首次登台亮相。陈剀歌、张国荣、葛忧、巩利这些后世华语影坛的风云人物,这时才是第一次在世界媒体面前崭露头角。尽管在好莱坞已经见惯了所谓的大导演和大明星,但一想到那些耀眼的名字即将和自己发生交集,萧逸臣还是忍不住有些激动。毕竟故土难离,尽管手中持有的是美国的护照,但萧逸臣骨子里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
  梅尔-吉布森为了拍好《勇敢的心》这部电影,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他甚至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威廉-华莱士的后人,他还成功的说服了他们加盟影片的演出。而且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角色,梅尔-吉布森还决定在影片拍摄期间都和威廉-华莱士的后人生活在一起。
  萧逸臣是在5月中旬启程飞往欧洲,他必须在戛纳国际电影节结束之后就立即赶回美国,经过三年的学习,他已经攻读完了所有的专业课程,前不久他刚刚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6月初完成答辩之后,他的大学生活就会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但萧逸臣这次欧洲之行的第一站并不是法国。他先是跟随影片《勇敢的心》的摄制团队来到了苏格兰,在这里,他还见到了威廉-华莱士的后人。
  得知萧逸臣就是影片的编剧兼制片人,康恩-华莱士坚持要和萧逸臣见上一面,他是威廉-华莱士的后人中最年长的一位。
  “吉布森先生,您确定这个年轻的华人小伙子就是你说的Xylon萧先生?”萧逸臣的年龄让康恩-华莱士有些难以置信。
  “这部剧本确实是出自您看到的这位年轻人的笔下。”梅尔-吉布森向他解释说,“事实上Xylon萧先生还是好莱坞最年轻的影业公司高管,他惊人的才华超出了你我的想象!”
  “我很难想象您之前从来没有到过苏格兰,您剧本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刻画的都是那么的清晰!”康恩-华莱士在确定没有萧逸臣的身份之后,就对萧逸臣的剧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有关苏格兰的资料,而且还得到了一位迁居美国的苏格兰人的热心帮助,她为剧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萧逸臣解释说。
  “我的祖先其实并没有您剧本里写的那么好,当然在他身上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悲情浪漫的故事,但无疑他是苏格兰人心目中的英雄!”康恩-华莱士对自己先祖的评价很客观。
  “您认为剧本应该尽量的还原真实的人物?”萧逸臣问。
  “当然不是,我从梅尔-吉布森先生那里得知这部影片的投入非常的巨大,我相信没有多少观众愿意花钱去观看一部历史纪录片。站在您的角度,你需要一些动人的情节来吸引观众,而对于我们苏格兰人而说,也需要在心目中塑造一个完美的英雄。遗憾的是您并不是一个苏格兰人,尽管这是一部反映苏格兰历史的影片,但里面宣扬却是不折不扣的美国自由的思想。我不得不承认影片的主题非常的动人,但我在剧本里面却看不到真正能反映苏格兰人的精神内涵,说白了这还是一部英雄题材的美国大片。它可以属于美国,但并不属于苏格兰!”康恩-华莱士说到后面,语气中已经带有一丝惆怅。他向萧逸臣介绍了很多苏格兰的历史风情,比萧逸臣从苏珊那里得到更加细致,也更有深度。遗憾的是剧本已经无法再作大的修改,康恩-华莱士对此表示理解。
  临走的时候,康恩-华莱士留下了一句让萧逸臣玩味许久的话。“苏格兰拥有的,不仅仅是短裙和风笛!”后来萧逸臣也承认,自己的创作思想很大程度上受了这谈话的影响,以致于萧逸臣后来的很多电影都特别的注重从细节来表现内涵。
  开拍在即,梅尔-吉布森开始从当地招募一些临时演员。萧逸臣特意提醒他要求这些临时演员注意自己的着装,在他的映象中,这部影片在拍摄过程中因为一些临时演员戴了太阳镜和手表,好几个战争场面都不得不重拍。整个斯特灵战役拍了6周时间,花掉了一百万英尺胶片(时长超过90小时),萧逸臣当然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再次上演。
  由于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在即,萧逸臣不得不提前奔赴法国戛纳。作为国际性的旅游胜地,法国戛纳电影节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Sex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每年盛事期间,在著名的海滨大道及附近的海滩上都会有众多美女云集,期待着影界大腕、星探们的发掘,一圆她们的明星梦。
  “戛纳电影节是一个不关心政治的真空地带,是一个浓缩的好像人们能直接联系,讲同一种语言的微观世界。”法国诗人导演尚-高客曾经这样评价戛纳电影节,戛纳电影节不仅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电影盛会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和奥斯卡不同是,戛纳更注重国际化色彩,在这里你能够看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风俗的电影,也可以结识到不同国家、风格迥异的电影人。而萧逸臣这次来到戛纳,不仅是应主办方邀请来担任颁奖嘉宾,同时也是作为派拉蒙影业的代表,来考察法国的电影市场,顺便也能够发掘一些优秀的的人才。
  当地时间28日傍晚17点30分,戛纳电影宫门前早已人山人海,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的影迷翘首以盼,期待能够目睹明星的别样风采,同时也感受戛纳节日的热情。每届戛纳电影节最具看点的明星走红毯仪式就在这里上演,新锐导演吕克-贝松率先走上红毯,引来现场的一阵欢呼。由他带领,法国各代电影人组成的“法国电影代表团”集中登场,其中也穿插了一些英、美影星的身影。而眼尖的观众注意到,安德列-左拉斯基的身边缺少了苏菲-索玛的身影。之前戛纳电影节的官方主办方曾经邀请过她,但由于那时苏菲-索玛已经接拍了《勇敢的心》,由于档期冲突的原因,她谢绝了主办方的邀请。这让很多想要一睹这位法国第一美女风姿的外国旅客大感失望。
  不知是由于主办方的刻意安排还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疏漏,在走红毯的环节萧逸臣和《霸王别姬》的主创成员竟然被安排在了一起。虽然之前就有了心里准备,但在红毯之上就遭遇到中国代表,还是有些让萧逸臣有些始料未及。
  而陈凯歌、张国荣、葛优、巩俐四人也是第一次见到萧逸臣,刚开始他们还以为萧逸臣是个韩国或是日本的演员,可就在他们为萧逸臣的年轻而感到诧异的时候,萧逸臣自己却主动走了上来,用很流利的中文和他们打了一个招呼!
  之前主持人用法文介绍萧逸臣的身份的时候,由于听不懂法语,陈凯歌、张国荣、葛优、巩俐四人都不知道萧逸臣的身份,但随后主持人用英语高喊出了“Xylon萧”的名字的时候,对好莱坞多少有些了解的陈凯歌终于知道了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人的身份。
  “没想到萧先生也是中国人,他乡遇故知,真是幸会!”陈剀歌很客气的和萧逸臣寒暄了起来,之后他把萧逸臣介绍给了张国荣、葛忧和巩利。令他们三个都没有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美籍华人青年竟然是好莱坞赫赫有名的编剧。
  “我看过萧先生的电影!”张国荣来自香港,所以之前就接触过萧逸臣的电影。萧逸臣心里那个激动啊,他终于可以和自己从前的偶像站在一起,甚至还握了手。好在他脸上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异样,不然真该引起“哥哥”的怀疑了。
  和“葛大爷”的握手让萧逸臣想到后世自己的手机铃声,著名的葛氏幽默在现在的葛忧身上还并不明显,在萧逸臣的面前,这位后来的戛纳影帝还显得有些拘谨。而最后的巩利则让萧逸臣想到了《秋菊打官司》中巩利青涩的表演,在萧逸臣看来,后来的好莱坞大片《永不妥协》也只不过是《秋菊打官司》的翻版,当然《永不妥协》的编剧应该没有看过这部中国的影片。让人遗憾的是由于时代和宣传的问题,两部影片最后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在萧逸臣的要求下,五人在走过红毯之后在戛纳电影宫前合了一张影,很多现场的记者都抓拍到这个经典的瞬间。第二天,这幅照片被放到法国一家知名报纸的封面头版,下面的标题赫然写着:戛纳红毯上的中国人!
  ——————————————
  由于从本章开始,文中会陆续出现一些中国名人,为避免纠纷,其名字都用谐音代替,给阅读带来不便,在此致歉!新人新书,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三十九章 金棕榈和《霸王别姬》
  萧逸臣第二天就在自己下榻的酒店里看到了那份报纸,他看不懂法文,所以特意找了一个懂英文的服务生为他做的翻译。对于自己的国籍问题,他根本就没有在意,他把这张报纸很好的收藏了起来。由于不需要担任评委,他在开幕式结束之后就登上了飞往不列颠群岛的航班。对于梅尔-吉布森他还是有些不放心,不是担心他的能力,而是担心他重复历史上的错误。
  赶到剧组之后,萧逸臣才发现自己的担心确实有些多余,至少从目前的拍摄看来,影片还没有出现什么穿帮的镜头。梅尔-吉布森的古装扮相非常好看,萧逸臣刚到剧组的时候正赶上拍梅尔-吉布森和苏菲-索玛的一场对手戏,他发现梅尔-吉布森情话绵绵时也另人心动。在萧逸臣看来,没有几个好莱坞明星能够身穿苏格兰短裙又保持男子气概的。
  看到剧组一切正常,影片的拍摄也很顺利,萧逸臣在剧组呆了三天之后,就立刻转道美国,在纽约,有一个维亚康姆的高层会议在等着他。尽管行程安排得很紧,萧逸臣还是抽空回了一趟洛杉矶,和朱丽亚-罗伯茨小聚了一晚,之后就匆匆的登上了回程的航班,直飞法国戛纳。
  他这一去一回飞跃了半个地球,也整整用掉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等他回到酒店的时候才知道,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来特意找他的人还不少。在来访人员的名单之中,吕克-贝松和陈剀歌的名字引起了萧逸臣的注意。尤其是吕克-贝松在这个时候来找他,其用意就有些让人玩味了。
  对于这位“法国的斯皮尔伯格”,萧逸臣并不陌生。80年代的法国有所谓BBC年轻导演之说,专指Beinex、Besson、Carax(贝内克斯、贝松、卡拉克斯)。吕克-贝松一度被奉为法国年轻导演的开路先锋,不管他乐不乐意接受这一称呼,他电影确实在80年代集中体现了法国电影的特色。他的成名作《碧海蓝天》中,吕克-贝松苦心孤诣营造的对大海的向往和浪漫情怀自然是无人能比,其精彩的水下摄影恐怕令《钢琴课》和《泰坦尼克号》的导演也受益匪浅。
  萧逸臣知道吕克-贝松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来找自己,自90年代以来,法国艺术电影的繁荣将法国商业电影推到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在法国以外的地方,拍艺术电影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你要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在法国则不同,如果一个电影艺术家要去拍迎合大众口味的商业电影,则似乎要更大的勇气。吕克-贝松就是这样一位“不合时宜”的导演。
  在萧逸臣回来的第二天早上,吕克-贝松就再次登门拜访,他一口流利的英语打消萧逸臣对两人交流问题的担忧。
  “贝松先生怎么突然想到要来找我?”萧逸臣明知故问。他的言下之意很清楚,法国导演一向看不起好莱坞电影,他们认为只有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