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摩登时代-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认为未来的游戏是建立在网络之上的?”电话那头传来艾伦-阿德汗很惊讶的声音。
  “既然小范围的联机游戏已经可以实现,那么网络游戏也只不过是将局域网扩大了一些而已。”萧逸臣认为艾伦-阿德汗他们既然已经开发出了多人联机游戏的平台,那么理解起网络游戏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那需要很高的网络传输效率,在目前的互联网是很难实现的!”艾伦-阿德汗告诉萧逸臣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美国从90年中期才开始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这是这个由美国政府推动的网络普及计划还只是初具规模,像后世那么大范围的网络铺设在美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尤其是个人用户,目前还不具备高速上网的条件。
  对于艾伦-阿德汗提出的这个问题,萧逸臣之前也考虑过,他之所以现在就提出网络游戏这个概念,只是为暴雪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思路,这是游戏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萧逸臣想要让艾伦-阿德汗等人提前看到这其中蕴藏着的巨大商机。他告诉艾伦-阿德汗在今后的游戏开发中要有意识的引导游戏玩家接受这种网络游戏的概念,而他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还是继续开发好先期的单机RPG游戏。萧逸臣知道后世的《魔兽世界》在全世界拥有超过1000万的用户玩家,而它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如初高的欢迎,主要的缘故还是由于魔兽在前期积攒了大量的游戏玩家,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游戏文化。而萧逸臣看来,魔兽进入网络游戏的脚步还是谨慎了一些,不然影响会更大。
  其实萧逸臣积极的提出网络游戏的概念主要还是基于盗版的考虑,在欧美这些市场成熟的国家,这个问题不需要太多发考虑。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盗版甚至严重的威胁到一款游戏的生存,这让萧逸臣不得不谨慎对待。
  而此时从雅虎也传来了好消息的投资无疑给杨致远两人注入了更多的**和鼓励,他们开始将网络搜索引擎商业化。公司开办以后,杨致远向租用相关设备,其中包括电话线、四台工作站、四台计算机和一条T3专线。雅虎将索引软件无偿提供用户使用,公司盈利则主要依靠广告收入。
  由于这时能够提供免费信息检索服务的公司寥寥无几,因此很快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每日雅虎为软件增加两百多条新目录。由于雅虎检索系统实在方便,前景被人们普遍看好,光是广告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杨致远告诉萧逸臣,雅虎最近每日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了500万次,但杨致远并不满足,他经过几个月的思考认为,雅虎不仅仅是一个提供分类目录的网站,而是一种新媒体。成千上万的人通过进入信息高速公路,这是一个必经的门户。萧逸臣没有想到杨致远这么快就提出了门户网站的概念。而杨致远告诉他这番话的目的也很明确必须加大对雅虎的投资力度,以确保雅虎能够快速的发展。
  海伦-舒娅本文中出现的第一个非现实人物,之前有书友猜测是安妮-海瑟薇,遗憾的是她现在才12岁,并符合剧情的需要,所以只能在后面的情节中才会出现。海伦-舒娅的原型人物参照的就是奥黛丽-赫本,因为青蛙写这部书取名摩登时代,虽然与卓别林的作品毫无关系,但也并非是随便而来的,青蛙想借这本书展现一个时代,但这个浮躁的时代如果缺少了奥黛丽-赫本这样的清纯之美,未免有些遗憾,所以青蛙就自己创造了一个人物,算是个人的一点私心吧!
  她是文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对后面剧情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作用,敬请各位期待!
  新人新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第五十九章 不速之客
  杨致远给萧逸臣打来电话没几天,一位不速之客就匆匆的找上门来。
  “孙先生这次亲自登门,不为只是因为仰慕我这点薄名的吧!”萧逸臣得知日本软银的总裁孙正义到Dream公司来找自己,第一感觉就想到了雅虎,历史上正是日本软银首先发现了雅虎,并对其进行了大额的投资,并且推动了雅虎在亚洲的扩张。而现在由于萧逸臣的出现,Dream代替了软银的位置,不过在海外扩张上,萧逸臣知道dream还无法完全替代日本软银。所以得知孙正义已经到了美国,萧逸臣的第一感觉是这人好快,单是这份商业嗅觉和商业判断,就非常人所能及。
  “萧先生谦虚了,你要是都只能说是薄名,那么好莱坞其他的那些个所谓的明星大腕不都成了跳梁小丑了吗?”孙正义用一口标准的美式发音回答说。
  “据我了解,孙先生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而我是毕业于洛杉矶分校,从学校的渊源上,我们俩还得上是校友,所以孙先生也不必和我客气,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打开天窗说亮话,孙先生此来想必也是有要事相商吧!”萧逸臣轻描淡写的点出两人的关系,其实就是告诉孙正义,你有什么事就直接说,不要拐弯抹角的。
  “萧先生倒是一个痛快之人!”孙正义也不再客套,“我这次其实是代表日本软银公司前来,想要和Dream进行一项合作!”
  “Dream目前并没有什么国际投资项目,尤其是在日本,我们的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我不知道孙先生所谓的合作指的是哪个方面?”萧逸臣却是明知故问。他其实已经猜到孙正义这次是冲着雅虎而来。
  “我知道贵公司是雅虎的最大投资方,软银观察雅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且在之前我们的代表已经和雅虎的杨致远先生有过接触,但他告诉我们Dream才是雅虎的大股东。萧逸臣既然投资雅虎,想必心里已经又了将其做大做强的打算,而雅虎的潜力并不仅仅是在美国,国际化的扩张必然是下一步的所必需要面临的。亚洲是一个广阔的市场,而日本拥有亚洲最成熟的市场机制,在日本却得突破无疑最佳的选择。所以我们日本软银愿意与萧先生合作,一起创立日本雅虎,以作为雅虎公司进入亚洲的试金石,不知萧先生意下如何?”
  “我的确有投资亚洲的打算,但日本软银并不是Dream唯一的选择!”萧逸臣知道与日本软银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他还是想听听孙正义用什么样的条件来说服他。
  “其实我更希望像Dream这样的美国风投能够直接注资软银,这其实也是Dream公司走向国际的一个契机!”孙正义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
  他的这个想法把萧逸臣也吓了一跳,他原以为孙正义是冲着雅虎来的,没想到绕了那么大一个弯子,孙正义其实是接雅虎海外扩张的契机想说服自己投资日本软银,看来自己一开始还是小看了孙正义。“孙先生这是想拉我入伙啊!”他现在已经不敢再小看这个精明的日本人。
  “说来惭愧,其实我之前就对萧先生做过一些调查,你成立Dream不到三年,但公司的资本已经膨胀了不止十倍,你独特风险投资理念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觉得您在投资的才华不亚于您在电影上的表现,这也是我看好您的重要原因!”孙正义这番话并非完全是恭维,萧逸臣这个人他的确做了一番研究,除了一开始2亿美元的启动资金来历有些不清晰,萧逸臣在Dream所有的投资安排他都调查的一清二楚。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对萧逸臣的感觉从一开始的好奇到接下来的震惊,直至最后萌生了合作的念头,萧逸臣每一次的投资都让他赞叹不已。他甚至不清楚萧逸臣为什么就可以在一家公司只有一个基本的框架之下就能够那么大胆的投资,而且到目前为止还从未失手,这让他惊讶之余更感到了恐惧,他曾经对他的助手说,“萧逸臣这样的人,最好永远都只做他的合作伙伴!”也正是这个想法,让他下定决心将软银的未来和萧逸臣捆绑在一起。
  萧逸臣知道孙正义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打无把握之战,他调查自己,萧逸臣也并不感到意外。事实上萧逸臣并不是没有想过投资亚洲,但他一是认为还没有到时间,因为他知道三年之后的金融危机会重创亚洲的经济,金融危机之后其实才是投资亚洲的最佳时机;其次他一开始并没有将日本列入他的投资规划,他之前考虑的一直是香港和台湾。但是孙正义的到来给他提了一个醒,在亚洲,除了未来的中国,日本和韩国也是不可忽视的经济体。而且日本还有着先发优势,先投资日本,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见萧逸臣沉吟不语,孙正义知道自己已经初步的说动了萧逸臣,但仅仅是让萧逸臣微微的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萧逸臣是那种轻而易举就被自己说服的人,孙正义反而会看不起他。“其实Dream先期只用投入5亿美元,萧先生可以就获得软银超过25%的股份,而软银只需要持有Dream不到5%的股权,这样相互交叉持股,其实对Dream而言更为有利。也只有和我们软银合作,Dream才可以得到这样的优势!”孙正义又抛出了一个更为诱人的条件。在账面上软银现在这么做无疑是吃了很大的亏,但孙正义也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道理,他赌的就是Dream未来的发展,哪怕只持有5%的股权,将来也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萧逸臣现在也在斟酌,孙正义开出这样条件,可以说是诚意十足。但萧逸臣也知道他这么恐怕不仅仅是有诚意那么简单,Dream5%的股权在现在看来或许算不上什么,但未来可不好说。按照Dream现在的发展势头,今后跻身世界超一流的投资公司并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梦。孙正义用软银25%换来的,换来的将是未来巨大的收益。不得不承认,孙正义的眼光却是独到,而且很有很有那种孤注一掷的豪气,这一点正是萧逸臣十分欣赏的商业素质。
  其实孙正义今天来找萧逸臣主要谈了两件事,一是组建日本雅虎,二是与Dream合资。但这两件事萧逸臣都没有立即答应他,因为第一件事萧逸臣还要和杨致远等人商量之后才能够给孙正义答复,而第二件事,萧逸臣其实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毕竟这样的合作结果虽然是双赢,但最后究竟谁能够获利更多现在还不好说,萧逸臣还需要仔细的权衡思量一番。
  和杨致远那边的协商并没有费太多的功夫,萧逸臣知道孙正义之前就肯定已经说服了雅虎,但杨致远提出这次成立的日本雅虎Dream公司必须通过雅虎来间接的投资,也就是说日本雅虎是雅虎与软银之间的合作。杨致远的用意很清楚,按照萧逸臣之前和他们的合约,Dream现在虽然持有雅虎超过70%的大额股权,但在雅虎上市之后,在恰当的时机和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价格下,Dream必须全额的转让雅虎的股权。他希望将来的雅虎能够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他担心Dream会通过控制雅虎的海外分公司对雅虎实行变相的控制,这是杨致远所不能接受的。
  杨致远的心思和用意萧逸臣自然看得出来,而孙正义显然没有告诉他软银将要和Dream合作的事情。但萧逸臣并没有打算隐瞒这件事情,他告诉杨致远Dream将会与日本软银联手,这让杨致远顿时没了主意,他知道雅虎现在还没有和萧逸臣讨价还价的资格,雅虎在发展,Dream也在发展,杨致远知道萧逸臣投资的并不仅仅是由雅虎这么一家公司,或许以后即便雅虎发展壮大了,也不见得就可以和Dream分庭抗礼。
  就在杨致远感到左右为难的时候,萧逸臣却很主动的找到他,两人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交流。
  “雅虎急不可耐的想要脱离Dream的控制,但又离不开Dream资金支持,所以现在你感到很为难!”萧逸臣一上来就说了这么一句,让杨致远突然感到有些惭愧。
  “Xylon,其实我……”杨致远话还没说完,就被萧逸臣打断了,“Jerry,你这么想并没有错,谁都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事业最后却要与别人分享,所以你有这样的想法我一点都不奇怪。我已经决定和软银的合作,但是你可以放心,Dream的定位永远都是一家风险投资商,我们不会永远的持有雅虎的股票,在最合适的时候,我们这种暂时的合作关系必将会终止,所以我之前对你的承诺不会改变,而且我也不会通过其他的方式对雅虎实行控制,所以你有关这方面的担心是多余的。我甚至可以告诉你,Dream并不是因为雅虎才选择与日本软银合作!但作为朋友我觉得很有必要提醒你,雅虎的发展会很快,但是未来市场也是不可预知的,如果雅虎永远只会孤军奋战,网络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就一个雅虎,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创造一个超越雅虎的对手!”杨致远不善于合作的缺陷在这时候已经暴露了出来,这也正是进入21世纪之后雅虎衰落的重要原因。
  第六十章 辛德勒的名单
  萧逸臣和杨致远说这番话的时候,其实内心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确实是希望雅虎今后的发展能够更好,所以他才会提醒杨致远,雅虎在90年代确实发展得很好,但期间也犯了很多的错误,不然在后来被成立时间更短的谷歌超越,以至于在后来微软想要收购雅虎,和杨致远的磋商也一直没有任何的结果。杨致远把自己视作雅虎的酋长,这个称呼本身就注定了他很难放开雅虎,这也就局限了雅虎的发展。萧逸臣只是觉得杨致远作为华人在美国的一面旗帜,倒下了确实有些可惜。
  但同时作为一个投资人,萧逸臣其实是不想告诉杨致远这些的,他原本就不打算长期的持有雅虎的股票,而且没有雅虎的衰落,又怎么会有之后谷歌的崛起。未来的谷歌也是萧逸臣重点投资的对象,提点雅虎就等于为自己未来的投资设置障碍。雅虎的前期的发展太快,网络在创造了杨致远财富神话的同时,却没有能够造就他与自己财富相匹配的能力,这就是网络财富催生的最大泡沫。
  萧逸臣不知道自己的这番话是否能够对杨致远有所触动,而且在这方面他也不愿意多说,对于雅虎,他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他已经把该做的都已经做了,而成败就只能看杨致远自己的造化了。
  萧逸臣最终决定与孙正义合作,而组建日本雅虎,萧逸臣也充分尊重了杨致远的意见,为此向雅虎再次注资1一亿美元,而萧逸臣也用5亿美元和股权换得了日本软银25%的公司股权。等签署完了所有的协议,已经是7月初的事情了。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萧逸臣与斯皮尔伯格有过近期合作的约定,正好派拉蒙正与环球合作进行《加勒比海盗》的拍摄,斯皮尔伯格准备借机扩大与派拉蒙的合作,所以他想到了萧逸臣两年前写好的那个剧本。当时萧逸臣是写好了剧本才去找原著作者购买改编权,但他得知斯皮尔伯格早在1982年就买下了这部小说的版权,而当时斯皮尔伯格正在拍摄《侏罗纪公园》,萧逸臣就把剧本直接交给了他。之后由于工作安排的缘故,斯皮尔伯格一直没有时间去准备拍摄这部电影。后来在萧逸臣的建议下,他决定把影片放到1994年来拍摄,这样制作完成后刚好就可以在1995年上映。因为明年刚好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萧逸臣和他都觉得这样会更有意义。
  但是在商业片盛行的好莱坞,斯皮尔伯格的拍摄这部影片的想法却受到了环球高层的反对,他们劝阻斯皮尔伯格放弃这部非商业性影片的拍摄计划,他所在电影公司的一个头面人物甚至提出:“与其拍此片,不如把钱捐给大屠杀博物馆。”这句话激怒了斯皮尔伯格,也更促成了他下走决心不惜付出任何代价都要坚持拍成这部影片的想法。但环球最后态度的转变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来自萧逸臣,斯皮尔伯格将环球高层的反对意见告诉了萧逸臣,萧逸臣直接给马克打去了电话。在电话里他没有提任何有关拍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的事,却有意无意的暗示了派拉蒙准备帮助斯皮尔伯格达成心愿的想法,这让环球高层大为恐慌,他们现在不能失去斯皮尔伯格。所以在萧逸臣的提议下,环球决定和派拉蒙联手拍摄这部影片。
  解决了投资方的问题,斯皮尔伯格原本并没有自己充当影片导演的打算,他原本是打算作为这部影片的制片人。斯皮尔伯格把执导这部电影的大权“出售”给他的众多同行,因为他担心自己无法把这个故事讲得公正。他先是被马丁-斯科西斯拒绝(他刚开始感兴趣但最终认为这应该是由一个犹太导演来完成的工作),罗曼-波兰斯基(在童年从大屠杀中幸存下来之后,他感觉自己至今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一题材)还有比利-怀尔德(由于已经退休,他很干脆地拒绝了)。很显然,就像怀尔德劝说的那样,只有斯皮尔伯格自己来导,才是最佳人选。萧逸臣也赞同比利-怀尔德的说法,他甚至告诉斯皮尔伯格,这部影片除了他没有人能够拍得好。
  在萧逸臣看来,《辛德勒的名单》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如此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应该说,是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