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摩登时代-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则消息一经刊载,立刻在校园里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大家的热情都被报纸上的专题所吸引,这让萧逸臣轻松了不少。至少他现在走在路上,很多人都会和他打招呼,但很少有人在缠着他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除了每周针对一些读者的问题写一篇评论,萧逸臣的生活基本恢复了正常。
  但事情并没有这样就结束,凭借着《老友记》的超人气,萧逸臣在报纸上开设专题大大提升了这份报纸的知名度,洛杉矶一些其他的媒体开始纷纷向他约稿。这下子可忙坏了库勒,他每天要和不同的媒体接洽,选择合适的媒体,然后敲定价格。萧逸臣每周只答应写五篇专题评论,但同时约稿的就有20多家媒体。他不得不在其中周旋应付,弄得他是焦头烂额。
  最后库勒不得不把每周一评改作每月一评,这才勉强满足了众多媒体的需要,他现在一见萧逸臣就嚷嚷着涨工资。
  “谁叫你当初想出这么个馊主意,这叫自作自受!”萧逸臣根本不理会他的要求,弄得库勒也没有办法。
  其实库勒从中也捞到了不少好处,很多媒体为了优先获得萧逸臣的最新评论,往往会悄悄塞给他一些疏通费。萧逸臣虽然知道一些情况,但他并没有点破,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库勒原本也没指望萧逸臣会答应他涨工资,不过他随即要求萧逸臣增加每周的评论数量,换来的却是萧逸臣的有一个白眼,“那我每周都去写评论,以后的剧本你来写?”
  每周固定的评论让萧逸臣又多出了一份固定的收入,就在洛杉矶的各大报纸都在火热的连载萧逸臣的专题评论的时候,卢卡斯的电话又给他带来了另外一个好消息。他提出的用电脑模拟真实恐龙皮肤的数字合成技术终于试制成功。用卢卡斯的话来说,那是“具有呼吸质感的皮肤”,他野心勃勃的告诉萧逸臣,工业光魔将用这项技术,让全世界目瞪口呆!
  卢卡斯的电话让萧逸臣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的出现让《侏罗纪公园》的拍摄提前了一年,他真担心工业光魔的数字技术的发展跟不上他的节奏,那样拍出来的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他可不希望这部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就这样毁在自己的手中。
  而另一方面,华纳拍摄《老友记》第二季的速度也让萧逸臣吃了一惊。剧本交给他们还不到一个半月,NBC已经在开始预告《老友记》续集的播出时间。这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老友记》的热议。就连纽约时报这样在全美很有影响力的媒体,都开始向萧逸臣约稿,在库勒的强烈要求下,萧逸臣不得不答应每周增加两篇评论。每天除了学习,萧逸臣剩下的时间都被《老友记》的评论挤占,他根本没有创作新剧本的时间。
  第十一章 越狱风云
  萧逸臣在10月末应邀参加了《阿甘正传》的开机仪式,已经是第三次以编剧身份参加影片开机发布会的萧逸臣已经能够轻车熟路的应付各路记者的采访。在接受了库勒的建议之后,他改变了以往对媒体有些回避的态度,开始面带微笑的面对镜头和闪光灯,回答着各种各样的提问。在导演罗伯特罗米斯基很高调的宣称该片将要冲击明年的奥斯卡大奖之后,一位《娱乐周刊》的记者站了起来,不过他的问题却是冲着萧逸臣的,“请问Xylon萧先生,你作为本片的编剧,是否认同罗伯特罗米斯基先生的说法呢?”
  接过主持人递过来的话筒,萧逸臣心里还是斟酌了一下,他知道现在还不能把话说得太满,“罗伯特罗米斯基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观点独特的导演,而汤姆汉克斯则是我崇拜多年的偶像,我找不出任何的理由去怀疑他们的信心。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阿甘正传》是我所有改编剧本中最优秀的,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这部影片最后能否达到罗伯特罗米斯基先生的期望,我都会是始终如一的坚持我今天的说法!”
  “我记得三个月前,你也是作为影片《侏罗纪公园》的编剧出席在夏威夷召开的开机发布会,您认为这部影片和《侏罗纪公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提问的是《美国周末》的记者。
  “我觉得两部影片最大区别在于影片的定位,《侏罗纪公园》是娱乐性的商业大片,它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迎合观众的口味;而《阿甘正传》是一部文艺片,它有自己的思想!”
  “能谈谈您对《老友记》看法吗?”又一个记者站起来提问。
  “很抱歉这是《阿甘正传》的发布会,您的这个问题在这个场合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萧逸臣拒绝了这个问题。
  在碰了个钉子之后,那名记者并不打算就此放弃,“那您最近是否有新的创作计划?”
  “当然有,但绝对不会是《老友记》!”对着他这种拐弯抹角的提问方式,萧逸臣以前就在别的记者身上领教过。
  不过这件事却给了他一个提醒,人们对《老友记》的过分关注对萧逸臣来说或许并不完全是一个好消息,《老友记》在受到人们热捧的同时,萧逸臣其他的作品却被人们遗忘在了角落中。现在一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只会联想到《老友记》。一部作品如果在一个作者的身上留下太深的印记,这个作者很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部作品的影子。萧逸臣当然不希望自己未来的发展被束缚在《老友记》这个小小的范围之中。
  是应该写一部新的剧本,来分散人们对《老友记》的注意了,萧逸臣觉得自己有必要先和库勒谈一谈。
  发布会结束之后,萧逸臣就找到了库勒,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库勒。
  “什么?你不打算继续写《老友记》的评论,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在等着看你写的东西?你不觉得这样很对不起那些支持热爱你的人吗?”库勒的反应早在萧逸臣的意料之中。
  “每天除了写那些该死的评论,我什么事也做不了,这样的生活我已经厌倦了!而且你觉得就那么点内容,这样反反复复写来写有意思吗?你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不辜负那些关心热爱我的人们,难道非得等到我什么都写不出来,看着他们一个个绝望的离开,那样才是不辜负他们?库勒,我希望你能够明白,我们不可能靠《老友记》活一辈子!总有一天它终将会结束,那时候我们还能指望靠写那些毫无意义的评论来维系今天的这份荣耀?”
  萧逸臣的话让库勒陷入了沉思,他并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只是基于阅历和时代的局限性,他无法像萧逸臣那样看得那么长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弄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么说你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库勒问。
  “只是理出了一点头绪,还没有具体的思路!”萧逸臣坦言说。
  “那我就对外宣称你正在创作新的剧本,专题评论暂时停止。”库勒想了想说。
  “也不用全部都停掉,一个月我可以写三篇,前提是不影响我的正常写作!”萧逸臣提出了一个较为折中的办法。
  “也只有这样了!”库勒点点头。
  萧逸臣突然停止专题供稿引起了部分媒体的不满,但随着《老友记》第二季的开播,公众的注意力很快都被剧情所吸引,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由此次断稿造成的负面影响。
  但也有几家不甘心的媒体把主意打到了库勒的身上,萧逸臣既然不愿意写,那作为他的经纪人,库勒本人对《老友记》的评价应该也可以吸引大众的眼球。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萧逸臣还是认真考虑了一番,他认为这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另一个思路。反正最后的署名是库勒,写得好,可以增加《老友记》的人气和影响;写得不好,萧逸臣也大可将问题全部推到库勒身上。萧逸臣求名,库勒得利,两人各取所需。
  库勒的个人专题就这样诞生了,不过他的评论水平,却是让人不敢恭维,专题登报之后,就恶评不断。萧逸臣本以为这样的专题刊载不了几期就会从报纸的版面上消失。但骂声越多,关注这个专题的人反而越多,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托马斯·库勒的大名,尽管他的评论被各大媒体评为质量最差的专题,但这个专题的公众关注度却在不断的上升,这个结果让萧逸臣大跌眼镜。
  不过由专题评论所引发的风波也终于得到了平息,萧逸臣可以静下心来,开始构思新的剧本。
  圣诞前夕,一则轰动性的新闻吸引了萧逸臣的注意,加州监狱两名重刑犯人预谋12年,经过精心设计,竟然利用监狱管理上一个疏忽,从监控严密、重重设防的监狱中逃出生天。据报道,该监狱装备有最先进的防控系统,进出监狱要经过十二道审查,其中有三次指纹认证、一次瞳孔扫描。两名罪犯如何逃脱至今仍未查明,官方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案件还在进一步的调查之中。民间关于这次越狱有很多的说法,甚至有小道消息宣称FBI已经涉入调查,各种猜测,充斥在各类报纸的大小版面上。
  这则新闻让萧逸臣想起了后世一部很出名的电视剧《越狱》,该剧在2005年上映,很快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无论是在情节设定还是逻辑构思上,这部电视剧都堪称经典。要是这部电视剧出现在10年前的现在,又会是这样一番情景呢?毫无疑问,《越狱》将会成为《老友记》最强劲的对手。这一点,很符合萧逸臣创作新剧本的初衷。
  在穿越前夕,《越狱》长达4年的热播才刚刚谢幕,萧逸臣对这部电视剧的大部分情节,都还有深刻的印象,甚至一些经典的对白,他还能朗朗上口。所以这个剧本写起来很轻松,萧逸臣只是将回忆略微的整理,就可以直接成稿。第一季总共22集,他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剧本写好之后,卖给谁却成了一个让萧逸臣头疼的问题。
  在前世,《越狱》这部电视剧是由几家大的影视公司合拍的,其中就有萧逸臣很熟悉的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但问题是萧逸臣目前只和派拉蒙、华纳兄弟、环球影业有过一些合作,好莱坞八巨头中除了梦工厂此时尚未成立,哥伦比亚、米高梅、迪斯尼和20世纪福斯这几家公司都没有和他有过直接的合作。
  库勒建议将剧本发给这几家公司,用价格来选择买主,这也是一般编剧的通常的做法,拿不定主意的萧逸臣最后接受了这个提议。
  首先找上门来的是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的代表,库勒将每集的价格提高到了15万美元,对方表示难以接受,谈判陷入了僵局。而20世纪福斯和米高梅的代表是同时到达的。上午和米高梅的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对于库勒提出的价格,米高梅的代表态度很摇摆,但并没有拒绝。而下午和20世纪福斯的谈判也同样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
  第二天情况却急转直下,两家的代表都同时给库勒打来了电话,表示接受谈判价格,这反倒让库勒有些为难。他将情况告知了双方的代表,最后米高梅将每集的价格提高了一万美元,赢得了《越狱》第一季的版权和续集的优先购买权。20世纪福斯最终还是没有在竞价中取胜,这让萧逸臣多少有些遗憾,他已经改变了历史。
  第十二章 向全世界推销恐龙
  《越狱》第一季让萧逸臣又获得了350万美元的收入。每集16万美元的天价,刷新了电视剧剧本价格的最高记录。六个月里,微软的股票价格上涨了超过了50%,按照现在的股价计算,萧逸臣此时已经拥有了近1000万美元的资产。
  剧本的写作暂时告一段落,临近学期末,萧逸臣生活又开始变得忙碌了起来,但一位不速之客的突然造访,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马克先生,您怎么会在这里?”萧逸臣看着门口站着的中年男子,他很意外会在自己公寓的门外碰见这位老熟人。
  “Xylon,好久不见了!”自从在小岛上那次谈话之后,马克对萧逸臣就一直很热情。
  “差不多有四个月了吧!”萧逸臣把他迎进了客厅,顺便给他倒了杯咖啡,“马克先生这次来不会是找我叙旧的吧?”
  “Xylon,你说话还是这么直接!”马克没有过多的客套,直接就表明了来意,“其实我这次来找你主要是为了《侏罗纪公园》的事情。”
  “后期合成出了问题?”萧逸臣第一反应就想到了卢卡斯的数字合成技术,因为这是影片成败的关键。
  “不不不”马克摇摇头,萧逸臣显然误会了他的意思,“影片的制作很顺利,所有的数字处理都已经完成,现在就只差剪辑了,我指的是影片的后期工作。”
  “后期工作?”萧逸臣还是有些不明白。
  “你知道我们环球在这部影片上下足了血本,但是董事们还是有些担忧。”马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担忧?”萧逸臣对环球高层的态度很是不解,历史上《侏罗纪公园》的票房收入足足有9亿美元之多,即便是后来涌现出了很多大制作的影片,除了《泰坦尼克号》,也只有指环王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的票房收入能够与之相媲美。“您应该建议那些董事们去摄影棚看一看这部影片,我想他们所有的疑虑都会被那些恐龙撕得粉碎!”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你一样乐观的看待这部影片的前景!”马克苦笑着说。
  萧逸臣很遗憾的摊摊手,“我只是影片的编剧,影片之外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
  “Xylon,还记得我在岛上和你说的那番话吗?尽管我知道你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编剧,但你真的打算一辈子就只做个编剧?我认为你在商业上的才华,并不逊色于你写剧本的能力!”
  见萧逸臣默不做声,马克决定趁热打铁,“你上次的那个计划我事后想董事会作了汇报,上次影片的开机发布会你也参加了,大部分董事都很欣赏你的方案。这次董事会准备在影片的宣传策划上下一番功夫,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你!”
  “我?”萧逸臣一愣,“虽然我学的是投资学,但我还只是个大二的学生!”
  “可我实在找不出一个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你是这部片子的编剧,又亲自参与了影片的外景拍摄,除了导演,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这部影片!我无法想象让一个对这部影片一无所知的人来做策划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为了说服萧逸臣,马克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誉之词。
  “我想知道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是多少?”
  “7000万美元!”
  “那影片的宣传预算呢?”
  “2000万美元,其中也包括给你的报酬!”马克抛出了他认为最诱人的条件。
  萧逸臣的内心其实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马克的话对他触动很大,他还从来没有接触过影片的宣传策划,所以他决定试一试,“我需要做些什么?”
  “向全世界推销那些恐龙!”
  数周后,纽约——
  “妈妈,我在电视里看到了一只吓人的恐龙!”苏珊正在厨房为一家人准备早餐,她最小的儿子杰西突然跑进厨房,告诉了她这么一个消息。
  “亲爱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恐龙!它们在几千万年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苏珊一边在照看锅里的煎蛋,一边耐心的说。
  “可我真的在电视里看到了恐龙,它们就住在一个叫努布拉的小岛上!”杰西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好吧!让我看看它们在哪里?”苏珊端着面包和牛奶走进客厅,电视中,一头三角雷龙正冲着屏幕怒吼,“噢,我的上帝!”
  温哥华——
  “瑞里,马上关掉那讨厌的电视,你在看电视我根本无法专心工作!”一声咆哮从楼上的书房中传来,可电视前的瑞里毫无反应。
  砸门声伴随着拖鞋“塔塔”的下楼声,愤怒的米卡芙冲进了客厅,正好看到电视屏幕中,一头体积庞大的梁龙正在悠闲的散布,“天哪,恐龙复活了吗?”
  东京——
  山本一家正围坐在一起吃午饭,正对着电视的小女儿樱子突然小声嘀咕了一句,“大蜥蜴!”
  “蜥蜴?”山本一愣,他认为小女儿看到溜进房间中的壁虎,他扭头的时候,电视屏幕里刚好播发出霸王龙冲装围栏的画面,心里第一个反应是:“动物园里什么时候开始养恐龙了?”
  香港——
  陈惠英被客厅中一阵嘈杂的声音给吵醒了,她走出卧室,发现原本应该在睡午觉的儿子正坐在电视机前。“又在偷看电视,下午不上课啦?”
  “妈妈,你看这是什么?”
  陈慧英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看去,电视画面里两头半人高的恐龙正在河边喝水,“天哪,这是什么东西?”
  孟买——
  “阿米迪,今天下班这么早?”
  “是的,爸爸!”叫阿米迪的印度青年打开电视,第一眼看到却是就是一头霸王龙掀翻汽车的画面。
  伦敦——
  芭芭拉走过客厅,无意中看到了电视屏幕中那行奇怪的字幕,“侏罗纪公园?很有意思的名字!”
  “亲爱的,那是一部超乎你想象的电影,我想你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