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近动物世界-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球分布的一些主要的翼龙化石的地点,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重要的地点,比如说美国的德得克萨斯,他们发现的一种翼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种翼龙,它两个翅膀展开可以达到12米,12米这样长,甚至还有更大的。那么在意大利、在欧洲的一些地方,法国也发现很多很多,包括澳大利亚,包括非洲的一些地方,都发现了很多比较重要的一些翼龙化石地点。
  下边重点的讲一下,热河生物群的翼龙化石的发现以及它的意义。这个村子叫四合屯,现在目前为止是古生物研究的圣地了,我们的化石主要在山的这边,远处的两座山叫尖山沟,那两座山的两侧,都有很多很多化石,从1997年开始,我们在这个地方已经进行了将近十次大型的发掘,每年我们要进行一到两次比较大型的发掘,发现了很多很多的包括鸟类、带毛的恐龙、然后翼龙或者是鱼,然后哺乳动物等等非常多的标本,保存非常好。
  下面就说一说热河生物群的翼龙化石,其实热河生物群的翼龙化石,从我们目前的发现,它有两个组合,它的下部就是义县组,刚才我们谈的义县组,义县组有一套组合。那么上边的九佛堂组,相对年轻的一个,九佛堂组是另外一个组合。那么义县组的组合,它大致有这样两类,一个就是说它出现了一种比较原始的喙嘴龙类,喙嘴龙类代表分子就是蛙嘴龙,刚才我提到德国索伦霍芬有,哈萨克斯坦喀拉套有,那么我们辽宁,我们辽宁的义县组有。一个是热河翼龙,一个是树翼龙。那么另外一类就是翼手龙类的,就是比较进步的短尾的翼手龙类的。一个就是郝氏翼龙,一个叫东方翼龙。那么我今天带来一块郝氏翼龙的标本,大家可以看一下就是正型标本,大家看看化石是什么东西。其实郝氏翼龙它命名的话,当时把这个郝氏命名给我们国家一个非常有名的著名古生物学家,就是郝诒纯院士,就是中国地质大学郝诒纯院士,为什么这个名字给她呢?因为她对热河生物学的研究做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说我刚才谈到的时代问题, 就是说在葛利普当时提出这个热河动物群的时候,当时他认为这个时代是早白垩世的,但是后期三 四十年代,六 、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那么我们国家的一系列,就是很多很多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在辽宁地区进行工作的时候,当时绝大部分的观点认为它这个时代是晚侏罗世的,认为是晚侏罗世的。
  那么在这个时候,在1982年,那么郝诒纯院士就根据他们进行的微体古生物的研究,就提出来这一套地层的时代是早白垩世的。那么通过我们现在的这个研究或者同位素年龄,通过我们对这化石的研究,就认为这一类东西应该是早白垩世的。所以说为了纪念她对这个热河生物群研究的一些贡献,那我们把这个标本就命名为秀丽郝氏翼龙,是这样的。那么在这里头其中最早发现的就这样两类翼龙,一个叫树翼龙,一个叫这个东方翼龙,树翼龙和东方翼龙其实标本保存得都不太好,大家看的话都不是太清楚。这个树翼龙现在把它认为,它是属于一种蛙嘴龙科的,它的嘴很大的,很宽,很短,东方翼龙就认为是翼手龙这个科里边的。1997年刚开始研究的时候,它的科并没有定下来,后来呢,他们把它归到一种翼手龙这个科里边,这是1997年和1998年研究的两块标本。那么另外一块标本就是比较重要的标本,就是热河翼龙,这个标本是在宁城发现的。其实宁城就是内蒙古的东南部,它紧靠到这个辽西地区的辽宁的凌源,紧靠着凌源,但一套地层是一样的。那么这个标本现在看来,是目前蛙嘴龙这一科里边最完整的骨架,其实蛙嘴龙是个比较奇特的,我刚才讲的比较奇特的一类翼龙,因为它所有的特征都是喙嘴龙这个亚目的,但是唯独它的尾巴又很短,尾巴又很短,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一类翼龙。它发现的标本也很少,原来的标本发现很少,而且不完整,对它整个骨骼的形态,形态学的东西,解剖学的东西我们了解地并不多,这个翼龙目前为止发现的地点也就是德国的索伦霍芬和哈萨克斯坦的喀拉套。那么我们这个辽宁就是热河生物群里边这是它的第三个比较重要的地点了应该说。那么还有一个,就是热河翼龙是目前世界上保存翼膜和毛一个最好的标本,这是这个化石的正副面,正副面把它拼起来劈开,把它劈开以后,从这儿可以看到它身上有很多保存的翼膜,另外还有一些就是毛的结构。这是它毛的一个分布,这是它的复原图。这一类翼龙它是食昆虫的翼龙,从复原图可以看到它的尾巴比较短,它尾巴的末端,它有扇形的这个毛,而且它的腹部、它的肩部、然后它的脖子上到处全身,应该说全身都有这个毛的存在,而且从这个翼龙的翼膜来看的话,我们发现了它的这个翼膜其实就和那个第五趾,就它脚趾的第五趾,伸长的第五趾连在一起。那么从这个翼龙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它这个前面有前膜,就是前面的前膜,肩膀的那个爪子和肩膀之间的前膜,那么两个翼展开的胸膜和它的后边尾巴两腿之间的这个尾膜很清楚的。这是热河翼龙的局部了,这是这个毛和翼膜和蹼的局部。那么从这个标本来看,那个右下角那是个脚趾,那个地方发现它是带蹼的,它有很多蹼的纤维,就是翼龙它可以像现在的鸭子一样它是带蹼的,它可以在水里边游泳,它脚上是带蹼的,带蹼的翼龙在以前也发现过,在索伦霍芬也发现过,德国也发现过,咱们这儿由于它保存条件非常好,所以它的一些毛的结构,翼膜的结构都保存得非常好。
  这张图显示它什么呢?显示它的尾巴后边的扇形末端的一些毛,尽管它尾巴的脊椎骨骼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从这个毛的形态可以看出来它是一个短尾的,另外那个是它的一个翼膜,翼膜可以看到里面有好多这种非常细、非常长的纤维,它这个纤维就和旁边这个柔软的毛明显不一样的。对这个毛以前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不是一种肌肉的纤维附着在上边,肌肉纤维的东西。但现在从这两个来看,那种皮膜的纤维和身上长的这个毛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它形态上不一样,再一个它柔软程度、长短、粗细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从这个标本可以完全排除,就是说以前把一些毛状的结构,认为是纤维的一种看法。另外就是说从这个标本,你看,翼膜外边有层黑色的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其实它是为了一种消音,就是翼龙在飞行过程当中,它往往捕捉食物的时候它要消音的,这个结构非常类似于现在的猫头鹰,猫头鹰的翅膀上也有这种东西。那么从这儿来看,就是说这个标本发现以后,说实在的,还是轰动比较大的,因为它比较重要,那么发现以后,我们发现这个翼龙身上这种毛,这个毛当时我们打的是双引号,就是这个毛到现在为止,它究竟是什么成因的,它尽管和哺乳动物的这个头发,这些东西和这个毛都很相似,但它完全又有不太一样的东西,所以说对它怎么认识,当时我们就和辽宁发现的长毛的恐龙进行一些对比。那么辽宁早期发现的就是1997年、1998年这时候发现的北票龙,这是一个北票龙,还有中华龙鸟,这些身上有一些毛状的皮肤衍生物,毛状的结构,这些结构当时就认为是一种,当时认为是毛状的皮肤衍生物。现在很多人就直接叫做原始的羽毛,就认为羽毛演化的初级阶段是原始的羽毛,它是没有分叉的,没有羽轴的,但我们发现这个热河翼龙身上这种毛状结构和它比较一样的,比较相似的,这是一个中华龙鸟身上的这个毛的,尾巴上的,这是毛的一些结构,很相似的。根据这样些我们就提出来一种观点,就认为翼龙的这个毛可能与这个中华龙鸟,这些小型兽脚类恐龙身上原始的羽毛可能是同源的,如果这个观点成立的话,如果它这个羽毛和它是同源的话,就是说羽毛的起源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不是那样简单的,就是说羽毛起源和鸟类起源有关的,一些小型的这些和鸟类关系比较近的这些恐龙身上有,也许在很多爬行动物的身上,也许包括翼龙,包括其他的爬行动物也许都有,都普遍存在的。但是只不过保存不完整的原因,并没有保存下来,这是一种观点。
  那么另外一个观点,这个标本发现更进一步支持这个翼龙是个热血动物,这样一种观点。再有一个,我们古生物学地质学要做的,就是动物的古地理研究在那儿,在德国有,在哈萨克斯坦有,在我们中国有,那么另外一个它两个的时代是晚侏罗世,那我们是早白垩世,这些东西在翼龙整个演化方面,翼龙的迁移、扩散,这方面可能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另外一个,就是秀丽郝氏翼龙,就是刚才大家看到的这块标本的正型标本,这个翼龙应该说是我们亚洲大陆第一个比较可靠的翼手龙这一科的代表,那么翼手龙这个科当时分布的当然也比较广泛,主要在德国,在欧洲分布非常非常多了,在欧洲,但它的时代都是没有超过晚侏罗世,没有进入白垩纪,但是我们这一块标本发现,就是说这一类翼龙已经是越过这个白垩纪和侏罗纪的界限,已经进入到白垩纪这个地层里边来了,这是一个。
  再一个,除了欧洲、非洲之外,在亚洲大陆一个首次发现,当然它有一些特殊的意义。那么这块标本的发现,是在哪儿发现的呢?就是在这个地层的上面,我们测年龄的那一层火山灰的上边发现的,我们测年龄的那一层火山灰是这个地区比较重要的对生物有重大影响的一次火山爆发,从它的上边发现化石很少,但它的下边是化石的富集层,就是说这一次火山爆发,就一亿两千五万年的这一次火山爆发,对这个地区的生物是有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也有一些化石生存下来了,比如说翼龙,也许它会飞翔的能力比较强等等原因,它保存下来了。
  这就是讲到几个义县组的一些翼龙。下面简单说一下九佛堂组的翼龙,九佛堂组就是热河生物群上部的一部分,上部的,这一时期应该说它的火山爆发相对来说较弱了一点,它湖的面积扩展得非常大,就是九佛堂组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就是一亿一千万年到一亿两千万年这个时期,它湖的面积非常非常大,火山爆发了相对来说比较弱小了,这一时期是一个热河生物群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那么这一时期也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鸟的类群,就是华夏鸟的类群,这里边的翼龙其实很有意思,它现在已经发现了这样三个科的东西,就是翼手龙亚目里面三个科的东西。一个是古神翼龙科,这是古神翼龙科,就是刚才我提到的在南美的巴西,巴西有的,没有牙齿的那一类。
  另外还有一种古魔翼龙科,古魔翼龙科就是在巴西那个地点,有牙齿的那个,很大牙齿的那一类,还有一个夜翼龙科,夜翼龙科刚才我讲到的浙江翼龙,刚开始把它归在这个科里边,它也是没有牙齿的,归到这个里边,现在把它归到另外一个科里边。那么夜翼龙其实它主要分布在哪儿呢?主要分布在美洲,北美有,南美也有,但它的时代非常非常的晚,它一般是晚白垩世出现的,很晚的,那么这就是一个中国翼龙,这个翼龙应该说是古神翼龙这个科里边最完整的个体,因为在巴西以前除了这一块标本之外,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除了巴西之外任何地方都没有发现过,巴西的标本都不是太完整,保存得不是太完整,有时候就是局部的一个头骨,那么这块儿标本,你看,从头到尾基本上非常完整的,除了那个地方的前面,那一只前肢去掉一部分之外,保存得非常非常完整。另外一个就是说这应该是一个北方的大陆,就是当时的白垩纪时期,劳亚大陆的一个首次发现,那冈瓦纳大陆就是巴西发现的,那劳亚大陆就是首次发现。那么这是国外一个学者根据我们资料,他做了一个复原图,这一类刚才大家也看到了巴西的标本,它跟巴西的这个头骨结构非常非常相似,因为这个翼龙除了它身体的骨骼轻巧之外,纤细轻巧之外,它的翼龙往往头很大,头很大的话,一般来说它飞翔的话,它往往支持不了它那样重的头,怎么办呢?就是头上的孔非常大,你看 这个头的孔,基本占了头骨的二分之一左右,这个头骨,就是它孔大,头骨的孔大是翼龙一个特征,它为了减轻它头骨的重量,减轻它的重量,易于它飞翔。
  那么这儿就讲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义县组和九佛堂组的标本,那么义县组的时代,现在我们认为它大约在一亿两千万年到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之间,那么九佛堂组时代从一亿两千万年到一亿一千万年左右,这两个组合是很有意思,下部的组合,其实和德国索伦霍芬这个组合比较像,但是我们的标本明显有些进步的特征。另外我们发现了进步的翼手龙,这一类的标本要比原始的喙嘴龙要多得多,而在德国正好这一类东西大致是相等的。在巴西发现的标本就是和我们辽宁发现的标本,就是在九佛堂组发现的标本非常类似,在巴西发现四个科的成员,其实在我们辽西已经发现了差不多有两到三个科的成员了,那么其中两个科已经发表了。这就说明了这三个大陆,就是当时在这样一个冈瓦纳,劳亚,劳亚大陆当然就是德国和我们亚洲当时连在一起,不太远。那冈瓦纳大陆当时其实是相距非常遥远,相距非常遥远着就说明了,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就是说这个翼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就是说迁移或者是扩散,或者是它们之间肯定有一个演化的联系,而且我们热河生物群正好把这两个联系在一起来了。那么这是它生物古地理方面的一个意义了。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地层对比方面。那么地层对比方面呢?这是我们地质学或者古生物学要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我们热河生物群这套地层,以前他们曾经和德国的进行对比,德国的索伦霍芬的火山灰进行对比。但对比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标本,比如说孔子鸟要比始祖鸟进步的多。我们发现的很多标本要比那进步。它俩尽管有相似的地方,但我们生物的组合明显的要进步于德国。另外我们现在要做的同位素年龄是一亿两千五百万年,要比他们现在世界上公认的是一亿四千五百万年或者是一亿五千万年要年轻两千五百万年。这个图显示了就是从下面的德国,到我们的义县组,九佛堂组,到巴西的桑塔那组,这几个组里边从翼龙化石来看,它这个时代排列就是这样一个,早期是德国的,然后是义县组要比德国的年轻,九佛堂组和义县组是个连续的东西,它和热河生物群是连续的,那么九佛堂组比巴西的要稍微古老一点。所以我今天的报告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问:我想问一个关于翼龙灭亡的那个问题,就是翼龙跟恐龙是同一时期灭亡的,那么灭亡恐龙的原因也就是翼龙灭亡的原因,而恐龙灭亡的原因现在也有一致的意见,但是我觉得翼龙和恐龙相比,至少有三点不同,第一个它个头比较小,再一个它的集中性比较强,第三个它的食物比方说是鱼或者是果实还是昆虫也好,它比较稳定,所以通过这三个原因我觉得翼龙中至少应该有某一些部分应该能够生存下来,而不是应该同恐龙那种巨大的动物相比,在一些环境突变面前,就是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差,所以就全部灭亡了。所以我对翼龙的灭亡感觉有点不理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个鸟类不是由跟它比较相似的这个翼龙进化而来的,而是由跟它相差比较远的恐龙进化来的,也就是说翼龙为什么它没有再进一步进化呢?好谢谢。
  答: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就是说关于恐龙的这个绝灭,其实现在大家公认的就是说在六千五百万年,就是晚白垩世的晚期,现在观点当然很多的,其实现在大家认可的主要一个观点,就是外星球撞击地球以后,撞击地球造成的。那么外星球撞击地球它可以造成很多很多的效应,比如说它可以造成这个温室效应,也可以造成一种叫阳伞效应,阳伞效应就是说外星球碰撞地球以后,灰尘把太阳的光遮住以后,地球的温度降低了,就像打一把伞似的,这是一种效应,有人认为类似于核冬天似的。那么另外一种效应就是温室效应,就是说外星球撞击地球以后,地球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大量的火山喷发等等,造成一些全球性的大火,然后这个温度升高,导致这个恐龙的绝灭。其实你提到这个翼龙它个体大小,是不是可以生存下来,其实翼龙的个体大小差异特别特别大,那么小的可以像一个鸟这样大小的,大的可以相对于F…16战斗机这样大。其实翼龙生存到晚期,就是白垩纪的晚期,我刚才讲到,美国发现了那个无齿的翼龙,那个个体非常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