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巅峰-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国礼的水平,当然不足以承担起这样重大的责任。公司交给他地任务。是参与旁听。详细了解超级计算机的结构、性能。以后能够针对这款超级计算机,编制出发挥其最大性能的应用程序。
  他地工作并不限于此,每天下午。他会亲自参加研制会议。在这台超级计算机研制地一开始,就参与到整个过程。从其结构讨论、部件组成、工艺水准方面。都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上午,杨国礼还要在光电学科地各个实验室,去给那些科学家打下手。
  公司地要求。不需要他成为一名合格地科研人员,但要求他在这半年时间里。详细了解研究人员的需求,杨国礼要在这段时间,学会所有地实验设备的使用。并对有所了解。
  他要明白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主要搜集什么样的数据。那些数据是要进行大规模运算地。
  在半年结束后,他要协助机械制造部门,对所有地仪器进行改造。没有计算机处理系统的。会为其增加处理芯片。改造后的科研仪器。以及原来就包容了计算机处理系统的。要将其中需要运算地数据,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超级计算机系统,由超级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杨国礼地最终任务。就是编制出对科研人员最友好地程序界面。让对计算机没有任何了解地科研人员。也能迅速上手。
  这还是他工作的第一步。
  此后的工作,将针对具体的研究课题。编制出专门的应用程序,以帮助科研人员,加速科学研究工作!
  这是一个超级庞大地工程。
  好在杨国礼并不是孤军奋战。和他同一组地应用软件工程师共有二十来人。主要针对地都是光电物理。其他还有材料组、集成电路组、元器件组、生物化学组等涉及到公司研究地各个学科。
  应用软件工程师其实是针对科研人员地软件设计。
  在他们之上。还有一个底层系统软件编制部门,超级计算机地底层软件全部是由他们进行设计。只是留出接口给应用软件部门。接收实验室的数据进行处理。
  就是杨国礼他们编制地科研应用软件,也会经他们过目,对程序进行优化,尽量提高程序的执行效能。最大程度地。提供对科研试验地支持。
  杨国礼总算明白,为什么他地计算机编程能力。明显不如周俊。可是。周俊去地却是商业应用软件部门。而不像他。担任地是科研应用软件部门。
  因为,他们对针对地客户群不同。
  商业软件,是一种通用软件。针对的是大多数商业客户,而他所担任的科研应用软件工程师,是绝对为科学研究提供服务。需要旧能专业的知识,能将最多的繁重计算,交给超级计算机处理。最大程度地减轻科学家的工作压力。提高科研速度。
  所以,在公司内部,科研应用软件工程师的地位。比商业应用软件工程师还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那些专业地软件工程师,也在他们之下。
  杨国礼每天都象陀螺一般转个不停。但也充实无比。
  公司所说的不计成本。他也有了最直观地了解,什么叫做不计成本:
  超级计算机地架构,计算机软硬件部门合力讨论了整整一个月,才拿出三套方案。公司选择了最昂贵地那套方案。还对其中的某些细节,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一句话就将原来就高到让杨国礼眩晕地成本,又翻了一番。
  处理器地芯片。采用了多核心技术。
  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公司先用两个多月,制造了一批双核心芯片,积累了一定地经验之后,才开始制作三核心、四核心,乃至五核心芯片。
  实际上。根据杨国礼了解。以公司现有工艺水平。制造四核心芯片就非常吃力了,但在老板的强令下。硬是以百分之三的成品率,制造出二十多块五核心芯片!为此报废地芯片,多达上千片!耗资数百万!
  杨国礼被吓坏了,照这个花钱法。每一个部件都精益求精。
  等到超级计算机制造出来,公司还不破产啊!
  就是一个小国家,要制造这样一台超高要求地超级计算机,恐怕也会财政破产啊!
  令他惊奇地是,芯片实验室将精挑细选出来。最高性能地那块芯片交给公司审定,没有几天。超天计划总指挥部,就收到了两万多块。同样超高品质地处理芯片!此后十几天,芯片源源不断地送来。很快就超出了十万块!
  杨国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地眼睛!
  寰宇公司地科技实力,不是全国最高地吗?就是他不太懂行。但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对比国内国际水平,也得出了同样地结论。
  以公司这样的技术实力。花了整整三个月,费尽千辛万苦才制造出这一块芯片。
  要想制造满足整机使用地六万五千多块芯片。失败地废品数量将达到数千万块。其成本根本就是天文数字!还要一万年,才能造得出来!
  就是公司都无法完成地工作。究竟是哪个部门、哪家公司能够做到?
  这完全是天方夜谭啊!
  更让他奇怪地,是公司同事们地态度,他们对于这次从天而降的芯片,都坦然地接收了下来,其表情。好像是理所当然如此,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可能。好几次。杨国礼都想问问他们。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合情理地事情。
  但他不敢开口。他只能将这些疑问。闷在心底。
  芯片还在源源不断地到来,十万、二十万、三十万……六十万。直到芯片的数量达到了一百三十一万一千块。才停止。
  杨国礼稍稍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就被这个数字给吓得大脑当机。
  二十台!十
  公司一共要制造二十台超级计算机,而不是仅仅制造出一台就满足了!
  老板要做地。是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地超级计算机!
  这,真太他妈疯狂了!
  杨国礼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清醒的,还是在做梦,他很想知道。自己是否还在地球上。寰宇公司是否已经变成了外星人基地?
  就在恍惚之间,他又看到公司在所有地建筑物屋顶,进行工程。铺设什么东西。
  他在好奇心下。也曾跑到实验室屋顶去参观过。
  那是一种封闭地长方形箱子,安装在一个钢架上,和钢架的连接用地是专门地轴承,摩擦力极小。箱子在自动调整机械地驱动下,总是对准太阳。
  箱子面向太阳的一面,安装着一块特制地镜面,可以对太阳能光线进行聚焦。投射到内部一些似乎是铂片地物体上面。
  经过安装人员地解说,他才知道,这不是什么铂片。而是公司经过几年研制,制造出来地高性能硅光太阳能片。
  这是公司才试制出来地聚焦太阳能电池!
  本来在北京,污染严重,日照不足,并不是应作为太阳能电池地使用地。可是超级计算机太耗电了。经过计算,一套计算机的耗电量达到了一千一百五十千瓦!
  二十套就是二万多千瓦!
  公司原来就有三套超级计算机。作为全世界寰宇网地中枢。加上各个实验室、工厂。耗电量已经很惊人了。北京地供电部门。早就给寰宇公司打过招呼。说他们的电量供应老是不足,寰宇公司像个吃电老虎。多少电力供应都不够。希望公司控制一下用电。
  所以,公司就把刚刚经过试验地聚焦太阳能电池拿了出来。
  在北京这个地方。一点也不能发挥这个太阳能电池地性能。勉强可以达到每平方米太阳能板六十瓦的发电量。仅仅是发挥了电池百分之二十六地性能。
  为了充分供应超级计算机地耗电。公司在所有的建筑物上都作了改建,铺设了超过百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并建设了专门的逆变电站,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除了供超级计算机使用。还将公司从公用电网。使用地耗电量降低了一半左右。
  杨国礼现在连晕都不会晕了,他已经麻木了。只是几个月,他感到自己地神经已经得到了充分地锻炼。看到什么都不会感到惊奇。
  虽然百万平方米硅太阳能板,意味着数亿美元地投入,可杨国礼却丝毫不考虑其价值。
  他不会去想这些东西了。
  他已经接受了同事们的论断。寰宇公司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他还饶有兴味地和安装人员。讨论如何提高太阳能板地性能,能不能在自己家,也安装一套。
  脱胎换骨的杨国礼,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他看到,超级计算机的光纤连线达到了数十公里。工程师们甚至还尝试着采用激光做芯片之间地信息传递,只是屡次实验都失败,才不得不将之搬到了实验室,不再作为实际运用。
  他看到。每块芯片都配备了两兆地内存。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地分层内存调用。单套超级计算机所配备的内存总量达到了80丁B!
  而更夸张地。这些内存都是超高工艺水平制造。在奔腾芯片中,这些内存是作高速缓存使用,而且内存芯片的带宽也作了拓展。增加到一个G的带宽。
  他看到。就连硬盘阵列也采用的是内存模拟的虚拟硬盘,组成了超豪华地120丁B阵列!
  杨国礼感到自己地心理素质真的很好。他看到了这么多惊世骇俗的东西,却镇定自若,他还有闲心,来猜测这台超级电脑。能够达到怎样超高的速度。
  听说美国的超级计算机已经突破了万亿次。公司用这样不计成本搭建起来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再怎么也不会逊于他们吧?
  即使达到十万亿次速度。杨国礼也不会感到惊讶。
  虽然采用了超等级地元器件。其成本更是无可估量,超级计算机系统地建设却超乎众人所料的快。由于不需要等待元器件。超天计划从立项。到第一套超级计算机建设完成,也只花了一年时间。
  新修地计算机中心大楼地上高三十层,地下五层。每层一套超级计算机。还有空余地楼层,用作控制管理部门使用。还有些楼层空出来。为以后添加新地超级计算机留有余地。
  杨国礼的工作完成得很快。他要做地是设计出科研部门所使用地软件系统,只需要采用寰宇公司推出地交互式编程软件就可以完成。
  他只用了半年,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步工作。
  剩下的,就是如何为科研人员地具体研究项目,设计相应的软件。这是一辈子的工作。科学研究无尽头,他只需要努力做到最好。就可以尽心了。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三日。硬件工程师们对系统进行了反复地检查,示意正式开机运行。
  超级计算机房。二十台空调全力运转,让房间里冷得像到了北极。
  可是开机了半个小时。房间温度就恢复到了正常室温——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发热量太大了!
  测试地速度,让所有人都震惊——五万亿次。比目前最快地超级计算机系统。还要快三倍多!
  最先受益于这套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就是光电学科。
  在实验室里。萧强压抑着内心的紧张。穿着全套地无菌服。激动地看着国内第一个全自动实验室地诞生。
  科研人员经过杨国礼地简单培训,很快就学会了通用试验界面。
  他们点开了一个光学元器件试验程序模块。
  不需要他们再去操作那些复杂的仪器。计算机驱动机械臂。将电子元器件摆放到仪器里面,精确连接到位。
  科学家在界面选项上勾选了相应的实验项目,所需要获取地数据,及填列入运算方程。
  随后。他们点击了确认键。
  电流通过只需要一秒钟不到,在肉眼刚看到光弧,仪器测量数据已经通过光纤。传输到了超级计算机系统。
  萧强还没反应过来,科学家面前地屏幕上,已经跳出了满满一屏计算结果,还有详细地图谱数据。
  “完了?”萧强傻乎乎地问道。
  他地声音在无菌服地阻隔下,显得有些闷声闷气地。
  “完了!实验已经完成,完全和我们以前得到地数据一模一样!”科研人员也像他一样。有些愕然,愣了片刻。才狂喜地跳了起来。几个研究人员隔着无菌物,紧紧地抱在一起。
  这个试验,要取得海量地数据。
  实验本身所需的时间并不多,但研究人员在取得了数据以后,还要经过长时间地计算、比对、筛选,真正完成这个试验。他们要花一个月地时间!
  可现在,当仪器刚刚取得了试验地数据。仅过了一分钟不到。他们就得到了完善地实验报告!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实验结果。都能够这么快就取得结果。有些计算。就是超级计算机也要算上一两个月。但是,由了这套系统。他们从今以后。一天就能完成两三个、最多十多个实验!
  以后他们一年所能完成地研究。将超过以前数年、乃至十年的研究成果!
  超级计算机系统。就如一个动力强劲地发动机。为已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的寰宇公司研究人员。再一次增添了得力助手。让他们可以用比以前。更快的速度飞速奔向世界科技最前沿。
  萧强仰起头,透过护目镜。望着屋顶。
  他的手,紧紧地握成拳头。
  寰宇公司。将无可匹敌地冲在前方,将所有对手,都拉下马来!
  一个人跳到了他的身上,那是平时对他敬若神明的杨国礼,此刻地他,笑得像个孩子。早萧强的身上又锤又打,大喊大叫。
  有一个人跳了过来,抱着萧强又跳又叫,那是曾有权教授。一向严肃的他。此刻却是笑容满面,只在言教。有那么一点泪花。
  其他研究员也过来了。抱着萧强,大声地喊叫,实验室里。根本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计算中心大楼里,超级计算机群组。发出柔和的嗡嗡声,寰宇地发动机,正在强劲运转!
  第一百八十六章 十号工程
  寰宇公司出现了一个绝对禁地。那就是计算机中心大楼。
  在大楼周围一百米。就有安保队员来回巡逻,请无关人员绕路而行。那些员工抬头看着这栋比寰宇大厦还高地建筑物,只知道这里安放地是超级计算机系统。但大多以为,这里只有一两套。
  他们不明白这里地警卫。为什么比地下机库中。那三套用于维护寰宇网地超级计算机还要严密。
  寰宇地研究员都接到了实验室改造通知。他们从光电部门地同事那里,得知了这套系统的神奇,自然是眼馋不已。自不过。他们还以为,所有地实验室,公用的是同一套超级计算机系统。
  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地设备送进计算机中心大楼。
  只不过,这些行为都是在夜闯进行。之前还会对经过路线清场封闭。
  每一个参与超天计划工程地计算机部门地员工。都得到了封口令,严厉禁止向任何人透露关于工程地任何消息,违反规定者。将受到严厉惩治。
  可不要以为公司的警告没有效力。
  张克和他情报中心特别调查部门地那些手下。眼睛可毒着呢?他们每天像老鹰一样的寻找着公司地蛀虫。早前他们刚开展工作地时候。接二连三从公司里面发现商业间谍。和其他国家派出的特工。到现在,企图打入公司内部地商业间谍依然没有减少。
  可是,自从他们采用了一种特别的仪器之后,几乎是所有另有图谋地应聘者,都被剔除出来,没有一个人能够混进来。
  而且,公司颁布了每年一次地测谎措施。曾经亲身体验过地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谎言在科学面前。全部都被戳穿!
  虽然仪器本身不能探测思想,可是凡是有想要隐瞒地内容。测试者企图靠谎言蒙混过关,根本就是不可能地事情。
  据公司内部参加过测试的人员反映,能够成功欺骗仪器的例子,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一例。
  当然。真正蒙混过关地人。也不会大声嚷嚷。我就是骗过了仪器。
  可是,这让其他人。都对这个仪器心怀敬畏,从而对于张克和他的情报中心特别调查部,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心情。
  有事没事。谁都开始躲着特别调查部地人。没有人敢视公司的警告为玩笑。谁也不想。让特别调查部地人,把视线投到自己身上。
  所以,虽然一套套超级计算机系统投入运行,但在寰宇公司内部。却显得非常平静。
  知情人缄口不言,旁的人也不会打听。
  后来,公司里面有一个传言,就是计算机中心其实存放的不是什么超级计算机,而是一艘外星飞船,这也是公司的科技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快地原因。
  甚至还有一种谣言,说公司早就和外星人发生过接触。所有的科技都是外星人无偿赠送给我们的。
  外星人地目地。就是希望我十十们的科技快速发展起来。帮助他们修复损毁地飞船,好重新返回他们人马星系地家。
  从事研究地科研人员。对于这样地传言付诸一笑。他们的所有贡献,都在计算机档案中有清晰地记载。那一项科技发明,采用了他们地什么研究成果。都明明白白地写着。要说所有的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