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贾宝玉新传-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着它,你这个河南钦差的权力就更大了…所到之处,不仅可以直接干预当地官府的刑名政事,”贾政补充说道:“而且可以指挥当地的锦衣卫。”
  其实贾政所说的这些权力并不是最大的。由于这次巡视河南的目的却是参战,需要的是正规的作战部队配合,而马士英的嫡系部队要用来拱卫金陵,保护皇帝和他自己。其它掌握军权的诸侯也都找出各种借口,没有一个愿意分兵护卫钦差进驻河南。
  因此,在唐王和兵部尚书史可法等人的提议下,王燃的权力之中就包含了一项“可以就地征兵…并自行任免七品及以下武职官员…”。而且圣旨上并没有对这一条加上其它的限制,也就是说,这个征兵可以是无限额的,而当时就是一个亲王开牙建府,允许拥有的私兵数量也不得超过五百。
  这一条再加上马士英一开始就为他争取来的“临机决断,先斩后奏…”之权以及屈尚忠为他提供的“遣调当地锦衣卫…”,王燃的这个从七品钦差,在这几方的共同努力下,其权力已经相当于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与军事主官之和。
  当然,东林-复社党人也不会眼睁睁看着马士英一党与贾政一派变得“亲切”。以礼部尚书钱谦谥为首,十几位官员联名上奏,指出光靠钦差到了河南再就地征兵是不够的,应该先作好一定的准备工作,这样到了河南就可以立刻开展工作。
  基于此,钱谦谥建议让王燃在出发前,可以在南京先征召部分有用之才以备其用。考虑到情况特殊,钱谦谥特别提出,这次征召人才可以不拘小节,由王燃自行把握,量才适用。
  很显然,这是东林-复社党人为防止贾政一派倒向马士英一党而做出的姿态,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善解人意”,给王燃捞出薛蟠提供了最直接的理由。
  可以说,钱谦谥的这一条建议正中王燃下怀。本来王燃就打算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方法解决困扰了自己很长时间的问题,而这条建议为王燃的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第二卷 金陵春梦 第二十二章 招聘大会(下)
  第二天,王燃便令人在各大城门张出了“招贤”告示,言语肯切,催人奋进。据说诸多青年才俊看后无不热血沸腾,但登记应征者却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下面的落款…兵科给事中…谁没事愿意跟一个从七品的官员远赴河南、征战沙场呢?累死累活也就能混个八品,顶多再加上一个享受从七品待遇。
  不过王燃显然并不在乎,因为他的招贤告示不仅仅是张贴在了各大城门口,而且张贴在了各大牢门口,那里才是王燃真正的目标所在。
  由于瘟疫事件的影响,王燃在阎应元的管辖地显然属于德高望重、一呼百应的偶像派“天王”级人物。在阎应元的安排下,王燃赶到监狱的时候,已经有几百份按着手印的决心书在等着他。
  “鄙人燕三,自小无父无母…因轻功卓绝,江湖人称 ‘小燕子’,失手被擒后被误称为‘小三儿’……鄙人愿意追随兵科给事中、承事郎、河南钦差贾公子前往河南收拾破碎山河,将功补过…从此风里来,雨里去…对公子忠心不二…”
  “俺叫张大牛,逃难来的…俺有的是力气,能举起千斤重的石狮子…俺的命是贾公子救的,要是贾公子不嫌俺不会说话,俺愿意去侍侯公子,不要什么条件…不过,要是真的能让俺讨到一房媳妇就更好了…”
  “在下高虎,绿林出身,平生最敬重的便是贾公子这样的”义薄去天“之人…我愿意追随公子…但请给我三天时间,我先去了结了那个忘恩负义,出卖我的家伙…”
  “学生李文达,专攻于算学,并精于天文…因被兄嫂误认为是杀父之人,被革去功名,判为死刑…我愿追随公子,征战河南,建功立业…向世人及我的兄嫂证明我的清白…”
  ……
  站在临时搭起的一个高台上,王燃面对底下虽然保持肃静,却明显透着激动、兴奋的犯人们,王燃展开招贤榜重新念了一遍,一边暗骂告示的起草者薛蝌写的如此拗口,一边大声说道:“明说吧,我要去河南打仗,谁要是能通过我的测试,就可以得到特赦…跟着我去河南当兵吃粮,赚钱娶老婆…当然还有报效朝廷…有谁愿意来试一试?”
  如果说榜文对这些犯人来说还有些晦涩难懂,王燃的这句话说的就再明白不过了。
  “我愿意!”王燃话音刚落,“粉丝”的代表,站在“秋后处斩”一栏人员中的小三儿便应声跳了出来,征得王燃等人同意后便表演了几手绝活。这小子还真的有几把刷子,上窜下跳地引来了下面一阵阵的喝采。
  王燃看着刚刚知道本名的小三儿,努力控制着自己脸上的表情…居然叫小燕子?哪有这么小眼睛的小燕子?王燃不觉又打量了一眼小三儿身上的囚服…还好,没穿“国旗装”,否则先把头发给你剪光,再考虑征召你入伍的事情…
  王燃正容说道:“小燕子…你的本名很好…燕山…非常有寓意,它时刻在提醒我们…呃…山河破碎…迟早我们要打回燕山…”,王燃故意屈解了小三儿的名字,突出此次招聘会的含意:“小燕子,由于你的报国之心和特殊才能,你将得到特赦,并被允许加入特种大队…现在授予你特种大队小队长一职…官职暂定为从九品…”
  燕三,不,燕山显然对自己的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名字非常满意。关于他的特赦和官职,王燃已经让茗烟事先给他打过招呼,小三儿早就激动过了。不过名字却是王燃临时起的意,燕山激动不已的接过委任状,站在王燃身旁…他不用再回原来的队伍了。
  一个“死囚”摇身一变成为朝廷命官,虽然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但这已经足以让犯人们原本就激动不已的心变得更加狂热。
  之后的招聘变得更加顺利,凭着王燃的名声和这些人的现身说法,当然这与这些囚犯急于摆脱眼前的困境也很有关系…王燃成立的特种大队两天之内便召收到了近一千五百人。
  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王燃的预计,本来王燃以为能召到七八十人就很不错了,因为这次到监狱挑人是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的,而且挑人也并非单单追求身体强壮,王燃的本意是通过培训,将这批人作为未来到河南战场后的中下级军官人选。
  因此,身体条件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没有一定的智商也不在考虑范围内,而且就是两样都符合,但所犯罪行经确认后的确是在道德上不可饶恕的,如奸淫、灭门等也将被淘汰,为着今后的军纪考虑,“心中存有一丝善念”是王燃对这些人提出的一个重要甄别标准。
  但是监狱里的人才实在济济,有能文的,有会武的,有懂医的,有打过仗的…王燃就象进了南明的人才库,看看这个挺好,看看那个也不错…最后一共征到了一千五百人。
  王燃将这一千五百人暂编成了十个小队,并吩咐茗烟建造个人档案,以便在培训后量才为用。不过现在王燃又遇到了一个难题,当时招人时光图痛快了,现在出现了十个小队,这大队长的职务要由谁来担任呢?
  本来王燃打算由自己挂个名,拉出计划由燕山等熟人代为执行,毕竟就有七八十个人,应该好对付。但现在有一千五百人,要让王燃亲自培训,估计别的什么事也干不了,而此次到河南可是时间紧、任务重,一大堆的事儿等着他去落实呢…
  王燃任命的各个小队长都是原来的牢头们,为避免拉帮结派,王燃特地将各监狱的人打乱了重新编组,而燕山等牢头出身的人虽然能镇住一部分人,但监狱里的家伙大都是一些桀骜不驯的人,刚才编组就已经出现了不服管教的事情。
  更为严重的是,十个小队长大都出身于不同的监狱,本都是“独霸一方”的人物,自我感觉都很良好,估计这十个谁当这个大队长,都会引起其它九人的不满。
  “谁来当这个特种大队的大队长呢?”王燃颇有些苦恼地自言自语道。
  “我来…”一个豪爽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第二卷 金陵春梦 第二十三章 特种大队(上)
  王燃通过声音分辨了一下“毛遂自荐”之人,没有转身,象是没听到一样,吩咐茗烟:“呃…茗烟,今天就到这里吧,回去整理一下档案…真累啊…”
  “兄弟,我说我可以当这个特种大队的大队长…”“毛遂”显然没有轻易放弃,向王燃方向再跨了一步,大声说道。
  王燃没法再躲,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转过身一脸惊喜地迎了上去:“薛蟠大哥,怎么你还没有回去啊?”
  薛蟠自从打了朱侯爷被抓起来后,挨了几十杀威棒,当时倒是哭爹喊娘,但被投进大牢后立刻好了伤疤忘了疼。
  不能不说人背到了极点运气就会转好,薛蟠恰好被关在了王燃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了解薛蟠的“大舅哥”身份后,典史阎应元、牢头燕山等人自然对他极为关照,不仅让薛蟠免受了类似“一脸横肉”等人的摧残,在吴有性的“牛刀小试”下,棒伤也很快痊愈了。
  在侧面打听到吴有性就是“擎天丸”的制作者后,薛蟠就象迷途的羔羊找到了回家的路,当下便要拜吴有性为师。
  吴有性在收徒方面极为挑剔,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制药、治病方面,本来就没有时间教授徒弟,他选择的衣钵传承方法是著书立作。
  可以说,吴有性看上的唯一一个有资格当他徒弟的人就是王燃,可说是非王燃不收…而在吴有性看来,薛蟠就适合“纨绔子弟”四个字…收他为徒?那纯属吃饱了没事干!
  可是对很多人来说,在监牢里吃饱了的确就没什么事儿可干。在看到薛蟠几次拜师被拒后,大家纷纷基于“同情弱者”的立场开始替薛蟠出谋划策。
  薛蟠虽然性格鲁莽,但他心性却是极为豪爽,对燕山这样出身卑微也从来没有歧视之意,每天都让家人送进来大量的好酒好菜与大家共享,加上他王燃“大舅哥”的身份,很快与监狱里的人混成了哥门。
  薛蟠在拜师方面非常执着,依据燕山等人的建议,他一方面坚持自己每天去问安、每天去送好酒外,还顺水推舟地展开了“发动群众”的运动。
  连续十几天,吴有性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各样劝他收徒的声音,涉及到几乎所有可能与吴有性发生接触的人,从差役到囚犯。事情已经发展到好象吴有性不收薛蟠为徒就是与人民为敌一样,就连阎应元见了他也不止一次地劝他:“他们是表兄弟,资质肯定差不太多…”。
  吴有性片刻都不得安宁,“特效擎天丸++”的研究工作也只能放在一边,搞得吴有性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轻酌曼吟…想拜我为师的人对我痴心不悔…我却为我想收为徒弟的人流泪伤悲…收不不收同样受罪…“
  这种情况一直到王燃私下见了这位“大舅哥”后才终于得已结束。燕山等人吃薛蟠的东西吃的嘴软,看见自己支的招不管用,便给薛蟠出主意让他找王燃帮忙,在燕山等人的眼里,王燃可是足智多谋的典型。
  于是,在王燃第一次见到薛蟠,薛蟠便急不可待地扑了上来,一方面晓之以理,摆出了“长兄如父”的姿态以妹妹的终身大事向王燃施加压力,一方面动之以情,利用堂兄弟的关系力图打动王燃,最后居然连寇媚之事都被他搬了出来,说什么“老婆我让给你了…这个师父你就让给我吧…”
  王燃被他说得哭笑不得,不过对这个锲而不舍的大男孩倒也生出了几分欣赏,于是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吴有性负责、也对薛蟠负责的态度,王燃给薛蟠出了个主意。
  五天后,当薛蟠恭恭敬敬地站在吴有性牢房门口,把《瘟疫论》里面所涉及的药方及适用的病症一条条背给他听的时候,立刻让包括吴有性在内的所有人全部成了睁眼瞎,因为眼珠全部“夺眶而出”了。
  事情果真应了阎应元的话,平常从不知道用功的薛蟠有着相当不错的智商,他只用了五天时间内便将《瘟疫论》中的所有药方背了下来,丝毫不差。这对于一个从未学过医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为药方中所涉及到各种草药名称千奇百怪,简直跟外语一样…在这一点上,吴有性也不得不承认薛蟠的努力与天份。
  这个方法就是王燃出给薛蟠的,它可以让薛蟠了解自己以后的研究内容,籍此进一步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对此感到兴趣,另一方面也给吴有性择徒提供了一个考察方法。
  既然薛蟠勤奋与天份都有了,收徒之事也就成了顺理成章。说来也怪,这个薛蟠在家乡被人称为“呆霸王”,充分说明他不仅好勇斗狠,而且也无心向学,就是想学也学不好。
  但是,薛蟠在吴有性面前却表现出了足够的尊师重道,学习也很刻苦,生怕吴有性一不高兴把他逐出门墙,充分验证了“一物降一物”的俗语。
  按照物质不灭定律,薛蟠在吴有性面前拼命展现其谦虚谨慎一面,在别人面前必然会找回狂妄自大的一半。自从听说王燃要成立特种大队,巡视河南后,薛蟠就再次拿出“长兄”的姿态要求王燃同意他加入这个特种大队。
  “我现在才知道你为什么不让我当小队长了,原来你是把这个大队长的职位留给我了…不愧是我的好妹夫!” 薛蟠一脸兴奋的说道。
  多情不要紧,但自作多情就不对了…王燃保持着满面的笑容说道:“当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你来当这个大队长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你的武艺…你的资历…这也是我不让当小队长的原因,实在太屈才了…不过,我听说你师父最近给你安排了很多作业…这个…”
  “我可以半工半读,边做大队长,边作实验…”
  “你的才华我们早就知道,但当这个大队长毕竟会牵扯到一定的精力,这样会不会影响‘特效擎天王++’的实验进度?你师父会同意吗?”
  “应该会有点影响…”薛蟠面带苦恼地说道:“师父肯定不会同意…
  那我就放心了…王燃松了一口气,压低了声音说道:“那只有瞒着你师父了…”
  第二卷 金陵春梦 第二十三章 特种大队(下)
  “那怎么能行?” 薛蟠语音里虽然带着一丝不舍,但更多是的坚持:“我宁可不当这个大队长,也不能对师父有所欺瞒…”
  “那怎么办?说句心里话,除了你之外,我真的想不出谁可以当这个特种大队的大队长…要不这样,我去跟你师父说,把实验暂停一下…”
  “那可不行,师父知道了一定会认为是我不用心,说不定会把我赶出师门的…”
  “我顾不了那么多了,这个大队长非你莫属…现在情况紧急,我马上就去找你师父,大不了咱不做他的徒弟了…”
  “别啊兄弟…我好不容易才拜成的师…”薛蟠赶紧拉住王燃,然后开始往门口移动:“我知道我很优秀,但大队长也不是非我不可的,你再仔细想想吧,应该能找到其他的人…呃,那个…我的实验还没做完,我先走了…”
  “不行啊,这个特种大队长除了你还有谁能来干?你这不是为难我吗?”王燃一脸痛苦地冲着薛蟠的背景喊道。
  “别为难了,我来吧…”又一个声音响起。
  怎么刚打发走一个,又来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王燃顾不上去分辨声音,直接转身去看这个毛遂二号:“原来是你啊…当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你来当这个大队长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怎么开始就没想到呢…”
  王燃的声音渐转渐大,透着一股惊喜:“你的武艺…你的资历…这个职位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阎大哥…”
  这次的来人正是阎应元,王燃这次说的话也的确不是虚情假意。这次征召的特种大队成员几乎都是来自监狱,派一个监狱典史去领导他们从某个方面来说完全顺理成章,更何况阎应元本身就很有几把刷子呢…
  “兄弟,你还记得吗,我曾经说过,如果你成了绝世名将,我就会来作你的先锋…”阎应元笑着来到王燃面前,提起以前的事情:“说实话,若论打仗,我自信不会输给那些满清的鞑子…”。
  其实在阎应元刚进来的时候,王燃就想起了阎应元说过的这一句话,而且还想起了以前和他一起喝酒时阎应元说过的另一句话“若论南京的守备之职,在座的就有两位比韩总管强…”,当时阎应元只说了一个王燃,另一个却没有提起,王燃事后也忘了问他…现在看着阎应元自信的样子,这另外一个人说得应该就是他自己了…
  中国人历来都是以谦虚为美德,敢于毛遂自荐的人,要么就是对自己的实力根本不了解,要么就是对自己的实力很了解…从这些天与阎应元的交往来年,阎应元应该属于后一种。
  根据王燃原本时空的历史记载,明末清初,江阴县为抵抗清政府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自发地在原典史阎应元、现任典史陈明遇的领导下起兵反抗。
  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