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命纵横-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的儿子看他老父送来的,今日正摊上了,惭愧惭愧。”张仪看庭院中萧疏一片,苏秦的旷达中透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落寞,原来已经变黑的头发,已经真正的变成了两鬓斑白,消瘦清癯得架着一件棉袍竟是空荡荡的不显身形,心头便直是酸楚。
  但张仪毕竟豁达明朗之人,况苏秦复出的机会便在眼前,揉揉眼睛笑道:“羊枣儿好啊!当年我们常常给老师采一布袋,每每在月下讲书毕了,老师便用羊枣儿下酒喝呢。”苏秦接道:“老师还用干羊枣儿泡酒。有一冬快过年时,张兄打扫老师的山洞书房,偷着喝了老师半坛羊枣儿酒。孟尝君,你猜我们老师如惩罚?”孟尝君童心大起:“我想想,打!屁股打肿!”苏秦一本正经道:“非也。老师罚他,将那半坛再喝了!”
  “痛快!好个鬼谷子!”孟尝君将石案拍得啪啪响:“张兄啊,你好福气!偷酒得福啊,定然是醉翻了。”苏秦接道:“张兄心里偷着乐,却是愁眉苦脸对老师请求,说偷酒是师兄望风,师兄该当一起受罚。老师捋着白胡子笑了,‘好啊,同伙,一起受罚了!’张兄便将我喊了来一起喝,那羊枣儿酒啊,凛冽中透着酸甜爽利,我们直嚷着好喝,不消片刻便喝完了半坛!”孟尝君一副渴慕的神色紧追道:“啧啧啧,这羊枣儿酒喝了,却是何等后劲儿?”苏秦笑道:“你问张兄了。”张仪摇头笑道:“何等后劲儿?嘴唇肿了三日,不能吃饭,不能说话,只能面对面不断的呜噜呜噜……”一言未了,孟尝君便笑得前仰后合,苏秦张仪两人也大笑起来。
  孟尝君来了兴致,将一筐羊枣儿摆在石案中间,举起大碗慨然道:“来,双喜齐至,羊枣儿下酒,干了!”“干了!”苏秦张仪也举碗齐应,当的一撞,三人便一饮而尽。孟尝君撂下碗便笑着叫了起来:“噫!酒尾子,又淡又辣!”张仪也笑道:“收不住酒意,再加一个散字。散淡辣,谓之酒尾也!”苏秦哈哈大笑:“快,羊枣儿上了。”三人便各抓一把羊枣儿塞进口里大嚼,竟是酸甜爽利,特别上口,淡辣之气竟顿时大解,三人竟同时喊了一声:“再来!”不禁又是一阵大笑。
  再看这羊枣儿,却是小小颗粒如小指肚儿,颜色黑红发紫,枣儿肉也只有钱儿般薄厚,酸甜味道却极有劲力,三人不禁啧啧称奇。张仪拈着一枚羊枣儿笑道:“你们可知道,秦人将羊枣儿叫甚个名字?”孟尝君笑道:“那谁知道?”张仪道:“羊枣儿是孟子叫开的。秦人叫它‘羊屎枣儿’。你看,又小又黑,像不像养屎蛋儿?”孟尝君摇头笑道:“不雅不雅,纵像养屎蛋儿又能如何?还是老孟子叫得好。”苏秦笑道:“雅从俗中来,无俗何谓雅?原本说不上好坏的。”孟尝君眨眨眼笑道:“算你为俗请命了,你可知道,这天下有几种枣儿?”苏秦一怔:“哟,还当真不知,你便说说看了。”
  孟尝君掰着指头道:“壶枣儿、要枣儿、白枣儿、酸枣儿、大枣儿、填枣儿、苦枣儿、棯枣儿、唐枣儿、紫枣儿、历枣儿、三星枣儿、骈白枣儿、灌枣儿、青花枣儿、赤心枣儿;以地划分,还有齐枣儿、安邑枣儿、河内枣儿、东海蒸枣儿、洛阳夏白枣儿、梁国夫人枣儿;以牲畜跑物命名者,还有狗牙枣儿、鸡心枣儿、牛头枣儿、猕猴枣儿、羊角枣儿、羊枣儿、马枣儿;说到神仙嘛,还有西王母枣儿!数数,一共多少?”张仪大笑道:“嗬,好学问!一口气说了三十种枣儿名字,当真了得!”孟尝君得意笑道:“两位大兄那么大学问,我这粗汉不长点儿记性,还能活得下去么?”三人便又是一阵大笑。
  羊枣儿酒尾子喝得快乐,竟不知不觉的红日西沉了。
  孟尝君出去了一会儿,回来便吩咐家老只管清扫庭院,莫要再忙其他琐事。片刻之后,两辆高厢牛车咣当咣当的就到了大门口,几个年轻力壮的仆人便穿梭般往里搬物事,舂好的米、磨好的面、宰杀好的猪羊、风干的鱼虾、泥封坛口的兰陵老酒、捆扎停当的冬菜、大罐小坛的油盐酱醋、挡风的棉布帘、大大的燎炉、几口袋木炭等等诸般应用物事应有尽有,而且还来了一个精于烹饪的厨工!
  张仪笑道:“雪中送炭,孟尝君也!”苏秦却是苦笑不得:“孟尝君,何苦这般折腾?弄得一片光鲜,我倒是不自在了。”孟尝君大笑道:“你自在了,我这脸面却何处搁去?再过十天半月,我想奉迎只怕都进不得门了。”张仪笑道:“奉迎的车马堵住大门了?”孟尝君道:“张兄明白人,我得抓住这个机会了。”说得三人一阵大笑。
  不消半个时辰,这座黄叶萧疏的小庭院顿时便灯火明亮,变得富丽光鲜温暖舒适起来,满院都弥漫着厨房散发出来的浓浓肉香。三人坐在正房厅中,一眼便能望见厨房灯火与厨工的刀铲影子翻飞,感觉竟是从来没有过的新鲜。孟尝君笑道:“平日里庭院深深,那看得如此温馨红火景象了?”张仪慨然道:“要说起来,苏兄大家,也没经过此等小庭院日月。张仪却是小家庭院,从小便如此了。”苏秦道:“孔子所说的天下大同,大约便家家户户如此了。”张仪道:“家家如此,却是谈何容易?”三人竟一时默然了。
  过得片时,酒菜进来,便开怀痛饮。孟尝君说起了齐王决意起用苏秦变法的事,张仪大是高兴,立即提议大饮了三爵,便慷慨激昂的备细说了商鞅变法的经过,以及他对秦法的体察,还给苏秦出了许多主意。苏秦听得很是专注,却是很少说话。
  末了孟尝君笑道:“张兄说了如此多,其实只要钉死一条即可。”
  “那一条?”
  “秦国会不会突然进攻齐国?”
  苏秦脸一沉:“孟尝君,邦交有道,如何能如此问话?”
  “不打紧,此话却是说得。” 张仪微微一笑:“自秦国崛起,山东六国便怪象百出:做好事是抵抗秦国威胁,做坏事是迫于秦国威胁,明君良臣喊秦国威胁,奸佞贪官也喊秦国威胁,一言以蔽之,都将秦国威胁做了自己的救命稻草。孟尝君何等人物,都将秦国威胁看做了变法能否成功的根本一条,可见此痼疾之深也!”张仪说着说着语气便凝重起来:“可究其实际呢?秦国实力不足,秦国也很害怕山东六国的合纵抗秦。否则,张仪的连横如何便成了秦国国策?说到底,方今天下都在扩展实力,都需要扩展实力,也都需要时间。谁抓住了机会,扩展的快,谁便占了先机,谁坐失良机不扩展,谁便自取灭亡!苏兄心中最清楚,纵是秦国从今日开始灭国大战,齐国也是最后一个,至少还有十年时间!”张仪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十年啊,十年可以做多少事?要说威胁,秦孝公与商鞅变法二十三年,时时都有被六国瓜分的大险,那才是真正的威胁!可他们君臣就是挺住了,挺到了最后,挺到了成功。有人说,那是天意。可不要忘记,变法的每一关口,都有更多的人说:遵循祖制是天意,变法是逆天行事。想想春秋战国三百年,这天意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人心!就在当事者的强毅胆略,就在百折不挠的坚韧!威胁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自己心里!而不在秦国或是六国!孟尝君,我算答复了你么?”
  张仪这番话当真是肃杀凛冽掷地有声,竟说得孟尝君额头冒汗,冷不丁打了一个激灵站起来,深深一躬道:“张兄一剂猛药,田文一身冷汗,竟是无地自容了。”苏秦却是感慨万端的叹息了一声:“张兄啊,你入秦十多年,竟精进如斯,苏秦自愧弗如了!此番见识,令我心颤,又令我气壮,好,好得很哪!”
  张仪本来激动得面红气粗,此刻却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苏秦与孟尝君,那可都是目空天下的人物,纵是对才堪匹敌的张仪,那也从来没有说过一个“服”字,遑论“自愧弗如”与“无地自容”四个字?此刻说来,自然绝非虚应故事。张仪笑了笑拱手道:“两兄奖掖,张仪便愧领了,索性,我便自赏一爵罢了!”说罢举起大爵一饮而尽。
  “那却不行,”孟尝君急急道:“我俩也要庆贺一爵!”苏秦笑应一声,叫张仪再领赏一爵,三人便又干了一大爵。
  撂下酒爵,苏秦若有所思道:“看来,秦国养人胆气。张兄这番话,非以才华利口服人,却是以英雄胆气立威。可以想见,这种胆气弥漫在秦国朝野山乡,却是何等气象?我听过那句秦人的口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就这一句,民心胆气便是浩浩荡荡了。那刚猛的步态,那高亢的秦音,那粗朴坚实的民风民俗,日日耳濡目染,便滋养了张兄的英雄胆气啊。”说着便叹息了一声:“我苏秦在六国之间盘旋十多年,胆气竟是丝丝缕缕的飘散了。每每看到失败后的分崩离析,每每看到危难面前的君臣倾轧,我便心痛如割,时间长了,竟常常空落落的。不知从何时起,苏秦竟喜欢上了庄子,竟常常想到何如撒手隐居?一个纵横家,一个纵横家啊……”说着说着,眼眶便湿润了。
  “苏兄,英雄有本色。” 张仪眼眶也湿润了。
  月上中天,海风呼啸,三人感慨唏嘘的一直说到了天亮。
  四、天齐渊波澜诡谲
  河消冰开,咸咸的海风变得温柔的时光,临淄却猛烈的摇晃了起来。
  齐宣王仿佛变了个人似的,精神抖擞,诏令频频,杀伐决断竟是毫不留情。先是在春耕大典后的朝会上,突然任命孟尝君为上将军,授兵符王剑,全权执掌齐国四十万大军;元老大臣们虽然惊疑,却也无从劝谏。孟尝君本来就是齐威王晚年器重的王族公子,合纵以来已经是名满天下,齐宣王即位后虽然一直没有授孟尝君实职,但也没有贬黜,如此一个人物,执掌军权也算是无可厚非。
  元老们刚刚平静下来,齐宣王又是一道诏令:起用苏秦为丞相,赐九进府邸开府,全权处置国务。这一下可是满朝大哗!苏秦虽然名重天下,但离燕入齐,本来只是一个流亡客卿,如何能做得齐国开府丞相?更令元老们深感不安的是:苏秦历来主张以变法强国为抗秦根基,他做开府丞相,不是明摆着要在齐国变法,要对老贵族动手么?
  正在元老大臣们惊恐之时,齐宣王又是一道诏令:起用稷下学宫六名青年学子为实职中大夫,入丞相府为属官。苏秦丞相府又立即出令:任命六大夫分掌盐铁、田土、官市、仓廪、百工、刑罚、邦交六个官署,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办事实权,将元老大臣们的权力全部架空!紧接着又是一连串的诏令:王宫禁军大将换了,宫门司马换了,执掌机密的王宫掌书、御史换了,要害大县的县令也全换了!
  临淄城动荡起来了,元老大臣们惶惶不安,竟纷纷出城,聚集到了一个神秘的山庄。
  淄水从临淄城外流过,北去五十里便汇入了两山夹峙的一片大泽,形成了一片肥美的河谷。这片山地叫做牛山,山中涌流出五条山泉,汇成了山下这片大泽,这大泽便叫做天齐渊。相传周武王将太公姜尚封到东海时开始没有国号,太公听了天齐渊之名,便请周武王赐国号为“齐”,可见这片大水之古老有名。天齐渊东岸有一座很大的庄园,依山傍水,绿树环绕,幽静美丽得仙境一般。
  这座庄园叫做天成庄。“天”字依了天齐渊,“成”字却是主人的封号——主人便是已经退隐了的成侯驺忌。
  驺忌是个永远教人揣摩不透的传奇人物。他原本是著名琴师师旷的弟子,精通音律且弹得一手好琴。后来入宫给齐威王做了乐师,便经常给齐威王讲说乐理乐法。齐威王惊讶于驺忌乐理乐法中隐寓的治国之道,便让他做了一个职同中大夫的乐博士。谁知这驺忌处事得当,竟将一班数百人的乐师歌女统辖得井然有序,还不断有高雅的新歌舞新乐曲推出来。齐威王爱惜这个与王室贵族毫无瓜葛的人才,便封驺忌做了上大夫,几年之后竟做了丞相。论才能,驺忌既不是学问精深的治国名家,又不是通晓战阵的兵家名将,各方皆是平平。可驺忌天生的长于周旋,且城府极深,揣摩上意往往是出奇的有准头。几年丞相做下来,便成了与上将军田忌平分秋色的肱股大臣。
  田忌是王族大臣,素来瞧不起驺忌这个出身乐师的丞相。田忌与孙膑协力,两次战胜魏国后功高望重,更是极力举荐孙膑出任丞相,取代驺忌。驺忌便恨上了田忌,竟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法子整倒了这个王族名将!
  就在田忌又打了一次胜仗后,驺忌派一个叫做公孙阅的心腹门客带了十个大金饼,找到了一个以龟甲占卜著名的巫师,说:“我是上将军门人,上将军三战三胜,声威震天下,目下欲举大事,请大师为之一卜吉凶,万莫对他人说起!”待占卜完毕,公孙阅刚走,太史令派来纠察占卜者的官员便随后赶到,将巫师抓了起来,连同方才占卜的龟甲卜辞一并押进了王宫。也是齐威王素来防备王族大臣,一审巫师,便对田忌怀疑了起来,竟派出了特使要收缴田忌兵符。田忌得到消息大为愤怒,立即发兵包围临淄,要求齐威王杀了驺忌!谁知齐威王与驺忌已经做好了准备,竟是坚守不战。田忌久屯无粮,军心涣散,只好只身逃到楚国去了。
  从此,驺忌便成了大功臣,被齐威王封为成侯,封地只比君爵小了二十里。
  有了侯爵,有了封地,驺忌便理所当然的成了贵族。齐国老贵族们见驺忌雍容谦和敬老尊祖,变经常找驺忌商议一些有关贵族利害的对策。时间长了,驺忌便隐隐然成了临淄贵族的主心骨。但是,驺忌对权力与国事却渐渐淡漠了。一则,是他看准了在齐威王这样的强悍君主麾下做臣子,随时都有覆舟之危;二则,是他觉察了齐威王对处置田忌孙膑的悔意,以及对孟尝君等一班新进的器重。自己一个乐师根底,并非几代根基的老贵族,若在权力场栽倒,便一切都烟消云散。反复揣摩,他终于在一个非常恰当的时机上书请求退隐,而且没有荐举接手丞相。齐威王没有照准,他便再辞,连续三辞,终于获准。齐威王虽然没有说什么,却将驺忌的封地增加了三十里。重要的是,这三十里封地便在天齐渊东岸,离临淄城只有快马半个时辰的路程,既清幽肥美,又毫无闭塞,简直就是王畿封地一般!
  驺忌心中却很明白,这块封地名为“特赐颐养”之地,实则是齐威王防备他这样一个权臣远离都城而悄悄坐大,他必须在国君视野之内归隐。因了这一切心照不宣的规矩,驺忌在天齐渊的田舍翁便做得很扎实。终齐威王晚年之期,驺忌竟从来没有进过临淄。新王即位,他也没有卤莽,依旧在冷眼观察。渐渐的,他终于看清了这个新齐王的面目,觉得自己可以出山,临淄的老贵族们也已经拟好了奏章,要“公推成侯驺忌出山,任开府丞相,恢复先王之富强齐国!”
  正在此时,临淄都城风云骤变,一切变动竟都与驺忌的预料南辕北辙!
  驺忌第一次懵了,猛然警觉自己太过轻率,低估了这个田辟疆。毕竟,王室王族居于权力中枢,拥有的实力是无可匹敌的,一步踏错,灭亡的只能是自己。想来想去,驺忌终于又蛰伏了下来。他相信,如此大的剧烈震荡,临淄贵族们一定比他更焦躁。
  驺忌没有错料,贵族们急匆匆的来了,三三两两的涌到了天成庄。旬日之内,天成庄竟成了“狩猎者”云集的所在。驺忌一个也不见,庄前便竟日车马如梭,竟仿佛一个狩猎车马场一般。
  “禀报成侯,十元老一起来了。”白发家老匆匆来到水榭报告。
  驺忌正在抚琴,闻言琴声戛然而止:“十元老?却在哪里?”
  “斥候报说,已经过了淄水,狩猎军士已扎了营,估摸小半个时辰必到。”
  驺忌推开了那张名贵的古琴,思忖片刻道:“备好酒宴,十元老还是要见的。”
  家老去了,水榭的琴声又响了起来。十元老是封地在三十里以上的十家老贵族大臣,其中六家都是田氏王族。在齐国,除了一君(孟尝君田文)一侯(成侯驺忌),他们既是齐国最有实力的十家贵族,又是所有贵族的代言人,别人可以不见,这十元老可不能不见。他们要听驺忌的高见,驺忌也要听他们的高见。
  一曲终了,遥闻庄外马蹄声疾,驺忌便信步踱出了水榭,刚刚走到庭院廊下,便闻大门外一片粗重的脚步与喧哗笑语卷了进来。
  “成侯别来无恙乎?!”为首一个斗篷软甲精神抖擞的老人高声笑道:“经年不见,成侯竟是更见矍铄也!”
  立即有人高声呼应:“谁不知晓,成侯当年便是齐国美男子!与城北徐公齐名呢!”
  “徐公是谁呀?成侯比他美多了!”
  “那是那是!成侯乃人中之龙,一介布衣如何比得?”
  “成侯也是白须白发,老朽也是白须白发,如何这精气神就不一般?”
  “笑话!一般了,你不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