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五代当军阀-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杰、剌史李知节、副将赵廷隐、刘嗣彬等二百多人,斩杀了好几千人。
  李存勖对王彦章道:“你名为善战将领,为什么不坚守兖州?中都没有修筑防御工事,怎么能保卫住?”
  王彦章:“天命已去,没有什么好说的。”
  李存勖很珍惜王彦章的才能,打算起用他,赐药让他治疗伤口。王彦章道:“我本平民。承蒙梁国的恩爱,把我提拔成上将,与皇帝交战了十五年。今天兵败力穷,死是预料之中的事,纵使皇帝可怜我让我活着,我拿什么面目去见天下的人呢?哪里有早晨还是梁国地将领。晚上就变成唐朝的大臣地道理!”
  李存勖道“原来我所忧患的只有王彦章,今天他已被抓获,这是天意要消灭梁国。段凝目前还在黄河边上,是进是退,应该向哪个方向去才好呢?”
  众人道:“传说梁国没有什么防备,但不知道是虚是实。现在东方各镇地兵力都集中到段凝地军队里,所剩下的全是空城,用陛下地天威去攻打,没有攻不下的。如果先扩大我们占据地地方,东面靠近海边。然后趁机行动。可以万无一失。”
  康延孝则坚决请求急速攻取东都,李嗣源道:“兵贵神速。现在王彦章已被抓获。段凝一定还不知道,即使有人跑去告诉他,段凝是信是疑也需要三天时间来决定。假使他知道了我军所向,就会发兵援救。如果我们从直路去,有决口的黄河阻挡,需要从白马以南渡过黄河,几万军队,船只难以很快地办到。从这里去东都最近,前面也没有高山险要的地方,把部队排成方阵,所向无阻,这样昼夜兼程,过两个晚上就能到达。段凝还没离开黄河边,朱友贞就会被我们抓获。请求陛下率领大军慢慢推进,我愿率领一千骑兵作为前锋。”
  李存勖随即命令进军东都。
  李嗣源率领前锋部队快速直奔东都,李存勖问王彦章:“我们此行能取得胜利吗?”
  王彦章回答:“段凝率领有精锐部队六万人,虽然主将没有才能,但也不会马上投降,几乎很难击败他们。”李存勖知道他最终也不会被利用,于是把他杀掉。
  王彦章的败卒有先跑回大梁的,告诉后梁主,王彦章已被抓获,后唐军长驱直入,即将到来。后梁主聚集全家哭泣道:“世运已经完了。”
  朱友贞召集大臣们问他们有什么办法,大臣们都回答不上来。
  朱友贞登上大梁城建国楼,当面选择亲信,丰厚地赏赐他们,让他们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又送给他们一份用蜡封的诏书,让他们催促段凝的军队,刚刚告别,这些人就都逃跑躲藏起来了。
  有人请求到段凝地军队那里。皇甫麟说:“段凝本来就不是将才,他的官位是因为他妹妹才晋升的,现在正值危难之际,希望他面对情势灵活机动地取得胜利,立下扭转败局的功劳是很难的。况且段凝听到王彦章已被击败,他的胆子已被吓破,怎么知道他能够在最后时刻为陛下尽忠尽节呢?”
  赵岩道:“事态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下此楼,谁地心都难保证。”
  宰相郑珏请求拿着传国之宝,去诈降缓解国难。朱友贞道:“今天固然我不敢爱国宝,只是如果按你的这一办法去办,真能解除国难吗?”
  郑珏低下头:“恐怕不能。”
  朱友贞日夜哭哭涕涕,他把传国之宝放在卧室里,有一天忽然不见了,他以为是左右大臣们偷去迎李存勖了。
  他对皇甫麟道:“李氏是我世世代代的仇人,怎么可以投降他们,不能等着让他们来杀害我。如果我不能自杀,你可以把我的头砍下来。”、皇甫麟哭道:“我为陛下挥剑抗战死于唐军之手是可以的,但不敢接受这个诏令。”
  “你打算出卖我吗?”朱有贞一下仿佛老了几十岁。
  “如今唯有一死以证清白了!”皇甫麟拔剑欲自杀。
  朱友贞长叹一声,挥了挥手道:“罢了,你陪我一起去见父皇吧!”
  第280章 不落的征程(完结)
  清晨,李嗣源的军队到达东都,发起进攻,王瓒开门出来投降,李嗣源进入城内,安抚城内军民。
  翌日,大梁开封,李存勖亲军入,身后跟着大队黑衣黑甲的轻骑军,李存勖金甲博冠,意气风发,心情大好,一眼扫望前方跪迎马前的后梁百官们,忍不住放声大笑,“哈哈哈……”
  “中原正统、中原正统啊!”远方的朝霞艳漫天,李存勖脸上放着异样的红光,从多少年了,多少年了,这是自父亲踏入中原以来的第一次,终于坐上了这中原正统的位置之上。
  “臣率百官恭迎晋王大军入城,请晋王责罚臣等不明时事之罪!”以赵岩为首的众官匍匐在地,不敢抬头,战战兢兢的等待着李存勖的处置,要是李存勖一个发怒,不要说官位,他们的脑袋也要全部落地。
  李存勖微眯眼睛一扫马上跪着的黑压压近百个官员,嘴角浮现出一丝异样的笑容,挥了挥手道:“诸公无需多虑,汝等乃国之栋梁,本王不会加罪于汝等,不过……”
  李存勖的声音顿了顿,让赵岩等一众官吏的心顿时又悬了起来,问道:“朱有贞现在何处!”
  赵岩一听顿时心中的石头又放了下来,忙答道:“皇……梁帝已自缢于寝宫之中,此为其首级,特献于晋王!”赵岩从身后的侍从手中接过一个檀木箱子,双手敬奉于半空之中。
  朱有贞脸上一喜。一挥手,令侍卫接过檀木箱,道:“打开!”
  “哈哈哈……哈哈哈哈……”李存勖再次禁不住仰天大笑,笑声中带着一丝眼泪,心中喃喃自语道:“父亲,三箭之誓我不但完成了,而且还断了朱温老贼的根了。你可还满意否?”
  “主公,请入城!”赵岩匍匐在地高声呼道。
  随之身后百官齐声高呼。“恭迎主公入城!”
  自此,李存勖入主东都,梁亡。
  一年之后。
  李昇矗立于镇州城楼之上,眺望着南方天空中那血红一片,喃喃细语道:“此时,李存勖在东都做皇帝应该还做得应该很舒坦吧!”
  矗立在一旁地敬翔摇了摇不知从哪儿搞来的羽扇,微笑道:“此时李存勖已为中原正统。重用伶官,已不似当初那个雄姿英发的晋王矣!”
  “唉!”李昇长叹一声,“自古就是这个”权“字害人那,想当初李存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就连朱温也不能望其锋芒,可如今却堕落了!”
  “这不正好遂了我们的意么!”王郜顺着两人的话接着说道:“中原统治愈是凌乱,对我们愈是有利,只要李存勖一直就这样放纵下去。我们可以将今年的进贡再提升一倍可否?”
  李昇点了点头,年前他就已经在名义上向李存勖称臣,商定每年进贡大批地财务,并主动提出戍卫边疆,李存勖忙于处置大批归降的中原各地事务,乐见其成。呵呵一笑,道:“就是不知道万一那一天李存勖突然”醒“过来,找我们地麻烦可就真麻烦了!”
  敬翔摇了摇头道:“主公何需担虑,我军已尽占镇赵之地,尽收河北,已立于不败之地矣,就算李存勖占了东都,与我也只是对峙之势也!”
  李昇笑了笑,语意中带着些许惆怅,“子振不知我心矣!”
  “主公可是在担心契丹人?”在另外一旁的王郜上前关切的问道。
  李昇摇了摇头。深吸了那略带着湿润的空气。“有快要入冬了呢,今年的粮草储备的如何了。能够撑的过年吗?”
  王郜上前一步,“主公放心,今年粮食还算丰收,加上夺了镇定魏三镇,平白多了许多粮草,过冬是没有问题地,且谢铭如今已打通了海路,已经可以直接从南方买粮了。”
  “对了,锦州如何了,阿保机那边可有契丹人来骚扰!”李昇想起了这颗很久之前就布置的棋子,这是他作为今后远征契丹四楼(契丹王庭)的踏板。
  “城筑安康,百姓安居乐业,且海路已通,港口已扩建三倍余,足容纳一百余艘百丈巨舟,进可攻,退可守,稳若泰山。”王郜的眼睛中显示出了从前未有的强大自信。
  李昇禁不住心中一声感叹,至今为止这么多年来也总算是有了一个稍微满意的局面,接下来就是和李存勖划江而治,只要苦心经营几年由北而南一统中国也不是难事,而且最主要的是有他这个穿越者的绝对优势存在,就算当年地曹孟德也不过如此吧,想到这里他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笑声顿止,李昇抬头仰望天空,眼中显现出那道熟悉的精芒,凝声道:“告诉史弘肇与景延广,加紧训练新兵,明年我要将整个北方纳入大燕的控制之下。”
  “遵令!”王郜止不住心中的一阵激动,连声答应了下去……
  第二年开春,不等春耕完毕,李昇令史弘肇、高行周分率五万大军进攻晋地太原府,而自身亲率二十万大军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了向四周的侵吞之势,太原府留后李嗣昭亡,定难节度使李彝超降,原晋地、定难,河北地区相继落入燕军的控制当中。
  李存勖闻之大慌,令李嗣源倾国之兵迎战李昇主力大军,双方在黄河展开一场旷世大战……
  李昇在强势地水军、以及超出后唐军意料的犀利弓弩、爆炸物一举击溃后唐军主力,不过由于李存勖的亲自出征,稳定了士气,借黄河之力,以惨重的代价将燕军水军破坏殆尽,这一仗以燕军惨胜,然而黄河以北尽数为燕军所控制。
  这一仗重新划分了中原大地的势力范围,燕水军虽胜却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水军尽没,大将李山海站亡、元行钦断一臂,二万水军以及五万精锐步军损耗殆尽,近万艘大小战船仅余数艘;而后唐军更加损失惨重,号称四十万大军连精锐黑鸦军仅率二万余残兵,大将战死无数,国库损耗殆尽,此战称为滑州转折战。
  滑州转折战之后,后唐实力大损,再无力封锁黄河防线,至此,中原已经完全洞开。
  二年李昇继帝位,国号燕。
  燕太祖开元二年十月,歧王李茂贞上表请附大燕,帝允。
  同年,燕太祖立太子李璟。
  翌年,太祖李昇亲率五十万骑步大军跨河南下。
  十二月,后唐国北部重镇滑州陷落,大将周德威战死,三万后唐精锐全军覆灭。
  燕太祖开元三年三月,李存勖率众仓惶出逃东都,被大将高行周率轻骑追上困于许昌,李存勖走投无路之下,遂将刘皇后等后宫妃嫔赶入别馆、举火自残,是夜许昌城中唐军哗变,后唐大将郭崇韬、及所有文官武将皆死于乱军之中,后唐正式灭亡。
  五月,李昇迁韩延徽为开封刺史,然后班师回朝。
  李昇尽收中原之地,全国各地称臣,然各地依旧各自为政,不遵号令,燕太祖开元四年正月,李昇令大将史弘肇,征南将军高行周各率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征讨江东吴、蜀。
  六月,元行钦攻陷庐州,吴大将战死。
  九月,史弘肇攻陷广陵,杨行密投降,吴国灭亡,江南归于一统。
  同年十二月,高行周攻陷成都,王建全族抄斩,蜀亡。
  自此,全国尚有楚、越、闽、汉,四国未附,已然凄凄矣!
  开元五年,楚、越降,愿献出兵权,第二年,闽、汉降,自此全国一统。
  自开元十年至升平五十六年,燕太祖李昇在位的五十六年间,收兵权,改府制,文武并重,将全国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在经济上采取与民休养的政策,鼓励农耕,鼓励工商,同时减免税赋,精简政府机构,减少财政支出,在李昇的励精图治之下,大燕帝国一改建国初期千疮百孔地凄凉景象,渐渐有了盛世气象,史称升平盛世!
  燕太祖升平六十六年,太祖崩,皇太孙李熠继位,改元宏武,史称武帝。
  武帝继位之后,一改升平年间罢刀兵,与民休养地策略,对周边地区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侵略扩张,自宏武元年至宏武二十八年,武帝在位地数年间,大燕帝国对周边地区发动了三千多场血腥的掠夺战争,先后掳掠奴隶近千余万,屠灭大小部族近两千余,吐蕃、契丹等各族支离破碎,再无对中原形成威胁的能力。
  此后武帝又再采取了强有力的民族融合政策,鼓励生育,推行以中央向四周扩撒的政策,不断向外掠夺人口,强制性通婚,消除各族特有的习俗,将各少数民族完全融入进华夏民族的血统之中。
  自此数十年之后,大燕人口增至数倍,逐步由中原向外拓展,泱泱华夏大地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