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空军传奇-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返回路线的选择上,叶常棣颇费了一番思量。原路返回呢?还是另辟新路?另辟路有踏进中共导弹火力网的可能,原路返回虽说有暴露行踪之嫌,但来时平安,说明这条航线上没有导弹设伏,在几个小时后,中共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集兵力。这种思维定势,把自己送进了地狱。
  当U—2型飞机沿原航线返回时,衢州的导弹部队各营目标指示雷达在200公里处几乎同时发现目标。敌机过九江后,径直飞向地空导弹营阵地,踏入了死亡的陷阱。为了隐蔽制导雷达频率,岳振华命令先使用炮瞄雷达向导弹部队指示目标,待敌机距离35公里时,打开制导雷达天线,随后岳振华命令全营对准目标,连续发出了两枚导弹。
  叶常棣飞临江西上饶地区上空,已经从两万多米的高空隐隐约约感觉到远方的海岸线了,不由得心中一阵轻松。他满以为此次又平安无事了。他操纵飞机准备出海下滑,飞机从750公里的时速开始加快。可是,突然“轰”的一声巨响,飞机像玻璃起被石头击中一样的解体,自己则像其中的一粒小药丸似地被甩了出去,失去了知觉。自由落体的刺激,耳旁的风声气流使他在两三分钟后才醒来,求生的欲望使他迅速打开降落伞……在空中降落的短暂时间里,这位少校已经明白,自己终于与导弹在空中“接吻”了!
  叶常棣降落在一个丛林茂密小山丘上。着地后,他企图站起来逃跑,可是动弹不得。他两腿多处飞进弹起,手臂也受了重伤。
  “完了,真要让共产党剥皮抽筋了。”他瘫在冰冷的草地上,绝望地唉叹气来,他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共产党无论如何也不会宽恕他。
  叶常棣原籍广东惠阳,对大陆他是“屡次进犯”,1960年第一次驾RA—101型飞机侦察大陆;1961年又9次侦察大陆。两次受蒋介石的接见,两年均被选为国军“克难英雄”,这是台湾当局对反共有功人员的最高奖赏。1963年2月派往美国接受驾驶U—2训练。回来后,又驾驶U—2到大陆侦察过两次,获飞虎奖章一枚,蒋经国多次邀他到家里赴宴。就在10月份,又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可是这次……没容他再想下去,解放军和民兵便包围上来,他动了动,只觉得全身痛痛,四肢酸麻,他不再反抗了。
  一位解放军战士用闽南话对他说:“不要怕,我们不杀你。”他被用担架抬着,送进了当地医院。
  躺在雪白的病床上,叶常棣依然十分恐慌,多少年来,蒋军的反共宣传使他中毒颇深,他总认为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将被抽筋剥皮,零刀碎剥,医护人员和蔼认真地为他治伤,他也认为是一种欺骗手段。
  两天后的一个下午,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副司令成钧来到医院,看望了叶常棣。一听说是中共空军的最高司令官来了,叶常棣十分惊慌,可两位司令员亲切地抚住他的肩膀,叫他不要起来,安心养伤,还熟稔地同他谈话。
  刘亚楼问:“听说你是广东人,多大了?”
  叶常棣答:“是的,31岁了。”
  刘:“你放宽心,我们没有必要杀死你。”
  叶:“在台湾听说被你们抓住了要剥皮。”
  刘:“哈哈哈,我们像那种人么?你被击中前,可以看到台湾了吗?”
  叶:“看到海了,眼看就要回家了。”
  刘:“被打时,有什么感觉?”
  叶:“一震就被抛到空中,座舱解体了。”
  刘:“飞机有防御武器没有?”
  叶:“没有。其它的高度优势,你们的飞机对它没办法。
  唯一怕的是导弹。知道大陆上到处有导弹阵地,我们的航线想办法避开。“
  刘亚楼最后安慰叶常棣:“你这样年轻,参加国民党军队是岂不得已的事情。在那个环境里,你不当飞行员,别人也得当,你只能这样做。你现在不可能一下子相信我们的话。你对我们的政策可以一步一步地看。你以后的事,可以商量。要回去,也可以,等伤养好了,我们送你回去……要等到将来……”
  望着两位亲切和蔼、像两位老大哥般的司令官,叶常棣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台北“中央社”在这架飞机被击落的第三天,发了一则消息说:“我空军高空侦察飞机一架,于11月1日下午在匪区上空执行侦察任务时失事。”对被击落一事采取“不承认主义。
  对叶常棣呢?也不承认其存在了。国民党空军尽管知道叶常棣已被我军生俘,但在1964年3月29日“青年节”的正式文告中,仍称叶常棣“壮烈成仁”。而此时叶常棣已完全恢复了健康,但却有家难归了。
  这次战斗是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第二次击落U—2飞机,胜利的喜讯立即传到了北京,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代表中共中央向作战部队表示祝贺,并致以慰问。聂荣臻元帅指示:这次作战,做到了战术和技术的密切结合,要很好总结经验。
  地空导弹营营长岳振华,原来是高射炮兵团长,担任营长5年来,领导全营指战员苦练技术,钻研战术,作战指挥机智果断,勇于负责,连续击落国民党空军高空侦察机两架,表现出良好的政治、军事素质和指挥艺术。
  1964年7月7日,岳振华所在的地空导弹营在福建漳州地区设伏,又运用“近快战法”,击落了第3架U—2型飞机。
  这天上午,台湾出动两架U—2型飞机进入大陆,分别在广州、上海侦察后向漳州飞来,曾经一度出境又重新入陆。当两架U—2型飞机接近漳州100多公里时,另一架RF—101飞机又低空进入汕头侦察。
  当时导弹营只有4个发射架,4发导弹,仅能对付其中的一架敌机。岳振华(此时已是副师长)沉着指挥,果断地决定打从南面进入的一架U—2型飞机。在距离目标32公里时,指挥部队突然打开制导雷达天线抓到目标,3秒钟内完成导弹发射前的操纵动作。
  岳振华一声令下:“发射!”
  瞬间,3发导弹连续发射。这架U—2型飞机猝不及防,中弹坠下蓝天。
  岳振华大喊:“打得好!”
  这架国民党的U—2型飞机中弹以后,坠毁于漳州东南7公里的红板村。驾驶这架飞机的是国民党空军号称“头号王牌”的少校飞行员李南屏,他曾12次驾U—2型飞机侦察大陆都安然逃脱,这次终于随机毙命。
  地空导弹营四战四捷,战功卓著。
  北京中南海。
  毛泽东主席在空军战斗报告上亲笔批示:
  “很好,向同志们祝贺!”
  随后,毛主席拿起电话,对周总理说:
  “恩来,这个部队在哪里,我要见见他们。”
  1964年7月23日,是地空导弹营全体指战员最幸福的日子。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真、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导弹营全体指战员。
  三、张立义的最后一次飞行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台湾当局极为震惊。又频频出动U—2型飞机前来侦察我核基地情况。由于这时美国电子专家给U—2型加装了B电子干扰系统,使大陆导弹屡放空炮,于是,U—2型飞行员又胆壮起来。
  1965年1月9日下午,台湾台北。
  桃园机场宽阔的草坪上,国民党空军第五联队35特遣中队的少校飞行员张立义,正在同几位同事兴致勃勃地打高尔夫球,联队长把他叫过来,说:“张立义,你有任务。”
  张立义问:“现在?”
  联队长回答说:“准备一下,明天。”
  再过几天就到春节了,去年春节就因为有任务没有在家,今年张立义想在家好好地过个团圆年。并且想好了给妻子买一块衣料,给女儿买一串项链,给儿子买几挂鞭炮。说句心里话,张立义很不愿意这时候去大陆执行任务,他怕那个“万一”,而且安排好的春节又要泡汤了。但军令如山,又有什么办法呢?
  第二天,张立义还在机场做飞行准备的时候,我解放军空军指挥所便得到了敌人马上出动的确切情报。于是,向在内蒙古萨拉齐的地空导弹营,下达了作战命令:“台湾国民党空军U—2型飞机一架,将于今日18时从桃园机场起飞进入大陆侦察。命你部作好战斗准备,务必将其击落。”
  当晚18时,张立义驾驶他那3521号U—2飞机,升入茫茫夜空,向大陆飞来。他这次的任务是对大西北核基地进行夜间红外线照相侦察。
  在张立义看来,到大陆侦察实在是个苦差事,飞行员必须按预定航线飞,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随意改变航线。
  况且,飞机拍照下什么东西飞行员也不知道,危险却极大。不过,参加这种侦察飞行一次能拿到5000元台币的奖金,还能获得很高的“荣誉”。他在1964年7月从美国训练归台,就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并与蒋总统合影留念。此后由于8月至12月他3次驾U—2到大陆侦察,圆满完成任务被迫为本年度国军“克难英雄”,又两次受到蒋介石接见。张立义觉得,这是军人最大的荣誉。他这一生功成名就,且有娇妻爱子,已经生无所求了。
  此次返航后,他决心解甲归田,再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了。
  他看看手表,确认U—2已从山东半岛进入大陆上空。便再也不敢悠然遐想,神经立即紧绷。说不定什么时候共军的导弹撞上来。
  飞机进入内蒙古上空,他看了一下飞行表,再有一刻钟就可以返航。完成这最后一次任务,他就要离开这令人心惊肉跳的35中队了。
  突然,电子预警器的显示器上出现了乱糟糟的小亮点。张立义有些疑惑,如果萨姆—Ⅱ导弹向自己飞来,显示器上应该是一条稳定的亮线。可是,他哪里知道,解放军空军的“反电子预警2号”已经使他的13系统电子预警器失灵。此刻,3颗导弹正排着纵队向他驾驶的U—2型飞机飞来。
  就在张立义犹豫要不要打开13系统电子干扰开关时,一串火球已忽地窜到机翼下,顿时,像遭雷击一般,机身剧烈抖动,密封舱一片漆黑。
  “我被击中了!”在这可怕的一闪念间,他拉下自动弹射手柄,“轰”的一声,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降落伞将昏迷的主人投向地面。
  冷!一阵阵刺骨的北国寒风将张立义吹醒,他发现自己躺在雪地上,奇寒难忍。刚才,他还在保持20度恒温的座舱里,现在被抛在零下26度的雪地里,身上只穿着单薄的高空飞行服,怎么会没有感觉呢?他准备站起来跑步取暖,可一使劲,腰部和踝关节彻骨的疼痛,他这时才知道自己已经受伤了。
  昏迷中,他恍恍惚惚地感觉到远处有汽车的灯光,还有手电筒灯光在晃动照射,还听得见汽车声和人声。原来人们是都跑去看飞机残骸去了,倒把他这个飞行员扔在了一边。他如今气若游丝,刺骨的寒气似乎已渗透进他的躯体,冻僵了他的心肺和内脏。他是多么想让人们俘虏他呀!不然的话,他很清楚,他会在冰天雪地中冻成僵尸的。
  他大声呼喊,使劲摇晃发光的救生设备,可仍然没人注意他。
  在美国受训时,为期3周的野外生存训练起了作用。他拖着身子,在雪地里开始爬行。从被击落时的10日晚21时15分,一直爬到11日天明,他整整爬了8个小时。
  终于,他爬到了一家冒着炊烟的土房前,心中一阵大喜。
  这是村头第一家,门虚掩着,堂屋里灶口还冒着暖热的火光,一位农妇正在做早饭。他扒开房门,想到灶口取取暖,要一碗热汤喝。
  “谁?你是谁?”农妇发现了他,大惊。那怪里怪气的飞行头盔、高空飞行服,农妇哪里见过。
  “我冷……让我暖和一下吧。”张立义央求道,身体瑟缩着向灶口移动。
  这位农妇此时心中已经明白了八九分。
  “不能烤火,冻身子不能烤。”农妇从衣柜里拿出一件大衣给他穿上。又说:
  “吃的东西在桌上,你自己吃,我出去办点事就回来。”
  农妇去了一会儿,带来了几个民兵。
  这位农妇是大队长董吉召的老婆,这里是内蒙古土默特旗沙沟子公社西一间房生产大队。几个民兵用毛驴车把气息奄奄的张立义拉到了公社。当驻地的解放军赶到时,这位少校飞行员、国军“克难英雄”,已在公社换上了一套崭新棉衣,戴着棉帽,一副当地人打扮,正坐在坑上吃热腾腾的鸡蛋面条呢!公社的干部、民兵和前来看热闹的群众还都一个劲儿地劝他“多吃点,多吃点”,弄得张立义受宠若惊,这哪里是在对待俘虏,分明是在招待客人。
  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就在张立义坐在坑上吃鸡蛋面条热得浑身冒汗的时候,在台湾东港张立义的家里,国民党空军司令徐焕升上将拉着悲起的脸,亲自登门报丧。顿时张立义的家人哭成一团。
  1965年1月12日,台湾的中央日报是这样报道的:“空军少校张立义不幸于10日夜驾U—2侦察机到大陆执行任务时殉难。空军总司令徐焕升上将特于11日午间专程前来亲向张少校夫人张家淇女士及其子女和岳父母等慰问。”
  而张立义也同叶常棣一样,在大陆开始了必要的学习与改造生活。
  这次击落张立义驾驶的U—2型飞机是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第一次夜间击落飞机,击落敌机的地空导弹营荣立一等功,受到国防部的通令嘉奖。
  1965年,我国自己制造的地空导弹开始装备部队,随着导弹部队的增多,不仅重要目标有地空导弹部队固定设防,机动设伏的部队也相应增加了。
  1967年9月8日上午,国民党空军出动一架U—2型飞机,进入浙江嘉兴地区侦察,飞行高度为2万—2。05万米。
  设伏在该地的地空导弹某营,首次使用国产地空导弹,有效地破坏了敌机的电子干扰,准确地将敌机击落。
  自1959年9月至1967年9月的8年间,国民党空军的RB—5D、U—2型高空侦察机先后进入大陆侦察129架次,被击落6架。其中U—2型飞机进入大陆110架次,被击落5架,生俘飞行员两名。
  随着中国空军的不断强大,新型机种和多种先进的地空导弹装备部队,中国的领空已被警戒得密不透风。蒋军飞机只要入侵,已很难再安全返回。从1968年起,国民党空军终于痛苦地承认了这个现实,被迫停止派遣U—2型高空侦察机进入大陆纵深活动。
  天惊—中国空军传奇——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面对美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我军一度束手无策,我一架战机在强行攻击时失控坠毁。刘亚楼上将亲自调兵遣将。斗智斗勇,终于蓝天奏凯。叛徒吴献狗逃台,途中被我击落。
  一、飞机拦截失控坠毁山中
  美蒋军在派遣有人驾驶军用飞机入侵中国迭遭重创之后便绞尽脑汁,将最新研制出的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应用到入侵中国领空进行侦察活动,但同样遭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力打击。
  美国无人驾驶侦察机首次侵入中国领空侦察,是在1964年8月29日。
  那天,晴空万里。美国1架147型无人驾驶侦察机,由DC—130型运输机携带,在南海上空投放后,经海南岛进入南宁地区上空,然后改航向东,过梧州、厦门,消失在台北地区。这种无人驾驶飞机,是当时比较先进的飞行器,飞行高度一般在1。75万米以上,时速为750—800公里,机身长8。53米,翼宽8。18米,反射面小,雷达发现距离近。而人民解放军航空兵部队当时使用的歼—6型飞机,按正常爬高难以达到同样的高度,而且在升限高度上作战,瞄准射击动作也较复杂。
  10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某师起飞一架歼—6型飞机,在1。76万米高空,拦截一架从友谊关侵入,至广西地区侦察的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中国飞行员发现目标后即开始进行攻击。因为敌机飞行高度高,中国飞机必须在1。6万米积聚力量,然后上冲1。76万米的高度,靠近敌机后进行射击,无奈中国飞机因为是上冲飞行,在射击高度只能停留短暂时间,飞机便急速下滑,因此中国飞行员上冲后连续3次开炮,直至炮弹打光,但仍未命中目标。这位年轻的飞行员求胜心切,竟决心驾机撞下敌机,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因高空空气稀薄,飞机操纵系统反应较慢,飞行员操纵动作过猛,结果造成失速,飞机进入螺旋状态未能改出,飞机完全失控,飞行员只得饮恨跳伞,飞机坠毁。
  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连续入侵中国领空,解放军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又几战不克,从空军领导到作战部队甚为焦虑。尤其是10月13日的失误,使得空军总部深为震惊。
  1964年10月15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率工作组紧急赶赴某师,调查13日战斗的情况,同该师的指战员们一起研究对付美国高空无人驾驶飞机的方法。分析会上,他充分肯定了飞行员英勇作战的精神,同时又严肃地指出:
  “打击无人驾驶侦察机,是一种新的特殊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