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世民-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我从后面追赶,山路又险又窄,有力使不出,他只要派一个人殿后,我都拿他没办法。现在是我们抢先进入了谷口,一定能把李密灭掉!”
  李密渡过陕水之后,以为后面的行程没啥大问题,便率军缓缓前进,果然翻过熊耳山向南走,正好走进了盛彦师设下的埋伏中。
  盛彦师的弓箭手发出的第一波飞箭全都射向了穿着黄色披风的李密,李密陡然从马背上摔倒在草丛中。一根尖锐的箭头戳进了他的咽喉,令他呼吸不上。他想喊,却喊不出声,他想抬起双手伸向颈脖,双手却似有千钧之重,像鸡爪一样颤抖着无法上抬。他感觉到鲜血正从箭头旁幽幽沁出,像蛇一样爬到他的胸口,爬到他的腹部,又向地面滑去。他的两眼开始发黑。他将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到眼皮上,竭力睁着双眼,瞪望着正在荡摇旋转的天空,感觉到身子正在飞起。一股沉重的力量终于把他的眼皮耷下,令他进入了闪着亮光的黑暗中,他就在光亮和黑暗中飞起,进入了无知无觉的世界……
  在狭窄的山路上,李密的队伍被突然杀出的唐军拦腰切断,首尾不能相救。王伯当在四处寻找李密的途中被唐军一枪戳穿后背,其余大部分将士逃进了山林,四处躲避着唐军的追捕。
  战后,盛彦师派人找到了李密和王伯当的尸体,把他们的脑袋割了下来,用快马送往京城长安。
  皇帝李渊见到李密的人头,高兴异常,立即封盛彦师为葛国公,但仍在熊州领兵。
  李渊把李密的人头用驿站快马送到黎阳李世那里。使者向李世详细讲述了李密出行、谋反及被杀的整个过程。李世把李密的人头供在北面的高台上,跪在面前大声号哭,哭得咯出了鲜血,昏倒了过去。醒来后,他向皇帝李渊上表,请求收葬李密。李渊下诏,令熊州官员将李密的尸体送往黎阳。李世穿上孝服,按照臣子对君主的礼仪置办丧事。他安排了盛大的仪仗队,全军都穿上白衣,将李密安葬在黎阳山南。李密一贯深得人心,很多将士在悼哭时都呕出了鲜血。
  接下来一段岁月,整个黄河两岸,从洛阳到黎阳之间,向东一直蔓延到海滨,在辽阔的中原地带,那些曾经受过李密的恩典、分享过三大粮仓粟米的百万民众,在得知魏公李密已经离开人世的消息后,很多人都淌下了哀伤的泪水,不少民众虔诚地将一炷香烛点燃,用缭缭清烟,追随在万古碧空游荡的李密魂魄。
  李渊对处置李密谋反事件的结局感到十分满意。他欣赏李世对李密的忠诚,正如他当初欣赏屈突通对于隋后主杨广的忠诚。他此前已给隋后主封谥号为“隋炀帝”。那位坚守河东誓死效忠后主的尧君素已经被部下杀掉了,他的人头也被送到长安,时间就在李密的人头送来之前二十多天。遗憾的是河东城没能乘势拿下。
  尧君素坚守河东有一年多。几个月前,东都的隋朝高官监门直阁庞玉、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先后逃到长安归降,李渊都令他们前往河东城下,为尧君素陈说利害。李渊又派人赐予他金券,保证他投降后不加杀害。但尧君素还是没有投降之心。他的妻子也曾到城下对他说:“隋室已经灭亡了,天命已经归属于大唐,夫君您何必自找苦吃,自取祸败呢!”尧君素大吼:“天下事不是你们妇人所懂得的!”他引弓向妻子射去,一箭将她射倒。十一月十二日,他在守卫战中抓住了李渊的二女婿赵景慈,下令在城外将赵景慈斩首,以表他誓死不降之意。他也自知这样下去没有希望,然而既然立志一死,就决不动摇。每次谈到大隋,他没有一次不欷流涕。他曾经对将士们说:“我是皇上做晋王时的老臣,累次蒙皇上提拔,在大义上,我不能不为他而死。现在河东的粮食还够吃上几年,吃光了这些粮食后,足以知道天下事结局如何。如果隋室一定要灭亡,天命的确归属于新的朝代,我就自愿割下人头,送给各位向新朝邀赏。”河东的百姓和全国百姓一样,深受隋朝暴政的戕害,只要有人举起义旗,个个都愿参加。但是这尧君素天生就善于统领部下,使人们几乎没有机会反叛。到了本年底,城中士卒抓获了不少俘虏,才知道皇上开春就已在江都被杀,人们的心思逐渐发生动摇。尧君素又将粮食留给军队,城中百姓是死是活,他一概不管,以至于城中发生了大饥荒,一些百姓饿得靠吃死人或活人肉为生。军士们看在眼里,再也无法忍受了。于是尧君素身边的侍卫薛宗、李楚客突然发动袭击,将尧君素斩杀在床上,随后带着他的人头,跑到城外向大唐军队归降。尧君素的人头立即被送到了长安。唐军还没有来得及进城,尧君素的亲信、朝散大夫王行本就作出了迅烈反应,他本来带着七百名精兵住在其他地方,听说发生变乱后,急忙赶过来营救,得到的却是一具无头的尸体。他随后抓捕了薛宗、李楚客的同党几百人,将他们全部砍头,然后又登城拒守,唐军还是没能攻下。
  大唐武德二年闰二月一日。聊城。
  自称夏王的窦建德率十几万义军,将自称大许皇帝的宇文化及围困在城内。宇文化及多次出战,都遭到窦建德的迎头痛击,只好龟缩在城内,岌岌可危。
  自从去年七月在童山与李密决战大败逃到魏县后,宇文化及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在魏县,他的部下张恺等密谋逃走,被他发觉后把主谋全部杀掉。渐渐地,他的心腹越来越少,兵力也越来越少。兄弟三人别无他策,每日只是聚在一起饮酒,呆楞地看着歌伎妖冶起舞,伸缩着嫩藕一般的手臂。宇文化及每次喝醉,都要责怪宇文智及一番:“干这桩事,我当初并不知情,都是你安排好的,强迫我来当头儿。现在到哪儿都搞不成事,队伍天天逃散。头上罩着杀君的恶名,弄得普天之下没人愿意接纳我们。现在要灭族了,难道不都是因为你!”说着说着,他就抱着两个儿子哭泣。宇文智及大怒,反唇相讥:“事情顺利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这种话?噢,等到要失败了,就想把罪名归到我身上?干嘛不杀了我去投降窦建德!”兄弟几个争来吵去,也没个长幼之尊;酒醒了又喝,喝了又醉,长期如此,部下逃亡的就更多了。宇文化及自知必定失败,就感叹道:“人生终有一死,为何不当几天皇帝!”于是毒死所立的秦王杨浩,在魏县即皇帝位,国号大许,改元天寿,终于过了番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的瘾。
  去年年底,大唐淮安王、山东招抚大使李神通被皇帝李渊派往山东攻城掠地,后来受到了黎阳李世的粮草接济,势力大为兴旺。这时候宇文化及正率叛军大举进攻魏州,魏州总管元宝藏拼死抵抗,双方鏖战了四十多天,宇文化及不能取胜。魏征以老部下的身份前往魏州,劝元宝藏降唐,元宝藏接受了。李神通抓住这个机会,率领几万唐军进击业已疲惫的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抵挡不住,率叛军向东逃到聊城。李神通看到宇文化及已经走入穷途末路,便率军紧追不舍,将聊城团团围住。
  占领着河间众多郡县的窦建德也想赢得消灭杀君之贼的名声。“我是大隋的臣民,隋主是我的国君。”窦建德对自己的部下说,“宇文化及这贼人杀掉了先帝,就是我的仇人,我不能不将他讨灭!”他率十几万大军向聊城进发。宇文化及见势不妙,拿出丰厚的珍宝引诱海边的盗贼投靠自己,隋末最早在长白山起事的王薄贪图珍宝,率队伍前来和宇文化及共守聊城。
  宇文化及和李神通相持了一段时间,叛军的粮食渐渐吃光了,便请求投降,但李神通拒不接受。安抚副使崔世劝他不要这样做,他傲慢地说:“将士们受苦受累这么久,敌人粮尽计穷,早晚之间就要被攻破,我正要一个强攻把他们消灭,好显示国威,并且把他们的金银财宝夺过来,分发给将士们;如果就这样接受他们的投降,又拿什么来劳军呢!”崔世说:“现在窦建德的大军快要到了,如果宇文化及没有消灭,我军将内外受敌,必定失败。如果接受敌人投降,不攻而下,轻而易举就赢得大功,何必去贪图他们的金银财宝,而冒那么大的风险呢!”李神通大怒,把胆敢顶撞他的崔世囚禁在军中。不久宇文士及从济北运来了粮草接济城内,军士气又振作起来,继续顽抗下去。李神通督军猛攻,贝州刺史赵君德奋勇冲锋,第一个登上了城堞,李神通远远地看见了,心里嫉妒他抢了头功,就令部下鸣鼓收兵,全军将士奉命纷纷撤回,赵君德大骂着从城墙上倒趴着溜了下来,这次攻城又没能成功。不久,窦建德的大军赶到附近,李神通只好率军退走。
  在遭受了李神通几万人马的轮番攻击后,宇文化及又受到窦建德的十几万人马更加凶猛的围攻。又是抛石砸到城堞上,又是撞车送上敢死队,宇文化及的军队终于顶不住了。二月一日晚,前来帮忙守城的王薄率先叛变,将城门打开,窦建德的大军一涌而入,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等人全被活捉。
  窦建德首先前去拜谒大隋皇后,口中自称为臣,又换上白衣追悼先帝杨广,哭得十分悲伤。传国玉玺和护卫仪仗都被他收走,跟着叛军一道来的隋朝文武百官也得到了他的礼遇,那些当初发动叛乱杀掉先帝杨广的头目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都当着隋朝文武百官的面被斩杀,他们的人头被悬挂在军门外的旗杆上。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被用槛车一路吱吱呀呀地送到襄国斩首,一辈子都不善言辞的宇文化及,在临死前也没别的话,只是不断地絮叨:“我不辜负夏王!我不辜负夏王!”可夏王为了心中的仁爱忠义,还是把他的人头剁掉了。
  五六年间,窦建德由高鸡泊高鸡泊:在今河北固城县西南。中的一名小强盗,崛起为统帅几十万义军的一方枭雄,都拜他心中的仁爱忠义信念所赐,当然,他也具有乱世所必需的智略、果敢和狠辣。
  窦建德是清河郡漳南漳南:今山东德州西南。县人,少时一诺千金,名重江湖。曾经有同乡死了亲人,因家贫安葬不起,当时窦建德正在驱牛耕田,看见了同乡哭得凄惨,长叹一声,停住手中的活儿,把耕牛送给同乡办丧事,从此大为乡党所称颂。他曾经做过里长,因为犯法逃掉了,正好碰上朝廷大赦,才得以返回。他的父亲死时,当地送葬的竟有一千多人,但亲朋好友送给他的财礼,他一概谢绝。
  大业九年,朝廷募兵征讨高丽,本郡选拔那些特别勇敢的人充作下级军官,窦建德被任为二百人长。当时山东大水,很多民众流离失所,接着又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一茬又一茬的人被饿死。同县乡民孙安祖刺杀了暴虐的县令,逃到了窦建德那里,窦建德把他藏了起来。他对孙安祖说:“现在黎民百姓快要活不下去了,主上不加抚恤,却还要第二次远征高丽,不知又要死掉多少人啊!大丈夫当乘这个机会起事,干嘛到处逃亡呢!你知道高鸡泊那个地方,方圆几百里,长满了芦苇,你可以逃到那儿去,偷空出来抢些东西用。先慢慢地聚集一些人马,等到以后形势发生了变化,肯定可以干出大事来。”孙安祖答应了。窦建德于是招诱逃兵以及穷得没有家当的光棍汉,集中了好几百人,交给孙安祖带进高鸡泊做了强盗。当时在泊中还有两只队伍,一支是张金称带的百把人的队伍,占据着沙洲一带。另一支是高士达带的一千多人的队伍,驻扎在靠近清河一带的湖地。
  这三支强盗队伍每次跑到漳南抢劫的时候,凡经过一个地方,都要杀掠民众,焚烧房屋,独独不进窦建德家所在的那一片民宅。于是郡县官吏怀疑他与强盗暗中勾结,就把他的家属抓进监狱,不论男女老少全部杀掉。窦建德听说家族被屠灭,便率麾下二百多人逃到了高士达手下。高士达自称东海公,任命窦建德为司兵。后来孙安祖被张金称火并杀害,他的部下好几千人都投到窦建德这边。从此这支队伍越来越旺,兵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但还是以高鸡泊为老巢。高士达又任命窦建德为军司马。窦建德总是诚恳待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士卒因此乐于为他效命。
  大业十二年,涿郡通守郭绚率兵一万多人前来讨伐高士达。高士达与窦建德假装发生了内哄,由窦建德率精兵七千前去向郭绚投降。郭绚信以为真,不加戒备,窦建德乘接近郭绚军营之际,突然发动袭击,大破敌军,斩下郭绚的人头献给高士达。当年,朝廷又派太仆卿杨义臣率兵一万多人发动第二次征讨。杨义臣一到,便在清河歼灭了张金称的队伍,还将所有的俘虏全部坑杀。接着杨义臣又来到平原,准备进入高鸡泊讨伐高士达。窦建德认为隋将中就数杨义臣最会用兵,于是劝高士达避敌锋芒,率军躲到很远的地方,等杨义臣军疲惫不堪时,再寻机回兵袭击。但高士达拒不听从窦建德的建议,留下他坚守营寨,自己亲率精兵抗击杨义臣。在取得一场小胜之后,高士达纵酒高宴,结果五日后双方再战,高士达中了杨义臣的埋伏,临阵被乱兵杀死。杨义臣乘胜进攻营寨,窦建德早就带着一百多名精锐军士驻扎在既险要又便于逃跑的位置,当强敌围攻上来时,他迅速地逃掉了。杨义臣以为基本上已把这支队伍解决,便把平叛大军开走了。窦建德重新回到高鸡泊,将逃亡的士卒重新招集起来,又有了几千兵力,窦建德自称将军,不久又兴旺了起来。
  当初,盗贼们抓获了隋朝官吏和读书的士子,都会把他们全部杀掉,只有窦建德每次抓获这些人,都真诚地加以礼遇。有一次队伍俘虏了饶阳县长宋正本,窦建德不仅不杀,反而把宋正本待为上宾,让宋正本帮他参谋军机大事。此后,渐渐有一些隋朝官吏仰慕他仁爱的名声,带官军连同城池一道归附他。大业十三年正月,窦建德在河间自称长乐王,年号丁丑,设置文武百官。当年七月,隋帝杨广派左御卫大将军、涿郡留守薛世雄率燕地精兵三万南下讨伐李密,军队所过之处盗贼一律剪灭。薛世雄走到河间,首先进讨窦建德,窦建德率军放弃多座城池向南撤退,声称要回到豆子豆子:在今山东惠民县西……薛世雄以为窦建德害怕自己,便不再加以防备。窦建德秘密率军返回,谋划大举偷袭薛世雄。当军队来到离薛世雄军营一百四十里的地方,窦建德率敢死队二百八十人先行出发,令大队人马随后跟进。在路上,他同敢死队约定:“如果是夜里赶到,我们就突袭敌人的军营;如果天亮才到,我们就投降算了。”当他们飞马赶到离薛世雄军营约有一里的地带,天色已经快亮了,窦建德和众人惊惶地商量起投降的事,却发现天降大雾,人在咫尺之间互相都看不清。窦建德高兴地说:“是上天在帮助我们哪!”于是带领众人突入薛世雄军营发动袭击,薛世雄的军队在大雾中不知敌人究竟来了多少,全都炸了营,士卒纷纷跳到栅栏外逃跑。窦建德的大队人马随后赶到,将薛世雄的三万精兵一举击溃。从此以后,窦建德在河北一带所向无敌。
  窦建德曾经攻下了景城,抓获了户曹张玄素准备斩杀,景城县民众一千多人来到军门号哭,请求不要杀掉张玄素。他们说:“张户曹清廉无比,大王如果杀了他,靠什么鼓励人们学好啊?”窦建德于是放了张玄素,任他为治书侍御史,被张玄素婉言谢绝了。后来等到皇帝杨广在江都被杀的消息得到确证后,窦建德又任张玄素为黄门侍郎,张玄素这才接受。
  河间郡城被窦建德围了一年多,多次爬城都无法攻克。郡丞王琮清正廉洁,士民都乐意为他效力。后来,城中粮食终于吃完,又听说皇帝杨广在江都被杀害,王琮便率领官吏士民为皇帝发丧。窦建德听说后,也派了几名使者前往吊丧,王琮顺便通过使者请降,窦建德表示接受,还准备了许多精美的食物等待他的到来。
  王琮亲率郡府官吏前来军门投降,他们全都穿着白色的孝服,个个五花大绑。窦建德亲自为王琮解开绳索,和他谈起隋亡之事,王琮伏在地上悲痛欲绝,窦建德也跟着哭泣。
  将领中有人喊道:“王琮抵抗我军这么久,杀了我们多少人啊,现在是没法子才出来投降的,干脆把他用锅煮了吧!”
  “这是一位义士啊!”窦建德生气地反驳那位老朋友,“我正要重用他,来鼓励那些立志忠君的人,怎么能把他杀了呢!过去我们在高鸡泊中做小强盗,还可以随意杀人,现在要安百姓定天下,怎么能杀害忠良呢?!”他当即下令军中,“过去和王琮有仇的人听着,今后谁敢动王琮一根指头,我就诛灭他的三族!”
  当日,窦建德就授予王琮瀛州刺史的职务。当王琮投降得到优待的消息传开后,周围众多的郡县官吏纷纷上表向窦建德投降。他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十几万人马,终于由躲在高鸡泊里打家劫舍的小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