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世民-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压在汉光武的肚子上。现在各位大臣都是德高望重的人物,有的是平生亲朋好友,当年的友情怎能忘记,请你不要在意这些!”刘文静怏怏而退。他的个性使他无法融进李渊的私人小圈子,于是和皇帝的感情越来越疏远。今年春天,刘文静被派到李世民身边一同镇守长春宫。他身任民部尚书,却被支到外地,显而易见是李渊厌烦他,他更怀疑是裴寂从中捣的鬼。当裴寂率军出征晋州之后,朝廷大事缺乏精通实务的相才打理,李渊才将刘文静调回长安。这本来是刘文静上升的一个契机,他也干得颇为卖力。当裴寂因战败而灰溜溜地返回京城以后,刘文静多少有点幸灾乐祸,但他没想到,李渊那么快便恢复了裴寂的职务,依旧把无比的宠信加在裴寂身上。刘文静真的嫉妒了。想当初,他从高战败归来后,被除名了好几个月,通过第二次征战胜利,才恢复了原来的职务。相比之下,李渊对裴寂有多偏袒啊!于是,刘文静本能地对裴寂产生了较大的癥触,每次在朝堂上商议军政要务,两人的意见几乎都对着来:凡是裴寂所肯定的,刘文静一定要否定;凡是刘文静所肯定的,裴寂也一定要否定。在很短的时间内,两人的关系急剧恶化。
  事情出在一次酒后失言上。那天刘文静和弟弟通直散骑常侍刘文起在家中喝酒,刘文静向弟弟发了一大通牢骚,越说越激愤,后来简直无法控制情绪,便乘着酒兴,拔出佩刀砍在屋柱上,谩骂道:“我迟早要杀了裴寂这王八蛋!”那段时间,他们的家中很不宁静,多次闹起了妖怪。刘文起这人很迷信,便召来巫师在星光下披散头发,口中衔刀,作法镇邪。
  这两件事,都被刘文静的爱妾桃儿看到了。桃儿最近在与其他美女争风吃醋中失了宠,对刘文静满怀怨恨,回家省亲时,便把所看到的情况和哥哥讲了,经过这一番发泄,她心里才略略感到一丝快意。但她的哥哥却以为刘文静真的要谋反,怕连累了自己,急忙向朝廷揭发了刘文静的异常举动。
  皇帝李渊把刘文静兄弟俩抓进监狱,派裴寂和萧蠫出面审问。
  “太原起义之初,我作为司马,大致和裴长史的名位差不多。”刘文静全无了往日的豪气,头发乱蓬蓬的,神情颓伤之极,他向两位主审官原原本本地坦白道,“而今你老裴做了仆射,身为第一宰相,住着上等的住宅。而我刘文静官职跟众人差不多,年年东征西讨,老母留在京师,住个房子都还漏雨,心里实在是有些不满,醉酒后控制不住,才口出怨言。”
  当李渊看到这些供词后,便对群臣说道:“凭着刘文静这些话,就足以证明他想谋反。”
  礼部尚书李纲和内史令萧蠫竭力辩说刘文静并无谋反之意。
  远在长春宫的李世民得知这一重大变故后,接连上了好几道奏章,为刘文静说情。他说,当初在晋阳筹划起义时,是刘文静最先定下了西取长安的非常之策,然后才让裴寂知道;等到平定了京城,两人的待遇差距太大,所以刘文静才口出怨言,这绝不是谋反。请父皇明察。
  李世民历来对李渊有很大的影响力,他的辩护使李渊产生了犹豫,但裴寂却有意把话朝李渊最忌讳的地方挑:“刘文静的才干谋略的确超过常人,但他的个性粗疏、凶险,对皇上您和裴寂二人的怨恨藏了很久。现在天下还没平定,外有强敌逼近,如果将他赦免,必定留下大患。”
  李渊正为了山西的危情而处在极大的焦虑之中。听了裴寂的挑唆,他杀机陡起,终于下令处死刘文静和刘文起两人,并将他们的家产抄没。
  刘文静临刑前,抚摸着胸口,惨痛地说:“自古人们都说,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看来真是这样啊。”他死时五十二岁。时为武德二年冬十月四日。
  李世民远在长春宫筹办出征事务。由于军情紧急,他无法抽身回长安当面为好友说情。当得知刘文静已被斩杀时,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他伤痛地哭了很久,觉得非常对不起这位一道筹划天下大计的老友。他知道,父皇已被迫在眉睫的军事危情弄得精神紧张、举止反常。对于那位火上浇油、竭力把刘文静往死处整的裴寂,他十分痛恨,但只能把这种痛恨深深藏在心底。在这危难时刻,他没有权利过多地沉溺在私人情感中,便忍住心头的伤痛,加速进行出征准备。
  十月二十日,李渊抵达长春宫,亲自为出征的大军送行。他问李世民,你将用何种战策对付刘武周?李世民回答,我将像对付薛仁杲那样,先守后攻。李渊说,这样我就放心了。
  十月二十八日,龙门。滔滔黄河冻结成一面弯弯绕绕的长镜,一队队唐军踩着坚冰走过黄河,不时有人踩滑了脚,身子一溜老远,刀枪溜得更远,引来周围一阵笑声。
  秦王李世民披着黄色大氅,骑在白蹄乌上,缓缓踏过黄河。到了岸上,他抬头向远方眺望,一排排士卒从身旁经过,踩得积雪“咯哧、咯哧”作响。
  “白蹄乌渴啦,秦王——”侍卫陆冲对李世民喊道,“它在舔雪吃!”
  李世民一提马缰,免得白蹄乌贪吃白雪,呛得热肺生寒病。白蹄乌生了气,啾啾地嘶叫起来。
  八万唐军渡过黄河后,挺进到龙门以东的柏壁扎营。柏壁是一座建造在丛山中的古老城堡,北靠汾河,既便于防守,又不会被断绝水源,是一座十分惬意的驻军营地。李世民令唐军在军营前挖下了五道深壕,使得敌人无论步兵还是骑兵都无法轻易迫近。
  这时,河东各个州县在经过双方多次掳掠之后,仓库为之一空,民众都躲进了山林和城堡中。唐军随身所带粮食不多,后方一时又接济不上,仓曹官便前往民间征粮,却一无所得。李世民令房玄龄写了一份劝谕民众支持唐军的文告,向四方广为散发。百姓听说当年的二郎亲自挂帅出征,可高兴了,纷纷向龙门一带逃难。李世民令仓曹官花钱向百姓收购粮食,很快就解决了一时的给养问题。不久永丰仓的粮食便送到了。
  宋金刚得知唐军再次前来,便率大军冒雪逼近柏壁。李世民登上柏壁东部的玉壁城观察敌情。在深暗低沉、几乎贴着山梁的天空下,敌人在雪地上排成军阵,战马雄壮,刀枪如林。李世民紧盯了半个时辰,大雪飘飘而下,敌阵却巍然不动。
  他回头对跟在身旁的堂弟李道宗说:“敌人仗着人多,前来邀我出战,你看我应该怎么做?”
  “敌人连续取得胜利,兵锋锐不可当,可以用计谋来对付他,如果直接与他交战,估计很难取胜。”李道宗分析道,“我军应该深沟高垒,不与他野战,挫伤他的锐气;敌人不过是些乌合之众,很难长久地坚持,等到他粮食供应不上,最后没了吃的,自然会军心离散,那时我军可以不战而胜。”
  “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李世民笑着说。
  李世民于是坚守壁垒,拒不出战。宋金刚深通兵法,也不急于主动进攻唐军依山而立的坚固壁垒。双方平静地对峙了三四日,天气突然放晴,太阳一出,冰雪消融,天气比下雪时还要冷几分。宋军只好踩着泥泞的路面,撤退到浍州一带。
  当大地渐渐干燥,湛蓝的天空高耸而辽阔,从浮流着冰块的河面吹来一阵阵冰冷而清新的空气,站在山城上,遥远的山川万象尽收眼底。一个晴朗的早晨,李世民亲率二十几名轻骑,前往浍州一带侦察敌军的动静。他们在山林和原野中奔驰了一天一夜,来到浍州城西面的原野。李世民令众骑兵分散隐蔽,三人一组,仔细观察各个方向敌军的情况,用墨粉笔在纸上简要勾画出附近的地形,同时,三人之间轮换着休息。吩咐完毕,他和侍卫陆冲登上一座小山丘,在草丛里躺了下来。白蹄乌和陆冲的战马被放在一旁吃草。两人都疲惫不堪,很快便睡着了。
  啼、啼、啼,啼、啼、啼,这是一群战马在草丛中轻轻奔跑的脚步。它们正从远处向山丘逼近。
  李世民侧躺着,一动不动,响亮地打着鼾。
  战马上有脑袋低伏,战刀高扬,掠过一道道阴冷的雪光。他们盯着山丘上两匹战马驰来,越驰越近。马蹄声越来越重,得、得,得、得地敲击着地面。
  李世民和陆冲依旧沉睡不醒。
  突然,草丛中钻出一只老鼠,吱吱地尖叫着,它的身后一只花蛇沿着草丛嗦嗦滑动,紧追不舍。老鼠慌不择路,一下子撞在了陆冲的脸上。陆冲睁眼一看,“啊”的一声坐起,老鼠向后一挫,又从陆冲的腰旁窜走,花蛇紧跟着嗖嗖地溜了过去。
  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陆冲转身一看,看见了战刀和一张张狞笑得像刀锋的脸,啊,敌人!他连爬几步,一掌推醒了李世民。李世民揪身坐起,看见敌人已到近前,非常吃惊,对陆冲喊了声:“快跑!”随后几步奔到正在吃草的白蹄乌身边,嗖地跳上马背,双腿一夹,便驰下山丘。陆冲骑马紧跟在后。
  已逼近到山丘下的敌骑见目标已经逃跑,急忙纵马快速追来。
  李世民驰马跑了百余步,回头一看,敌骑已追了上来。他们的战马早已在奔跑,很容易调到最大马速,而白蹄乌刚刚起动,马力还没跑开,眼看着敌人离后背越来越近。李世民边纵马驰骋,边飞速取长弓在手,从箭袋里挑出一支大箭,侧身向后,将弓拉到最满,瞄准奔驰在最前面的一员骁将便射。“崩”的一声,大箭闪电般飞出,直中那骁将的前胸,那骁将翻滚下马,惊得他的战马四蹄直跳。后面紧跟而上的几匹战马也都乱了马脚,打着半旋,啾啾地嘶鸣。所有的追兵都惊呆了,缓缓停了下来,有人飞身下马,跑上前翻开那骁将的身体一看,一支粗长的羽箭穿透了那骁将胸前的铠甲,钻进了他的心窝,箭杆入肉处仅仅沁出点滴鲜血,但人已经断了气——好厉害的大箭啊!围上来的一圈骑兵个个目瞪口呆!
  乘这段时间,李世民带着陆冲已经冲刺到很远的地方。约摸过了二三里地,李世民回头再看,敌人早就没有追上来,而是远远地停在山丘附近,向这边茫然地眺望。
  李世民继续驰骋,渐渐收拢了十几名轻骑,众人马不停蹄地向回赶路。当天深夜,他们回到了柏壁军营。第二天一早,掉队的军士也赶了回来,居然没有丢失一人!看来那支大箭真的起了大作用。
  上午,汇总了众人勾勒的草图后,对这一路的地形,李世民已经了然在胸。下午,李世民召集屈突通、殷开山、房玄龄、杜如晦、长孙顺德、刘弘基、秦琼、程咬金、翟长孙等将官,一道对原用的地图进行改动、增添,勾画出一幅从柏壁到浍州的山丘、河流、原野、城堡的大致图形。随后,大家便对在这一带可能发生的各种交战反复进行模拟。
  秦琼看着李世民紧锁的像隐藏着风雷的眉宇和随着手指移动、不断闪眨的明亮而锐利的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李密和王世充的形象,好半天都挥之不去。
  在这以后,李世民不断派将领到附近各个方向前去侦察地形,将主要的道路图纸都重新修订,同样进行各种战斗模拟。
  十二月十一日,夏县郊外。
  永安王李孝基奉皇帝李渊之命,率二万大军围攻造反的吕崇茂,已经有十几天了。陕州总管于筠劝李孝基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法,发动连番攻击,将夏县城一举攻下。但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却建议先造好攻城器械,再让军队用云梯爬城。独孤怀恩率军久困于蒲坂城下,无所作为,见了坚城就头痛,可不愿再冒风险。李孝基采纳了独孤怀恩的意见,对夏县围而不攻。吕崇茂见唐军围城,便派使者向宋金刚紧急求援,宋金刚令将领尉迟敬德、寻相率援军赶了过来。本日一早,尉迟敬德率军向南迂回到唐军的后背,突然发动猛烈的攻击,吕崇茂也率城中兵马冲杀而出,唐军腹背受敌,全部覆没,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等人都做了尉迟敬德的俘虏。
  几天以后,尉迟敬德、寻相率胜利之师兴高采烈地行进在回浍州的大路上。当他们经过美良川时,突然遭受到一阵又一阵的箭雨的袭击,尉迟敬德的队伍猝不及防,纷纷中箭倒地,一些士卒慌忙趴到地上,另一些则被军官们喝令拿着盾牌护在骑兵的前面。
  “冲啊——”一声吼叫之后,一彪骑兵从左侧冲杀过来。当头一将驱马快得像一阵旋风,他躬起铁塔般的身躯,手擎铁锏,左砸右打,正是大唐秦王府马军总管秦琼!秦琼所到之处,敌骑一个个摔下战马,他带着这支骑兵在敌阵中横冲直撞了几个来回,便将敌阵冲得七零八落。
  这座黄衣铁塔终于被另一座白衣铁塔拦住,这白衣人身高八尺,额头宽阔得能够跑马,眼神黑亮如漆,正是敌将尉迟敬德。两人拍马相对,秦琼虎眉倒竖,挥锏砸向尉迟敬德的腰胁,被尉迟敬德一枪轻盈地挑开,就这么一个回合,两人的马头已然错开。秦琼猛勒缰绳,回转身躯,大吼一声,纵马冲撞过来,手中的铁锏已向尉迟敬德当头砸下,尉迟敬德一舒腰身,横枪硬生生接住了这一重击,不料这一重击竟有千斤之力,震得他双手虎口流血。秦琼的手也红了一片,他刚刚回身收锏,尉迟敬德手中的长枪便像蛇一样缠了过来,枪头直抵秦琼的胁下,被秦琼持锏一招“苍龙摆尾”,将对方的枪头砸向地面,两人的战马又已然错开。
  这时,殷开山率一支骑兵从右侧突进战团垓心。尉迟敬德和寻相见腹背受敌,拍马便向北逃,秦琼纵马赶上去阻截,却被尉迟敬德手中似乎无处不在的长枪拦住了去路。尉迟敬德边战边退,赶在殷开山率军兜住退路之前,掉转马头飞驰而去,秦琼在后面紧追不舍。两位骁骑像两只飞箭从原野划过。眼看两人离前面的寻相等人越来越近,尉迟敬德却突然拉马向东拐去。秦琼在后面略一迟疑,正要作出反应,忽见一阵黑点飞向了他的面门,饶是他应对迅捷,将身子急速地伏在马背上,刹那间,十几支羽箭带着尖锐的啸声从头顶飞过。秦琼吓了一跳,猛拉缰绳,将座骑硬生生地钉住地上。又一波飞箭带着哨音射来,被秦琼挥锏一一挑开,但座骑的左前腿已然中箭,趔趄着要向下倒。当唐军大队轻骑赶过来时,尉迟敬德等人已经变成了原野上的一排黑点。
  这次战斗虽然没能抓住敌军主将,但仍是一场漂亮的埋伏战,唐军将士单单割下敌人的头颅就有两千多个,抓获的俘虏也有三四千人。
  回到柏壁,秦琼向这次埋伏战的幕后策划者李世民讲述了对阵的尉迟敬德的高超武艺和逃跑妙术。“真可惜啊,多出色的一员战将,却为刘武周这傻瓜当差!”秦琼不禁叹息道。
  “放心吧,说不定哪天他便成了我们的同事!”李世民笑着说。
  李世民将这场埋伏战的情况写成书信,派快马送回长安。数日后,皇帝李渊的使臣便到了,他带来了李渊表扬参战将士的诏书,还带来了李渊专门写给秦琼的一纸手令,上面说:“将军你不顾母亲在王世充的手上,西奔千里前来投我大唐,又这么快便立功报效。朕的肉如果可为你用,朕都愿意割下赐给你,何况是美女、珍宝呢?朕是不会吝惜的,你还要继续努力!”李渊还令使臣带来了一个黄金瓶,赏给秦琼,供他当酒壶用。
  这下可把秦琼感动得热泪飞迸。他面北而跪,郑重地接受了黄金瓶和手令,然后叩了三个响头,遥祝皇上万寿无疆。
  程咬金站在一旁看着,眼热得烫人。
  十几天后,程咬金立功的机会也来了。秦王李世民又接到斥候的报告,指宋金刚要派尉迟敬德和寻相率几千精骑暗中潜往蒲坂,支援王行本。李世民亲自带着刘弘基、翟长孙、程咬金等将领,率领步骑三千,从小道连夜赶到安邑,在一片狭窄的山岗埋伏了下来。从后夜卯时到拂晓,不断有斥候飞马赶到,向李世民报告敌人行进的位置。第二天上午巳时,敌人果然进入了唐军的埋伏圈,遭到了弓弩强劲的射杀。数百匹战马横倒在凹地里,发出悲惨的嘶叫,那叫声甚至盖过了敌兵恐惧和伤痛的哀嚎。敌人乱作一团,拼命地向来路猛冲,想杀出一条血路逃走。但李世民吸取了上次殷开山和秦琼设伏的教训,将封口处扎得严严实实,又是连弩从高处朝下飞射羽箭,又是骑兵架设一排排长枪堵住路口。尉迟敬德和寻相四下里寻不到出路,被逼无奈,只好纠集了二百多名精骑,向封口处硬冲。他俩手持战刀,顶在队伍的尾部,严令士卒不准后退,违者一律斩杀。结果,他们竟带着几十名精骑从飞箭之下和长枪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向北边飞也似地逃窜。
  李世民率骑兵在后面紧紧追赶。他用长弓将落后的敌骑一一射杀,又纵马更加逼近逃跑的敌人。他一箭射在寻相的肩胛处,寻相忍痛伏在马背上继续飞逃。为了保护寻相,尉迟敬德不惜放慢马速,向李世民还射一箭,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