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美国当大师-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蔽之,就是增加富力”,并批评社会主义的宣传是“空谈主义”。

    此文一发,二李,陈望道还有邵力子等人纷纷发文在《新青年》上加以反驳,最后陈仲甫也加入了进来,一场论战就此爆发。到了今年四月份才算消停了一点。

    二人落了座,点了菜,稍稍聊了几句。张东荪便开口问道:“雪帆兄,鸿渐先生的翻译稿拿来了吗?”

    陈望道点了点头,从皮包里面拿出两份手稿道:“一部《我的安东尼亚》,一部《嘉莉妹妹》,都是花旗国知名作者的作品。”

    他们二人见面不但是为了吃饭聊天,还是来拿袁燕倏的稿子的。

    张东荪此时不但身任上海《时事新报》和《改造》杂志主编,又兼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主任,还是共学社的负责人之一。

    这个共学社和讲学社一样,都是新学会的子团体。共学社以翻译西方书籍为主旨,商务印书馆就替他们印了一套卷帙甚巨的“共学丛书”。

    而另一边的《新青年》不但被查禁,而且这个时候财务状况也不是很好,陈仲甫又在广州要另起炉灶。所以陈代总编收到了袁燕倏的翻译稿没办法处置。

    不过他还是很有责任心的,觉得稿子质量非常不错,就这么放着实在太可惜,于是就代替袁大师投到了张东荪的《改造》。

    …………………………………………

    看来写到赛里斯的时候,慕容不得不“精简”一下了,否则只要随便扯扯某人和某人的关系一章就有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公学校

    本章副标题:这个小袁不寻常

    ……………………………………

    张东荪翻了翻手中书稿,抬了抬圆框眼镜问道:“雪帆兄,你可知道这位鸿渐先生是什么人吗?”

    “知道啊。”陈望道回道,“东荪兄,仲甫找人打听过了,n玉的学生里面字鸿渐的那也只有袁君燕倏了。他乃是无锡县人士,曾经在沪江大学就读……”

    其实沪江大学(universityofshanghai)也是一所教会学校,是美国浸信会开办的。

    就读这所大学对有志于留美的中国学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1917年开始它的学位是由弗吉尼亚州颁布的,因此能得到美国各所大学的承认。

    我们的袁大师就是拿着弗吉尼亚州的学士学位和神父教授的介绍信,跑到纽约大学读的经济学硕士,连入学考试都不用再考了。

    说起来,他的校友之中不但有徐志摩这位名人,还有李公朴和毛人凤……真是因吹斯听的组合。可惜这两位入学太晚,无缘结识这位袁学长。

    只听陈总主编继续说道:“去年他因为华尔街爆炸案的嫌疑入狱,还被花旗国警察刑讯受伤得了败血症差点死掉。不过吉人自有天相,袁君不但恢复健康也洗脱罪嫌,并且还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

    “诚如雪帆兄所说,袁君确实是以那起大案和新人作家而出名的。不过……”张东荪先是点点头,然后再摇摇头道,“你们的消息有点旧了。鸿渐先生现在不但是一位很受欢迎的大作家,还是一部预算为三百万美元电影的大编剧,更是在决斗中战胜英国佬的大英雄!”

    “三百万美元?!战胜英国佬?!”陈望道再有涵养也被这两个消息惊得差点跳起来。

    三百万美金在当时什么概念?周氏兄弟置办的帝都四合院也不过折合1700多美金,魔都市中心的公寓楼也不过几百美金而已……这个数字作为一部电影的拍摄预算那真是太夸张了。

    至于决斗和战胜英国佬那更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于是陈代总编瞬间就认定鸿渐先生肯定是一位国术高手。

    张东荪见他的样子不由得微微一笑,其实心里面也想起了自己刚刚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那副震撼莫名的样子。

    比起陈望道,他的消息渠道就要多得多了,尤其是美国那边的新闻。此时的张君劢和林长民可都在欧洲呢。

    “这还不止呢,雪帆兄。孙先生读了他的文章,亲口赞誉袁君在政治学上造诣很高,还托人传话想他请到广州任职。哦……对了,他还成了南洋魏家的东床快婿。”

    天魔传人对老张这人的评价是,书生气灼然。所以建国之后才会牵扯进“叛国案”之中,而天魔传人也确实放了他一马。

    时人也称赞他为,古之士大夫也。所以他从五四开始就一再声称脱离政治,可是观其一生却始终牵涉在政局之中。

    像这种人物儿,听到袁大师“传文采至海外,扬侠气于异域”的精彩事迹,自然是心向往之,恨不得立马见个面握个手合个照,和后世脑残粉也没啥区别。

    因此他才会这么关注袁燕倏的译稿,不然以他现在的身份何须亲自来拿呢?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张东荪还有另外一个打算。他想要借这个机会和袁燕倏套个近乎,然后就有机会请他到上海中国公学担任教授。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为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东京8000余名中国留日学生罢课抗议,3000余名留日学生退学回国。

    1906年2月,因大批留日学生返抵上海,没有着落,留学生中的姚洪业、孙镜清等各方奔走,募集经费,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租民房为校舍,筹办中国公学。两江总督端方每月拨银1000两,派四品京堂郑孝胥为监督。

    实际上,这所学校当时是由革命党和立宪派所把持。胡适和秋瑾这两位就曾经是该校的学生。

    1906年4月10日,中国公学在上海正式开学。同年,胡适考入该校。

    1908年9月,因为学潮,胡适随一些激进同学离开公学,自办新公学继续学业,同时又兼了新公学低级班的英语教师、兼批改作文。后来新公学经费拮据难以为继,遂与老公学谈判合并,160多人的新公学大部分学生回去了。

    1909年10月,中国新公学与中国公学合并。同年,吴淞中国公学校舍在吴淞炮台湾落成(今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

    1915年,梁启超任董事长。同年,北京国民大学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合并,称中国公学大学部。

    这就是上海中国公学的由来。

    梁启超在1920年自欧洲归来,“惟吾欲在上海办一大学,彼若有志相助者最善。”。于是他和同人就承办了这所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经过改组之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有着“熊凤凰”之称的熊希龄担任校董会董事长,张东荪成了大学部主任。此时学校的老师中也有颇多名人,比如朱自清和叶圣陶。

    梁启超等人非常关注这件事情,他自己说“吾将以此为终身事业,必能大有造于中国。”。然而,“我所最感苦痛者,是吾党人才缺乏。”。

    所以,老张就发现了小袁这么一个光彩耀目的人才,而当我们的袁大师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那必定是……呵呵呵。

    说到这里,张东荪想到一事便问道:“雪帆兄,恕我冒昧。敢问你们开给鸿渐先生的润笔是多少啊?”

    陈望道闻言一愣,沉吟了一下道:“不瞒东荪兄,仲甫做的主,《妻妾成群》的稿酬是以鄙刊最高标准……千字十元!”

    千字十元高吗?

    这么说吧,1920年前后商务印书馆开给梁任公的稿酬是千字二十元,乃是当世最高。而相比之下,胡适之的稿酬只有千字四元。

    而《妻妾成群》这篇中篇小说总字数是三万六千四百多字,那么袁大师拿到的稿酬就是三百六十块银圆。

    这比起当时一般老百姓的收入来说自然是很高的。比如那位北大图书管理员一个月也只不过八块银圆。

    可是当时一块钱购买力大致折合50软妹币左右。这么算下来的话,袁燕倏现在也不过就是千字五百软妹币的待遇,别说和五白这样的顶级网文作者相比,连中神都算不上。

    这么一比的话,还真让人有点唏嘘呢。

第一百三十六章 赤兔马

    本章副标题:大魔导师的降临!

    …………………………………………

    陈望道作为一位编辑,自然之道张东荪这个问题的用意。

    他很是诚恳地解释道:“鸿渐先生想得十分周到。他在所附信件上说了,他已经得到了两位原作者的授权,授权金是翻译稿酬的一半。”

    “更让人敬佩的是,在他的劝说下这两位作者愿意把授权金捐献给我们中国的妇女界。”

    这里必须要解释一下,对于翻译作品来说有两个创作者,原著作权人和译著作权人。翻译的作品的稿酬自然是由他们共享的。

    不过这年头的版权保护也就那样了,尤其是赛里斯,翻译者很少去问原著作权人拿授权。

    从一百年后的袁大师虽说有时候也看看盗版影视作品和网络小说,不过他的版权意识比当时的赛里斯人强多了。

    何况他和薇拉…凯瑟女士、西奥多…德莱赛先生算是朋友,为了一点小钱搞坏和这两位大作家的关系那也实在太蠢了。所以在他和这两位作家商定此事的时候,就让约翰…麦考尔先生做了两份授权合同。(见第一卷第二三五章)

    凯瑟女士和德莱赛先生那可都是红到发紫的左派,前者是世界妇女联合会的重要成员,后者未来加入了美共。于是袁燕倏稍稍忽悠了几句,他们就同意把授权金捐献给多苦多难的赛里斯女性。

    而我们的袁大师正好借此刷一波声望,就此向着“妇女之友”踏出了无比坚实的一大步。

    张东荪一听也是肃然起敬地道:“看来这位袁君还真是一位慷慨任侠之士啊……”

    慷慨任侠的袁燕倏眉头紧蹙,用很是嫌恶地语气说道:“克克,你可真是太讨厌了!老是送我礼物,搞得像是我买不起一样……”

    他再次打量了一下眼前这匹拥有双料冠军(父辈母辈)血统的漂亮小母马,叹了一口气道:“下次可不许这样了啊。”

    说实话,这种纯血阿拉伯马以他现在的身家一咬牙也不是买不起。只不过饲养顶级赛马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

    什么恒温马厩、什么专业饲养员、什么冠军骑手……最关键你得有一个大大的牧场啊。而且投资赛马,单靠赛马比赛的奖金那是赚不回来的,这涉及到了一整个产业。

    说穿了,养赛马纯粹就是为了装逼而烧钱。

    1921年4月15日,星期五。

    他和他的克克还有他的女秘书正身处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奇蒙旁的一座牧场之中,他们来这里就是参加春季赛马会的。

    而这匹小马驹就是赛马会之后的拍卖会上,白富美买下来送给他的礼物。这座牧场也是她的产业之一。

    布鲁克斯女士嫣然一笑道:“腻嗷,只要你喜欢怎么样都行。对了,你给她起个名字吧。”

    废话,任天堂圣贤二爷的坐骑那也只有一个名字……

    “redrabbit。”袁燕倏想都没想地道,“只有这个名字才配得上我的马!”

    “可是……”布鲁克斯女士打量了一下小母马,狐疑地道,“可是她不是红色的啊?”

    “克克,你这就不懂了……”

    就在袁大师要好好滴给自己的姘头说一下《threeempires》的时候,摩曼小姐走过来通报道:“boss,司机先生来了,他还说给你带了一封急信过来。”

    “好的,我这就过去。”袁燕倏给赤兔马喂了一块方糖,摸了摸她的脑袋,这才转身走出了马厩。

    一见到他,小康马上报告道:“二爷,事情办妥了。我亲自把文神医送上了开往英国的轮船。”

    “很好,你辛苦了。这两周薪水double!”袁大师点了点头道,“有什么急信啊?”

    康尔多从兜里拿出一封信道:“二爷,这封信是莲姐让我转交给您的。是少奶奶从南洋寄来的,莲姐嘱咐我马上给你送来。”

    “哦,是这样的吗……”

    难道说自己还未谋面的老丈人翘辫子了?这可真是……那自己岂不是还要当三年的钻石王老五。

    也不知道该开森还是不开森的袁燕倏接了过来,撕开信封掏出信纸就看了起来。

    “fxck河南……不对,fxck那帮海上马车夫!荷兰人都该去死!”

    没错,他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确实已经改变了一些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已经改变了一些历史事件的进程,不过有些事情他可影响不了。

    魏明珠的姐夫,“南洋糖王”黄仲涵还是一椿大麻烦。

    1921年,荷印殖民政府要求黄仲涵缴纳3500万荷盾“战争税”和“收入税”。殖民政府官员对黄仲涵表示,如果他感到力不能及,政府愿以700万荷盾的价格收购黄家企业。

    而他的大舅子魏老爷子也被扫到了台风尾,不但遭到了荷印殖民政府的勒索,还被刻意煽动起来的猴子烧掉了几座甘蔗种植园,砸毁了几家制糖厂。几个魏家晚辈和华裔员工还死于冲突之中。

    因此魏老爷子才一病不起,虽说一时半会死不掉,但是身体也没有太大好转。

    可叹一心想要当女革命家的魏明珠小姐毕竟是一位心比天高的大家闺秀,碰到这种事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于是有点病急乱投医地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夫婿,希望他能想想办法。

    而办法么……我们的袁大师早就想好了,甚至还提前做了一些准备。

    袁燕倏不动声色地收好了信,揣进兜里道:“小康,你抓紧时间休息一下。我们马上就要回华盛顿了!”

    “爱因斯坦夫人,爱因斯坦先生。这就是你们的房间。这也是我们玫瑰木最好最大的套间。”

    一头黑色卷发,一撮浓密黑胡,一只大大鼻子,一看就知道是犹太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满意地看了看这间总统套房,向着大堂经理点了点头道:“嗯,谢谢你了。对了你叫……”

    “爱因斯坦先生,叫我弗兰克就好了。”

    大科学家也拿出了小费塞在了袁大师老熟人的手里道:“弗兰克,能不能把今天的报纸送上来?”

    可爱的弗兰克一点都不介意爱因斯坦的小费只有可怜的一块美金,仍然笑容可掬地道:“当然可以。你稍等,我马上就亲自送上来。”

    没过多久,他真的把所有的报纸都送了上来。

    “等等,弗兰克。这是什么?”爱因斯坦指着一只厚厚的大大的,上面也没有写收件人和发件人的牛皮纸信封道。

    “爱因斯坦先生,这应该是寄给你的信吧。”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惊魂

    本章副标题:谁知道发生了什么?

    ……………………………………

    “爱因斯坦先生,请问我还能为你做什么?”

    “不用了,谢谢你。弗兰克。”

    自大魔导师发布相对论以来的这些年之中,他收到信件不知其数,其中还有众多慕名要和他“切磋”的民间科学家。

    所以有这种不具名的信件实在太正常了。只不过他刚在玫瑰木酒店安顿下来,就有人给他寄信那倒是有点奇怪来着。

    我们……嗯,我们全人类的大魔导师拿起信封掂了掂……还挺重,估计里面货色可不少,莫不是某位害羞的民间科学家又有了什么重大发现?

    他拿起一把裁纸刀正要打开信封……

    “阿尔伯特,我饿了。不如先去吃饭吧。”

    “好的,爱尔莎。”

    放下信封的爱因斯坦陪他的妻子和表妹下楼吃饭去了。等他吃完了饭,又进了书房拿起了裁纸刀……

    “阿尔伯特,有没有空?”

    “哈伊姆,什么事情?”

    他此行的同伴也是赞助者之一,未来以色列大统领的哈伊姆…魏茨曼道:“哦,我想和你谈一下见了哈丁总统之后,我们该说些什么才能让他表态支持我们的复国运动。”

    “当然可以,那我们去酒吧喝一杯吧。”

    “阿尔伯特,你忘了?美国现在禁酒,酒吧里面卖的都是‘果汁’,真是一个奇怪的国家。不过我倒是随身带了一瓶威士忌。”

    “那好,我们去你的房间聊。”

    他们这两位热心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犹太人一聊就聊的午夜,等到爱因斯坦回房间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妻子都已经入睡了。他也换上了睡衣走进了洗漱间。

    这时大魔导师又想起了那封来历不明的信件。人类就是这么奇怪,不是两次被打断的话,他倒也不会放在心上,可是现在他倒是有点好奇了。

    大魔导师第三次拿起了信封和裁纸刀……

    “吱呀!”

    他闻声一惊,抬头一看。原来是不知道哪里来的风吹动了房门,在夜深人静之中发出了一声轻响。

    爱因斯坦自失地一笑,摇了摇头。“刺啦”一声挑开了这支牛皮纸信封。

    “啪嗒!”

    一张精致的卡片从破口处掉了出来,落在了写字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