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美国当大师-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么一说,四人都欣然拿起了酒杯,碰了一下。

    等他们坐下以后,袁燕倏先向着脸上红晕还没有褪下去的吉许小姐眨了眨眼睛,然后转头看向了大导演道:“格里菲斯先生……”

第六十一章 文青病(周四第二更!)

    本章副标题:那就放弃治疗吧

    “格里菲斯先生……”

    “请称呼我大卫!”

    “好的,大卫。我能不能冒昧地问一下,你这次来找乔治…贝克先生有什么事情吗?”袁燕倏指了指富三代道,“说不定我们还能帮一些忙呢?”

    而福尔摩斯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膀。

    “这个么……”格里菲斯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其实我们此行是来寻求贝克先生的帮助的。”

    “帮助?财务方面的帮助吗?”

    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大导演先生只好点头道:“是的。本人想开一家电影制片厂,所以……”

    我们的袁大师突然一拍大腿,兴奋地道:“大卫,你终于是明白了啊!”

    接着他挥舞着手臂道:“好莱坞那些犹太……”

    袁燕倏突然想起来了,路易斯…贝克先生是一位“身处资本主义地狱,仰望社会主义天堂”的左翼人士,立马换上了一口标准的左派语言。

    “嗯,好莱坞那些犹太资本家为了眼前一点点经济利益,完全无视了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追求!”

    他偷眼一瞧,果然看到福尔摩斯先生也是一脸赞同的表情。

    “和所有的资本家一样,他们搞的那套一切往钱看的制片人制度,还有剥削演艺人员的苛刻合同就像是奴隶主的枷锁和鞭子,不但把你们这样的电影人当做了剥削对象,也正在一点点地扼杀美国电影艺术。”

    后来这些犹太资本家果然就把美国电影“扼杀”成吊打其他国家电影产业的“利维坦”了。不得不说,在某些产业,尤其是迎合人类低俗趣味的娱乐行业,资本主义是有其优越性的。

    不行,这绝对不行!

    一想到一百年后的世界电影产业格局,再想到天朝电影的鸟样。那帮号称“文青”实际上既不文又不青的导演,连三毛抄四、三流车手这两位居然都能拍电影了。还有那些小鲜肉、塑胶脸和那位“毁戏不倦”的姐们,我们的袁大师都要把后槽牙给咬裂了。

    而且一个人一旦树立了某个宏大的人生目标,那么他的心中会产生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我们的袁大师如今也有点超(zou)凡(huo)脱(ru)俗(mo)来着。

    妈了个蛋,老子睡不了后世那些女明星,难道还坏不了后世那些犹太佬的好事?

    那么要怎么坏了他们的事呢?眼前不就有一位合适的人选。

    看了n部好莱坞娱乐文的袁大师已经想好了,美国电影的成功因素之一……嗯,应该说首要因素就是其独特的大制片厂制度。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好莱坞制霸全球之前,美国之外的全世界电影创作都实行“导演中心”制度。即导演是一部电影的创作主体,导演控制着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导演也为电影的完成品负全责。

    可是在美国,导演头上还有一位制片人。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制片人旨意的执行人罢了,拍摄的剧本是制片人指定的,选择的演员是制片厂签约的,导演本人甚至无权参加剪辑和后期制作。只有少数拔尖的导演才能挣脱这样的藩篱。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拍摄于1939年的《乱世佳人》,这部片子居然是三位导演几易其手才拍摄完成的。可是其风格相当统一剧情也十分完整,并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制片厂制度到底比导演中心制度强在哪里呢?

    强就强在……这么做可以避免导演犯文青病啊!

    一想到这个答案,前世写过网络小说的袁燕倏同学这气就更加不顺了。明明是那些读者知识素养太差阅读品味太low,只配去看无脑爽文,怎么能说自己这种文笔好、脑洞大和知识储备多到经常满溢出来的作者是文青呢?

    “咔哒”……他好像真的把后槽牙给咬裂了。

    算了,饭要一口口吃。既然自己立下了改变美国电影发展方向还有把犹太人赶出电影业的宏愿,那么第一步就是想办法奶一口大卫…格里菲斯,使之成为好莱坞“导演中心”制度的异类……

    不行,这绝对不行!

    要是真的变成“导演中心”制度,那么自己又有个毛用啊?

    我们的袁大师根本在没兴趣1920年代的美国当导演,如果他晚穿个三四十年说不定还会想办法去玩玩女明星……嗯,玩玩大声公。现在这个职业太low了,完全配不上他这样的穿越者。所以他想要建立第三种电影制作制度。

    “大师球,你帮我搜索一下……”

    他拿起“饮料”喝了一口,乘此机会看了看搜索结果,很快想好了自己的说词。其实要说服这位老兄的关键就是他为什么要寻求财务上的帮助。

    袁燕倏放下酒杯,直视格里菲斯严肃地说道:“大卫。恕我直言,从《党同伐异》这部片子开始,你的票房表现似乎就有些那个不振啊。尤其是最近两部片子,叫什么来着……”

    吉许小姐妩媚地看了一眼“腻嗷”,接口道:“袁先生说的是《真心的苏西》和《新英格兰之路》吧?”

    “是的是的,瞧我这个记性。不过吉许小姐你在里面的表演实在太出色,真是让人倾倒啊!”

    “哪有袁先生说的那么好?”

    “尼奥,请叫我尼奥。你的表演就是这么perfect。”

    “那么腻嗷,也请叫我丽莲。你的嘴就是这么sweet。”

    “丽莲啊丽莲,你为什么要叫蛋挞……嗯,丽莲呢?”

    “腻嗷啊腻嗷,你为什么要叫腻嗷呢?”

    他们这对三国版罗密欧和古埃及版的朱丽叶这么当众**,就连思想“这么left”的福尔摩斯也有点看不过去了,他忍不住把拳头举到嘴前,重重地咳嗽了几声。

    我们的袁大师终于回过神来道:“啊,我说到哪了?对了大卫,让我猜一猜,你是找不到投资人所以才想另起炉灶的吧?”

    格里菲斯大导演苦涩地笑了一笑,开口道:“我也不是找不到投资人,只不过、只不过……”

    袁燕倏翘起二郎腿,点燃了一根camel,接口道:“只不过他们不愿意投资你想拍的片子,是不是这样?”

    大卫…格里菲斯无声地点了点头。

    实际上就像袁大师所说的那样,从《党同伐异》开始,这位“电影之父”的导演事业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党同伐异》的制作费用是史无前例的190万美金,要知道这可是1915年的190万美金!不过票房惨遭滑铁卢,连成本都没有收回来。

    而失败的原因呢……哎,说来说去还不是那三个字,文青病!

第六十二章 木乃伊

    本章副标题:文艺范儿的嘴炮

    不是我们的袁大师瞧不起二十一世纪人民的欣赏水平,可是他敢打包票地说,《党同伐异》这种电影放到一百年后的电影市场照样收不回成本。

    这部片子的立意非常之宏大且高远,简而言之就是复杂人性的善恶对立。人类用人性中的真情和良知,对抗着同样出自人性的残酷和伪善。

    为了表达这个主题,大卫…格里菲斯把四段故事:现代篇《母与法》、犹太篇《基督受难》、中世纪法国篇《圣巴托洛缪大屠杀(注释1)》和古代篇《巴比伦的陷落》的时空相距甚远的四个段落剪辑在一起,运用了“交替蒙太奇“手法让四个故事交替出现。

    四个故事情节的平行铺展造成了强烈的紧迫感,最后汇成情感奔腾的急流……把观众给浇了一个透心凉!

    还是复习一下屈原同志的《楚辞》吧,《阳春白雪》好是好,奈何作者吃不饱。《下里巴人》逼格低,一月一个iphone7。

    格里菲斯用这部片子把投资人坑惨了以后,又和卓别林等人成立了八大制片厂中的联艺,不过还是拍一部赔一部,以至于他的合伙人们都不愿意投资他的片子了。

    所以事业不顺的大导演带着自己的女弟子跑到纽约寻找投资人。可惜如今的华尔街银行家哪里看得上拍电影的,吃了无数次闭门羹的格里菲斯好不容易搞到了贝克家族举办的化装舞会的请帖,想要借此机会和乔治…贝克先生搭上关系,结果没想到就便宜了袁燕倏。

    我们的袁大师随口问道:“大卫,除了导演你还是一位编剧吧?”

    格里菲斯点了点头道:“是的。”

    其实他本来的理想是成为一位剧作家,可惜当舞台剧编剧吃不饱饭。无奈之下,他在1908年很不情愿地加入了爱迪生公司当电影编剧。不过因为演员的人太少,所以又被拉去演戏了……

    哎,一百年后,全世界的那些小演员为了出演的机会,别说中苏关系就是中中关系或者苏苏关系或者中中苏或者苏苏中或者……不管n中n苏的关系那都是愿意的啊。可是1920年代居然有人因为吃不上饭而被逼着当演员,想想真是唏(hua)嘘(ji)。

    后来,他跳槽到传记影业(biograph…pany)。有一次他出演的那部电影的导演病倒了,老板又逼着他从演员变成了导演。不过即使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导演,大卫…格里菲斯仍然对编剧情有独钟,上面提到那部情节复杂的不得了的《党同伐异》就出自他的手笔。

    “啪!”

    袁燕倏猛地拍了一下巴掌道:“大卫,问题就出在这里啊!”

    “这……”被近些年来一连串失败打击的有些失去信心的大导演先生居然并没有反驳,反而虚心请教了起来,“你请说。”

    哎呀,给电影大师灌输自己关于电影的观点,这特么实在太对我们袁大师的胃口了。当然啦,给文艺人士洗脑也要文艺范一点。

    我们的袁大师吐了一个烟圈,开口说道:“如果我们追溯电影艺术的源头,那肯定就是绘画和雕塑。这两者的产生的原因,我称之为木乃个阿姨……嗯,木乃伊情结(plexe…of…mummy)。古人以为我们的尸体、雕塑、画像携带着我们一部分灵魂,这也是全世界各种巫术和宗教的起源之一。”

    他指了指大导演和女演员身上的古埃及服饰,接着说道:“比如说古埃及人信奉的宗教以生抗死,他们认为躯壳不腐则生命永存,所以才制作了那么多的木乃伊。而这种宗教迎合了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要求:抗衡时间,乃至战胜时间!”

    袁燕倏非常遗憾地叹了一口气道:“哎,可是随着艺术和文明的演进,我们意识到人类本身和这些造像之间并不存在同一性。但是,倘若人们在我们对绘画和雕塑的盲目赞叹之中没有看到形式的永恒克服岁月的流逝的这种原始需要,那么……”

    “撒率萨瓦薄丝袜……”

    他秀完了一句法语之后,看了看旁边三位迷迷糊糊的神情,微微地摇头淡淡地说道:“这是十七世纪法国大学者帕斯卡……就是气压计上的那位帕斯卡所说的,绘画便成了虚妄之物。”

    我们的袁大师这番话说完,别说17岁就出来当记者的格里菲斯先生,为了养家糊口从小登台演戏的吉许小姐,就连nyu政治经济系硕士生的贝克先生都是心悦诚服,三人的脸上同时露出了不明觉厉的表情!

    两个臭男人也就罢了,他们的脸袁燕倏也不爱看来着。倒是蛋挞小姐的一双美目之中起了一层水雾,葱白滴目光自己让他都……你懂的。

    知道为什么人要学哲学了吧,古希腊人早就告诉我们philosophy就是热爱智慧,有了智慧就能用智商碾压别人。不得不说,“斯巴达的海伦”的同胞们真是太实诚了。

    因为你懂的,所以袁燕倏不得不调整了一下坐姿,镇定了一下心神,这才说道:“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电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不过我们必须要体认到,比起绘画和雕塑,电影是完全不同的。”

    “影像截取了这个世界的事件片段,让它们摆脱了原先随着时间而流逝的命运,只是记录下它们的不是艺术魔力,而是无动于衷的机械效力。电影并非是去创造永恒,而是给那些事件片段涂上香料,和古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的目的一样,让它们免于时间的腐蚀。”

    “影像的客观性本身具有了任何绘画和雕塑作品不可比拟的令人信服的力量,可是于此同时,制造影像的艺术家也失去了画家和雕塑家在其作品中展现强烈个性的机会!那么……”

    袁燕倏十分严肃地看着大导演先生问道:“大卫…格里菲斯先生,do…you…understand?”

    格里菲斯先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点了点头,接着又凝眉苦思地摇了摇头。

    我们的袁大师心里暗暗点头,不愧是天才的电影大师,果然孺子可教也。

    注释1: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发生1572年,又称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saint…bartholomew's…day),法国天主教残酷镇压了胡格诺派教徒。

    据称当日凡是巴黎城的钟都同时敲响,这就是展开大屠杀的暗号。这场暴行持续三天三夜之久。大屠杀不断进行着,原只在巴黎的暴行后来延烧扩展到了其他法国城市。

第六十三章 写剧本 (周六第一更!)

    本章副标题:不可摧毁的花朵

    毁……嗯,诲人不倦我们的袁大师循循善诱道:“大卫,如果说像你这样的导演就是制作木乃伊的古埃及祭祀,那么提供这具尸体的人又是谁呢?”

    “那自然是……”大导演先生恍然大悟道,“编剧,你说的是编剧!”

    先把人砍晕了,才好夹带私货吗。话都说到这里,袁燕倏终于是图穷匕见了。

    实际上,袁大师心中有一个大大滴野望,那就是建立能与“导演中心”、“大制片厂”这两者三足鼎立的“编导二元”制度!

    “是的,就是编剧。”我们的袁大师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道:“你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这部片子改编自托马斯?狄克森先生的《同族人(又名3k党)》。而你的《党同伐异》之所以失败,却是因为……”

    实际上这部片子的剧本就是格里菲斯自己动手写的,更确切地说,是临场创作的。他甚至在大部分镜头拍摄之前连脚本都没有。

    袁燕倏并没有说下去,而是往沙发上一靠,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嘴炮也是需要润滑油的吗。

    虽然他手下留情,并没有把打脸进行到底,不过大卫…格里菲斯脸上的表情依然十分难看。

    其实这些话也不是没有圈内人跟他说过,不过他毕竟是一位成功过的艺术家,所以心中自有傲骨的他并没有听进去。可是眼前这位中国人就不一样了,比起那些自己熟悉的圈内人,他说的都是一套一套的,还偏偏那么有……他自然不知道什么叫做逼格,只晓得听着就让人感到服气,

    此人简直就像是专门研究电影的大知识分子,还这么年轻,这就不免让他感到有点自惭形秽了。

    不过大卫…格里菲斯毕竟是一位已经四十五岁,得到过巨大成功的电影大师。他当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大导演沉吟了许久之后,长叹一声道:“尼奥,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可是……”

    他苦笑道:“可是我到哪里去找合适的编剧呢?”

    你的面前就有这么一位啊!

    “大师球,如果要兑换那本小说的电影剧本需要多少b币?”

    “宿主,兑换原著小说的改编剧本只需要原本一半的b币。也就是说,宿主要兑换你的那本小说的电影剧本只需要50b币即可。不过如果要兑换详细的分镜头剧本,那么和原著小说的价格一样。另外提请宿主注意,只有在后世改编成影视和舞台剧的小说才有此项服务。”

    分镜头剧本自然和文学剧本不同,文学剧本为拍摄电影奠定了基础,但它还不能直接用来进行拍摄,导演还要根据剧本内容和自己的总体构思,才能写出分镜头剧本。它的价格和原著小说一样,真的是合情合理。

    “那么查询一下我的b币余额。”

    “查询中……截至目前为止,55b币。”

    袁燕倏的《socialism》写了都快一个月了,他写来速度又快……嗯,抄的会不快吗。所以两位骑士教授和他的那些同学又为他提供了一些b币,加上读过那本小说的几位编辑和海伦…布朗小姐,这才有了55b币。

    神秘的东方人脸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笑,我们的袁大师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突然站了起来,向在座三人点头道:“抱歉,失陪一下,我去去就来。”

    大概一泡尿的功夫,他老人家就施施然地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沓稿子,一沓新鲜出炉的稿子。

    经过自助餐桌的时候,袁燕倏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走到桌边拿起一把叉子,在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