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秘史-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好激动,也有点感动,他亲自迎接吕将军,给予盛情接待,对于吕布投奔自己的请求,更是想都没想就表示同意。
  刘备犯了一个大错,在这一点上他不如袁术、袁绍甚至张杨。
  先不说吕布的诚信记录有问题,仅从目前局势判断来看,刘备也不应该收留吕布。刚刚就任徐州刺史的刘备,立即受到袁术的攻击,无奈之下,刘备主动向袁绍表示效忠,并得到袁绍的认可,名义上他跟曹操一样,都属于袁绍阵营。
  吕布是什么人?吕布是袁绍正在通缉的人,也是刚跟曹操拼得你死我活的人。刘备收留了吕布,将自己的战略思想引向了混乱。
  刘备在微山湖南部一带被袁术压制得喘不上气的时候投靠了袁绍,虽然没有此后袁绍提供给刘备哪些具体帮助的记载,但刘备因为有袁绍作外援,已经度过了当时的危机。
  日后,当刘备再次面临敌人攻击的时候,袁绍还会不会提供帮助呢?
  这个问题刘备没有多想,可能他被吕布拍得有点晕乎,也可能他贪慕吕布手下的人马,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他正式接纳了吕布,并且给他找了一个好地方,安排了一个好差事。
  刘备当年作为外援被陶谦引进的时候,陶谦让他驻扎在沛国的小沛,这里好比是日后荆州外围的新野,地处敌我之间的要冲,实际上是徐州的一面挡箭牌。
  刘备给陶谦挡过一回箭,现在刘备又把这个光荣的任务转交到吕布手上,希望他给自己也挡一回箭。当然,这仅仅是刘备的个人想法。
  小沛即沛县,汉高祖刘邦的老家,因为它属于沛国,为了在名字上有所区别,习惯上把它称为小沛。沛国不属于徐州刺史部,而属于豫州刺史部,如前所述,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像是插在兖州跟徐州之间的一把剑。由于吕布到了豫州的地盘上,刘备顺便也送给吕布一个新头衔:豫州刺史。这个职务此前由刘备兼任,是陶谦生前表奏给刘备的,刘备此时已经担任了徐州刺史,就把豫州刺史让给了吕布。
  豫州至少还有一个刺史叫郭贡,是袁术表奏的,郭贡之前,袁术还曾短暂地表奏过孙坚的侄子孙贲为豫州刺史,但不久就派他到南方工作去了。刘备让吕布当豫州刺史,目的至少有两个:一是替自己抵挡名义上的盟友、潜在的敌人曹操,二是跟自己眼前的敌人袁术抢地盘。
  刘备盘算得很好,但事情的进展却不如他所想,因为他对吕布这个人实在太缺乏了解了。
  第二年,也就是建安元年(196年)春天,袁术再次由寿春对刘备发起了进攻。刘备让张飞留守在下邳,自己率领关羽、赵云等人南下迎敌,双方交战的地点跟上次差不多,在盱眙、淮阴一带,即今天的微山湖南部地区。
  在河网密布、丘陵纵横的江淮地带刘备跟袁术都没能取得速胜,双方陷入僵持,这样一来,刘备的后方基地出了问题。
  刘备入主徐州以后,内部形势并不稳定,徐州本土派人士不是所有人都服气刘备,也有暗生不满的,下邳国相曹豹就是其中的一位。
  曹豹见刘备被袁术牵制在南线作战,留守的张飞兵力有限,认为机会难得,就有意挑起叛乱,但被张飞提前发现,把曹豹杀了。
  曹豹虽死,但叛乱未停,下邳国大乱。袁术知道消息,派人秘密给在小沛的吕布送去一封信,让他趁机夺取下邳,进而占领徐州,抄了刘备的后路。
  袁术写给吕布的信保留在《英雄记》一书中。袁术对南阳郡的不愉快只字不提,反而大大吹捧吕布,说他立下了三件大功,分别是诛董卓、袭兖州、帮助自己破刘备。
  吕布在张邈、陈宫的帮助下从背后下手袭取了曹操的兖州,这件事在袁术看来是正义的行动,他的理由是,当时朝廷正式任命的兖州刺史是金尚,他到兖州上任,结果被曹操打跑,是吕布为朝廷主张了公道(复明目于遐尔)。
  其实这有点东拉西扯,袁术起兵的时候恐怕并没有想过自己的身份是否合法,他还扣留过朝廷的特使,随意任命官吏。现在,就连朝廷都变得很务实了,已经正式任命曹操为兖州牧,袁术还旧事重提,实在是相当无聊。
  不过,袁术的目的是吹捧吕布,跟他拉近乎。袁术说完吕布三大不世之功以后,紧接着开出了双方合作的条件,袁术请吕布拿出当年袭取兖州的劲头再袭取徐州,为此他愿意为吕布提供二十万斛粮食,而且说明这仅是第一批,以后还会源源不断,至于兵器战具,要多少有多少(它所乏少,大小唯命)。
  吕布接到袁术的信,大喜过望,立即整军出发,直奔下邳。
  据《英雄记》记载,吕布奔袭下邳不仅带来了步兵和骑兵,还有一支新军:水军。这应该是吕布到小沛后新组建的部队,这支水军行进的路线应该由泗水河南下而来,因为小沛和下邳城都在泗水河畔。
  吕布率水陆两军在下邳城以西四十里的地方会合、驻扎,张飞手下的中郎将许耽悄悄派出一个叫章诳的团长(司马)来见吕布,表示曹豹被杀后,城里大乱,丹阳兵决定反攻刘备,他们有一千多人控制了下邳的西门,可以里应外合。
  许耽是丹阳郡人,是陶谦的老乡,此人可能跟曹豹一样,是陶谦的旧部。吕布得信大喜,连夜进军,到达下邳城西门。此时天刚亮,负责守卫此门的丹阳兵果然打开城门,迎接吕布入城。
  下邳城当地人称西门为白门楼,这是一个跟吕布有缘的地方。吕布此时登上城楼,坐在上面指挥城内的巷战。张飞不是对手,落荒而逃。吕布把刘备的妻小以及刘备手下各位将领的家眷全部俘虏。
  整个事件进行得很顺利,吕布是受益者,袁术的受益更大,让人不由怀疑从曹豹到许耽都是袁术精心策划的,加上吕布的配合,让事情进展得出奇顺利。
  在前线作战的刘备闻知此讯如五雷轰顶,他顾不上袁术,立即回师下邳,但手下人知道眷属们都在吕布手里,无心作战。刘备看到没有获胜的希望,只好带着人又南下,与袁术作战,但被击溃。狼狈不堪的刘备一直退到广陵郡的海西县,此地大约位于今江苏省灌南县,如今是内陆,而在当年则是沿海。刘备再退就得到海里当渔民去了。当时城里严重缺粮,官民甚至相残,出现人吃人的惨象。
  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刘备手下的从事麋竺给了他最大的支持。麋竺是徐州刺史部东海郡人,是陶谦的旧部,对刘备很看好。麋家世代经商,是当地的富豪,麋竺和兄弟麋芳散尽家财支持刘备,同时集合了仆人、宾客和族人共两千多人加入到刘备的队伍中。不仅如此,麋竺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当夫人。刘备在小沛时娶的当地人甘氏,此时已落入吕布手里。
  麋竺在刘备事业最低谷的时候倾全力支持刘备,看得出来他很有眼光。麋竺此后一直追随刘备,深得刘备信任,是商人从政的成功代表。
  虽然有麋氏兄弟的大力支持,刘备暂时可以不当渔民,但前途仍然黯淡。在走投无路之际,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决定:投降吕布。
  这件事要换成袁绍或袁术,那是宁死也不会干的。换成是曹操,估计也够呛。但吕布能做出来的事,刘备也能做出来,在别人看来不可能的一件事,恰恰成了最现实的问题解决方案。吕布听到刘备来降,慨然接纳,不仅把俘获的刘备及手下人的家眷全部归还,还给刘备找了一个好地方,安排了一份好工作。
  想必大家已经猜出来了,这个好地方就是小沛,这份好工作就是豫州刺史。
  吕布的逻辑跟之前的刘备以及刘备之前的陶谦都一样,把刘备放在敌我之间的缓冲地带当盾牌使。吕布自称徐州牧,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二人的职务来了个乾坤大挪移。这样,徐州的局面总算暂时稳定了下来。
  对曹操而言,刘备和吕布都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对手,这两个人如果团结起来,问题更麻烦。现在,他们出现了内讧,相对容易对付的吕布又暂时得势,这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三、易水岸边的超级防线】
  此前,公孙瓒杀刘虞,占据大部分幽州,并积极向冀州、青州等地扩展。
  但是,此人打仗有一套,搞地方治理却不怎么行,尤其是用人上,他有一个奇怪的理论,即不重用品德高尚的人,而重用那些平庸无才之辈。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对衣冠子弟以及品格高尚的人,你给他富贵他认为这是应该的,而不会感激你。”
  受到公孙瓒重用的人有刘纬台、李移子、东何富等人,光看看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厉害的角色。公孙瓒跟他们结拜为兄弟,自己称老大。这几位完全符合公孙瓒的用人条件,其中刘纬台是算命的出身,李移子是布贩子,东何富是小商贩。
  公孙瓒还重用太原郡人关靖。此人一贯严刑峻法虐待百姓,在公孙瓒面前一味逢迎拍马却没有什么才能。幽州被公孙瓒和他所亲信的这帮人弄得民怨沸腾,大家都思念刘虞,对公孙瓒颇有怨言。刘虞的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人趁机反抗公孙瓒,他们知道广阳郡人阎柔素来有很高声望,就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由阎柔出面征召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军队,加上汉人,组成联合军团,人数多达数万人,进攻公孙瓒所属的渔阳郡太守邹丹。
  双方战于潞河(今朝白河)以北。邹丹不是对手,向公孙瓒求救。
  公孙瓒不去救援,他的理论是,如果救援,会让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的将领因为依赖援兵而不奋力战斗,如果不救,反而会激发他们的斗志,奋力自救(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力战;今不救此,后将当念在自勉)。
  看来公孙瓒的思维方式真有点与众不同。邹丹因为等不来救兵,被阎柔、鲜于辅等人所杀。以后,公孙瓒的手下遇到了邹丹这种情况,都知道公孙瓒不会来救他们,干脆投降。
  鲜于辅等人也得到了袁绍的响应,袁绍命令义和刘虞之子刘和领兵北上,配合鲜于辅的行动。公孙瓒前后受敌,势力范围受到很大压缩。
  如果袁绍一鼓作气,公孙瓒可能提前被消灭,但此时发生了臧洪事件,袁绍不得不抽调主力转入南线作战,公孙瓒得以喘息。
  袁绍主力在东武阳城下被臧洪牵制达一年之久,袁军还未强大到能同时打赢两场大战,只好在此期间北线暂时转入守势。公孙瓒趁机将主力集结到易水一线,在此修筑了闻名于世的易水防线。易水位于幽州与冀州的交界处,由上游的卢水、雹水、顺水、徐水等河流交汇而成,这是条古老的河流,战国时期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王时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使此河名扬天下。唐代骆宾王有一首诗《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公孙瓒此时被封为易侯,其封地易县位于易水之上。公孙瓒趁袁绍腾不出手来进攻自己的空档,以易县为中心,沿着易水大修军事工事。
  公孙瓒在易水的北岸挖了十多重战壕,每隔一段又堆起五六丈高的土山,在土山上修起楼观,据《英雄记》所载,这种楼观数以千计,公孙瓒手下的将领分别居于这些楼观之内。
  这其实就是由密网交织的交通壕所联结的碉堡群,这种碉堡被称为“京”。“京”是甲骨文里的象形字,即筑起的高丘,上面有耸起的尖端。
  这上千个碉堡筑起了坚固的易水防线,其核心地带是公孙瓒亲自居住的易京,其下的土山高达十余丈,足有六七层楼高,在上面修有楼观,下面用铁门封死。公孙瓒居于楼上,楼里只有婢女和女官,有需要公孙瓒批阅的公文,都通过绳子吊上来,等批示完再用绳子吊下去。
  公孙瓒在堡垒里囤积了三百万斛粮食,他告诉手下:“从前以为天下事可以挥手而定,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回事。兵法上说‘百楼不攻’,现在我有上千座楼观(楼橹千重),等到这些粮食吃完,也就能把天下事弄明白了(足知天下之事矣)。”
  公孙瓒引用的“百楼不攻”不知道出自哪部兵书,也许是公孙瓒个人的军事思想。汉代一斛合如今约一百三十五斤左右,三百万斛约合四亿斤、二十万吨,载重八吨的卡车要拉二万五千车。这么多的粮食不可能都囤积在公孙瓒住的易京一座碉堡里,可能是易水岸边上千座碉堡囤粮的总和。公孙瓒发明的易水防线与对传统的城池型防御工事完全不同,它更注重立体作战和协同作战,一改拒敌于城外的战法,把敌人放进来再打,凭借坚固的工事和充足的粮食,待敌军进入碉堡网后四处出击,将其击败。
  袁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付出了巨大牺牲之后,终于将东武阳的臧洪解决了。等他缓过劲来重新审视北线战场时,吃惊地发现横亘在他眼前的是一道数百里长,从未见过、却牢不可破的超级防线。
  袁绍试图展开进攻,却遭到了惨重打击,进攻的部队好不容易攻到堡垒下面,结果都被占据有利地形的敌军以弓箭、乱石等武器打得抬不起头来。
  袁绍想突破这道防线,连攻了数年之久,仍然一筹莫展,不得要领。易水防线,成了袁绍的梦魇。
  公孙瓒此后也不再出击,只待在他的超级堡垒里,在一大群婢女和女官陪伴下,过着他的逍遥日子。直到四五年后,袁绍充分解决了各种外围的敌人,力量发展到足够大,才集结优势兵力于易京之下,费尽心机,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才将其攻破。
  这道防线迟滞了袁绍统一北方的步伐,牵制了袁绍的行动,给曹操发展壮大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从这个意义上说,臧洪和公孙瓒都是袁绍的克星,也是曹操的福星,没有他们,曹操超越袁绍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四、孙策:成长最快的明星】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初平三年(192年),一代名将孙坚在荆州襄阳城外的岘山死于敌人的一次袭击,享年三十七岁。此时,孙坚的长子孙策年仅十六岁,次子孙权九岁,正跟他们的弟弟孙翊、孙匡、孙朗以及母亲吴氏在庐江郡的舒县。
  孙坚死时,他手下应该有数万人之多,这些是孙坚一手拉起来的队伍,其中不乏韩当、程普、黄盖、朱治这些日后的名将。但是,由于孙坚死得突然,没有一点征兆,也没有留下任何政治遗言,他的这些子弟兵,后来都被袁术吞并了。
  袁术把这些队伍的编制打乱,另行组编。孙坚死后孙氏在部队里的唯一代言人是孙坚的侄子孙贲,开始他接替孙坚成为豫州刺史,不久,袁术另表他为丹阳郡都尉,把他派到南方打游击去了。孙坚拉起来的队伍,彻底让袁术给黑了。
  当初把孙策母子留在舒县,一半是孙坚的决定,另一半是因为舒县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跟孙策关系特别要好。这个人,就是周瑜。
  周瑜字公瑾,舒县本地人。周家在舒县可谓第一大户,他祖父的兄弟周景当过太尉,周景的儿子周忠此时正在长安的朝廷任职,先担任太尉,后改任卫尉。周瑜的父亲周异当过洛阳令。周景在士人中名望很高,曾经提拔过李膺、陈蕃、杜密、荀绲、朱寓等著名党人。
  周瑜长得相貌英俊,跟孙策同岁,关系十分要好。孙家到了舒县后,周瑜把府里最好的南大宅让给他们住,两家成为通家之好。
  孙坚死后,孙策一下子挑起了整个家族的重担,对于下一步如何发展,他心里很是茫然。周瑜建议他去找一下名士张,听听他的建议。
  张字子纲,广陵郡人,早年上过太学,拜韩宗为老师,专习《易经》和《尚书》,成为一名学者。这个人不读死书,喜欢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视野开阔,看问题很有见解。孙策大老远跑去找他,正逢张因为母丧在家守孝,见到了张,说明来意后,却被张婉言拒绝。
  孙策很着急。据《吴历》一书说,孙策急得涕泪横流,对张说:“久闻您的大名,今天的事,只有您能给拿个主意(今日事计,决之于君),请您务必给出建议,以不负我对您的高山之望。如果我能微志得展,血仇得报,这是您的功绩,也是我心中所望啊!”
  孙策的真诚打动了张。张帮孙策分析了形势,指出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他们之间的这次谈话很重要,有人认为是孙吴版的“隆中对”,因为这次谈话的地点在广陵郡的江都,也被称为“江都对”。张说:
  “从前周朝国运衰落,但是有齐国、晋国一起来光复它,这是诸侯王应尽的职责。现在您继承了令尊的事业,又有骁勇善战的名声,如果现在投奔丹阳郡,在江南的吴郡、会稽郡一带发展,那么日后扬州、荆州也不在话下,据守长江,奋威德,诛除郡秽,匡辅汉室,功业岂不跟当年的齐桓公、晋文公一样?如果是这样,我愿意联络各地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