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秘史-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因为他们都姓刘,而是因为刘表心中的苦衷除了刘备恐怕已无人能解。刘表临死前想必已经意识到两个儿子之间的相争已不可避免,他此时唯有把平息内乱的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但刘备是个老江湖,不然他也活不到现在。荆州虽然是他做梦都渴望得到的,但现在却不属于他。刘表的话可以相信是真的,但对刘备而言却毫无用处,原因很简单:此时的荆州已经不在刘表的掌握之中了。
  刘琦以江夏郡太守的身份驻守在夏口,为了安抚刘琦,刘琮命人将刘表生前朝廷授予的侯爵印绶送给刘琦。刘琦怒不可言,将印绶扔在地上,准备借奔丧之机发难。
  眼看袁绍死后儿子们相互恶斗的一幕将在刘家重演,但刘氏兄弟还未来得及开打,曹军就杀了家门口。
  这一年的九月,曹操率军推进到新野,刘表在荆州北部的守将文聘率部投降。
  文聘字仲业,荆州刺史部南阳郡宛县人,日后成长曹魏著名将领之一。曹操让文聘继续统率所部,给予很高礼遇。
  现在,襄阳以北已无险可守了。
  【三、诸葛亮出山】
  对襄阳以北的防卫刘表一直很重视,除了文聘外,刘表还曾有过专门安排。
  这个专门安排就是刘备。当初他让刘备驻守新野(今河南今县),此地属荆州刺史部南阳郡,正好处在曹操占领下的宛县和刘表的大本营襄阳之间,是荆州北部重要的一道防线。
  刘备在新野很有作为,曾亲自指挥了博望(今河南南阳东北)之战,用火攻的办法打败了曹军名将伏波将军兼河南尹夏侯以及虎威将军于禁。
  有刘备在,刘表确实省了不少心。刘表当年接纳了走投无路的刘备,给自己找了一顶钢盔套到头上,为的是有朝一日救个急,现在正是刘备发挥作用的好时候,他到哪里去了呢?
  刘备此时已不在新野。有迹象显示,在刘表病逝之前,刘备就已经移师到距襄阳不远的樊城,此地与襄阳仅隔一条汉水。如今这两个地方已合并为一个城市,名叫襄樊。这是刘备主动要求还是刘琮的主意,我们不得而知,但刘备移防樊城,意味着荆州的防线进行了收缩。
  刘备走到哪里都挺有号召力,这是他的优势。一来因为他也姓刘,这个“刘”是刘邦的“刘”,也是刘秀的“刘”,是汉室宗亲;二来他常行仁义,不仅挂在嘴上,而且付之于行动,感召了很多人。
  刘备在新野期间,跟荆州名士徐庶、司马徽等人有密切来往。徐庶本名徐福,字元直,颖川郡人,江湖侠客出身,但有一天突然间厌倦了打打杀杀,扔了刀剑,脱下侠士的衣装换上学生的校服跑到学校里拜先生读书(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成为一位能文能武的通才。徐庶仰慕刘备的仁义,投奔了他。
  司马徽字德操,也是颖川郡人,避居荆州期间成为当地的名士。刘表曾想请他出山,但被司马徽婉拒。刘备慕名上门请教,司马徽对刘备却很有好感。
  刘备正在用人之际,徐庶和司马徽不约而同地向他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正在襄阳附近隐居的诸葛亮。在此之前,徐庶也向刘备推荐过几个人,包括自己的老乡石韬、博陵县人崔州平、汝南郡人孟建。但徐庶对诸葛亮的评价显然远远高于这几位,刘备对这个年轻人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决定亲自见见他。
  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离开故乡徐州刺史部琅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大约是在兴平二年(195年),当时诸葛亮十五岁。第三年,诸葛玄死了,诸葛亮十七岁,他带着弟弟诸葛均迁居于襄阳城西二十里的一个小山村居住,这里叫隆中。
  此处距襄阳城近在咫尺,却不属南郡的襄阳县,而归襄阳西北面的邓县,邓县属南阳郡。如此一来,就好理解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那句话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其实这里距南阳郡的治所宛县(今河南南阳)有数百里之遥。
  诸葛亮有两位姐姐,叔父诸葛玄去世前,把诸葛亮的长姐嫁给了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山民。蒯家和庞家都是荆州的大族,蒯祺是蒯越的本家,庞山民的父亲庞德公与司马徽齐名,刘表也想请他出来做事,同样被拒绝。庞家还有一个能人,名叫庞统。
  诸葛亮的夫人也出自名门,她的父亲叫黄承彦,是襄阳的社会名流。黄承彦的夫人姓蔡,刘表后妻蔡氏的亲姐妹,黄承彦是刘表的连襟,所以诸葛亮把刘表叫姨父。
  这几桩婚姻使诸葛亮与荆州上流社会建立了联系,隆中虽然幽静,适合读书修养,但这里距襄阳城并不远,便于了解信息、向名士们切磋请教。诸葛亮在此居住了十年,完成了知识积累和对时局的思考。
  诸葛亮曾向司马徽请教,成为司马徽的学生。据一本不太可靠的名叫《仙鉴》的书记载,司马徽为了栽培诸葛亮,还介绍他向汝南郡隐士公玖学习《兵法阵图》,使诸葛亮日后得以展露出自己的军事才能。
  诸葛亮早年丧母,接着丧父,流离他乡的经历,使他养成少年老成的性格。他勤恳好学,志向远大,但又绝不是个死读书的人,隐居隆中期间他关心时事,结交名流,等待出来干一番大事的机会。
  建安十三年(208年),一向平静的荆州将面临重大改变,诸葛亮所等待的机会也来了。
  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的过程,在史书上有不同记载。
  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等史料记载,刘备在新野时,诸葛亮的好朋友徐庶投奔了刘备,徐庶对刘备说:“诸葛亮像一条卧龙,将军不愿意见见他吗?”刘备说:“那就请先生把他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您亲自去请,不能硬让他来,将军最好枉驾去一趟。”刘备于是亲自跑到隆中去请诸葛亮,前后去了三次,才把诸葛亮请了出来。
  这就是“三顾茅庐”典故的由来,此事记录在正史里,不是杜撰。
  这一年刘备四十八岁,多年征战,使他早已名闻天下;诸葛亮二十八岁,除了荆州的一帮亲友、朋友们知道他的才能外,此时还默默无闻(时人未之许也)。
  刘备见到诸葛亮,屏退众人,单独与他就时局有一番长谈。这番谈话很重要,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从记载情况看,这次谈话基本上是诸葛亮一个人在说。在这次谈话里,诸葛亮通过对时局的分析,总结出兴亡成败的规律,那就是要成大事不仅依赖天时,更要有人谋。这里面至少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要想成事,必须重视人才;另一个是说,只要不懈努力,也可以改变客观上的不利,这是给久处逆境的刘备打气。
  根据对眼下时局和各路豪强此消彼涨变化的分析,诸葛亮为刘备规划出一个战略蓝图——尽可能避开强大的曹操,想办法与正在快速成长的江东孙氏结盟,占据荆州,进而徐图益州,寻求三足鼎立之势。
  这让刘备豁然开朗,心中久积的抑郁一扫而空。但这还不是最精彩的,诸葛亮继续规划——占据荆州和益州之后,等待天下变化,到时候兵分两路,一路由荆州北上宛县、洛阳,另一路由益州攻击秦川,到那时天下可定,汉室可兴。
  刘备大为高兴,对诸葛亮无比欣赏,他甚至对关羽、张飞说:“我有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一样呀!”
  但是,关于诸葛亮出山的过程,还有其它不同说法。
  据《魏略》、《九州春秋》等书记载,诸葛亮出山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而是他自己跑来投奔的。
  根据这些记载,当曹操平定河北之后,眼光一向敏锐的诸葛亮预感到曹操下一个打击目标就是荆州,但刘表性情迟缓,不懂军事,诸葛亮就跑到樊城去见刘备。刘备没有听说过这个年轻人,把他当成一般儒生接待。
  当时受刘备接待的儒生很多,大家坐在一块儿就闲扯了一阵,后来众人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下来没走。刘备可能也没有跟诸葛亮单独交流一下的打算,他有个小爱好,这源于他早年织过席子的经历,喜欢做个小手工,闲来无聊编个什么小东西自娱。
  好多人都知道刘将军有这个爱好,遇到比较好的适合编织的东西就送给他,恰好有人送给刘备一条牦牛尾巴。儒生们走后,刘备觉得无聊,也不管诸葛亮还在跟前,就一个人编了起来。就在刘备陶醉在做手工的乐趣中时,诸葛亮上前说:“将军您应该树立远大志向,整天弄个牛尾巴编算怎么回事(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牦而已邪)?”
  刘备这才打量了这个年轻人,见他身材魁伟,谈吐镇定,气宇不凡,赶紧把手里的东西扔了,说:“这怎么说呢,我也是借此打发心中的忧愁罢了。”这是诸葛亮跟刘备的初次对话,但他们谈的不是隆中对,而是眼下如何对抗曹操。
  诸葛亮问:“您以为刘表将军与曹操相比如何?”
  刘备回答:“刘表不如曹操。”
  诸葛亮又问:“将军您自认为比曹操如何呢?”
  刘备回答:“也不如曹操。”
  诸葛亮说:“你们都比不上曹操,而将军您手里只有几千人马,靠这点力量如何能抵挡曹操呢?”
  刘备说:“我也正为这犯愁呢,那你说该怎么办?”
  诸葛亮答道:“荆州的人口本不少,只是登记在册的人很少,您可以建议刘表将军,把流动人口管理起来,重新登记户籍,照此调兵。”
  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结果实力大增,此后对诸葛亮以上宾之礼相待。
  这个说法虽然不如三顾茅庐有名,但也不失其合理性。同时,即便如此也丝毫不会影响刘备或者诸葛亮的形象。
  刘备手下不缺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虎将,他身边也有孙乾、糜竺这样的文士,但他缺少荀、郭嘉、贾诩那样的“王佐之才”,诸葛亮的到来,弥补了这个不足。
  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也算人尽其才,他以多谋和善断很快在刘备手下文士中脱颖而出,并且很快遇到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刘备对诸葛亮十分信任,但史书中对诸葛亮这一阶段在刘备手下担任什么职务却没有记载。诸葛亮有记载的第一个职务是军师中郎将,相当于准将军衔,那是在赤壁之战后。也就是说,诸葛亮刚加入刘备集团时的正式职务应该比较低,与关羽、张飞等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四、看谁跑得快】
  面对大军压境,刘琮赶紧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
  荆州的水军基地在江陵(今湖北沙市),这里也是荆州的后勤基地,重要性非同一般,刘表死后蔡瑁、张允亲自赶到那里加强控制。刘琦在夏口,离此地很远。离这里较近的是刘备,但刘琮有意没有通知他,并对他封锁消息。
  参加这次讨论的,主要是蒯越、韩嵩等人,出乎刘琮意料的是,大家的意见相当一致:投降。一个企业没搞好,面临破产的危险,对于员工来说,有人愿意把这个企业兼并了,之后实施重组,让这个企业继续发展下去,有理由不接受吗?
  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都会迫切渴望兼并重组能够尽快进行,他们都有点等不急了。蒯越、韩嵩等人就是这样的想法。
  但是,作为企业的大股东和所有人,刘琮是不愿意被兼并的。被兼并以后别人照样打工领薪水,只是换了个老板而已,但原来的老板就惨了。
  老板当不成,没准还有更大的灾难在等着。刘琮虽然没有哥哥刘琦聪明,但这一点道理还是看得明白,他有点急了。
  刘琮说:“现在我们据有整个荆州,守着先君之业,又有刘备相助,即使要投降,也再观望一阵子,难道不行吗?”
  主降派们都不愿意等,他们派荆州刺史府人事处处长(东曹掾)傅巽出面做刘琮的思想工作。傅巽说:“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是大逆之道;以小小的楚地对抗中原,是自不量力;以刘备抗击曹公,是很不恰当。以上三个方面我们都不占优势,必然灭亡呀!将军自己考虑一下,您与刘备相比如何?”
  刘琮想了想,还真比不过这个老前辈,说:“差得远。”
  傅巽说:“以刘备之雄尚不足抵御曹公,荆州怎能自保?假如有奇迹发生,刘备能够抵御曹公,他又怎能甘居将军之下?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希望将军不要多疑!”
  据《文士传》记载,王粲也劝过刘琮投降。这个始终有英雄情结的小个子诗人,对曹操抱有好感,他对曹操的评价是“雄略冠时,智谋出世”,认为曹操在当代无人可匹敌,劝刘琮不要作无谓的抵抗,不如投降“保其全宗,长享福祚,垂之后嗣”。
  刘琮纵使心有不甘,也无可奈何,于是决定投降。
  此时,曹操亲率大军已越过新野等荆北防线,逼近襄阳。
  曹操在襄阳城外见到了刘琮的使者,使者带着朝廷赐给刘表的“节”,递上降书,但曹操手下不少人表示有疑虑,担心这是刘琮使的诈。
  据《三国志崔琰传》记载,曹操也吃不准,于是找来个人问问,此人是娄圭,字子伯。他是曹操青年时代的故友,长期在荆州打游击,前不久归降曹操,受到曹操的重视,他对荆州的情况相当熟悉。
  娄圭分析道:“天下扰攘,各贪王命以自重,现在刘琮不忘把朝廷颁发给他老子的节带来,这个细节可以说明他真有诚意。”曹操认为有理,他决定接受刘琮的投降,随即指挥人马向襄阳城开进。
  襄阳北面隔汉水是樊城,此时刘备还在那里。曹军一路南下,直奔襄阳,并没有攻占樊城的意思,刘琮对刘备实行消息封锁,刘备对敌情了解不多,对于刘琮决定投降,更是事先一无所知。
  刘琮能降,他刘备却不能降,因为他跟曹操太熟悉了,曹操不会再接受他的投降,曹操要的是他的脑袋。名声太大就是这点不好,曹操既然已认定他是自己目前为数不多的足以争天下的对手,那就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了。
  据《三国志刘备传》记载,刘备当时在樊城,军事情报相当匮乏,居然不知道曹军已到眼前。等知道消息,自知不是对手,率众撤退,路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劝刘备趁曹军未得襄阳之机进攻刘琮,刘备再次拒绝。
  据《汉魏春秋》记载,刘琮投降不敢告诉刘备,刘备后来察觉,派亲信到襄阳城里询问刘琮。刘琮派著名学者宋忠到刘备那里传达命令,说准备投降。刘备又惊又骇,对宋忠说:“你们这帮人如此做事,又不早点相告,事到临头才通知我,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刘备越想越气,抽出刀来架在宋忠脖子上:“杀了你都不解气!”
  但刘备也只能说说气话而已,刘琮料定刘备会恼羞成怒,所以专门派个他不敢杀的宋忠来传达命令。作为荆州本地最著名的学者、荆州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自郑玄死后宋忠在文化界便享有了极高声誉,这样的人刘备如果一怒之下杀了,那他整天在嘴上的仁义也就白挂了。
  《汉魏春秋》还说,刘备赶紧召集大家商议对策,有人劝刘备劫持刘琮以及荆州刺史部的官民南下江陵,依托那里的水军及丰厚的军用物资再做打算。《汉魏春秋》没有说这个“有人”是谁,但结合《三国志刘备传》的记载,这个人应该是诸葛亮。但刘备同样回答:“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救的事我做不来,否则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刘荆州啊!”
  刘备率众人南下,路过襄阳城,在城外呼刘琮出来对话,刘琮不敢出来。《典略》记载,刘备跑到刘表墓前祭拜一番,“涕泣而去”。
  这时,徐庶离开了刘备,原因是徐庶的母亲被曹军俘虏,而徐庶是个孝子。徐庶辞别刘备时,指着自己的心口说(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来想跟随将军共图王霸之业,凭借的是此方寸之地。如今老母亲被俘,方寸已乱,已无益于事,请求从此作别吧!”
  徐庶至孝,刘备至仁,所以尽管内心不舍,也放徐庶走了。
  徐庶到了曹操那里作为不大,后来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的好朋友石韬也在曹操手下供职,到曹丕称帝后担任过郡太守、典农校尉等职。诸葛亮后来率兵伐魏,还打听过这些老朋友们的消息,当听说徐庶、石韬等人只不过担任郡太守、中郎将一级的官职时,不禁感叹道:“魏国的人才实在太多了呀,像他们二人这样的居然都得不到重用!”
  刘备没有接受抢占襄阳的建议,但他接受了进军江陵的建议,目标是荆州的水军和后勤基地。正准备进襄阳城受降的曹操听到报告,也吃了一惊,立即决定暂不进襄阳城,迅速南下追击刘备,务必赶在刘备之前占领江陵。
  于是,一场追击战展开,就看谁跑得快了。
  刘备跑不过曹操,因为他没有虎豹骑。
  曹操亲率曹纯、文聘等以虎豹骑为主力的一支骑兵,以急行军的速度展开追击,曹纯是虎豹骑的统领,文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