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光不淡定了,心说,唐子浩不带你这么玩的啊?这不是把我往火坑你推吗!?

    可是见了赵祯才知道,唐子浩没回来,只杨怀玉一人回来了。

    好吧,眼巴巴等着唐奕回来放钱给他的文扒皮也是窝火,特么老子等米下锅呢,你能不能有点正事儿?

    脸最绿的,是赵祯!

    因为赵祯什么都知道,却偏偏什么都不能说!

    这是欺负老实人啊?知道我这个皇帝舍不得治你的罪,你就一点都不带含蓄的,连拐带大辽王妃的事儿都干出来了?

    不过,说心里话,赵祯内心还是有点暗爽的。

    毕竟唐奕什么都没瞒着他,连办的错事儿也不瞒着他。

    皇帝的心理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你一生兢兢业业,一点毛病挑不出来,能成为忠臣,却成不了内臣。而恰恰是那些有瑕疵,又从不在皇帝面前掩饰的臣子,更能得到皇帝的信任。成为天子近臣。

    也就是所谓的。。。。。

    奸佞!

    唯一有点不满意的,可能就是唐奕不同意修河之策。而且卖了个关子,说是等他回来再陈清利弊。

    。。。。。。

    总之,赵祯最后还是同意了唐奕暂不归京的决定,任他在外面疯去吧!

    对此,朝臣们可就不干了。没事儿都得找点事儿的他们,怎能放过这么好的开炮良机?

    唐奕是以使节的名义出访的,不先回京述职,你特么瞎跑什么?

    于是,朝中又掀起了一大波“倒唐”热。。。。。

    连包拯都看不下去了,写了道折子,把唐奕好顿骂。

    对此,唐奕在外面听见,也当没听见,全当放屁。

    奶奶的!在想害老子那人没露头之前,打死我也不回去!

    。。。。。。(未完待续。)

第268章 拐带

    皇佑三年。

    唐奕在外面疯了一年还没回京,文扒皮终于坐不住了。

    这一年之内,文彦博多次以私信的形式与唐奕好话说尽,可唐奕就是不给钱,气得文彦博直掉头发。

    他也真是着急了。

    自庆历八年拜相至今,文相公已经在相位上呆了三年了,这在大宋已经算是坐得比较长了。文彦博很清楚,这个时候就算他不犯错,说不定哪天就得下去。

    文相公现在是急于要做出点政绩稳固相位。再说,修河之事一但开工,赵祯也不好临阵换相,黄河最少得修两年,也就是说,这两年之内不用操心被挤走。

    可是“小师叔”不给钱啊,朝廷财税又无力支撑这么大的银钱消耗。

    没办法,文扒皮只能走“曲线救国”的路子,软的不行,老子跟你玩硬的。

    九月初六的早朝,文彦博公然点名观澜书院。言,书院虽名儒重臣汇聚,为天下书院之典范,然治学大道,不应与财商之事合垢,建议朝廷三司对观澜商合实施监管,并把商合之事与书院分剥开来。

    文扒皮还是太年青。。。。

    他也是好心,你看观澜商合敛财之巨,骇人听闻,陛下多有招抚,唐子浩却不知感恩,手握重财而不出。咱把他收到朝廷监管之下,这一来不用受一个小娃娃的掣肘,二来慢慢的唐子浩的钱就变成陛下的钱了,多好!

    他这是把唐奕当地主来斗啊!

    只不过,殿上知道点底细的都暗暗为文彦博惋惜。。。。

    你特么这是在找死,唐子浩就是个幌子,观澜商合幕后的大老板是当今官家,你想监管官家的钱?

    对此,赵祯虽不高兴,倒也没多想,他知道文彦博是一番好心,只是不明真相罢了。

    而且,这是个机会。。。。。

    赵祯不动声色地环视朝臣,“众卿家,有何意见?”

    富弼站在堂下隐隐觉得文宽夫此议欠妥,正要出班反对,却闻赵祯开始点名了。

    “大家都说说嘛,两位王兄可有意见?”

    赵祯先点的就是北海郡王赵允弼和汝南郡王赵允让。

    赵允弼一滞,一般这种朝议之事都不会问他们。身为大宗正,他和赵允让在朝上就是做个样子,不涉及皇家之事,他们是从来都不参与的。

    “臣。。。。”赵允弼沉吟了良久,方道:“臣附议!”

    “臣不知道观澜每年所聚资财几何,但传闻颇巨,若无监管,恐有害无利。”

    “嗯!”赵祯点头,看向赵允让。

    赵允让出班一步,“臣以为不妥!”

    赵祯又是点头,也不问为何不妥,环视朝臣。

    富弼本要出班,此时却缩了回来。

    “臣附议!”

    高声出班之人,是张尧佐。

    这位仗着侄女张贵妃得宠,这两年混的那叫一个舒坦。一路升任宜徽使、节度使、景灵宫使、群牧制置使,虽然离权倾朝野还远着呢,但也是风光无二。

    赵祯微微皱眉,心说,你添什么乱?

    “嗯!”赵祯点点头,算过去了。

    不想,张尧佐可不想就这么过去了,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既能踩一踩唐子浩,又能和文相公一条战线的机会,哪能错过?

    “臣以为,文相所言极是,唐子浩区区小儿,掌巨资而不于朝,是为私也;着使辽之命而不于职,是为逆也;拜名儒而不于学,是为废也。些等营私、忤逆、废学不进之徒,怎可掌倾国之财?望陛下三思,准许文相之请!”

    好吧,别说赵祯,也别说一殿大臣,就特么连文彦博都想骂娘。

    你大爷,你这是坑我啊!我可没说唐子浩营私、忤逆,你特么少拉上我!

    。。。。。

    话说张尧佐是怎么和唐奕结这么大的仇呢?

    说起来,还是因为她那个侄女。

    张尧佐是因为侄女才走到今天的高度,自然也是以侄女在后宫的地位为依仗。

    但是。。。

    别看张贵妃现在得宠,那是因为赵祯能生了之后,她最先给赵祯添了两个公主。现在后宫之中,周贵妃、苗贵妃都有了身孕,就连十几年没动静的曹皇后也于近日传来喜兆。这里边但凡出来一个男孩,张贵妃的专宠分分钟就换了别人。

    而这一切的源头,亦来自观澜书院,更和那个唐子浩脱不开干系。

    赵祯这几年偏信观澜名医孙先生,在宫中大掘铅汞,食孙先生的方子,用孙先生的养生之道,虽然做的隐秘,但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甚至曹皇十几年未孕,今得喜兆也是拜孙神医所赐。

    张尧佐能不恨吗?

    而且,之前让儿子使过小手段,意图祸害曹家牵连曹氏,曹佾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利用观澜和唐奕生意中有股份之便,这几年接连打击张氏族人的生意。别看张尧佐官升的挺快,可家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各间种种最后都指向唐子浩,他当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打击唐疯子的机会。

    只不过,他也不知道赵祯和观澜商合的关系,一通乱枪,打不死唐奕,却坑了文彦博。

    赵祯哪能再由他说下去?一会儿唐奕就成大逆不道,得砍脑袋了。

    直接宣布退朝。

    。。。。。

    早朝的事情都不用刻意去传,中午就到范仲淹的耳朵里,没出十天,就到了唐奕眼前。

    此时的唐奕正江西德安灌倒了一位书生和章氏叔侄。

    一看老师的信件,他不由一声冷哼,也不管身边除了醉倒的三人,还有另一个同龄青年。

    大笔一挥:

    非张尧佐,丑儿不足为祸。

    赵允让可疑,可让景休多多留意。

    文宽夫不可留!

    。。。。。。

    身边的潘越已经见怪不怪了,而那同龄青年,看的眼睛都直了。

    潘越看他的样子想笑,“瞅什么呢?”

    那青年一怔,心虚道:“要不。。。。。你们先忙。。。。我出去呆会儿?”

    潘越把他按到椅子上,“没拿你当外人,坐着吧!”

    那青年心中暖暖的同时,也暗暗乍舌,唐子浩怎么这么大的本事?

    说张尧佐是丑儿?汝南王有疑,还想把文相公赶下台?

    这可不是一个白身士子应该说的话吧?

    只是,再一扫信封的抬头。。。。。

    尊师范希文亲启,劣徒唐奕敬上。

    好嘛,你看看人家,老师是范仲淹就是这么牛气!

    心中对那所大宋第一书院——观澜书院更是向往不已。

    “存中兄,在想什么?”唐奕把信写好,交与黑子发出。

    “没什么。。。。在想观澜书院到底是怎么的文教圣地。”

    唐奕一笑,“等你沈存中到了回山不就知道了?”

    。。。

    好吧,

    唐奕在福州拐了章惇、章衡,又到杭州忽悠了这位沈括,沈存中。

    现在身处江西德安,外间与章氏叔侄喝得烂醉的那位,叫王韶,王子纯。

    唐奕发现,这一趟真是不错,除了考察地理,还能顺道帮老师拐几个好学生回去。

    这一路,唐奕与这位沈大科学家聊的最是对路,一些这个时代的人听不懂的东西,沈存中却一点即通,当真是知己难求。

    唐奕指着桌上的一张草图道:“来来来,我们继续说这个‘气压计’。”

    沈大科学家也不扭捏,一提到这些新鲜玩意也是精神百倍。

    “依子浩之言,此物确有玄机,只是子浩当如何标出度量准尺呢?”

    唐奕道:“存中说到了问题所在,此物做出来容易,难就难在无法确定标量刻度,唯有在海边测出基准刻度,再逐高确定新度。”

    。。。。。(未完待续。)

第269章 摊牌

    “气压计”,可以说,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文扒皮这一年多的时间,一封信接一封信地催唐奕借钱。可是,他要修六塔河,唐奕是说什么也不能把钱借给他的。

    可说修六塔河不可行,唐奕却给不出合理的解释。只能告诉他,六塔河河道不足以容纳大河之水,且地势颇缓,此事不可为。

    文扒皮就说了,你说不可为,那你拿出证据来啊?

    怎么拿?

    这个时代还没有能准确测量地势高低的科学手段,二十年后沈存中修汴河的时候,用的“分段筑堰法”测量地势,就已经是最先进的手段了。

    所谓分段筑堰,就是沿着所要测量的河流,挖一条平行的沟渠,再分段筑出台阶式的阶梯坝,然后把各级台坝的水位高低加在一块儿,得出上下游的水位差。

    六塔河绵延近千里,你想修渠筑坝来测河,那工程也太大了。

    于是,唐奕就把主意打到了“气压计”上面。

    这东西用来测量高度虽不甚精确,但只要同一地,在不同的气压环境之下多测几次,误差还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而且,其原理也十分简单,后世初中物理就学过。

    正好在外游历,还可趁着这个时机,在沿海地区取得“一个大气压”的基准数值。

    只不过,文扒皮有点等不及了,还没等唐奕把东西做出来,这货居然想来个釜底抽薪,打起了观澜商合的主意。

    这唐奕可就忍不了了。

    这件事也让唐奕看清一点,文彦博是个能臣没错,本事也不小,但说到底,他还特么就是个政客。修河之事在他那里已经变了味儿了,成了他彰显政绩的一个手段。

    既然你文彦博不讲交情,那我唐奕自然也没必要和你客气不是?

    。。。。。。

    九月中,唐奕离开德安,继续顺长江而上。

    京中这时也有了动静,唐介首先开炮,直接把文扒皮和张尧佐两人一起给参了。

    张尧佐且不说,刚升上来,谁都知道暂时动不了他,唐介真正的用意其实就是文彦博。

    唐介上本弹劾宰相文彦博,指责他姑息养奸,对张尧佐事件熟视无睹。并揭露文彦博在担任益州(今四川成都)知州期间专门制造金奇锦,通过宦官送给后宫妃子。因而,文彦博是通过不法手段,内外勾结,以固相位。

    其实,老唐有点不地道,张尧佐的事,不光文彦博,朝里除了他和包拯、吴奎等几个言官,谁都没言声,他单提文彦博本就牵强。而送礼的事儿就更没边儿了,张贵妃生辰,大臣们送点礼这不很正常吗?谁都送过。

    可是,老唐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反正只要把文彦博弄下去,让他长长记性就行了。

    对此,赵祯当然不信,还当场发了脾气,直言要把唐介贬出京,并特意安慰文彦博说,爱卿你别放在心上,朕是不信地。。。。。。

    文扒皮暗出一口气,心叹,官家还是明事理的好人啊!

    可是,第二天,他就笑不出来了。

    唐介确实被赵祯赶出了京,但却非贬反升,从殿中侍御史升资政殿直学士,迁扬州别驾。

    哦操!这哪特么是贬?这是出去镀金的好吗?

    文彦博一下就明白了,皇帝虽未说他不是,但却不再维护他这个宰相了。

    唐介弹劾于他,皇帝不降反升,让他这个当事人如何在朝中立足?

    文相公是有尊严的人,当下自请外放。反正呆着也没意思了,赶紧腾地方,还能保住点面子。

    赵祯自是不准,几请几拒,最后赵祯只得很“遗憾”的放文彦博出京,升平章事知苏州。

    得。。。。。

    老唐和文彦博一个扬州,一个苏州,不但挨着,而且大宋最舒服的三个地方让他们占了俩儿。

    另一个当然是邓州,魏介赖在那儿,是死活不走了。

    唐介也算实在,上任之后,特意给文彦博写了封信,大意是:别怪兄弟不义气,实在是你老兄作的太大发了,我也就是当个出头鸟而已。

    好吧,文彦博看完信有点懵,我特么到底做错什么了?

    。。。。。

    皇佑四年春,唐奕途经苏州,一下船,就见范纯仁在码头迎他。

    范老二中了状元,出任苏州观察判官已有三年,最晚明年就应该调回京城,出馆阁待职了。

    “怎么还留上胡子了?”唐奕一见范老二,就吐槽他那两撇小胡子。

    “显老。。。。。”

    范老二知他没个正经,锤了他一拳。

    “听说,你从苏州过了两回了,都没想看看我!?”

    “你也不在州府好好呆着,下到乡间瞎跑,还能怪我?”

    “你就不能等两天!?”

    “怕你跟我絮叨!”说着,唐奕为其引见众人。

    “章相公的族亲,章惇、章衡。”

    “德安王韶,王子纯。”

    “你们苏州的坐地户,沈括,沈存中。”

    范纯仁一一见礼。

    “你们都是要入观澜书院的学子吧?做为过来人,给你们一点忠告。。。。。。”

    “兄长且直言!”

    这位可是上一科的状元,大伙儿都竖着耳朵听。

    “切记,离唐子浩远点,容易学坏!”

    “哈哈哈!”

    众人大笑,原来这位看起来很严肃的范状元,也有调侃唐子浩的时候。

    唐奕摇头苦笑,看来,范老二也学会圆滑了。

    “你们知州呢?”

    范纯仁一翻白眼,“你把人家给弄下来了,还指望他来接你!?”

    “唉。。。。。。”唐奕一叹。“他不来,就只能是我去找他了。”

    。。。。。。

    文彦博今天连府衙都没去,专门在家里四平八稳的坐着。

    仆役来报,观察判官范纯仁引着客人到了。

    文彦博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请进来吧。。。。。”

    唐奕一进厅,见文扒皮连起身的意思都没有,把手里的一盒醉仙金尊往旁边小几上一放。

    “呦。。。。脾气不小啊?见了师叔也不来迎?”

    文彦博横了他一眼,也不作答。

    “拿走!老夫清廉为官,不要你的臭酒!”

    唐奕大喇喇地坐下,“才四十多岁,就算称老夫,也不显老。”

    “。。。。。。”

    “行啦,收收脾气,是我把你弄下去的没错!”

    文彦博一滞,没想到,他没提,唐奕自己却先说了。

    “承认就好!那我也只问你一句,你使的什么手段!?”

    这才是文彦博最想不通的。

    一个白身庶民,凭什么他一句话就把当朝副相给换了!?

    “就因为我要动你的观澜商合?连直臣唐介、包拯都倒向你了?”

    “错!”唐奕一挑眉毛。“他们可不是倒向我唐奕,我也没那么大的本事动你一个宰相。”

    “他们倒向谁?谁能让你下来?还用我明说吗?”

    !!!

    文彦博瞬间脊背生寒。

    “原来如此。。。。。。是官家!!”

    想到此处,文彦博一直堵在胸口的那股闷气一下就通了。

    难怪这点子虚乌有的小事就逼得他辞相,难怪一提观澜之事没几天,唐介和包拯两门重炮就都跳出来了。

    “我今天来,不是特意来看你的。说心里话,我现在最不想见的人,就是你这催命鬼。”

    唐奕往那一歪。

    “我来是和你摊牌的!”

    。。。。。。(未完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