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靠!”

    唐奕差点没跳起来。

    “男孩!这特么不科学啊?苗贵妃那个,史书上不是写是女孩吗!?”

    但是,由不得他不信,富弼、范仲淹等人已经老泪纵横。

    杜衍更是扑通一声拜倒在地,向天长嚎:

    “天、佑、皇、宋啊!”

    “天佑皇宋!”

    “天佑皇宋!”

    一众文官纷纷接踵拜匐,“天佑皇宋”的高喊,响彻观澜!

    。。。。。。

    而在宫女、大监拜倒一片寝宫外院之中,赵祯赤着脚,双手错后,仰天而立,眼中的晶莹顺着面颊滚滚而下,口中喃喃地自语道:

    “天佑我赵祯啊。。。。。。”

    ——————

    男孩?

    男孩!

    哦靠,男孩!

    唐奕现在已经没心思想,为什么苗贵妃生的是男孩了,有男孩就行啊!

    得瑟地挑起眉头看向赵允让:“看来,王爷这嘴是开过光的啊!”

    “现在看来,草民这选择好像还挺明智的呢。”

    赵允让微不可查地阴森一笑,“大郎,还是不要高兴的太早啊!”

    说完,大步向寝宫而去,接下来,他和赵允弼却要行使宗正之职。

    只不过,还没走出两步,寝宫那边,李秉臣的高唱再一次传了出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佑皇宋!皇后娘娘旦下龙儿!!!”

    噗!!!!

    站在树根底下的孙郎中差点没坐地上,看向唐奕的眼神儿都不对了。

    酸啊碱的,真特么管用!?

    怎么一下来就是两个小子!?

    。。。。。。

    而那边的赵允让脚下一软,也差点没摔了,幸得赵允弼扶了一把,“王兄小心!”

    “没。。。。。没事儿。。。。。。且进去吧。。。。。。”

    赵允让敷衍一句,匆匆进了寝宫的院子。

    。。。。。。

    “龙儿!龙儿!!”

    这边的曹佾已经激动得无以附加,冲到唐奕身前,死命地抓着唐奕的胳膊猛摇。

    而唐奕则是拧着眉头,望着赵允让的背景出神,任曹佾怎么摇都摇不醒。

    “太反常了。。。。。。”唐奕喃喃自语。

    “什么太反常了?”

    “汝南郡王的反应。”

    “汝南王怎么了?”

    这次唐奕只是摇头,他也不知道汝南王怎么了。

    按说,赵祯得子,打击最大的就是赵允让。

    唐奕的基本盘是一个“情”字,而赵允让呢?他的基本盘就是赵祯无子!

    可以说,一切的苦心钻营,一切的算计,一切的潜藏暗渡,都是建立在赵祯无子这个基础上的。

    可是,苗妃的喜讯一出,赵允让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基本盘算是一下子就倒了,但他却并没有太过激动的反应。

    当然,这个可以解释,毕竟浸淫大宋的顶级圈子几十年,这点城府还是应该有的。

    但是。。。。。。

    为何曹皇后的喜讯一出,赵允让的反应会变得那么大呢?

    是经受不住第二次的打击?

    还是。。。。。。这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东西?

    唐奕想不清楚。

    。。。。。。(未完待续。)

第330章 替你们着急

    唐奕自己都犯嘀咕,酸碱体质真有用?

    不知道,也说不清。后世都说不清,他上哪儿说清去?

    不过,赵祯有儿子了,而且是特么一起来了两个儿子,这是事实!

    朝臣们已经乐疯了,困扰大宋朝二十年的国本问题啊,这下终于不再是问题了。

    两个呢,选哪个都行啊!

    此时,不管哪个派系,也不管平时有何嫌隙,大家都是拱手相庆,一阵欢腾。

    孙郎中走到唐奕身边,“你那个食谱子我没留,回头再给我抄一份儿。”

    “干嘛!?”

    “废话,能生儿子的秘方,这得留着传家啊!”

    “。。。。。。”

    孙郎中动静不小,有朝臣听见了,忍不住靠过来。

    “啥秘方?生儿子的?”

    日!

    唐奕调头就跑,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可不是小事儿,特么生儿子的啊!

    回到自己的小楼,本想理一理思绪,一进屋,唐奕却怔住了。

    就见福康帝姬趴在厅前的圆桌上睡着了。

    唐奕有点犹豫了,这是进去,还是不进去啊?

    进去吧,不太合适,孤男寡女的。

    不进去吧,这特么是我的家。

    正在为难,许是开门的动静吵醒了福康,睁眼一看是唐奕,下意识地弹了起来,慌张一拂,“唐公子。。。。。。”

    唐奕尴尬咧嘴,“那边有躺椅,睡着舒服些。”

    福康慌张地摇头,“不了不了,我这就走。”

    说着,低头快步往门外走。

    唐奕拦住她,苦笑道:“你能上哪儿去?呆着吧,我去把苏小妹她们叫来陪你玩。”

    福康一窘,她确实是没地方去。寝宫那边已经忙成一锅粥了,哪儿有她下脚的地方?

    要不是没地方呆了,也不会跑到唐奕这里来。

    “对了。”走到门口的唐奕回身道,“还没恭喜你,你有小弟弟了。”

    福康闻言,嘴角上扬,露出一排洁白的细牙,用力地点着头,“嗯,而且是两个呢!”

    唐奕一怔,随即莞尔一笑,“对。。。。。。两个呢。”说完就出门了。

    他其实原本的意思是,昭节贵妃苗氏是福康的生母,苗氏得龙儿,她这个做亲姐姐的自然要恭喜一下。

    可是,福康比唐奕想的要单纯得多。在她看来,不论是生母苗氏生的亲弟弟,还是曹皇后生的弟弟,都是她的弟弟。

    唐奕不禁自嘲苦笑,看来,自己也开始功利了,远没有从前那般单纯。

    可是,世间谁不是如此呢?

    站在唐奕的角度,以他和曹家的关系,自然希望曹皇后的孩子最后能君临天下;而站在苗妃的角度,也当然希望她的儿子得位大统,也只有福康这个单纯的小丫。。。。。。

    想到这里,唐奕猛的一顿,似乎抓住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理清。

    。。。。。。

    心事重重地把苏小妹、王弗她们叫到自己的小楼陪着福康,又心事重重地熬到晚上。

    等赵祯那边都忙完了,老师范仲淹也回来了,唐奕才到老师那里去坐了一会儿。

    “陛下那边儿,没出什么事儿吧?”

    范仲淹还没从兴奋之中缓过劲儿来,闻言眼睛一立,“你个倒霉孩子,怎么说话呢?能出什么事儿?一切安好!太医已经看过了,皇后与苗妃皆是无恙,两个孩子除了苗贵妃生的那个身子有点虚,也都算是平平安安。”

    唐奕无声点头,没事儿就好!

    可能就是自己想多了,只要都是赵祯的孩子,赵允让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儿?

    。。。。。。

    回小楼的路上,唐奕也逐渐释然。以前没储君都特么照样儿该干嘛就干嘛,从来没怕过那老货,现在一下子来了两个,还怕个囊球!?

    路过黑子那里,见他屋里亮着灯。唐奕一挑眉拐了个弯,就走了过去。

    也没敲门,直接推门就进。

    果然。

    黑子和董惜琴就那么在灯下坐着,董惜琴拿着一件黑子的袍子行着针缝补,而黑子就坐在那儿看着,一点都不嫌无聊。

    一见唐奕进来,二人腾的就站了起来。

    “大郎。。。。。。”

    “唐公子。。。。。。”

    唐奕直翻白眼儿,先对黑子开炮,“不说让你晚上找我去吗?”

    黑子一怔,随即局促挠头,“嘿,倒是忘的干干净净了。”

    唐奕一阵无语,有了异性没人性的东西啊!

    黑子又道:“找俺啥事儿?”

    “没事儿了,腻着吧!”

    唐奕来回扫了两人好几眼,“等过一段消停消停,你们俩也赶紧把事儿办了吧,老子都替你们着急!”

    说完,一甩衣袖,不理臊的脸通红的二人,调头就走。

    。。。。。。

    唐奕一走,屋里的两人就只剩下尴尬了。

    黑子憋了半天方支吾道:“大郎那嘴就是没个把门儿的,惜琴姑娘别当真。。。。。。”

    董惜琴嘤嘤的嗯了一声,不安地放下手中活计,“天不早了,惜琴回去了。。。。。。”

    “我送你。”

    “不麻烦了。”

    ——————

    邓州营的将士们最近一直住在观澜书院,唐奕总觉得,要不是自己瞎鼓捣,邓州营也不会死那么多人,总觉得心里亏欠他们。

    把他们留在回山,一来,就在身边,可以时不时续续旧;二来,书院吃的好,睡的好,也让这帮苦汉子们好好享受一番。

    可惜,唐奕想得挺美好,但实际情况却不是那么回是儿。

    观澜这是什么地方?是大宋圣地。

    这里出入的不是大儒,就是名臣,最次也是儒袍加身的文生。

    他们这帮军汉天然的就感觉低人一等,走路都是低着头,都不敢看人家的眼睛,总感觉大伙儿看他们的眼神儿就不对。

    这几天,大宋官家喜得双龙,回山更是热闹的不行,邓州营的汉子们更是连门儿都不敢出了,天天窝在屋里跟坐牢似的。

    而唐奕这几天也是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他们。

    “头儿,要不你跟大郎说一声,让咱回军营得了。”王都头闲的直揪头发。

    “这他…妈一天天跟蹲大狱似的,可憋死老子了!”

    “就是的!”胡林翘着腿抱怨。“要不您老跟大郎说说,就别让我来这鸟书院当什么教喻了,咱也不是那块料,那帮着酸秀才也不带听咱的啊!”

    曹满江瞪了他们一眼,“都消停点!”

    “大郎这几天事儿多的很,咱就别添乱了。”

    。。。。。。(未完待续。)

第331章 下连队的程颐

    唐奕最近确实挺忙的。

    一是因赵祯得子,开封各家的人都往回山聚,唐奕又要张罗着接待,又要给他们腾地方住。

    二是因之前说过,要把“水泥”弄出来,唐奕还要领着工匠在后山起一个实验窑。

    所以,他真的顾不上邓州营的兄弟们。

    曹满江这么一说,大伙儿也就消停了。

    王都头摇头一叹,不说话了。

    胡林则眼珠子一转,捅了捅边上的秀才。

    “秀才,商量个事儿呗。”

    秀才横了他一眼,“叫大名儿!”

    “行!行!”胡林很狗腿地应着声儿。

    “陈志扬!陈哥!陈大哥!咱俩换换呗,你来书院当教谕,我回去当营头儿,你看这事儿咋样儿?”

    陈志扬嘿嘿一笑,“想换啊?”

    “对对。。。。。。换不?”

    “美的你!”秀才眼珠子一瞪。“老子好好的大官儿不当,跑回山来受这夹板气?”

    胡林一撇嘴,“真特么不够兄弟!”

    。。。。。。

    大伙儿正说着,突然传来敲门声,李贺打开门,一下就愣住了。

    “您。。。。。。您这是找谁?”

    门外站着的这人,他认识,正是那天在书院门口拦下他们的那个文生。

    此时,这货正抱着个大铺盖卷站在门口儿。

    程颐也不跟李贺客气,大喇喇地就进来了。

    “从今天开始,我就住这儿了!”

    “嘎。。。。。。”大伙儿一噎,“那。。。。。。那我们住哪儿去啊?”

    李贺心说,没你这么欺负人的啊?

    “你们?”程颐眉头一挑。“当然还住这儿啊!”

    “。。。。。。”

    见一屋子人都愣了,程颐一笑,“没事儿,都放松点,小唐教谕让我来的。”

    “唐奕?他搞什么鬼?把这尊神弄进来,兄弟们还怎么过日子?”

    程颐又道:“小唐教谕还让我带句话过来,说是别拿我当外人,平时什么样儿,就什么样儿。”

    “。。。。。。”

    曹满江狐疑道:“不拿你当外人?”

    “对!”

    “平时什么样儿,就什么样儿?”

    “对!”

    “和我们兄弟一般要求?”

    “对!”程颐点头。

    还不忘指着曹满江道:“不能特殊对待,否则我跟你们急啊!”

    “那行!”曹满江一咬牙,大郎这么安排肯定有他的用意。

    “你跟我来吧!”

    带着程颐到了里间睡觉的地方,一指最里头的铺位,“你就睡那儿,一会儿让胡林教你整理内务。被子要叠得和大伙儿一样儿,东西不能摆错了,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吗?程颐就一个字儿都没听进去。

    一进屋,这货就撤底傻眼了。

    哦靠,这特么是人住的床铺?那特么是人盖的被子?

    就见两排大通铺,十八个铺位,十八个“豆腐块儿”。那床单捋的溜平溜平,一个褶子都不带有的,看一眼你都不忍心躺上去。

    。。。。。。

    直到曹满江又重复了一遍,程颐才苦着脸道:“有。。。。。。有这个必要吗?”

    “有!”

    门口十几个看热闹的汉子异口同声、欢天喜地、幸灾乐祸地答道。

    。。。。。。

    第二天。

    唐奕正在后山和潘丰等人盯着一眼新窑,程颐就顶着两个黑眼圈儿跑了过来。

    “教谕啊,我能不去了吗?”

    唐奕撇了程颐一眼,“不是你自己要去的吗?”

    “可是。。。。。。”程颐可是不出来了。

    他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这不就是贱的吗?没事儿去和那帮军汉掺合什么?

    只是半天一夜,程大圣人就有点扛不住了。

    单是叠那个豆腐块儿的被子,就差点没把程颐搞疯了,更别说别的乱七八遭的规矩了。

    最要命的是,那帮军汉子晚上打呼,特么还一个比一个响,闹的程颐一宿都没睡着觉。

    。。。。。。

    唐奕拍拍他的肩膀,“年青人,要有恒心。既然是自己要去体验一番,只一天就跑回来了,多丢人啊!”

    程颐不由一声哀嚎,他现在有点后悔跟在唐奕身边了。

    这么长时间,什么真本事也没学来,整天不是钻到灰窑来活泥玩,就是和一帮唯利是图的商人谈什么钱啊钱的,他程颐可是要成圣的!

    见程颐还是一脸的不情愿,唐奕又安慰道:“这是给你小子开小灶了,等过几天你就会知道,能和老曹提前套个近乎,学点东西,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了。”

    程颐愣愣道:“什么意思?”

    唐奕贱贱地笑着,“等着吧,过几天就知道了!”

    。。。。。。

    这时,一直盯着窑口的沈括走到唐奕身边,“差不多了,可以出窑了。”

    唐奕闻言,不再理程颐,和沈括一道去看窑了。

    得!

    程颐一翻白眼,小教谕又要活泥玩儿了。

    不死心地跟过去抱怨道:“您成天弄这个有什么用?”

    唐奕眼不离窑地回道:“有什么用?程老二啊,你要是还想跟着我,就把那套学问最大的想法扔一边儿去,一会儿我就告诉你有什么用。”

    随着灰色的“土面儿”从窑里头出来,沈括忍不住道:“这回能行吗?”

    唐奕凝重点头,“应该没问题。”

    沈括不乐观地道:“要达到你说的那种强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吧?我看上回的那样就不错了!”

    唐奕一口回绝,“不够!”

    水泥这东西,后世别说唐奕这种专业的,就连常看网络小说的都知道,粘土加石灰磨成粉煅烧就行了。

    可是,实际操作却没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到石灰和粘土的比例,煅烧的温度和时间。

    差一点,成品性能就差很多。而且,只是这么烧出来的水泥是没法用来修路、筑城的,因为强度不够。

    后世的水泥根据不同的用途,分成很多种型号,其中还要添加辅助材料才行。

    修路用的水泥,不但要有一定的延展性,适应各种气候温度,还有光晒、浸泡等等适应不同环境的高要求,还要有特别强的抗压性、抗物理硬性的要求。

    所以,真不是说烧就烧得出来的。

    唐奕一边把冷却的水泥加水、加沙石搅拌,等着冷却,一边对程颐道:

    “你觉得这是活泥,这是不务正业。可你从来没想过,这些看似简单、低贱的东西对百性意味着什么,对改变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作用。”

    程颐不服气地嘟囔道:“您要是弄个别的,说是造福万民,我还能信。。一个灰泥,有什么用?”

    唐奕也不和他辨,等拌好的混凝土入模具慢慢凝固。

    足足过了两个多时辰,见已经差不多了,从工匠那儿接过一柄大锤递到程颐手里。

    “砸!”

    “砸完了,我告诉你有什么用!”

    。。。。。。(未完待续。)

第332章 从水泥中得来的思考

    看了书评,我笑喷了。。。。

    兄弟们,你们这脑洞开的有点大。。。

    汝南王再牛逼,他也进不了皇宫内苑和苗贵妃来一下子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