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另外,本评区还有一个说我不要脸的。。。

    好吧,兄弟我当你是撒娇。。。。。

    起点是按字数收费的,一万字一章,和分五章是没有区别的。

    还有一个粉丝值为0的哥们,天天来说我“水”,我就不服气了。。。

    摸着良心说,我从来没写过一个无意义的段落,这节奏你要觉得还不够紧凑,还说我水,那我只能往上传大纲了。

    再说了,咱们说句不好听的,我就算真水了,花你一分钱了吗?

    对于盗版读者,苍山一直是理解的,之前也常说:国情如此,非君之罪。

    平时呼喊苦求也是拉一拉那些真喜欢这本书,也真有能力看正版的读者。

    真要逼着苍山开防盗吗?到时候,你不用跟着我揪心了,我也不用劳心劳神的应付你们这帮大爷了。

    和谐一点,不好吗?

    都是在这世上苦熬的平凡人,何必相互伤害呢?

    。。。。。。(未完待续。)

第372章 地笼

    月初了,为了能在月票榜上占个好点的位置(推荐太少,只能靠这个露下脸),苍山又厚着脸皮开始求票了,拜谢,拜谢!

    求票、求票、求票!!!

    ————————

    萧英已经打定主意,不管唐奕说什么他都不同意。

    万一再让他帮着从大辽拐个侄女什么的,他这老心脏真心受不了。

    可是,万没想到,唐奕比他想的还贱,吊着你。

    “事先说明,有悖大辽根本的事情,老夫是万万不会答应你的。”

    “通政。。。。。。”

    唐奕还没说完,萧英又补了一句,“威胁我也不行!”

    唐奕哑然失笑,“通政放心,我有那么坏吗?”

    “有!”

    唐奕一阵无语。

    “你侄女的事情是我做的过了,但也是事出有因嘛?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您老还是忘了吧!”

    萧英也是一阵无语。

    唐奕又道:“可别忘了,这次可是我出钱给你们大辽修路,我唐奕做的够意思了吧?”

    萧英默然望着唐奕,许久方是一叹,“真不知道,你是聪明,还是傻!”

    唐奕苦笑,“就当是傻吧!”

    “就这么两国太平无事不是挺好吗?非要搅风搅雨,把两边的心思都勾了起来,最后受苦的不还是咱们这些当臣下的?”

    唐奕不答,心中暗道,我也不想生事,要不,你把燕云还给我们?

    。。。。。。

    唐奕之所以不接萧英的话茬,实在是知道,这路修的,确实把两方的心思都勾了起来。

    大宋自不多说,从大名府七日直递燕云,这让所有人都生出了希望,自太宗之后,还从未感觉燕云离大宋这般近过。

    所以,修路这个事儿,唐奕只一提出来,举朝上下无不全力配合,连贾昌朝、汝南王这些人都没出来生事。

    。。。。。。

    可是,同样的,这条路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大宋觊觎燕云的同时,大辽也乐于看到一条直通大宋腹地的大路修成。因为,从战略上来看,这条路的意义对辽朝比大宋还大。

    大辽可都是骑兵,这么一条大路修好,辽人要是南下,比宋人北上还快,而且还不用自己花钱,当然是乐见其成。

    耶律宗真都想好了,只要这路一通,辽朝就又多了一个要挟大宋的本钱。

    。。。。。。

    可是,萧英为什么言语之中都透着一股子不想修这条路的意味呢?

    其实,这也是大多数大辽贵族们的心理。

    马背上的民族一但安定下来,就很难再找回狼性。别看辽朝在军事上依然强于大宋,但实际上,契丹八部早就被高度汉化了。

    现在,不论贵族,还是百姓,厌战之心是一天胜似一天,萧英这种太太平平就挺好,何必打来打去的心理,在辽人之中也是越来越有市场。

    。。。。。。

    那边,唐奕和萧英打着机锋。

    这边,观澜的儒生们差点没把曹满江的眼珠子惊出来。

    事情还得从头天晚上说起。

    唐奕把晚饭这个科目真接给抹了,就等于明着告诉这一百多号人,自谋出路吧!

    可是,怎么谋?一百多人加在一块儿还凑不够五个大仔儿!

    最后,王韶等人只能用期盼地目光看向宋楷。

    苏轼谄媚道:“哥,我以后就跟你混了!”

    宋楷一叹,“算小爷前世欠你们的。”

    环视众人吩咐道:“分头下山,在山门口集合。”

    众人一阵欢叫,呼啦啦地就要往外跑。

    庞玉急道:“别一起出去,目标太大!”

    晏几道瞪着眼睛兴奋道:“没事儿,晚上曹阎王从来不查夜的。”

    贱纯礼道:“还是小心点好。”

    且不说这一百多号儒生是怎么摸到山下的。

    山角处,见人都齐了,宋楷对庞玉道:“你领着他们先去等着,我们四个去起网。”

    贱纯礼道:“再给我几个人,兴许搬不回去。”

    王韶闻声立马自谏:“我跟你去!”

    “我也去。”

    “我也去!”

    “我也。。。。。。”

    有王韶牵头儿,大伙儿都踊跃起来。

    大家主要还是好奇,宋为庸他们哪儿来的本事,能解决这一百多号人的肚子问题。

    最后,宋楷、范纯礼他们只带了王韶、章惇、曾巩和王之先他们四个。

    八人离开大队,七拐八拐绕到了街市后面,沿着河弯,一路往靠南屏山的位置摸了过去。

    曾巩见越走越黑,越走人越少,不禁问道:“这是干嘛去?”

    范纯礼回了一句,“摸鱼!”

    “摸鱼?”

    曾巩心说,靠摸鱼,这么多人连牙缝都塞不满吧?

    不容他多想,终于走到一处没人的僻静之处。

    范纯礼瞪着眼睛朝水面猛看,“就是这儿!”

    说着,就开始脱衣服。

    宋楷一边指着水面上远远一处孤零零的草棍儿,“就这个?”

    一边也开始脱衣服。

    曾巩瞅着宋楷、范纯礼、丁源和唐正平眨眼就扒得一丝不挂,与王韶几人对视一眼,尴尬地对宋楷道:“我们也脱吗?”

    宋楷道:“不用,在岸上接着就行。”

    曾巩一阵发苦,他三十大几的人了,孩子都几岁了,竟和几个毛头小子一块下河摸鱼,说出去都丢人。

    可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见范纯礼已经下了水,摸到那处草棍前,一个猛子就扎了进去,半天才上来。

    “不行,拉不动。都得来!”

    宋楷一喜,与丁源、唐正平一起游过去,四人又是一个猛子下去。

    曾巩这才看到,草棍儿开始往水面儿上涨。不一会儿,就见四人带着一个竹笼子的一角浮出水面。

    !!

    曾巩瞬间眼珠子没突出来,那竹笼子虽只露出一角,却已经能看到里面翻着水花了。

    有鱼,而且还不少!

    不少?哪里是不少!?

    等宋楷他们把竹笼全提起来,曾巩才看清全貌,那是个一尺粗细,一丈来长的大笼子,里面满密密麻麻全是鱼,而且个头儿都不小。

    “乖乖!”王韶也不淡定了。“这这这,这。。。。。。”

    这了半天,他也没这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屁!”宋楷费劲地提着笼子往岸上抬,“快点接着!”

    曾巩、王韶这才反应过来,急忙上前帮手。

    章惇更是不管不顾地跳下齐腰深的水里,跟着宋楷他们一起往上拉。

    饿不饿,吃不吃倒另说,这架势看着就过瘾啊!

    曾巩也不管竹笼脏不脏了,抱着一头儿就往岸上拉。

    等整条大笼上了岸,曾巩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你们从哪儿学来的这等绝技?这得有两百来斤的鲜鱼吧?”

    范纯礼嘿嘿一笑,“这叫地笼,大鱼有进无出!”

    “至于哪儿学来的。。。。。。”

    “嘿嘿,你猜!”

    。。。。。。(未完待续。)

第373章 让孟子一边凉快去

    谢谢“泡哥、苦海~孤雏”的万赏!本月第一天就有万赏,开心开心!!!

    ————————

    地笼这种东西,早在邓州的时候,范纯礼就玩过。

    到了回山,靠着汴水,自然也下过网,起过鱼。

    只不过,之前没指着这东西解决肚子问题,只当是几个玩伴打发时间的玩乐。

    昨天晚上,从食舍出来他们就知道,一次顺了食舍那么多东西,被发现是必然的,第二天想再去食舍打牙祭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范纯礼头天晚上就到山下准备了。

    等八个人把地笼拉上岸,宋楷他们开始穿衣服,曾巩等人则盯着长笼转了好几圈儿。

    “乖乖!”王韶感叹道。“最小的也得有一斤多,还有两条七八斤的大鱼!”

    范纯礼撇了一眼,得瑟道:“够吃了吧?”

    “够,太够了!”王之先兴奋道。

    “我看你们就算考不上,凭着这手艺,作个渔夫也能吃喝不愁了。”

    曾巩则皱眉道:“鱼是不少,怎么弄熟啊?”

    宋楷穿好衣裳,“不愁,跟我走吧。”

    说完,就张罗众人抬起一丈来长的大地笼往街市走去。

    。。。。。。

    不远处的阴影之中,曹满江、李方休和胡林躲在黑影儿里,眼瞅八个大小伙儿抬着大竹笼子走远。

    李方休呆愣愣地道:“奶奶的,这帮小子有两下子啊!本来还想看他们的好戏呢,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手儿。”

    老曹无语道:“这招下地笼,跟大郎学的吧?”

    胡林接道:“可不就是跟大郎学的。咱们老营的兄弟都会。没想到,这帮混小子使的比咱们还溜。”

    老曹哑然失笑:“白跟他们操这份心了,走吧,我那还有两坛醉仙。”

    李方休和胡林相视一笑:“有好酒却不早说!”

    ——————

    宋楷领着曾巩等人绕了一会儿,终在回山正街后面的一个小院停了下来。

    曾巩左右一看,这院子一面临着正街是一排铺面,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后门儿。

    都没用宋楷敲门,听见外面有动静,院门吱嘎一声就开了,从里面出来一男一女,两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

    “范三哥。”

    那女娃一见是他们,立马露出两排白牙,脆生生的上来叫人。

    曾巩一愣,显然范纯礼他们不是第一次来,早就认识了。

    范纯礼给曾巩介绍道:“这是王伯家的,男的叫王济,王伯的孙子;这个是韩九九,王伯的外孙女。”

    曾巩点头,那男孩他在民学见过,女孩好像也在民学看到过几次,但是印象不深。

    王济和韩九九也不废话,上来就帮着他们往院子里抬地笼,一边抬,韩九九一边还跟范纯礼说着话。

    “饭都蒸上了,就等你们的鱼下锅了。”

    “你爹呢?晚上不回来了吧?”

    “放心吧,俺爹这段儿都住书院。”

    街市这间铺面,是当初唐奕特意给王伯留的一间。位置不错,只是吃房租也够王伯一大家子过好日子了。

    只是,王伯一家现在都在书院做工,佣资不低,不缺钱使,也懒得租出去,正好韩九九的父亲以前开过食铺子,王伯就让他们在这铺面开了家小馆子。

    这几天,书院的厨子家里有事儿告了假,王伯就把女婿叫过去替班,铺子便关了门。

    把地笼抬进院子,庞玉也从前面的门店迎了出来。

    “嚯!不少啊!”

    转身冲食铺里的一百多号人呼喝一声:“都出来搭把手!”

    等大伙儿出来一看,曾巩他们是一身的泥水,地上放了一大笼活鲜。

    别人还没说话,苏轼先不淡定了,“你你你,你们打劫渔家了?哪儿来这么多鱼?”

    王韶抹了把脸上的汗珠儿,弄了一脸泥,“俺们自己打的!”

    “吹吧,你就!”苏轼不信。

    王韶眼睛一立,“骗你做甚?”

    于是,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这鱼是怎么从水里起上来的。

    章惇鄙视地看着王韶,这货连水都没下,还不如我呢!咱可是亲自跳下河弯,亲自拖上岸的。

    他吹的倒好听!

    宋楷一边开笼,一边把鱼往韩九九拿来的大木盆里倒,一边骂骂咧咧地道:“废什么话?都上手,赶紧把鱼收拾好了,吃完回去睡觉!”

    嘎。。。。。。

    所有人都石化了。

    怎么收拾?别说杀鱼了,这帮人连厨房都没进过啊。

    “那怎地?”宋楷一挑眉头,“不收拾,你们生啃呗?”

    众人一阵为难,生吃是肯定不行的,关键是“君子远庖厨”,圣人都不忍杀生,你让我们杀鱼,那书不是白读了?

    再说,咱们都不会弄啊!

    韩九九这时道:“不用,各位哥哥坐着等就行了,我和王济做好了给你们端上去。”

    宋楷白了眼众人,转脸对韩九九道:“一百多号人的吃食,光你们倆弄,得天亮去了。”

    “都上手,不会就学。连鱼都杀不了,还能干点啥?!”

    特么失节是小,饿死是大!不杀?你问问肚子答不答应?

    那边的程颢一翻白眼,咱是做学问,将来当官的,学杀鱼做甚?

    但是也没办法,总不能真让两个半大孩子伺候他们吧?

    再说了,在吃饭问题面前,让孟子他老人家先一边儿凉快去吧!

    。。。。。。

    这个时候,儒生们还没意识到,一种无形的氛围正在观澜儒生之中慢慢滋生,一种撼动那些古老的条条框框的力量正在缓缓滋养。

    唐子浩改变大宋、改变天下的无敌班底,正在缓缓露出峥嵘!

    。。。。。。

    “一人一条,自己收拾自己吃!”

    宋楷吩咐着,拿来菜刀,抓起一条活鱼,熟练的用刀背在鱼头上轻轻一敲,鱼就不动了,任他在手里摆弄。然后,又在鱼腹划了一道口子,直接扔给了范纯礼。

    范纯礼接过道:“看好了,刮鳞、去脏,再把鱼鳃抠出来,就算完活,简单的很!”

    众人看范纯礼只一会儿就收拾好一条大鱼,好像也确实不难,当下就由宋楷、庞玉他们拿刀破肚,一人一条的刮鳞、掏内脏。

    于是乎,院子里一下就热了起来,一百多号平时只会吃鱼的儒生,撸胳膊挽袖子,蹲在地上“大开杀戒”。

    宋楷一边手上不停,一边对韩九九道:“把大鱼、好鱼都挑出来,明天你拿去换钱,全当是米钱了。”

    九九急忙摆手,“不用不用,几斤粗米值几个钱。”

    “听话。”宋楷不容有疑。“一次也就算了,以后不定还得麻烦你们多少次呢!”

    。。。。。。(未完待续。)

第374章 观澜匪帮

    曾巩一边笨拙地用瓷勺刮着鱼鳞,一边玩味地看宋楷和韩九九对话。

    心说,以前真的小看宋楷他们了,不说这两天宋楷他们照顾所有儒生吃饱了饭,单看他们现在手里的作动就知道,摸鱼、杀鱼这种事儿,他们肯定是没少干的。

    而从他与韩九九的对话来看,说明相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能和这些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相处这般融洽,这本身就说明着不简单。

    要知道,宋楷、庞玉、范纯礼、丁源、唐正平,他们几人的父辈哪一个不是大宋举足轻重的重臣。论身家,这几个纨绔可是书院里最显赫的一帮。

    而偏偏是这帮平时看着好像最没正事儿、最不着调,也是最衣食无忧的主儿,反倒是所有儒生中,活得最真实的人。

    “你们平时也下山抓鱼?”

    宋楷笑道:“今天人口太多,改天让你尝尝我们兄弟烤鱼、烤鸡的手艺。”

    曾巩哑然摇头:“你们会的还真不少。”

    宋楷手上的活计不停,抬眼看了眼他,“曾大伯,你是想说,你们平时就这么不着调吧?”

    曾巩竟没把宋楷拿他的年纪开玩笑当回事儿,“还真不是。”

    “以前,我可能会说这话,但是通过这几天,我反倒觉得,是我们这些人读书读傻了。”

    想想自己,都三十多岁了,除了读书,好像什么也不会。唐子浩只使了点小手段,自己就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

    宋楷哑然一笑:“还行,你能这么想,就说明大郎这回没白折腾。”

    “嗯?什么意思?”

    旁边的丁源接道:“你当真以为唐子浩没事闲的,就为了折腾咱们才下这狠手?”

    “不是吗?”章惇也加入进来。

    丁源道:“他撑着了?把人都得罪光。”

    “那他要干嘛?”

    “干嘛?我也猜不到,不过。。。。。。”丁源沉吟了一下。“不过,我们都太了解唐子浩了,他从来不做无意义的举动。”

    宋楷道:“你们可以不理解,但是,别恨他,大郎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