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曹佾不傻,一回想殿上的情形,“你早就料到汝南王有这么一出?”

    “猜到了。”唐奕道。“可不最后证实一下,也不确定。”

    “那官家也早就知道?”

    “嗯。”

    “文、富等人也早有准备?”

    “嗯。”

    “和着就特么我一个人蒙在鼓里?”

    “嘿嘿,我就是想让你体会一下我前段时间的感受。”

    “我杀了你!!!”

    曹佾又暴走了。

    。。。。。。

    潘丰好不容易把他拦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曹佾才算冷静下来。

    “说,一字不许落下,你到底有什么馊主意?”

    唐奕笑道:“也不算什么馊主意,只不过。。。。。。”

    “只不过,赵允让以为拉开了一场大戏,可惜,却只是一场美梦!”

    “美梦!?”

    “对,美梦!而且,是很短的美梦!”

    “只有,一天而已!”

    。。。。。。(未完待续。)

第396章 到底谁拍死谁

    曹府。

    “你真要把立储之事在这个时候推出去?”

    曹佾惊容难定地看着唐奕,这孙子确实是疯子,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唐奕扁嘴道:“本来呢,我还一直想搞清楚赵允让到底在搞什么鬼,就算他要拥立苗妃之子,似乎也有说不通之处。与原来他自己的儿子觊觎储位,变成现在从龙之臣,这其中的差别也太大了吧?”

    “不过,既然他已经给了咱们机会,那对不起,老子也没闲工夫和你一层一层地剥皮抽丝了。”

    说到这里,唐奕猛的双目圆瞪,“乱拳打死老师父,借着这个当口,直接拍死就完了。纵然他有千般算计,也他…妈自己玩去吧!”

    “。。。。。。”

    曹佾都无语了。

    “可是,可是你也不用玩这么大吧?”

    唐奕冷笑:“大吗?只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这段时间,老子遭过的罪,不一样一样、一点一点的还给他汝南王,我特么这个‘疯子’岂不是白叫了?”

    ——————

    汝南王府。

    赵宗实、赵宗懿等在府中,赵允让却是日晚方姗姗迟归。

    二人立马迎了出去,赵宗实拱手下拜,“恭贺父王,大事又进!”

    赵允让微微一笑,坦然受之。

    “早就训诫吾儿,成大事者不拘泥于一时。有初一,才能做十五,一步一步且慢慢斟酌。”

    “父王教训的是!”

    这时赵宗懿却道:“父王总算是回来了,且不知曹佾与那唐子浩已经沉不住气,作惊弓之雀了!”

    赵允让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

    “皇长子以嫡子入宗册,宗正寺还有诸多备准,自然不能马上归来。”

    “怎地?急着让为父归家有何要事?曹佾与那唐家小儿又怎么了?”

    赵宗懿不无喜色道:“早朝皇长子入嫡之事一成,曹景休就沉不住气了,急召唐子浩与潘国为过府密谋,现在还没出来。”

    “嗯?”赵允让一怔。

    “确实有点沉不过气啊!”

    别说唐子浩的那阵风刚刚平息,就是曹佾现在处境已经是尴尬至极,这两人这么明目张胆的就往一块凑。。。。。。太急了吧?

    “密谋何事?”

    赵宗懿凛然一笑,“要不怎么说他们沉不住气,唐子浩想要马上推动储位!”

    “!!!”

    由不得赵允让不惊,这已经不是心急,而是狗急跳墙了!

    这个时候想把曹后之子强推上位?

    怎么可能?

    而且他们越是这么急,朝臣的反弹就越大,阻力之巨非人力可为。

    “他们疯了!?”赵允让忍不住道。

    “可不是疯了?”赵宗懿阴声笑道。

    “许是怕皇长子一但坐稳嫡位,那之后再想成事也就难了,想趁着还有一线生机,殊死一搏吧?”

    “这。。。。。。”赵允让有点拿不准了。

    难道今天在殿上,富、文等人皆是缄默。是早有算计?

    这么说来,当真是好险啊!

    万幸今天我赵允让赤膊上阵,把皇长子之事促成。要是没有今日之事,反倒让曹佾等人强推皇后之子,说不定一举就成了。

    “消息可靠吗?”

    “可靠!”赵宗懿笃定道。

    “不但咱们在曹府的人密报此事,下午提审马安良,他趁守卫不注意,偷偷塞给三司审官的纸条上写了‘立储’二字。”

    赵允让沉默了,事到如今,若是没有密报,还真悬让他们打一个措手不及,毕竟政事堂的诸位相公都有偏帮曹家之嫌。

    可是,一但这事让自己知道了,且早有准备,那可真是天赐良机。

    赵允让还在沉吟,而赵宗懿已经急不可奈地问开了。

    “父王以为,此事当如何利用?”

    赵宗实接道:“我看,可着令贾子明在朝上再做一翻文章,彻底坐实曹家内外勾结,觊觎储位的野心。”

    赵允让默然摇头。

    赵宗懿与赵宗实一滞,“怎么?父王要放过此良机?”

    赵允让道:“放过倒是不能放过,确实可利用一番,但却不能再用贾子明。”

    “。。。。。。”

    赵允让解释道:“贾子明已经是一颗明子,且被富、文等人架空于相位,暂时不能再用。”

    “那。。。。。。?”

    赵允让一叹,扳倒唐奕代价着实不小,现在放眼朝堂,除了一个贾昌朝,政事堂中竟无一人可用。

    “暗中放给王拱辰吧!”

    又觉王拱辰一人可能分量不够,补充道:“知会范镇,让他从旁策应一番。”

    “孩儿这就去办!”赵宗懿急步而去。

    赵宗实目送大哥离去的背景,“自做孽,不可活!这回倒是曹家自己把自己坑了,看他们如何能过得了这一关。”

    赵允让也道:“过关?若是顺利,曹、唐必死无疑,皇长子继位再无阻碍!”

    ——————

    第二日早朝。

    赵祯还未出福宁殿,在漏院等待列班的百官朝众气氛诡异。

    昨日朝上,赵祯亲口定下了皇长子以嫡礼侍养的御令,有心之臣无不心下揣测,也许昨日的大朝会,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天。

    它可能昭示着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个变数的开始!

    两个有资格荣登大宝的皇子,将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可是,为什么昨日赵允让提及嫡庶之事,虽有十来个朝臣附议,可绝大多数的官员还是选择了沉默呢?

    那是因为,这段时间连番发生的事情,着实让大伙儿拿不准了。

    大家都在想同一个问题,若无皇长子,让曹后之子顺利接位,是不是有些欠妥?

    若是没有江淮囤案,谁能意识到,曹家手里还有这么一个吞天噬地的庞然大物?谁能想到,曹佾早就开始为曹后谋划,并把大多数人都排除在核心之外了呢?

    。。。。。。

    赵允让端坐在角落里,眼观鼻,鼻观口,四周面色沉重的朝臣仿佛与他没有半分关联。

    其实,这老货心中已是冷笑不已。

    迟疑不定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埋下怀疑的种子,再加上曹家不断的犯错,早晚有一天,朝臣们会做出一个让人满意的选择。

    。。。。。。。(未完待续。)

第397章 什么情况

    **来了,今天斟酌了一天,写的很慎重,有点慢,大伙儿见谅!

    ————————

    赵允让正在暗自思量,一抬眼皮,见门前有人进来,却是御史中承王拱辰。

    略一沉吟,就起身迎了过去。

    “王中承面色欠佳,可是身体有恙?”

    王拱辰先是见礼,“回王爷的话,昨夜受了些凉。”

    赵允让不无关切道:“王中承是直臣,大宋的喉舌所在。若有不适,还要早做防范,莫像本王一般,临老却是恶疾缠身。”

    王拱辰又是一拱手,“让王爷费心了,拱辰谨记!”

    。。。。。。

    送走赵允让,王拱辰面色不见半分舒展。

    谨记?

    记个屁!

    昨天他又接到一份匿报。

    又!

    回想儿子王之先的话,再看匿报上告的是唐子浩与曹家密谋不轨,再想到十年前那份同样来路不明的匿报,王拱辰脸色怎么可能好的了?

    奏?还是不奏?

    于理是要奏上一奏的,国本大事,岂容儿戏?

    可是,即使王拱辰什么事儿都蒙在鼓里,也觉得这事好似没那么简单。

    这他妈是有人拿他当枪使了。

    十年前就有这么一出,今天还来?

    悬而不决地思考了一夜,这脸色能好吗?

    来的路上在想,到了漏院还在想,一直到内侍来宣布开朝,王拱辰也没决定,是报,还是不报。

    等到早朝都快结束了,赵祯一句:“众卿可还有本上奏?”一下子把王拱辰震醒了。

    姥姥,怕个球!

    大步出班,“臣。。。。。。”

    “臣”字还没说完,猛的一个比他高出好几个调门的声音,把王拱辰一下就噎了回去。

    “臣、有、本、奏!”

    不光是王拱辰,满朝群臣无不寻声看去。

    赵允让更是疑惑地的一拧眉头。

    因为高声唱奏、大步出班的人,是——范镇!

    。。。。。。

    赵允让心说,范镇你也太急了吧?怎么也要等王拱辰奏完之后再出来吧?

    按原来的打算,就是要让王拱辰赶在曹家发难之前,先把事情抖出去。

    到时,曹家和皇后就算是有一万张嘴,也是分辨不清。

    可是,范镇出来干嘛?

    。。。。。。

    别说他不明白,朝中百官无一不是一头雾水。

    这段时间,倒唐、倒曹之事,范镇叫的最欢。这次又要抢在王拱辰之前出班上奏,起的什么妖蛾子?

    范镇根本就不管众人的目光,坦然地行至殿中。

    “臣有本奏。”

    赵祯面无表情地看了范镇半天,一歪脑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来了一句:

    “这是,又起了什么念想?”

    。。。。。。

    赵允让汗都下来了,心说,你特么说就说,看我干嘛?!

    赵祯说完,笑着又看向范镇,“爱卿有事慢说,也不用抢了君贶的话头吗?”

    赵祯不无责备,可惜,范镇脸都不带红一下的。

    “事有轻重缓急,君贶还是等上一等吧!”

    王拱辰这个尴尬啊,心说,范景仁,你不厚道啊?

    可是无法,嘴上只得道:“臣下不急,景仁先奏无妨。”

    赵祯一笑,“景仁,所奏何事?”

    范镇拱手长揖,“请奏之前,臣尚有一问。”

    “问。”

    “皇长子以嫡礼侍之,是否已成定论?”

    赵祯又笑了,“自然无改,宗正寺已然入册,朕说的对吧,皇兄?”

    问到赵允让头上,赵允让不得不答。

    局促一笑,“确已。。。。。。确已入册。”

    “你看。”赵祯笑道。“宗正寺办事果断,范卿可放心了吧?”

    。。。。。。。

    朝臣们现在要是还听不出来点别的味道,那也就不用在这朝堂上混了。

    啥意思?

    宗正寺办事果断?还让一个臣子放心?官家话里明显是夹枪带棒啊!

    而且,确实有点果断啊!

    昨天早上下的口谕,政事堂要签发,宗正寺要仪典入册,一天就办完了?

    太。。。。。。果断了!

    。。。。。。

    而范镇一听,长子入嫡已是板上钉钉,面色一展,“既然皇长子嫡庶已分,那臣这一本,也就奏之有物了。”

    “范卿,到底所奏何事?”

    范镇不急,整冠抖袖。

    “臣启奏!”

    赵祯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

    “讲!”

    “如今,大宋太平盛景,万世难求,朝野上下,君慈臣贤,四海之内民富国强。天下安泰,无不仰仗天家圣治,然,国本之事仍悬而不决,千里固城,唯缺一瓦,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稳,早立储君,固我天朝根基,成万世宋皇之业!”

    “。。。。。。”

    “。。。。。。”

    “。。。。。。”

    范镇洋洋洒洒一篇立储奏请,满朝文武都听傻了。

    王拱辰站在范镇身后,心说:“老哥啊,你什么情况?”

    一众朝臣位列两班,心说:“大神啊,你什么情况?”

    赵允让背对着范镇,冷汗连连,心说,“你大爷的,你他…妈什么情况!?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好吗?”

    范镇要干嘛?

    抢功?要做从龙首臣?不像!

    昨天刚立的嫡,今天就要立储,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倒向唐奕一边了?要做首推曹后之子的先锋?

    更不像!

    若真如此,你问皇长子立嫡的事儿干蛋!?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特么到底要干什么?

    。。。。。。

    正当朝臣们和赵允让惊疑不定的时候,赵祯终于开口了。

    “是不是早了点儿?”

    下边朝臣暗自腹绯,这不是早了点儿,是急了点。

    而范镇却道:“国本大事,什么都时候都不算早。”

    “可是,朕的两个儿子尚且年幼,让朕如何来选呢?”

    赵祯这话一出,赵允让心里咯噔一声,暗叫不好,急忙就要出班圆场。

    可是,已经晚了!

    范镇催命丧钟一般的声音在殿中响起,“既然皇长子以嫡礼侍之,祖宗礼法,立长不立幼,当然是。。。。。。”

    “以皇长子为首选!”

    “。。。。。。”

    “。。。。。。”

    赵允让眼前一黑,一个摇晃,险些载倒,要坏事!

    朝臣们也是呆愣愣地有点反应不过来,玩的太高端了。

    。。。。。。

    赵祯。

    赵祯面色朝红,冷冷地环视满朝文武,“你们,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

    众臣不由下意识地低下头,不是默认,而是赵祯的面色太吓人。

    “朕还没死呢!”

    扔下一句咆哮,赵祯腾然起身,含恨而走。

    。。。。。。

    “陛下且慢!”

    赵祯一顿,愤然回身,却是站在范镇身后的王拱辰。

    “你还有何话说?也要谈立储!?”

    王拱辰长出一口气,缓缓从怀中摸出一张带字的纸条。

    无悲无喜地道:“无独有偶,臣昨夜正好收到一份匿名举报。”

    “上面说。。。。。。”

    “说什么?”赵祯语气不善。

    “上面说,曹佾、潘丰、唐子浩,昨天与曹府密谋,欲勾结重臣,推立皇后之子为储君!”

    “臣不敢妄信,只得面呈陛下,望陛下定夺!”

    。。。。。。(未完待续。)

第398章 疯子的处事哲学

    王拱辰的奏报,来的“太是时候”了。

    这个时候再说曹佾、唐奕、潘丰结党谋私,要推立皇后之子?

    那么,重点就已经不是唐、曹等人要推立谁了,重点是“匿报”!

    不明真相的朝臣们,不知道为何,突然心生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范镇的奏请,欲立皇长子,和王拱辰的“不敢妄信”,就好似画龙点睛之笔,把今年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都串连了起来。

    先是无端掀起一股倒唐浪潮,贾子明更是把谋逆的帽子扣到了唐奕脑袋上,弄得唐子浩身败名裂、破财免祸,几乎是再也爬不起来了。

    而唐奕一倒,紧接着就是曹家受难。

    再回想曹佾对所犯之事的解释,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事情出在了错的时间。不由得引着大伙儿往储位的方向想。

    可是,唐、曹一倒,得利的是谁?范镇已经告诉大家了,是皇长子!

    而王拱辰说的那封匿报之事,也明着告诉大伙儿,有人刻意的要推倒曹、唐。

    和着闹了半天,曹、唐是否要拥立皇后之子还要两说,有人要拥立苗妃之子倒是真的。

    大伙儿这是都让人当猴儿耍了!

    下意识地看向贾昌朝。

    是他!?

    不像。

    不然,也不会混得这么惨了!

    那是谁?

    。。。。。。

    等众臣回过神来的时候,早已不见了赵祯的身影,只听老大官李秉臣尖着嗓子高唱:“退朝。”

    百官木然地行出紫宸殿,唯有位列前班的赵允让与赵允弼一动未动。

    待殿上只余二人,赵允弼摇头一叹,“皇兄还是太心急了!”

    我心急你大爷!

    赵允让猛的双目圆瞪,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名字——

    “范镇!”

    “范!!!镇!!!”

    ————————

    此时,福宁殿中。

    赵祯心口起浮难平,虽然早知殿上会有这么一出,但赵祯还是抑制不住地气得浑身发抖。

    “陛下,何必动气?这不是咱们意料之中的吗?”下首的唐奕缓声相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