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什么?”

    “我不管!”苏小妹叫道。“我也要像青瑶姐姐一样,穿男装,进城玩。”

    “我也要开封官书户籍。”说完之后,略一沉吟,怕唐奕听不明白,又加了一句,“男的!”

    “别添乱,一边玩去!”

    苏小妹一掐腰,“你给不给?”

    “不给!”唐奕眼睛一立。“让你爹知道,还不杀了我!?”

    “我爹?”苏小妹眼珠一转。“你不给,我现在就去告诉我爹,你带我两个哥哥去吃花酒。”

    噗!!!

    唐奕直接就喷了,慌张看向福康,“你,你,你别听她胡说啊,我可没有。。。。。”

    “就有!”苏小妹紧着小鼻子,“我二哥都说了,和你出去最逍遥,去樊楼都不用给钱的。”

    “。。。。。。”

    唐奕一声哀嚎,“我们只是去吃饭的好麻!?什么都没干啊!”

    福康实在忍不住笑出了声,无所不能的唐奕竟让苏小妹弄得百口莫辨。

    替唐奕解围道“小妹就放过他吧,许是真的只吃酒呢。”

    唐奕心中大赞:好姑娘啊!

    福康出声说和了,苏小妹歪着小脑袋脑想了想,“也行,但是你问他答不答应!”

    福康笑着看向唐奕,“就给她弄一张吧,苏先生看得紧,小妹好久没进过城了。”

    “给给给!”唐奕被她们打败了。

    不过,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到了开封府衙,只是他一句话的事儿。

    。。。。。

    苏小妹得了唐奕的承诺,甚是开心,顿时也没心思吃饭,也没心思在这儿当“灯泡”了。

    “那就说定了,我去找曹评喽!”

    说着,就往外跑。

    跑出两步,又倒了回来,装着大人的样子似笑非笑地道:“福康姐姐再来小楼,当不用拉我做借口了吧?”

    “一回生、二回熟,自己来就是,皇帝叔叔可是巴不得你天天往这儿跑呢。”

    说完,也不给福康说话的机会,一溜烟地跑没影了。

    “你。。。。。。”

    福康看着苏小妹的背影,俏脸早就红得透透的。

    “恬燥丫头,妄我为她说话。”

    唐奕接道:“你来的少,当是不知,这丫头可比曹评、幺儿他们疯得多,都快上天了。”

    “嗯。”福康小声应着。

    现在厅中只有她和唐奕二人,而且还是围桌而坐一同吃着早饭,这样的体验,倒是她从来没有过的。

    ps:上一章提到一个身高的问题,本来想上章就加一个注释来着。结果忘了。

    这里说明一下,六尺三寸,这是宋尺,而不是现在的市尺。宋尺的六尺三,大概也就现在的一米六不到的。样子。

上一章忘打章节号了

好吧。。。。。我发现没了媳妇,直接成废人了。。。。。

    上一章连章节号都没填,直接就发了,对付看吧,得明天编辑上班才能改

第502章 目的达到

    用过早饭,唐奕难得来到书案前看书,他已经好多天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书了。

    福康则是过来给他研了墨,又去调了一碗香茶。

    唐奕虽然盯着书,可福康的一举一动却都在唐奕心里。看着她忙前忙后的样子,不知为何,感觉出奇的宁静。

    心中暗笑,如果。。。。。。

    如果能这般佳人在侧、读书品茶,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倒是比他现在忙左忙右、思前想后来得自在逍遥。

    “你去过大理吗?”唐奕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说完却是后悔了。

    以前聊过的,福康除了回山哪里都没去过。。。。

    “大理国?”福康接道。

    去是没去过的,但是,她知道唐奕下面肯定有别的话。

    “嗯,大理国。”唐奕憧憬道。“他们的国都大理城确实是个好地方。”

    “有多好?”

    “险峰揽天域,平湖抱旧城。四时春不去,独领南国风。”

    “真好!”福康眼神放光,喃喃出声。

    “什么真好?”

    “地方好,诗也好。”

    唐奕牵起嘴角,“等有机会带你去看看。”

    “嗯。”。。。。。。

    这时,楼梯上传来动静,福康一下子回过神来,把茶汤放到唐奕面前。

    “我,我先回去了。”

    唐奕一怔,“急什么?在哪儿不是呆着?”

    “我,我先走了。。。。。。一会儿再来。”

    她其实是怕君欣卓她俩下来,不知道说什么。

    看着福康离去的背影,唐奕苦笑着摇了摇头,不去管她,继续看书。

    可是,却怎么也看不下去了。

    君欣卓和萧巧哥从楼上下来,一看厅中只有唐奕在看书,巧哥轻声问道:“她呢?”

    “回去了。”

    “。。。。。。”

    萧巧哥也是长出了一口气,“你不随我们进城吗?”

    唐奕抬头白了她一眼,“我跟你去,你还扮什么男装?直接敲锣打鼓地告诉人家,你是我身边的萧观音不就得了。”

    萧巧哥一吐香舌,“就问问嘛。”

    “那我们走了。”

    说完,赌气地拉着君欣卓出门,再不理这个气人的家伙。

    出了正月,也就开始回暖了,回山一年最美的时候又要来了。

    与往年不同的是,来回山赏游的开封居民却是少了很多。百姓都知道,官家正在回山给皇叔守陵,而且此时正是大宋用兵之计,大伙儿都识趣地不到回山添乱。

    可是,百姓们当然不知道,对大宋来说,战争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叫嚣战争,却有数不清的好处。

    南平郡王之死更不是为了大宋兴兵伐武,而是用来作势,以达到以往达不到的目的。

    。。。。。。

    而且,大宋的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效果还很明显。

    边境上几十万的大宋禁军,让耶律宗真和耶律洪基父子急于平息时局,几乎是三五天就往大宋派快马飞驿,催促通政使尽快解决两国嫌隙。大宋驻辽的通政使更是几乎住在了皇宫里,辽帝天天召见,天天和宋使谈心。

    可是没办法,过了年,大宋的通政使就病了,床都起不来,耶律宗真只得拉着驻辽武官说事儿。

    而武官是王咸融。。。。。。

    这货脖子一梗,你跟我说也没用啊,我就是个舞刀弄棒的,在大宋什么地位您又不是不知道,一切都是通政使做主。

    无法,耶律宗真只得寄希望于耶律德绪能打开局面,可耶律德绪那边也是迟迟不传来好消息。

    耶律德绪也‘没招’,到了大宋谁也见不着,你让我怎么说?怎么办?

    耶律宗真知道大宋正在气头儿上,怪不得耶律德绪。但是,形势根本等不了南朝消气啊。

    二月初三,燕云来报,雄州宋军向北推进,于白沟河以南五十里扎营。

    五十里,离边境只有五十里!!

    耶律宗真终于沉不住气了,下令五京节度使抽调府兵带甲南下,支援折津。

    他也不敢多调,只征了三万兵马给耶律重元,多了是真不敢给。给了,边境是保住了,但是,皇位却是悬了。

    三月初四,驻宋通政使耶律德绪再次请见南朝皇帝无果,情急之下,怒闯观澜上院。宋皇震怒,下旨向边境三镇增兵二十万,预计夏初北进。

    这时的耶律宗真已经病得起不来床了,闻讯更是急火攻心,喷血而倒。病上加病,眼见不活。

    大辽太医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耶律宗真救过来。

    醒来之后,耶律宗真第一句就是对病榻旁的耶律洪基哀道:“儿啊,煳涂啊!当初万不该以耶律重元之事与大宋玩火。”

    耶律洪基也是憋曲,“孩儿只当那些南朝腐儒还像往常一样一味求和,不敢与我大辽硬碰。哪想到萧思耶个杀千刀的没了分寸,把一个王爷给逼死了!”

    “唉!”耶律宗真一叹。“且不说这些。”

    “传旨萧英,再集兵马两万,急援折津。”

    “耶律德容赐爵鲁王,迁北府平章事。”

    “耶律德绪驻宋有功,扬我国威,封齐王,进两色袍,见驾不拜。”

    “礼部侍郎突吉台,升兵部尚书,急下云州,自募兵勇,防于边患。”

    耶律洪基不甘心地一咬牙,“儿臣遵旨!”说完,转身就要下去办事。

    “回来!”耶律宗真喝住他。

    “父皇还有何吩咐?”

    “传旨耶律重元,就说我病危,随时崩离,他这个皇太弟必须在侧!”

    “父皇!!”

    耶律洪基急了,让耶律重元回来?啥意思?那皇位不是给我了?

    “傻孩子。。。。。。”耶律宗真缓声道。“只有他回来,你才有机会。大定府不是他耶律重元的地盘,只要回来,你手里有皮侍军,他能奈你何!?”

    耶律洪基神情一缓,“父皇圣明!”

    开封,回山樊楼分店。

    五楼的贵宾间里传来耶律德绪粗旷的声音:

    “我说,差不多得了啊!要是耶律重元真的反了,老子和你兄弟没得做。”

    对面的唐奕横了他一眼,“差不多?”

    “信不信?大宋今天撤兵,明天你们兄弟就一边凉快去,哪儿还有封王拜相的好事儿!?”

    “呃。。。。。。”耶律德绪一阵尴尬。

    他现在的地位,还真是听了唐奕的话,才得来的。

    。。。。。。(未完待续。。)

第503章 死的有点早

    这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耶律德绪可算是“抄”上了。

    反正大宋挺配合,就是不见他;他也挺上道,出工不出力。不见我就装着请见,该撤的时候撤,该闹的时候闹,反正正事就是办不下来,你还不能说我没干活儿,谁拿我也没招。

    这才两个月多一点,大辽单给他升官进爵的公书就来了好几回。从不过是一个国公的爵位,一路上蹿,国公到郡王,再到亲王,风光的不得了,荣宠更是一时无二。

    。。。。。。

    “你不会真盼着耶律重元反了吧?”升官是挺高兴,但耶律德绪还是有点不放心。

    “反?”

    唐奕冷笑,列席的是萧誉,他说话自是一点都不忌口,“就他妈耶律重元那个怂样的,再给他五万兵力还差不多。”

    耶律德绪一想也对,现在大辽虽在在幽州投入了五万兵力,但也只是做个样子给大宋看的。

    这些兵,就算都被耶律重元完全掌握,也只是与皇家近卫的皮侍军兵力持平,可精锐程度却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真反,耶律重元十之七八是打不过的。

    再说了,耶律重元要是真敢反,五京加上八部必定勤王合攻,他是绝无胜算的,以他那优柔寡断的性子,怎么敢反?

    不过。。。。。。拥兵自重却是跑不了了。

    而萧誉此时也是心中暗想,唐大郎当真高明。

    耶律重元不反,据兵燕云,对大宋、对耶律德绪、耶律德容、萧惠、萧英,甚至是突吉台部都有数不尽的好处,唯独对耶律宗真父子没好处。

    现在,萧家和耶律宗训一家皆被重用,突吉台部也因此得到了实权。将来,就算大宋撤兵,耶律重元会乖乖交出兵权吗?

    当然不会。只要他在折津一天,几家的荣宠就不会减少,因为不用防大宋了,却要防耶律重元。

    而且萧誉知道,他们萧家,还有唐奕最终的目的可不是让耶律洪基难受,而是要让他滚蛋!

    。。。。。。

    突然想到什么,萧誉插话道:“我朝陛下以病重为由,已经诏令耶律重元回归大定。他不会。。。。。。”

    他怕耶律重元还抱着什么幻想,傻了巴鸡的再回去“接位”。

    唐奕笑容渐渐敛去,“就算想回去,我大宋能让他回去吗?!”

    “他敢出幽州一步,大宋边境的几十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说不准从‘做做样子’就变成真正的北进了。”

    耶律德绪一哆嗦,腾的站了起来,“不行!这可和咱们说的不一样,你们南朝可不能真打!”

    唐奕咧嘴一笑,敷衍道:“放心,就吓唬吓唬,我们也不想打仗。”

    耶律德绪不安地坐了回去,还是不放心,指着唐奕对萧誉道:“你看着点他,别让他发疯。”

    萧誉暗笑,也敷衍道:“放心,我看着。”

    。。。。。。

    三人散了席,耶律德绪先走了,萧誉则是靠到唐奕身边,小声道:“你们不会真要打吧?”

    其实,他心里也没底,与唐奕谋划是出于朋友的信任,还有各取所需的利益需求。但大宋要是真攻辽,做为一个辽人,萧誉也是没法接受的。

    唐奕横了他一眼,“你就算不相信我,也得相信耶律重元的智商吧?”

    “智商”这个词,萧誉知道,略一沉吟,“我还是相信你吧,耶律重元那脑子,靠不住!”

    不过,这次耶律重元倒真没让大家失望,或者说,至少有一半儿没让大家失望。

    这伙真就没回大定,以边事告急为由,盯在燕云没动。

    不过,依他的怂样儿,这么明着抗旨有点心虚,这货又上了一表,要不怎么说是“一半儿”呢。

    大意是:国事体大,关键时刻,臣弟不能回京,要战斗在第一线,至于皇位,你看着办吧!

    这货的想法就是,皇位你爱给谁给谁吧,我没意见,别打我燕云的主意就行。

    他现在自觉思路很清晰,只要把着燕云要地,只要手里有兵,只要唐子浩还给他钱,再积蓄一段时间,让自己更壮大一点,再去争位也不迟。

    。。。。。。

    当耶律宗真父子看了耶律重元的奏报,愣在当场,半晌没缓过来。

    “完了。。。。。。”

    耶律宗真哀叹一声,“发过去的五万兵马,再也回不来了。”

    “儿啊!”耶律宗真艰难地从榻上坐了起来。

    “朕走之后,无论南朝如何挑衅,不可再向燕云派驻一兵一卒!”

    耶律洪基道:“父皇的意思是,耶律重元这是要自立?”

    耶律宗真冷笑,“不是要,而是已经。”

    “那,那燕云税赋怎么办?”都这个时候了,耶律洪基想的还是钱。

    耶律宗真沉吟道:“放心,他不敢独占!”

    燕云的税赋占大辽朝廷收入的四分之三,耶律重元要是敢独占,不用耶律洪基出声,契丹八部都不会答应。到时,他就成了众矢之的,耶律重元还没傻到那个程度。

    “记住,你那个叔父谨小慎微,有多大的胆气取决于手里有多大的力量!”

    “所以,绝不能再给他兵,绝不能让燕云兵力超过你手中的皮侍军。只有这样,大位才能稳固!”

    “孩儿。。。。。。孩儿记下了。”

    耶律宗真看着下首的儿子,心中不由凄苦,自己的这个儿子鲁莽随性、贪玩嗜猎,这些都不是一代君王应该有的品质。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都是自私的,耶律洪基再不适合,再不成器,他也是自己的亲儿子。

    只此一点,就足够了。

    缓缓躺了回去,“下去吧,为父累了。”

    语气之中,有无奈、有苦涩,亦有决然!

    大辽重熙二十四年春四月,耶律宗真崩于辽中京大定。时年仅四十岁,死后庙号兴宗,谥号神圣孝章皇帝。

    子,耶律洪基即位,改元清宁。意为:祈求清平、宁静的盛世。

    消息传到大宋,唐奕不禁有些意外。因为,耶律宗真死的有点快,比原来的史足足早了半年。

    他也不想想,就他这个折腾法,好人都得去半条命,何况是耶律宗真那残病之躯。

    “他…妈的!”唐奕狠淬一口。“谁让你死这么快的!?”

    边上的福康、曹佾、文彦博听得直咧嘴,人家什么时候死,还碍着你了呗?

    。。。。。。

    (未完待续。。)

第504章 十赌十赢

    耶律宗真死的越早,就意味着大辽储位之争越早尘埃落定。

    好吧,其实他死不死都已经尘埃落定了,因为耶律重元那个怂样儿的,没胆子真的去争。

    但是,只要耶律宗真不死,耶律洪基就上不了位,那事情就没算真的落定。这个悬而未决的结果,却是几方都不希望看到的。毕竟拖得越久,变数就越多。

    。。。。

    现在这货提前走了半年,也就是说,留给耶律重元的时间少了半年,这货更不敢去争了。

    唐奕甚至担心,他会真的就此认怂,断了争位之心。

    沉吟良久,唐奕一拍桌子,对曹佾道:“加!让张晋文再给我挤出一百万。”

    文扒皮听得直哆嗦,“还加!?再加就三百万了。”

    “加!”唐奕像个赌徒。

    “那怂货没胆,只能加钱给他壮胆。”

    “大郎,莫要养虎为患啊!”文彦博凄声道。“我看,此事还要慎重。别忘了,燕云可是夹在大辽与大宋中间的,要是耶律重元真的怂到不敢反,那这么多钱,他却是敢养兵来威胁大宋。“

    唐奕一叹,知道文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