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两伤之下,咱们才能借机北进,一举拿下燕云!”

    。。。。。。

    (未完待续。。)

第590章 孤注一掷(1600票加更)

    大宋现在需要大辽乱起来。

    这个“乱”要有一定的规模,否则,无法趁虚而入。

    而这个“乱”还要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否则,以大宋千创百孔的军队,还有紧巴巴的财政,很可能吃不下这块肥肉。

    由此不难看出,唐奕虽然谋划了这么多年,但是其中的难度,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走差一步,都有可能失控。

    一处掌握不好,就可能影响全局的布置。

    唐奕与赵祯说明其中利害,赵祯沉重的点点头。

    凶险!!

    大宋也好,耶律洪基也好,耶律重元也罢,对于三方来说,这都是一个凶险无比的大势之局。

    看向唐奕,“西夏如何?此局走到今日这一步,西夏人绝不能再掺合进来了。”

    唐奕躬身道:“对于西夏,陛下倒是可以安心,李杰讹已经打开了局面,立足在夏辽边界,聚拢了一些党项部族。虽还不能对李祚谅正面构成威胁,但是却已经让其不胜其扰。这场大戏,李贼必定要缺席了。”

    赵祯心下一宽,可文彦博和富弼却是面面相觑。

    二人心道,李杰讹是谁?看来,唐子浩和官家还有别的布置,是他们两个宰相都不知道啊!

    更想不到的是,西夏乱象突现,原来是咱们的手笔。

    正想着,赵祯又说话了,“去把狄青叫来。”

    李秉臣领命,急匆匆的又出去了。不多时,狄青来到福宁殿,一看文、富二人和唐大郎都在。

    “参见陛下!”

    赵祯虚手一托,“狄卿免礼吧!叫你来,是有一事尚需你的意见。依卿之见,我朝尚有多少可战之兵?”

    狄青一怔,问这个做甚?但不敢有疑,略一沉吟道:“不知陛下问的是。。。。。。”

    赵祯补充道:“马上拉出去就能打的。”

    “拉出来就能打的?”

    “十五万西军。”狄青也不墨迹了。“加上殿前司的神威军。”

    “。。。。。。”

    “。。。。。。”

    “。。。。。。”

    文彦博、富弼二人闻声,无不默然,赵祯更是胸口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

    “我皇宋拥兵百万,竟然只有二十万可战之兵了!?”

    狄青一窘,“敢问陛下,是不是要对大辽用兵?”

    “是!”

    “何时?”

    “一年之内!”

    “那也就只有这二十万了!”

    狄青解释道:“除了西军长年守边待战,满编满伍,且老弱之兵淘汰尽出,这十五万大军尚可一战。”

    “余者虽有百万之众,然陛下别忘了,我朝除了在西北,已经五十年没打过大仗了!“

    “禁军疏于武备、兵源老弱,加之。。。。。。”

    后边儿的话狄青没往出说,加之将门空饷吃得太狠,五万人的一个大军,能有三万实员就不错了,剩下两万都只是兵籍上的一个名字。而那三万之中,还不乏白发苍苍的“爷爷兵”!

    “除了殿直的神威军有御前值守之务,马虎不得,还可一战,其他的。。。。。。”

    “拉去与辽人骑兵一较高下,纯属填命!”

    赵祯听完,颓然地摊在龙椅之上。

    二十万。。。。。。大宋朝现在只有二十万可用之兵!?何以保家卫国?

    。。。。。。

    唐奕见赵祯如此,出声劝慰,“现在不是纠结此事的时候,二十万若运作得当,也是够用!”

    赵祯回过神来,现在确实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

    “狄卿!”

    “臣在!”

    “朕要你在三月个之内,把西军、神威军调到雄州与石进勇换防,此事必须隐密,不可引得辽人注意。能不能办到?”

    “。。。。。。”

    狄汉臣看着赵祯,没有马上回答。

    沉吟良久,“陛下这是要孤注一掷吗?”

    这简直就是亡命一搏!

    所有力量聚于雄州,剑指燕云。这等气势让狄汉臣热血上涌,大宋皇帝终于有血性了。

    可是,这也等于放弃了西夏防御,放弃了京师戍卫。

    太冒险了!

    赵祯站了起来,“大郎说的对,此一战乃国运之战!大宋朝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否则,不等辽夏来攻,自己就烂透了!”

    “就这么定了!”赵祯仿佛在给自己打气。“三月之内,调集所有可用之兵,剑指燕云!”

    狄汉臣重重一礼,“臣,遵旨!”

    待赵祯点头应下,狄青又道:“此事了结之后,臣。。。。。。请外放雄州统兵。”

    国运之战,他狄汉臣怎么可以坐在西府之中看热闹?战场才是他的归属!

    赵祯一笑,“汉臣莫急!三军调动、各边戍卫,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乱。西府还需汉臣掌舵,至于雄州。。。。。。”

    “现在你去,还为时过早。待起事之时,少不得要仰仗汉臣之能!”

    狄青闻言,心中大定,这等于是赵祯把征辽之职预定给他了。

    “臣,定效死力!”

    赵祯大乐,“好!但有一点。”

    “汉臣以后可不能再做缩头鹌鹑喽!”

    “呃。。。。。。”狄青纵使挺大个岁数了,依旧窘得老脸一红。

    “臣,不敢了。。。。。。”

    。。。。。。

    唐奕一听,心里热乎。赵祯真的不是原来的那个赵祯了,那个守成之君赵祯早已经一去不复反了。

    “那我这就去辽馆,与萧誉等人。。。。。。”

    “你去干嘛?”

    都没等他说完,赵祯就把他给顶了回来。

    “满朝文武皆是能事之辈,用你一个半大小子上蹿下跳吗?”

    “我。。。。。。”唐奕被顶得差点没憋死。

    我都二十五了,好吗!?

    不是吧你,还记着那夜的事儿呢啊!?

    只闻赵祯继续道:“老老实实回去备考,这边不用你操心!”

    看向文、富二人,“你们也是,大比圆满之前,少去撩拨他!”

    文彦博满脑袋是汗,这话是说给他听呢啊!

    而富弼看着赵祯训唐奕就想笑,早就传闻,那夜大郎夜闯禁宫,把赵祯气得扔了鞋。看来,不像是假的。

    见唐奕一脸不愤,和声安慰道:“也好,左右咱们不可能耶律重元与耶律洪基一开打就马上介入,怎么也得让这二人折腾一年半载。”

    “时机尚早,现在大郎的首要之务还是安心备考。”

    唐奕无语点头,恨恨地的偷瞄了一眼赵祯。

    心道,还不如让这老皇帝“客气”一点儿呢,也不知这股火气能顶到什么时候?

    。。。。。。(未完待续。。)

第591章 丧心病狂

    这边上到君王,下至唐奕这个“白身”,在福宁殿上已经拼了,而那边。。。。。。

    汝南王府对于范纯仁等人为何被幽禁也有了消息。

    “此事当真!?”

    赵宗实一脸不可置信地瞪着牛眼,原本还算斯文的面容此时也显得狰狞可怖。

    “当真!”赵宗懿重重点头。

    “真是天赐良机,天亡唐子浩!”

    “快!”赵宗实急道。“速传贾子明来见!”

    。。。。。。

    等待贾昌朝的时间,赵宗实搓着手,在厅中来回乱蹿,嘴里还一个劲的嘟囔:

    “若真如此。。。。。。当如何利用?”

    “若真如此。。。。。。当如何利用。。。。。。”

    足足过了两个时辰,天已经擦黑了,贾昌朝方姗姗来迟。

    “亚父。。。。。。”

    贾子明一进来就眉头紧皱,“与世子说过多次了,此时尽量少做接触,万一被人看到。。。。。。”

    赵宗实面色微冷,转而隐去,陪笑道:“实在是事出紧急,不得不让亚父来做主。”

    “唉!”老贾一叹。“何事?世子现在可以说了。”

    “被幽禁的董平书传出了消息!”

    “。。。。。。”贾昌朝又一声暗叹,这几兄弟果然还是没听他的,去碰了那么董平书。

    声音有些冷淡地道:“哦?他说了什么?”

    赵宗懿道:“据咱们所查,董平书虽被幽禁,然从未被提审。在大理寺后衙也是衣食从优,除了殿前司亲自看管之外,与平常无异!”

    “而咱们的人也与董平书接上了头。据他所言,好像也非犯了什么事儿被稽查,而像是。。。。。。“

    “像是封锁消息。”

    “什么消息?”

    这个时候,贾昌朝也没法追究这几兄弟妄动之错了,只得顺着他们的思路想下去。

    “董平书从幽禁的三人来分析,问题很可能出在一个取解的儒生身上。”

    “儒生?”

    “对,儒生!开封解元梁山伯!董平书回忆,此子写了一篇大策!“

    “他们很可能就是因为那篇大策,而被幽禁的!”

    “什么大策?”贾子明有点煳涂。一个白衣秀士应举酸文,也值得这么大阵仗?

    赵宗实一字一顿道:“《论大辽皇位内争与我朝收复失地之良机》!”

    贾子明眉头皱得更深,“写的是什么?”

    等赵宗实把从董平书那里听来的文章原文一说,老贾不淡定了,腾的一下就蹿了起来,“当真!?”

    “当真!”

    砰的一声,老贾又砸回了椅子,口中喃喃不休: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贾昌朝是何等聪明之人,依那篇捅破天的文章一理思绪,这两年诸多想不通的事情也就一下就明了了。

    为什么南平郡王会莫名其妙地被逼死。。。。。。原来是为了保护唐子浩在大辽的布置。

    为什么久不用兵的赵祯会向边境铺陈重兵。。。。。。原来也是为了保住唐子浩的布置!

    为什么朝廷财源吃紧的情况下,文、富二人把宋辽大道和通济渠都接过来?也是为了让唐子浩有余钱保住他的布置!

    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燕云!

    见贾昌朝怔怔发呆,赵宗实有此急切地提醒道:

    “赵祯之所以把看过那文章的人尽数幽禁,说明那文章写的都是真的。也就是说,唐子浩在玩火,稍有闪失,不但燕云不得,连他自己也得搭进去。甚至赵祯要是脑袋一热,把大宋主力西军送入险地,那么,他这个皇帝也算是威信扫地了!”

    “那时,只要我们埋下的力量尽数使出。。。。。。”

    “世子。。。。。。”

    老贾终于打断赵宗实的话,“世子的意思,是把此事搅黄?”

    赵宗实有些嫌弃道:“何止搅黄!?若是运作得当,一举胜出也不是不可能!”

    “那是燕云啊。。。。。。”

    贾昌朝声音都有些颤抖,这孩子魔障了不成!?怎可拿祖宗遗志来做筹码?

    “燕云怎么了?”赵宗实不以为意。“若是一个燕云都舍不得,又何以成千秋大事?”

    “何况,就算燕云得复,那也是他赵祯的燕云,而非我赵宗实的燕云!”

    “那是大宋的燕云!汉人的燕云!!”老贾狂怒咆哮。

    “你们老赵家从太祖到太宗,就没断过这个念想!世子怎可说出如此忤逆之言!?”

    “我。。。。。。”赵宗实一下呃住,这才发现言语有失。

    赵宗懿急忙出来打圆场,“亚父息怒,亚父息怒!”

    “宗实也只是一时心急,才说出些狂逆之言。把您老叫来商议,可不就是听您的意见嘛。”

    贾昌朝被他安抚下来,缓缓坐下,虽是气愤难平,但犹记得老王爷临终之托。

    缓声道:“老夫纵横朝堂数十年,幸得老王爷赏识,才有封侯拜相之机。”

    转脸看向赵宗实,“为了老王爷,老夫可以做一个谗臣、弄臣。但老夫绝不能做一个卖国卖祖的奸臣!”

    “世子明白吗?”

    “明,明白。。。。。。”

    “若老王爷在世,他宁可不要这个皇位,也不会至祖宗遗愿于不顾,去和辽人勾结,败坏自家基业。”

    “世子懂了吗?”

    “懂。。。。。。懂!”

    贾昌朝点点头,“此事不可再提,老夫宁死也不会与世子谋划此大逆不道之事!”

    说到这里,贾昌朝难掩激动:

    “这是要遗臭万年的啊!!!”

    。。。。。。

    说完这些,贾昌朝觉得再没呆下去的理由,起身而走。

    看着贾昌朝离云的背影,赵宗实脸色渐冷,越想越气,勐的抓起桌上的茶碗,砰的一声甩在地上。

    赵宗懿一看,哀声一叹,“十三弟也别太过气愤,大不了再寻良机便是。”

    “上哪儿再找这么好的机会!?”赵宗实怒吼着。“这个老匹夫!越发不把咱们放在眼里,竟教训起我来了!?”

    “唉!”赵宗懿再叹。“不放又如何?”

    赵宗实心下一横,“他不干,咱们自己干!”

    赵宗懿一呃,“可是。。。。。。”

    谁又愿意处处受老贾掣肘?还不是因为父王临终前把最要命的东西交给了他,没有他出面,很多东西他们兄弟想动也动不了啊?

    “先干了再说!”赵宗实恨声道。“待尘埃落定,到时箭尤在弦,就由不得他不管了!”

    “可是,三十弟想没想过,一但弄不好,西军尽数被灭,就算咱们把赵祯赶下了皇位,那接手的也是一个烂摊子。到时,大辽南下。。。。。。”

    “怕什么?”赵宗实冷声道。“你当契丹那些蛮子爱打来打去?到时,许些岁币,大不了割些土地给他们,自会无事!”

    。。。。。。

    (未完待续。。)

第592章 倾其所有

    汝南王府之中在酝酿什么阴谋,唐奕自然不会知道。

    其实,还是他太过大意,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掉以轻心,此时稍有不慎,就是无法挽回的局面。

    。。。。。。

    现在,唐奕被赵祯下了死命令,一心备考,不可再分心。

    但是,有些心,还是要操的。

    回到观澜,唐奕就命人把曹佾、潘丰、张晋文、马大伟、杨怀安、王咸英、周四海等,几个观澜主事之人叫到回山。

    曹佾等人还不知道详情,只觉唐奕召唤所有人来必有要事,所以皆放下手头上的事情,赶到观澜。

    正撞见范仲淹,老头儿一看他们又来了,立马就不乐意了。

    “你们来做什么?”

    曹佾面容一窘,这位现在已经是大宋朝的老神仙了,他这个国舅在范公面前也得矮一头。

    陪笑道:“给您老请安了,大郎召唤,许是有急事,我等这不就来了嘛。”

    范仲淹略略一怔,马上想到可能是耶律重元起事的事情,点了点头。

    “进去吧。”

    “哎。。。。。。”众人如蒙大赦,喜滋滋地就要朝唐家小楼而去。

    不想,刚越过去,就听见身后的范公又出声儿了:

    “过了今天,少往这儿跑,不知道这几个月是他最关键的时候吗!?”

    “是。。。。。。”

    大伙儿大气都不敢喘,悄悄地走了。

    进到小楼。虽没了外面的那般小心,但也无人说没用的。唐奕叫他们来,肯定是有正事儿的。

    “三个月!”唐奕也不废话了。“三个月之内,各地除保证正常运作的资金流,银钱尽数入京!”

    大伙儿一滞,曹佾惊道:“开始了!?”

    唐奕点头,“开始了!”

    “那三个月是不是太紧了?”

    观澜现在是多大的摊子?华联门店全宋有数百家;观澜运力遍布大宋水网;酒业还好,但香料、肥皂、沼气灯池在江南、荆湖、西北、湖北诸地也有数十家分号,这么大庞大复杂的产业,怎么可能三个月之内就完成如此零散的汇总、转运?

    “不行!”唐奕不容有疑。

    “三个月必须到位!若无银钱,粮草顶数儿;若无粮草,兵甲、战刃、马匹、民夫!”

    “总之,所有打仗用得上的,三个月之后,或是雄州,或是开封,必须备齐!”

    众人有点懵,面面相觑。

    唐大郎这回是赌上身家性命,不记后果的要玩把大的了!

    他们还不知道,不光唐奕,赵祯也是赌上大宋所有可用之兵,要玩这把大的!

    唐奕环视众人,“我说过,燕云不复,强宋难成!燕云能不能复,全看这一战。”

    说到这里,唐奕语气有些凄凉,“我们没有精力再谋划一个十年了。。。。。。”

    曹佾点头,“放心,我明天就下江南,亲自督办。三个月!多一天,我曹佾的名字倒着写!”

    马大伟道:“我这明天就回邓州!”

    “我去荆湖两路。。。。。。”

    “那我去西北。。。。。。”

    。。。。。。

    见大家都动了起来,唐奕欣慰地重重抱拳,“拜托了!!”

    送走曹佾他们,唐奕见外面天已经黑了,没有呆在小楼,而是缓步出院,向后山行了过去,他想去看看阎王营。

    。。。。。。

    让唐奕意外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