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嘎。。。。。。”

    宋庠闻之,嘎的一声就背过气去了。

    曹佾、潘丰一见不好,连忙又是掐人中,又是扇风,半天才把宋状元弄醒。

    宋状元醒来,第一件事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这个孽障,骗煞我也!”

    唐奕到现在哪还看不出来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只得好声安慰:

    “您也别着急,到底怎么回事儿啊?”

    宋庠一边哭,一边哽咽道:“那是。。。。。。”

    “那是年前,他说,他要回老家去主持修葺宗祠,与我商量要请休三年,老夫与他的回信!”

    。。。。

    噗!!!

    唐奕直接就喷了,这孙子,是真能忽悠啊!

    。。。。。。

第740章 出海都比去涯州强

    推书,《醉枕山河》。

    名字就很霸气,新人正在上三江热推(怨念。。。苍山都没上过三江。)保险起见,亲自看了几章,很有味道,大伙儿可以去看看。实话,只看第一章就明白虚实了。

    宋楷这孙子是真能忽悠。

    忽悠他老子说回家修宗祠,结果却是和唐奕跑到海州去了。然后,又拿着宋状元的回信来忽悠唐奕,下一站就是海对面儿了。

    唐奕就纳闷儿了,这货到底是跟谁学的,咋就这么“坏”呢?

    “都是你。。。。。。”

    好吧,宋庠心中灵犀,马上就给出了答案。

    一点没因为不是唐奕鼓动宋楷出海而给唐奕好脸色,此时指着唐奕大骂。

    “早就该让为庸离你远些,习得一身恶习,却是连老夫都骗!”

    唐奕一翻白眼儿,真是拉不出屎赖地球没有吸引力,过不去河赖裤裆大啊,说的你儿子好像原本是二十四孝中国好儿子似的,那家伙原本就是个坑爹货好不好?

    可是,看宋庠瘫在地上那副可怜相儿,唐奕又不好意思和他硬刚。

    宋状元这辈子几乎是圆满了,唯一的弱点就是家里这个小儿子。本就宠的不得了,现在远赴海外,还不把他疼死?

    不情不愿,又于心不忍,悻悻然上前,与曹潘二人一起把宋庠扶起来。

    “这次算我欠相公的。”

    “欠?”宋庠不依不饶。“怎么欠?吾儿要是回不来,你还的起吗?”

    “相公,放心吧!”却是曹佾出来帮腔。“相公是没见过大郎的百舟船队吧?”

    “不夸张地说,那简直就是不可能沉没的巨舰,为庸肯定出不了什么事儿。”

    唐奕也是烦躁,嚷道:“他要回不来,我赔你个儿子,这总行了吧?”

    宋庠听了曹国舅的话已稍有心安,再闻唐奕说还他个儿子,瞪时一撇嘴,嫌弃地横了唐奕一眼,“老夫可不要你这么个不省心的儿子!”

    “嘿~!”

    唐奕这个闹心啊,谁说我要把自己赔给你了?

    可惜,不等他呛声,宋庠顺着话头往下一顺,“说到不省心,你小子赶紧服个软,让陛下省点心吧!”

    唐奕闻之,无语苦笑,怎么忘了这个茬儿。。。。。。赵祯把富弼和狄青都搬出来了,又怎么会忘了宋公序这个“馋臣”。

    “不是,你到底是来跟我要儿子的,还是来给陛下当说客的?”

    “儿子也要,话也要说!”宋庠还挺理直气壮。

    指着唐奕的脑门儿开始倚老卖老。

    “不是,你们这些小辈怎么就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

    “你多大了?还和陛下使小性子?赶紧认错,早点回京!”

    唐奕神情渐敛,“此事奕已经做出了交代,就不劳烦宋相公了。”

    “嗯?”宋庠一怔。“交待完了?”

    狄汉臣和富彦国把这小子拿下了?左右看看曹佾和潘丰,虽然表情古怪,可是眼神里那个意思,还真是有了结果。

    “交待。。。。。。完了啊?”宋庠终于沉静下来,神情恍惚。

    说白了,一个在官场混迹了这么多年的老油条,什么看不通透?就算宋楷在心里再重,但木已成舟,他就算来找唐奕拼命,又能怎么着,不过是借题发挥,看看能不能帮上官家一把。

    没想到,富弼和狄青把活儿都干了。

    立时没了待下去的**,悻悻然就往院外走,还不忘数落唐奕两句:“早点服软,何必闹的这么不愉快?”

    。。。。。。

    “陛下还是太惯着你了,换了别人,谁有这胆子和陛下顶牛?”

    唐奕也是无语,有时候人缘太好也不是什么好事儿,一个个都是长辈,说你几句,除了听着,连反驳都不行。

    “对了,你是怎么交待的?”

    走到了院门的宋庠无心一问。

    唐奕答道:“我去涯州,不与陛下难做。”

    “哦,涯州。。。。。。也好。。。。。。”

    “嗯!?”宋庠猛的顿住,这才反应过来。

    “涯州!?”

    呆愣愣地看着唐奕,“你要去涯州!?”

    唐奕一摊手,“这不正好吗?我去那儿躲个清闲,陛下对群臣也有交待,大伙儿也就能彻底放心了。”

    “一举三得,多好!”

    “。。。。。。”

    唐奕说完,宋庠在门口定了许久,最后一句也没劝,一句也没骂,只是黯然回身。

    “幸好为庸出了海,不是跟你去那个鬼地方!”

    。。。。。。

    等宋庠都走没影儿了,唐奕才对曹潘二人苦笑,“有那么严重吗?特么去涯州还不如出海来的舒服?”

    二人很肯定的点头:

    “有!”

    。。。。。。

    其实,曹潘二人也不明白,唐奕为什么一门心思要去涯州。

    古书云:

    南岭遐阻,人强吏懦,豪富兼并,役属贫弱,俘掠不忌,古今是同。

    人杂夷獠,不知教义,以富为雄。父子别业,父贫乃有质身于子者。

    意思就是说,那破地方烟瘴气流毒、林深人稀,根本不懂礼教,六亲不认,有钱就是大爷,老子给儿子当儿子都是常有之事,官府更是形同虚设。

    唐奕这个癫王在京师呼风唤雨,不可一世,到了涯州。。。。。。

    呵呵,屁都不是。

    而且,还有一点,使得现在的涯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险恶。

    事实上,自汉时囊入华夏版图开始,到明清彻底开发为止,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乱过。

    因为前几年的侬智高叛乱,把涯州稍稍建立起来的一点点秩序彻底打乱了。

    当年,侬智高一直打到了海南,占领了涯州。可是,这地方太荒,连侬人都没看上。打下来之后,派了一些侬人驻守,然后大队人马就撤回了内陆,再也不管了。

    后来,狄青平叛,把广南两路的侬人清缴,也是因为海对面的琼州、涯州太荒,没兴趣,所以也没管。

    如此一来,侬智高一败,海南的侬军群龙无首,被当地的土箸赶出了城郭。这下可好,海对面全是宋军,回不去,海南岛上的原住民又彪悍打不过,干脆落草,当起了山贼海匪。

    现在,那个岛上是盗匪横行、豪强雄踞,还有一些民靠海为生,抱团自卫。

    数来数去,就是没官府什么事儿。

    你就说,唐奕非去那儿凑什么热闹吧?

    。。。。。。

第741章 躲的那么远

    开封。

    唐奕一走,赵祯在回山呆的也是索然无味,于是早早摆驾回京了。

    对此,朝臣们也是心知肚明,这唐疯子在官家心中的地位当真不是一般人可比。

    而文彦博若是听了这话,必定会大声吐槽,一般人?二般人也比不了啊!

    现在,朝中局势微妙,有过庆历教训的赵祯更是不敢妄动,这段时间,文彦博除了黄河治河之政,再没敢有大的动作。

    他更知道,赵祯的脾气也是越来越不好,时不时就要发上一回。今日早朝过后,就让赵祯从福宁殿里哄了出来,弄得他一脑袋的包。

    包拯、唐介、范镇、司马光几人颇为同情地聚到一处,想安慰一下文相公。

    这段时候,文彦博压力不小,既要应付朝臣,又要忍着官家时不时的小脾气。

    “老夫这是何苦?”

    面对几位同僚,文扒皮也是倒开了苦水。

    “早就该想到,陛下离不开那个小疯子,何必让他出京!”

    说心里话,唐奕出京,这里面文彦博有责任。只是没想到,赵祯虽然默许了他的做为,可是,好像这位陛下似乎更愿意那个小疯子天天来气他。

    “现在倒好,却是有得苦头吃了。”

    包拯和唐介闻言,对视一眼,却是没出声。

    放在以前,这两门炮是要噎文彦博几句的。子浩就不是心向名利的人,你非得多那个心眼儿,怪谁?

    范镇倒是有点同情文彦博,“要不,让陛下把他召回京算了?”

    “召回京?”文彦博眼睛一瞪。“哪有那么容易?他一回来,朝上还不炸了!”

    “可是,子浩不回来。。。。。。”却是身份最低的司马光说话了。“诸事皆滞,如何为继!?”

    “。。。。。。”

    文彦博不说话了。

    司马光可以说是唐奕一手捧起来的,他当然希望唐奕回京。而且,他说的也有道理,这事儿就这么悬着,官家不敢动,他文彦博更不敢动!

    “算了!”文彦博一阵气馁,腾的站起来。

    “老夫这就去与陛下说请,就让那小子回来,让他自己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刚要出去,门下走吏进了文相公的职房,手里还拿着一纸蜡封奏折。

    “相公,燕云富相公急奏!”

    “哦!?”众人一怔,富弼急奏?

    文彦博急忙接过,打开一看,忍不住感叹:

    “陛下所料不错,那小子果然跑到幽州去了。”

    再往下看,就不淡定了,“老夫这就去见驾!”

    说着,一阵风似的冲出了职房,留下三人,一脸的便秘。

    这文彦博也有不靠谱的时候,你倒是先说说,奏折上写了些什么啊!?

    。。。。。。

    福宁殿中。

    赵祯一听是有关唐奕的奏报,登时忘了与文宽夫还生着气呢,急急的把他传进来,第一时间翻开奏折。

    只看前面,赵祯忍不住露出喜色,喃喃笑骂:

    “这个混小子,还是那般唯利是图。。。。。。”

    “简直不像话,为了一点金矿,都把手伸到人家鼻子底下去了。”

    嘴上虽这么说,可是笑模样却是一点儿都没少。大手一挥,“拟道旨,着令汉臣点五千禁军与他。既然东瀛也不当那是好地,占了就占了吧!”

    说完,又觉不妥,“告诉狄汉臣,不可以朝廷明义占岛。”

    “臣,遵旨!”

    文彦博小心应着,他知道赵祯还没看到下面,要是看到,说不定又要发火了。

    果然,赵祯本来欣喜,可是越往下看,越是不对,神情更是越来越冷。

    到了最后,大宋官家呆若木鸡,足足有一刻钟一动未动。

    “陛下。。。。。。”文彦博担心地开口轻唤。

    “卿下去吧。。。。。。”却是赵祯悠悠令退。

    声音不大,可是传到文彦博耳中,却比早上那遭更让他浑身发凉。

    不敢有违,无声退下。

    待文彦博终于出了福宁殿,殿中只余赵祯和李秉臣。。。。。。

    哗啦,奏折随手而落,散于地上。赵祯宛若不知,颓然转头。

    “他。。。。。。”

    “他竟然要躲朕,那么远。。。。。。”

    李丙臣一时无答。

    这次,他也不知道怎么帮唐奕圆这个场了。

    。。。。。。

    唐奕在幽州等了七天,才等回官家的诏令。

    五千人马足够他暂时控制佐渡岛,至于以后怎么管东瀛要这个岛,赵祯没说,但也肯定放在心上了,就不用唐奕操心了。

    还有一个事,赵祯在旨意里也是一字未提。

    那就是,唐奕让富弼转告赵祯的那句话。

    没有挽留,没有怒骂,就好像唐奕根本没说过,赵祯也根本不知道。

    唐奕不知道,那老头儿是彻底死心了,还是彻底伤心了。。。。。。

    又或者,他已经不知道如何面对唐奕了。

    。。。。。。

    不管怎样,既然幽州的事情已了,也就没有再呆下去的必要了,第二天唐奕就准备启程。

    富弼、宋庠,还有狄青来送,一直送到城外。

    没有坐车,也没有骑马,三个半百的相公加上唐奕,就如郊游一般闲散于燕云的春色之中。

    富弼不由感慨:“却是有许久没有这般闲淡了啊!要是日日如此,当是美事。”

    唐奕淡淡一笑,打趣道:“那奕今天就不走了,明天您接着送。”

    富弼横了他一眼,“聒噪!”

    话风一软,“话说子浩就非要去涯州吗?”

    “文宽夫已经来信,说是京中少了你寸步难行,主动想让你回京呢。”

    “京中寸步难行可不是因为少了我。”唐奕通透得很。

    一指狄青,“是因为少了狄帅和那二十万大军!”

    京城里的事,固然有一部分他的原因在,可是根本问题还是军权在外,赵祯说话没有底气。要是狄青回去,那也就没有之前的那么多事儿了,甚至韩琦也不敢摆明车马和赵祯硬刚。

    “其实,最好的结果就是我走。要是狄帅早些带大军回朝,宵小之徒也唯有避让一途。”

    狄青一听说到了自己这里,不由苦涩一笑,“我回去很容易,可是大军回去很难!”

    “哦?”唐奕轻疑。“怎么讲?”

    富弼接过话头,“不瞒子浩,大辽的威胁并没有彻底解除。经北古关一役,倒是激起了耶律洪基图强之心,正在试图整理国内,卷土重来!”

    “所以,这二十万大军,暂时还不能回去。”

    唐奕一挑眉头,这一年尽忙着国内斗来斗去,却是没太关心大辽那边的情况。

    “富相公安心,若他敢再来,打回去便是。”

    唐奕信心满满,“能打哭他一次,就能打哭他第二次!”

    在骨子里,他不信耶律洪基有翻身的本事,也不信萧家对付不了一个纨绔皇帝。

    眼见时辰不早,唐奕朗声又道:“行了,诸位就送到这儿吧,奕要上路了。”

    富弼眉头一拧,正经的还没说,他却是要走了。

    “不去涯州。。。。。。不行吗?”

    唐奕摇头,“不行。”

    他有必须去的理由。

    “诶。。。。。。”

    三人长叹一声,都知道他的性子,谁也劝不动的。

    “那大郎这就动身?要不,回京一趟,与陛下辞行也好。”

    唐奕苦笑,“你们就别操心了,我又不是不回来了。”

    “告辞!”

    再不与几人多说,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

第742章 要佃户不要胖子

    开封最近有两件事,被百姓广为议论。

    其一,西北的魏国公突然上了一道折子,一方前上请官家,四月十四乾元节(赵祯生日)之时,请求入京为天家庆寿;另一方面,则是把矛头直指唐奕,不外乎是目无宗法、为恶京师,还顺嘴提到,华联铺的购物券在西北成患,弄得物价滕高,百姓甚苦。

    这位老国公和王德用、赵德刚是一个辈份的,算起来是赵祯的皇叔。就算是那一脉的后人,赵祯也不好薄了面子,只得下旨准奏。

    至于他为什么要提到唐奕,百姓们倒是挺奇怪,按说,唐疯子与这位老国公应该没有什么过节。

    不过,赵祯和满朝文武倒是心明镜儿似的。这两人不是过节的问题,而是新仇旧怨加在一块,问题大了去了。

    西北盐改动的是谁碗里的肉?

    当年私盐在西北横行无忌,唐子浩一技绝杀,彻底断了青盐之利。那一脉虽然消停,可是心里不可能没有记恨。

    现在,风传赵祯再起革新之意,必然又和庆历之时一般,首当其冲就是北方这些以土地立足的世家大族。而这其中,当然也就包括立足西北的魏国公。

    试问,做为官家先锋大将的唐奕,又怎么可能不招人记恨?

    百官只道,不是猛龙不过江!魏国公这次人还没到,就已经把矛头指向了癫王,可见其要把唐疯子压下去的决心了。

    唯一让人不解的是,明显魏国公就是冲着唐疯子来的,官家怎么会这么痛快就答应让他入京?

    很快,众人终于明白,官家为什么这么做了。

    就在魏国公入京的当天,还没来得及进宫见驾,政事就颁下一道旨意:

    “癫王目无法纪,搅乱宗常,迁判朱涯军团练使,择日即任。”

    。。。。。。

    哦靠!

    朱涯军?贬到涯州去了!?

    文武百官直接就炸了。

    “涯州!?”

    官家是疯了?那可是他最心爱的臣子,这得多大仇,直接就往最远的地方发配?

    惊讶之余,又是莫名狂喜。不管怎么说,唐疯子这是去了最最远的南边儿,且是鸟不拉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