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再不与这傻哥哥废话,按照唐奕的吩咐,去集合各营将校去了。

    石全海自己站在那想了半天。。。

    终于眼睛猛的瞪圆!追着五弟就颠了过去,“你是说咱石家也能像曹潘几家一样,富的流油?”

    。。。。

    唐奕远远的看着石全海的背影,和曹觉小声说话“这个石家老三,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儿啊?看着有点愣。。。”

    曹老二道:“石全海这人,脑子是不太好使,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比他弟弟实在的多,真论到用兵之术,也不算算庸手。”

    唐奕点了点头,“那还不错,留下带那一万青壮。把他弟弟划出来。”

    曹觉闻言不觉奇怪,反道歪头看着唐奕玩味一笑:

    “某些人口不对心啊。。。。”

    “什么意思?”

    曹老二道:“不是对官家的按排怀恨在心吗?怎么还又贴钱,又尽心的,连‘自己人’的帽子都给石家扣上了?”

    这话要是传回京去,石家就算想跑也跑不了了。

    “。。。。”

    唐奕沉默良久。。。

    “两码事儿!”

    “切~!”曹觉嗤之以鼻,这家伙还是放不下!却偏要嘴硬!

    。。。。

    没一会儿,石家兄弟带着一众营将过来。

    唐奕也不废话。

    “谁管军需?出来一个。”

    “末将在!”打人群里走出一个中年将校“末将乃洪武军粮草都尉,暂管五军支度。”

    “嗯。”唐奕应了一声,直接下令。

    “这几天你把这两万实额,重新造册,不以五军分之,凡四十岁下的青壮兵卒,不分军别,统归一册。”

    “四十岁上之老弱残兵,亦不分军别,统归另一册。”

    “这。。。。”粮草都尉一怔,有点为难。。。五军变两军?这是私改军制,上面能同意吗?

    唐奕却是不管他,继续自顾自说。

    “以后,青壮兵卒粮饷按就京师阎王营的标准发放,”

    “老弱之兵,则原饷不动,不得亏缺!”

    “。。。。。。。”那将官又是一怔,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回倒是下意识看向石家兄弟。。。。

    青壮按阎王营的标准发饷?特么谁不知道阎王营的饷钱是禁军的三倍!照癫王这个标准,哪来那么多饷钱?

    “别看他!看我!”唐奕瞪着眼睛,一指脚下!“在这里,老子说了算!”

    那军将一缩脖子,石全安也适时谄媚出声:“既然留在了涯州,那以后就都听殿下的,不得抗命!”

    “末将遵命。。。”

    “嗯,下去吧速办!”石全声色厉敛,说完嘿嘿笑面又对向唐奕“殿下还有何吩咐?”

    “把五个军的青壮集中起来编为一军,暂且定名为琊琅军”(亚龙湾也叫琊琅湾)

    “殿下不可。。。”石全海又跳出来了。。。。

    “别说话,听我说!”

    石全海脸色一苦,“可是五军变一军,咱没法管朝廷要饷了啊。。。。”

    唐奕心里暗骂,你特么就掉钱眼儿里了!

    “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圣旨、编制、粮饷老子自然给你弄的明明白白,让你名正言顺的走马上任!”

    “好。。。好吧。”石全海悻悻然点头,心里想什么都让这疯子猜着了。

    “那剩下一万的老弱之兵怎么办?也编入琊琅军?”

    “不!”唐奕直接摇头:“剩余一万老弱之兵,暂且把军械、兵甲都收拢上来,留琊琅军备用。”

    “重新整编之后,暂且。。。。”

    “暂且就叫:海南农垦建设兵团吧”

    “啊,啊?”。。。。农垦?

    石全海又犯愣,一时间连兵团是个啥玩意都忘了和唐奕计较。大叫道:“殿下不会是想让咱手下的兵去给你种地吧?”怎么还把刀甲都收上去了?

    “对了!”唐奕眼睛一立!“种地老子都闲岁数大!”

    “那。。。那殿下你也不能这么弄啊。”石全海一脸的便秘“那。。。那空饷你给咱收了,咱还没法和兄弟们交待呢,这又抽了咱一万兵去给你种地。。。”

    “那,那一点好处没有,谁还给咱们卖命啊?”

    唐奕一翻白眼!这货在钱眼儿里算是出不来了。

    实在没心思和他废话。“那个粮草都尉呢?”

    “末将在!”

    “以农垦建设军团的名义,建一个账册,将来农垦兵团的所有产出,一半上缴三司财政。另一半归自己,随意支出!”

    说到这儿唐奕眯眼看着石全海“想要钱是吧?”

    “海南到处是荒山野地,你们有多大本事就开多少荒种多少粮,能得多大的好处,全看你们自己的本事!”

    “当真!?”石全海俩眼登时冒绿光!!

    心说那可是一万人啊,就算老了点儿,可是种地却没问题,

    这要是玩了命的开荒,十万亩田也开得出来!海南这地方能种三季水稻!打出来的粮食就算朝廷分走一半,那也比一万空额的数目大得多了。。。

    “当然是真的!”唐奕一点不含糊。“我说过了,从来不亏待自己人!”

    。。。

    转向一众将校。

    “从现在开始,往后琊琅军年满四十岁的老兵,即改编入农垦建设兵团。保留军籍,粮饷照发,转为农职。”

    “凡年满四十五岁,且在农垦兵营劳作满五年的,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归属个人,发半饷,但每年自营地产出归个人所有,农税只十取其二,一成上缴朝廷,另一成仍归兵团所有。”

    “凡年满五十岁者,若家中有男丁从军,半饷续发至终老。”

    “无男丁从军,则收回军籍,农税依旧十取其二,朝廷和兵团各得其一。”

    “伍长以上,至营尉以下。按官阶大小,另有安排。”

    “总之,一定在兄弟们过的下去,还过的好!”

    “。。。。。”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心道,好像跟着癫王讨生活,也不赖啊。

    。。。。

    大宋之前治理冗兵难见其效,早就说过了,无外乎动了太多人的奶酪。

    唐奕只能做一个大奶酪出来,去换将门和军队统治阶级现在手里的奶酪。。。。

    只不过人都是现实的,在没见到利益之前,是不会轻易放下手中现在的利益的。

    幸好,在涯州唐奕一言之堂,只手遮天!他正好可以借此来把这个奶酪让天下人都看得见,摸得着。

    。。。。

    其实啊,冗兵这个问题,不光大宋有。。。。

    后世刚刚统一华夏的太祖也遇上过。

    几百万军队打下来了江山,换回来了太平。可是和平时期又用不着那么多军队怎么办?

    太祖可比宋朝的皇帝们英明神武得多!

    兵转农、兵转工!当兵的还是当兵的,可是却放下了枪炮,拿起了锄头、犁杖。

    什么农垦兵团、生产建设兵团。说是军队,却以集体的形势,迅速投入到农业生产、国家建设当中去。

    这是软着陆。

    高明得很!

    既不会因为太激烈引起动荡,又能快速的把消耗资源的军队,变成资源的生产者。

    不同的地方在于,后世的兵团产出大多数归国家所有,而大宋则要分出一部分给既得利益。。。。

    在唐奕看来这没什么不可以,而且这个办法也完全适用于大宋现在的情况,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后世更合适。

    其一,五岭之外还处于蛮荒状态,朝廷即掌控不足,又没有精力开发。正适合农垦兵团的大展拳脚!

    后世两广地区的千里沃土,别说是大宋现在这点老弱残兵,就是把百万宋军都发配过来,也一点不显山露水。完全消化得了。

    其二,粮食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国家国力是否强盛的重要指标,让消耗粮食的兵,去生产粮食,让花费国家财政的军队去创造财富。这一正一反的变化,不用细算也知道会是什么效果。

    其三,大宋实行的募兵制,始终还是存在缺陷的。一入军营,终身为卒。看似和后世的职业军人很接近。可是大宋始终不能很好的解决老兵安置的问题。

    随着军队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势必造成战斗力渐弱的后果。

    通过农垦兵团的逐级筛选,把老兵逐步转化成自耕农。不失一种良策。

    。。。。。

    唯一的问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岭南也有饱和的一天,可开发的土地会越来越少。可那将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在唐奕现在考虑的范畴之内。

    也许真到那一天,大宋的疆域已经扩张出另一个有待开发的地方呢?

    以后的事,谁说的准?

    。。。。

第793章 绝对吃药了(五千字)

    等石全海石全安带着一众将校下去之后。

    曹觉这才撇嘴出声,“这就是你给朝廷想出来的兵制新法?”

    “对啊。”唐奕点着头“咋样?还行吧?”

    “不咋样儿!”曹老二嫌弃的瞅了一眼唐奕“大宋禁军主要问题在于空额,你是给了好处,可是空额的问题还是没解决啊。”

    “你以为你这扔出一块肉,别人就乖乖把嘴里的肉吐出来了?”

    “做梦!”

    “那帮人贪着呢!小心嘴里的肉没抢下来,锅里的也搭进去!”

    “到时候,既喝着兵血,又拿着农收,两不耽误,看你怎么办!?”曹老二还当是什么好主意,昨夜卖了半天关子也不肯说,原来就是这点本事。。。。

    “吃去呗!”唐奕的回答出人意料。

    “空额这东西,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老子问都不问,提都不提!”

    “。。。。”

    见曹觉一脸茫然,“不明白吧?”

    “不明白问你哥去。”

    说完两手一背,悠哉悠哉的。。。。走了。

    。。。。

    “瞅特么把你能的!咋不上天呢!”曹老二这个气啊,就见不得唐奕这个故作高深的瑟样儿。

    “君嫂子就多余把你接回来,就特么应该在荒岛上臭着你!”

    扑通。。。

    唐奕一个趔趄,差点没载地上。。。

    昨天君欣卓可是把他摁在澡池子里,搓了足足半个时辰才让他进屋。

    洗个澡。。。瘦了半斤。。。

    曹老二这一嚷嚷,唐奕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好像那股子油泥味儿,又往鼻子里钻。。。。

    。。。

    还别说,曹老二真去找他哥问去了。。。。不然心里悬着个事儿,他看看他吃不下饭。。。

    对此曹国舅只是抱以冷笑:

    “能吃多久?照着大郎这个法子办,禁军转农垦,五年后转自耕农。撑死了能吃五年的空额。”

    “大宋立朝百年,这么多年的空额都吃下来了,还在乎这区区五年?”

    “。。。。”

    曹觉怔住。。。

    好像是这么个理儿哈。。。自己咋就没想到呢?

    可是不对啊。急急又问曹国舅

    “就算转了自耕农,不也能领半饷吗?也不少钱呢。”

    “呵。。。”曹国舅干笑一声:“远的不说,就说眼前的石家兄弟,你给他五年,到时候你去问问他,还要不要那个空额?”

    “啥意思?”曹觉没懂,有空额为啥不要?

    “你啊!”曹国舅横了弟弟一眼“当兵真是当对了,你这样儿的也就干点儿打打杀杀的营生,别的事儿多一个弯儿你都转不过来!”

    曹觉眼睛一立“有你这个满肚子花花肠子的大哥挡前面,我琢磨那么多干啥?”

    “。。。”得,这位还挺理直气壮。

    曹佾也懒得和他废话。

    “你就说吧,开荒种地的利大,还是吃空饷的利大?”

    曹老二挠头好好琢磨了一翻。。。

    “应该是开荒吧?对!开荒没错!看石全海那眼神都冒绿光儿了。”

    转而一皱眉头“可是不对啊,这两项不冲突啊?”

    “怎么不冲突?”曹国舅反问道:“开荒不用人啊?空额能领贪饷不假,可能当劳力吗?”

    “呃。”

    “用不上五年,长脑袋的就都会发现,空额吃饷不如实兵劳力来的实惠。”

    “到时候谁还要空额?”

    唐奕这招厉害就厉害在这儿,不像以前了,皇帝哭天抹泪,相公苦口婆心,为的就是让将门消减一点空额以解财政之困。可是痼疾以成,再怎么软的硬的齐上阵,也见不到效果。

    可是这回呢?

    跟本不给你提削减空额的事儿!到时候你自己就嫌手里的空额不能下地干活了。

    谁都不愿意要了。冗兵的问题也自然而然的就解了。

    。。。

    嫌弃的又瞪了弟弟一眼,心说还瞅不起石全海呢,就你这脑子也不比石家老三强到哪去!

    “知道咱们曹家现在在干什么吗?”

    “干什么?”

    “赶紧把手里的空额都换出去呀!用空饷换别家手里的实兵!”

    “日!”曹老二忍不住骂出了声儿,

    曹家往出扔空额,换别家手里的实兵?

    而且专挑四十左右岁的老兵弱残兵往手底下划拉。空额白拿钱,实兵要给贴饷这个道理谁不懂?那别的将家还不蹦高高的换?

    估计都以为曹家脑袋进水了。。。。

    可唐奕这套兵制新法一但实施,那可就有意思了,谁手里的活人多,谁占便宜。。。是谁脑子进水,可就不好说了。

    曹国舅得意的嘴角上扬“得亏咱们和大郎这里先得了消息,不然就亏大了!”

    。。。。

    “哥,我能问一句吗?”曹老二张着个大嘴巴,怔怔出声儿。

    “问吧?”

    “你都换给谁了啊?”

    “石家。”

    噗!!!

    “你也太坏了。。。”

    。。。。

    这一遭确实够坏的,曹国舅是专挑的石家下手,把曹家的空额都甩给了石家。

    石进武要是真就攥在手里,等新兵制一实行,绝对傻眼。

    可惜,他想坑石家一道却没坑着。。。。

    石全海脑子不好使,不知道癫王这个农垦建设兵团的深意何在。

    可石全安却是精着呢,

    涯州的农垦兵团建立不足一年,他就回过味儿来,看出点门道。联想观澜商合和官家近年的动作,哪还想不出这不是涯州专属,而是给大宋禁军预备的!

    急急给家里去信,而石进武这个时候已经是吃的“盆满钵满”正觉得沾了曹家的大便宜呢,

    把老弱残兵都换给了曹家,自家掌控的禁军空额是大了点儿,可是战力却没减,能不高兴吗??

    再一看儿子的信。。。。

    嘎的一声,石进武差点没晕过去!

    气的就差冲到曹家大开杀戒了

    破口大骂:“曹景休这鸟厮。。。。坑煞我也!”

    可是气也没用,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所幸还有时间,尚可补救。

    石进武只能想方设法把自己手里的空额再从别家换来老兵。。。。

    可是换给谁啊?曹潘王杨四家是别想了,人家早就打点好一切,只能新兵制实施。

    无法,只得慢慢换给一些中小型的将家。

    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个换空额的举动,大宋禁军中的空饷问题,逐步的向中小型将门集中。等到新兵制一经颁布。。。。

    除了几个大型将门早有准备,小将门苦有巨额空饷可贪,却没有实兵去开荒。

    自然吃了大亏,五年之后空饷都没得吃,也就逐渐没落了。

    而赵祯削减空额之弊,因为小将门的影响力普遍不大,少了掣肘,更是顺风顺水,无所顾忌。

    最后,贯穿整个北宋,影响力仅此于文官集团的将门,只剩下曹潘王杨石柳六家幸存于世。。。

    使皇权对将门的掌控更加巩固。

    。。。

    当然,这是意外之喜,就连唐奕也没想到的后话。

    唐奕可没有太多心思放到军制上,一来那是以后的事,想实行还需要一点时间。

    二来,涯州虽然现在的兵不少了,可是有曹觉、有秀才一班老阎王营过来的猛人操练,根本不问他操心。

    此时的他,心思都在野猪岛上。

    。。。

    昨天和炎达的对话,虽有敷衍之意,可是有一句唐奕没说错。野猪岛不论对于他自己,还是将来的大宋,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每一处细节他都要盯着点,亲自督办。

    这段时间,白天基本都在岛上的工地,入夜就回家陪媳妇。小日子过的倒也算悠闲。

    而家里那三个娇妻,虽然一次败露,惹的三女好几天也没给唐奕好脸色。可是以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开启忽悠**。。。

    没两天又让他忽悠的服服帖帖,小日子岂是一个滋润了得。

    转眼到了三月末。

    亚龙湾的涯州新城,经过大半年的建设,已经初具雏形。

    最起码城墙已经立起来了,城中各个功能性的官署衙门也都建的差不多了。

    呃。。。。当然了,就是没有官儿。。。也没有居民。。

    这个唐奕倒不担心,只要秩序建立起来。别的慢慢往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