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彦博一口老血喷出来,有点太直接了。。。。。。

    “这还说不记恨?小疯子!”

    “你,你可不能那么干啊!”

    。。。。。。

    “孙先生有一句说的没错。”

    唐奕不搭边的一句止住了文彦博话头。

    “哪句?”

    “你怪不得李大官。”

    文彦博心说,你这都是什么想法?他坑的我,还不怪他?

    “怎会怪不得李大官!?”

    唐奕笑了。

    “为什么李大官唯独朝你点头,而你也能马上心领神会呢?”

    “为什么包拯、唐介没和你一起,顺着点头的那个意思说呢?”

    “这。。。。。。”

    唐奕连发两问,问的文扒皮哑口无言。

    这特么怎么回答?老子比他们聪明?不见得吧?不然焦头烂额的应该是那两个老货才对。

    “你的心不正!”

    唐奕替文彦博回答了。

    “文相公的功利之心太重了。”

    “所以,一进福宁殿,你才会第一时间看向李大官。“

    “所以,李大官一点头,你就马上会意。而且想都没想就转变了立场,把我给卖了!”

    文彦博当时的第一反应可不知道他的觐言会救唐奕,也就是说,他的出发点是他自己。

    李秉臣一点头,他觉得李大官的意思对他自己有利,所以才说的“唐奕不能留”。

    而不是像包拯、唐介那样,完全出去正义,发乎于心。

    说白了,就算李秉臣朝包拯和唐介点头,他们也不会听。

    。。。。。。

    唐奕一连几句,说的文彦博哑口无言、无地自容。

    “彦博。。。。。。惭愧。。。。。。”

    “还望殿下海涵,莫与吾这腌之人一般见识。”

    唐奕摇头,“我还真没和你一般见识,甚至连生气都没生气。你相信吗?”

    说到这里,唐奕忍不住笑了。

    “我们朝里朝外明分暗合,合作也将近十年了,这点默契和度量还是有的。”

    “所以,我不怪你。”

    “那你还。。。。。。”

    文彦博也是日了狗了,心道,漂亮话可都让你说了。

    有默契,不怨恨?

    那你还要报复?睁眼说瞎话啊!?

    只闻唐奕道:“于私,正如我刚刚所说,真的没什么可怨恨的。”

    “可是。。。。。。”

    “于公,却是要好好思量一番了。”

    “于公。。。。。。?”文彦博一挑眉。

    “此事完完全全就是你我二人的私事,何来于公?”

    “且问相公一句。。。。。。”

    “与富彦国搭档了这么多年,富相公可是功利之人?”

    “不是。。。。。。”

    这一点上,文彦博无话可说,富弼比他高尚得多。

    “那宋公序呢?”

    “。。。。。。”文彦博略一沉吟。“不是。。。。。。”

    宋庠爱享受,可是有原则。

    “包拯、唐介、王拱辰、庞籍、丁度、范镇、司马光,又当如何?”

    “也。。。。也不是。。。。。。”

    “且再问文相公,将来新政若成。。。。。。”

    “将门、仕族,军政两界势必重新洗牌。”

    “其中蕴含多大的利益,又包藏多少私欲,相公心里有数吗?”

    “你!”

    唐奕此言一出,文彦博立时瞪圆了眼睛,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往上钻,一直凉到天灵盖。

    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哪里不明白唐奕的用意?

    私欲!!

    。。。。。。

    “你这是妄加揣测!!”

    “不是的!”唐奕与文彦博对视,寸步不让。

    “你当这是什么!?”

    “这不是你文宽夫的政绩,亦不是你浩荡官途的浓重一笔,更不是你有,而别人没有的政治资源!”

    “这是大宋朝生死存亡之机,逆天改命之挣扎!”

    “容不得半点差池,更容不得有人心存功利、徇私罔顾!”

    “你现在可以为了李大官的一个点头出卖我,谁知道以后会不会为了一己之私出卖改革大业!”

    逼前一步,瞪着面色慌张的文彦博。

    “知道为什么范师因君子党人而被构陷,可十几年过去了,范师、富弼、包、唐、庞、丁等人依旧不知自醒,仍以君子党人自居吗?”

    “知道所谓观澜系的朝臣司马光、包拯、唐介、宋庠、王拱辰、范镇。。。。。。。”

    “是靠什么走到一起,靠什么与天下士族抗争的吗!?”

    “是信念!!”

    唐奕近乎咆哮着把“信念”二字灌到文彦博耳朵里。

    “是一群真正的君子为了同一个信念,逆流而上,并肩前行!”

    “是一群真正的君子凭借最后的一点良心,殊死一搏的壮烈!”

    “而你呢!?”

    “。。。。。。”

    不等文彦博辩白,唐奕继续吼道:

    “知道官家为什么不杀我吗!?”

    “也是因为信念,也是因为殊死一搏!”

    “你当真的因私而放?”

    “错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没有半点私欲,全为大公,官家才做出的这个决定。”

    “大宋不改不行了,大宋不改早晚就要亡!!”

    “而能帮他改宋革新的那个人,非我莫属!”

    “他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必须在皇权稳固和万民安危之间做出选择。”

    “于是。。。。”

    “他选择了后者,选择了牺牲。”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帝王能做到这一点,没有一个帝王能牺牲如斯!”

    “这就是官家的仁心所在,这就是我能活着的根本原因!”

    “而你呢!?”

    。。。。。。

    “我。。。。。。我并非子浩所说那么不堪。。。。。。”

    文彦博虽无可辩驳,但是多多少少心里有点委屈。

    这十来年,官家也好,唐奕也罢,用的就是他文彦博的这股子功利,用的就是他的“不君子”。

    唐奕自己也说过,恶人就得用恶人来惩治。

    哦,现在因为威胁到你了,又换说法了?

    这特么不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吗?

    “子浩这么说有失公允!”

    “没错,是不太公平。可是不得不防,你说是不是?”

    “这!!”文彦博又惊又怒。“这是欲加之罪!”

    唐奕一耸肩,“那就欲加之罪好喽。”

    “文相公就当是自认倒霉,反正依你的行事作风,老子今天不弄你,早晚官家也得防你这一手。“

    说着,唐奕嘿嘿奸笑,“官家不也是这么防我的吗?”

    “而且。。。。。。”

    “官家防我的时候,文相公不也说。。。。。。‘不能留吗?’”

    “你。。。。。。”

    文彦博脸色煞白,脑子里不由浮现出几个大字:

    现世报!!

    。。。。。。

    唐奕就那么冷眼看着阴晴不定的文彦博,看着他想辩又无可辩的挣扎。

    良久。

    “文相公怕了吗?”

    “。。。。。。”

    “怕!”文彦博沉静下来,沉声回答。

    “唐子浩的手段陛下都怕,何况是老夫?”

    “呵呵。”唐奕干笑一声。

    “怕就对了。。。。。。”

    “你很幸运,今天我心情很好,打算放你一马。”

    “嘎?”

    文扒皮差点没噎死。

    “放,放放放,放谁一马?”

    那你刚刚说的跟真事儿似的,逗老子玩呢啊!?

    唐奕泯然一笑,“怎么?不想让我放你一马?”

    “你。。。。。。”

    文彦博瞪着牛眼,张个大嘴,怔了半天才猛一抬手指着唐奕:

    “你。。。。。。到底什么意思啊?”

    文彦博还没蠢到那个份儿上,“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分明是被这孙子套路了。

    “你是何企图?”

    唐奕闻言,渐渐敛去笑意,面容肃穆。

    “这不是什么企图。”

    “这是警告!”

    “文相公记住,今天是你和我关起门来说这些话。”

    “若再有下次,不管是因为我,还是别人,只要关乎改革大业,那就不是我敲打于你。会是谁,相公应当清楚!”

    文彦博登时萎靡,大汗淋淋,仿佛失了全身力气一般,呆愣当场。

    “是。。。。。。是官家。。。。。。”

    “是,也不是。”唐奕诚然道。“是一种默契!”

    “官家因为要改革放任于我。”

    “而我,也是为了改革,要替官家说一些话。”

    “这与我们之间的嫌隙无关,与大义有关。”

    默契。

    是啊,默契!

    文彦博此时沉浸在唐奕的言辞之中,反倒有些豁然开朗了。

    这君臣二人,不论怎么闹,无论怎么不和,但始终有一种默契,是外人无法理解的。

    比如,唐奕一回朝,赵祯面都没见,就安排他上殿;

    比如,唐奕那股莫名的自信,好像从一开始就知道赵祯不会杀他。

    想到这里,文彦博忍不住问道:“有一件事老夫到现在也想不清楚。”

    “你怎么就知道陛下一定不会要你的命?怎么就知道陛下不会听从我的觐言,把你幽禁起来?”

    “呵呵呵。。。。。。”唐奕闻声笑了。

    “你是当局者迷!”

    “脑子里都是自己的那点小九九,陛下从一开始就告诉了所有人,他不会杀我。”

    “范镇看出来了,才绕过你,发了那道赐婚的中旨。”

    “魏国公也看出来了,才会这么消停,不敢生事。”

    “只有你没看出来。”

    “我没看出来?”文彦博更懵。“什么事我没看出来?”

    唐奕无语摇头。

    “我问你,陛下既然把我囚禁回山,既然派了杨文广南下接掌涯州兵权。。。。。。”

    “既然生了杀我也好,囚我也罢的心思。。。。。。”

    “那为什么不再下一道旨,让杨文广顺手把福康公主,还有皇子宗麒,直接送回京城呢?”

    啪!!!

    唐奕刚说完,就听文彦博那边抡圆了膀子,照着自己的老脸就是一个大耳刮子。

    “老夫蠢死算了!”

    文扒皮现在是完明白了:

    要是赵祯真想杀唐奕,或者囚唐奕,还怎么会放任皇子、帝女远在蕃外?

    。。。。。。

    铛铛铛铛~!

    涩破rua师~~~!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高不高兴!?

    以节操担保,明天真儿真儿的没有了!!

第812章 阎康

    唐奕当然不会只因为这一件事就把文彦博和韩琦那帮人划上了等号,更不可能真的心生怨恨,进而报复于他。

    事实是,在文彦博那个位置上,没有人做的比他好。不论是唐奕,还是赵祯,都离不开这个老狐狸。

    唐奕更不求今天这一番话就能把文扒皮说的无地自容、痛改前非,从此立马跟包拯、唐介一样浩然正气于身了。

    他只是给文彦博提个醒,或者说是一个警告,是一个威胁。

    起码得让文扒皮心里有数儿,有些东西能碰,有些东西不能碰。

    否则,真的有一天大宋士族重新洗牌,在文彦博那个位置上要是想中饱私囊,那他贪起来可是比什么魏国公、汝南王府要可怕得多。

    唐奕也好,赵祯也罢,都不愿看到将来打倒了一批,又立起来一批更难对付的。

    而之所以唐奕来出这个头,而不是赵祯,则真的就是唐疯子和皇帝之间的默契了。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能选择大义放我一马,那我就替你把脏活儿干了,不辜负你的大义。

    这是这对君臣之间十年来的默契,与利益无关,也与猜忌无关。

    原因就是,他们的方向相同,目的相同,都想让这个国家变的更好。

    。。。。。。

    此时。

    张晋文从院外进来,显然是找唐奕有事。

    唐奕顺势道:“文相公好自为之吧!”

    言尽于此,算了下了逐客令。

    文彦博有些失魂落魄,朝唐奕一抱拳。

    “老夫。。。。。。受教了。”

    说完,转身欲走。

    这边张晋文递给唐奕一个条子,唐奕只是看了一眼,不由喃喃出声:“回老家了?还回去做甚?”

    抬眼正看见文彦博的背影,立时一震。

    “文相公,等等!”

    文彦博都已经走到了门口,狐疑转身,“还有事?”

    唐奕嘿嘿一笑,把条子捏在手里,缓声道:“若我记的没错,文相公的本家是汾州介休吧?”

    “正是。”

    文扒皮心不在焉地随口一答,心里还道,无端端的你问这个干嘛?

    答完了才发现不对,哇啦一声,调儿都变了。

    “好端端你问这个干嘛?”

    “你要干什么!!?”面容扭曲直朝唐奕就冲了过来。“你出尔反尔!不是说不记恨,不追究的吗!?”

    唐奕嫌弃地斜了他一眼。

    “瞅你那点出息,本王是那自食牙烩的人吗?”

    又轻描淡写地道:“交待你一个事儿,帮我办办呗?”

    文彦博闻言,心中稍松,不过仍旧眉头不展。

    “什么事?”

    观唐奕那一脸奸笑,估计不会是什么好事。

    “介休有一户人家,劳烦相公帮忙照拂一二。”

    “就这事?”文彦博有点不信。

    只是一户人家,还用唐奕亲自过问?再说了。。。。。。

    “子浩手眼通天,还用求老夫帮忙?”

    “这不是求,而是吩咐!”唐奕盯着文彦博。“求你,你可以答应,也可以不答应。”

    “而这次,你不答应也得答应。”

    “你。。。。。。”

    “没什么你!”唐奕阴着脸。“西北我的手伸不过去,就算伸得到,也是多有不便,就只能劳驾相公了!”

    “希望您老上点心。。。。。。”

    文彦博看出唐奕是认了真了,忍不住问出了声儿:“什么来头?让子浩这么上心?”

    只见唐奕缓缓摇头,“相公以后就知道了。。。。。。”

    “好吧!”说到这个份儿上,文彦博不点头也不行。“老夫亲自给宗族去信,这总行了吧?”

    “嗯。”唐奕略一抱手。“那就谢过相公了!”

    文彦博一摆手,“好说!”

    “那老夫。。。。。。”

    刚要说“告辞”,文彦博又顿住了。

    让唐奕这么一搅合,文彦博不似刚刚那么失神,倒是想起一个事儿来。

    “对了!”

    “大内副总管大监阎康。。。。。。有问题。”

    “!!!”

    唐奕本来已经打算送客了,文彦博突然来这么一句,说的唐奕心里咯噔一声。

    不着痕迹地深吸口气,好好看了文彦博一眼。

    “哦?阎康有什么问题?”

    文彦博摇头,“老夫还不知道他有什么问题,具体如何还待查证。”

    “不过,他肯定有问题!”

    “多半是魏国公或者汝南王府在宫中的耳目。”

    唐奕默默听着,寻到桌案旁缓缓坐下,端起桌上已经凉掉的茶汤抿了一口,这才抬头道:

    “何以见得?”

    文彦博凑到桌案前坐下。

    “那日老夫向陛下觐言要幽禁子浩,其实也必非发乎于心,而是又被人阴了一道。”

    唐奕闻言,眉头微微一皱。

    刚刚他刻意只说在福宁殿里的发生的事情,而不提文彦博这些天上下撺掇要幽禁他这个仇,其实就是给两人都留了余地,没想到文彦博自己提出来了。

    而且,听他的意思,还偏偏和这个阎康有关。

    淡然一笑,尽量让自己语气随意一些,带着几分戏谑道:

    “文相公最近脑子还真是不太灵光啊,这又是被谁阴了一道?”

    “呃。。。。。。”

    文彦博大窘,最近确实有点上头。

    “就是这个阎康!!”

    说着,文彦博把当日的情形详详细细地叙述一遍。

    “当时,陛下回了后殿,一众同僚也尽数散去,老夫纠结于殿上说错了话,一时踌躇难进,走的慢了些。”

    “却是这个阎康,主动上前搭话,诱使老夫又出了那个幽禁的馊主意。。。。。。”

    好罢,文彦博倒也光棍儿,自己都知道那是馊主意。

    “子浩试想,一个天子内臣,大内副总管太监,不顾内外之嫌,主动去和宰相搭话,够反常了吧?”

    “而且,阎康虽然什么都没说,可是却什么都说了,恰到好处地把老夫推到了那一步。”

    “再者,细细琢磨,这个阎康是不是太年轻了?”

    “今年不过二十七岁,进宫也才不到二十年,就已经当上了大内副总管,是不是升的有点太快了?”

    唐奕道:“李孝光也不过三十来岁,不也已经是大内总管了吗?”

    “不一样!”文彦博自信反驳道。“李孝光是李秉臣的义子,随了李大官的姓。不论是官家,还是李大官,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