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兄以后可别瞧不起小姐。,可能自己还不如小姐。”说完,端起一杯烈酒,举向围观的粉头儿们。

    “水为万古无情绿,酒乃千龄不老丹。”

    “敬姐姐们,愿千龄不老,青春永驻!”

    言罢,仰头再进一杯。

    把酒杯往桌上一拍,顺便撩下的,还有两片金叶子。

    朝范纯礼等人一挥手。。。。

    范纯礼、丁源几人会意,这是装完逼要闪人了,立马架起醉得北都找不着的宋楷就走。

    丁源心说,早没看出来,这唐大郎是真狠啊!

    装完逼就跑,不但玩得贾思文狼狈至极,而且四句进酒诗,连赵宗懿想帮太学生争下的浮名都给抢了,真是一点活路都不给留啊。

    水是万古无情绿,酒乃千龄不老丹!

    啧啧。。。。。这两句可比之前那两句诗还要意境高绝,可为佳句了!

    “公子且留步。。。”

    当唐奕等人快要行出攀楼之时,一众娘子方如大梦初醒,之前得了赏钱的那位小姐更是追了出来。

    唐奕停下脚步,回身笑道:“姐姐还有何事?”

    那小姐双眼含春,若不是唐奕是个翩翩少年,肯定看不上她这个老粉头儿,估计就要生扑上去了。

    “还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唐奕一笑,“在下唐奕,唐子浩。”说完便转身随着范纯礼等人大步而去,留下一层的花痴小姐和呆呆傻傻的贾思文。

    唐奕即赢了‘里子’,又得了‘面子’,事了拂衣而去。

    而太学诸生却是跟着贾思文闹了个大大的没脸儿,当然也不愿再留。架起贾思文,迎着粉头儿们的鄙夷目光,逃似地出了樊楼。

    等两帮人都走光了,众艳姐儿们却不散去,而是一窝蜂地扑到唐奕刚刚坐过的那桌。

    唐奕他们是走了,却留下两坛子还没喝多少的酒。小姐们是想尝尝,这能醉天地的‘千龄不老丹’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一饮之下不禁骇然,这果真是豪人酒、狂心酒。炽烈如火,饮若刀光入喉,寻常喝法都这般霸道,真不知道那唐公子是怎么点着了再喝的。

    倒是那色如琥珀的果子酒更合娇娘的口味,味甘色正,端是美酒。

    。。。。。。

    唐奕还不知道,今日在樊楼这么一闹,不但贾思文在东京彻底臭了街,而且还捧红了自己手中的两种美酒。

    众人出了樊楼并未着急归家,刚才是痛快了,可却委屈了肚子,一顿樊楼钱是花了,但饭却没吃成。

    几人在樊楼外的马行街口转了个弯,上了东华门大街,随便寻了家街摊儿,点上几样小食,准备先填饱肚子再说。

    唐奕先是在边上的汤水摊儿叫了一碗梅子汤给宋楷解解酒气,又给大伙儿每人点上了一碗汤饼。

    丁源挑起清汤寡水的汤饼,扁着嘴极为不爽地道:“好好一顿大餐,生生被贾思文这这厮给搅了!”

    “可不?”范纯礼出声附和。

    “要我说,走个球?咱们是赢家,有脸赢,还没脸吃饭?”

    庞玉鄙夷地斜了一眼范纯礼,“出那么大的风头,那顿饭能吃消停?你愿意让一群粉头儿围观,你就回去。”

    范纯礼一哆嗦。,心说,还是算了吧!

    不过,挑起汤面来,不由又吐槽道:“那也不至于吃这个吧?没滋没味儿的。”

    唐奕没说话,指了指街对面。

    他之所以跑到街摊来吃汤面,就是为了街对面。

    众人偏头一看,只见街对面一排铺面,大概有十几间之多,都是排门紧闭,在这片汴京最繁华的地段略显萧瑟。

    庞玉回过头,又抬头看了一眼摊子边上的樊楼,瞬间明白了。

    樊楼位于马行街与东华门大街的交叉口儿,他们所在的位置并非正对马行街,而是东华门大街。此处正好在刚刚他们吃饭那桌的楼下,从三楼就能看到街面儿上的情况。

    显然,唐奕是在楼上的时候就看到了这边的铺面,才出来就拐到这儿来了。

    “刚才只顾着转马行街了,这片儿的位置也算是不错吧?”唐奕对汴京自然没有他们几个了解,半问半猜地说道。

    庞玉道:“何止不错,简直是绝佳。”

    “这铺面虽不在马行正街,但却也是紧邻。对面是白樊楼,往西一点就是马行街与东华门大街的道口,过街就是秦家瓦子、中瓦子,直行向西即到宫城的东华门。”

    “而往东走几步就是任店,这位置可比马行街面儿上的还好。”

    唐奕闻言,自然高兴。

    “也不知这是谁家的铺面,往出兑否?”

    “干嘛?大郎要起买卖?”丁源一边扒着汤饼,一边问。

    “对啊,进京也有月余,总得找点营生。”

    丁源摇头道:“劝大郎还是别想了,你是范公门生,最好别沾这些铜臭之事,于名声无益。”

    唐奕却不以为然地笑骂:“囊球!没这铜臭之事,哪来的钱到樊楼来摆阔!?”

    庞玉不想纠结此事,人跟人的活法不同。多日交往之下,他也看出来,唐奕对商道并无偏见,反而深谐其中,不禁问道:“大郎想起什么买卖?”

    “卖酒啊!”

    。。。

    噗!丁源差点没呛着,见鬼似的和庞玉对视一眼。

    庞玉玩味地看向唐奕,“你想卖酒?”

    “怎地?”唐奕被他二人看得莫名奇妙。

    严格来说,他就是靠卖酒起家的,不卖酒卖什么?

    “你想在樊楼对面卖酒?”

    “对啊!”

    丁源一声苦笑,放下筷子,不等庞玉说话,抢先接道:

    “那你可真的是在找死!”

    。。。。

第85章 邓州唐子浩

    感谢”朝阳下、非鬼影、甫侠z“的打赏,谢谢支持!

    

    “大郎可知这樊楼是干什么的?”

    “东京第一楼呗!”唐奕摊手答道,完然不知自己想在此处卖酒有什么不妥。

    庞玉一笑,“白樊楼乃东京第一楼没错,但却不是樊楼的主要营生。”

    丁源接道:“想必大郎还不知道,樊楼的酒曲业务才是其主营项目。”

    “有所耳闻。。”这一点唐奕还真听说了,只不过没有什么概念。

    “怎地?樊楼酒业的规模很大吗?”

    “很大?”庞玉一声嗤笑。“每年光从樊楼销往京中各店的酒曲就有五万斤,汴京半数以上的酒业掌握在樊楼手里,何止是很大就能概括?”

    嘶!

    唐奕倒吸一口凉气,光酒曲就卖五万斤?那得是多大的买卖?

    唐奕自己就是开酒坊的,虽然酿的是果酒,但对米酒的酿造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宋人酿酒的方法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小曲酒,因为度数低的缘故,用曲量很少,大概只有百分之一到六七十分之一不等。也就是,一百斤到六十斤酒,才用一斤酒曲。

    五万斤酒曲,那得出多少成酒?

    几百万斤!

    唐奕把牛皮吹上天去,也不过是计划五年之内,把邓州严河坊建设成年产百万斤的酒业巨擎。合着和樊楼一比,只不过是个弟弟。

    庞玉指着街对面的那排铺面,“这里是汴京旺地,做什么买卖都可以,就是不能卖酒!”

    丁源道:“这片铺子是谁的我不知道,但却是知道,没关门之前是做什么生意的。”

    唐奕心里猜出个七七八八,“不会是。。。卖酒的吧?”

    “正是!”丁源做出一个你很聪明的表情。

    “樊楼的娇白,那是汴京第一名酒。你的醉仙酿若是细心经营几年,慢慢积攒名声,或许有一天能成为汴京一等名酒。但是,若你把沽酒铺子开在樊楼眼皮底下,不等你出名,就得让娇白挤死!”

    丁源、庞玉二人说的煞有其事,唐奕一时之间还真有点怕了。看来,这铺子还真不能开在樊楼眼皮子底下。

    。。。。。

    众人吃着聊着,等吃得差不多了,宋楷也醒了几分的酒。唐奕会了账,众人觉得今天也就到这儿了,一哄而散,各回各家。

    接下来几日,因为太学已经进了年休,范纯礼自然和宋楷、丁源等人混在一起。而唐奕则和张晋文一道把汴京的内城外城逛了遍,为的就是寻一家铺面开买卖。

    唐奕之所以这么急,想在年前就把铺子定下来,是因为年后回山那边观澜书院就要开工阔建了。教舍、暖房、书斋、师宅,其中很多的工程唐奕想加一点自己的想法进去。

    他估计,过完年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得钉在回山,根本顾不上买卖的事情。如果酒铺年前能定下来,年后有张晋文自己张罗就行了,也不用他两头操心了。

    樊楼对面的那排铺子,唐奕还真就听了庞玉、丁源的,没再惦记了。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就算唐奕抱着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来到京师,但在没什么做为之前,能不和白樊楼这种汴京巨富对着干,就不对着干,闷头发财才是王道。

    但是,唐奕没想到的是。。。

    他躲着樊楼,可是樊楼却自己找上门了。

    事情的起因自然是那日与贾思文对饮火酒的义气之争。

    那日唐奕不但彻底把贾思文玩残了,而且还赢了一众樊楼姐儿们的尊重。

    可别小看了这些混迹红尘中,常换枕边人,夜夜当新娘的粉头儿们,汴京城十成十的八封轶闻都是从小姐们的枕边风吹出来的。

    她们可是好久没有见过这等即有文采,又豪气的翩翩公子了,回转之后,自然添油加醋,把唐奕当日的事迹大书特书,传于恩客、姐妹。

    这下可好,一传十,十传百,不出两日,唐子浩樊楼‘燃酒行令’的故事就传遍了东京。

    “举杯天地醉,共饮三军寒。”还有“水是万古无情绿,酒乃千龄不老丹”这四句诗也随之风糜汴京。

    而且传着传着。。。

    已经传出花儿来了。

    有的版本说,唐子浩举杯吞火,气若刀锋,两句五言绝句吟罢,场中竟隐现金戈阵鼓,杀伐漫天;

    又有的说,唐子浩身高七尺,剑眉星目,貌比潘安,一杯火酒入腹,不但吐气如焰,而且眼睛都烧的通红,却泰然自若,不惧分毫;

    还有的说。,人是豪迈人,酒是虎胆酒,诗是狂心诗。。。。

    反正是传什么都有,一时之间,满京城的人都在问,这唐子浩是何方神圣?如此诗酒妙人怎么之前一点都没听说过?

    。。。。

    又过几日,终于有知内情之人出来说事儿。

    原来这唐子浩乃是范希文范公在邓州收的弟子,而且,范公未进京之前,还曾向朝庭上表,言邓州有神童出,不识孔孟却洞悉天下,说的就是这个唐奕,唐子浩!

    再后来,有邓州来的行商道出更多内情,这个唐子浩幼年丧母,少年丧父,家道中落,不满十四岁就独挑家中生计大事,只用半年就一改唐家颓势,累财颇丰。

    而且,唐子浩再起邓州,仍不忘旧日忠仆不弃之恩,竟将半数家财赠于旧仆,并助其子娶了邓州一等一的美娇娘。

    “两家姓,一家人。”在邓州传为佳话。

    接下来这半个多月,汴京城里的闲话儿、谈资不外乎就三件事:

    一是,尹师鲁回京与桃园夫人再续晚缘;

    二是,黑八郎输给了靠山倒;

    再有,就是邓州唐子浩樊楼燃酒了。

    而唐奕这件八卦,不但火了唐子浩的名头,还捧出了一款神酒——烧刀子!

    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金银,也非珠玉,而是你永远也得不到的东西。

    在所有有关那日樊楼之事的传言之中,都提到了一种引之可燃,甘烈似火,饮如刀兵的好酒。

    传的越邪乎,就越有人欲一品真味。有好酒之人寻遍了东京,竟然无处觅之。

    求之不得,是为珍。

    越是得不到,越是想要得到。汴京城中求酒之声甚大,可是却没一个人知道这酒是从哪儿来的。

    而从范宅仆役嘴里传出的一个消息,更加把烈酒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家范府仆役说了,这酒根本就不外卖,你就是寻遍天下也买不着。此乃唐子浩专门为尹洙尹先生的风疾所酿,专作酒药所用。

    今夏尹先生病植五脏,命悬一线,就是用了唐大郎用烧刀子配的酒药,方逐渐好转,如今更是恢复如常,全赖这烈酒所赐!

    。。。。

    这还了得!

    吃瓜群众全都惊呆了,能让尹洙起死回生,难道当真是不老仙丹不成?

    一时之间,唐奕的‘仙酒’名声无二。更有甚者,出千金求酒。若不是范公名声太大,挡住了众人对酒的觊觎之心,恐怕范宅的大门都被挤爆了。

    但是。。。

    范仲淹的名声挡得住寻常百姓,却挡不住京中的显贵。

    终于有人坐不住,跑来凑热闹了。。。。。。

第86章 生意

    感谢”朝阳下、酷酷的大猫、书友151219195153563、uioiooi“的打赏,谢谢支持!

    

    曹府与范宅关系正是蜜里调油之时,最先摸上了门,直言想求一坛千军酿来尝尝。

    呃。。。不是烧刀子吗?

    没错,就是烧刀子。只不过,烧刀子是唐奕给起的名字。但是因为唐奕的那几句诗,京里闲得蛋痛的吃瓜群众们,无不幻想这是何等好酒,喜欢凑热闹的东京百姓已开始自己给这酒起上了名字。

    市井百姓管这酒叫‘天地醉’,说是能醉天地的酒。;

    军中行武、将门世家,听说这酒能饮出刀影兵寒,给起了个颇为霸气的名字——‘千军酿’;

    至于文人雅士、青楼粉黛,则称之为‘不老丹浆’,以示文雅。

    反正都是围绕着唐奕那四句诗来起的名儿。

    曹佾来要酒,范仲淹自然不能不给面子,而曹佾得酒之后,对此酒大为叹服,扬言,饮过“千军酿”,天下诸酒尽为水。

    京中显贵一看,曹佾已经拉下脸子去了,那咱们也别崩着了,紧随曹府而来的,是朝中与范仲淹还算有交情的丁度、唐介等人。

    你老范有好酒,那就别藏着了吧?

    范仲淹心说,这算什么好酒?非醉死你们这群老货不可!但又不好拒绝,只得一一赠之。

    打发走这帮人,下面来的更大牌。。。。。

    当今官家!

    赵祯倒不是来求什么不老丹,只是这事传得太邪乎,连宫里头都闹得沸沸扬扬。赵祯自然也想尝尝,这能喝出兵戈之相,把天下美酒比成‘水’的酒到底是什么滋味。

    。。。。

    这一日清晨,唐奕刚起来,君欣卓就如期而至。

    自从在来京的船上,君欣卓见了唐奕的卧房,就开始每天帮他收拾,打扫。

    现在君娘子俨然成了唐奕的管家娘,大小事物,洗衣叠被都是君欣卓一手操持。

    唐奕自无不可。心说,咱也**一把,享受享受封建地主老财的待遇。

    君欣卓整理好了床铺,把昨天换下来的脏衣服给他收了,又帮他准备了面汤洗漱,正要催着去用早饭,就见张晋文跑了进来,说是又有人上门求酒。

    唐奕不耐烦地一甩手,“甭管是谁,回了,就说等年后!”

    张晋文道:“来的人有点特别。。。”

    “谁啊!?”

    唐奕心说,皇帝都打发了,还有谁能算得上特别。

    “白樊楼的大掌柜。,说是想来和咱做笔生意。”

    。。。。

    “嗯?”唐奕一拧眉,难道樊楼也打起烧刀子的主意了?

    “走,去看看。”

    说着,便和张晋文来到了前厅。

    只见厅中坐着一个年余半年的富态老者,红光满面,精神烁烁,锦缎大袍镶金璞头,好不贵气。

    老者见唐奕出来,优雅起身,拱手道:“这位想必就是范公门生,邓州唐子浩了!”

    唐奕回了礼,也客气道:“在下正是唐奕,还未请教。。。。。”

    “老夫樊楼大掌柜周四海。”

    “见过周掌柜!不知道周掌柜此来有何贵干?也是来求酒的?”

    “算是,但也不全是。”

    “哦?”

    周四海摇头轻笑,“不瞒公子,你那烈如流火的烧刀子,老夫尝过。”

    “尝过?”唐奕不明所以。

    他不知道,那日留在樊楼的两坛酒,粉头儿们只喝了一点,剩下的,都让当时在场的那个管事给收了。

    能做樊楼主事人的,不是人精,也能分清七分颜色,自然一眼就看出,这两种酒的不俗。不敢私留,急忙上报给了大掌柜周四海。而周四海尝过两种酒后,却有另一番计较。

    “在老夫看来,烧刀子虽名满京师,又占了唐公子吟酒绝句的助力,但终是太烈,不合宋人口味,等坊间的这阵风过了,自然也就没有现在的热度了。”

    唐奕暗自点头,这老头儿不愧是掌管东京第一楼的大商家,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关结。

    “而且。。。”周四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