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爱德华心里其实是在大骂的,你们大宋特么得有多富?动不动就一船一船的往出砸,当咱们没见过钱啊?

    不过,他怎么就那么喜欢呢?

    贪婪是人的天性,西撒克斯人从来不隐藏自己的天性。

    “这个,这个。。。。。。”爱德华搓着手,美的不行。

    “这个不太好吧?让殿下破费了。”

    身体很诚实,可是嘴上却说不要,这可是一个政客应有的素质。

    “殿下总是这样客气,却是没把我爱德华当成是盟友了!”

    “呵呵。”唐奕干笑两声。

    “不用客气,这一船宋货你拒绝不了。”

    “。。。。。。”

    好吧,爱德华又闹了个大红脸。

    他怎么感觉,和这个比他还野蛮的蛮人根本没法沟通呢?

    谁跟你客气了?倒是你,能不能跟我客气客气?

    现在爱德华不但面子挂不住了,而且真有点怒了,就没见过这样儿的。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取笑我西撒克斯没见过市面?这一船宋货就让我们忘了尊严吗!?”

    “哎。。。。。。”唐奕无语长叹。

    唐奕一边率先走下船舱,一边道:“国王陛下还是不了解我,相处半年,你应该看出一些端倪,唐疯子对待朋友是从来不绕弯子的。”

    “朋友?”唐奕这个回答让爱德华当真有点意外。

    放在以前,他会当这是一种盟友之间的客套,可是现在。。。。。。

    他很明白,唐奕没打算和他客套。

    “对,朋友!”

    唐奕在舱中停了下来,真诚地看着爱德华。

    “实不相瞒,我没有时间和陛下慢慢地培养信任,让我们的盟约更加牢靠。”

    “所以,只能用朋友的方式让你看到最真实的唐奕。”

    。。。。。。

    爱德华有点。。。。

    懵!

    活了这么大岁数,当了这么多年西撒克斯国王,他还真的没见过唐奕这样的人物。

    前一刻让你恨不得一刀宰了他,可是下一个瞬间,他又像初到人间的婴儿一般纯洁。

    与唐奕对视半晌,爱德华最后还是败下阵来,全身一萎,不由苦笑摇头。

    “我实在不明白,你们大宋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怎么会有殿下这样的人物?”

    “我更不明白,大宋的皇帝到底是怎样的一位皇帝。。。。。。”

    “竟然能纵容出殿下这样的随性?”

    唐奕笑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说明爱德华已经放下了政客的矜持,开始和他坦诚相见了。

    傲然答道:“如果有机会,陛下应该去大宋看看,那里很美、很祥和。”

    爱德华还是摇头,“很富有我相信,可是。。。。。。很祥和,我很怀疑。”

    半开玩笑,半当真地玩味道:“大宋朝的人不会都像你一样鲁莽吧?”

    “不是的。”唐奕依旧真诚,依旧面带笑意。

    “那里的百姓都很淳朴,官员都是像王惟一老先生那般的有德君子,由一位全天下最好的、最慈祥的皇帝带领着。”

    说到这里,唐奕脑中不由浮现出赵祯那慈眉善目的面容。

    两年了,也不知这“老头儿”过的顺不顺心。

    而爱德华此时已经完全放开了,对于唐奕嘴里那个最好的、最慈祥的皇帝有些不以为意。

    他也是皇帝,卸下面具之后,他可不想听别人在他面前夸别的皇帝,即使是东方大国的也不行。

    吃味道:“在我们西撒克斯百姓的眼里,我也是最好的、最慈祥的国王。”

    “不!!”唐奕否定的极为干脆。

    “你和他不能比!”

    目无焦距的怔怔说道:“这世上,没有比他更好的皇帝了。。。。。。”

    爱德华再一次怔住,倒不是因为唐奕的又一次冒犯,而是他从唐奕的言语之中,听出了一些特别的东西。

    他实在想不通,那位皇帝与这个疯子之间会是怎样的感情,能让唐奕不容别人说他一点不好,甚至是。。。。。。

    连做比较都不行。

    。。。。。。

第880章 坑的不娴熟

    在唐奕这种权倾一时,手握重兵的人物眼睛里,爱德华真切地看到了权力以外的东西。

    那个远在东方的皇帝,在这个疯子眼里不单单是皇帝。。。。。。这让他感到既震惊,又新奇。

    震惊的是,这样不符合常理,又十分幼稚的东西,不应该出现在一个上位者身上。

    新奇的是,这让他重新开始审视唐奕,重新衡量西撒克斯与大宋之间的关系。

    最起码,眼前的唐奕不再是一个目空一切的疯子,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人一个来自东方,神密而陌生的人!

    。。。。。。

    至于唐奕刚刚所说的“爱德华没法拒绝的礼物”。。。。。。走到船舱之中他才知道,这船上不是什么丝绸、陶瓷之类能让贵族享用的奢侈品,而是真的让他无法拒绝,可以改变整个西撒克斯未来的真正宝藏。

    “这。。。。。。”爱德华一时之间脑袋根本没有办法思考。

    “这些都是给我的!?”

    “当然!”唐奕淡然道。“这都是用最好的精铁打造的大宋农具,还有一万斤刚刚培育出来的玉米种子。”

    “玉米?”爱德华瞪圆了双眼。“就是你们宋人说的,那种极为高产的粮种?”

    “对!”唐奕点头。“去年刚在大宋试种,产量大概有小麦的两到三倍吧,应该可以帮助国王陛下的子民吃饱肚子。”

    “两到三倍!?”

    爱德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下意识发问:“那,那是多少?”

    “嗯。。。。。。”唐奕沉吟了一下。“大概亩产能有个四五百斤的样子吧。”

    爱德华惊得大叫:“真有那么多?”

    他是不太相信才发问的,唐奕给出这个数字,算是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西撒克斯亩产换算成宋“斤”,确实也就将将能达到两百斤,四五百斤确实就是翻倍还多了。

    爱德华无法想像,每年多这么多粮食能养活多少人。

    。。。。。。

    其实,他还没想到,虽然他把产量换算成了宋“斤”,做了大概的比较,可是他却忘换算英亩和宋亩了。

    西撒克斯的一亩地,与大宋的一亩地是完全两个概念。一英亩相当于六宋亩,他眼里西撒克斯的一亩地相当于大宋的六亩地。

    由于耕种技术落后,还有缺少工具的原因,此时的欧洲还处于粗耕野种的水平。

    别看英亩比宋市亩大了六倍,可是种同样的东西,一英亩的产量将将和大宋一市亩的产量持平,也就是一亩地三十几斤粮食的水平。

    这也就是欧洲一直到大航海时代之前,人口为什么一直处于一个极低水平的根本原因。

    。。。。。。

    如果把宋亩和英亩的差量考虑进去,再加上唐奕送给他的这批先进农具,那爱德华嘴里的一亩地的产量,可就不是四五百斤那么简单了。

    而且,西撒克斯的农业只种一季麦子,而玉米和小麦是不冲突的,也就是可以种两季。

    毫不夸张地说,只这一船援助,让西撒克斯的粮食产量提升十几倍都算是保守估计。

    。。。。。。

    “为什么?”

    爱德此时虽然还不知道这一船种子的意义远比他想像中的要大得多,可是即使把粮产提升两三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来说,这其中的意义就不是用语言可以形容的。

    “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东西给我们西撒克斯?”

    大宋送瓷器,送丝绸,这些爱德华都可以理解,哪怕唐奕送他一百船现成的粮食,爱德华也不算意外。

    可是,足以改变一切的粮种!?

    这个礼物太贵重了,贵重到爱德华不敢相信,更不敢轻易接受。

    唐奕笑道:“没什么好奇怪的。”

    “第一,西撒克斯和大宋是联盟。大宋对待盟友从不吝啬,我唐奕对待朋友也从不留后手。”

    “第二,大宋有一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国王陛下之所以与大宋联盟,无外乎想借大宋的力量挡住诺曼底公爵的狼子野心!”

    “可是,大宋保得了西撒克斯一时,却保不住一世,西撒克斯早晚要靠自己把法兰西人踩在脚下。”

    “这些种子就当是大宋对西撒克斯‘授之以渔’吧!”

    。。。。。。

    这话说的太敞亮了,爱德华感动的差点没哭出来。

    现在他终于算是知道了,这位唐疯子是绝对的性情中人,义薄云天!!!

    砰的一声单膝跪地,竟向唐奕行了一个跪礼。

    “我代表西撒克斯人民谢谢大宋癫王!!”

    唐奕那边闹了个大红脸,急忙上去搀扶,“陛下太客气了,咱们。。。。。。”

    “咱们是盟友嘛,国王陛下不用客气!”

    “这些。。。。。。这些还只是第一步,我已经在大宋征集了一批精于农事的人才,最多半个月就能到罗马了。”

    “到时,国王陛下把人、种子,还有农具,一并带回西撒克斯。”

    “我们的人会保证你的子民用最短的时间,学会大宋最先进的农业技术!!”

    爱德华一听,刚站起来一半,扑通又跪下了。

    “万分感谢大宋癫王!你是比神更仁慈的恩人啊!”

    这个唐疯子太仗义了,送了种子,送农具,连精农都替他准备了。

    现在爱德华国王算是知道这个唐奕是什么样儿的人了,下定决心以后绝不会再用政客的眼光去衡量他,要把他当真正的朋友一样看待。

    “殿下简直就是比神更仁慈的恩人啊!”

    “别别别!!”

    唐奕真受不了这个,强行把爱德华搀扶起来。

    强行转移话题,“那什么,王太医那里应该是空出手来了,国王陛下还是先去治病吧!”

    。。。。。。

    好说歹说,总算把爱德华扶了起来,又费了半天劲,才把人劝走。

    看着西撒克斯国王离去的背影,唐奕咧着嘴擦了一把额前冷汗,自言自语道:“特么坑人还真是个技术活啊!”

    这个本事扔了两年多了,冷不丁捡起来用,脸皮明显不够厚啊!

    现在唐奕怎么就感觉,这么的不好意思呢?

    正在这时,曹觉和宋楷掐着时间,知道唐奕这边和爱德华应该差不多完事儿了,也从罗马广场那边过来了。

    先在码头上与爱德华照了个面儿,看国王陛下的表情两人就猜出来了,这位肯定是让唐奕忽悠“瘸”了。

    一上船,曹觉就忍不住问唐奕:“送出去了?”

    唐奕面容肃穆,点了点头,“送出去了。”

    “爱德华都收了?”

    “都收了。”

    “一点都没磨叽?”

    “没磨叽。”

    曹老二听到这儿一扁嘴,“心里都乐开花了吧?别装了,笑吧!”

    “哈哈哈哈!!”唐奕再难矜持,放声大笑。

    而宋楷则是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还没走出视线的爱德华,眼神里尽是怜悯。

    回过头来看着唐奕,“你也太损了!”

    “爱德华人不错,可惜被你卖了,还在那数钱呢。。。。”

    “哈哈哈。。。。”

    唐奕一边停不住的大笑,一边辩白:“那没办法,我是宋人,他不是。”

    。。。。。。

    其实,送粮种这个事儿,表面上看是很傻缺的。

    依汉人的尿性,有什么好东西得藏着掖着,别说是西撒克斯了,自己人都防一手,哪会像唐奕这么轻易就送人?

    你别看文人、士大夫把大宋的政治机要、武备军制都写在日记里,印成册子,满世界散去没人说。

    要是换了别人试试!?

    骂死你!

    。。。。。。

    别看唐奕在那里第一、第二的,说的那叫一个大气,可是,真正的送粮种的原因他是不可能说的。

    前面说了,他打算“养猪”,那养猪就得投饲料吧?

    诺大个欧洲穷的都比不上大宋要饭的,抢都没得抢,这仗打的,打一场赔一场,怎么着也得让神罗和东罗长长膘再动刀子。

    把粮种给西撒克斯,不是让他去种的,而是让他往出传的。

    当然了,这是唐奕用来说服赵祯、贾相爷,还有文扒皮他们,让玉米种子上船的理由。

    欧洲太穷,不挣钱,得养两年。

    。。。。。。

    可是话说回来,唐奕要是只想把粮种传出去,为什么不直接在罗马种玉米呢?反正效果是一样的,粮种这东西早晚都会蔓延开来。

    而且,这样一来,西撒克斯会一直穷下去,一直依附于大宋。

    为什么不这么干呢?

    因为,唐奕还有一层更“坑”的用意。

    。。。。。。

    或者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剧本是这样的:

    西撒克斯开始用大宋的高科技种玉米,马上就成了整个欧洲第一个吃饱饭的王国,是“先富起来”的那一波。

    可是,粮食这个东西它是没办法直接打仗的。把粮食转化为人口,进而形成战斗力,那需要一个慢长的过程。

    在这个慢长的转化时期内,会形成一个什么局面呢?

    当然就是“怀璧其罪”了啊!

    那就是一个拳头不够大的、白白胖胖的奶娃娃站在一个狼群里。别说是法兰西的诺曼底公爵了,整个欧洲都得把刀锋指向西撒克斯的粮仓。

    到时候,罗马这边的压力会小很多。。。。。。那么,西撒克斯有能力把整个欧洲挡在英吉利海峡之外吗?能在狼群长期的觊觎之下存活下来吗?

    当然不可能!

    它如果想活命,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与大宋更为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借助大宋的力量保卫西撒克斯。

    如果发展到那一步,那大宋进入西撒克斯的,就不单单只有军队了。

    宋医!

    宋食!

    宋儒!

    大宋的一切文化武器都将堂而皇之的渗透到那片土地。

    爱德华不知道,这些东方来的文明人看着都君子仁义,其实都是一肚子坏水。

    唐子浩看上去仗义无比、义薄云天,其实。。。。。。

    其实这个疯子的情义是有条件的。

    。。。。。。

第882章 圣旨啊,全都是坎

    人们常说“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是这个“共治天下”,在后世多数人眼里也不过是一句口号罢了,最多显示一下宋代文人的地位有多高,是怎么样一个“共治”,几乎所有人都没有什么概念。

    以至于在大家的观念之中,还是保留着皇帝金口一开,莫敢不从的印象。

    大喝一声:“拟旨!”,然后口授几句圣意,随便叫个太监落于笔端,就成了至高无上的法律?

    扯蛋!

    特么除了满清,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是天威无所不决、无所不尊的独裁者,更何况是“共治天下”的宋朝呢?

    还是以圣旨为例,可以深挖一挖里面的门道,且单此一件就把共治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道天子诏书从草拟到生效,通常需要经过非常严密的程序。

    。。。。。。

    所谓圣旨,君王圣口之令也。

    可虽然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布,虽然授意拟旨是皇帝的特权,但是,这旨意能不能施行,可不是皇帝说了算的。前面提到过一次,大宋的宰相有权把圣旨驳回。

    其实,哪只宰相驳回这一道关卡,除了这一环,士大夫要是不想施行圣令,是有很多个地方可以卡死皇帝的。

    比如说,拟旨的人。

    这个前面也说过,除了中旨或者叫内旨,也就是皇帝的家事不用走政事堂。

    另外的国策施布、政令通行都是有专人起草的,别说是太监,就是首相、皇帝亲笔,那都是违法的,这有专属官职知制诰。

    本来这个职位是东府相公轮职担任,可是,由于赵祯朝这十几年来东西府相公稳如太山,上去就不下来,官属职权也相对稳定,所以这个知制诰的职官一直在给事中归班手里握着,之前是吴育,现在是范镇。

    一道旨意,不管是皇帝授意,还是相公们把政令建策以奏折的形式呈到皇帝面前,需经庭议通过之后,皇帝才能命令拟旨官起草圣旨。

    当然了,不光庭议这一关,还要相公、朝臣们把关,拟旨这里也是一道坎儿。。。。。。

    拟旨官员不是复印机,他要是不高兴,不印还算轻的,甚至有权以草旨不合法度为由“封还词头”。

    不管这旨意是宰相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只要老子不高兴,谁都特么不好使,这是大宋律法明确赋予知制诰的权力!!

    所以,当初范镇在唐奕赐婚拟旨的时候摆了文彦博一道,文扒皮一点脾气都没有。

    赵祯更没脾气,他不但没脾气,而且还得讨好范镇,否则这货哪天把他的旨意也封还回来,那就难受了。

    当然,范镇是“自己人”,不会没事儿就为难赵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