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不能杀,不想贬,又不可留。。。

    除非。。。

    “噗!!!”

    想着想着,唐奕突然就笑出了声儿。

    暗道,要真这么处理,是不是太损了点儿?

    。。。。。。

    大伙儿都愣了,唐疯子没事儿笑什么?

    文彦博一脸的懵逼,“子浩这是。。。已有定计?”

    “嗯。”唐奕下意识做答。“你们别管了,王介甫我亲自处理。”

    。。。。。。

    “还有一事。”既然唐奕自己处理,文彦博等人也没必要多说什么了。

    “据北方来报,辽朝似乎有所异动。”

    “嗯?”唐奕一拧眉头。“大辽终还是按耐不住了吗?”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否则他也不会把涯州军派到燕云去。

    “非也!”

    哪成想,文彦博的回答恰恰出乎意料。

    “狄青奏报,大辽边军于数日前突然回撤三十里,且有十万骑军掉头北去,折返大定了。”

    “。。。。。。”

    唐奕一阵默然,这倒真是没想到。

    耶律洪基什么意思?借撤军向大宋卖个好心?

    他特么有那么好心吗?

    “急告狄帅,不可掉以轻心!”唐奕越想越不放心。“以防有诈。”

    文彦博也道:“我等也做此想,大辽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时机,其中定有奸计!”

    “算了,以不变应万变吧。。。。”

    有涯州军在,唐奕还是很放心的。

    “还有别的事儿吗?”

    文彦博道:暂无别的要务。

    “嗯。”唐奕松了口气。“那都下去了,事逢多事之秋,劳烦诸位了。”

    。。。。。。

    待朝臣皆走,唐奕这才转向赵曙。

    露出一个笑意,“刚刚说的,都懂吗?”

    赵曙一怔,下意识看向太后。

    只见太后露出一个鼓励的眼神,“这是在考校陛下,你要自己做答。”

    赵曙这才朝唐奕开口,“有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

    “哦?哪些听得懂?哪些听不懂呢?”

    赵曙道:“韩稚圭是奸臣,可是为了安抚忠臣,所以暂时不能对韩稚圭太过严苛,否则难免落下秋后算账的话柄。”

    唐奕不动声色,“还有呢?”

    “嗯。。。。”

    赵曙一阵沉吟,胆子也大了起来,朗声道:“燕云之地,乃大宋兴亡所在,同时也是大辽安危的关键。”

    “所以,南北两朝皆十分重视,如今朕做了皇帝,年幼无知,辽朝皇帝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撤兵只是假象,其中必有谋划。”

    “只不过,我们还不知道他们耍的什么把戏,镇疆王只能按兵不动,见招拆招。”

    唐奕漏出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

    赵曙从小授帝王之学,分板的还是很有条理的,只不过尚无经验,仍需磨砺。

    “陛下说的很对!”

    “不过。。。。”矮下身子,蹲到赵曙身边。

    “首先,做为一国之君,是不能轻易给臣子做评的。特别是忠、奸漏骨之说,更要慎之又慎。”

    “韩稚圭是奸臣不假,但是这种话陛下不能说。你说了,就失了君德。明白了吗?”

    赵曙茫然点着头,“明白了。。。”

    “可是。。。”显然还是没明白。“既然他是奸臣,朕说了实话,为什么就失了君德呢?”

    唐奕道:“因为你是皇帝,是万万之上的国主!”

    “你的话,臣子也好,百姓也罢,必须要听。”

    “陛下说韩稚圭是奸臣,就等于是判了他的死罪。”

    赵曙拧着眉头,“难道他不该死吗?为什么朕判了他的死罪就是失德呢?”

    唐奕笑了,“陛下判他死罪不是失德,是本分。。。”

    “失德是因为。。。草率。”

    “草率。。。。”赵曙显然不懂。

    唐奕耐心道:“陛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圣意,皆可定人生死,决国成败,这就是所谓的金口御言。”

    “这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

    “纵使该死之人,但是从陛下的角度出发,也要慎重至极,不可轻易言出。”

    “陛下觉得,草定生死是不是不负责呢?是不是失德呢?”

    “朕明白了。”赵曙恍然大悟。“父皇在位四十余年,连怒骂抱怨也从不说一个死字,就是这个道理吧?”

    “对。”唐奕看了眼赵祯的灵位。“陛下要学先帝,做个好皇帝。”

    “好了!”收拾心情。“现在说说,有什么不懂的吧。”

    赵曙显然已经放松,不加思索道:“不懂镇疆王为什么不惩治王介甫。”

    “他欺骗母后,吓唬朕。若不是狄青忠义,燕云就没了。”

    “且不得人心,人人喊打。”

    “这种情况下,严加惩治也是顺理成章,为什么镇疆王还是犹豫了呢?”

    唐奕闻罢,看着赵曙,“我先问陛下一个问题,再回答陛下可好?”

    “好。”

    “陛下说心里话,希望我严惩王安石吗?”

    “。。。。。。”

    “这。。。。”赵曙一阵犹豫,却不敢搭话了。

    “没关系,有什么说什么。”

    “不。。。不想。。。。”

    赵曙低着头,声音很小,“王介甫怎么说也是拥戴于朕。。。。纵有罪责,也是为朕背复的罪。。。。”

    只见唐奕笑而不语,其实,赵曙已经自己给了自己答案。

    那就是,唐奕不单单要考虑自己还有朝臣这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环需要顾及,那就是他这个官家。

    不管他是不是尚未成年,也不管唐奕现在是不是大权在握。

    “朕懂了。”赵曙聪明至极一点就透,恭恭敬敬的给唐奕作了个揖。“多谢镇疆王提醒。”

    “朕日后做事,必要面面俱到,慎言慎行才是。”

    唐奕站起身子,“陛下以后不要叫什么镇疆王了,大宋没有镇疆王。”

    “那。。。那朕应该叫您什么?”

    “。。。。。。”

    思索片刻,唐奕喃喃道:“若是不弃,就跟宗麒一样,叫我一声姐夫吧。。。。”

    。。。。。。

    此时此刻,赵曙身后的曹皇后眼角湿润,先帝泉下有知,必可含笑了。

    心中默念:“听到了吗?您选了一个最好的辅政之臣!!”

    在身后轻推赵曙,“还不快叫?”

    赵曙乖巧,立刻应声,“姐夫。”

    “唉!”唐奕心中暖暖。“咱们是一家人。”

    。。。。。。

    “姐夫!”

    出得灵堂,赵曙少年心性,很快就放下多日的胆怯。

    “尚有一事不明,需姐夫解惑。”

    “问吧!”

    “姐夫到底要怎么处置王安石?”

    。。。。。。

    此一问,连曹太后都竖起了耳朵,等着唐奕的回答。

    太后也是好奇,刚刚唐奕自己想着想着可都笑出了声儿。

    “噗。。。。”

    没想到,唐奕又笑出了声儿。

    灵堂庄重,唐奕又往回憋,弄的满脸通红,半天才缓过来。

    “我帮陛下分析一下吧。”

    “王介甫留京不行、罢黜不恰当,杀之又可惜。”

    “可是这个人有哪些优点呢?”

    赵曙细思,“姐夫是说,物尽其用?”

    “可是。。。。”小皇帝脸色一苦。“现在看来,王介甫除了学问一流,好像没什么长处啊。。。”

    “姐夫不会打算让他去观澜教书吧??”

    “咦!?”唐奕使劲撇着嘴。“他想去,我还怕他误人子弟呢!!”

    “其实,王安石有长处。”

    “哪些!?”

    “执拗、偏激、一根筋!!”

    “这。。。。”连曹太后都听不下去了。“这也算长处??”

    “算!!”

    唐奕笃定道:“于为人,这是缺点。但是于陛下,于大宋。。。。。。”

    “陛下要记住,任何特性都有可用之处。不论是好是坏,只要放对了地方,那就是长处。”

    “哦?”赵曙来了兴致,这可是宫里的老儒不会教的东西,比之乎者也有意思的多。

    “放在何处?”

    唐奕也不急答,分析开来。

    “首先,执拗、偏激、一根筋,这些毛病放在大宋可能做一个州官都无法造福一方。”

    “可是,王安石有文采,有学问,勉强可以胜任。”

    “一但让他入了朝堂,那就不行了,他的偏激和执拗会害了他自己,也害了别人对吧?”

    赵曙表情已经拧到了一块儿,“让姐夫这么一说,朕更想不出,把他入在哪里,偏激、执拗会变成长处了。”

    “陛下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陛下不是大宋的官家,而是大辽的皇帝。。。。”

    “那您是希望做为对手的大宋,像王安石这样的官员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呢?”

    “。。。。。。”

    “。。。。。。”

    赵曙和曹太后一阵沉默,有点懂了,又有点没懂。

    良久,“姐夫是说。。。。把王介甫放到大辽去?搅得大辽不得安宁,那他的执拗对大宋就有了长处?”

    “差不多。”

    “但不是大辽。”耶律洪基也得要王安石这个极品才行啊。

    “陛下想啊。。。。”唐奕一脸的坏笑。“如今大宋正在欧罗巴开疆拓土,那里的百姓愚昧无知、水深火热,急需我天朝方化去感召拯救。”

    “像王介甫这种汉学大家、偏执狂人,正是欧罗巴所需要的啊!”

    “噗!!!”

    “噗。。。。”

    赵曙和曹太后一起喷了,终于明白唐奕要干什么了。

    “你,你要把王介甫发配到欧罗巴去?”

    唐奕一摊手,“多好啊,以王相公那拗劲儿,那把死的说活的嘴皮子,那嫉恶如仇的刚正性子,不为大宋培养出几个金发碧眼的新科状元,让他回来,他都不会回来。”

    “。。。。。”

    老太后和小皇帝对视一眼,“噗。。。。”实在没憋住,又乐了。

    还是唐疯子损啊,比杀了王安石还不如!

    。。。。。。

第909章 明着忽悠

    欧洲多好啊?

    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要什么没什么。。。。。。

    那里人民淳朴,皆如璞玉,和野兽差不多。。。。。。

    那里人美多娇,返璞归真,连澡都不洗。。。。。。

    那里。。。。。。

    好吧,唐奕编不下去了。

    特么别说汉字儿了,连自己的文字能认全的都是少之又少。

    反正王介甫的舞台很大,发挥空间也很大,挑战与机遇并存,肯定刺激。

    只不过,王安石能不能情愿远走欧洲,那就另说了。

    。。。。。。

    此令一下,王安石吓没吓着且先不说,倒是把大宋的文官们都吓傻了,甚至开始同情起王介甫来。

    欧罗巴啊,搁几年前连听都没听说过的地方,就算现在也是蛮荒和落后的代名词。

    据说,和那一比,大宋周边的那些所谓蛮夷简直就开化的不要不要的。

    而且,王天真这事儿让大伙儿猛然意识到:不好,非常不好!

    从今往后,发配岭外已经算是轻的了,“途三千里”更只能算是“略施惩戒”,真正牛叉的是途三万里,去了就别想回来。

    看着山河图上从大宋到欧洲那遥远到不能再遥远的距离,大伙儿都得慌,心说,以后可得小心着点,一个不好,唐疯子是真下得去手,他们也和王介甫作伴去了。

    。。。。。。

    而王安石自己。。。。。。

    王天真还是很淡定的,当然了,这份淡定是装出来的,还是发自内心的,就没人说得清楚了。

    此时此刻,他正在家中待客。

    。。。。。。

    春雪微寒,暖阁留温,竹几排盏,小炉烹茗。

    闲淡、安逸。

    一切和谐有续,只不过,堂前对几而坐的两个人怎么看怎么不和谐。

    “你能来,安石很意外。”

    王安石一连煮茶,一边淡淡说话,神情之中全然看不出即将万里远行的悲戚。

    对坐之人闻声淡然一笑,“怎么,奕不该来炫耀一番吗?”

    王安石一滞,随之马上归于平静。唐奕这话够气人的,放在从前,王天真绝对不惯着,可是现在。。。他是输家。

    “应该。。。。”

    对面的唐奕闻言,欠揍的一笑,“那介甫惭愧否?可曾有悔意?”

    “惭愧?”王安石反问。“就因为你是唐子浩,行了非常人之事,安石就应该惭愧?”

    缓慢而坚定地摇了摇头,“没什么可惭愧的,反对异王这是断,遵循圣意。。。这是理!”

    “你唐子浩深明大义,那是你的事情,与决断和道理无关。”

    抬头看着唐奕,“既使你现在卸爵从民,既使你没有乱政枉私,那也只是现在的你。”

    “换作从前,安石依旧要反你。”

    “嘿!!”唐奕眼睛一立,气的恨不得踹这憨货两脚。

    嘴皮还是王天真够溜哈,到了这个时候还能辩上一辩,也特么是没谁了。

    不过,转念一想,他要是不这么拗,他也就不是王安石了,自己也就不用跑这一趟了。

    勉强压下火气,“可是你还是错了,你的决断,你的道理。。。。行不通。”

    “事实上,这世间不只你王介甫一个圣人,你低估了将门,低估了王老将军。”

    “更低估了我。。。。”

    “大宋,不只你王介甫一人是忠的,是靠得住的。”

    开玩笑,唐奕这张嘴也不是吃素的。

    “。。。。。。”王安石一阵沉默。唐奕的话语确实说到了痛处,让他无言以对。

    良久,“也许吧,但安石依旧觉得,我没错!”

    “你爱错不错!!”唐奕一甩脸子站了起来。“错没错也非你说了算,时间。。。会给出公正的评价。”

    “。。。。。。”

    王安石又是无言,随之苦笑道:“子浩此来,就是为了炫耀?为了看安石的窘态吗?”

    哀然一叹,“你如愿了。。。”

    唐奕闻之,暗暗吐槽,哪有工夫跟你扯这个闲篇儿?可神情却是严肃起来。

    他来,就是怕王安石一撅不振,一个废掉的王天真。。。没用!!

    老子把你发到欧洲去,可不是为了“解恨”,而是要“废物利用”。

    对于王安石的感慨,唐奕不正面作答,反而淡然发问:“不想知道欧罗巴是个什么样儿吗?”

    “不想。”王安石端起茶碗轻抿。“去了,自然看得见。”

    嘴上虽是这么说,但端着茶碗的手却是微微颤抖。

    “啧啧啧。。。”那边唐奕砸吧着嘴。“心如死灰了吧?原来王介甫也不是刀枪不入啊!”

    王安石瞬间皱起眉头,心头一阵烦躁。

    “你到底想说什么?”

    没错,他是心如死灰。从赵祯临死前说出那句话开始,他王安石就已经和死人没区别。

    因为,他钟爱的大宋已经放弃了他这个臣子。

    可是,唐奕此时也未免但过小人了吧?

    他哪知道,唐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没关系,做为一个去过的人,我还是和你说说吧。”

    唐奕一脸坏笑,“毕竟你我抛开政见,也算相识一场。”

    说着话,唐奕兴致勃勃的坐下,手肘支着竹几,靠到王安石面前。

    “首先吧,你得带足仆役护院、看守卫士!”

    王安石一皱眉,真的就被唐奕这没头没脑的一句吸引住了,“什么意思?”

    “那的人穷的很,没见过你这种富家老爷,说不定刚下船就把你抢的精光。”

    说到这儿,唐奕还一脸认真地提醒道:“一定记住,财不外漏,穿破点儿。什么腰饰、配玉、金银璞头之类的,千万别带。”

    “真抢啊!!”

    王安石心里咯噔一声,莫名想到那个死在罗马的祁雪峰,想来不就是因为露财而遭人陷害吗?

    可是,面子上,王天真不想输。

    强自镇定,窘道:“安石清贫。。。没什么可露之财。”

    心里却打定主意,一定得注意。

    “咦!!”哪成想,唐奕那坏种儿极是不屑地咧着嘴。“清贫也没用!!”

    “实话告诉你吧,就算是大宋的乞丐拿个没豁口的碗去欧罗巴要饭,那也算身价不菲了!!”

    “像介甫这种级别的相公。。。。”

    “嗯。。。。”唐奕上下打量着王安石。“欧罗巴首富应该是跑不了了。”

    “嘶。。。。”王安石倒吸一口凉气。“穷成这个样子?”

    “当然了!!”

    唐奕煞有其事,“可穷了!!”

    “。。。。。”

    王安石无言,根本无法想像真实的欧洲会是什么样儿。

    “还有哈。。。”唐奕又出声儿。“除了卫士,还得多带点女眷。”

    “趁着还没走,多娶几房小妾吧,用得着。”

    王安石面色一红,呛声道:“安石又非色鬼,娶什么小妾?”

    望向厅外,“此行,安石打算一人前往,不带家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