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笑林大全-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醉月子《精选雅笑》
  送匾
  有个人夸说自己必能中举,说:“我夜里梦见鼓乐队吹吹打打,送牌匾到我家。”他的一个朋友说:“我也梦见送牌匾到你家,匾上有四个字。”那人问:“哪四字?”朋友答道:
  “岂有此理。”
  ——明·醉月子《精选雅笑》
  笑人独食
  从前有个人带着仆人出外,每次饮酒,主人只管自己饮,从不顾仆人。一天,有人请他饮酒,仆人用墨把自己的嘴唇涂黑了,立在主人旁边。主人看见了,说:“这奴才好嘴。”
  仆人说:“只顾你的嘴,莫顾我的嘴。”
  ——明·无名氏《笑海千金》
  嘲娼妓
  有个嫖客与一妓女交往很久了,所带的钱已全部用完。临别时,嫖客要在妓女身上烧一香疤,以为表记。妓女说:“要烧个四四方方的疤儿。”嫖客说:“怎样才能烧得方?”妓女说:“用一文钱放下,然后在钱眼内烧,不就烧成了方的?”嫖客说:“无钱。”妓女说:“无钱烧不成。”
  ——明·无名氏《笑海千金》
  嘲老鸨
  有个富商,在妓院留宿,见月晕,便对妓女说:“明日有风。”老鸨从后边听到了,便对富商进行讹诈,拉住富商的衣服说:“这里的缉事衙门,正要捉妖言惑众的人,你怎敢造谣说明日有风!”要把富商送去见官。富商再三说好话,最后送了五十金给老鸨,才免了这场是非。
  一天,老鸨又见月晕,便问富商:“姐夫,姐夫,明日是刮风还是下雨?”富商答道:“不是风,不是雨,那是一个坑骗人的大圈套。”
  ——明·无名氏《笑海千金》
  笑人传话
  有一个新官上任,一名里长要一百只狗交给新官;买了九十九只,还少一只,实在买不到了,便将一只羊锯去双角,混入狗中交官了事。羊是反刍动物,嘴里不断咀嚼食物。新官见羊嘴一动一动的,就问:“这只狗的嘴怎么老动?”里长答道:“此狗正在嚼蛆。”
  ——明·无名氏《笑海千金》
  雪上加霜
  从前有一个富人家娶了个妻子,每日夫妻俩吵闹不已。吵闹的原因,都是丈夫嫌妻子不贤惠、长得不美。丈夫每天叹气说:“是人鳏(guān)居,我不鳏居!”妻子不理解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甚是纳闷。
  一天回娘家问父亲道:“我家丈夫,每天嘴里都念叨,说什么‘是人鳏居,我不鳏居’,可是什么意思?”父亲说:“这是你丈夫嫌你相貌丑,要你早死,这就是鳏居。”她又问:“那么他再这么说时我该怎么回答他呢?”父亲说:“我教给你,他若再说此话你就说:‘别人孤孀,我不孤孀。’”
  她回婆家后,有一天,他丈夫又说:“是人鳏居,我不鳏居。”她却忘了父亲教给她的话,就说:“别人生疮,我不生疮。”丈夫笑道:“你若生疮,雪上加霜。”
  ——明·无名氏《笑海千金》
  笑傻子
  从前有个做贼的人,常有钱买东西。一个傻子很羡慕他,有一次问他:“你是怎么善于偷东西的?”贼答道:“我所以善偷,有个缘故:只要是去偷人家财物的时候,便拿一根乌鸦喜鹊做窠的树枝放在手中,这样别人就看不见我了。”傻子见贼这么说,信以为真。
  有一天,他果然到鸦鹊窠中,取一根树枝拿在手中,然后就到一个人家偷财物,被人捉住乱打了一顿。挨打的时候,傻子还说:“我打倒被你打,你实际上看不见我。”
  ——明·无名氏《笑海千金》
  没饭吃
  小儿子啼哭,父亲问他怎么了,儿子说:“饿了。”父亲安慰他说:“我的儿,你要什么吃,只管说出来,就是你要龙肝凤髓,我都可以拿来给你吃。”儿说:“我都不要,只要饭吃。”父亲骂道:“你只拣家中没有的要着吃。”
  ——明·无名氏《时尚笑谈》
  脸皮厚
  甲、乙两人在那里议论。甲问:“天下什么东西最硬?”乙说:“铁最硬。”甲说:“铁见火就化了,怎么称得起最硬?”乙反问道:“那么,你说什么东西最硬?”甲回答说:“我说胡须最硬。”乙问:“怎么能说胡须最硬?”甲答曰:“你没见有多少厚脸皮都被它钻了出来。”
  ——明·无名氏《时尚笑谈)
  说大话
  从前有个人进京出公差,嘱咐他的仆人说:“在路途中,在江湖热闹的地方,只要说到家中的事情,务必要向大处说。”仆人说:“晓得。”后与一人同行,那人指着水牛说:“好大的牛。”仆人说:“这有什么稀罕,还没有我家的狗大。”那人又指着高楼说:“好高的楼。”仆人说:“这有什么稀罕,我家的马房比它还高。”那人又指着船说:“好大的船。”仆人说:
  “这更没什么稀罕,我家主母的鞋比它还大些。”
  ——明·无名氏《时尚笑谈》
  嘲不及第
  从前有个读书人,屡试不第。这次又带仆人挑行李上京赴试,忽然头巾被风吹落,仆人说:“帽落地。”读书人嘱咐他说:“今后说落了什么东西,不要说落地,只说及地(第)。”仆人说:“听您的。”说着就将行李牢牢拴在担子上。读书人说:“仔细收拾。”仆人说:“如今就是走上天去,也不会及第(地)了。”
  ——明·无名氏《时尚笑谈》
  嘲富人为贼
  从前有个人出外经商,但他不识字。一天船停泊在江心寺,便和朋友一起到寺游览,见墙上写“江心赋”三个字,他赶忙走回去唤船家说:“此处有‘江心贼’,不可久停。”急忙下船。朋友对他说:“不要忙,此字是‘赋’,不是‘贼’。”那人摇头答道:“富便是富,有些‘贼’形。”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嘲人好酒
  从前有个人嗜酒,睡梦中见有一人送酒给他吃,因嫌酒冷,便教人拿去暖热,不觉醒了,便后悔地骂道:“早知快醒了,就是吃冷的也行啊!”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只会吃人
  孙真人请客,派人跟随着老虎去请。请来的客人走到半路,虎饿了,就把客人都吃了。
  孙真人知道后,把老虎唤来责备它说:
  “畜牲,你原来不会请人,只会吃人。”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嘲不识人
  有个女婿,愚蠢无能。妻子教给他说:“我们家祖辈传下来二轴古画,是‘芳草渡头韩干马’和‘绿杨堤畔戴松牛’,你要是见到这二轴古画,就用这两句去称赞它。”
  女婿后来到了岳父家,岳父果然取出这二轴古画展示给女婿观看。女婿便把妻子教给他的那两句话说了一遍,岳父听了很是高兴。
  后来,岳父又买了一轴十八学士画,唤女婿前去观看,看画好不好。女婿展画观看,说:“好一轴古画,却是‘芳草渡头韩干马’、‘绿杨堤畔戴松牛’。”同看的人哄堂大笑。岳父骂女婿道:
  “你只识牛识马,什么时候能识得人!”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劝人行善
  从前有个和尚劝导一个人说:“施主您施舍给我,就等于供奉给佛,您死后可免地狱刀锯之灾。”不久,和尚与施主一齐死了,和尚因为罪孽深重,受到了刀锯之灾。施主见和尚受罪,就问他是什么缘故。和尚说:“您还不知道啊,阎王见世间寺废和尚少,便把一个和尚锯开作两个用。”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送鹅
  从前有个秀才送给学官一只鹅。学官说:“我要是要了你的鹅,又没东西喂它,那鹅不就饿死了?若是不要你的鹅吧,又失礼节,你说怎么办?”秀才说:“请老师权且收下,鹅(饿)死的事小,失节的事大。”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讥怕老婆
  从前有个知县怕老婆,远近闻名。一天坐堂,忽听衙门院子里喧嚷,便令衙役去看。一会儿衙役回来报告:“是兵房吏夫妻两个在打架。”知县咬牙大怒道:“若是我,若是我……”这话被他老婆在后堂听见了,便高声喝道:“若是你怎么样?”知县慌忙答道:“若是我,我就下跪,看她如何下得手!”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讥争坐席
  陈太卿说:“眉、眼、鼻、口,都是一身的神。忽然口对鼻说:
  ‘功高的在上,无能的在下,这是常理,你有何德能,位置为什么在我之上呢?’鼻答道:‘我能闻香识臭,然后该吃的就叫你吃了,因此就应该位居于你之上,我倒愿听听你有什么才能?’口答道:
  ‘心中欲说口先用,读书读史读文章;食尽世间多美味,陈言陈语献天王。’鼻客客气气地说:‘休笑鼻孔无因由,知香知臭是鼻头;鼻头若无三分气,盖世文章总是休。’鼻对眼说:‘贤兄的位置为什么还在我的上边呢?’眼答道:‘我能见善见恶,望东望西,功劳不小,因此就应该在你之上。诗云:秋波湛湛甚分明,识书识宝识金银;世人不与吾同走,白日青天去不成。’口说:‘眉毛怎么在我之上呢?’眼答道:‘我与你与鼻兄三人同去问它。’眉客客气气地答道:‘休侮双眉没志量,先年积祖我居上;若把眉毛移下去,相见成甚好模样。’鼻说:‘我们与你论的是功,不是论样子!大家争争吵吵,闹个不停。两耳听到了,就向他们劝解道:’君子(w‘w‘w‘。F‘v‘a‘L‘。c‘n‘ 福‘娃‘中‘国‘小‘说‘下‘载‘站)无所争,这是《鲁书》上的明训。还是俗语说得好:我每从幼两边分,会合人头寄此身;劝君休争大与小,列位都是面前人。‘“
  ——明·无名氏《华筵趣乐谈笑酒令》
  霍韬
  尚书霍韬,曾经想霸占寺庙的地基建私宅,多次催促县令把和尚撵出寺去。和尚离寺时,在寺墙上题词道:“学士家移和尚寺,会元妻卧老僧房。”霍韬见了,感到非常羞愧,遂打消了占寺建宅的念头。
  ——明·无名氏《笑林》
  糊字
  有个孝廉做了京官,在大门上贴了“文献世家”四字。有天晚上,有人用纸把这四字的头、尾两字给糊上了,成了“献世”。孝廉大为恼火,命令仆人骂街。又一晚上,有人把“文”字上的一点给糊上了,成了“又献世”。孝廉又命仆人骂街。再一晚,有人又把“家”字上的一点给糊上了,成了“献世冢”。
  ——明·无名氏《喷饭录》
  班门弄斧
  采石矶江边,有李太白墓,往来的诗人纷纷写诗题咏。有的人看不惯,写了首绝句道:
  采石江边一杯土,李白诗名耀千古;
  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
  不穿袜
  有个江南的朋友,赤脚到别人家去,被狗咬了腿,痛得很。他用手一摸,出血了,大喜道:“幸亏不穿袜!”
  ——清·陈皋谟《笑倒》
  同席不相认
  某甲很馋且不懂礼貌,每次赴宴,只顾自己大吃大喝,从不谦让。一天他又赴宴,对同席的一个人说:“咱俩以前见过面。”那人说:“咱俩从未见过面,想是老兄认错人了。”
  等到上了果菜,某甲低头大嚼,一双筷子不住地夹菜,那人恍然大悟,说:“是了,咱俩是会过一次,只因老兄只顾吃菜,终席不曾抬头,所以认不得尊容,莫怪莫怪!”
  ——清·陈皋谟《笑倒》
  请客
  有个人请客,菜肴极少,夹不了几筷子就没菜了。客人说:
  “请借给我一盏灯用用。”主人问:“要灯干什么用?”客人说:“我桌上的东西,怎么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清·陈皋谟《笑倒》
  功高而厚赏
  袁中郎(袁宏道字)与客人在一起饮酒,说起有个小儿患病被庸医给误伤的事。客人说:“我常常思考,我们县有个良医某某能治婴儿病,可他偏偏没有后代;有个庸医某某常误伤婴儿,可他偏偏家丁兴旺。假如说要是有上天报应的话,这还有什么公道可言?”袁中郎说:“那无所谓,譬如皇家的军队打完仗,论功行赏,那杀人多的,就是功高,功高而厚赏嘛!”
  ——清·陈皋谟《笑倒》
  书低
  有个秀才租赁和尚的房子读书,实际上是假借读书之名,终日游览罢了。
  一天,秀才忽然中午回房,招呼书童取书来。书童取来《文逊,秀才看了一眼,说:“低。”又取来《汉书》,秀才瞥了一眼,仍说:“低。”又取来《史记》,秀才还说:“低。”在旁的和尚大惊道:“这三种书熟读其中一种,就足称饱学了,您为什么都说‘低’呢?”秀才说:“我是取书作枕头!”
  ——清·陈皋谟《笑倒》
  凑不起
  有个读书人应考,考作文时,他苦苦思索,难以构思成篇。他的仆人到考场去迎他,只见考生们交上卷子纷纷出来,唯独不见主人。快黑天了,主人还不出来,甲仆问乙仆道:“不知道作一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乙仆说:“想来也不过五六百字吧。”甲仆说:“五六百字,难道胸中没有?这么晚了还不出来。”乙仆安慰他说:“你别心焦,慢慢等候就是了。
  他那五百字虽然在肚子里,只是一时凑不起来。“
  ——清·陈皋谟《笑倒》
  骑驴过江
  北直隶有个帘子胡同,在这里住的都是小唱艺人,他们都是从绍兴来的。后来北直隶人也学小唱,学的都是绍兴口音绍兴话。
  有个人知道某甲是北直隶本地人,有次故意问他:“原籍哪里?”某甲答道:“绍兴。”又问他:“你是如何渡过扬子江的?”答道:“骑驴过江的。”
  ——清·陈皋谟《笑倒》
  留它坐坐
  有兄弟二人,弟很穷,哥极富。弟弟问哥哥道:“哥哥您为什么这么富呢?”哥哥说:“我时常用猪羊祭土地神,所以能富。”
  弟弟把这话告诉给妻子。妻子说:“这不难,我房中有踏脚凳二条,一共八只脚,咱为什么不用凳子代猪羊祭土地神呢?”丈夫听了妻子的话,打着二条踏脚凳去祭土地神。土地神大怒,土地婆忙劝说道:“虽然没给送吃的,这凳子咱暂且留下,在凳子上坐坐也好嘛!”
  ——清·陈皋谟《笑倒》
  拔须
  有个童生欲拔去胡须去参加考试。一天,他照镜子拔胡须时说:“你一日不放我进去,我一日不放你出来。”
  ——清·陈皋谟《笑倒》
  道学先生
  某甲被强盗抢劫了,便苦苦哀求强盗饶命,称呼强盗为“大王”,强盗不喜欢,又称他为“将军”,仍不喜欢。某甲说:“究竟称呼你什么好呢?”强盗说:“要叫我‘老先生’。”某甲先是惊讶,继而无限感慨地说:“这真是个地地道道的道学先生啊!”
  ——清·陈皋谟《笑倒》
  看上了你
  有个庸医,娶妻生了一男一女。一天,庸医把人家的儿子医死了,就把自己的儿子赔给了人家。不久又医死了人家的女儿,又把自己的女儿赔上了。只剩下妻子在家,日子过得很凄凉。一天,忽然有人敲门请他去看病,庸医问:“得病的是什么人?”来人答:“是我妻子。”医生对妻子哭着说道:
  “不好了,又有人看上了你了。”
  ——清·石成金《笑得好》
  迁居赠药
  有个医生,家迁新居,他向老邻居们告别时说:“过去有幸与你们做邻居,我现在就要搬走了,也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们,就奉送给每位一服药吧。”邻居们都说无病不要药。医生说:“你们只要吃了我的药,自然有病了。”
  ——清·石成金《笑得好》
  屎攮心窝
  龙是百虫的领袖,一天发布命令,查虫中有三个名字的,都要治罪。蚯蚓和蛆听说后,一块去躲藏。
  蛆问蚯蚓:“你怎么会有三个名字呢?”蚯蚓说:“那识字的,叫我为蚯蚓;那不识字的,叫我为曲蟮;乡下有些人,又叫我为寒现,这不是三个名字吗?”
  蚯蚓问蛆道:“你有哪三个名?也说给我听听。”蛆说:“我一个名叫蛆,一个名叫谷虫,还有个名叫读书相公。”蚯蚓说:“你既然是读书相公,就把书上的仁义道德,讲给我听听。”蛆就愁眉苦脸地说道:“我如今因为屎攮了心窝子,那书上的仁义道德,一些总记不得了。”
  ——清·石成金《笑得好》
  剩个叫花子与我
  张、李二人同行,见一富翁坐轿过来,还带着许多奴仆,张就拉李到人家门后躲避,说:“这个坐轿的,是我的亲戚,我若不避,他就要下轿行礼,彼此挺麻烦的。”李说:“这是应该的。”
  避过之后又一块前行。一会儿又见一个骑高头大马的达官贵人过来,还带着随从多人,张又拉李到人家门后躲避,说:“这马上穿戴豪华的那个人,是我从小就很要好的好友,我若不避,他看见我,就要下马行礼,彼此也是怪麻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