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根霸三国-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那只神奇的猴子帮助,太史慈有机会追到自己吗?……暴劫后,修为境界提升,颜涵难免感慨一番啊。

在隐身状态,颜涵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后,她并没有离去,她想看看到底是谁还能寻找这个犹如仙境一般的盐粒岛。

当她看到来人正是太史慈和金主。她心里不由得一惊:莫非此恶贼改变心意,为了永绝后患,出尔反尔,返回此处击杀自己?……

在颜涵满腹狐疑的猜测和观察中,满面愁容的太史慈一看凌乱的场地空无一人,便脸露骇然之色……之后,太史慈仔细观察周围的情况,骇然的神色逐渐恢复平静。最后,太史慈神色悲戚的跪坐在那一片殷红的桃花之地,闭着眼睛忏悔起来……

太史慈的表现,让颜涵看不懂:她自己和这个男子之间,除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关系,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太史慈,你等着,我早晚都要砍下你的头颅!已销我心头之恨!

颜涵克制内心翻涌如潮的仇恨,一番诅咒后,便隐身的状态下离开了此处。天魔境界的隐身状态,就是具备神奇探查能力的金主都没有能发现啊。

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静中暗流涌动

先前,太史慈重新返回天空之镜,他一眼没有看到颜涵的血肉之躯,加上天空盘旋的十余只秃鹰,他以为自己的大意和疏忽,让颜涵命丧秃鹰之口,所以他脸露骇然之色;当他看到平滑的镜面上只有触目惊心的手掌大小的殷红,颜涵的红色甲胄和魔刀都不见踪影,他才由此推断:颜涵已经离开此地了,并没有被秃鹰吃掉。

受到良心强烈的谴责,也没有外人在场,太史慈便神情悲戚跪坐在殷红之地,忏悔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忏悔获得颜涵的原谅,让自己的灵魂安宁!

等隐身的颜涵悄然而去,半个时辰后,太史慈也站起身体,他目光虚空的再次看了一眼身处的天空之镜。一身叹息后,他也闪身离开此处。半路上,乌云突然密布,顷刻后便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粗暴的撕裂厚厚的云层,数息之后便是惊天动地的炸雷……瓢泼大雨中,金主可怜巴巴的想躲到太史慈的怀里。可是天性惧怕闪电的金主知道:此时,太史慈对它极其不满……

金主的身形才落到太史慈的肩膀上,没有出金主的意料,太史慈烦躁一把抓起它,将它扔向天空……太史慈思前想后,就把自己犯的严重错误,其一半的原因怪在金主的身上,在他认为:如果当初金主在战场上倾力帮助自己击杀颜涵,也不会有后来天空之镜的暴抵制行……

当然,无论太史慈如何想,他都想不到:自己和颜涵都被金主算计了……二个智慧的人被一只灵性的猴子掌控了。

金主被太史慈扔出去的速度快,回来的速度更快,因为它太害怕闪电雷声了。它的巴掌大的身躯漂浮在太史慈的眼前,一副可怜巴巴的委屈的模样看着太史慈。

太史慈注视着金主,无奈地摇摇头。金主见状,便壮起胆子化作一道金光射进太史慈的脖颈处,贴着太史慈的肌肤滑进去……在太史慈的胸口处,金主龇牙咧嘴在偷笑,同时不停的蹬着二腿。金主的这个动作,要是黑八哥看到,黑八哥肯定会口无遮拦的应景说道:“别装啊,你还不是哑巴做抵制爱翘腿——快活在心里啊……。”

实际上,强暴从开始到结束,太史慈一点主观的快意都没有,当然身体的强烈欢愉是存在的。强暴从开始到结束,太史慈都处在无意识状态。此时,太史慈只有愧疚,越深思越愧疚的那种!他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等太史慈顺利回到摘星宫,高顺苏尔曼和燕云侍卫看着太史慈郁郁寡欢的神情,一个个都感到诧异不已。他们没敢向太史慈追问追杀颜涵的结果,只要太史慈能安全回来,这是最重要的……

太史慈也没有和他们说一句话,只是对他们微微颔首,随后便回到自己的房间。高顺苏尔曼等人看着太史慈落寞的背影,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原因,但是他们知道一个结果:他们的主子,如今是心事忡忡啊……

的确,太史慈如今心里有二座大山:一座是林星儿的不知所踪,一座是自己对颜涵的强暴……为了减轻心理压力,太史慈开始不停的饮酒,一直的喝,也只有在这种麻醉的状态下,他才不难么痛苦、纠结,悔恨,自责!也只是平衡而已,他没有以酒取乐,此时的他没有能力感受到乐趣了!

此时的太史慈,对于天下而言,还是默默无闻的,即便他的武技出类拔萃,即便他拥有象陷阵营、燕云十八骑等这样超绝的势力,由此,他的情绪对于天下形势的走向和发展,没有任何的影响。他也没有能力影响。

当今天下,幽州和翼州之间的战事,韬光养晦的公孙瓒最后取得了胜利,完败翼州袁绍,令袁绍元气大伤;而衮州和寿春之间的战事,表面上是寿春的吕布和刘备联军取得了胜利,实际上,战败的曹操根本没伤筋动骨。

午收季节结束了,天下又恢复短暂的宁静,不过这种宁静是建立在汉朝皇权丧失威严,天下分崩离析的情况下的。幽州牧公孙瓒为了庆贺战争的胜利,便在燕京城举行庆功宴。不过,太史慈只是委派高顺和苏尔曼参见,他本人并没有参与。如此,缺少太史慈的庆功宴如期举行,但是参与的人都觉得宴会少了一种色彩。

后来,公孙瓒又亲自到摘星宫看望太史慈,结果被太史慈以闭关的借口搪塞过去。公孙瓒也没能如愿见到太史慈本人。公孙瓒留下大量的珍贵礼物,满怀遗憾离开。之后,公孙瓒全身心投入幽州的全面建设事务中,也没有精力顾虑到太史慈了。

一个月后,一封来自江东的密信送到太史慈的手里。密信里,江东新主孙权要求太史慈务必在半个月内返回江东,参与江东小霸王孙策的祭奠仪式……接到密令,太史慈安排高顺和苏尔曼隔几日率军返回江东,他自己和燕云侍卫率先返回江东了。在返程的路上,太史慈豁然想到:这一个月来,貂蝉怎么没来看望他呢?这一个月来,貂蝉在忙什么呢?

太史慈在路上奔波,许昌的曹操集团也不安分啊。

自从被吕布和刘备联军打败后,曹操率军进驻许昌。在许昌太守钟繇的建议下,曹操派遣长史荀彧和无敌悍将大夏侯作为使者前去洛阳城朝见当今天子献帝,意图把献帝迎接到许昌……

荀彧和大夏侯在路过翼州河内郡城时,被河内太守张扬阻拦,张扬站在袁绍的立场,不让荀彧和大夏侯通过自己镇守的城池。

面对张扬的阻拦,大夏侯便要潜入城池刺杀张扬,结果被荀彧劝阻了。荀彧亲自和张扬谈判。在双方一番交涉后,张扬麾下首席谋士董昭献策说道:“张太守,如今曹操正处在强势崛起之中,兵多将广,不是我方轻易得罪的主啊……张太守,当今天下形势瞬息万变,强弱变化的速度极快,据属下推断:实力雄厚的袁绍和权势新贵曹操之间早晚要撕破脸皮开战,而据卑职推断,胜利者必定是善于隐忍的曹操!张太守,袁绍乃至袁术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以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在新一轮的诸侯争霸中,他们早晚会败亡的!如此,您不为自己的身家性命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家族的存续考虑周全啊……张太守,如今衮州牧曹操派遣使者前往京城朝见献帝,路经大人的辖地,这是您和曹操的缘份啊。地方诸侯觐见当今天子,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是袁绍本人也不好妄加阻拦!如此,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留有余地,以后也好和曹孟德相见!……。”

河内郡太守张扬,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接受了董昭的献策。张扬礼貌的将荀彧和大夏侯接进城池,热情的招待。

曹操派遣的使者在河内郡城休整补给的期间,董昭又热心的向昔日的同窗好友西凉军团的将军杨奉速发一封密信,密信的口气是以曹操本人所发。

密信中,董昭以曹操的立场先把杨奉吹嘘了一番,夸奖杨奉一部是西凉军团的顶梁柱,如果没有杨奉的支持,西凉军团早就垮台了……一番美言后,董昭又以安定天下,效忠君王为冠冕堂皇的理由,阐述了清除混乱、安定天下非一方之力,必须多方联合的理念:尊奉当今天子献帝,以将军主内,以曹孟德的势力为外援;将军有兵,曹操有粮食有精兵强将,有各种威猛霸道的秘密武器,双方有无相通,足以相济……信中结尾,董昭更以曹操的口气信誓旦旦的承诺:生死契阔,相与共之!

密信辗转送到杨奉的手里。杨奉看完密信大为心动啊,他觉得“曹操”的想法切实可行,正如密信所言,他的实力在此时的西凉军团的确是首屈一指的,毕竟他拥有一名超级猛将徐晃。

由此,与同级别的将军董承,杨定,韩暹,李肃等西凉将领相比,在西凉军团现今的高层里,杨奉本人资历浅,实力却是最强。如此显著的优势,杨奉本人隐隐成为此时西凉军团的新一代的领袖了。

自从若干年前董卓率领西凉军团入京后,杨奉率部一直表现的都很低调,原因无他,因为他内心的追求与董卓他们不同。如今天下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凉军团也从天下第一军团的地位下滑,他也想联合曹操洗白自己的出身,彻底脱离臭名昭著的西凉军团,以崭新的形象面对天下,建立一番丰功伟绩,光宗耀祖!

心生和曹操联盟的杨奉,也通过具体的行为向曹操递出橄榄枝:他以卫戍司令的身份向献帝进言,推荐曹操为镇东将军,承袭父爵——费亭侯。这可是从二品的武将官职,和淮南的镇南将军袁术一个级别。虽然贵为天子,但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和皇宫的修建都掌握在杨奉手里,献帝当然一口应允杨奉的推荐,册封曹操为镇东将军,承袭父爵——费亭侯……

当荀彧和大夏侯还在河内郡城休整补给时,有关曹操的升官加爵的委任状便通告天下,从京城洛阳下达到许昌了。

荀彧和大夏侯知道这一切都是董昭秘密谋划的,他们心存感激拜别董昭,同时将曹操升官加爵的秘密原因派人返回许昌,告诉曹操本人。知道事情真相来龙去脉的曹操,根据情况的变化,重新和心腹谋士郭嘉荀攸,程昱陈群等人更加深入细致的谋划了。

西凉军团的其他高层,对杨奉的做法也感到满意:此一时,彼一时也,毕竟西凉军团的实力也是江河日下,大不如以前;为了生存,他们也迫切需要联合其他的地方诸侯霸主啊,而强势崛起的曹操正是最优的合作联盟伙伴……

等荀彧和大夏侯觐见朝拜过献帝,离开洛阳后,杨奉又以献帝的名义召集曹操进京朝见,同时商议稳定汉室王朝、匡扶刘氏江山的计策谋划。

这个消息如同暴风在极短时间内传遍华夏,其他英豪比如凉州的韩遂和马腾,翼州袁绍,幽州公孙瓒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这些诸侯霸主根本没有反应,只是盘踞寿春的吕布却不干了,他不顾和西凉军团敌对的立场,他扬言也要率军进京。吕布没有什么高深的政治目的和过高的实际要求:他内心的想法妇幼皆知,就是为了享受美好的生活。

在他以为:帝都的美女多啊……他要是去帝都,还不是一只小蜜蜂飞入花丛中啊!

第二百七十章 俗世中藏龙卧虎

既然皇帝亲自下诏,命令曹操入京朝拜,于是荀彧和大夏侯还在返程的路上,曹操本人便在侍卫长典韦和虎痴许褚等人的保护下,携带大量的物资和财宝离开许昌了,亲自前往帝都洛阳觐见献帝去了。

即便进入翼州地界,曹操不担心袁绍会派兵阻拦,因为他已经了解到在幽州和翼州的战役中,袁绍又损兵折将了,焦头烂额的袁绍哪里还有心思对付他呢?更何况他还是顶着朝拜献帝的名义,袁绍要是横加阻拦,那不是变相的造反吗?而袁绍又是极其在乎名声之人,所以从军事实力和名声二方面,曹操吃定了袁绍,大摇大摆大张旗鼓率领使者团前往帝都洛阳。

对于董昭的谋划和实际的操作,曹操自是万分感激。在河内郡城,曹操私下约见董昭,对其表示万分的感激和谢意!最后在曹操的力求下,河内太守张扬居然让董昭跟随曹操一起前往京城朝见献帝,张扬如此做,也是借此表明自己对当今皇帝的忠心。

在与曹操同车而坐,董昭已经曹操熟络,二人对于天下形势和走向的看法基本相同,可以说是志同道合。

兴高采烈的言谈之间,董昭眨了一下眼睛,轻声对曹操说道:“曹将军,你不会是真的坐镇京城侍奉献帝治理朝政吧?……如果那样的话,估计曹将军连杨奉那一关都过不去!”

曹操闻言,含笑不语。他并没有急于回应董昭,而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用热烈的眼神鼓励董昭继续发表建议。

董昭体感到曹操的诚意,便一脸的真诚的继续说道:“曹将军,也许你也有所耳闻,此时的京城就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由于董卓的屠杀和瘟疫的流行,京城的自足能力不足,各种物资极度的匮乏,陷入瘫痪状态中。如此情形,就是贵为天子的献帝就是过着食不果腹的乞丐一般的日子。如此形势,曹将军能在京城坐稳屁股都是百般不容易啊!更何况还要和杨奉虚以委蛇?……”

“哦,依照董先生的意思,莫非是要孟德打道回府?董先生,竟然献帝下旨召见孟德,孟德定要尽忠侍君,哪怕肝脑涂地,死无葬身之地……”曹操挺直腰杆,眯着细眼,语言铿锵,表明自己坚如磐石的心志!

董昭闻言,脸露崇敬之意,他举手在半空中挥舞,急切地说道:“曹将军,在下万万没有那个意思!只是在下担心曹将军的安危啊,在下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曹将军跳进火坑啊……”

曹操听闻董昭如此说道,他便默默颔首,而后故作沉思,静等董昭的下文。

董昭神情肃穆的看着沉思的曹操,语气坚决地说道:“曹将军,依在下看,曹将军与其呆在洛阳侍奉献帝,不如借口洛阳抵制物资不足,将献帝带回许昌,从此不受西凉军团的制肘,以后,曹将军就可以奉天子而号令诸侯,名正言顺征讨逆臣贼子……。”

董昭的这番深思熟虑的言论说中了曹操的此行的意图,这个意图也是曹操当前针对献帝的策略谋划。

俗世之中,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啊,这董昭果然是真才实学,慧眼如炬心思缜密,忠心尽责,难能可贵的是居然还能在袁绍的眼皮底下隐藏自己的真实水平,此人绝对是块封疆大吏的胚子啊……曹操在暗中评价董昭。

曹操迎视董昭炯炯如炬的目光,而后垂首故作沉默一会。之后,他抬起头看着董昭,面露迟疑之色地说道:“董先生所言,顿令孟德茅塞顿开……只是董先生有所不知,孟德对献帝的忠心天地可鉴,只要能贴身敬奉献帝,孟德可以采纳先生的建议……但是孟德也有顾虑啊:当初逆贼董卓把献帝从洛阳劫持到长安,弄得民怨沸腾,唉声载道;如今献帝好不容易回到洛阳,天下人都翘首以盼,期望从此过上安定的日子,如果又要献帝移驾到许昌,孟德恐怕人心不服,成为众矢之的,一旦弄巧成拙,孟德必定成为董卓第二啊,成为人神共愤的对象啊……。”

董昭听到曹操的肺腑之言,神情略显激动地说道:“呵呵,曹将军,大丈夫行事应不拘小节,行非常之事,需有非常之勇气啊!凡事都是有利有弊,二害权衡取其轻:愿曹将军多多考虑其中的好处啊……”

曹操听到董昭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言论,他心神不由得一震:因为董昭的言论正是郭嘉的言论,二人的话意完全一致,只是语气不同啊。天底下,真有这么如此巧合的事情?不同的人,对具体一件事情的认识和看法,居然那么惊人的一致啊……区别仅仅是语气:郭嘉说出这番言论乃是调侃的语气,一脸的风轻云淡,而董昭则是严肃认真的,仿佛他可以为这件事情付出热忱的生命。

曹操的内心震荡,但是他还是能做到喜怒不露于形,他故作兴趣盎然的向董昭继续问道:“董先生,如你所言,孟德要把献帝从西凉军团的眼皮底下带出洛阳城,具体怎么做才能安稳妥当避过杨奉的耳目呢?”

董昭体感到曹操对自己的谋划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便和盘托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曹将军,虽然此时洛阳是在杨奉的监管之中,但是那杨奉乃是有勇无谋之辈,同时他身边又没有深谋远虑的谋士,如此,曹将军只需虚以委蛇,用财宝便可以蒙住杨奉的双眼,令其看不透我方的真实的意图……时机成熟之际,曹将军只需对杨奉说:洛阳城正在修建,各种资源极度匮乏,可以让献帝暂时移驾鲁阳,鲁阳距离许昌不过百十里,如此,许昌可以随时提供物资给鲁阳,让献帝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曹将军,鲁阳乃是杨奉统帅的大军驻地,如此说法,肯定不会引起杨奉的怀疑……。”

“哦,是的!鲁阳距离许昌不过百里……”曹操接着董昭的话意,若有所思的说道。同时曹操在心里又是一番感慨:董昭所说的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