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根霸三国-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保密,为了探查袁术把玉玺藏到哪里,太史慈和甘宁只能身体力行去探查了。目标很明确,玉玺肯定在袁术的身边。白天,二人坐着轿子踩盘子,观察袁术的皇宫的具体情形。深夜,二人就付诸行动,一身夜行衣直奔袁术的皇宫而去。

虽然说二人曾经都干过强盗的营生,都身体力行对抗过官员和豪门宗族,但是盗窃对于他们而言,的确是头一次。虽说是第一次,他们的表现确如老手一般,用太史慈的话来说:强盗就是光天化日之下的盗窃;盗窃就是偷偷摸摸的抢劫……二者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将别人的钱财和宝物通过特别的手段,化为己有……

凭借惊世骇俗的身法,太史慈和甘宁一路顺利到达袁术居住的宫殿。袁术皇宫的规模自然比不上刘氏洛阳和长安的皇宫,但是此时可以肯定的是,袁术居住的宫殿比当今的献帝强上许多。

隐蔽在窗户上的横梁上,隔着窗户,二人凝神侧听此时袁术在干什么。睡觉,肯定不是,袁术正和皇后进行默契的激烈的运动,呵呵,床上的。运动消停后,皇后担心的问道:“陛下,自从董卓余党被赶出长安,黄巾逆贼被剿灭后,这几年,天下有点太安定了……陛下,万一陛下的皇兄袁绍和曹操等势力联合对抗我们,那该如何是好?”此时,深居皇宫的皇后还不知道此时的袁术,已经是四面楚歌的险境。

“哦,娘娘请宽心,当初朕登基称帝,吃里扒外的袁绍联合天下小人搞什么讨贼联军,结果还不是雷声大雨点小?他们一个个是什么人,朕如何不知?”袁术喘着气,娓娓说道。即便是在欢愉的时刻,袁术还是做到一个男人应该有的担当:不把负面的东西传递给女人……

“嗯,还是陛下是敢作敢当的男人……”皇后无限崇敬的说道。

之后,二人安然入睡。一队巡逻禁卫军过去后,甘宁用内劲撬开窗户,而后他和太史慈翻窗进入袁术的房间。可是,他们接连进入三个密室,费劲心神和动作,也没有看到玉玺在哪里。莫非袁术也有高人相帮,玉玺被某种秘法隔绝隐匿了?二人面面相觑,满心狐疑的想着。

最后,二人只能趁兴而来败兴而归。接下来的几日,二人几乎把皇宫探查一遍,连厕所都没有放过。最后的最后,他们也没有发现玉玺的踪迹。

白白忙活几天,太史慈和甘宁也不急躁,毕竟他们也是有收获的:几日的奔波,他们对整个淮南城的格局已经了如指掌。

这日,太史慈和甘宁接到密报:皇室宗亲刘备率军又要讨伐袁术了。为了观摩关羽和张飞的武技,太史慈和甘宁便临时改变主意,前往二军交战的萧县了。二人一路急行慢赶,悠哉逍遥啊。

在到达淮河的支流涡河的上段,太史慈和甘宁发现此处马头的生意特别好。生意好:一是过往的客人多,二是价格贵的出奇。如他们二人这般,渡河需要一人一两金子。一两黄金,足够一个富庶的五口之家一个月的开销了。没有金子就用贵重的物品置换。世俗通用的五铢钱,在这里不好使。

为什么过往的客人能接受如此明目张胆的盘剥?有两个原因,第一,这是袁术孩子舅冯光管辖的区域。冯光贵为皇亲国舅,本身又是中级猛将巅峰的修为,他从渡河的客人雁过拔毛,谁敢不从?第二,涡阳城乃是新建的城池,城池是因为新建的道路而兴,新建的官道取直线从淮南直通洛阳,由此原来从淮南到洛阳需要二十日的路程,如今只需十日即可。足足节约一半的时间……

虽然过河费昂贵,但是算上一路省下来的路费,加上节省的时间,以及道路通畅的安全性,客人们还是能接受的。兵荒马乱的时期,能出门的客人自然也不会在乎金子的。三国时代,什么都缺啊。能用金子买到物资,也比较难了。三国时代很乱,能用金子换到安全,还计较那么多,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渡船分二种,一是专门渡人的,一是专门渡重物资的。像太史慈和甘宁这样带马的客人,就被官兵安排在渡物资的大船。一路上,他们二人很少见到过河的客人,几乎都是运输物资的队伍……渡船的码头很拥挤,等船的队伍排成一条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太史慈和甘宁就在长龙队伍的中间。

在二人的视线里,前面的队伍里,几十人看护着二十辆马车。马车上的物资都被油布盖着。为首乃是一名年近三十的男子,此人面容清秀身材修长,据二人目测:此人的一身武学修为也是中级猛将的顶峰。他们缴纳规定的金子后,看护渡船的官兵才让他们马车上船。

太史慈看到这帮人,犯糊涂:如今他的镖局,马帮在各地都有,这么大的商队怎么没有他的人押运呢?……

“哎,掌事的,你们的马车太重了。拉的都是什么东西?不是官府禁运的物资吧?!”看护码头的武将突然回头对商队的头领吼道。按照武将的经验,一条大船至少可以运载八辆马车,如今才上去四辆,大船的承受力便已经饱和了。

“呵呵,官爷,马车拉的都是布匹和胭脂等杂物,绝对没有官府禁运的物资!官爷,你多费心……”清秀男子上前二步,偷偷塞给武将一把金子。

“嗯,本将看你们也是本分的生意人,也不多收你们的运费了……”武将装好金子,满意的说道。

“呵呵,多谢官爷!”清秀男子连连致谢。

当最后四辆马车上传时,从官道飞奔而来一队骑兵。马匹带起的尘土还没有落下,看管渡船的武将便已经神情紧张又恭敬的跪拜原地。其他官兵趴伏一地。

等来者甩鞍下马,武将神情惧怕的喊道:“卑职恭迎国舅驾到!”

来者正是袁术的小孩舅冯光,他年近四旬,相貌威猛凶悍。他鼻子重重的“哼”一声,便抬眼向船上望去。

“朱将军,船上拉的什么东西,怎么吃水那么深?”冯光说着话,抬步便向大船走去。此时,武将和商队的头领神色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回禀国舅,据商队的头领说,马车上拉的都是布匹胭脂等杂物……”武将爬起身体,紧随冯光的身后,惴惴不安的回应道。

“哦,是吗?”冯光嘴角挂着一丝冷笑。他走到马车附近,拔出佩刀就往油布砍去。那边的清秀男子眼见如此情景,便对手下使了一个眼神,坚定的眼神。他暗示手下后,也走上大船,同时对冯光喊道:“大人,其实马车里就是一些杂物……。”

谁知冯光根本不理会他,他用刀挑去布匹,锦盒,最后,在最底层排列整齐的一块块精铁锭,暴露在阳光下。

这些精铁锭在袁术的管辖之地,都是禁运的物资。冯光看着泛着金属光泽的精铁锭,咧嘴一笑:终于被他发现商队私运官府禁运物资的确凿证据了。

“嘿嘿,掌事的,你别对本将说,这些铁锭是来打造农用工具的……”冯光转过脸,对着清秀男子凶巴巴的说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大人,我乃是……”清秀男子说着话便从袖子里拔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急速刺向冯光。眼看事情败露,商队的其他人也纷纷拿出暗藏的兵器,冲向附近的官兵。一时间,呐喊声,兵器撞击声充斥码头。寻常人眼见兵祸之灾发生,一个个连滚带爬远远的逃避了,唯剩太史慈和甘宁呆在原处,冷眼观看突然发生的战斗。

冯光眼看突如其来的匕首,快速抽出佩刀轻松的将之磕开,而后他对清秀男子全力发动进攻。那个朱将军则是配合冯光围攻,伺机抽冷子给清秀男子来一下,如此,清秀男子只能攻少防多,处于劣势,险象环生。

本来商队的人员就比官兵少,大家实力又差不多,官兵又是盔甲在身,还没等对岸的官兵赶过来,商队的人马已经损失大半了。

眼看对方形成包围圈,商队的人马上就要和战略物资共亡,清秀男子不顾身体的伤口,他眼睛瞪着马车上的物资,悲愤的叫道:“难道我李典就要死在这里啊……。”

第三百四十六章 救李典仗义出手

李典?这个名字让太史慈心里一震,据郭嘉手札记载:李典,文武双全品性高洁,乐善好施。

李典出身的家族在青州老家地界也是名门望族,人丁兴旺,据说他一个家族就有数万人。

后来太史慈成为青州的主人,他并没有在李典的家乡看到李典。因为据他所知,在袁绍担任渤海郡太守期间,李典的父亲被袁绍派人刺杀……后来李典顶替父亲的位置,成为李氏宗主。那个时候,以一族之力是无法和袁绍对抗,于是为了保存实力,李典率领家族数万人集体离开了家乡……

太史慈万万没有想到,能在今日遇见李典。如果能把李典拉进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实力便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啊……太史慈想到这里,便捏气传音对甘宁说道:“兴霸兄,李典是位豪杰,本都督要拯救他……。”甘宁闻言,默默对太史慈点头。

李典悲怆的叫喊后,便对冯光发动疯狂的进攻,全然不顾防守,那个朱将军趁机又在他的背后捅上一刀,李典身形趔趄着……太史慈知道这是李典的最后一次攻击了,下一个回合就是他命丧冯光刀下的时刻。

果不其然,冯光轻易的抵挡住李典的舍命进攻,手中刀一颤,直往空门洞开的李典头顶劈去。此时李典招式已尽,进一步就是被冯光刀劈,退一步就是身后朱将军钢刀的横扫,横竖都是死啊。

李典无视势如泰山压顶的刀劈,眼露不甘之色死盯着面带狞笑的冯光,忽然,李典发现冯光的狞笑凝固了,其身后也传来轻脆的金属撞击的声音,没等他有所反应,四周想起接连不断的金属碰撞的声音,那种声音直如风铃的曼妙声响啊……难道这就是死亡?

李典意识里的第一反应才产生,他面前不可一世的冯光松开佩刀,双手紧捂喉间,身体直挺挺的向后摔倒,此刻,李典才看到冯光的喉头插着一只箭矢。鲜红的血从伤口溢出……

这时他身后传来一个温暖的声音,“呵呵,朱将军,麻烦你命令你手下的官兵放弃进攻……。”

他艰难的转过身体,就看到一个手拿折扇的俊朗青年正笑眯眯的看着朱将军。

“是!大爷饶命啊,小人……”朱将军浑身抖如筛糠,声音颤抖的说道,而后,他使出吃奶劲命令手下,“你们……你们都住手,放下武器,跪在原地……。”

二部近八百的将士也是个个面色骇然的服从朱将军命令。他们为什么恐惧?原来太史慈从包裹里拿出袖珍型犀牛角弓,用“无影破空箭艺”眨眼之间射出几十只雕翎箭。他一箭射死冯光,一箭击飞朱将军手中的佩刀,其余的箭矢都是击飞其他官兵的武器,这些官兵正欲杀害商队的人员。当然,对于冯光的贴身侍卫,太史慈一个都不放过,直接把他们送到阎王爷那里和冯光聚会去了。

这些将士包括朱将军,他们被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呆了,他们以为遇到鬼了,事前毫无征兆,一只只箭矢便如鬼魅般就出现了。平日里只对女人,金钱,享乐,纸醉金迷声色犬马感兴趣的他们,没有听说过“神射手”的无影箭艺,他们真的以为遇到鬼了。如此,他们怎不满心恐惧啊……

当他们看到太史慈的身形一晃,残影还在马背上,眨眼之间其真身已经飘到朱将军的身边,他们一个个被惊吓的失魂荡魄啊,当朱将军命令他们放下武器,他们立马服从,一个个浑身颤抖的趴伏地上。其实,此情此景,就是朱将军不命令他们,他们也已经失去斗志了。

此时,甘宁确实笑吟吟的看着混乱的场面陡然静止下来,他开始当甩手的掌柜了,太史慈成了忙里忙外的店小二了。

太史慈看着神色感激的李典,伸手递给他一粒丹药,嘱咐说道“李大哥,这里是治疗内外伤的丹药,你先服用吧,这里暂时交给我!”

李典感动的眼眶湿润,接过丹药,当即服用。丹药遇津化为液体滚入胃腹,一股清凉之意瞬间流变李典的周身,令李典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数息之间,自己伤口的流血止住了,巨亏的真元以极快的速度恢复,犹如喝了三鞭酒,他的体能几乎是瞬间恢复,浑身充满使不完的力气。

随后,他对太史慈一拱手,便闪身去拯救自己的兄弟了。太史慈转脸对着趴伏地上的朱将军和颜悦色地说道:“朱将军,你怕什么?本人相貌堂堂,又不是什么凶神恶煞……。”

“大爷饶命啊……”朱将军连连叩头求饶道。

“呵呵,朱将军,本人要是取你的性命,还有必要和你说话吗?朱将军,站起来说话!”太史慈知道朱将军吓傻了。

朱将军闻言,这才停止求饶,缓缓站起身体,他头低着,像个犯错的孩童,根本不敢看太史慈啊。

“呵呵。朱将军,本人想把码头据为己有,不知道朱将军可有良策?”太史慈打开折扇,轻轻的左右摇着。

朱将军体会到太史慈的心意,知道自己对太史慈还有用处。太史慈的问话正好是朱将军的强项。他善于坑蒙拐骗,欺上瞒下,对待上级像哈巴狗,对待下级如狮子老虎。他发虚的二眼挤吧着,一会儿,便低头拱手对太史慈说道:“大爷,这里的码头可以归您所有,不过,需要小人看管码头……。”

“哦,如果上面问起国舅冯光的下落,你如何应付?”太史慈低声问道。

“哦,这个……大爷,小人就对上面说,国舅酒醉后强行和民女交抵制欢,被其丈夫一箭射死。随后,小人便把那几名猎户杀死,至于猎户的尸体,小人随便找几具死去将士的尸体便可以应付过去……”朱将军对答如流啊。

“呵呵,朱将军真是人才哦,果然有一套!我没有看错你!”太史慈赞许的说道。他心里在想:这狗日的朱将军真会弄虚作假啊……

“不敢!能为大爷效劳是小人的荣幸……”朱将军顺杆而上,殷切的说道。只要能活命,就让他吃屎他都愿意。

“嗯,这里就暂时交给你搭理!至于收费的标准照旧,所收的金子吗……以后我自有安排!”太史慈说着话,便从暗兜里里唤出一个碧绿的丹药,“朱将军,我也不能听你一面之词便信任你,你要是真心给我办事,就把这个丹药服下……。”

“是!”朱将军也不管是毒药还是补药,接过来便张嘴服下。这种碧绿的丹药乃是巫门特有的巫丹,可以使服用者定期发作,如果发作之日没有解药服用,中毒者便全身溃烂,最后化为一滩脓血……就凭太史慈和巫门门主貂蝉的关系,太史慈也是随身携带这种巫门毒丹的,居家旅行必备之良药啊!

“呵呵,朱将军倒也是爽快之人!”太史慈轻笑说道,“朱将军,你服下的丹药乃是毒药,每三个月发作一次!你放心,只要你忠心为我办事,发作之日便有人给你送来解药!只要你办事得力,终有一天我帮你彻底解除体内毒性的!”

“是!”朱将军服服帖帖的应道。

“朱将军,你是个明白人,希望我没有看错你!”太史慈知人善用啊,他鸡鸣狗盗和庸才小人也有用处,“这是我给你的令牌,以后看到同样的令牌,那说明持有者就是一家人,令在人在,令失人亡,朱将军切记!嗯,你该干什么去干什么吧!”

“是!小人谨从大爷的教诲!”朱将军接过蓝玉令牌贴身收好,这种蓝玉令牌乃是马帮特有令牌,持有令牌者就是代表马帮的后台大老板。而后,朱将军拜别太史慈,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在太史慈的注视下,朱将军吆五喝六指挥手下官兵忙碌起来。

太史慈安排好朱将军,便寻思如何面对李典,当然他想招揽李典,不过他知道,这件事情暂时不可能:不是李典是否有追随的主人,而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正当理由帮助李典报仇——杀掉袁绍。此时的袁绍,民心认为就是忠臣,就是救世主,和袁绍对立,就是和民众为敌啊。

第三百四十七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此时,李典安顿好存活的随从,便向太史慈走来。他欲跪拜,被太史慈阻拦。

“请问恩公尊姓大名!”李典神情感激的询问道。

“呵呵,免尊姓太史,名慈,呵呵,至于字吗?在下暂时没有……!李大哥,幸会!”太史慈微笑答道。那三国时期,一般人都有姓名,但是“字”则需要一定的出身,同时弱冠之年,由德高望重之人为其取“字”“字”就是社会地位的代表。太史慈,草根出身,只有姓名而无“字。”

李典闻言,颇感差异。他认为,以太史慈超绝的身手和箭艺,怎么也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啊,至少也出身高贵的世家啊。李典此时归属曹操,为曹操办事。但是,由于他的地位决定他不能参与曹操一方的高层会议,所以他不知道太史慈的存在。太史慈统领军队几近兵不血刃,帮助孙权占领江夏城,已经在各方势力造成轩然大波,引起轰动。这种轰动当然是在各方的高层有限的范围内。

不管是否有名,太史慈先天之境的武技和神射手的箭艺,李典可是亲眼目睹了,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啊。

“典拜谢太史恩公的出手相助,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