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到底-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睁大眼睛一看,全傻眼了,飞出去的竟是秃子。铁碗帮的人更是惊呆了,秃子跟了铁罗汉十多年,也有一身好武功,没想到如此不堪一击,眼前这傻小子到底是人是鬼?

铁罗汉分开众人,盯了郭壮半天,冷笑道:“没想到我也走了眼,高人在这儿呢!”

郭壮站在原地,也不言语。

铁罗汉一抬手,把铁碗挥舞起来,自己也跟着转起来,猛然间连人带碗挟着风声呼啸着砸向郭壮。

只见郭壮抬了抬腿,还是喊了那一句:“快滚吧!”

只见铁罗汉的铁碗飞了出去,正砸在刚挣扎起来的秃子的脑袋上,当场就血肉模糊。

铁罗汉被踢了一个趔趄,胸口像被大铁锤砸过一样剧痛,旁边那些喽啰们有的上来扶他,有的还想抄家伙往上冲。

第九十二章奇石

铁罗汉勉强喊了一声:“都停下,我都败了,你们上去丢人现眼吗?”

说罢,铁罗汉缓了口气,向郭壮一抱拳:“我认输了,请教高人,这是什么武功?”

郭壮抓抓头:“这……就是跟我师傅学的一个绝招,我也不知道叫什么。”

铁罗汉回头看了罗松龄一眼,叹了口气,叫众人把抢来的东西都放下,转眼间消失在黑暗中。

郭壮扶起菊儿,看菊儿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脚上的那双旧鞋,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那双新鞋我怕弄脏了;没舍得穿。”

有人把罗松龄扶过来,他激动地拉住郭壮的手:“郭大侠,我这一家老小,全是你给救下来的,但你这武功到底是谁传给你的?”

郭壮奇怪地说:“师傅!你忘了?我十几岁的时候就跟你老人家学武,学了一个月,你让我回家!我请师傅教我一个绝招,你老人家就一抬脚,说了一句快滚吧。我回家就专练这招,练了十五年了,开始踢后山的小树,后来踢大树,现在我都能踢磨盘了!”

“啊?”

罗松龄想起来了,他当年是被郭壮烦的,踢了郭壮一脚又骂了一句。没想到这小子脑子转不过来弯,还以为是自己在教他绝招,整整苦练了十五年,竟然练出了这等腿功。怪不得他左脚比右脚大,这是苦练出来的,这得多大的恒心呀?

铁罗汉吃了这一场败仗,很快就在长子县消失了。罗松龄不忘诺言,要把小姐许给郭壮。

正当罗家张罗着要办喜事的时候,郭壮失踪了,而且是带着菊儿走的。

罗家上上下下都说这小子武功虽高,但傻子就是傻子,放着小姐不要,非要一个小丫鬟。

罗松龄更是火冒三丈,他又是要报官,又是要花重金聘请武林高手,把这两个私奔的人抓回来严惩。但是说归说,他到底没有这么做。

郭壮和菊儿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不时看着脚上那双新鞋,边看边乐。

菊儿却在毛驴上骂他:“你说傻不傻,那么好的小姐,那么大的家业你都不要,非得找我这个穷丫头,你说你图个什么呀?”

郭壮嘿嘿笑了:“就图你会做这么漂亮的鞋,都没画鞋样,就能做得这么合脚,小姐哪有这本事?”

菊儿“呸”了一声:“我告诉你吧,这鞋就是她做的!”

郭壮一愣:“不能吧?小姐哪能会做这样的布鞋?”

菊儿格格乐了:“你个傻小子是不会知道的,我爹为了防强盗,让我的丫鬟装扮小姐,让我装扮丫鬟,哈哈!傻小子,我可什么都不会做!”

后来,罗松龄派人将女儿女婿,还有郭壮的瞎眼老娘全部接到了罗家庄,诺大的家业也交给了郭壮打理,自己则颐养天年了!长子县令知道了郭壮的事情后,请他做了长子县的捕头。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景龙元年的一天,罗松龄刚起床,就觉得胸口堵得慌,还隐隐作痛,开始没有在意,因为此时将近花甲之年的罗松龄身体一直很结实,平日连头痛感冒都很少得,岂料那胸口越来越闷,后来就像一块巨石压在胸口。罗松龄实在忍受不住,就请来了大夫,大夫诊脉之后,却不知罗松龄得了什么病,只好开了一些消食散结的药。罗松龄吃了之后不但没有任何效果,那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罗松龄将郭壮叫到身边,说:“我这辈子啥好东西也吃过,啥好玩的东西也见过,自问良心也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按说死了也不亏了,可是我心里却有一个遗憾。”

郭壮垂泪道:“岳丈大人,你把你的心愿讲出来,我想尽办法也要满足你!”

原来,罗松龄有一个雅好,那就是收藏石头,几十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数以万计的奇石。为此,他还特地为这些石头修了一座大屋子,美其名曰:石客居。罗松龄虽然藏石无数,不过他最中意的是三块奇石,奇石上有三个大字:福禄禧,却唯独少一个寿字石。几十年一直在寻觅,却一直没有找到此奇石,为此,他一直觉得这是平生最大的遗憾。

罗松龄于郭壮有大恩,一听岳丈的话,为了满足岳丈的心愿,当下四处张贴告示,说谁要是将有寿字的石头献出来,赏钱两千贯。

告示贴出去一个月,眼见着罗松龄的病越来越严重,却没有人前来献石,郭壮又将赏钱提高到五千贯。

几天后,郭壮兴冲冲地来到罗松龄的病榻前,说:“岳丈大人,好消息,寿字奇石找到了!”

罗松龄忽地从床上坐起来,急切地说:“快拿来给我看看!”

郭壮一边将一块椭圆形的石头递给罗松龄,一边讲了得宝的经过。

原来寻石告示贴出后很久,也没有任何消息,正在郭壮信心渐失之时,一个形容猥琐的中年汉子登门了,说是来献石。郭壮接过汉子手中的一块圆滑的石头,但见上面有一个清晰的黑色隶书体“寿”字,不禁喜出望外,就付给那汉子五千贯钱。

罗松龄仔细看了看手中的石头,又用力揩了揩,忽然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接着将石头一掷老远,痛苦地捂着胸口躺下了。

郭壮忙上前扶住罗松龄,急问:“岳丈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罗松龄指了指那块石头,说:“假的!”

听罗松龄这么一说,郭壮的脸一下子红了。

其实,郭壮何尝不知道这块石头是假的,因为长时间找不到那块石头,罗松龄的病又越来越重。郭壮情急之下,就求一个善于作假的古董商人,造出了这一块“寿”字石,原想着糊弄罗松龄一段时间,让他笑着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没想到竟然被罗松龄识破了,反而适得其反,加重了他的病情。

郭壮眼睁睁看着罗松龄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却没有任何办法,他想起离家几十里的奎山上有一座寺庙,就想去上香,求菩萨保佑岳丈迈过去这个坎。

第九十三章救济灾民

郭壮刚到奎山脚下,就看见了一些人,足有几百口,这些人扶老携幼,满脸菜色,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着。

郭壮打听后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是因为黄河决口逃荒的难民。在途中,已经有数百人饿死或者病死,郭壮当下就顾不得上山烧香,赶紧回到家中,让家丁设下粥场,救助这些人。

郭壮设粥场救助灾民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呼啦啦,附近的灾民全都来讨粥吃。郭壮为了不使灾民遭受风霜之苦,特地还用草帘搭了几十间棚子让他们栖身。

罗松龄知道了此事,对郭壮的行为大为赞赏,说:“贤婿,此等积德行善的事,我支持你,你先不要顾着我的事,先照顾灾民才是!”

灾民实在是太多了,家中的存粮很快就不够了,郭壮亲自带人去城里买米。

长子县城有一家最大的米行,叫“仁德”米行,老板叫刘仁义,虽然名为仁义,其实做事却十分缺德。刘仁义是潞州刺史梁德全的小舅子,他借着这层深厚的关系,运用各种手段在长子县置下了许多产业。特别是粮食,刘仁义几次三番打压长子县的粮店,在他的胁迫下其他粮店纷纷关门,最后只剩下了他这一家,他更加肆无忌惮了。

这次黄河决口,哀鸿遍野,刘仁义不但没有一丝怜悯之心,反而觉得粮价必定会大幅上扬,发财的好时机到了。刘仁义大量屯积粮食,准备大发一笔横财。

因为粮食就要告罄,灾民还是一个劲地往这里拥。虽然郭壮是长子县的捕头,但刘仁义却根本不买他的账。郭壮心急如焚,顾不得别的,低声下气地请求他看在灾民的面上,卖给自己一些米救急。

刘仁义眼珠一转:“郭捕头呀,我是个商人,怎会看着生意不做呢!”

他话锋一转:“可是你也知道,最近黄河决口,粮食奇缺,我是拿现钱也进不到一粒米,拿什么卖给你呢?”

郭壮知道这个家伙的打算,为了灾民不饿肚子,他不想也不敢得罪刘仁义,好说歹说,刘仁义这才答应以平日三倍的价钱卖给他们一千斤大米。

郭壮派人将米拉回家,想下锅时才发现,刘仁义真是太黑心了,这么高的米价竟然还在米袋的下边掺加了大量的沙石,有的竟然有拳头大小。

家人气不过,要去找米行老板讨个说法,郭壮阻止道:“咱不与他制闲气,灾民们还等着吃饭呢!”

郭壮命令家人一定要将沙石细细淘出,再给灾民做饭。

灾民的口粮有了着落,郭壮暂时放下了心。他惦记罗松龄病情,来到罗松龄病床前,看着奄奄一息的岳丈,心如刀绞,他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说:“岳丈大人,我真是无能,不但治不了您的病,就连您最后的心愿都圆不了……”

郭壮话音未落,外边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郭壮忙擦去眼泪,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过了一会儿,郭壮捧着一块石头疾步走到罗松龄床前,惊喜地喊道:“岳丈大人,您睁眼看看,寿来了!寿真的来了!”

原来,刚才一个下人在淘米时,从米袋中发现了一块大石头,竟然有拳头大小。那个家人咒骂了一句“该死的米行老板”,正想扔掉,忽然发现这块石头与众不同,细细一看,正面竟有一个清晰的楷体“寿”字,他扔掉勺子就前来报喜了。

罗松龄此时已经剩下一口气,听见郭壮的喊叫,他一下子就睁开了双眼,挣扎着坐起身来,说:“寿在哪?寿在哪?”

郭壮赶紧将寿字奇石递给父亲,罗松龄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郭壮吓了一大跳,叫道:“岳丈大人,你这是……”

罗松龄拍手笑道:“这是真的寿字奇石呀,既然‘寿’已经来了,我此生无憾了!”

说罢,罗松龄含笑而逝。

郭壮为罗松龄办了丧事,将四块奇石给罗松龄做了陪葬。

办完丧事后,郭壮又将心思放在了救济灾民上。整整三个月时间,郭壮使尽了全力,救活了无数灾民。为此,他变得一贫如洗与娘子和老母亲搬进了一个破落小院,而所有家产全部则都落入了刘仁义的手中!

前年,郭壮的娘子难产母子双亡!自此郭壮发誓终生不娶,和瞎眼老娘相依为命!

……

听了罗冒的介绍,刘玄不禁感慨道:“这位郭捕头真是一位奇男子!”

“郭壮在县城里当捕快,为什么不把他阿娘接去县城呢?”李陶在一旁插话道。

“怎么没有接呀?郭壮这孩子最孝敬阿娘了,是他阿娘不愿意去县城里。”

“为什么呀?”

“他阿娘说城里住不惯,再说也舍不得乡里乡亲的。后来,郭壮准备辞去捕头的差事,回家专心侍候阿娘,结果被他阿娘骂得狗血喷头,死活不让他辞了差事。无奈之下,郭壮只好央求左邻右舍照顾他阿娘。”

“罗二虎的阿娘住在哪里?”

“就在斜对过儿,门口有棵柳树的就是。”罗冒向门外指了指。

“刘老夫子,我想去看看罗二虎的阿娘行吗?”

“李小郎君,我陪你去吧。”刘玄道。

“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

……

就在刘玄父子等的心急火燎的时候;李陶终于回来了。不过,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领着一个老妇人一同走进了屋子。

“郭夫人!您怎么来了?”罗冒一见,正是郭壮的阿娘,赶忙起身向老妇人打招呼道。

“怎么?不欢迎我老婆子?是陶儿领我来的!”

刘玄父子父子听郭夫人对李陶如此亲近,暗自撇嘴:这李小郎君真是了得,这么点时间居然和郭夫人如此熟络,也不知李陶给郭夫人灌了什么**汤。

罗冒奇怪地问老太太:“郭夫人!你以前认识李小郎君?”

“我怎么会认识陶儿?今儿还是头次见到这孩子!”

罗冒有些不相信:“郭夫人!您老人家平时不喜欢多说话的,怎会和李小郎君如此投缘?”

“谁说我不喜欢说话?是你们都懒得和我这个瞎老太婆聊天!陶儿和你们不一样,他想着法儿逗我开心呢。就这一会功夫,他给我讲了两个故事了。”

“啊?讲故事?”

“是呀!沉香劈山救母,多好听呀!哦,还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孩子真懂事!”

第九十四章美酒

听了老太太的话,刘玄父子这才明白:敢情李陶是投其所好了。

其实,刘玄父子真有些冤枉李陶了。没错,之前李陶的确是想通过郭夫人来接触郭壮。可听了郭壮的经历,特别是李陶见到郭夫人的时候,看着郭夫人孤寂的神情,他有些心软了。李陶甚至忘记了来郭夫人这里的初衷,想着法儿陪郭夫人说话聊天,逗得郭夫人甚是开心。

临走的时候,看着郭夫人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李陶做了一个决定:将郭夫人接到“秋风破”去。

郭夫人一听自然高兴,有人作伴还能经常听故事,何乐而不为呢?

罗冒在一旁傻眼了,不管怎么说,郭夫人还有儿子在!这搬家的事儿总得让郭壮点头才是。

于是,罗冒对郭夫人说道:“郭夫人,要不您先和李小郎君一起吃晌午饭,我喊人去城里找郭壮,等郭壮来了以后,咱们再坐下来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您看如何?”

郭夫人点头道:“还是你想得周全,就按你说的办吧!”

下午时分,郭壮心急火燎地赶回来了。他一见郭夫人便惶恐道:“娘,是不是儿哪做的不好,惹阿娘生气了,您才要搬出去住?”

李陶在一旁打量着郭壮:身体健壮,双目有神,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一副憨厚之相。

郭夫人见儿子会错了意,赶忙将郭壮扶了起来,然后详细将前因后果讲了一遍。郭壮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阿娘是图热闹想住到“秋风破”去。郭壮平时照顾不上自己的阿娘,他也知道阿娘一个人孤单。现在有人替自己照顾阿娘,自然感激不尽。

郭夫人就搬到“秋风破”后,郭壮隔三差五从县城赶到回来看自己的老娘。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自从罗二虎的身影经常在“秋风破”出现,那些混混地痞就彻底从“秋风破”消失了。

董飞的酒终于勾兑成功了,有了数种不同类型的蒸馏酒,勾兑调香对董飞来说也不算什么难事。

李陶尝了董飞的样酒,脸上露出了笑容。此酒虽然比不上后世自己喝得酒,但放在此时,绝对可以算得上当世无双了。

“老聂,你也是见过世面之人,你觉得此酒如何?”李陶望着一旁的聂无双笑道。

聂无双不由赞道:“小主人,我敢保证此酒在大唐绝对是最好的酒!”

“岳伯,你喝了董叔十几年的酒。此酒与董叔之前所酿之酒相比如何?”李陶又把目光投向了裴岳。

“老董,别怪我说话不中听!喝了今日之酒,我才知道你以前所酿之酒和刷锅水没什么两样!”

董飞呵呵笑道:“我也深有同感!枉我还号称酒王,实在是汗颜呀!”

“这么说此酒可以赚钱了?”李陶言归正传。

聂无双拍手道:“有此佳酿在手,不出一年小主人在大唐便富可敌国了!”

李陶摇摇头:“我为何要富可敌国?我之所以要赚钱是为了壮大我的实力。就算富可敌国也是你老聂,而不是我!”

“我?”聂无双瞪大了眼睛。

“当然是你老聂了!我现在是个逃亡之人,如何能出头露面?再说你老聂曾经也是生意场中的一把好手,这钱你不去赚,谁去帮我去赚?”

“小主人,可是……”

李陶打断了聂无双:“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老聂,你为了自己的信念可以放弃万贯家财,我怎会不信你?不只是此事,今生你都是我所信任之人!”

聂无双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李陶朝着聂无双重重点了点头,然后向董飞吩咐道:“董叔,给你一个月时间,能造两千斤左右的酒便可。然后,将蒸馏器皿全部毁去,悄悄搬到秋风破去和岳伯一起住!”

裴岳奇怪道:“小主人,你现在不是缺钱吗?为何只造两千斤酒?”

“岳伯!你未做过生意,有些事情不像你想的那般简单,并不一定货物越多越能赚钱!物以稀为贵,有的时候稀缺的东西反而会卖上大价钱!这一点老聂是行家,不信你可以问他!”

裴岳看向聂无双,聂无双向他微微颌首。

“就算是这样,也没有必要让老董毁去器皿躲起来呀?”裴岳有些不死心,接着问道。

“董叔不躲起来,若是让别人知道此酒在世并非只有两千斤,还能叫作物以稀为贵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