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自认已经把东西收藏的极其隐秘的王夫人,压根就没想过会有失窃的时候。所以她那自认高明实则愚蠢的做法,生生的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心中有了决定的黛玉将这些罪证慎重的放好。又把所有的东西归类统计后收了起来。
经过一番忙碌,黛玉从王夫人那里得来的东西,粗略的算计了一下,密室的珍奇玩物,加上十一万多的银票,总价值竟有二十多万两。若再加上王夫人私库里的嫁妆及各色物品,已经接近三十万两之巨了,这已经远远超过了贾府贪墨的林家财产。
看到这些,黛玉因林如海被暗害的愤怒才得到了些许缓解,不管怎么说,这也算为林家讨回了一点公道。
黛玉带着复杂的心情出了空间,坐在窗前陷入沉思之中。自己作为一个养在深闺,没办法与人接触的女子,要怎么把罪证送出去?又能送给哪个可以相信的人呢?黛玉不禁纠结起来……
第二十九章 再进王府
“嬷嬷,你说王府为什么要接二连三的给姑娘送东西,还要接姑娘去做客?若是因为上回姑娘受伤的事,也未免有些过了吧?
“唉,主子们的想法岂是咱们所能猜到的。不过这回你和紫鹃陪着姑娘过去,定要小心服侍姑娘。我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但愿平安无事吧。”
雪雁和王嬷嬷正窃窃私语之际,紫鹃已经帮黛玉换好了出门的衣裳,一起走了出来。
王嬷嬷犹不放心,再三叮嘱了紫鹃、雪雁二人后,才放她们就此离开。黛玉主仆从含芳阁出来,一路穿山渡水、分花拂柳的穿过园子,向着园外走去。
才走到大观园门口的假山石子附近,便听到后面传来了呼喊声。“前面可是林姐姐?且等等我!”
黛玉主仆三人回头看时,却见探春打扮的甚是齐整,带着侍书远远地追了过来。
探春紧走几步到了黛玉跟前,挤开扶着黛玉的紫鹃,亲亲热热的挽着黛玉说道:“林姐姐,你可是好些了?才想着过会子去看你呢,谁想竟在这儿碰上了你。可巧,我也正好要去陪老太太说说话,咱们姐妹就一道走吧。”
黛玉笑道:“三妹妹如今是最忙碌不过的,怎么今儿竟有空陪老太太闲聊了?”
“看林姐姐这张利嘴,最是不饶人的。这府里自有太太、二嫂子操持,哪轮得上妹妹一个姑娘家的。不过是前些时候太太让妹妹帮帮忙罢了,如今没事了自然就闲着了。”
姐妹俩说笑着出了园子,朝贾母房中走去。黛玉边走边猜度着,今儿探春的态度甚是异常。自贾母着意□探春,让她随着王夫人管家理事以来,探春便与姐妹们疏远了不少。而黛玉也感觉到,探春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冷淡,有时还会有意无意的针对自己。
黛玉也猜想过原因,不过是受了王夫人的影响罢了。不过探春对自己如何,黛玉并不放在心里,反正自己也不太喜欢探春的为人,权当她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好了。
可是今儿探春这不同以往的热情却让黛玉很是费解,这让黛玉不由自主的提起了警惕心。
“老太太,林姑娘和三姑娘来了。”
“林丫头来了,快过来让老祖宗瞧瞧。”才进门,黛玉便听到了贾母亲热的招呼声。
黛玉举步向贾母走去,发现屋子里还有几个衣着整齐,气度不凡的嬷嬷坐在那里。姐妹俩上前给贾母见过礼后,贾母便拍着两人的手笑道:“快去见过严嬷嬷,她是北静郡王妃的陪嫁嬷嬷,你们很该给她见个礼的。”
“哎呦,这可不敢当。我不过是王妃身边的奴才罢了,哪当得起两位姑娘的礼,快别折杀老奴了。”
严嬷嬷见黛玉、探春过来,赶紧站了起来,拉着两人的手,笑着对贾母说道。谦让了一会子,黛玉、探春便回到了贾母身边坐下了。
“林丫头,今儿严嬷嬷过来,是要接你去王府做客的。也是你这丫头有福气,竟入了王妃的眼,你这回过去,可要好生谢过才是,莫要耍小性子惹王妃生气。”
“老太太且放心吧,王妃一向仁厚,林姐姐又是个聪慧的,定能相处到一起的,您呀,就别操这份心了。”
“三姑娘说的很是,林姑娘这样的伶俐人,王妃喜欢还来不及呢,又怎会舍得怪罪姑娘呢,老太君就放宽心吧。”
“严嬷嬷你看看,她们这姐妹俩一向亲厚,形影不离的。老婆子不过白嘱咐一句,就有人看不过眼抱不平来了。”
“这可是好事呢!她们姐妹情深是老太君的福气,可见是老太君教养的好,才会如此家宅和睦的。”
贾母和严嬷嬷说笑着,暗中却对黛玉使了一个眼色,黛玉本就觉得贾母的话有些蹊跷,这时才算恍然大悟。原来贾母看王妃来接她过府做客,便想着让探春同去,又不好意思张这个嘴,所以才让黛玉主动提起。而黛玉也顿悟了探春今儿为何会如此反常。
想明白了的黛玉,对此倒是乐见其成。她不想与这些轻易就能操控人生死的权贵有太多联系,有探春同行分散一下注意力也好,要知道被这些人关注着,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见严嬷嬷准备起身告辞,黛玉赶紧微笑着说道:“嬷嬷,黛玉与三妹妹素来亲厚,不知能否让三妹妹陪黛玉一起过府给王妃请安?”
严嬷嬷是王妃身边最贴心的人,跟着王妃应酬无数,什么事情没见过。贾母话中的含义和探春眼中的渴望都被她看在眼里。如今见黛玉为难的开了口,自然是满口应了下来,不过心里对贾母和探春却是鄙视不已。
上了王府专门给黛玉准备的车,一行人向着王府而去。路上探春不时的和黛玉说笑着,全然忘记了先前对黛玉的冷淡和疏远。
车子进了王府,严嬷嬷先带着黛玉、探春给太妃请了安,陪着说笑了几句后,便起身到王妃的院子里去了。
王妃的院子,两人都是初次进来,听说这是北静王爷亲自给王妃设计的。两人一路行来,但见朱楼画栋、幽亭雅榭,深藏在花圃荫中,怪石异花、藤萝翠竹、点缀在院子各处。真是小巧玲珑、格局别致,整个院子显得清馨、典雅,让人叹为观止。
见严嬷嬷她们过来,早就等候在门口的清荷就笑着迎了上来:“嬷嬷可算是回来了,王妃早就盼着林姑娘早些来呢,快领着姑娘……们进去歇歇吧。”
清荷看到黛玉身后的探春,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待看到严嬷嬷的示意后,不动声色的热情招呼着。
进了屋子,便看见王妃林芷兰正靠在锦塌上,看着丫头们做针线。见到严嬷嬷领着人进来了,便笑着坐了起来。
黛玉、探春不敢怠慢,赶紧上前行礼问安,王妃含笑让清荷和严嬷嬷把她们搀扶了起来,扶到一边的锦凳上坐下叙话。
王妃娇笑着说道:“前些时候,都是芷兰照顾不周,让林姑娘在这府里受了伤。自那日起,这心里就一直过意不去,心想着等林姑娘痊愈后,定要当面赔罪不可。今儿林姑娘和贾姑娘能赏脸来府里,芷兰也可借机尽尽地主之谊,稍赎心中的愧疚了。”
“王妃言重了,那日原是黛玉不小心,扫了王妃宴客的兴致。黛玉惶恐都来不及,又怎么当得王妃的赔罪呢。”
探春见王妃只关注黛玉,便插言道:“王妃很不必如此,林姐姐伤的也不严重,略养了几日就好了。王妃这样时时挂念着,倒是让咱们姐妹心中不安了。”
王妃和清荷等人听了这话,神情都是为之一滞,不过转瞬就恢复如常了。
“听贾姑娘这么说,芷兰心里倒是轻松了不少,如此咱们便好生乐呵上一日吧。清荷,酒宴可曾备好?”
“回王妃,酒宴已经在沉香阁准备齐整了,单等着王妃和姑娘们赴宴了。” “既如此,咱们这就起身吧。”
黛玉、探春随着王妃迤逦而行,不一时便到了一处轩阁之中。这沉香阁四面轩窗,举目望去,但见佳木葱茏,碧水荡漾,端的是一处好所在。
三人依次入席,觥筹交错说笑不停。期间黛玉以茶代酒陪着二人饮宴,有着探春在极力的表现,黛玉倒是可以轻松应对了。
通过交谈,黛玉发现这王妃倒是一个八面玲珑,却又让人如沐春风的人。一路闲聊下来,王妃的眼界之宽、目光之远,倒是让黛玉对她产生了不少的佩服和好感。
所谓;惺惺相惜,就是黛玉和王妃之间此时最真实的感受。前次宴客时,黛玉因精神不济,并没有与人有太多的交流。后来又因为受了伤而早早离开,所以王妃对黛玉的印象只是一个不甚张扬的绝色佳人罢了。
而今进一步接触后,王妃才发现黛玉不同于那些贪慕权势,满腹心机的闺秀,是极其通透清灵的人。其言行总能让自己为之认同,赞赏。这让很难交到真心朋友的王妃很是高兴,对黛玉就更加亲热起来。
在王妃的热情招待、黛玉的从容应对、探春的极力奉承中,酒宴总算是结束了。就在几人品茶散酒之时,太妃身边的嬷嬷过来回道:“太妃因极喜欢贾姑娘爽朗的性子,便想着找贾姑娘过去说说话,不知道王妃这里放不放人。”
王妃笑道:“可是呢,咱们这儿乐呵着,倒是忘了太妃那里还冷清着呢。我自然是放人了,就是不知道贾姑娘的意思。”
探春见得了太妃的夸奖,心中很是自得,忙站起来笑道:“能陪太妃她老人家说话,是探春的福气,又岂有不愿之理?如此,请王妃恕探春不能奉陪了。”
“无妨,你且随嬷嬷去吧。”
看着探春远去,王妃转头对黛玉笑道:“林姑娘前番来得时候,没有好生看过王府的园子。今儿有这闲暇时间,不如让姐姐陪着游览一番如何?”
黛玉无法推辞王妃的盛情,只能笑着随王妃去了。两人带着几个丫头,走到园子里游玩起来。有着王妃引领并解说,黛玉主仆倒是游览的很是开心。
待走到园子里一处阁楼时,王妃不禁自嘲道:“到底是疏于活动,不过走了这一点子路,便觉得有些累了。林姑娘,咱们不如进去喝茶暂歇如何?”
黛玉见王妃确是一副疲惫至极的样子,自然是不会反对的,于是便随着王妃进了阁楼。等丫头们沏上茶来,王妃便打发清荷带着紫鹃、雪雁继续去游玩,她们自在这里说话等候她们。
紫鹃、雪雁因得了王嬷嬷的叮咛,本不想离开姑娘,奈何架不住清荷的极力邀请。黛玉见此,怕扫了王妃的一番好意,便示意她们随着清荷自去了。
王妃端起茶品了一口,笑道:“林姑娘,闲来无事,不如姐姐给你讲个故事可好?”
黛玉听了很是诧异,不知王妃究竟是想做什么,便同样笑着回道:“王妃的故事想必是极其精彩的,黛玉倒是要洗耳恭听了。”
“话说有一个财势、子嗣极其庞大的家族……”
随着王妃的娓娓道来,黛玉对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所经历的一切,不由得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那种相怜的感觉。
那种父母在权利之争中被卑鄙手段害死的痛苦,成为孤儿寄人篱下受到的□和无奈,都让黛玉感同身受,唏嘘不已。而最让黛玉感动的是那个命运多舛的少年,在身中奇毒日日忍受非人折磨的状况下,依然坚强、乐观的生活着。不为别的,只为了让九泉之下的父母安心,也为了不让关心他的人为之落泪伤心。
黛玉听完王妃的故事,许久不曾说话。屋子里一时静寂无声……
“林姑娘,如若你有能力搭救这个少年脱离苦海,不知你是否愿意出手相助呢?”王妃注视着黛玉的眼睛,郑重的说道。
黛玉心中生出不小的疑惑:“王妃不会无缘无故的给自己讲述这个故事,这其中必有深意。只是这与自己又有何关联呢?”
黛玉不明所以,只能谨慎的答道:“黛玉虽无回春妙手,但凡力所能及的自是不会坐视不理、袖手旁观。”
“林姑娘,你既如此高义,我和子轩便在此谢过了!”
一个男子的声音突兀的出现在屋子里。黛玉闻言倏然而惊,急回头看时,两个气质清华的男子出现在了阁楼的楼梯处,正笑意盈盈的注视着她。
第三十章 黛玉之怒
“王妃这是何意?请恕黛玉无理,就此告辞回府了。”黛玉见到屋子里出现了两个男子,心中很是恼怒,登时站起身来,向王妃辞别。
其实黛玉本身对所谓“男女授受不亲”的这些规矩礼法,并不放在心上,毕竟她有着一个现代的灵魂。
但身处这个时代,却不得不遵循这个时代的法则,纵然不为自己考虑,也不得不为自己身边的人考虑一下。黛玉不想让紫鹃她们因为自己而受人指指点点,所以在见到两个陌生男子出现后,黛玉真是有些生气了。
王妃见此,急忙上前赔罪道:“林妹妹,芷兰也知如此行事极不妥当,恐有损妹妹的名声。但芷兰和王爷实在是别无他法,只能出此下策。还请妹妹大人大量,多多包涵吧!另外请妹妹放心,今儿之事,绝不会传将出去半分,所以请妹妹尽管放心就是。”
还未等黛玉做出回答,水溶上前一步施礼说道:“林姑娘,这一切都是水溶安排的,姑娘若是要怪罪,水溶绝无半点怨言。实在是有求于姑娘,却又寻不到别的机会,只能唐突姑娘了。事后,水溶自当向姑娘赔礼谢罪。”
黛玉哪敢受水溶的礼,急忙侧身避了过去。就在此时,一直站在旁边默不作声的另外一个男子映入了黛玉的眼帘。
那男子一身素色衣袍,身上别无装饰,面容精致,气质清华,就那么简简单单的站在那里,却让人情不自禁的被他吸引。
黛玉倒是没被他迷惑,只是好奇他眼中为何会流露出歉疚、惭愧,却又带着些许期盼的复杂情绪。别说黛玉怎么会从一个人的眼中看到这么多,这不过是黛玉的直觉感受罢了。
见到北静王爷夫妻一副任君责罚的模样,黛玉知道自己是难逃一劫了。如若真的就此离去,怕是会就此得罪了北静王府。另外黛玉也想知道,他们大费周章的设下这局,到底是想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如果不借此彻底弄明白,恐怕日后也不会过的安生。
想到此,黛玉冷冷的说道:“不知王爷、王妃究竟要做什么民女不过是普通女子,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让你们值得关注的。”
王妃轻叹一声,走到黛玉跟前拉着她坐下后,才没好气的对水溶说道:“王爷,咱们已经很对不住林姑娘了,还是赶紧把事情说清楚,别再让林姑娘生气了。”
水溶赶紧拉着沐子轩坐下,表情郑重的说道:“林姑娘,水溶之所以会如此做,是因为想求姑娘出手相救东平郡王沐子轩。”
黛玉被他的话给说懵了:“东平郡王沐子轩?他怎么啦,为什么要让自己救?自己怎么救?”
看着黛玉疑惑的样子,沐子轩苦笑着轻声说道:“林姑娘,我就是沐子轩。而你方才听到的故事,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至于为何要算计姑娘,不过是想恳求姑娘出手帮我解毒罢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子轩,所以姑娘的怒气尽管发到子轩身上就好。”
听了这话,黛玉恍然大悟,原来故事中的人竟是东平郡王沐子轩!想到故事中他身中奇毒,却依然坚强乐观,黛玉钦佩的同时,心中的怒气也略散了不少。
“沐王爷,民女虽然极为佩服您的坚毅,却不明白您为什么要算计于我。民女是一个闺阁女子,不是杏林圣手,又怎么会解毒?你们找错人了吧!”
沐子轩自知说出真相后,黛玉必会更加气怒,甚至拂袖而去拒不相救也是极有可能的。但既然有错在先,现在又失了礼,便再不能错上加错了。至于黛玉知情后会如何选择,但凭天意吧。
“林姑娘,其实今儿之前,咱们已经有过一面之缘了。不知姑娘对子轩可还有些印象吗?”
黛玉一愣,仔细打量了一下沐子轩,确是有些眼熟的感觉。静心回想了一下,自己来到红楼后,除了去铁槛寺住了一些时日外,其余时间皆是在贾府度过。莫非,就是那次出行遇到的?
黛玉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这才灵光一闪,想到了茶楼中被她不小心撞到的那个少年。
想到此,黛玉又仔细打量了一眼沐子轩,不错,的确是那个笑的云淡风轻的少年。黛玉才欲脱口而出:“是你!”,却突然回过神来:“不对!当时自己时男装打扮,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黛玉一时惊惧起来。
看到黛玉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沐子轩和水溶面面相觑、苦笑不已。本着早说早利索、早死早托生的原则。水溶尴尬的说道:“林姑娘,说出来还望你不要恼怒,静听咱们的解释,不管如何,咱们必定会给姑娘一个交代的。”
黛玉并不答言,只是冷着脸听他叙说。水溶才想着解释,却被沐子轩接过话头说道:“林姑娘,不瞒你说,子轩自六岁开始,便被蛊毒日日折磨,那种极致的痛苦不是常人可以了解的。很多次子轩都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了百了,可是却不能忘掉母亲临终前的遗言,让我好生活下去。为了达成母亲的遗愿,我咬牙苦苦撑过了一次次的折磨。
后来太后把我接到宫里抚养,皇上更是为了我,找到世外高人传授我功夫来压制毒发的痛苦,这才让我轻松了不少。也正是因为这样,子轩这条命已不仅仅是我自己的了,它还背负着亲情与友情的双重情感,所以子轩要笑着好好的活下去,决不能让这些关心我的人失望。
在茶楼中遇到你时,我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