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说说你先前对我说的养马的事情吧?你确定这事真的靠谱?”

见柴宁问起了这件大事,李墨也不再说笑,点头正色道:“当然靠谱。即便最后不能养马,可一支有实力的水军算是练出来了,除了进行海贸,就算偶尔客串一把海盗,那也不是不可以。”

柴宁闻听这话额头不由冒出黑线,这还没遇上困难呢就已经把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过仔细想想,大周军队里还真没什么像样的水军,要是真让李墨掌握了这支水军,他在大周军中还真就拥有了一定话语权,即便这话语权比较小。

出于对自己未来的考虑,柴宁是支持李墨这个想法的,不过最终能够拍板的是当今圣上,柴宁也不敢现在就对李墨打包票。为了说服当今圣上同意李墨所提出的这个建议,柴宁跟李墨又商量了好一会。主要是柴宁说,李墨听,至于说的内容,自然就是当今圣上的好恶。

投其所好方能事半功倍,不管李墨的意见多合理,多有前景,可要是不得当今圣上在意,那说再说也是白搭。李墨也清楚这一点,自然是认真听,时不时还会插嘴问上一两句。

……

一夜无事

天亮之后李墨一行人就像是什么都不知道一样,带着石光这个李墨身边的新晋帮闲离开了凤来县。

**************************************

京城皇宫

当今天子刚刚上完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就听有人通禀,说是大将军秦八郎求见。秦八郎也是将门之后,他的父亲也是天子当年的战友,对待秦八郎,天子也是一直视做子侄看待,听说他求见,立刻让人将秦八郎领了进来。

“八郎,你不去做正事,跑朕这来做什么?”

“回圣上,微臣此来也是正事。”

“何事?”

“告状。”

“唔?告谁的状?”

“李墨,据可靠消息,这小子未经传召,私自回京,眼下已经在回京路上,估计明后日就会到达。”

“可靠消息?算了,你们这些小辈的事朕懒得管,他回来就回来吧,正好我也有事要找他,他回来了倒省得我再派人去传他。”

“圣上有什么事要找他?”秦八郎好奇的问道。

“……摩尼教。”

第150章 单刀直入

京城秦府

秦八郎回到家中,亲信幕僚汪旦立马迎过来问道:“没达到目的吧?”

秦八郎闻言看了自己的至交兼军师一眼,郁闷的嗯了一声。汪旦见状继续说道:“我说什么来着,早就劝你不要去,可你偏偏不听,这下死心了吧?”

“行啦行啦,事后诸葛亮做起来有意思?”秦八郎不耐烦的打断汪旦的话道。

“你呀,就是认死理,现在好了,小人也做了,结果半点好处也没捞着,还落下个埋怨,你说你图什么许的?”

“哎~你说圣上为啥就不同意呢?难道我配不上婉儿?不是挺门当户对嘛。”秦八郎一脸想不通的问汪旦道。

汪旦:“……”

“怎么不说话?刚才不是挺能说的嘛。”见汪旦忽然不吱声了,秦八郎纳闷的问道。

“你真要听?”

“……难不成你真知道原因?”

“是不是不敢确定,不过把握还是有几分。”

“……你先说来听听。”

“照我看,圣上不愿成人之美,关键还是在你的身上。”

“我的身上?”

“你先别急说话,听我说完。”汪旦见秦八郎想要开口,冲秦八郎摆摆手,继续说道:“依我之见,你不能得偿所愿,主要还是你的身份。这京城有禁军十万,而你手中掌握着三成,而婉儿虽然不是凤鸣军主将,但实际上凤鸣军却是以她为首。一旦让你娶了伏婉,那你手里掌握的力量,那足以影响京城的势力格局。眼下正是立储的关键时期,圣上恐怕不想出现失去掌控的意外。”

“你的意思是说,圣上担心我……”

“你即便再受宠信,可你终归不是姓柴。”

“……那我若是愿意交出兵权……”

“你会吗?”汪旦反问道。作为秦八郎的至交好友,对秦八郎的性子汪旦知道的一清二楚。

秦八郎沉默了,他的确不可能交出手中兵权,倒不是他恋权,而是他与伏婉一个将门遗孤不同,在他的身后,有着一个大家族指望着他。为了一个女子放弃十万禁军中三成的控制权,家族里没有一个人会同意。

“就真的没有法子了吗?”秦八郎不死心的问道。

“两个法子,一是你的情敌突然暴毙,二是你放弃手中兵权。不过我建议你最好什么也不做,就当是你跟婉儿有缘无份吧。”

“……你说的倒是挺轻巧的。”秦八郎苦笑着说道。

汪旦既然是秦八郎的军师,察言观色的本事自然是有的,见秦八郎苦笑,心里便明白这个儿时便认识的玩伴心里已经有了决断,只是一时间还有点不能接受现实。汪旦也不再劝,命下人准备了一些酒菜,打算陪着秦八郎一醉解千愁。

在秦八郎用买醉纪念那段不会结果的单相思时,说着说着就说漏了嘴,跟汪旦提到了摩尼教。汪旦对摩尼教并不陌生,数年前那场南方大乱,只要是个大周的子民都有所耳闻,而汪旦作为秦八郎的军师,所知肯定要比普通百姓知道的更多。

汪旦知道,摩尼教是当今圣上的一块心病。凤鸣军不过两万人,但每年所需的花销也足以供应一支十万大军,由此就可以看出当今圣上对摩尼教的重视。只不过摩尼教行事隐蔽,混迹民间。总是难以抓住确实的行踪。

听秦八郎的意思,圣上似乎有意让李墨来负责摩尼教的事情。对李墨,汪旦并没有什么偏见。他原本就不看好秦八郎,只不过秦八郎固执,他作为好友也不好多说什么。而他对伏婉也视若亲妹,都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伏婉能过得幸福,他这个做兄长的也感到安慰。眼下伏婉的年纪已经大了,有些女子像她这么大早就嫁人生子,而她却始终孤零零的一个人,公务繁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没有能让伏婉瞧得上眼的。现在总算是瞧上眼了一个,汪旦对李墨自然也有所关注。

在汪旦眼里,李墨是个聪明人,虽然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本质倒是不坏。既然视伏婉为妹,汪旦自然不希望伏婉在成亲之后委屈了自己,而李墨的性子却恰好可以容忍伏婉继续去做她想做的事情。光凭这一点,李墨与伏婉就算是良配,因为在大周,没有几个男子可以容忍自己的妻子去抛头露面。

有心想要问问秦八郎详情,却没想到秦八郎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跟汪旦提了一嘴摩尼教的事情以后就呼呼大睡,怎么摇也摇不醒。汪旦见状只能苦笑摇头,吩咐下人将秦八郎扶下去安歇,自己则坐在酒桌旁考虑什么时候去见见那个李墨。

……

此时的京城里已经没有了韩家两位小姐,她们在李墨带兵离开京城不久也返回了杭州,在京城里只留下几名精明的管事负责京城的买卖。李墨回京后并没有去韩家的店铺,而是直接去了柴宁为他安排的住处。按柴宁的说法,既然建立水军这件事暂时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她会想办法请圣上出宫来与李墨见上一面,在此之前,李墨需要想好如何说服圣上的说辞。

李墨也知道柴宁说得话有道理,便安心待着住处,等候圣上的亲临。这一等就等了三天,这一日李墨正琢磨是不是要催催柴宁,就见柴宁急匆匆回来,一见面就对李墨说道:“快收拾一下,咱们马上走。”

“去哪?”

“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李墨记得头回跟圣上见面也是在大相国寺,却没想到那个地方竟然是圣上总去的地方。没有多做准备,这几天时刻准备着,就等着圣上来见。李墨简单收拾了一下,让典二跟何元庆看紧了石光,自己则随着柴宁上了马车,匆匆赶往大相国寺。

……

还是那座寺庙,还是那间禅堂,唯一不同的就是没有了陪客。

“微臣参见陛下。”李墨见到圣上赶忙行礼道。

“此处不是朝堂,那些虚礼就免了吧,过来陪朕手谈一局。”圣上微笑着对李墨说道。

“微臣遵旨。”李墨答应一声,坐在了圣上的对面。

柴宁坐在圣上的旁边观棋,常言道,观棋不语真君子。可柴宁不是君子,自然不需要遵守这条规矩。见李墨跟个闷葫芦似的陪着圣上下棋,却不见他提有关建立水军的事情,不由心里暗暗替他着急。

“宁儿,你若是坐不住,那就出去转转,莫像个猴子一样坐立不安,搅得父皇都无心棋局。”落了下风的圣上无奈的放下棋子对一旁冲着李墨挤眉弄眼的柴宁说道。

“父皇恕罪,儿臣不敢了。”柴宁连忙低眉顺眼的答道。

见柴宁不肯走,圣上也没有再劝,只是望着对面的李墨缓声说道:“李墨,你可知罪?”

“……微臣不知,还请圣上明示。”

“你身为统兵大将,擅离职守,私自回京,这可是要杀头的。”

“大将?大将就只能带五百人?”李墨心里暗自嘀咕了一声,不过面上还是赶忙露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低头认罪道:“微臣知罪,微臣惶恐,还请圣上看在微臣年纪轻不懂事的份上饶微臣一回。”

“噗嗤~”看到李墨那副低头认罪的样子,柴宁忍不住轻笑出声。圣上白了柴宁一眼,问李墨道:“若不是看你不知朝廷规矩,你以为你还有机会在此与朕说话?说说你的想法吧?宁儿虽然对朕说了一些,不过朕还是想要亲口听你说说。”

“微臣遵旨。”

……

老调重弹,不过因为说话的对象不同,这回李墨倒是没有藏着掖着。说什么话是要看对象的,像柴宁这种一出生就被百倍呵护的人不需要说得太清楚,但像圣上这样经历过争储,几乎可以说是一辈子活在勾心斗角中的老麻雀,那就必须把话说得明白。聪明人的通病就是多疑,总是会比旁人多想几种可能。这虽然不能说是坏毛病,可往往聪明人倒霉也正是栽在这上面,想太多了。

李墨希望建立水军的理由很充分,而养马地这个条件也的确令圣上感到心动。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作为皇帝,自然希望自己的国家风调雨顺,国富民强。可想要达到这两个愿望,头一个需要看老天爷的心情,而后一个,则是必须要依靠人为。

想要国富民强,那就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可以算是陆战之王,强大的机动性给了骑兵无限的可能。而这偏偏就是大周的短板。自燕云十六州被契丹人所占,大周就失去了北方的屏障。圣上继位以后无时无刻不想重夺燕云,将来自北方的威胁拒之国门之外。可就是因为缺乏强悍的骑兵,这个愿望始终无法达到。

风险与回报往往是成正比的,而李墨的提议风险小,回报高,圣上需要付出的仅是一个军队的编制以及造船技术的支持,至于资金方面则由李墨自筹。可此事若成,那回报却是极高的,一旦那座耽罗岛上的养马场真像李墨所言的那样好,那不需要十年,大周就可以拥有一支足以媲美契丹铁骑的骑兵。骑兵的强大,就意味着有机会收复失地。

“……你想招多少水军?”圣上沉吟了半晌,这才开口问李墨道。

李墨一听立马知道圣上这是被自己说动心了,连忙答道:“回陛下,微臣想要先招收两万人。当然不是一次招满,而是分阶段的招。因为就算能一次招满,微臣也没那么多钱来养。微臣计划先招五千,然后以这些人为底,逐渐达到目的。”

“五千人……那你不打算招收陆军?”

“陆军肯定也是要得,不过在这两万人中所占比例不高。陛下熟悉军伍,自然清楚这陆战与水战是截然不同。微臣的目标是在将来征服大海,上陆地征战的机会不是很多。”

“所以你才想让朕支持你一些造船的工匠?”圣上笑问道。

“陛下英明。水战首重座船,船只越犀利,水战时越是占便宜。耽罗岛与朝鲜一海之隔,若是朝鲜有任何不轨之举,微臣只需让水军封锁朝鲜海面就可高枕无忧,朝鲜就是再气,他也只能在岸上跳脚。”

“唔……那你需要朕下旨与你?”

“那倒不用,微臣觉得此事暂时不必与外人多说什么,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微臣此次回京,主要目的就是求得陛下的支持,不需要书面支持,只要陛下心里有个数就心满意足。”

“……那你图什么呢?”圣上好奇的问道。

“嘿嘿……一图给陛下留给好印象,毕竟微臣跟婉儿那事还需要陛下同意,二图不叫人小瞧了我,我大周正规军四十余万,微臣想要用一年的时间就让别人刮目相看,也只能另辟蹊径,毕竟大周步军精锐众多,但精锐的水军却一支也无。还有第三图就是微臣有些私心,陛下想必也知道微臣是个不喜欢做赔本买卖的人,而养马,尤其是养优良的战马,在日后的回报还是很丰厚的。”说到最后,李墨露出一丝不好意思。

反倒是圣上,听到李墨最后一个理由时心里也跟着释然了,他才不相信李墨这小子是个一心为公的人呢?是人都有私心,即便是圣人也不例外。再加上大周对水军本来就不重视,水军再厉害也不可能驾驶着船只上岸,而一旦上了岸,精锐的水军也就跟普通的步卒没多大区别了,圣上一点都不担心李墨会有造反的心思。

两万水军真不算什么,搁在大周数量庞大的正规军里恐怕一点浪花都翻不起来,而且这事圣上一点责任都不需要担,可日后却有机会获得源源不断的优良战马组建骑兵。这么一笔划算的买卖,圣上不答应就是傻了。

“回头你可去工部挑选十人作为你的造船大匠,至于造船的船工,你可前往江浙一带自行招揽,朕会知会当地官府,许你便宜行事。”

“多谢陛下信任。”李墨闻言大喜,知道圣上这是同意了自己的提议,连忙行礼道。

第151章 万事开头难

有了圣上的口头支持,李墨原本以为事情会如自己所想的那样顺利,可等他去了工部想要招揽几个大匠的时候,现实却给了李墨当头一棒。

在朝廷工部做事,好歹也算是国家公务员,旱涝保收不说,说出去也好听些。可李墨招人,因为不能现在就把说服圣上的理由说出去,那就只会被当做李墨个人的行为,说通俗点就是到李墨这个私企打工。圣上同意了李墨的提议,甩手掌柜做的那叫一个彻底,只是知会工部尚书不得阻挠李墨的招人行动,却没提给李墨行什么方便。

就是这种模糊不清的知会,让工部虽不阻拦李墨挖墙角的行为,但也不会主动帮忙,一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工匠更是被他们当做宝贝一样提前藏了起来,叫李墨连面都没见着。

在工部一连吃了四五个闭门羹,李墨也是发狠了。他原本的计划是回京告知圣上的计划,以免自己以后的一些举动引起圣上的误会,以为他招兵买马是想要造反。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至于在工部招人这件事,说实话只是顺带,能招到最好,要是招不到,李墨也不会感到有多么遗憾。

这世上的能工巧匠不计其数,不是全都待在朝廷的工部做事。工部藏着掖着好手不让自己挖走,老子还不稀罕呢!

心里发狠的李墨干脆不再去工部挖人,转而开始把目标放到了民间。对于造海船,李墨一窍不通,可对于海上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他却比别人要知道得多。曾在那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过,专精的没有,但多数事情都知道一些,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万金油,什么都知道点,什么都不专精。

冷兵器时代的水战,并不像后世那样复杂,一般流程就是先射箭,后跳帮,凭借人数和个人的武力达到夺船的目的。而在李墨眼里,这种程度的水战也就是将战斗的地点从陆地搬到了水上。李墨对日后水战的看法,应该是极可能利用远程武器直接将对手击败,展开肉搏应该是无奈之举。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李墨对将来自己手上的战船要求很高,新式的战船就应该是移动的炮台,而不是运人的工具。不过终归现在还是冷兵器为主的时代,火药时代还早的很。虽说李墨知道火药的配方,可火药那玩意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没见老诺为了研究这东西都被炸的缺胳膊断腿,李墨不是一个为了科学可以奉献一切的主,他还不想为了促进武器的现代化而失去身上的某些零件。

美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既然没办法从圣上那里借力招揽到对自己有用的人才,那就只能使点俗套的法子,花钱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些工部的工匠不是不鸟他这个个体户吗?没关系,老子花钱买一些人才。工部一个月给工匠的月饷是一个月三贯,老子就一个月三十贯,就不信有本事的人不动心。

招贤榜一贴出去,京城上下立马就轰动了。一个月三十贯,都快赶上一部侍郎的月俸,工部里的那些工匠说不动心是假的。只是先前他们对李墨的态度太过冷淡,以至于他们此时即便心动也不好意思行动,结果就便宜了那些有本事但却没什么门路的人。

李墨设立的招聘点人头攒动,除了上百来应聘的,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