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起耶律习泥烈的尴尬处境,耶律雅里如今可算是风光得很,西京留守说得好听是耶律习泥烈,但实际上还不如说是耶律雅里。城里城外的地方武装都支持耶律雅里,而那些人手中的人马,也都是交给耶律雅里指挥。

耶律习泥烈与耶律雅里最大的不同,就是耶律雅里得到了李墨的支持,有了李墨的支持,耶律雅里就可以通过银钱交好当地豪强,从而为进一步的控制那些当地豪强打开局面。李墨的钱不是那么好受的,那些地方豪强一开始收到耶律雅里的礼物无一例外是感到满意,可等到手下那些士兵吵闹待遇太低的时候,那些地方豪强才生出悔意。

但凡是有本事的人,谁不想把日子过得好一些呢?耶律雅里在到达大同府后,凭借李墨支持的银钱,在大同府内着实招募了一批勇士。与耶律习泥烈的来者不拒不同,耶律雅里所招纳的人都是做事有底限的人,在收了耶律雅里给的“买命钱”以后,这些人是真的就把命卖给了耶律雅里。

那些地方豪强之所以现在如此顺从耶律雅里,最大的原因就是如今的耶律雅里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哪怕这些人联合起来也不会是耶律雅里的对手。

“二哥认为我们该怎么办?”耶律习泥烈低声问耶律雅里道。

随着耶律习泥烈这一问出口,他自己心里明白,西京留守这个位置是拱手让人了。耶律雅里似乎也料到了耶律习泥烈会这么说,沉声答道:“还能怎么办?一战而已。”

回答了耶律习泥烈的问题,耶律雅里又回身看向听到他说要战而面露犹豫之色的众豪强,冷声说道:“别说我没提醒你们,金人是什么德行想必你们自己心里也清楚。若是普通百姓,下场无非是为奴为仆,可若是你我这样的辽国权贵,下场会怎样,想想耶律余睹在降金之后是什么待遇,就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原本地方豪强里还真有人怯战,甚至还动了把耶律雅里和耶律习泥烈给生擒活捉献给金人的念头。但耶律雅里提到了耶律余睹,这不由得让众人不考虑那帮金人是否真的值得一信。

想当初耶律余睹叛辽虽说事出有因,但自降金以后也没有三心二意,与辽国的战争从来就没含糊过。可即便这样卖力,但却依然得不到金人的信任跟重用。自己在辽国也就是个地方土财主,力量不足,财富倒是挺足,这无异是给自己招灾的祸根。

听说金人向来没有携带粮草辎重的习惯,通常都是依靠劫掠,那自己家中几辈人积攒的财富合着都是给金人准备的,而且金人似乎好淫人妻女,每战结束都有将所俘酋首的妻女赏赐给士卒发泄的传统,这似乎是任何一个心理正常的男人都不会容忍的事情。

李墨早先派人在西京道各处散播流言的行为在这时起了作用。地方豪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钱财跟家人,而金兵的到来明显就是奔着这两样来的。先不说金兵会不会真的像李墨让人谣传的那样禽兽,总之耶律雅里眼前的这帮豪强不愿去赌。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们信了。

……

见手下这帮人的意见终于统一,耶律雅里这才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固守待援。众人闻听此言不由暗松口气,说实话,他们是真怕从耶律雅里蹦出要跟金兵在城外决战的话。金人野战无双已经成了大多数契丹人的共识,没办法,天祚帝一次次的失败早已将契丹人的自信心给打击没了。

眼下见耶律雅里决定固守,众人不由纷纷点头赞同。让他们出城跟金兵一战他们胆气不足,但龟缩在城中坚守那还是没问题的。

“二皇子,方才你说咱们要固守待援,这固守咱们都懂,可这援兵在哪?难道中京道方面传来了好消息?”有人出声询问耶律雅里道。

耶律雅里闻言看了出声的那人一眼,答道:“中京道那边自顾不暇,所以我们还是趁早不要指望为妙。我说的援军,不在东南,而在西北。”

“西北?……莫不是丰州李家?”方才出声询问的那人想了想后两眼一亮,脱口问道。

“正是,实不相瞒,到了此时也不必瞒你们了。其实早在这次金兵入侵之前,已经有过一拨金兵到来,那支金兵原本是打算在金兵攻打中京道时对我西京道发难,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他们途经德州时叫丰州李家察觉,与半路伏击,除了金兵主帅完颜翰鲁生死不明外,那支人数达到两万的金兵被丰州李家带兵尽数歼灭。”

这个消息还真是如同一剂强心针,顿时就让众人的心气得到了提升。对于丰州李家的二次崛起,在西京道的权贵中已经快成为一个神话。原本丰州李家连续两位家主遭遇不幸,家族没落在当时几乎已成定居,但谁也没料到李家竟然还有一个合法继承人存活于世。早些年失去音讯的李家二公子带着五千精悍之士回到了丰州,一战就灭了家族中的叛逆,稳住了人心,随后便是叫人感到瞠目结舌的大发展。

当所有人回过神来的时候,丰州李家已经成了不可遏制的庞然大物。钱粮无数,兵强马壮,只可为援,不可为敌。原州的臣服成了丰州李家向外扩张的开始,先是德州,再是云内、东胜,不客气的说,如今的丰州李家已经成了西京道半壁江山的主人,这次大同府想要渡过此次危机,还真的只能指望人家。

耶律雅里此时就是众人的主心骨,毕竟众人心里都清楚,耶律雅里就是李墨在大同府的代言人,而那个耶律习泥烈,则是感受到了众人同情怜悯的目光。

说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可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是无用。如今的耶律习泥烈已经没了当初刚来大同府时的雄心壮志,那次耶律雅里与自己的一次长谈,随着那些信誓旦旦支持耶律习泥烈的人转头支持耶律雅里而被耶律习泥烈结束。

此时的耶律习泥烈已经不打算去争什么,二哥已经跟他说好,只要他乖乖合作,到日后即便不能手握权柄坐镇一方,但富贵一世还是可以保证的。

人,要懂得知足。在吃了一次贪心不足的亏以后,耶律习泥烈学乖了,一心跟随二哥耶律雅里的脚步,不打算再三心两意。至于远在南京道的耶律定,耶律习泥烈至始至终就没有指望过。

无视那些或同情或取笑的目光,耶律习泥烈问耶律雅里道:“二哥,那眼下我们要做什么?”

“自然是备战。眼下金兵距离大同府尚远,我们必须要在金兵到来之前做足准备。你们马上出城收拾家当,我会在城中给你们准备地方安置。”耶律雅里后半句话是对住在城外的众人说的。

即便耶律雅里不提此事,众人也不打算继续待在城外。金兵来了,如狼似虎,留在城外等金兵上门抢啊?此时待在城里才是最安全的。

打发走了那些急于出城收拾家当的人,城主府中就剩下耶律雅里跟耶律习泥烈两兄弟。两兄弟也没闲着,分头行事,耶律雅里去组织人马分派守城任务,耶律习泥烈则派出数队快马前往丰州求援。而耶律两兄弟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与众豪强商议对策的时候,城中一处民居内,早已有人放出了数只信鸽。

**********************************************

怀安

四万金兵正在向着大同府的方向挺进,此次领兵将领名叫完颜宗弼。这个名字或许听着叫人感到陌生,换个名字就应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岳飞传里的金兀术,就是此人。

完颜宗弼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也有说是第六子的。不管是第四子还是第六子,完颜宗弼都是他们这一代人中的佼佼者。此次金兵会在攻打中京道的百忙之中抽出人马攻打西京道,原因就是完颜宗弼在巡营的时候遇到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组织的完颜翰鲁。从完颜翰鲁的口中,完颜宗弼知道了在西京道的德州,除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亲自接见了完颜翰鲁的完颜阿骨打原本是打算让完颜宗翰走一趟西京道的。毕竟相比起此时的完颜宗弼,完颜宗翰要显得更加老练,行事也更加稳重。可完颜宗弼却不乐意了,他与完颜宗翰论关系那是远房的堂兄弟。可在金军中的地位,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完颜宗翰是自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那时候开始就追随左右,而完颜宗弼现在不过是军中新秀。

一个是沙场老将,一个是军中新秀,新秀不甘位居人下,自然是要主动请战。完颜阿骨打见亲儿子主动请战,那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便答应了完颜宗弼的请战,让其领兵四万,征讨西京道。

第240章 大战在即

德州

耶律余睹站在城头目送大军前往大同府,脑海中不由想起了之前与李墨的一番谈话。他原本就不是个有多大野心的人,可现实却是一步一步将他逼得走投无路。辽人恨他,金人不信任他,西夏人瞧不起他,天地虽大,可耶律余睹却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处。

被俘之后,耶律余睹想过一死百了,一个人活成了这样,还不如死掉算了。好在耶律余里衍这个侄女没有瞧不起他,及时出面打消了耶律余睹去死的念头。亲情,是最能够抚平一个人内心伤痛的良药,耶律余睹的家人早就被天祚帝给斩尽杀绝,唯一还能算是亲人的,就只剩下耶律余里衍一人,而耶律余里衍虽然兄弟姐妹尚在,但终归都是同父异母,心里还是隔着一层,要说亲近,还是要说耶律余睹。

原本耶律余睹并不想继续抛头露面,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在辽国虽然有不少人同情自己,但更多的人却是将自己视作叛逆。答应耶律余里衍不自寻短见以后,耶律余睹原本打算就此隐姓埋名的过后半辈子,却不想李墨就在这时找上了门,请他出任德州城守。

“你能信任我?”耶律余睹得到李墨的邀请后只问了李墨这一个问题。而李墨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耶律余睹一句,“除了我这里,你还能去哪?”

好一针见血的问题,问得耶律余睹哑口无言的同时也让耶律余睹对李墨有了那么一点希望。这些年的遭遇早就让耶律余睹变得神经异常过敏,若是李墨真的回答自己信任二字,那耶律余睹扭头就会不告而别。

可偏偏说出了耶律余睹的现状,是啊,耶律余睹还能去哪?在辽国境内自立?无钱无粮的他根本就招揽不到追随者。返回金国?金国本来就不信任他,总惦记着要找机会除掉他,他回去跟羊入虎口又有什么区别?

思前想后,耶律余睹发现除了投靠眼前的李墨,他竟然没有第二个选择。侄女耶律余里衍并没有告诉耶律余睹有关李墨的真实身份,所以在耶律余睹眼里,李墨就是一个想要借此乱世打下一片天下的人杰。而从李墨在丰州的所作所为来看,耶律余睹也更加确定自己的这个判断。

有耶律余里衍在,耶律余睹倒是不担心到最后会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为了自己的后半辈子,耶律余睹只能接受了李墨的任命,成了新一任的德州城守。不过虽是城守,但耶律余睹却手中无权。兵权掌握在杜胜、鲁达的手中,民权也被许贯忠所掌握,耶律余睹在德州的最大作用就是安抚人心。毕竟城中主要官员都是汉人,那些平日里自觉高人一等的契丹人此时会心里发虚,担心汉人会趁此机会找他们麻烦。

李墨不是种族主义者,在他看来,所谓的敌人,简单来说就是跟自己作对的人,不分种族或者国家。而所谓的自己人,自然就是与自己友好相处,和自己一同并肩面对困难的人。无论是在丰州还是在德州,乃至得手不过数月的云内州跟东胜州,李墨之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当地的人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李墨讲究一视同仁,不管你是什么种族,只要你遵守李墨订下的规矩,那你就是合法的良民,而那些触犯的规矩又不肯低头的人,自然就是李墨严厉打击的对象。一手甜枣,一手大棒,恩威并施之下自然事半功倍。

如今的丰州已经被李墨给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在李墨刚到丰州时还想跟李墨捣乱的五部族如今已经对李墨马首是瞻,而原州的萧家此时也早已对李墨俯首称臣。而德州有了耶律余睹在,李墨也不需要担心当自己在与金兵交战的时候出现意外。至于云内州跟东胜州,这两州位于后方,此时虽然指望不上出力,但只要保证不后院起火,那李墨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

此次出兵救援大同府,出兵的主力就是李墨所在的丰州军,得知金兵领兵大将是完颜宗弼,李墨一开始并没有想起这人是谁,但等知道这完颜宗弼的女直名是兀术时,李墨立刻对号入座,把完颜宗弼当做了儿时听的评书岳飞传里的大反派,金兀术。

不管这完颜宗弼是不是真的金兀术,李墨这回的对手都是他。毛爷爷说得好,在战略上要藐视对手,但在战术上要重视对手。为了对付领兵前来的完颜宗弼,李墨这次也算是下了血本。虽然没有带上像杜胜、鲁达这样的沙场宿将,但随同李墨出征的同样也不是泛泛之辈。

准备了这么长时间,耗费了无数的钱粮,为的不就是练出一支可以与金兵抗衡的野战军。这次金兵派出了四万人马,其中虽然还夹杂着不少杂牌军,可这回也算是李墨摆开阵势准备与金兵正面硬碰硬的第一仗。

兵法有云,义正合,以奇胜。在此之前的两次与金人的交战,李墨都是仗着取巧得胜,可与金兵当面锣对面鼓的打一场硬仗却是没有。而一支打不了硬仗的军队,是上不得台面的。李墨很清楚他日后不可能次次都可以通过出其不意取胜。

前两次的出兵是为了培养士兵的自信,而这次出兵则是为了锤炼士兵的意志。高宠、孙安、卞祥这三员大将被李墨寄予了厚望,这次的主力也是这三人。自到了丰州以来,李墨可算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招兵的时候再也不需要顾忌,而相比起大周内地的兵源,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汉家男儿更符合李墨此时的招兵要求。

丰州在后世位于内蒙古境内,城外那就是草原,平时要是没有马匹代步,走也把人给走死了。所以李墨手下的骑兵,在此时得到了******般的发展。李墨什么都不缺,办事自然事半功倍。

寻常百姓其实并不在乎身属哪国,他们在乎的其实更多是自身的利益。说直白点,那就是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肯为谁卖命。爱国主义教育在李墨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还未曾被人重视。也正是托了这个福,李墨才能迅速扩充自己的军队,达到掌控眼下所占这边区域的需要。

李墨的大军还是以汉人为主,不过这里所指的汉人并不单单是指跟随李墨从大周来到丰州的汉人。当年辽人占了燕云十六州,生活在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也因此成了辽人治下的百姓。随着这么些年过去,生活在辽国境内的汉人大多数已经称自己为汉儿,而称南方的汉人为汉人,借此区别二者的不同。

而李墨到达丰州以后所招募的汉人,其实都是北地的汉儿。虽然这些汉儿还是汉人,但因为受到游牧民族的影响颇深,所以他们的骑术要比生活在南方的汉人要强得多。熟能生巧,与拿骑马作为训练的汉人相比,汉儿已经将骑马作为了生活的一部分,那自然要精熟上许多。唐斌与郝思文所统领的骑兵大部分就是这些汉儿。

为了对付金兵的重甲,李墨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不计代价。这也就导致了李墨手下的兵种繁多,唐斌与郝思文的骑兵主要是轻骑兵,杜胜的骑兵主要是重骑兵,而孙安的骑兵则是被李墨寄予厚望的翼骑兵。而除了这三支用途不同的骑兵外,在步军方面李墨也没偏心,卞祥的陷阵军,鲁达的陌刀手,以及这次被李墨给派下去带兵的何元庆所率领的破甲军。

这次出兵,李墨除了留下花逢春看家外,人在丰州的大将都被李墨给带上了。准备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到了考试的时候,自然是要倾巢而出,全力以赴。而就在李墨率兵前往大同府参加会战的路上,完颜宗弼的大军也已经到了位于大同府附近的白登山脚下。

金兵之所以会进军如此迅速,不是完颜宗弼已经得知了德州出兵的消息,而是这一路上所遭遇的阻碍实在不值一提。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早已令大多数契丹人胆寒,而在金兵入侵之前,西京留守耶律习泥烈除了大同府外,对于其他地方的掌控力实在太弱,以至于金兵刚到,那些各自为政的地方纷纷开城纳降自保,哪有勇气与金兵为敌。

眼看着大同府已经近在眼前,完颜宗弼此时可谓是春风得意,原本刚进入西京道的时候完颜宗弼还担心会遭遇辽人激烈的抵抗,但没想到在自己下令屠了两座小城以后,辽人的胆气似乎也随之化解消融,这一路过来,尽看到一张张谄媚的笑脸,看的完颜宗弼都有点想吐了。

“宗弼,莫要轻敌,真正的硬骨头咱们还没遇上呢。”跟随完颜宗弼一同前来西京道的完颜翰鲁好心劝说完颜宗弼道。

“翰鲁,等咱们拿下了大同府以后,我就随你去德州会会叫你吃了亏的家伙。你放心,你的一箭之仇,我肯定会让你去报。”完颜宗弼随口对完颜翰鲁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