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自吹自擂。”伏婉难得流露出小女儿的神态,轻哼一声道。

“哎呀~没想到再过九个月我就要当爹了,回想我们刚刚相遇的时候,仿佛就在昨天,这一切就跟做梦一样。”李墨笑着将伏婉搂到怀中,感慨的说道。

“你还好意思提那时候,哪有你那样刚见面就解人腰带的?”

“呵呵……不解腰带又上哪讨你这么如花似玉的媳妇呢。”

“哼,你就一张嘴厉害。”

“谁说的?我其他地方也是很厉害的,你难道还不知道?”

伏婉受不了李墨的流氓话,挣扎着想要起来,李墨连忙劝道:“小心,小心,不要动了胎气。”

“……李墨,你希望是男孩还是女孩?”伏婉假意挣扎了片刻便不再挣扎,开口问李墨道。

“男女都无所谓,关键是这孩子是你跟我的爱情结晶……”

“大人……哎呀……我没看见,我什么都没看见。”推门进来的凤卫一见屋里的情景立刻捂着眼叫道。

“行了,别瞎嚷嚷成吗?搞得好像我跟婉儿在白日宣淫似的……嘶……”

教训了不会说话的李墨,伏婉也不起身,继续坐在李墨腿上问进来的凤卫道:“有什么事吗?”

“回将军的话,船队左侧发现情况,有一艘战船正在靠近,联络过后得知是海军中的阮小七校尉想要拜见大人。”

“小七?他有什么事?”李墨闻言一愣,纳闷的说道。一旁伏婉说道:“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哦,那夫人稍待,为夫过会再来陪你。”

等到李墨走后,凤卫羡慕的对伏婉说道:“将军,大人对你可真好。”

“怎么?春心动了?他手下那些亲卫不少,要不要挑一个把你许配出去?”伏婉闻言笑道。

“……将军,你学坏了。”凤卫脸色微红的说道。

……

“小七,什么事这么着急见我?”李墨见到阮小七后一边招呼小七坐下说话一边问道。

阮小七也不客气,阮氏三兄弟,就属他跟李墨的关系最亲近,别人都喊李墨大人,而在私底下阮小七跟李墨却是兄弟相称。

“哥哥,这不是你要走了,没给咱们海军交代新的任务嘛。如今朝鲜也归咱大周了,咱们原本负责监视朝鲜的人手就闲了下来。”

“呵呵……闲不住的,小七,这天下大海要比陆地大得多,只不过如今航海技术不行,让你们去太远的地方我不放心,等再过几年,咱们把家门口给料理干净,到时你是想要往南还是往北,我都不拦你。”

“那眼下呢?”

“眼下啊,朝鲜既然拿下了,那回头你们海军就把目光瞄准日本,记住,不是让你们去攻打日本,而是先把日本四岛附近的海盗料理了。”

“哥哥好像对日本很了解。”

“略知一二,日本有四岛,九州、本州、四国、北海道。而这四岛中,本州最大,你们暂时不用去管,关键是把剩余三岛的附近海域给收拾利索了。”李墨闻言对阮小七说道。要说对日本的了解,大周的人还真没李墨了解的详细。此时日本给人的印象是恭谦有礼,但李墨却清楚这不过是假象,想想后世那一场场有计划的屠杀,说不恨日本人是不可能的。可李墨同样也不会因为后世日本人所犯下的错误就去惩罚今世的日本人。说要对付日本,不过是为了防患于未燃。

此时的日本正处在平安时代末期,武家抬头,源平二家势同水火。不要以为说到源平二字就是指源义经跟平清盛,早在他二人的祖父甚至更上一辈,两家就已经对上了。不过眼下李墨所身处的时代,别说源义经还没出生,就是他的父亲源义朝现在也还没人影,源家当家作主的是源义经的祖父源为义。

李墨为什么会这么清楚这些事情?倒不是李墨能够未卜先知,而是在没过来这边之前,日本人好的不学,偏偏学韩国棒子乱认祖宗,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说成是源义经,而且还说的有鼻子有眼。李墨一时好奇,就查了一些资料,这才知道了这些事情。

此时的日本比起后世很好对付,其实后世要单独对付日本也不难,可问题是就有那么一些国家见不得中国好过,要靠日本这条看门狗盯着中国。打狗须看主人啊,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不好动手打狗。

可现在就不同了,日本还处在小农经济,庄园式的经营,虽有个所谓的天皇,但实质上却如同一盘散沙,十分方便去侵略。而且日本还是个岛国,只要封锁海路,想要依靠自身发展起来基本上不太可能。在李墨的眼里,日本就是一座天然的大监狱,等日后把那些野心家都扔到那座岛上去,由得他们折腾,只要没船,他们就祸害不到旁人。

阮小七自然不知道李墨的邪恶用心,即便知道他也不在乎,在他心里,自己今时今日的一切都是李墨给的,要不是李墨当初亲自登门邀请,自己兄弟三个不是在湖边打渔就是奈不得寂寞落草为寇,哪像现在,高官得坐,骏马得起,家乡的人提起自己兄弟三个谁不翘起大拇指说声好。

仗义多是屠狗辈,李墨之所以喜欢跟草莽之人来往,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你对这些人真诚,他们回报给你的就是真诚,哪怕你要带着他们去过刀山,滚火海,他们也会舍命陪你走上一遭。

如今的李墨,陆上的力量基本上都去了辽境内的丰州,那是李墨最后的安身之所,不好好经营可不行。而在水上的力量,那就是阮氏兄弟这些人组建的海军。李墨很有先见之明,海军发展至今,以耽罗岛为中心,海军已经具备了自给自足的能力,专门的造船工匠,专门的船只设计人员……哪怕有一天李墨真跟朝廷闹翻了,也不怕朝廷动手卡脖子。

既然是自己人,李墨跟阮小七说话就没有藏着掖着,如今这渤海就是李墨的天下。而随着金国的崛起,海军不是想要找个对手吗?那就找金国练练手好了。金国的海岸线很长,但海上却几乎没有任何防备力量,李墨的海军可以在任何地点登陆烧杀劫掠一番后再扬长而去。

金国在挨了揍以后肯定会想要打回来,这些年尽揍人了,什么时候遇到过光挨揍不能还手的情况。倒是肯定会想要发展自己的海军,可这样一来,势必会在内部出现争持。毕竟军费就那么多,原本是一家独吞,这时候要跟别人分享,搁谁心里都不愿意。

让海军去骚扰金国的海岸线只不过是李墨的一招闲棋,有用最好,没用也不影响大局。朝鲜落入掌中,李墨事先设想的三面包夹金国的想法已经实现,即便辽国的耶律定真的撑不住了也不打紧。

阮小七一路护送着李墨到了登州,这才率领自己的船队离开。李墨也不打算去干扰阮小七,对海军,李墨是给了极大的自主性,给出一个目标,限定一个时间,至于如何完成则是阮小七这些人自己的事,李墨一般极少插手。

……

如今伏婉有了身孕,自然不能骑马,为了照顾媳妇,李墨也没有骑马,扶着伏婉上了让人专门安装了减震材料的马车,队伍出发。一路上拒绝了无数当地官员的拜访,李墨一行人直奔京城。

而京城此时也是张灯结彩,努力营造着喜庆的气氛。的确是值得让人高兴的事情,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为朝鲜归附感到高兴。官员高兴那是因为开疆扩土这种大事是要被载入史册的,他们这些人有机会名垂青史,而百姓高兴则是朝廷军队厉害,这就意味着足以保护他们不受外族的欺负。

“婉儿还要多久才能回来?”皇宫之内,圣上已经不止一次的询问这个问题了。徐和闻言笑着说道:“应该会比以往要晚一些,毕竟如今有了身孕,不能像以往那样纵马疾驰。”

“对,对,那样容易动了胎气。……徐卿,你说我要不要派些人去照顾一下婉儿?”

“应该不用吧,以李墨那小子的机灵劲,这些事情他会考虑到。”

“哼,一个毛头小子知道什么。”

第278章 独善其身

伏婉虽非当今圣上亲生,但圣上投注到伏婉身上的关爱甚至超过了其他亲生子女。一想到当年吵嚷着等长大以后要做大将军的小女娃如今也即将初为人母,圣上就忍不住感叹时光如梭,几乎就是这么一眨眼的工夫。

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当今圣上也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至,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为自己的后事做安排。按照李墨的想法,胖子的最大威胁就是他那三个兄弟,因为圣上对当今朝堂看得紧,所以三个如今已经封王的皇子在朝堂上的实力并不强,可正是因为朝堂上无法得到发展,这三个不安分的主才会将目光瞄向了民间。这些年下来,也不知他们在民间网罗了多少亡命徒,将他们留在京城还好说,一旦让他们离开京城,那就等于龙归大海,保不齐就是一场动荡。

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可这话李墨偏偏却不能说,当今圣上已经不再是初登帝位,杀伐果断的那个圣上。人之将死,自是希望子女围绕膝前。李墨也知道当今圣上的心思,只能暗中命人盯紧三个皇子,以防他们潜逃出京。

……

伏婉回京了,引起了京城人氏极大的轰动。而作为伏婉的丈夫,李墨也在被那些以前爱慕伏婉的年轻俊杰们羡慕嫉妒恨着。

此时伏婉刚刚怀孕不足两月,自然也不可能显得行动不便,但李墨却已经将伏婉当做即将临盘的女人,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照顾的是无微不至。伏婉享受着李墨的照顾,哪怕根本不需要旁人搀扶。

既然回了京,那自然是要去拜见圣驾,不过先公后私,先要把正事办完,才能再叙私情。原本李墨不想让伏婉随自己去皇宫复命,只是伏婉坚持,李墨也只能由她。夫妻二人来到皇宫正殿,不等圣上开口,李墨先说话了,“启禀圣上,微臣爱妻身怀有孕,不耐久站,还请圣上赐座。”

“放肆!朝堂岂可无理取闹!”礼部尚书不等圣上开口就抢先呵斥道。

“王大人何出此言?”

“圣恩岂可索要。”

“为什么不能要?难道以我所立之功,要给座位过分了?王大人,圣上都没说话,你蹦出来做什么?显你能啊?”

礼部尚书王大人被李墨给气得胡须直颤,这个不识好歹的东西,一点都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想当今圣上是什么脾气,他乐意给的自然会给,可他要是不想给,你敢强要就收拾你。

“李墨,不可对长辈无礼。”圣上终于开口了,喝斥了李墨一声,随后命人搬来一个绣墩让伏婉坐下。

“多谢陛下赐座。”李墨扶着伏婉坐下,不忘向圣上谢恩道。

“行了,知道你疼媳妇,先说说此去朝鲜的收获吧。”

“是,臣遵旨。此去微臣奉命前往朝鲜经略,历时三月有余,如今朝鲜基本平定,朝鲜王王俣已被微臣带回京城,只等朝廷选定良辰吉日,就会献上国书,去国归附。”李墨话一出口,顿时就叫朝中半数官员大吃一惊。本来有关朝鲜的事情就只有几位重臣知道,而如今真相大白,百官这才知晓眼前这李墨究竟干了怎样一桩大事。

“可有什么波折?”圣上没理会百官的交头接耳,开口问道。

“回圣上,要说波折还真有那么一点,虽说图谋朝鲜也不是一天两天,可在收复朝鲜北部的时候,还是遇上了一些意外。盘踞朝鲜北部的金国也趁机南下想要侵占朝鲜,虽这次被微臣击退,但金国狼子野心,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还请朝廷早作准备。”

相比起李墨,满朝文武了解金国这个新兴国家的人并不多。其中就有人开口对李墨说道:“李大人,朝鲜不过一蛮夷之地,金国既然想要,分他一些就是,何必非要刀兵相见,徒为大周新树一敌?”

“敢问阁下是哪位?”李墨闻言冷声问道。

“下官耿南仲。”

“哼,圣上明鉴,此等鼠目寸光之辈有何资格站立朝堂,还请圣上下旨将其逐出。”李墨此言一出,顿时引来百官哗然,耿南仲更是对李墨怒目而视,要不是考虑到自己打不过李墨,他肯定会挽袖子找李墨切磋切磋。

“都吵吵什么?这是朝堂,不是菜市场,都给老子闭嘴!”李墨大喝一声,还别说,他这么一叫嚷,还真让百官暂时息声。一旁的伏婉见状心里觉得好笑,可此时又不好出声,只是笑看着自己的如意郎君。

开口震住了百官,李墨不等百官反应过来就对圣上说道:“启禀圣上,在微臣眼里,国家之事无小事,寸土必争,锱铢必较。”说到这李墨看向耿南仲,冷笑着说道“仔卖爷田不心疼,朝鲜是大周的,谁想拿大周的东西去做人情,都是痴心妄想。”

“李大人,你似乎对金国毫无好感。“礼部尚书王大人开口说道。

“那是自然,金国上下不懂礼数,强者为尊,我大周所讲的礼义廉耻在他们眼中不过是懦弱的表现。如今我大周北方的辽国已被金国打得奄奄一息,一旦辽国被灭,金国的下一目标肯定就是我大周,此时不趁机想办法削弱其实力,难道还要去养虎为患吗?“

“李大人有些危言耸听了吧?“户部尚书候蒙开口说道。

“危言耸听?依我看是诸位大人乐观过头了。女直人出自黑山白水之间,生存环境的恶劣给了他们一副好身板,再加上其民风彪悍,悍不畏死,所以女直人的人口并不是很多。”

“既然人数不多,又如何能成我大周日后的心腹之患。”

“七十万输给了两万,这种事在诸位大人看来如同天方夜谭,可这偏偏却是现实。虽然不可否认辽国存在指挥失当,主君与群臣之间离心离德等客观原因,但女直人可以凭借两万人击败辽国的七十万大军,这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女直人彪悍贪婪,就如同一伙不知满足的强盗。与其为邻,不趁现在多做几手准备,难道要等他拿着刀子冲进了我等的家园再后悔不成?”

“一派胡言!李大人言说女直人蛮横无理,却不知早在前几日金国已派使者前来商议结盟之事。”耿南仲冷声喝道。

“结盟?那不过是为了麻痹我等,好叫他可以心无旁骛的收拾辽国而已。一旦辽国被灭,下一个遭殃的必是我大周。”李墨不屑一顾的答道。

“呵呵……李大人是否有些太过杞人忧天?”

“非是我杞人忧天,而是诸位大人太过天真了。”

……

看着李墨在朝堂上“舌战群儒”,坐在一旁的胖子不免提李墨捏了把汗,偷眼观瞧坐在皇位上的父皇,却发现自己的父皇此时看得是津津有味,似乎并不在意李墨的殿前无礼。

见到父皇并不生气,胖子为李墨悬着的心放下一半了,而此时的群臣也已经被李墨左一句天真,右一句幼稚给刺激的快要失去理智,纷纷撸胳膊挽袖子的准备跟李墨“讨教讨教”拳法。

这里是朝中文武百官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圣上当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上演全武行。一声怒喝,殿前武士就冲了进来,把被李墨刺激的失去理智的几位年轻官员给制住。

“成何体统!你等皆是我大周官员,难道连一点礼数都不懂了吗?来人,拉下去一人十杖。”圣上满脸怒色的下旨道。

“圣上且慢,微臣有话要说。”李墨见状急忙叫道。

“怎么?你还想求饶不成?”

“圣上误会了,十杖对微臣来说不算什么,一点皮肉伤而已。只不过眼下微臣爱妻身怀有孕,身边不能少了照顾之人,这十杖能不能先记着,等微臣爱妻产子之后再打?”

“无耻!妄你李墨身为男子,遇事竟用妻子说事。”耿南仲听了大骂道。

“耿大人既然这样认为,那这十杖就由你代劳如何?”

“荒唐,为何我要代你受过?”

“既然你不肯代劳,你废什么话?与你有何相干?”

“哼,耿某就是看不惯你这种小人行径。”

“哎呀~疼爱自己妻子难不成是小人行径?那耿大人在家肯定是个君子。”

“你,牙尖嘴利,一派胡言。”耿南仲被气得指着李墨骂道。

“知道我牙尖嘴利还找我吵,你这不就是犯贱嘛。”

“都住口!殿前武士,还不把这些人拖下去。”圣上有些头疼的喝道。

“圣上,圣上,十杖不行,那就先二十杖成不?”李墨任由两个殿前武士拖下了殿,嘴上还在讨价还价。

“拖下去,拖下去,赶紧拖下去。”

随着李墨跟一帮年轻官员被拖下殿,殿中的气氛比起方才的喧哗要安静了许多。圣上扫视了一眼群臣,开口说道:“诸位爱卿,你等对金国前来结盟一事有何看法?”

“金国灭辽恐怕已成定居,据臣所知,辽国新帝耶律定此时虽在中京道率兵与金国主力相抗,但辽国大势已去,恐人力难以回天,被破只是时间问题。此时金国主动派人前来示好,微臣觉得不妨答应下来……”礼部尚书王大人闻言说道。

“王大人此言在下不能苟同。居安思危,李墨此人虽然态度有些嚣张跋扈,但在朝廷大事上却从来不曾夹杂私心。这次在对金国的态度上却如此坚持,恐怕也不是无故如此。更何况辽国虽与我大周这百多年间打打和和,但毕竟知根知底,突然换了金国这个新邻居,万一这金国真如李墨所担心的那样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