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位了,但却还没做稳当,原因就出在胖子的那三个兄长身上。

那三位都不是省油的灯,为了那个位置处心积虑多年,到最后却眼睁睁看着最小的四弟捡了便宜,搁谁心里都难以接受。原本他们还指望着等太上皇大行之后跳出来闹事,可没想到太上皇也不知听了谁的蛊惑,竟然搞了一出禅让的“闹剧”,以至于他们之前准备的诸多手段此时都用不上了。

朝中百官之所以会有站队的举动,那是因为一旦站错队就有可能招来灭门之祸,可现在太上皇亲自将继位者扶上马,送一程,这样一来朝臣自然就知道该如何站队了。站在新皇帝身边可以在人身安全的同时保住富贵,而站在其他人身边却还有一定的风险。在无法肯定将来一定能成功的前提下,官员中的人精是不可能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搏一把的。

一个小小的禅让之举,就让三个皇子之前的所有努力付诸流水,眼看朝中已经尽是那些宣誓效忠新帝的小人,三个皇子若是不想往后终老在京城之内,只能另想他法。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出现了共同的敌人以后,三个平时见面都懒得打招呼的人此时却秘密聚集在了一起商议对策。

京城待不下去了,必须趁早脱身,越迟越对自己不利。此时新帝忙着安抚百官,还抽不出精力来对付自己,一旦等百官归心,那接下来即便新帝不说,那些为了表现自己忠心不二的小人也会主动提出要对付自己。

无论是大皇子还是其他两个皇子,就没有一个看得起胖子。胖子能继位在他们眼里纯属就是运气好,再加上有那个李墨的暗中相助,这才走了****运。可胖子好对付,胖子身边的第一恶犬李墨却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已经吃过一次亏的大皇子柴英在痛恨李墨的同时也暗自提醒自己小心谨慎,万万不可在这时叫人抓住把柄。

“大哥,你倒是说话啊。”老三柴慎见老大不言语,忍不住催促道。

这次见面是三兄弟商议对策,可不是来开见面会,自己跟二哥都已经说了不少,唯独这老大是个闷葫芦怎么行。

“……既然你我三人今日聚到一起,那就说明咱们三人的心思差不多,所以咱们说话不妨再直接些,那些虚的就不要讲了。我想你们二人与我一样,都对老四能够坐上那个位置感到不满。可眼下木已成舟,京城已经是老四的天下,咱们就算想要在此搅风搅雨,恐怕也没有多大成功的可能。相反的,继续留在京城反倒有被困至终老的危险。我也不瞒你们,我准备走了。”

“大哥要走?大哥,莫不是忘了李墨此人,那家伙可盯着我们盯得紧。”老三柴慎闻言说道。

“呵呵……既然我敢说这话,自然就是有了脱身之计。不过老三,我就不信你没给自己安排什么退路。你若是再这样,那我觉得咱们这次的聚会就可以到这了。”

“大哥莫生气,小弟这不是谨慎嘛。实不相瞒二位哥哥,小弟的目的地是巴蜀之地,就是不知二位哥哥离开京城之后要去哪?”

“……河北。”

“……江南。”柴英、柴勇在沉默了片刻后,相继说出了自己要去的地方。

初步达成互信的三人再说话就显得自然了许多。太上皇生前看得紧,三个人在朝中难以发展自己的人脉,只能将招揽的目标放在了朝外,又因为生母的出身地不同,三人所选择的势力范围也各不相同。

相比起朝中,三人分别在巴蜀、河北以及江南各有势力,至于孰强孰弱,谁也没问其他二人,但各自的心里却都有一本帐。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对于三个以皇位作为人生目标的人来说,当这个人生目标在眼前失去的时候,难免就会有铤而走险的心思。至于什么国家大义,那已经被抛诸脑后。各自的势力范围不同,自然也就存在了精诚合作的可能。

李墨不是没有提醒过胖子找机会将这三个皇子软禁,随便找点罪名把他们关起来最好,等到朝局稳定之后再放出来也不迟。可偏偏这个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胖子在这件事上显得优柔寡断,迟迟不肯答应。李墨不知道胖子为什么会这样,但估计这与太上皇临终前拉着胖子的手说了半宿的话有关。

那最后的半宿,太上皇跟胖子说了什么除了胖子自己,没人知道内容。李墨也不好去问。不过既然胖子坚持,那李墨就不再提起。反正等到事情出了以后,有的是胖子后悔的时候。眼下李墨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他需要查清到底是谁将丰州的事情捅到了太上皇的面前。之前太上皇活着,他不好去查。可现在太上皇既然已经没了,那自然就要秋后算账,背后捅自己一刀的仇焉能不报,不将这个躲在背后的小人找出来,李墨寝食难安。

排除了耶律宁的可能,金国那边应该不知晓自己在大周的身份。而太上皇身边的密探也不可能那么厉害,否则太上皇也不可能坐视自己壮大。既然原因不是来自外部,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内部。

辽人不可能,他们与李墨属于一根绳上的蚂蚱,李墨若是倒了霉,他们也休想落好,那值得怀疑的范围就又缩小了一些。能被怀疑的对象,只有那些被李墨招揽去大周为官的落魄学子。

当初四州之地百废待兴,严重缺乏可以治理民生的文官,为此李墨才不得不借重那些大周境内落魄的学子。而这些人的才能虽有,但人品李墨就没时间去一一考校,难免就会出现良萎不齐的现象。想要借告密在大周官场谋得一席之地的可能也就不能排除。

划出了范围,限定了调查的对象,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许多。就如李墨推测的那样,的确是当初受李墨邀请前往丰州为官的落魄学子中有人向朝廷告的密。当然那也只是个别,大多数落魄学子的品行还是不错的。

在到了丰州出任官吏之后,各凭本事谋得相应的官职。但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些自认为自己才华横溢但却始终得不到展示机会的人,怀才不遇之下为了一展抱负,这心就偏了。他们忘了当初是谁在他们生活无着的时候对他们伸出了援手,为了自己的抱负,良心这东西就当是被狗吃了。

对于这些人,李墨自然不会心慈手软,虽然不会直接命人将其拿下,但日后这些人再想要寸进已经是不可能,不仅如此,每年丰州的官员考核,这些人也只会成为垫底。之前李墨会用这些人是因为手上文官数量不足,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人手渐足,这些人将会被以各种理由辞退。而失去了在丰州的身份,他们的作用对大周来说也将变得可有可无,而到了那时,李墨可不会傻到再次对其伸出援手。

原本有个富贵荣华的机会摆在这些人的面前,只是这些人不仅不懂得去珍惜,反倒还想要靠出卖故主上位,这样的人,李墨不会去同情。

……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胖子忙着安抚百官,李墨忙着清除自己那个势力集团中的害群之马,这也就给了一心想要离开京城的三个皇子机会。

当太上皇被送入陵寝,百官也在胖子的安抚下开始处理政务的时候,三个皇子同时失踪,当李墨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

连夜被召进宫,看着面露尴尬的胖子,李墨叹了口气,沉声对胖子说道:“圣上,准备打仗吧。”

“啊?应该不至于吧?”胖子闻言还抱着一丝希望,可惜李墨却无情的粉碎了他的这个幻想。

“那三人本来就对你上位感到不满,如今已经脱身,又怎么会安心去做一良民。太上皇在世时他们在朝中难以施展拳脚,所以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发展地方。如今太上皇已经不在,他们只要对外宣称你得位不正,那就有理由起兵反你。朝中百官你虽已经逐渐安抚,可地方上的官员对你却不甚了解,说不定就会有不明真相的地方官听信了那三人的话而一同反你。胖子,这次你真的错了,你当那三人是兄弟,可那三人又何时当你是兄弟。”

“……朕不信。”

“……好吧,既然圣上不信,那但愿只是微臣杞人忧天。不过圣上,眼下还有一事需要圣上早做决断。”李墨见胖子坚持不信,他也不再多劝,这大周又不是他李家的,你这个主人都不当回事,那自己又何必上杆子去讨人嫌,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何事?”

“如今金辽两国使者还在京中,大周到底要与哪家结盟,圣上心里可有了决定?”

“唔……李卿觉得我大周该与哪家结盟?”胖子想了想后问道。

“为长远计,微臣觉得当与辽国结盟。辽国在,我大周北方就可保一时太平,对我大周接下来平定内乱会有帮助。可一旦与金国结盟,坐视辽国被灭,微臣很担心在我大周为平定内乱努力的时候,会有不肖子孙为了私利勾结外敌,引金兵南下。”

“……李卿,朕不信那三位兄长会如此不顾大局。”

“呵呵……既然圣上不信,那微臣也无话可说。不过微臣始终认为联辽抗金对我大周百利而无一害。”

……

说是不欢而散一点都不过分,若是搁其他人,内心很有可能忐忑,但李墨却不一样。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若是真的跟胖子合不来,那李墨绝对会走的毫不拖泥带水。权势对李墨来讲如浮云,留在大周是臣子,可离开大周去了丰州,却是当家作主。孰轻孰重,李墨分得清。

回到家中,李墨并没有隐瞒伏婉,将自己在宫中与胖子意见相左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伏婉。伏婉此时身怀六甲,得知可能要打仗了也只能遗憾的轻抚小腹。李墨见状没好气的提醒道:“你消停点啊,不要做出让我为难的决定。”

“夫君,瞧你说的,妾身是那样不懂事的人吗?”伏婉白了李墨一眼,随后又有些担心的说道:“夫君,今时不同往日,四皇子如今终归已是皇帝,再不是当初那个胖子。”

“是啊,你说的我明白,只是没想到这人的变化会这么快。算了,不说他了,既然不肯听劝,等到他吃亏了自然就知道好歹。”李墨摇了摇头,对伏婉说道。

“……夫人,五公主来了。”就在李墨夫妻说话的时候,门外传来丫鬟的通禀。

第284章 三王之乱

相比起还不知道如何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的胖子,李墨是要显得老奸巨猾的多。他很庆幸自己当初帮胖子成事的时候没让胖子知晓自己手中到底掌握着那些力量,要不然就以胖子现在这种小人乍富的心态,不跟自己翻脸才怪。

因为不清楚李墨的党羽到底都有哪些人,胖子才没有马上给李墨翻脸,可他又实在不是一个能够藏得住心事的人,从对李墨的态度以及对朝廷官员任命时的一些小细节上的表现,还是让李墨意识到了危机的临近。

人心难测,李墨再一次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不过对胖子的变化李墨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上辈子历经商场的尔虞我诈,这次遇到的情况还算是轻的。既然这胖子是个只可同患难而不可共富贵的勾践式的人物,李墨自然没必要留在大周等着胖子对付自己。

原本李墨可以选择一走了之,可他这么一走,大周就乱了,自己之前的努力也大多将付诸流水。李墨不能走,即便要走,那也要等安排好一切之后再功成身退。至于胖子想要对付自己这事,现在冒出了三王之乱,他怎么着也要先等屁股下面的皇位坐稳当了再说,这也就给了李墨布置准备的时间。

……

五公主就是柴宁,要说起来李墨也有段时间没见到这丫头了。自打娶了伏婉以后,柴宁就像是在躲着李墨一样,几乎不跟李墨照面,而李墨也不可能上赶着去找柴宁。今日得知五公主来访,李墨没有找借口离开,而是陪着伏婉一同等柴宁进来。

“你怎么也在?”柴宁见到了李墨,十分意外的问道。

李墨闻言翻了个白眼,“这里好像是我家。”

“好啦你们俩,真像是上辈子的冤家,见面就不能和气些吗?”伏婉见状出声打圆场道。

有伏婉在,李墨跟柴宁都收敛了一些,至少说话不再那么针锋相对。李墨也有自己的事要忙,陪坐了一会之后就离去,没有再妨碍伏婉跟柴宁说些女儿家的贴己话。

柴宁的来意李墨已经猜出个八九不离十,随着太上皇驾鹤西去,这世上又少了一个被柴宁视为亲近人的人。在伤心难过的时候,自然想要找自己认为亲近的人安慰,而伏婉作为柴宁最为亲近的人,这时候自然就被惦记上了。

李墨是个大忙人,自然没时间陪着柴宁闲聊,更何况柴宁要找的也不是他。等李墨走后,柴宁这才跟伏婉说起了心里话。就如李墨所想的那样,此时的柴宁极度缺乏安全感,太上皇这一走,柴宁在这世上最大的靠山也就没了。她虽然不是那种权力欲望很重的女人,但也明显感觉到了周遭的变化。

当初的胖子如今贵为九五之尊,已经不是那个可以被自己随意欺负的四哥了,如今想要见上一面都难。柴宁很难过,仿佛被这个世界抛弃了一样,周遭的一切都显得那样陌生。而伏婉这里,已经成了她最后的避风港。

伏婉自然不想看着自己情同姐妹的柴宁难过,可她现在也是无能为力,自从怀孕以后,凤鸣军就交给了李墨掌管,而凤鸣军上下对李墨也很服气。不仅仅是因为李墨是自己的丈夫这一个理由,还有李墨对待士卒的优渥条件,也让这些人有足够的理由“叛变投敌”。

一家人自然不必说两家话,凤鸣军不管是姓伏还是姓李,都是肉烂在锅里。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尤其是这钱拿的还是光明正大的情况下,那更是没人会跟自己较劲。而武人相比起文人要更加纯粹,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献上自己的忠诚。

大周名气最大的军队一共有四支,秦八郎的常胜军,伏婉的凤鸣军,还有太上皇手中的龙骧军以及虎贲军。这四军的待遇最好,只不过在多了李墨这匹黑马以后,四军的待遇就只能算是二等了。没办法,不是说朝廷没李墨有钱,而是朝廷不可能像李墨那样舍得在这些丘八的身上花钱。哪怕是拿出跟李墨一样的钱,可这笔钱也不可能像李墨的梁山军一样如数发放到士卒的手中。

当兵吃饷,谁都不是缺心眼,而李墨招兵也不是什么人都要,只有那些经过层层选拔的精兵强将才能享受到梁山军的丰厚待遇。既然是精兵强将,那战力自然就不容小觑。因为嫁给了李墨,伏婉的凤鸣军也就跟着享受到了梁山军的待遇。

当初伏婉组建凤鸣军,因为是个女儿身的关系,但凡是有些名气的武人其实并不想要投到伏婉的帐下,这也就造成了凤鸣军中大将稀少的情况。针对这种现实,伏婉与柴宁只能把精力放在训练兵卒合击之术上,而李墨的情况恰好与伏婉相反,倒不是说他的梁山军就是一群鱼腩,只不过在合击之术这方面,梁山军远不如凤鸣军熟练,更多的梁山军士卒崇拜个人的武勇,说直白点就是英雄主义过盛。

伏婉嫁给李墨以后,李墨能够顺利将凤鸣军跟梁山军整合在一起,原因就是两军恰好可以形成互补,这可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题。自打两军整合成一支以后,那战力不客气的说已经可以算是大周各军中的魁首。不管是战阵还是斗将,李墨都是可以拿得出手的。

也正是因为这支新军的存在,才会让已经变了心思,想要卸磨杀驴的胖子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一个人要学好不容易,但想要学坏却很容易。李墨不知道胖子是因为什么才会突然改变对自己的态度,他也没打算想办法重新获得胖子的信任。人常说破镜重圆,可镜子一旦破了,即便有办法使其愈合,但那道裂痕却永远不会消失。既然已经有了对付自己的念头,那这个念头就不可能消灭,反倒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强烈。为了有备无患,李墨已经开始了离开京城的准备。

当然眼下是不用担心胖子会对自己下手的。三王逃离京城,造反之日估计已经不远,为了平定叛乱,胖子会暂时容忍下李墨的存在,因为此时他还用得上李墨,可一旦三王之乱被平定,那他接下来要对付的人恐怕就非李墨莫属了。

人,要有忧患意识,永远不要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一辈子。也正是因为托了有这个忧患意识的福,李墨才能活到现在。既然大周已非久留之地,那李墨在准备平定三王之乱的同时也开始考虑起了自己的退路。

李墨如今的退路有两条,一是耽罗岛,二是丰州。不过耽罗岛终归是海岛,而随着朝鲜归入大周,那座海岛如今已经不能算是一个避世隐居的好去处了。海军虽强,可李墨并不想与大周全面开战,让李俊、张顺还有阮氏兄弟跟着自己一起成为“乱臣贼子”,李墨于心不忍。

而耽罗岛不是好去处,那就只剩下丰州这块地方。相比起耽罗岛,丰州倒是一个好去处。首先就是李墨是丰州李家的家主,占了个名分,哪怕离开大周回到丰州,也不是只有做乱臣贼子的命。以李墨如今的实力,就算是称王也不是不可以。四州之地,文武官员上百,精兵二十余万,再加上治下的二三百万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