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上遭遇的抵抗微乎其微,几乎就没有遇到反抗的兵丁,在城门楼子被整个塌陷以后,那些守城的兵丁几乎是见到官军就把手中兵器一扔,双手抱头的坐在了地上。

这是标准的投降姿势!

率先冲进城的鲁达跟邓元觉也不去理会那些降兵,带着人马直奔城中央而去。至于那些降兵自有稍后进城的官军收拢。

董平与庞万春得到报信以后不敢怠慢,立刻下令集结队伍,只是队伍集结需要时间,还没等董平跟庞万春把队伍集结完毕,忽然就听东城方向一声巨响,紧跟着就是一阵阵喊杀声传来。

“董兄弟,我先带人过去,你稍后赶来。”庞万春招呼董平一声,催马就要带人先过去支援。却不想被董平一把拉住了马缰,“庞兄弟且慢,那声巨响来的古怪,你现在过去恐怕也是于事无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我还是带着人马赶紧离开这里。”

“撤?”庞万春很是意外。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劝说董平,就听街对面传来一阵“休要放走了董平!庞万春!”

“不好!”庞万春箭术不俗,那眼力自然也是高于常人,董平没看清领兵杀来的是什么人,可庞万春却是一眼就认出了打头的那个大和尚。

“董兄弟快走!是那个秃驴!”庞万春招呼董平一声,急忙催马就跑。

董平反应也不慢,立刻就明白庞万春所说的那个秃驴是谁,急忙也是翻身上马,带着集结完毕的两千人马紧跟庞万春身后。

鲁达原本没看到董平跟庞万春,只是一看不远处的贼兵扭头就跑,又怎么可能就这么放过,当即带着人就追了过来。

董平能被称为董一撞,那就说明他本身就是一员猛将。可老话说得好,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而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

董平是横,可碰上打起仗来不要命的鲁达,那他就怂了。他自认自己还有大好的前程在等待自己,自然就不愿跟鲁达这个大和尚并骨。一路上仓皇而逃,路上撞见了得知消息率兵赶来支援的陈泰。

“董将军,我那两位哥哥可曾看到?”陈泰冲着董平大喊道。

“被后面那个秃驴宰了!”董平随口答了一声,与此同时人也已经与陈泰擦身而过。三陈虽非亲兄弟,但却胜似亲兄弟,听闻自己的两位兄长糟了毒手,陈泰不由大怒,催马冲向鲁达,口中更是大喊:“贼秃!还我兄长命来!”

鲁达被陈泰这么一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董平消失在夜色中,心中不由大怒,手中精钢禅钺抡起,爆喝一声将陈泰扫落马下,刚准备结果陈泰的性命,却被一旁的邓元觉拦住。

“师兄,拦我作甚?”鲁达不解的看着阻拦自己的邓元觉问道。

“只是不忍此人临死还做个糊涂鬼。”邓元觉回答了一句,看向陈泰问道:“你兄长是谁?”

“广德守将陈观、陈益。”

“……我军入城并未遭遇多少抵抗,你所说的兄长我等更是没有遇到。或许你的两位兄长已经随着城门楼子的塌陷遭遇了不测。”

“啊?我不信!”

“出家人不打诳语,信不信由你。”

“……师兄,说完了没有?如今跑了大鱼,不抓紧点时间,很可能连一些小鱼小虾都捞不到了。”一旁的鲁达见状出声催促道。

“师弟,大鱼没有,小鱼小虾眼前不就有一个嘛。”邓元觉闻言微笑着一指已经被绳捆索绑的陈泰答道。

第304章 决战在即

池州城头

宁王柴勇一身血污,看着因为破城而欢呼的众士卒,心里对未来不禁也充满了美好幻想。广德遇袭的事情的确让柴勇加快了对池州的攻打,为此更是不惜亲冒箭矢,率先登城。也正是柴勇的奋发,才让坚持了多日的池州城再也撑不下去,城守战死城头,柴勇为了一泄这段时日心里的怨气,下令屠城。

军队屠城,一为鼓舞将士士气,二为震慑旁敌,三则是为了泄愤。其中前两条原因还能说得过去,但最后一条理由却叫人无法接受。只是此时最能在柴勇身边说上话的包道乙正与司行方率领一部经略江南西路,柴勇身边并没有可以劝说柴勇收回成命的亲信。伍应星虽然力劝柴勇,只是柴勇心意已决,伍应星也是劝说不得。

眼睁睁看着宁王军怪叫着冲入池州,伍应星不愿同流合污,心灰意冷的往城外所部走去。却不想刚下城头,就见一名军校神色匆匆的冲上了城头。伍应星心中感到纳闷,便又回转城上。刚上城头,就见宁王神色不对,急忙上前询问发生了何事。

宁王并未回答,只是将手中所拿情报递给了伍应星,伍应星接过一看,原来是广德失守,主将董平、庞万春率领残部退至宣州。

“王爷,绝不能丢了宣州。”伍应星抬头对宁王说道。

“嗯,孤也是这样想。伍应星,命你部为先锋,迅速赶往宣州,孤稍后会带大军同往。”

“末将得令。”伍应星答应一声,匆匆下城去集结部队。他本来就不想参与对池州的屠城,宁王这道命令正好让他可以离开这个他不愿多待的地方,求之不得。

待得伍应星离开,柴勇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屠城的事情还不需要众将亲自上阵,待众将听说广德已经失守的消息以后,也是吃惊不小。不过这帮人冲锋陷阵一个顶仨,但要让他们出谋划策,却有些难为他们。

“孤决意与官军在宣州决战。”柴勇沉吟片刻,对众将宣布了自己的命令。不能说柴勇的决定不对,眼下朝廷兵力不足,除了要应付江南柴勇外,柴英与柴慎二人朝廷同样也需要分兵防备,简单说就是在江南只有李墨这一支代表朝廷的官军,只要击败了李墨,那在一段时间内,朝廷对江南是无力征讨的。

柴勇看的很准,与其等待朝廷缓过力来,倒不如集中力量先把朝廷在江南的有限力量吃掉,争取到朝廷青黄不接的时间。只要有了这段时间,柴勇有信心将江南打造成自己的天下。

听到宁王准备与李墨决战,众将表现的很兴奋。他们倒不是看穿了朝廷眼下的虚实,只不过是人的名,树的影,李墨的大名他们是久仰久仰,终于有机会可以交手,也就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众将摩拳擦掌,而柴勇同样也不是一个愣头青,虽然眼下他的兵力占优,麾下有名有姓的将领也有几十个,可对上李墨,柴勇同样还是不敢大意。一面令众将召集人马养精蓄锐,一面让人送信给人在江南西路的包道乙跟司行方,命这二人迅速率部赶来汇合。

与此同时,柴勇的信使也在快马加鞭的赶往杭州。柴勇想得很实际,这李墨并不是他柴勇一个人的敌人,摩尼教同样也视李墨为眼中钉,肉中刺。既然眼下自己要与李墨决战,那摩尼教作为合作者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即便不指望他们能出多大的力,柴勇也不肯让摩尼教坐收渔翁之利。

……

李墨没有想到自己率兵攻破了广德以后竟然会让柴勇决定与自己决战。在留下一部人马监督降兵重修被毁的广德东城门以后,李墨并未率大军趁胜追击,紧逼宣州,而只是让少数人马虚张声势挺进宣州,而他本人则率部赶往了湖州。

宣州不好打,拥有护城河的宣州也让李墨手中的炸药包失去了用武之地,像在广德挖掘地道进行爆破的方法在宣州城下用不上。而湖州位于广德东侧,不趁现在拿到手里,李墨也不敢过分深入敌境,以避免出现腹背受敌的情况。

而董平跟庞万春退到宣州以后,自然也不可能像在广德那样继续担任一把手。广德只有三陈,可宣州却是被宁王作为重要据点在经营,自攻打江宁府失利以后,宣州就成了宁王对抗朝廷大军的桥头堡,负责宣州城防的主将更是在宁王军中地位仅次于包道乙的郑彪。无论是董平还是庞万春,都争不过郑彪,而且董庞二人此时更有丢城失地的罪责在身,郑彪没有将二人关进大牢就已经算是网开一面,二人自然不敢在这时有什么怨言。

大敌当前,郑彪对董平庞万春从轻发落也是情有可原,不管怎么说,这董平跟庞万春还是有本事的,即便不是领兵的材料里,可作为一员斗将还是绰绰有余。郑彪师从包道乙,也是宁王军中具有一定战略眼光的人,自然做事不会只凭个人好恶。

宣州在紧张,可被他们紧张的对象此时却已经兵临湖州城下。湖州城中主持大局的刘一命看到李墨的大军赶到,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判断有误,坐失了一次破敌的良机。毕竟在李墨率军赶至之前,湖州城外只有官军一万,以湖州近八万的人马,若是倾巢而出,即便不能将官军击溃,也能将其赶走,总好过让这一万官军与主力汇合,平添官军的战力。

不过刘一命却不会当众认错,哪怕他是明知错误,也不肯丢了面子。除了派人日夜坚守城头外,刘一命也派人向杭州报信,说朝廷大军以至,请求杭州再派援军。而与此同时,几乎就是在同一天,刘一命的信使与宁王柴勇的信使相继抵达了杭州。

经过这段时间的苦心经营,方鼎已经将杭州城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招兵买马的事情方鼎一直没有停止,既然单兵作战能力比不上官军,那唯有在数量上动脑筋。被妹妹方晴带走了十万,被刘一命带走五万,再加上零零总总被官军干掉的,此时的杭州城里还有近二十万人马。只不过这二十万人马却只能用乌合之众来形容,数量上很唬人,但真实的战力就连方鼎自己都不忍直视。

作为自家人,方鼎并没有先见刘一命的信使,而是先见了宁王的信使。对宁王有意两家合力先灭官军的提议,方鼎很感兴趣。自家人知自家事,若是让摩尼教的人马守城,方鼎并不是太担心,有城池之利,可以大幅减弱官军的优势。可若是野战,方鼎却对自己手下的人马没多大信心。事实也证明方鼎的担心没错,之前吕师囊的五万大军被灭就是明证。

做事要讲究扬长避短,让方鼎去跟官军单打独斗,方鼎不会愿意,可若是再加上宁王的近十万大军,那方鼎就有些信心了。即便心里不愿承认,方鼎也知道要论作战能力,还是宁王要更强一些。若是有他率领宁王军在前面与官军硬抗,那摩尼教倒是也有一战之力。

不过此事重大,方鼎也不想独断,在让人将宁王信使带下去休息以后,方鼎立刻就将自己的亲信给召集了起来。与宁王手下那帮来自三山五岳的江湖好汉不同,方鼎身边的亲信则多是与方鼎有着密切关系的人。

放眼望去,离方鼎最近的几人,全都姓方,都是方鼎的亲戚。叔父方垕、三弟方貌、长子方天定、侄子方杰,这四人都是方鼎最为相信的人,除此之外,此时正在率兵攻打江南西路的方晴同样也在最信任之列。而在方鼎左下首所坐四人外,右下首为首之人便是范桶,依次还有谭高、卫忠、浦文英。

这八人可称方鼎身边八大金刚,对方鼎忠心耿耿,方鼎若是有事要找人商议,这八人必会当场。对这八人方鼎也没有藏着掖着,拿出宁王亲手所写的书信,让长子方天定当众读了一遍。

听完书信的内容,众人意见不一,有人赞成出兵,也有人提议袖手旁观。这两种意见可以说都有道理,而方鼎一时间却不知该如何取舍。当意见出现分歧无法得到所有人认可的时候,那就只能通过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可叫方鼎感到郁闷的是,两种意见的支持者也是同样的人数,最终决定权还是落在了自己的手里。

环视了一眼左右,方鼎沉思片刻,抬头对众人说道:“我决定,出兵。”

“教主,士卒新募,军心不稳,此时出兵是不是太仓促了?”浦文英起身问方鼎道。

“文英,时不我待,摩尼教想要壮大,那就唯有先解决来自朝廷的官军,而且在这江南,摩尼教虽然目前是与宁王合作,但两家各怀心思,迟早会有一战。这次若是表现的太过软弱,难免会叫宁王轻视,从而生出此时不该有的心思。”

“没错,那宁王不是省油的灯,现在他不就是一边叫着要跟朝廷决战,一边还让人抓紧时间攻打江南西路。真要是让他这回打败了官军,那接下来抢地盘的时候恐怕会更加明目张胆。”

“只是新兵的战力……”浦文英还是有些犹豫。

“文英,精兵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眼下朝廷兵力不足,而我们这边却是兵力过剩,正好借此机会淘汰一批劣兵,赶在官军大兵压境之前练出一支精兵,那样对我们有利无害。”

“可这样一来,损失是否就会太大。”

“做大事就不能心疼损失,只要能在这江南站稳了跟脚,什么损失都能补回来。”

浦文英见方鼎心意已决,也就不再开口相劝,意见统一之后,方鼎立刻下令众人开始行动起来。说是要与官军决战,但也不能一股脑全都冲出去,杭州作为摩尼教的重要据点,必须要留下心腹人。

商量来商量去,方鼎的长子方天定就被留了下来,同样留下来的还有方鼎的叔父方垕以及之前一直坚持要做渔翁的浦文英。二十万人马带走一半,各级将官也带走了二三十人。

方天定对把自己留下这事感到不满,可军令难违,他即便有心要出战,可方鼎不肯带他去,他也只能接受。

回到家中,心情郁闷的方天定躲在后宅练武,心情郁闷时活动活动筋骨,也算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只是还没活动多久,三叔方貌就亲自登门了。

“怎么?心情不好?”看到方天定的样子,方貌不由笑问道。

“三叔,只是有点不爽。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宁愿带阿杰出征也不肯带自己。”方天定一边擦汗一边对方貌说道。

“呵呵……原因很简单啊,因为你是教主的长子,是摩尼教的下一任教主。天定,莫怪教主偏心,教主这么决定也是有备无患。”

“……难道父亲对击败官军没信心?”

“小心无大错。咱们如今干的是会掉脑袋的事情,而在战场上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教主留你在杭州,也是有备无患。天定,不要以为让你留在杭州你就可以高枕无忧。相反的,留在杭州的你的责任同样很重。”

“我要做什么事?”

“练兵啊,就像那个浦文英所讲,眼下咱们留在杭州城中的兵卒多是新兵,教主这一走,要带的也肯定是那些打过几仗的老兵,而留给你的兵,恐怕多是平时连血都没见过几回的人。而你要做的,就是尽快让他们成长起来,关于这一点,你可以多去请教浦文英,相信他不会叫你失望。”

“……那除此之外,我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方天定又问道。

听方天定这么一问,方貌就知道眼前的方天定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劝告,不再对教主方鼎不带他出征感到不满,他特意来这一趟也就没白来。闻言笑着对方天定说道:“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你自己去找。天定,教主对你寄予厚望,莫让教主失望。”

第305章 不如意事常八九

宁王军十万,摩尼教二十万,官军五万。作战能力官军为最,可一比六的人数比还是让李墨提醒自己不能头脑一热就与两家叛逆同时开战,因为除了江南这处外,还有巴蜀以及河北需要自己去平定,损失过大了,对之后的战事不利。

如今湖州未定,广德在手,李墨倒是不需要做太多考虑,直接将摩尼教作为了下一场战斗的对象。至于宁王柴勇那边,李墨将伤愈赶来效命的王禀任命为了广德守将,金节、段恺辅助,三人率领两万乡勇死守广德,为李墨争取时间。

王禀临危受命,没有半句怨言,除了向李墨讨要了武松协助自己外,就没有再提其他要求。而李墨也知道交给王禀的任务有些过重,不仅答应让武松随行广德,更让武松带走了自己一千亲军。相信以王禀的本事,知道在何时用这一千人。

五万官军对摩尼教二十万,兵员比例一比四,但官军装备精良,又多是百战老兵,而摩尼教却多是新兵。官军人数上虽处于劣势,但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湖州在方鼎率领摩尼教主力抵达前被李墨率兵攻破,弓温护着刘一命率领一众残兵逃出了湖州。而攻破湖州的方法,也与攻破广德如出一辙,所不同的不过是李墨没让人挖掘地道。大举攻城,冒死冲至城门下,破坏城门之后杀入城中。

刘一命虽然带人奋力抵抗,可实力上的差距还是叫他不得不仓皇而逃。而李墨也没去追赶刘一命,只是以湖州为依托,等候方鼎率领摩尼教主力前来会战。

正率大军赶来的方鼎在半路上遇到了刘一命及其败军,他并没有责怪刘一命,只是头疼在日后如何防御李墨那种几乎无解的攻城方式。从之前的几次战例来判断,李墨的手中肯定掌握着一个可以轻松解决攻城战中城墙这一个大麻烦的秘密。苏州是这样,广德是这样,现在湖州又是这样。在没有弄清楚李墨手中所掌握的那个秘密之前,城高池深的杭州城也未见得就牢不可破。

八万人马一天都没守住就被攻破,这个罪责不罚难以服众,可能给方鼎出谋划策的人实在是不多。与宁王柴勇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