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我现在脑子乱得很,李大哥有什么建议?”

“……京城你还是暂时别回的好,既然宫里如今差不多已经被胖子掌控,你若是回京恐怕就只能任人摆布,即便有朝中官员反对,可若是胖子一心要把你嫁出去,他们的反对也没多大作用。与其回京,倒不如留在外面。至少你不回去他也不能对你下海捕文书。”

“可我也不可能一直不回京呀。”柴宁苦着脸说道。

“先拖延一阵子看看情况再说,而且即便我想帮你,那也需要时间进行准备。你放心,只要有我在,没人可以强迫你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

“……那就有劳李大哥多费心了。”

……

话虽如此说,可想要让胖子放弃这个想法又谈何容易?这胖子如今大义在手,李墨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先能拖一时是一时。不过就如李墨对柴宁所说,即便这胖子真的铁了心要把柴宁嫁出去,李墨也不会袖手旁观。了不起就派人把柴宁劫走,直接送去丰州,到时看那个死胖子还有什么办法。不过那是最后一个办法,在没有安排妥当之前,李墨不会选择。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有忧患意识的李墨早在参加科考那时算起,就开始考虑给自己安排一条安全的退路。而随着官越做越大,手上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李墨在退路方面的布置也越来越完善。不夸张的说,即便李墨想要把现在人在京城的伏婉给偷偷带出京城,那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事情还没糟糕到需要鱼死网破做最后一搏的时候,李墨自然不想要提前暴露。送走了柴宁以后,李墨一连写了三封书信,一封是给京城的老丈人徐和,一封是给负责主持京城情报的朱贵,还有一封则是给了此时闲赋在家的许忠。

要说这许忠跟李墨可是有同窗之谊,李墨那一届考生里,许忠可是得了头名状元。只不过因为年纪尚小,并未直接留在京中就任。而等到胖子登基之后,许忠也受了李墨的牵连,谁叫他当初跟李墨走得近呢。别看是状元,可圣上以年数小为理由闲置你,你也同样没辙。

许忠的家境并不殷实,而做官以后也是两袖清风,回京述职后留在京中等候朝廷新得任命。可问题是京城的消费水平可不同别处,朝廷给的那点俸禄就连保证许忠温饱都不够。好在李墨知道了许忠的事情以后让人将许忠接到了府中,这才让许忠避免了被迫离开京城的厄运。

几年的官场磨炼,让许忠成长不小,再不是当初那个官场菜鸟。可也正是因为熟悉了人情世故,许忠对现任皇帝还是有了隐隐的不满。只是人家是皇帝,许忠就是有再多的不满也只能放在心里,不敢有丝毫的表露。不过终归是年轻气盛,要是个聪明人,肯定会在这时想办法跟李墨划清界限,可许忠却没有。你不让我跟他走近,我就偏偏跟他走。可这样一来,胖子就更不会待见他了。

这样也好。至少对李墨来说是好事,许忠的本事李墨是知道的,三年县令让原本的下县变成了上县,这本身就说明了许忠的能耐。而且许忠年轻,尚未沾染上官场太多陋习,正是李墨想要的人才。

不过李墨也没有贸然对许忠伸出橄榄枝,等到最后许忠愿不愿意跟自己走,李墨打算将决定权交给许忠。若是愿意皆大欢喜,可若是不愿,李墨也不准备强求。

给徐和、朱贵还有许忠所写的三封信,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想办法让京城的胖子别闲着,之前给他找的事情太小,以至于他还有精力搞七搞八。这回必须要给他找点大事来做,最好让他连宠幸后宫妃子的时间都没有才好。

徐和负责官场,朱贵负责民间,而许忠则负责清流士子那块。李墨还就不信了,三方一同使力,你个死胖子看你还有什么工夫惦记自己妹妹手里的那点兵权。

……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随着李墨的书信分别送到三人的手中,一场以让圣上疲于应付的“战事”就此在京城不见硝烟的展开。

还别说,李墨还真是找对了你,随着徐和、朱贵、许忠三人相继发力,胖子是真没时间拈三搞四了,批阅不完的奏章,处理不完的琐事已经将胖子无暇分身。到了此时,胖子才忽然想起当初没做皇帝时与李墨的一次闲聊。

当初之所以愿意跟李墨在一起,那是因为轻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有什么顾忌。那回胖子就问过李墨想不想当皇帝,而李墨的回答也让胖子很是意外。

“当皇帝有什么好的?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就是昏君,连偷个懒都会被人跳出来指责一通,还不能发脾气,发了又会被人说不纳忠言,可不发心里憋着,那得多郁闷呐。”

当初听到这话胖子是一笑置之,可如今再想想,真是金玉良言呐,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嘛。当皇帝,真的不是什么好差事。

第310章 自毁城墙

屁股决定脑袋!随着身份的不断变化,所考虑的事情也会跟着不断变化。在没成为皇帝以前,胖子只是一个闲散王爷,那时的胖子还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上头有三个强悍的哥哥,皇位距离自己很遥远。与其抱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倒不如表现的乖巧些,那样以后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可随着结识了李墨,在李墨的暗中相助下,形势对胖子来说是越来越有利。而胖子的心思也开始逐渐出现了变化。他本来就不是个甘于平淡的主,只不过以前认为自己没有机会,这才装傻充愣的扮乖。而随着自己越来越受重视,胖子的野心也一点一点显露出来。

太上皇临终前的一番口传心授,更是成了胖子将矛头对准李墨的催化剂。帝王之道,关键就是一个平衡二字。可朝中能够压过李墨风头的人却没有,至少在外人眼里,李墨一家独大,这完全不符合胖子的平衡之道。

扶持亲信,打压李墨,一点一点将朝中已经失去的平衡重新拉平,胖子并没有真要李墨性命的想法,可既要保持朝中势力平衡又要保住与李墨之间的友谊……胖子最后选择了前者。

他原本想着待自己掌控了朝堂,最后再给李墨一点甜头,到时大局已定,李墨即便不高兴也只能认命。却不想三王之乱在这时爆发了,这也就导致胖子先前所做的布置白费,从而让李墨不仅没有削弱手中的权利,反倒增强了。若是没有三王之乱,胖子打算先将李墨的兵权逐渐削弱,然后再慢慢料理。可现在三王之乱一爆发,投靠胖子的文人不少,但能带兵打仗的却没见过。再加上胖子发现宫中并没想他所想象的那样是他说了算,也只能暂时先放下针对李墨的计划,掉头去打理后宫,毕竟攘外必先安内嘛。

暂时不能动李墨手中的兵权,可手上要是没支军队,说话都不硬气,也正是因为这样,胖子将主意打到了妹妹柴宁手中的两万龙骧军身上。结果不如意事常八九,柴宁跑了,有李墨护着,胖子一时间也不好下嘴。

别看京城如今因为公主的婚事闹得沸沸扬扬,可胖子心里明白,最后能定下主意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自己虽然贵为皇帝,但若是柴宁真不愿意,他到最后也还是没辙。

跟着李墨别的没学会,可操控舆论这一招胖子倒是学了一些,前段时间京城那么热闹,就是有胖子使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可随着李墨的书信送到朱贵的手中,京城的舆论界顿时开始转变了风向。之前多是赞扬胖子疼爱妹子,关心妹子的终生大事。可现在有关胖子图谋公主手中龙骧军兵权的传言却在悄悄传开,找不到消息的源头,似乎就是在一夜之间就闹得人尽皆知。

胖子很恼火,这种事应该是属于私底下的勾当,如今被人知晓了,不管自己承不承认,等日后真的拿到了兵权,那就是黄泥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很是影响自己所营造的光辉形象。

“真的查不出来?”胖子很是恼火的瞪着自己的亲信问道。

高俅原本只是一个混迹市井的泼皮,曾经因为得罪人不得不离开了京城,后来他得罪的那个大人物因为站队问题倒了霉,他这才重新回到了京城。只是人走茶凉,这时候回到京城的高俅也只能重新开始。

机缘巧合,让当时已经穷困潦倒的高俅遇到了尚未登基,乔装改扮出外放风的胖子,也因为高俅会说话,知道哄人开心,胖子也就将高俅带回了府。等到胖子登基称帝,高俅也就受到了重用。因为出身市井的缘故,胖子并未将高俅引入官场,而是叫高俅专门负责收集来自市井的情报。眼下市井间流传起不利于自己形象的言论,胖子不找高俅找谁。

“圣上恕罪,此事小人正在加紧追查。”高俅低着头小声答道。

“你要抓紧时间查,越快知道幕后黑手是谁越好,去吧。”

“小人一定尽力。”

打发走了高俅,胖子起身在书房中活动了一下身体。以前是想做事没机会,而现在是事情多的没机会想事情,不过胖子倒是挺享受眼前这种生活,有事做终归要比无事可做强。

“圣上,李侍郎求见。”门外有内侍禀报道。

李侍郎是李邦彦,由于三王作乱,胖子怀疑朝中有些官员心存二意,再加上自己也需要在朝中培植自己的亲信,索性便两件事一块办,将那些已经投靠自己的新人放到了朝中,委以重任,像李邦彦就被任命为新的吏部侍郎。

“微臣拜见圣上。”

“李爱卿不必多礼,且起来说话。”

“臣谢恩。”李邦彦闻言起身,对胖子说道:“圣上,这是圣上前些日子命微臣做的一份名单,还请圣上过目。”

除非作乱的三王,李墨已经成了胖子需要对付的最大敌人。在将来自后宫的威胁解决了以后,接下来胖子打算将朝堂上亲近李墨的官员进行处理,先剪除其羽翼,再收拾其本体。正好眼下李墨在江南平叛,也顾不上来关心朝堂上的人事变化,让身为吏部侍郎的李邦彦整理这份名单出来,胖子心里也就能有点数。

接过名单一看,名单头一个就是徐和。这倒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徐和是李墨的老丈人,而徐和除了一个独生女徐慧娘外,再无直系亲眷,哪怕是还有几个亲戚,但徐和却并未让那个堂兄弟徐槐入朝为官,只是外放在地方担任一个县令。

徐和之下的第二个人倒是叫胖子感到有些意外,竟然是秦八郎。在胖子看来,有伏婉这个女人在,秦八郎与李墨之间应该势同水火才对,怎么会出现在名单的第二位。一旁伺候的李邦彦见胖子疑惑的望过来,连忙解释道:“圣上明鉴,那秦大人手中所掌握的兵马可是要比李墨要多得多。虽然如今在风头上是李墨占优,可秦八郎同样也不可小觑。”

胖子这下听懂了,李邦彦这么做是建议自己落草打兔子,的确可以通过挑动秦八郎跟李墨的关系,从而让自己从中获利。不过相比起李墨,秦八郎在朝中的根基更加牢固,所以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想到这里,胖子拿起笔将秦八郎的名字在名单中划去,对李邦彦说道:“此事爱卿有心了,只不过时机未到,尚需耐心等待。”

……

话分两头

胖子跟亲信正在秘密谋划针对李墨的计划,而人在广德的李墨同样也没闲着。他知道胖子在暗中针对他,至于胖子想要如何对付他,他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只不过眼下事情还没有完全摆在台面上,他也不会主动去跟胖子撕破脸。

大义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谁能掌握住,那对谁就有利。眼下胖子手握大义,李墨要是主动翻脸那转眼就会变成逆贼,身边那些人中也会很快就有人与自己分道扬镳。李墨可以不在乎跟胖子的友谊,但却不想失去那些亲信之人。

忠义古难全!李墨自信若是真的有胖子的旨意传达,身边的人大多会选择抗旨放自己离去。可李墨却并不单单满足这点,他想要将自己看重的人一同带去西北,可想要做到这一点,那李墨就不能主动与胖子翻脸。

现在的情况就是一个熬,看他跟胖子之间谁先熬不住先动手,一旦胖子真的选择与自己动手,那主动权就落到了李墨的手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墨面对胖子不断的打压,选择了退让。

今天后退一小步,是为了来日前进一大步,这笔账李墨算得清楚。而从目前来看,李墨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公主柴宁这件事,就已经让龙骧四将对胖子感到了不满,只不过单单是不满还远远不够。

欲要使其亡,必先使其狂。面对胖子的咄咄逼人,李墨选择了不断退让,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胖子感到不满,认为其人薄情寡义,非是可共富贵之人。

李墨是什么人?不客气的说,若没有李墨,皇位轮不到胖子的头上。可胖子放一上位就着手对付李墨,这种兔死狗烹的态度,令那些有本事想要一展抱负的人不得不望而却步,选择了观望。一个忠心做事的人都被如此对待,那要是换成了自己会不会有第二个结果?大多数人都抱着这种想法,不肯轻易下注。

李墨没想过干掉胖子以后他做皇帝,因为这个想法不现实,压根就没有实现的可能。胖子代表着正统,而在大周江山出现动荡之前,任何有这种想法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也正是因为清楚认识到了这一点,李墨这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大周以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不在你的地盘下待,我去你管不着的地方另打出一片天地,这样你就拿我没辙了吧?燕云十六州本是汉人故土,你没本事拿回来,可要是被我拿回来了,你也没资格找我讨要。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接下来要做的自然就是按部就班的执行计划。在外人看来,李墨很受委屈,可实际上李墨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外人因为李墨不断遭到打压而替李墨感到不值,可谁又知道李墨其实也有借机考验手下,将身边那些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借此剔除的想法。

胖子自以为自己得势,却不知李墨暗中小动作不断。为啥到了这时候还要替胖子卖命?一是李墨不希望看到大周陷入内战,因为不管对错,内战中死去的都是自己人,损失的是自己这个族群的元气。二是李墨这样做可以增加自己在外人眼中的印象分,好为将来离开大周做好铺垫。不是我李墨不忠,实在是大周无我容身之地。至于第三个原因则是大周民间能人无数,李墨也有借机多找几个可用之人的念头。

这些来自民间的能人参与了造反,那就意味着这些人在大周也没了容身之处,即便朝廷说既往不咎,可谁又敢保证朝廷日后不会秋后算账,毕竟造反这个污点一旦背上,那就意味着要背一辈子。但凡是有些心眼的人,都不会傻乎乎的继续坚持在大周这一棵树上吊死。

比如之前被李墨俘虏的吕师囊,那就是个不甘心让平生所学被埋没的主,投身摩尼教也是这个原因。否则一个好好的富家翁,又何必去做反贼。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墨对吕师囊的招揽很顺利,为了避免被砍头的命运,吕师囊选择了低头,而随着吕师囊的低头,之前在苏州被俘的钱振鹏与许定也相继低了头,随同吕师囊一起被秘密送去了辽国境内的丰州。

相比起吕师囊这种身上背负着反贼这个污点的人,反倒是林冲、徐宁这样心向朝廷的人更让李墨守口如瓶。同情是一回事,可跟着一起造反又是另一回事,李墨不敢保证让龙骧四将知道了自己在丰州的事情以后他们还会支持自己,眼下还需要平乱,正是用得上他们的时候,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丰州的秘密李墨还需要继续保守。

在广德休整了二十日,之前去苏州接旨的柴宁此时也回来了。粱师成不过是个朝廷天使,柴宁不肯回京,他也没辙。毕竟柴宁不是一般人,粱师成也不敢用强,否则真惹急了柴宁,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也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粱师成苦劝无果以后,乖乖的带着随从回京了,而之前向柴宁报讯的王福也随着一起走了。

王福的警讯,柴宁没有不信,但也没有全信。她接受了李墨的建议,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日后宫中送来的消息她照样会收,至于信不信,那就需要打个问号了。对胖子已经感到失望的柴宁也不打算留在京城了,与其回京任人摆布,倒不如随着李墨自由自在。原本在京城就没几个要好的朋友,太上皇一死,唯一的知己伏婉也会离开,柴宁实在是找不到继续留在京城的理由。

第311章 战事再开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柴勇与方鼎本来就不是一路人,双方会联手只是因为多了一个李墨这个共同的敌人,可随着方鼎二十万人的惨败,两家之间的龌蹉也由暗转明。虽然柴勇也派人去向方鼎解释了自己迟迟未到的原因,可方鼎信不信只有方鼎自己知道。而且即便方鼎相信柴勇的说辞,但事实还是柴勇放了方鼎的鸽子,叫方鼎损失惨重。

两家有了一次失败的联手,再想要联手的难度无疑增加了许多,这倒是叫李墨轻松了一些,没有了摩尼教的从旁掣肘,要对付柴勇要比想象的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