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不出回到营中的公孙胜所料,李墨的确没把柴勇的狠话往心里去,只是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以后便让公孙胜下去休息。公孙胜见状心里不由犹豫,忍了又忍才对李墨说道:“主公,属下有话说。”

“唔?想说什么你就说呗。”

“主公,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主公无意留在此间,又为何要为京城的那位尽心尽力?”

第314章 狭路相逢

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此时任何言语都没有了意义,一个字就是干,不是我干掉你,就是你放倒我。战斗一开始,无论是李墨还是柴勇,都是使出了十分的力气,务求一举击溃对方。

慈不掌兵!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消失,而李墨却显得无动于衷,仿佛他早已习惯了眼前这幅血腥杀戮的画卷。想想倒也可以理解,来自后世的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乱,但商场如战场,在商战中早已磨练出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态,像眼前这种血肉横飞的场面,还不能叫李墨精神崩溃。

而相比起李墨的镇定自若,柴勇的表现就有点差强人意。贵为皇子,许多事情并不需要他去亲身经历,往往只要嘴巴动动,下面的人就会跑断腿的帮他完成。起事以来虽然也经历了一些战事,但像眼前如此惨烈的战斗,柴勇却是头回见到。

战马的悲鸣,将士临死前的惨嚎,都是不断折磨着柴勇的神经。好在柴勇也是个习武之人,更清楚此时自己绝对不能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动摇,双手紧紧的握着马缰,强打精神的目视着战场,而唯一离得柴勇最近的人才能发现柴勇的身体正在微微颤抖。

无论是柴勇的宁王军还是李墨的官军,双方都明白此战他们谁也输不起。官军是朝廷放在江南唯一成建制的军队,一旦失利,就意味着朝廷会在短时间内失去对江南的控制,从而给了柴勇以及摩尼教喘息之机。而宁王军的情况则与官军差不多,胜则阳光大道,败则一败涂地。

谁也输不起!

为了获胜,柴勇几乎是押上了自己手头所有的可战之兵,除了奉命南下的包道乙与司行方所部不能及时赶回外,在柴勇帐下但凡是有名有姓的将领在此时都上了阵。而柴勇所控制的那些郡县内忠于柴勇的部队也几乎全被抽调了过来。

这就是一场豪赌!赢了就可以赢得江南地方势力的承认,从而获得与朝廷分庭抗礼的资本,可若是输了呢……柴勇已经有了不成功便成仁的觉悟。

战事正酣……

当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没有退路的时候,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是惊人的,而如此的结果就是令战斗陷入了僵持,如果此时出现外力的加入,那极有可能就会成为决定这场胜负的关键。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李墨准备了两根。之前已经用了一根,为了试探宁王军是否也背地里留了一手,结果让李墨很是欣慰,这个柴勇也不是笨蛋,果然留了一手。眼见李墨投入了新军,他也毫不迟疑的放出了预备队。

“杨再兴,给我把对面敌大将的大蠧旗拿回来。”李墨沉声对身边早已等得有些不耐烦的杨再兴吩咐道。

杨再兴本是一白身,幸得李墨重用,在军中可说顺风顺水。杨再兴一直想要报答李墨的知遇之恩,而他能报答的方式,也唯有斩将夺旗。得到李墨的命令,杨再兴丝毫不惧任务凶险,大声应诺之后,当即带着蓄势待发的三千马军直奔宁王军的中军大帐下杀去。

此时战事还处在僵持当中,杨再兴的三千马军如同一支箭头,直插战场,杨再兴一马当先,两眼紧盯着目标,丝毫不理会沿途欲要阻拦自己的敌军。

生力军的加入令官军士气大振,正在军中厮杀的宁王军大将刘瓒不由焦急万分,尤其是在看到一支马军直奔自家中军而去的时候,更是想要亲自拦住那支马军的去路。只是此时他分身乏术,被一个大和尚拖住,压根就脱不了身,心里着急,却只能眼睁睁瞧着。

“战场分神,想死吗?”与刘瓒交手的大和尚倒是不趁人之危,见刘瓒走神,不由爆喝一声,刘瓒被人提醒,不由脸上一红,凝视眼前的大和尚道:“和尚,你叫什么?”

“邓元觉。”见刘瓒回过了神,邓元觉也不客气,一边回答一边再次挥舞起了手中的浑铁禅杖。李墨军中有两大和尚,一名鲁达,一名邓元觉,二人皆是走刚猛的路数。刘瓒之前听人提起时还不以为意,可等与邓元觉交手之后,才发现所传非虚。自己在宁王军中也是一员猛将,同样也是走刚猛的路数,但与眼前的邓元觉相比,自己的刚猛却有些小巫见大巫。即便此时已经集中了注意力,心无旁骛,可渐渐地刘瓒还是感到了力不从心,暗料恐怕再过百十合会,自己就将无力再与眼前这个莽和尚拼杀。

也就在刘瓒心思退路之时,一支装扮既不同与官军,也不同于宁王军的人马杀向了官军的中军。

“三郎跟员外是怎么回事?”看到杀来的人马,李墨眉头微皱,别人不认识,可他却认出这是摩尼教的人马。这伙人马虽然人数不过两千上下,但就如李墨让杨再兴直取宁王军中军的意图一样,为的就是动摇军心。

“擂鼓!”李墨沉声吩咐道。同时伸手取下了得胜勾上的长枪,抬手一指杀来的马军,当先冲了出去。

身为李墨亲军头领的贝应夔一见当即高喝一声,带着亲军也随即杀了出去。

战场不是游乐园,既然上了战场,那就必须要有杀人的觉悟。此时李墨身边仅剩一支亲军,为了不被动摇军心,他唯有亲自上阵。更何况李墨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人,虽然不能与高宠、卢俊义那种超一流高手一较高下,但想要在战场自保却还是没问题的。而且身边还有贝应夔在一旁照应,即便真遇上了摩尼教中的高手,李墨也不是没有一搏之力。

摩尼教的人马出现之初,的确让官军的阵脚出现了一丝混乱,但随着李墨命人擂鼓,亲自带兵迎上前去,官军的士气陡然大振。而正与官军相持的宁王军却在此时出现了动摇。

动摇的主因,就是宁王军的中军遭到了杨再兴所部的冲击。正一心杀奔宁王军中军的杨再兴在发现李墨亲自出阵以后,说不着急是不可能。李墨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一旦李墨遇到了不测,无论是什么原因,杨再兴都不能原谅自己。

而杨再兴也知道自己此时绝对不能中途折返,否则即便解除了李墨的危机,李墨也不会轻饶了他。唯有尽快击破宁王军的中军,抢下那杆代表宁王柴勇的大蠧,他才能回军赶去救援。

也正是清楚意识到了这一点,杨再兴这时是真的玩命了,带着手下三千马军一头撞进了宁王军的中军。宁王柴勇早已看出了此路马军的意图,可即便心知肚明,他也不能离开,甚至连动都不能动。

一场参战人数超过十万的大会战,任何一点意外都有可能导致战事的崩溃。而身为主帅,一旦帅旗出了意外,那将最有可能导致战败。除了不断指挥人马前去阻拦杨再兴的马军外,别无他法。

此前为了维持战局,柴勇身边的大将都已被派了出去,以至于现在柴勇身边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阻拦住担当箭头的杨再兴。就见杨再兴胯下汗血马,左手剑右手枪,在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所过之处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挡,挡住他!速速与孤挡住他!”眼看着杨再兴浑身浴血的杀奔近前,柴勇失声大叫道。

摩尼教人马出现时柴勇还觉得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自己这边倾斜,虽然不知道摩尼教那支人数不多的马军是如何出现在这里的,可从结果来看,对自己十分有利。却不想还没等这股胜利在望的喜悦劲过去,自己这边已经出了状况。

柴勇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单论武艺即便不如官军里林冲、关胜那样的超一流高手,但对付普通的武将却还是绰绰有余。可问题是一个人若无勇气,即便本身有再大的能耐也发挥不出来。

身为皇室子弟,柴勇更懂得保住有用身的意义。他不会像李墨那样舍身犯险,更不可能像李墨那样为了不动摇军心而亲自上阵。哪怕是知道自己亲自上阵会极大鼓舞军心士气,柴勇也不会行此莽夫之举。如果说起事之前的柴勇还有喜欢逞匹夫之勇的毛病,但现在他已经懂得惜身了。

他怕了!

军队没了可以再招,武将没了可以再找,只要自己还活着,那就还有机会。而柴勇身边的亲信自然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柴勇去跟人拼命,比起柴勇,他们可以说是更加关心柴勇的安危。身家性命、荣华富贵全部寄于柴勇一身,由不得他们不关心柴勇的生死。

眼见杨再兴率军杀到,所有人想的都是尽快将柴勇带到安全的地方,大蠧旗丢了那就丢了吧,赶明再做一杆。

柴勇被人簇拥着落荒而逃,可杨再兴却不肯轻易放过柴勇。大蠧旗要夺,柴勇也要拿,战前自家大人可是说过了,捉拿柴勇,死活不论。

催马上前一剑砍倒代表宁王柴勇的大蠧旗,杨再兴当即率人在战场上追赶起了柴勇。随着大蠧旗被砍倒,正在混战中的王寅第一个发现,当即命人大喊宁王逃了,而那些正在与官军拼命的宁王军将士回头一看,发现果然不见了大蠧旗,那士气顿时大减,被抓住机会的石宝、林冲等将带队一阵猛冲,终于将宁王军阵脚冲乱,宁王军大败。即便宁王军中将领竭力想要挽回败局,只是形势不由人,如此败局已经不是他们可以凭个人能力挽回,有的人被溃败的兵卒裹挟逃走,还有的则直接被急于逃命的兵卒反噬,死在了乱军之中。

……

战后一清点,李墨不由感到心疼。赢是赢了,可自家的损失也同样不小,大将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也是多数带伤,而将士的损失更是叫李墨难过。除去高宠、卢俊义所带的一万人,五万将士战死近九千人,而伤残必须退出现役的人也达到了六七千。这一战击溃了宁王军的主力,而李墨自身也折损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马。

不过总算是打赢了,虽然接下来暂时无法去找摩尼教的麻烦,但去找柴勇的晦气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诸位可能再战?”李墨环视了一眼满帐的受伤人士。虽然人人挂彩,不过众人的精气神还算不错,听到李墨询问,众人纷纷表示可以再战。

“好,既如此,你等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我会命高宠、卢俊义率部追赶骚扰反王残部,三日后你等与我一同去找宁王的晦气。”

“诺。”众将齐声领命道。

“大人,调走了高宠与卢俊义,那摩尼教怎么办?”王寅心细,出声询问道。

“我会让鲁达与邓元觉率部接替他们的任务。”李墨闻言答道。鲁达跟邓元觉是步军,而长途奔袭这种事他们派不上大用,倒不如用他们将高宠跟卢俊义的马军替换出来。那摩尼教马军不多,而依托营寨拒守,对鲁达跟邓元觉也不是什么不能完成的任务。

“大人!大人!好消息!”就在李墨准备散帐让众将回营歇息的时候,公孙胜一脸喜悦的冲了进来,原本已经准备告退的众将纷纷止步,想要知道公孙胜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不用李墨开口询问,公孙胜已经喜不自禁的开口对李墨禀报道:“大人,好消息,杨再兴命人传来消息,他生擒了反王柴勇,此时正在回来的路上。”

“什么!”李墨闻言不由吃了一惊,李墨倒是知道杨再兴率领所部尚未回营,但此时战事方歇,琐事繁多,估计最迟晚间就会回来,李墨也没多想。却不想杨再兴竟然给自己带回如此大的一个惊喜。

他竟然生擒了宁王柴勇!

“他现在人在何处?”李墨急声问道。

“据回来报信的人说,他离队时队伍距离大营尚有二十余里。”

“走,大家伙都随我去营外等等。”李墨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对众人说道。

宁王被擒,对李墨等人来说那是天大的喜事,三王作乱,一王被擒,这对军心士气都会是极大的鼓舞,甚至会影响到其他两个战区的战事。而生擒了宁王的杨再兴,众人已经可以预见将有一条光明大道在等着他了。

第315章 生擒柴勇

得了势的狸猫凶似虎,落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如今的柴勇就是一只落毛凤凰,生死都攥在李墨的手中,在李墨面前他是实在硬气不起来。若是换个人,柴勇还可能凭借身份摆摆谱,但对李墨,柴勇深知自己的身份根本就没用。

看了看一身狼狈的柴勇,李墨原本还想要说几句的兴致忽然也没了。柴勇的命运李墨已经可以预见,如今的胖子早已不是当年的胖子,等待柴勇的即便不是一杯毒酒或者三尺白绫,将来也会不得好死,说不准就是暴病而亡。对于一个将死之人,李墨实在没什么兴趣去奚落嘲讽。

“恭喜你,李大人,擒住了本王,将来封候拜相指日可待。”李墨正打算让人将柴勇带下去严加看管,却不想柴勇在这时主动开口跟李墨说话了。

还封侯拜相呐……李墨心里不由苦笑一声,那胖子早已不是当初自己所认识的胖子,而自己现在恐怕也已经成了胖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不在背后捅自己两刀就算对得起自己了,还封侯拜相?或许要是自己挂了,他倒是不会吝啬这些的封号,但自己活着的时候,胖子要是真的要给自己封侯拜相,那十有八九就是准备对自己下手的预兆了。

不过李墨也没有向柴勇诉苦的打算,听了柴勇的话后说道:“王爷不必担心会在这我这里遭受什么虐待,等些时日,解决了你往日所结交的那些江湖好汉,我就会命人送你回京与家人团聚。”

柴勇听到这话心里不由一颤,他之所以现在还能保持一点镇定,所依仗的就是那些江湖好汉,自己如今虽然已经被擒,但包道乙应该不会置之不理,肯定会带人前来营救。可如今李墨已经把话挑明,那就意味着他根本就不怕自己手下那些人来营救,或许说李墨正等着自己那些人来自投罗网。

见柴勇被自己一句话给说得闭了嘴,李墨挥挥手,让人将柴勇押下去看管起来。随后拉着这次立下大功的杨再兴回到营帐,早有军医等候在帐中,不用李墨再吩咐,上前就开始为杨再兴料理伤势。

直到这时,众人才发现杨再兴的前胸受挫大小伤口三十余处,而让大家感到佩服的是杨再兴的后背却是光洁如新。当初众人还对李墨重用一个无名小卒感到不解,但现在来看,自家这位大人果然是慧眼如炬,能识英才。

原本还有人对杨再兴立下如此大功感到有几分嫉妒,但在看到杨再兴身上所受的伤之后,这些嫉妒的心思顿时就没了,就算是换成了自己,估计也就和眼前的杨再兴一样。杨再兴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获得了众人的认可,这比他生擒了柴勇立下首功更让他感到高兴。

立了功就要有封赏!李墨在当晚就学好了请功了折子,次日就命人发往京城。而且由于柴勇被擒,李墨原先定下的计划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今宁王军群龙无首,正是官军大举收复失地的时候,毕竟在江南造反的不止宁王一家,李墨可不想辛苦一场反倒叫摩尼教给捡了便宜。

众将也清楚意识到这一点,当即接了李墨的军令,各率本部人马前来宁王之前所控制的地区“劝降”。

而事实也正如李墨所料,宁王军中的人当初大多数都是奔着柴勇来的,如今柴勇遭擒,六神无主之下有不少人都选择了归降。即便是有那冥顽不灵之人准备据城死守,但在柴勇出现在城下之后,有的选择了开城投降,有的则率领愿意跟他离去的人去了南方包道乙处。

宁王军中有两大主心骨,其一是宁王柴勇,另一个则是包道乙。视宁王柴勇为主心骨的多是当年柴勇亲自去招揽的人,而视包道乙为主心骨的则多是通过包道乙才投到柴勇麾下的江湖好汉。

通过投降这件事,立马就将宁王军中的派系给分了个清楚。而柴勇也通过这件事对包道乙会来营救自己不再抱什么期待。即便包道乙真的不顾凶险的来救自己,到时柴勇会不会跟着走还是一个问号。毕竟为了活命做人傀儡这种事,柴勇还是不情愿做的。

李墨才不关心柴勇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包道乙认识江湖好汉,可他同样认识的也不少,在李墨看来,包道乙想从自己手上把人救走,除非自己暗中让人放水,要不然绝无可能。

可出乎李墨以及柴勇所料,随着司行方率部来降,同时也带来了包道乙的新动向。这包道乙在收拢了人马以后,既没有挥军北上与李墨决一死战,也没有暗中使人寻机营救柴勇,而是带着忠于自己的人与司行方分道扬镳后径自去投了摩尼教。

“你为何不跟着一起走?”李墨不解的看着眼前的司行方问道。要说这司行方,李墨了解的还真是不多,原本以为这人不过只是武艺高强,却不想这人的性格也让人刮目相看。别看司行方此来只带来了百十个降兵,但李墨对这司行方却是起了爱才之意。这么一个死心眼的家伙,陪着柴勇一块死实在是可惜。

胖子或许会顾忌名声不会要柴勇的性命,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