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行下效,李墨之前在江南平叛,京城的事情即便知道也仅仅是知道,而在李墨率军北上的时候路过京城,才发现京城的情况比自己所想象的还要恶劣几分,除了朝廷上的文武官员来了一次大换血,就是市井之间也充斥着自己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的流言。与李墨亲近的人自然知道那是胡说八道,可不知情的人还是占了多数,信以为真的人同样也不在少数。

这种种的迹象,都表明了胖子正在为日后收拾李墨做准备,先将李墨的名声搞臭,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之后朝廷再对李墨动手也就成了顺应人心的善举。李墨为什么会如此肯定,那是因为以前跟胖子关系还没怎么糟的时候,二人闲聊时李墨曾经胡侃过,只是李墨没想到自己当初的胡说八道,今日竟然落到了自己身上,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也正是因为看穿了胖子的意图,李墨拒绝了虎贲军,同时更是秘密派人前往丰州通知许贯忠做出相应的对策。好在齐王柴英所占之地与辽国西京道接壤,这也就给了许贯忠派人接应提供了便利。

从李墨将虎贲军打发走到进入齐王柴英的地盘,前后不过一月的光景,许贯忠的飞鸽传书就送到了李墨的手中。看到许贯忠的安排以后,李墨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从许贯忠的信中,李墨知道了自己留在丰州的那帮人最近究竟干了什么事,趁着大周自顾不暇的机会,许贯忠与徐慧娘联手,以察哥、阿里奇为先锋,孙安、卞祥为大将,出兵十五万,借口耶律南仙一事对西夏展开了征讨。

西夏刚刚经过与大周的恶战,各方面实力尚处在低谷,而被西夏国主李乾顺认为新东家的大金国此时一方面正在集中力量对付辽国余孽耶律定,另一方面又被唐斌、郝思文所率轻骑搅和的后方鸡犬不宁,实在没有精力来照顾新收的小弟。

十五万丰州军势如破竹,西夏各地方虽不敢说望风而降,但实际情况也差不多,担任前锋的察哥、阿里奇几乎就没有遇上什么难啃的骨头,而率领主力的孙安、卞祥更是感觉这次出兵就像是组团来西夏旅游的,尽跟在察哥、阿里奇后面接收战果了。

几乎也就是在李墨抗旨西进,攻破摩尼教苦心经营的重镇杭州的同时,丰州军也攻破了西夏的都城兴庆府,西夏皇帝李乾顺誓死不降,在丰州军攻破城门的同时杀尽了妻妾子女,之后引火自焚,把偌大一个西夏王宫付之一炬。

随着李乾顺的死,丰州攻略西夏也进入了尾声。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摆在这里很有道理,西夏王李乾顺死了,但愿意为李乾顺陪葬的却没有几个。在兴庆府被攻破以后,剩余尚未投降的州府纷纷派来了使者与丰州军商谈投降事宜。

只不过了解李墨对待外族态度的许贯忠此时却对那些西夏贵族开出了这些贵族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条件。以李墨为首的丰州集团奉行以民为本,这与西夏贵族将百姓归为私有财物的观念发生了激烈冲突。

谈不拢的双方最终还是只能靠武力来解决问题,只是以目前西夏的实力,又如何是装备精良,士气正旺的丰州军对手,在接连战败之后,见机得快的人带着一家老小裹挟着财物奔西而去。而那些一心要跟丰州军死磕到底的自然也就成了丰州军的刀下鬼。

凭借武力扫平了西夏国内的抵抗势力,丰州军随后出台的抚民政策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绝大多数百姓的拥护。减免赋税、重新划分土地,这种种政策都让原来的西夏百姓很快就将故主扔到了一边。尤其是那些刚刚恢复自由身的农奴,更是对李墨感恩戴德不已,有那信奉宗教的人更是将李墨视作佛子转世,专为拯救他们这些贫苦之人。

在李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大名随着丰州军已经传遍了西夏的大街小巷,等李墨从许贯忠送来的书信中知道此事时,颇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西夏平定对李墨来说却是好事,一来地盘大了,实力自然就能得到提升,李墨手中的筹码也就相应的增加。与胖子为首的大周朝廷翻脸已经不可避免,那想要让胖子不敢对自己轻易下手,唯一的办法就是展示自己的肌肉,叫大周朝廷不敢轻易动兵。

二来则是此时西夏被平定,那就意味着可以用来接应李墨的人马会增多,这对李墨率军离开大周是极大的帮助。许贯忠的信中已经对李墨言明,在收到李墨的传信之后,他已命唐斌、郝思文率部撤出金国占领区,秘密率部前往大茂山,而李墨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向大茂山方向靠拢,一旦事情有变,唐斌、郝思文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李墨进行支援。

途径京城的时候,李墨与还在京城的伏婉相互通了通气,京城所发生的事情伏婉比李墨知道的详细清楚,同时她也对胖子的变化感到失望,尤其是胖子一心要将公主柴宁嫁出去的做法令她不满。

对于李墨准备在结束了河北之乱后率部返回丰州,至于巴蜀柴慎留给胖子去解决的想法,伏婉表示了支持。

李墨并不担心伏婉会出什么事,这京城虽是胖子的都城,但李墨早在胖子登基之前就开始在京城布置人手,胖子即便想要清楚李墨留在京城的耳目,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到的。李墨完全有能力让伏婉安然无恙的离开京城与自己汇合。

眼下李墨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向大茂山方向靠拢。有了目标就是好事,与虎贲军分兵以后,李墨这一路进入河北西路,而虎贲军则是进入河北东路,双方约定在齐王柴英所在真定府汇合,至于这中间会走哪条路,李墨没问虎贲军,同样也没告诉虎贲军自己的行军路线。

暂时不必担心虎贲军的李墨率领凤鸣军一路上攻城拔寨,齐王军虽然竭力抵抗,但终归军中缺乏能够与李墨手下大将所匹敌的将领,而原本可以成为依仗的城墙面对李墨手中的破城利器也成了摆设。

朝廷虽未分兵后的虎贲军增派了人马,比起李墨的凤鸣军还多出了两万,但虎贲军的进军速度明显要慢了不止一步。不过当李墨的兵马攻破了邢州之后忽然改变了行军路线,并未继续北上,而是选择了转进,进入了河东。

之前齐王起事,占领了河北东西两路,虎贲军守卫大名府,挡住了齐王军的兵锋。而在南下受阻以后,齐王军也曾经试图通过河东路继续南下,只是当时被秦八郎抽调了一部分常胜军精锐挡了回去。此时的河东路依然在朝廷的手中,而李墨率军进入了河东,不仅让朝廷感到不解,就是齐王军也对李墨的动向感到惶恐。

此时的齐王军已经吃到了没有大将之苦,与凤鸣军分兵的虎贲军让齐王军在这段时间里损兵折将,而另一个比虎贲军更猛的凤鸣军现在又动向不明,人在真定府的齐王柴英甚至有了迁都的打算。真定府所在的河北西路与河东路紧挨着,而以凤鸣军的战力,柴英很担心一觉醒来就被人告知大周的官军兵临城下。

不过柴英慌了神,作为齐王麾下的第一谋臣房学度此时却是一脸的喜意。这房学度据说先祖是史上留名的大唐名臣房玄龄,不过这不是柴英关心,他此时很好奇,自己的齐王军被四弟的大周官军打得节节败退,丢城失地,他房学度这时候会有什么好事。

“王爷,大喜,大喜,那李墨的死期将至了。”房学度不等柴英开口,自己已经抢先向柴英报喜道。

“哦,真的吗?房卿有何妙计?”柴英闻言也是颇为期待的问道。

“王爷,之前微臣派去京城的人终于带回了消息,答案就在这封信中,王爷一看便知。”房学度也不卖关子,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递给了柴英。

柴英带着三分不信,接过信看了起来,等到看完了信,柴英的脸上却并未流露出多少的兴奋之色,反倒有些惋惜的说道:“可惜了那个李墨。”

别人听不懂,可全程参与了此事的房学度却理解自家这位王爷此时的心思,附和的点头说道:“的确可惜,不过这也只能怪他李墨没有识人之明,保了一个想要取他性命的的人。”

“……房卿,你看有没有可能……”柴英沉默了一会,又满怀期待的看着房学度问道。

虽然柴英没把话说明白,但房学度已经猜到柴英的意思,苦笑着摇头说道:“王爷,就怕咱们这座庙小,容不下他李墨那尊大神呀。”

第325章 鸟未尽,弓先藏(上)

“斥候多久没回报了?”领兵在外,讲究的是令行禁止。李墨一般不会夜间行军,在大军扎营之后,负责周围警戒的重任也就落在了斥候的身上。而既然能被选做斥候,那必是军中精锐,更不可能出现过时不归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只有一个,斥候出现了意外,要么被野外的猛兽袭击,要么就是被敌人给干掉了。第一种可能还算好的,要是第二种可能,结合李墨当前的处境,李墨不能不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设想。

当得知在外负责警戒的斥候过时未归的消息以后,李墨一面下令派出斥候前往查探,一面命人将睡梦中的军卒招呼了起来。

李墨练兵不同于其他人单单只是训练军卒的战技,应对突发状况的训练李墨同样也是经常进行,像这种夜间集合也不是头一次了。被叫醒的军卒并未发出怨言,而是以最短的时间穿戴整齐,集合在各自的将官身边。

“咻~啪~”也就在李墨的大军集合将将完成的同时,奉命前去查探情况的斥候发出了警讯。

“执行第四套方案。”李墨不慌不忙的对众将下令道。

与龙骧军分兵,又打发走了虎贲军,如今李墨身边剩下的可谓都是知根知底的人,李墨自然也就不需要藏着掖着。对于朝廷会如何对付自己,李墨在率军离开京城以后就与手下众将进行过分析,众将各自发挥想象,提出了多种可能,而针对那些可能,李墨与众将又想出了不同的应对之策。而眼下所遭遇的情况,只不过是那种种可能中的一种。

有敌来袭!不管来袭的敌军所属哪方,对李墨来讲都是一样。凤鸣军此时孤军在外,距离大茂山接应部队尚远,来犯之敌不可能是友军。

“高宠、杨再兴率部断后,鲁达、邓元觉先行,其余众将随我行动,目标娘子关,立刻行动。”

遇袭之时最怕的就是没有主事人,群龙无首之下难免就会被人所趁。李墨命令一下达,众将立刻各司其职。鲁达、邓元觉率领所部立刻出发赶往娘子关。娘子关作为长城第九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拿下此关对李墨接下来的固守待援将有极大的帮助。

至于能不能顺利破关倒不在李墨的考虑范围之内,先不说鲁达、邓元觉的骁勇,单说李墨早已命人秘密潜伏在娘子关中就是已经抢占了先手。只要鲁达、邓元觉率军赶到关下,里应外合不愁娘子关不破。

而凤鸣军的反应如此迅速也大大超出了前来偷袭的敌军所料。此次官匪联手,目标就是李墨的项上人头。功高震主四个字终于叫胖子下定了决心,再加上身边人的煽风点火,胖子不顾大局,竟然答应了齐王柴英的提议,两家联手对付李墨。

两家各取所需,胖子除掉李墨这个已成心腹之患的人,而齐王则得到了朝廷允许裂土封王的承诺。唯一倒霉的就是李墨,辛辛苦苦的替人卖命,临了还要把小命搭上。万幸李墨身边的人多是性情耿直,眼里不揉沙子的直人,朝廷想要取李墨的性命,还要看这些人答不答应。

高宠等人都知道此时跟着李墨与朝廷作对,那身上势必会被打上一个反贼的印记,可对此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士为知己者死!为了赏识他们的李墨卖命,他们卖的是心甘情愿。

大军在有条不紊的向着娘子关的方向行进。而朝廷的官军在发现行迹暴露以后也不再遮遮掩掩,挥军就奔李墨的凤鸣军追杀过来。虽然此时追杀过来的敌军穿着各异,乍一看并不像官军,可这世上又有哪个胆大包天的流寇胆敢主动袭击官军。

负责断后的高宠、杨再兴大发神威,凭借本部人马将来袭的敌军死死拦住,贼军虽然势众,但却比不得凤鸣军悍勇,任凭贼军的将领跳脚,可就是突破不了凤鸣军的防线。高宠、杨再兴率部且战且走,尤其是高宠连斩贼军中三员大将,震慑的贼军不敢靠前。

“杀上去,休要走脱了这些人!”一个声音吸引了正在指挥作战的高宠,就见贼军之中有一身穿将官甲胄的人高坐马上正在催促手下上前。

“万春,给他一箭!”高宠抬手叫过一旁的庞万春,低声吩咐道。庞万春归降最晚,错过了与司行方等人前往丰州,等到他归降以后,李墨便将他安排做了高宠的偏将,这段时间庞万春苦练武艺,但这不代表他之前所依仗的箭术就放下了。听到高宠的吩咐,庞万春二话不说,抬手对着高宠所指那人就是一箭。

马上那人当即落马,只是可惜那人可能命不该绝,虽被庞万春一箭射中,却没有射中要害,落马之后立刻就被身边的人保护了起来。高宠正暗叫可惜,就见贼军中跃出一员大将,口中喝道:“暗箭伤人算什么本事!贼将速来送死!”

若搁平时,高宠二话不说就会纵马上前,但眼下责任重大,高宠自然也不会逞一时之勇,对于贼将的挑战,高宠置若未闻,依然镇定自若的指挥人马缓步后退。

眼下凤鸣军最要紧的是拿下娘子关,只有等可以借娘子关为依托之后,高宠才会放下身上重任与贼将一战,但此时,高宠不会去逞匹夫之勇。

眼见凤鸣军有条不紊的后退,方才被庞万春一箭射下马的那人真的急了,拉住大骂凤鸣军无胆的那人急声说道:“陈兄,机不可失,若是放跑了眼前这伙人,咱们在圣上面前可就……”

“宋三郎言之有理。”不等那人把话说完,被称为陈兄的贼将已经点头附和,随即手中大枪一指,大喝一声,“儿郎们,随我杀上去。”

正在密切注意眼前这伙贼军动静的高宠见状也不迟疑,扭头吩咐一旁的庞万春一声,“万春掠阵,看我取那贼将首级。”说完一催胯下战马,高宠率众迎了上去。

甫一交手,高宠就意识到眼前贼将不光是嘴巴厉害,身手同样着实不弱,当即一架贼将手中大枪,口中喝道:“来者通名!”

“虎威军副将****真。”

高宠一听对方自报家门虎威军,立刻勃然大怒。这虎威军成军不久,也是高宠随李墨北上途经京城时才得知,据说是当今圣上有感身边可战之兵太少,特意从京城二十万禁军中挑选精锐组成。

原本高宠还觉得自家主公李墨有些小题大做,可现在虎威军现身由不得高宠不佩服李墨的“未卜先知”。包括高宠在内,其实决定跟随李墨的不少人都觉得即便朝廷要对李墨下手,那也会等到平定了大周的内乱之后才动手,现在江南方平,尚有齐蜀二王未定,朝廷不会这么早就动手。

可现实却狠狠的甩了高宠一记耳光,没想到朝廷为了除掉李墨这个大患,竟然不顾大局到如此程度。既然此时虎威军现身,那说不准会来袭击他们的就不止虎威军一路。

之前还觉得李墨有些杞人忧天,而现在却不得不面对现实。心里着急想要率军赶去与中军汇合的高宠此时没有留手,而他这一不留手,作为他对手的****真就倒了霉。****真武艺不凡,但最精通的却非是武艺,而是一些旁门左道。面对一等一的高手,刚开始还支撑得住,但时间一久,他就吃不消了。

“贼将休要伤我爹爹!看箭!”随着一个女子的轻喝,高宠在马上慌忙一闪身,就见一点寒芒落在了高宠的肩头,****真见状不由大喜,举枪就奔高宠的心窝刺去,却不想高宠受伤之后更是凶性大发,不管刺向心口的长枪,同样举枪刺向****真的面门。

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高宠同归于尽的打法,****真胆怯了,急忙收枪回防,只是高手过招,决定胜负往往只是一念之间。****真原本举枪就刺是占了先手,可他这一回防,就慢了那么半拍,虽然躲过了高宠的致命一击,但脖颈也是被高宠手中的大枪带走了一片血肉。

****真惨呼一声,抱鞍就走,高宠见状也不追赶,立刻拨马汇合赶上来的庞万春,二人一同领军缓缓退后。

“万春,立刻派人通知大人,就说来犯之敌是虎威军,请大人小心,或许这回袭击我们的还有其他人马。”

“……大人,不必传信了,就在你与敌将交手的时候,大人那里已经传来了消息,说是中军遭到常胜军袭击,命我等迅速向中军靠拢。”

“什么?……你率部先行,我领兵断后。”

“大人,你受了箭伤,还是先走吧。”

“莫要争了,我是主将,听令行事。”

“……是,大人保重。”

庞万春率一半人马刚走没多久,同样收到消息的杨再兴也率部赶来与高宠汇合。看到杨再兴左臂包扎,高宠关心的问道:“挂彩了?”

“啊,一点小伤,不碍事。三郎,大人命我等迅速与中军汇合,不可恋战。”杨再兴点头对高宠说道。

“此事我已知晓,早命庞万春带领一半人马先行,咱们轮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