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莫问了,总之这几****老实点,以免叫哥哥把心里的那股邪火撒到你身上。对了,哥哥走之前你不是说要给哥哥推荐几个人吗?那几个人呢?”

“走了。”

“……算了,总之你最近小心些。”吴用也知道李逵性格大大咧咧,便没有再问这事,转而又不放心的叮嘱了李逵几句。

“军师,哥哥这回到底是去拜访谁了?”临别之际,李逵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哥哥当初不是郓城县的押司嘛,在郓城县也就认识了几个好友。以前还没被招安的时候,哥哥也不好意思去请那几个人入伙,可如今身份不同了,却不想再登门那几个人还是不愿。”

“军师,你说来说去,那几个人到底是谁?”

“还能是谁?一是郓城县的两个都头,朱仝、雷横,二是人称托塔天王的晁盖,三就是独龙岗李家村的扑天雕李应,这四个人众口一词,说是只愿过一富家翁,对升官发财,光耀门楣的事情不感兴趣。我与哥哥几乎说破了嘴皮,还是不能叫那些人回心转意。”说到这里,吴用也不免有了一些怨气。

吴用本是一乡村教书匠,但他心怀大志,不愿一辈子与村中顽童为伍,为此他这才投靠了同样不愿碌碌无为一辈子的宋江。而宋江对他也算是不错,虽然有段时间不太重视他,但在****真、云天彪离开以后,吴用也再次成为了宋江的心腹亲信。

这次宋江被封为博州节度使,吴用就成了博州的二号人物,在吴用看来自己这回也算是出人头地,随宋江回郓城县也算是衣锦还乡,叫那些昔日瞧不起自己的人大大的后悔一回。

但叫吴用失望的是,昔日乡里的那些人似乎看他的眼神依然没多少改变。无论是晁盖、朱仝还是雷横,对吴用依然不大理睬。除了晁盖还客气点外,朱仝、雷横就连正眼都不给吴用一个,这就叫吴用感到心里有点不平衡了。

本来吴用是想要在宋江面前搬弄一番是非的,只是他自己也清楚那三人与宋江的关系比自己近,自己要是去搬弄是非,未见得就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不过仇恨的种子已经在吴用的心里埋下,只等日后生根发芽。

“我家哥哥如今是节度使,这是多大的官,那帮刁民竟然敢拒绝我家哥哥的好意,实在是不知好歹!”李逵怒声说道。

“铁牛,这话千万不要在哥哥面前提起,否则你吃了苦头可不要怨我没事先提醒你。”吴用一听连忙劝道。

李逵就不是一个听话的人,这世上除了宋江外,他是谁的话都不听。吴用的劝说不仅没有叫李逵住嘴,反倒如同火上浇油,瞪着吴用问道:“那你就眼看着哥哥被那三个鸟人拒绝?”

“那你说怎么办?哥哥与那三人交情深厚,不可能因为这点事情就跟那三人翻脸的。”

“……除了那三人外,还有一个叫什么来着?”

“你是说扑天雕李应?”

“对,就是他,他又是什么来头?与哥哥也有很深的交情?”

“那到没有,李应只是李家庄的庄主。这事也怪我没有事先打听清楚,这才叫哥哥落了颜面。”

“……”李逵没有说话,牛眼转了转后扭头就走。

吴用见状连忙追上去问道:“铁牛,你要作甚?可不要乱来。”

“俺去找那李应谈谈,他若是愿来,那就最好不过。”

“那他若是不肯来呢?”

“那就叫他尝尝俺板斧的厉害!”

“不可,你这样是在害哥哥。”吴用一听顿时大急,拦住李逵的去路叫道。

“军师你这话说的就奇怪了,我是去为哥哥拉人,你怎么说我是害哥哥?”依李逵的脾气,早就伸手将吴用扒拉到一旁,然后去找那李应的晦气。可吴用提到了宋江,那李逵就不能不耐下性子听听了。

“你性子憨直,哥哥也不愿跟你商量这些事情。你别看眼下哥哥好像挺风光,但实际上这次虎威军分家,损失最严重的就是哥哥。”

“军师这话是什么意思?哥哥不是说家虽分了,日后还是一家人吗?”

“可那****真跟云天彪是那种甘居人下的人吗?朝廷的旨意下了以后,他二人可曾有过半分的不舍。当初三人都是指着朝廷的招安,所以能走到一块去。可现在目的达到了,尤其是朝廷还将哥哥招揽到的四将分给了****真跟云天彪,铁牛你想想,如今哥哥手下还有几个可做大将之人。”吴用知道李逵的性子,为了避免他胡来,不得不将事情掰开揉碎的解释给他听,以免他做出傻事,堵住宋江的求贤之路。

李逵不是傻子,吴用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他又怎么会听不明白。听完吴用的话后,李逵紧皱眉头的说道:“那这回哥哥算是遭了朝廷的暗算了。”

“是啊,但这话不能对外说。哥哥之所以着急,也是希望能解决一下眼下人手不足的问题。”

“那你为何要拦我去找那李应?我把李应找来,这不就是在帮哥哥吗?”李逵还是有些不解的问道。

“人各有志,你若是强迫那李应来投,那哥哥的名声还要不要了?日后还会有人愿意来投哥哥吗?”吴用怒其不争的说道。

李逵这回算是明白了,挠了挠头又问道:“你是军师,总不能眼见着哥哥发愁吧?你有什么主意?”

“主意早就有了,那几个人不识抬举,可大周又不是只有他们几个了,他们不肯来,那咱们就去找肯来的人。”吴用见李逵被自己说服,立马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说道。

第338章 风云起

自受封安西大都护一职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年的光景,托蜀王柴慎的福,李墨这半年倒是不怎么需要关心外界,但随着刘敏等人护着蜀王妃以及蜀王世子的到来,李墨知道自己埋头发展的“悠闲”日子要到头了。

以李墨对胖子的了解,有蜀王柴慎在前面顶着的时候,胖子暂时不会打自己的主意,可如今柴慎已经玩完两月有余,以胖子的性情,他肯定会不安分的想要找自己的麻烦。即便不找自己的麻烦,那也肯定会对其他人下手。

如今大周的周边各方势力里,安东、安西以及齐王的河北算是对大周威胁最大的存在。尤其是齐王柴英的河北,更是在这三方势力中起到了一个纽带的作用。李墨认为,胖子想要动兵,先遭毒手的肯定是河北,其次就是自己,至于安东的秦八郎,那块穷乡僻壤暂时还不能勾起胖子的兴趣。

唇亡齿寒的道理不仅李墨懂,相信秦八郎也懂。安西大都护府建立之初有兵三十万,但经过这半年的光景,眼下兵力已经快过四十万大关。这不是李墨穷兵黩武,而是地理位置要求李墨必须拥有大量的兵力。北方民风彪悍,而想要震慑那些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野蛮人”,人少了可不成。

而新增的这十万人马里,史文恭所率的西夏藩落军人数达到了五万,主要负责经略西域,将汉人的旗帜再次插在西域各国,至于随同史文恭一同来到安西都护府的岳飞,以及后期到达的蜀王旧将杜壆、袁朗、縻貹、谢宁四人,则是分别领兵一万,不过岳飞这五人的兵马尚在训练当中,这次与大周的交兵,李墨没打算派其上阵。

如今李墨需要对付的除了大周,尚有东北方向的金国以及与西夏接壤的吐蕃诸部,再加上李墨想要经营西域,说李墨如今四面受敌也不过分。但眼下李墨兵强马壮,倒也不怕受人围攻。当然,若是能够避免多线作战,李墨还是愿意的。

对西域以及吐蕃诸部,李墨采取了以交流为主,对抗为辅的策略,毕竟李墨有自知之明,他眼下还没办法上高原与吐蕃人抢地盘,单是一个高原气候就挡住了李墨大军的脚步。而吐蕃内部各自为政,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统一强大的吐蕃,有人禁受不住诱惑与李墨建立了贸易关系,剩下的即便有心去抢,也会被得了李墨好处的人阻止。而经略西域的目的主要还是恢复贸易往来。

自西夏建立成为中原与西域交流的拦路虎以后,西域的情况对中原来说就有些陌生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史文恭的藩落军此次进入西域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保护商队不受西域马贼的侵扰,二是利用护送的机会尽快掌握如今西域的详情,以便为将来出兵作好准备。

没有了来自吐蕃和西域的掣肘,李墨需要关注的也就是金国以及大周了。金国暂时还不需要李墨全神贯注,有耶律定这个辽帝杵在那里,金国暂时不会把注意力完全投放到李墨的身上,而有了李墨以及大周的支持,眼看着辽国摇摇欲坠,可就是不倒下去,恨得金国是牙根痒痒但又无可奈何。每回眼看着就能将辽国打倒在地了,这时安东、安西两大都护府就会出兵,逼得金国不得不抽出兵力来应对。不应对还不行,安东、安西这两个缺德玩意不去救耶律定,而是分别去捅金国的后腰。安西捅中京,安东捅东京,这两个地方都不是金国允许出乱子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安东、安西的干预,金国当初夸下海口说三月解决辽国余孽的誓言成了笑话。而针对安东、安西的捣乱,金国也不是没有想办法应对,办法就是联手大周。只是当时大周正忙着解决巴蜀的柴慎,自然也就没工夫搭理金国那帮暴发户。

可等解决了蜀王柴慎,大周军队又休整了一段时日,金国上下觉得这时候去找大周商谈两国结盟的时机到了。不过金国使者想要到达大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陆地上被安东、安西以及辽国给封锁,而海上又被安西的李墨用海军拦住,金国使者想要到达大周,唯一的办法就是偷渡,乔装改扮的进入大周,抵达大周的京城。

正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胖子此时也正在为如何消灭齐王而犯愁。虽然当初跟齐王约定一起对李墨下手,成功以后允许齐王割据河北自立,可这李墨不是还活的好好的嘛,那当初两家的约定自然就作废。

只是现在想要动齐王就势必会引出安西的李墨,甚至连安东的秦八郎都会来插上一脚。齐王好对付,胖子有信心能单挑过,可要让他一挑三,那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别说安东的秦八郎,就是让胖子单挑安西的李墨,胖子都有些心里含糊。

柿子要捡软的捏!这个道理胖子懂,可他愁就愁在当他对付齐王的时候安西李墨跟安东秦八郎会跳出来搅局。金国使者的到来给了胖子解决两个隐患的机会,至于当初由李墨主导大周与辽国结盟一事,随着李墨出任安西大都护以后,胖子已经不打算去履行了。

与李墨正式翻脸以后,胖子就在努力抹消李墨留在大周的影响力,但凡是跟李墨能扯上关系的人或事都受到了影响。如今大周朝堂已经不是李墨在时的景象,忠言逆耳,但同样忠言也很不中听。偏偏胖子又不是个喜欢听人劝告的主,隐忍了多年,终于翻身农奴把歌唱,哪里还听得进去别人的正确意见,几次三番之后,原本对大周还抱有一丝幻想的忠义之士不是请辞就是被流放至偏远地方远离朝堂,以至于现在留在朝堂上的尽是胖子的应声虫,这虽然让朝堂看上去一团和气,但一个没有不同意见的团体是可怕的,一旦出现误判,就极有可能发生无法挽回的错误。

金国使臣受到了大周最高规格的接待,而原本是大周座上宾的辽国使臣则是黯然离开了京城。不过辽国使臣耶律宁也没有马上返回辽国南京道,而是直接去了西京道的大同府,眼下大周是指望不上了,那就唯有去指望大同府的李墨,而且耶律宁也相信,眼下也只有李墨能够帮助辽国。

论关系,李墨与耶律宁也不是很远,与耶律余里衍成婚以后,耶律余里衍就对外宣布患病将主持西京道的大权交给了自己的丈夫李墨。虽然都知道耶律余里衍是装病,但在法理上,有了这个说法以后,李墨执掌大权也就顺理成章。除了安西大都护的身份外,李墨还有辽国、大周驸马这个双重身份,插手辽国或者大周的事务,那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

耶律宁一路急赶的抵达了大同府,很顺利的见到了正在王府陪伴娇妻的李墨。耶律余里衍怀孕了,没想到这生孩子也组团,在大同府坐镇这半年,李墨白天处理政务,晚上辛勤耕耘,经过半年的努力,不光是耶律余里衍怀上了李墨的种,李香君、韩月娥以及柳絮眼下也都怀上了。

家有四个大肚婆,李墨自然不会出去外面胡搞。而且即便李墨有那个心,也没那个机会。也不知是不是这帮女人商量好了,在对外问题上,众女态度保持一致,坚决不给李墨出去寻花问柳的机会。

当然如今的李墨也没那个心思,不少了,再多就忙不过来了,现下还有两个想求子的娘们缠着自己呢,哪还有工夫去外面打野食。

“六弟,你怎么来了?”李墨笑眯眯的问耶律宁道。耶律余里衍在众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李墨娶了耶律余里衍,也就成了耶律宁的三姐夫。而耶律宁听李墨称呼自己六弟,也没觉得有什么别扭的,顺着李墨的话说道:“三姐夫,小弟这是有急事要找你。”

“什么事?”

“金国的使臣已经到了大周的京城,得到了大周朝廷的礼遇,两国很有可能结盟,不知三姐夫对此有何看法?”

“金国使臣到了大周?他们是怎么过去的?”李墨有些纳闷的问道。

“不管他们是怎么过去的,总之现在他们人已经到了大周啊。”耶律宁忍不住提醒李墨道。

“哦,也对。不过我如今跟大周的关系也不怎么样?我说的话估计大周也不会听。”

“那怎么办?大周若是与金国结盟,那势必会对我大辽不利。”

“……六弟不必多虑,其实即便两国结盟,对当前的影响也不会很大。你兄长耶律定的南京道背后是齐王柴英,而大周即便想要跟金国进行两面夹击,首先要解决的也必须是齐王的河北两路。”李墨见状安慰耶律宁道。

“那姐夫这回是准备袖手旁观吗?”耶律宁闻言问道。

“瞎说,唇亡齿寒的道理你姐夫我会不懂?我告诉你这些只是想要告诉你情况没有你想象的那样遭。其实你不应该来我这,而是应该去齐王柴英那里,只要他愿意与辽国结盟,那你们需要面对的还是来自金国的威胁。”

“只是齐王实力不济,即便与我辽国结盟,恐怕也挡不住大周的兵马。”耶律宁担忧的说道。

“真笨,这不还有我了嘛。虽说眼下我不能出兵与大周交战,但我可以派兵去找金国的麻烦,从而减轻你辽国的压力,那样你辽国不就可以抽出兵力帮着齐王一起对付大周的兵马了嘛。你休息一晚,明早就起程去河北拜见齐王,等两家商谈好结盟的事情以后你也不要急着回去,坐船出海去见见安东大都护秦八郎,相信他也不会对此事袖手旁观。只要我们联手,大周与金国结盟也不会改变什么。”

“多谢姐夫指点迷津。事不宜迟,小弟就不在这里耽搁时间,等日后闲下来再来叨扰。”耶律宁心忧国事,当即就想要告辞。

“你先别忙,留你一晚也不是光让你休息,我也是有事要与你商议的。”

“什么事?”

“你久在京城,对外面的事情不甚了解,不久前我刚刚得到确切消息,我那岳父,你的父亲在不久前被金国抓住了,如今已经被关押在五国城内。”

“他还没死?”耶律宁很是意外的脱口说道,等话说完才意识到这样说不妥。好在李墨不是外人,不会出去乱传闲话。而且对天祚帝,李墨也没什么好感,大辽会走到今天,其实都是被这位爷给害的,若不是当年他的不重视,金国也不可能做大,成了大辽的掘墓人。

要说辽国上下对天祚帝恨之入骨的人,其实也不在少数。耶律宁虽然不是那种想要天祚帝死的人,但想要将耶律宁请回来继续做皇帝的想法也是不可能有的。如今的大辽已经经不起太多折腾了,原本就已是重病缠身,这要是再经历一番朝堂上的波折,非得嗝屁不可。

“这事你暂时不要声张,辽国如今经不起折腾,要如何处理此事,你还是尽快通知你兄长耶律定,免得日后被金国打个措手不及。”李墨不放心的叮嘱耶律宁道。

耶律宁也知道此事影响重大,闻言点了点头,“多谢姐夫告知此事,小弟一定不去声张,若是没有别的事情……”

“得,既然你坚持要走,那我也就不留你了。你一路上多多保重,我会让察哥挑选二百精锐负责保护你的安全,你走的时候走慢些,等汇合了人手以后再赶路。”

“多谢姐夫,小弟这就告辞了,还请姐夫为小弟代向三姐问好。”

“你自己也要小心,记住凡事不要强求,以保护自身安全为重。”

李墨送走了耶律宁以后不久,同样留在大同府的朱武、乔冽以及新投的刘敏、萧嘉穗便来到了李墨的书房。严格算起来,李墨如今手下的谋士也不少,不过大部分都是各管一摊,像吕将坐镇西夏,许贯忠坐镇丰州,而像徐和、闻焕章这些老人则主管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能与李墨议事的,眼下也就是这四人。

第339章 合纵

河北真定府

齐王柴英愁眉苦脸的坐在书房看着自己的心腹谋士房学度和李天锡,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