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零年代金饭碗-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丽萍在农村插过队,太熟悉农村生活了。
在农村,她不但学会了很多农活,还学会了做柿子饼,做浆水面,纳鞋垫,甚至可以在鞋垫上绣上一朵水灵灵的牡丹花。
于是,她连夜纳了一双结结实实,针脚细密的鞋垫,当然还绣上了一朵牡丹花。
当年在农村,全村的女人都夸周丽萍手巧。周丽萍相信行长老婆一定喜欢她亲手纳的鞋垫,一定喜欢跟她说话。
因为她是半个农村人,必要的时候,她还可以做一个纯纯粹粹的农村人。
周丽萍手拿鞋垫敲开了行长家的门,行长不在家,行长老婆开了门。
周丽萍知道怎么跟农村女人打交道,没用多长时间,她就和行长老婆熟了。
行长老婆手拿鞋垫说:“这针脚细密匀称,这花跟活的一样,你一个城里人竟然有这好手艺。”
“我是什么城里人,我在农村插了6年队,我就是农村人,只不过现在进了城。”
一句话拉近了自己和行长老婆的距离。
这样一来二去,她和行长老婆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她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行长老婆,又给行长老婆唱了几段戏。
行长老婆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村子里的大戏台。
于是,她拍着胸脯对周丽萍说:“妹子,你的事包在我身上了,回头我给我们家掌柜的好好说说,你放心好了。”
很快,行长就知道了周丽萍的事。
他问了工会主任,知道这个周丽萍就是常年给工行职工排节目的那个能歌善舞的女人。又问了人秘科,看行里的幼儿园是不是真的缺一个像周丽萍这样的人才。
人秘科的科长跟行长诉苦说:“我能有什么办法呀?咱们行真的找不出一个能唱能跳的人呀。”
行长心里有了主意,他对人秘科长说:“我知道了,很快就给你解决这个问题。”
天呀,没过多久,周丽萍就真的进了工行,成了幼儿园的阿姨。
很多银行人有一个共性,总觉得这么大一块蛋糕,你凭什么来分一块?
于是她们虽然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周丽萍,但却从心底里对她不屑。
没两年,银行幼儿园撤了,周丽萍自然要分流到别的地方去。
按理说以她的特长,去工会是再合适不过了,可工会太轻闲了,这么轻闲的一个地方,凭什么让她这样一个抱孩子的阿姨去。
于是,周丽萍进了储蓄所。这个时候,她已经三十来岁了,学业务有点晚了。
大家都瞧不上她,不屑于跟她搭档。
周丽萍不信邪,她再次使出了“鞋垫外交”的策略,感动了身边的人,再加上自己勤奋,很快就掌握了业务。
周丽萍热情大方,真诚待人,可是在有些人眼里却成了“傻呵呵”的代名词。
张美玉第一次见周丽萍就觉得非常有缘,她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永远都是神采奕奕的女人。
张美玉进了储蓄所,亲热地对周丽萍说:“周姐,上班了?”
周丽萍抬头看见张美玉,高兴地说:“美玉,来了?哎呦,今天可真漂亮,听我的,以后就得这么穿,你适合穿浅色的,衬得脸色好。”
张美玉今天穿了一件浅粉色的外套,的确比平时好看得多。
“周姐,你太勤快了。”
“在家也没啥事儿,早点来还能把卫生打扫干净了,多好。我这个人最爱干的活就是收拾房子,早点打扫干净早点清爽。”
张美玉以前不相信这世上有人爱打扫卫生,因为她从小就看见妈妈一边清理房间一边抱怨她和姐姐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
这种负面影响,让张美玉从小就觉得打扫卫生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情。
可是自从见了周丽萍,她一下子发现了新大陆,原来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女人,爱漂亮,爱干净,爱干活。
只要周丽萍上班,整个储蓄所都能焕发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张美玉进了储蓄所,放下皮包,看看四周,发现周丽萍已经把卫生全部打扫完了,自己根本用不着再伸手拿什么扫把,抹布了。
周丽萍把拖把放进卫生间,环视着四周的环境说:“干干净净的,多好。”
张美玉不知道周丽萍是否知道那一万块钱的事,她看着周丽萍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忍不住地说:“周姐,你知道不知道前天,你休班的第一天库里少了一万块钱。”
“啊?怎么回事?你是出纳,晓琪是记账?”周丽萍确认了一下两个肇事者到底是谁。
张美玉对着周丽萍的脸点了点头。
“那找到没有呀?是不是账错了?还是你们俩给人付错了账,收错了钱?”周丽萍急于知道事情的原因。
“没找到,账没错,应该是错在钱上了。”
“你说说,你说说,你们这些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呢,一万块哪。”周丽萍满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张美玉趁着这会儿没人,悄声对周丽萍说:“周姐,你在行里时间长了,我想问一下这种情况,怎么赔偿?”
“还能怎么赔?这种情况一人一半,各打五十大板。你和晓琪互相复核,都有责任。”
这个结局比当初的料想要好得多,五千就五千吧,拿钱买个教训,总之是这个教训太贵。
周丽萍看张美玉神态平和,心里想这个小丫头,心理承受力还不错,可宋晓琪恐怕就没那么容易接受了。
周丽萍虽然和宋晓琪共事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她早就知道宋晓琪是个什么样的姑娘。懒惰、急躁、不吃亏,这些负面词汇放在她身上一点也不过。
张美玉把昨天和所长的出行简要地告诉了周丽萍,然后说:“今天还剩下最后一个王大龙,不过我料想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周丽萍一脸认真地对张美玉说:“那可不一定,这世上什么人都有,但终归好人多,坏人少。今天你和所长去了以后,要真是那个取钱的王大龙,千万别强势,做出一副弱女子的样子,最好再流点眼泪,以情动人。他要真多拿了那一万块钱,说不定就招了,把钱还给你们了。”
张美玉觉得这招好使,可到时候自己不一定能哭得出来,毕竟自己的眼泪是很金贵的。


第15章 最后的努力
周丽萍正跟张美玉传授经验,秦怀远来了。
他永远都是笑嘻嘻地,看见周丽萍和张美玉在一起嘀咕,开玩笑地说:“说什么秘密呢?没说我坏话吧?”
“说了,正说着呢,说你山西九毛九,就多那一分都不想出。”
一句话逗乐了张美玉和秦怀远,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
山西九毛九来自于一个很久以前的传说,说是一个山西商人横渡黄河出外经商。摆渡人给他要一块钱的费用,可山西人只给出九毛八。
摆渡人无奈,说:“那就少收你一分钱吧。”
山西人欣然答应,以九毛九分钱的费用成交。
船行到对岸,摆渡人很纳闷,问:“别人过河都出一块钱,你为什么非要少一分钱呢?”
山西人认真地说“我要是生意做赔了,全凭那一分钱起家呢。”
这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典故把山西人的抠门,节俭表现得淋漓尽致。
秦怀远这个山西人不抠门,但他很节俭,从不大手大脚,所以周丽萍就经常用“山西九毛九”来调侃他。
可事实上,秦怀远却是整个营业部知名的有钱人,他常常时不时地拿出一张张的定期存折来,让柜台上帮他转存。
张美玉很好奇,悄悄问周丽萍,秦怀远哪儿来这么多钱?
周丽萍笑笑说:“人家秦怀远的老婆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人家能没钱吗?”
张美玉听了恍然大悟,第一次这么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做低调。
这么一个有钱人却过着最简单,最朴素的生活,真是了不起。
秦怀远对别人的玩笑话从不生气,他对周丽萍说:“今天你接一下美玉的出纳,我和美玉去储户家里,前天库里少了钱,昨晚储户不在家,今天必须见到本人。”
“知道了,你进来的时候,美玉正说这事呢,没问题,待会儿库车来了,我们办一下交接。”
三个人正说着话,宋晓琪拉长了脸走了进来,她跟谁都不打招呼,径直进了营业室,一屁股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张美玉知道宋晓琪是在针对自己,所长和周姐不过是捎带着晾一晾。
难道宋晓琪是在怀疑自己吗?怀疑自己动了手脚,拿走一万块,再赔付五千块,还白赚五千块。
还是她觉得自己是个灾星,都是自己害她倒了霉。
周丽萍见怪不怪地看着宋晓琪耍脾气,她朝美玉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别理她,她就这样。
秦怀远无奈地看了看宋晓琪,心里暗想,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宋晓琪可比张美玉大4岁,二十四五的人了,做出事来简直像个中学生。
他懒得理这个自以为天下人都欠她的傻孩子,走到大门口去接库。
这个时候,永远迟到的陈姐踏着钟点进了储蓄所,总算今天没迟到,这让全所的人都很稀奇,连她自己的心情都格外愉悦。
一进门,看见在座的人连忙问:“昨晚怎么样?钱找到了没有?”
张美玉摇摇头说:“还没有,待会儿再去最后一个储户家。”
陈姐满脸同情地看看张美玉和宋晓琪说:“别生气,这都是常事儿。”
张美玉笑着回应说:“不生气,没事儿。”
宋晓琪觉得整个储蓄所里只有陈姐这一个好人,她扭过头对陈姐说:“一万块哪,不生气是假的。”
这句话让周丽萍皱起了眉,觉得这姑娘真是让人受不了,既然事情来了,应该想办法去解决,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有什么用?
秦怀远提着库箱子走了进来,进小铁门的时候,随手把门插住。
张美玉从所长手里接过库箱,放在了自己的座位旁,一边从身上掏钥匙,一边对宋晓琪说:“晓琪姐,把你那把钥匙给我,我给陈姐交库。”
这声“晓琪姐”给足了宋晓琪的面子,她再端着就不近人情了。
于是宋晓琪的脸色缓和了下来,掏出钥匙,没有像往常一样潇洒地扔过去,而是放在了张美玉的手里。
张美玉接过钥匙,打开库箱子对周丽萍说:“周姐,你点点吧。”
周丽萍坐在张美玉的椅子上,一边点钞,一边噼里啪啦地在算盘上拨出了一个个数字。
任何人在点钞的时候,都怕别人打乱自己的思维,于是储蓄所里所有的人都安安静静地看着周丽萍。
周丽萍很快点完了钱,低头一看,这数字和宋晓琪昨天的现金账一模一样。
账平款对,张美玉跟着秦怀远出了储蓄所的门直奔王大龙的家。
走在路上,秦怀远问张美玉说:“美玉,你妈妈知道库里丢钱的事吗?”
“知道,我昨天晚上告诉她的,本来我想要是能找到的话就不对她说,可昨晚她不停地问我去哪儿了,我不得已,只有告诉她了。这样也好,早晚都得说。”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说“这钱肯定找不到了,今天去王大龙家就是不想留下遗憾。”
秦怀远心里也没谱,他也觉得这一万块钱八成是不翼而飞了,可他不能对张美玉这么说。
张美玉毕竟刚刚参加工作,忽然赔这么多钱,心里承受力再好也不舒服,不如让她慢慢接受这个事实。
可现在看来,她的心里承受力不知要比宋晓琪要好多少倍。
秦怀远对张美玉说:“很多时候,做错事往往也有好处,以后,你就知道该注意些什么了。”
张美玉调皮地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至理名言。”
两个人聊着天走到了王大龙的家门前,张美玉欣喜地说:“运气真好呀,他在家。”
秦怀远看着虚掩着的大门,也很高兴。
张美玉推开门,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种满了花花草草,虽说是秋天到了,可还是万紫千红一片。
“有人吗?屋里有人吗?”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走了出来,边走边说:“找谁呀?”
张美玉很客气地说:“我们是工行的,请问这是王大龙的家吗?”
“我就是呀。你找我什么事?”
这是王大龙,可这不是那天来取钱的小伙子。
秦怀远对王大龙说:“前天有没有人拿你的存单在工行取了两万块钱?”
“我的存单?没有,没有,我的存折上还不到两千块钱,哪有什么两万呀,你们搞错了。”
张美玉和秦怀远听了这话,知道此王大龙非彼王大龙,真是他们弄错了。
两个人交换了一下眼神,从王大龙家退了出来。
一出门,张美玉脱口对秦怀远说:“他家的院子真好,那月季开得真艳。”
秦怀远扭头看看张美玉说:“你心真大,这样才好。我想,那个真正来取款的王大龙应该不是当地人,所以我们查不到他的任何信息,也许,不是也许,是注定我们找不到那个真正的王大龙了。”
“算了,找不到就找不到了,昨晚我就想好了,赔呗,行里让赔多少,我就赔多少。”
“你能这样想就好,既然没有任何线索了,一会儿回去我就去上报给营业部,处理意见很快就会下来,不过,你别怕,按照惯例,一人一半,你和宋晓琪一人五千。”
张美玉忽然有一种莫名的轻松,觉得这件倒霉的事总算是过去了。不管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它总算是翻篇了。
新的美好生活就要重新开始了,她真的高兴。
两个人又回到储蓄所的时候,宋晓琪的心情看起来比早上好了许多,她主动对这俩人说:“怎么样?最后的希望了是不是也要破灭了?”
张美玉不知道怎么回答,害怕自己又刺激她。
秦怀远不得已地对她说:“我一会儿就把这件事情报上去,听候营业部的处理吧。”
宋晓琪的脸色又不好了,大声说:“倒霉死了,我什么命呀,我一个临时工,一个月就拿那么一点点工资,还得担着风险,我真是比窦娥还冤。”
一句话,如果天天挂在嘴边哪怕是金玉良言,都会让人厌烦,更何况这种充满消极情绪的陈词滥调。
这一次,不仅仅周丽萍,秦怀远和张美玉受不了,就连跟她比较近的陈姐也撇着嘴,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
宋晓琪看没人接她的茬,有点无趣,可还是气愤地把脚在地板上跺了跺,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宋晓琪知道自己应该赔多少钱,她在银行干了四年了,太清楚这里面的渠渠道道。
秦怀远害怕宋晓琪和张美玉再起争执,故意把张美玉叫到一边的办公室,让她整理那个根本没什么用的文件柜,目的是为了把两个人分开。
安排好了这些,秦怀远出了门,前往营业部,他要去找营业部分管业务的周主任汇报这一万块钱的事情。


第16章 结案
周主任三十来岁,十来年前也毕业于银行学校,是张美玉的校友。
周主任最大的特点是情商高,自从进入了小城工行,他就开始广结人脉。
省工行到处都是银行学校的校友,周主任把这些校友分成三类,一类是现在就能用上的,一类是将来可以用上的,还有一类是永远也用不上的。
现在能用上的和将来能用上的就要想办法去结交,永远也用不上的也要对人家以礼相待。
于是他开始频繁地参加各类校友会,不仅如此,他也要想尽办法进入机关。
小城银行是一个裙带关系异常复杂的地方,随便在机关大楼里拉住一个人,她的丈夫,婆婆,或者小姑子都有可能在哪家银行担任着重要的职务。
婚姻对于女人来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途径,对于男人来说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捷径。
周主任洞察了一切之后决定,他一定要找一个能够改变命运的捷径,那就是找到一个能在工作上给他帮上大忙的姑娘做老婆。
他开始在整个营业部,甚至整个工行物色合适的人选。
很快他发现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郊区支行主任的女儿,这个姑娘工作不久,在工会做干事。
当年的周主任白白净净,斯斯文文,自身条件还算不错,于是对主任的女儿展开了攻势。
很快,他就达到了预期,接着就是结婚,结婚没多久就从储蓄所掉到了储蓄科,然后是储蓄科的科长,再然后就是营业部的主任。
他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主任,他要继续往上走,一直地往上走……
秦怀远敲开周主任办公室的时候,周主任正在打电话,省行信贷部的主任也是他的校友,他们俩正在筹划一个校友联谊会。
周主任喜欢参加这样的联谊会,也喜欢组织这样的联谊会。
听到了敲门声,他心里非常不快,赶忙跟对方说声“再见”,挂了电话,对着门口喊了声“进来。”
这声“进来”非常悦耳,让谁听了都很舒服。
周主任在任何人面前都不能破坏自己谦逊待人的好形象。
秦怀远推开门走了进来,周主任和蔼地对他说:“怀远,今天闲了?赶紧坐。”
说着,周主任就起身给秦怀远倒茶。
“周主任,我来主要是想跟您汇报一下我们所丢失一万块钱的事情。”
秦怀远去事后监督查账,就是找周主任批的条子,周主任自然知道事情的起因。
“哦,这事你跟我说过了,怎么样,找到了没有?”
“没有,我们已经排查了当天所有的储户,只有一个取款两万元的储户没有找到,我估计这个储户应该不是本地人,所以查不到他的任何信息。”
周主任满脸关切地望着秦怀远说:“要是外地人的话,那就根本找不到了,不过你们确定是给这个人付错钱了吗?”
秦怀远摇摇头说:“只是怀疑,并不能肯定,当事人并没有给这个人多付钱的记忆。”
周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