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倾尽天下-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如今南安太妃见了探春,心中却是有了想法,这探春比丹霞郡主还大上一岁,又貌美如花,英气十足,若是由她代自己的女儿和亲,想来渤海国也不会有意见。因此南安太妃听了贾母的话,登时喜笑颜开,道:“如此本太妃到时便挑个日子,正式认了三姑娘作女儿罢,少不得也是要摆酒庆贺一番的。”

贾母和探春听了,自是欢喜不已,只薛宝钗心中是更嫉妒万分。这时忽听忠顺王妃问贾母道:“老太君,那日在皇上的寿宴之上,却是瞧见了老太君的外孙女,敏妹妹的女儿的,只不知她可有定了亲事?若是没有,本王妃倒是想向老太君求亲,将她聘了给本王妃的独子呢。”

贾母听了,心中虽然欢喜,却少不得为难道:“不瞒王妃,老身那外孙女虽未曾许亲,只是却是在那秀女之册的,因此老身倒也是不好做主。”忠顺王妃听了,因道:“如此倒是可惜了。”

这时,一个小和尚却是走了过来,对贾母道:“敢问施主可是那荣国府的贾老太君?”贾母道:“老身正是。”那小和尚道:“小僧虚空,奉贵府一位姑娘之请来给施主送信,那位姑娘因身体不适,便自回府去了,望施主原谅。”言罢,便施一礼,径自离开了。

贾母听说,心中倒也有些担心黛玉,又眼见天色已然不早,便辞别了南安太妃和忠顺王妃,径自回府去了。

哪知贾母回到荣国府中,却是听下人来报,说是林姑娘并春纤雪雁皆不见了的消息,登时又急又气,差点背过气去,只大声命人道:“你们,还不赶紧给我找人去,若是找不着人,看我一个个饶得了谁去!”

只是黛玉等人早已经离开贾府多时,那些个下人又能到哪里找去,无异于大海捞针,因此只在王夫人的一番授意之下,竟不了了之了。只宝玉听说黛玉失踪的消息,忽然想起黛玉所做的《葬花吟》来,顿时吐了一口血,竟自晕了过去,直把个贾府弄得鸡犬不宁。

作者有话说:

这柳少白在这里断崖既没有作为男主,也没算作男配,他的戏份还是挺多的。



 第014章 情至深处恨亦浓

位于京城西北郊的玉泉山下,却是有一处庄院,种着数顷秀竹,十分清雅,因此这个庄院便被题名为“玉竹山庄”。不少很少有人见过玉竹山庄的主人,只是偶尔看见一个大约四五十岁的老人进进出出,管理着这偌大的玉竹山庄罢了。

离玉竹山庄不远处,却是有一座皇家寺庙,而邻近皇家寺庙的地方却又有着一处村庄,就是那刘姥姥所住的刘家庄了。刘家庄虽说离皇家寺庙比较近,但是一年到头,却是极难见到什么官家人,只那离刘家庄约五里的地方才有一个小县衙。却因终日里没有什么事做,所以那县令也不大见着人,老百姓最多也就见过一两个捕快,算是他们见过的最大的“官”儿了。

然而就是在这么一个地方,却有一辆极清雅的马车在那不大宽敞的官道上行进着,来来往往的人见了,无不指指点点,用极其好奇又羡慕的眼光瞧着。而此刻坐在那马车中的,正是那黛玉和春纤雪雁三人,而为她们赶车的正是柳少白。他们此刻正是在往那玉竹山庄赶去。

可是他们皆没有想到的是,车行至一半,竟然会因为前面的一阵骚乱而止住了。“发生了什么事了?”黛玉感觉车子猛然间停了下来,而外面又吵嚷得紧,不觉蹙紧了双眉,在车内问柳少白道。

“姑娘且稍等一会子,待在下前去看看。”言罢,柳少白径自跳下了马车,往前面那人群喧闹之处而去。

“唉,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一个老者那那人群中走了出来,一边摇头一边叹息道。柳少白听了这话,便赶忙上前询问。

那老者道:“公子看到前面的那些人了没有,那边正有一个妇人正在那里拉着一匹马哭诉,说是她丈夫被那匹马给咬死了,求人给做主,要杀了那匹马,以报夫仇。”

“马咬死人?”柳少白听了这话,只觉得十分诧异,因问老者道:“这马素来温驯,纵然是野马,也断不会咬人至死,怎么可能会有马咬死人呢?”

那老者听了,因道:“所以说是怪事儿。据说这马原是那妇人的丈夫无意中所得,平时也就当驴一般用来拉拉货物什么的,倒也没出什么事。只据那妇人说昨天那马突然发狂,竟咬死了她的丈夫。”

柳少白听了,思索了一会儿,便含笑着向那老者道了谢,之后便将这事儿告诉黛玉去了。

黛玉听了,不觉怔愣了一下,因叹了一声,道:“如此我们也过去瞧瞧罢。”言罢,便扶着春纤和雪雁的手下了马车,当然为了不被外男看了自己的真容,便也在下车之前在脸上笼了一方面纱。

黛玉和柳少白以及春纤雪雁四人进入人群,发现一个妇人正拉着一匹马在那儿哭诉,旁边则放着一具男子的尸体,从表面上来看,死者不过三十岁的年纪,长得倒也耐看,想来必定是这妇人的丈夫无疑了。

从妇人的哭诉中,黛玉知道这妇人姓骆,丈夫刘青生是刘庄家的一个大地主,膝下只有一个六岁的女儿。至于这匹马是刘青生在一次出去收田租的时候无意中得到的,因为平时也不怎么出远门,所以只拿来拉拉货物什么的。而这骆氏却从来都觉得这马很顽劣,只因她一靠近那马,那马就会对她撒疯,故而骆氏总劝着刘青生将马送走,可刘青生执意不听。

昨日是刘青生的生日,骆氏正和女儿给刘青生庆贺,哪知那马突然从马棚里跑了出来,直闯入房中,对着刘青生嘶咬,直将刘青生咬死了,一场喜事也由此变成了丧事。

在场的众人看了那刘青生的尸体,果然身上有少马咬过的齿痕,心中也就对那骆氏的话信了八九分。哪知正在这时,那马突然走近黛玉,将头向黛玉怀中拱了拱。黛玉见状,心中一动,不知道为何,她总觉得那马看自己的目光有些哀凄,似乎在向自己寻求帮助。

而这时,几名捕快也已经走了过来,要将那妇人并马以及尸体抬至县衙。黛玉看着那向前行去的那马的背影,只觉得心中一痛,因上前止住那几名捕快道:“差大哥,可否容小女子看下这死者的尸体。”

那几名捕快听到黛玉的呼唤,便自停下了脚步,又因见黛玉气质非凡,知道黛玉绝非普通女子,因笑道:“姑娘,这尸体可不是好玩的,姑娘还是不要看的为好。”

黛玉笑道:“适才小女听闻说是此马咬死了主人,心生好奇,因为小女有一兄,在京中衙门里当差,因此耳濡目染,倒也知道一些验尸之法,故而才想看上一看。”

那几名捕快听了,有些为难,忽见到人群中有一锦袍男子向他们点了点头,方才笑道:“好罢。”于是便将那死者身上蒙的白布揭开。

黛玉细细看了一遍,虽说这死者的尸体上有许多马咬过的齿痕,但根据深浅来判断,根本不全致人死地。黛玉又看了看那死者的脸色,因见死者脸色略有些青紫,嘴唇亦是发紫,又查看了死者浑身的骨骼,发现骨骼并未有什么受伤的迹象。于是便笑着道:“这死者并非是被这匹马咬死的,而是被砒霜一类的毒药给毒死的。”

那为首的捕快听了黛玉的话,将信将疑,因问道:“何以见得?”

黛玉笑道:“差大哥可以看一下死者的尸体,这尸体上的齿痕虽说深浅不一,却是不会致命。况且如果死者真是马咬死的,被咬的时候,他不可能不与那马搏斗罢?若是如此,身上势必有些搏斗留下的伤痕,可死者的身上除了马的齿痕之外,并没有半点伤痕,骨头更没有骨折过的现象。最重要的一点是,死者面色发青,并且还透着一丝紫色,嘴唇亦是发紫,这些都是中毒才会有的迹象。而我刚才检验的时候,发现这死者的七窍都有人为擦拭过的痕迹,显然是为了清除死时流下的血液,因此我推测该死者是被砒霜一类的毒药给毒死的。差大哥若是不信,可割开死者的血管查验,若是那血液呈暗红色,那就没有错了。”

那为首的捕头听了,便用手中的刀划开了死者手臂上的一处血管,果见那手臂上隐隐渗出一丝暗红,只是因为血液已经凝固的关系,因此并没有流下来。

那骆氏见状,因扑到那尸体上大哭道:“这不可能,我丈夫为人很好,从未与人结怨,不可能有人会害死他!”黛玉听了,因叹口气道:“从未与人结怨吗?但是害死你丈夫的人不正是你自己吗?”

那骆氏听了,因怒道:“你胡说什么,我爱他敬他都来不及,为何我要害死他?”黛玉道:“如果我没有猜错,是因为你无子的关系,所以你丈夫想要纳入妾室,因而你因妒生恨,便狠下心来杀死了你的丈夫。而当时这马应该就在你们的身边,动物通常对气味都是极敏感的,因此你丈夫中毒之后,这马便想载你丈夫去寻医解毒,只是无奈你丈夫当时已然昏迷,所以这马只以咬着他的身体,拖他离开。你见状,便心生一计,将这杀夫的罪名嫁祸给这马。”

那骆氏闻言,更是恼羞成怒,道:“你有什么证据?”彼时柳少白微微一笑,早从那骆氏的腰间取走一方丝帕,因展开在众人面前,笑道:“这方丝帕上那些微的暗红色血迹便是最好的证据。”言罢,又嘲讽的向骆氏一笑道:“你也太粗心了,若是我这种东西早一把火给烧了,你居然还留在身边,真是胆大啊。”

黛玉听了,因又接下去道:“这里离县衙并不远,而且你丈夫是昨天死的,按理说你该昨天就报官才是,可你偏偏带着这马和你丈夫的尸体来这里哭诉了大半天,为的不过是想在县衙的忤作验尸之前让你丈夫体内的血液凝固,这样一来忤作验尸的时候便只会根据尸体表面的伤痕而判断,而不会刻意去检查死者的血液的颜色。”

听完黛玉的话,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不觉深为黛玉的聪明机智所折服。而一旁的马似乎也心有所感,不断的嘶鸣着。

那骆氏听了,不觉伏地大哭道:“是他不好,是他负了我。当初他来我家求亲的时候,他还只是个穷小子,我不顾父母反对,坚持嫁了他。那时他向我发誓,今生今世只娶我一人,绝不负我。可是在我父母死后,他便不再尊重于我,更因为我无子,他不断的纳入一个又一个的妾室,我在这家中也越来越没有地位了。我好恨,我是那么的爱他,他却如此负心薄幸。为了我和女儿能够在这家中继续生存下去,我便趁着那些妾室还没有身孕,昨天他又格外的高兴,没有防备,一杯毒酒要了他的命……”

言及此,那骆氏又道:“那条手帕,是我们成亲的时候,他送给我的,我杀了他后,舍不得毁掉……”说到这里,那骆氏再也说不下去,便自捂着脸大哭起来……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最近几天为了旧文结文,一直没顾得上更新,等到旧文还有几章完结后,亲们就可以痛快的看新文啦!



 第015章 玉竹深深隐端倪

黛玉破了案子之后,那些个捕快便带着那骆氏并死者的尸体回了县衙。而黛玉也准备转身离开,哪知这时候那个锦衣男子忽然走了过来,笑道:“姑娘果然聪慧,在下佩服。”

黛玉听那锦衣男子如此说,心中却是不大舒服,道:“小女却是不敢当,若是可能,小女倒希望没有破这桩案子,只可怜那妇人的独女,无辜落得一个父母皆亡、孤苦无依的下场!”

言罢,便自转身离开。那锦衣男子眼见着黛玉的背影,心中却是苦笑,没想到自己赞她聪慧,却被她认为自己冷血无情,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不过第一次见面,到底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了,因此锦衣男子朝着黛玉的背影喊道:“姑娘,我们还会再见面的,记住我的名字,我叫做余化!”

黛玉听到余化的叫声,却是皱了眉头,而后却是加紧脚步回到马车旁,上了马车,又继续向那玉竹山庄行去。

林忠和王嬷嬷早接到雪雁的来信,因而早就在那玉竹山庄的门口迎接了,故而黛玉一下马车,便见到了那久未见面的林忠和王嬷嬷。“忠伯!嬷嬷!”看到林忠和王嬷嬷正翘首以待自己,黛玉早已经是泪流满面,下以马车,便自扑进王嬷嬷的怀中大哭起来。

林忠见状,亦抹了抹眼中的老泪,之后方自劝慰道:“姑娘,好了,到家了,先进去歇息一下罢。”言罢,又对着柳少白道:“柳公子也请进来罢。”

黛玉等人听见林忠招呼柳少白,皆被吸引了注意力,黛玉因奇怪的问林忠道:“忠叔认识柳公子?”林忠点了点头,道:“若不是柳公子暗中相助,当初姑娘便见不到老爷最后一面了。”

黛玉闻言,不由得愣了一下,她怎么也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一段因缘,因忙向柳少白行了一礼,道:“原来柳公子还是我林家的恩人,请受黛玉一拜。”

柳少白见状,忙将黛玉扶起,道:“姑娘太见外了,再者说林大人对我有一饭之恩,我这么做,也不过是为了报恩罢了。”言罢,又笑道:“若是姑娘果然要谢,只叫我一声‘柳大哥’,不要一味的‘柳公子’,我听着却是极难受的。”黛玉闻言,只得改口唤柳少白为“柳大哥”。

这时,王嬷嬷因对黛玉道:“姑娘,柳公子,还是快些进去罢,这天气愈加的寒冷了起来,这山野之地,风寒露重的,不要冻坏了身体,那就不值当了。”黛玉和柳少白听说,便急忙走了进去。

不得不说,这玉竹山庄这个名字取得是极为贴切的,黛玉等一行人自进山庄后,一路走过去,两旁皆是种满了竹子,竟无半点花卉,人走在其间,竟似走进了竹林一般。

继续往前行去,竹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繁复,有毛竹、青皮竹、楠竹、苦竹、寒竹、花竹、刚竹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林忠对黛玉道:“这里的竹子都是按老爷之命栽种,有许多品种是老爷命人从云南四川等地运过来的。”言罢,又领着黛玉过了一座小桥,拐了一个弯,便看见一个小巧精致的别院,匾额上用狂草写着“聆风苑”三个绿色的大字,看那龙飞凤舞、苍劲有力的笔法,便知道这三个字乃是林如海亲手所题。林忠站住脚,因对着黛玉笑道:“姑娘,这就是您住的地方了。”

黛玉走进去一看,虽然从外面看着小巧,便里面的地步却也挺大的,而且很幽静,到了晚上,月光会直射到这院子中来,跟黛玉在扬州时住的地方颇有几分相似。黛玉见了,自是满意,因笑道:“有劳忠叔了。”

林忠含笑着点了点头,又对柳少白道:“柳公子可有要事,若无事便在此处住下罢,老奴已为柳公子准备好了听涛轩。”柳少白听了,因笑道:“多谢忠叔,不过我才想起来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就不多加打搅了。”

本来柳少白很想要留下来,但他毕竟不是林家的人,又并不与黛玉相熟,再者这玉竹山庄除了黛玉,并无一个主子,他留下的话,传出去难免影响黛玉的闺誉,故而柳少白便自选择了离开。

林忠听柳少白如此说,也不好强留,于是便亲自送柳少白出了玉竹山庄。

黛玉赶了几个时辰的路,很有些累了,于是晚膳只用了一碗清粥,便自由春纤和雪雁二人服侍着歇息了。春纤雪雁见黛玉歇下后,便径直去那了王嬷嬷,因问道:“嬷嬷,姑娘已经出了贾府,来了这玉竹山庄,我们是不是也该告诉姑娘真相了?”

王嬷嬷听了,因皱了眉头,道:“还是等过些时日罢,毕竟姑娘才来这里,又着贾府中那些污七八糟的事情,总要让姑娘好生的休养上一段时日,姑娘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春纤和雪雁听了,因点了点头。春纤又道:“嬷嬷,既然如此,不若将那夏华姐姐她们都调到姑娘身边侍候,要知道夏华姐姐的医术极高明,秋爽姐姐又善做药膳,有她们在,姑娘的身体也好得快些。”

王嬷嬷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我这便去安排一下,好坏先调理好姑娘的身子再说。”言罢,又叹了口气,道:“姑娘在贾府这几年,身子一天比一天坏,我看着都心疼死了,都是那贾家的凤凰蛋子使的坏!”

王嬷嬷原是林忠的妻子,在扬州林府的时候,与林忠是一个管内,一个管外,后来贾敏生了黛玉,怕外面请来的奶妈子不好,这才当了黛玉的奶娘,黛玉可谓是她一点一点看着长大的,就算是贾敏亦没有王嬷嬷投注在黛玉身上的心血多。故而王嬷嬷对黛玉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好上许多,若不是林如海让她在贾府的时候尽量不要引人注目,以她的性子,早就将那宝玉轰了几千几万遍了。也不想想,林家的家世何等清贵,岂是他一个没落的国公府的纨绔子弟可以高攀的?

次日一早,王嬷嬷便自领了几个丫鬟过来,对黛玉道:“姑娘,奴婢见姑娘身边少人服侍,故而又挑了几丫鬟过来。”黛玉见状,因笑道:“嬷嬷何必这么麻烦,这里有春纤和雪雁已经足够了。”

王嬷嬷道:“姑娘在扬州的时候,前前后后有八个大丫鬟侍候呢,只是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