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同人)[综]时空历练记-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十二三岁的姑娘们,日日聚在一处,嬉笑怒骂都是很正常的事,外人用好坏来分析她们,可谁又知道她们的感情到底怎么样呢?闺蜜在一起相处不也有磕磕碰碰的时候么?这些和原著中王夫人、王熙凤她们犯下的事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蚂蚁见大象了!
贾母穿越了几世,多是做长辈的,看待这些小姑娘的小心计也就多了许多包容,只要不是心存恶意的,她都愿意花点力气教导一下,好歹也是当过太后的人,调^教出来的姑娘自然差不了。贾母让宝钗和几位姑娘一起上课,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又让身边的许嬷嬷得空的时候指点一下宝钗的规矩,教她些理家和后宅之事。
薛姨妈信任王夫人,对贾母的安排总是疑神疑鬼的,怕薛宝钗吃了暗亏。然宝钗心思细腻,在贾府住了一段时间,足够让她明白,王夫人现在就是个透明人罢了。嫁给宝玉和嫁给其他五品官之子并无区别,贾母也不会为着这个来算计她。
所以她心存感激,学什么都十分用心,几个聪慧的姑娘相处久了,感情也如亲姐妹一般,日后各自出嫁后,互帮互助,倒是没枉费了幼时的情谊。
那薛蟠在贾府的日子过得憋闷,去家学里也没意思得紧,便寻了个借口自己出去租了小宅子住,结交了一票狐朋狗友,只管花天酒地,丝毫不顾家里的生意。
有这种哥哥势必会拖累宝钗的名声,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薛蟠性格已定,欺男霸女、为非作歹、毫无顾忌,宝钗再怎么恨铁不成钢,也还是对哥哥有感情的,不会随便处理了他。
贾母伸手帮了宝钗一把,给她相看了一个进士出身的七品官,家境有些差,也没多大后台,而宝钗嫁妆丰厚,品性又不错,倒算得上相称。薛姨妈有些不满意,但她自己没有门路,往外透话也没人应她,王夫人又帮不上忙,最后只好同意了。
先给两人订了亲,打算等宝钗满十五岁再成亲。为了两家订亲之事,薛姨妈选了个好位置买下一处五进的宅院,大肆装修了一番,便带着宝钗和薛蟠搬了进去。贾母送了一份贺礼,就撂开了手,以后的日子就得看薛家自己的了,斗米恩升米仇,她可不会给自己找事儿干。
由于贾母的阻拦,宝玉和贾琏、贾环一样,极少见到几位姐妹,时间长了,也就慢慢习惯了,再加上拨给他的几个丫鬟都是从落败家族买回来的小姐,往日也是读过书、习过字的,又有些娇小姐的小性子,正是贾宝玉最爱的类型,每日里红袖添香倒也自在快活。
宝玉这几年被贾政督促着读书,成绩不错。贾母请了两个极为严厉的先生教导他,他没有在脂粉堆里长大,性子也正常了许多,虽还是喜欢伤春悲秋,怜惜女子,但却不再说什么“国贼禄蠹”、“一见女儿便清爽”的话了,贾母并不指望他将来有什么成就,为官行商都不合适,他只要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富贵闲人,不要给家族惹祸就好了。
这日,贾母收到了林如海的来信,信中说道,皇上已允了林如海回京述职,这次很可能会留在京城任职。这三年因着贾母不时的随黛玉的书信送去些养生丹,林如海的身子骨是一天比一天好,如今看着已与旁人无异。只是续弦之事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也就没接黛玉回去。
此次进京,续弦之人也可多些选择,又有贾母帮着打听相看,想是能寻到一个合心意的。黛玉在贾府长大,又有宫中的嬷嬷从小教养,名声很好。新妇入门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只要是个知理懂事的,必会明白,她养着黛玉两年,再为黛玉相看个好人家,日后也是她儿子的助力。如此方能家和万事兴。
黛玉得知父亲进京的消息,趴在贾母怀里哭了一顿。自从有了嬷嬷教导,黛玉已经渐渐改了爱哭的毛病,人也坚强了起来,管家理事都很爽利。只是想起久未相见的父亲还是心酸难忍。


☆、第32章 晋^江!红楼(六)

这日贾政生辰;请了一些相熟的亲戚友人办了宴席。正热闹着;宫里的太监前来宣读圣旨;言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封为了贤妃。贾政又惊又喜;一时有些发愣;待大家纷纷上前道喜;他才缓过劲儿来继续招呼宾客。
贾母眯了眯眼,这一次贾府没有和贾元春怎么接触,可圣人还是将元春封了妃。她看得明白;圣人如今正和老圣人争夺权力;贾元春只不过是圣人为了稳住老圣人所布下的棋子罢了,谁叫这时宫中的勋贵之女就只有贾元春一人呢,封了勋贵之女也算是给老圣人的面子。
第二日;贾母将朝中利害给贾赦、贾政分析了一遍,嘱咐他们要谨慎小心。兄弟二人对母亲的话向来很是遵从,又听得此事恐与两位圣人争权有关,哪里敢沾边,连忙慎重的应下。
无奈族中大部分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荣华给迷住了眼,看不清形势,竟有些张狂的意思,很是做了一些蠢事。贾母身为贤妃的亲祖母,行事同往日里一般无二,甚至雷厉风行的处理了府中不安分的人,杀鸡儆猴,这才使荣国府快速的恢复了平静。
王夫人本还做着掌控贾府的美梦,谁知等了几日,却并没有人对她另眼相看,问了袭人之后,方知贾府众人竟好似没把元春封妃当回事儿!她心想这肯定又是那老不死的搞的鬼,转头看见贾母赐给她的袭人更是来气,一腔怒火全都发泄到了袭人的身上。
又过了两个多月,林如海终于进京了,贾母早就使人将林家在京城的住宅收拾妥当,直接就可以入住。林如海面圣的第二天,递了帖子前来拜见贾母。他父母双亡,这几年多受贾母指点关怀,心里自然很是亲近。
到了贾府,林如海暗中观察,见下人们做事井然有序、极为规矩,各处的装潢摆设也颇为高雅,丝毫不显奢靡,心里很是满意。当今圣人素来不喜勋贵世家的陋习,他还曾替岳家忧心过,如今看来,岳家应是不会惹得圣人厌恶的。
林黛玉在林如海进门的瞬间就站起了身子,眸中含泪却强忍着不肯落下。待林如海拜见了贾母之后,林黛玉急忙向前给父亲行礼,林如海年近四十,却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自然爱若珍宝,此时见到分离三年的女儿,也是十分激动,不等黛玉行完礼便将她扶了起来。
父女俩坐在一处,林如海看了看林黛玉的脸色,果然并无病弱之象,想来确如信中所言,多年体弱之症已是去了!林如海对救了自己和女儿的岳母感激万分,心道日后定要代敏儿好好孝敬岳母才是!他为官多年,心里转着念头,面上却不显分毫。
贾母和林如海寒暄了几句,问了问他的近况,便让他去外书房和贾赦贾政兄弟见见面,临行前让许嬷嬷将一个小本子交给了林如海,里面是她替林如海相看的几位继室人选的情况。林如海有些尴尬,但还是诚心诚意的向贾母行了个大礼,方退了出去。
贾母见林黛玉双眼通红的看着门口的方向,显然是对父亲极为不舍,遂笑道:“你这丫头,如今你父亲初进京城,府里尚需安顿一番,待两日后安顿妥当了自会来接你回去,日后你就可以在父亲身边尽孝了。这可是好事,应该笑的,可不许再哭了。”
林黛玉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对贾母笑道:“老祖宗快别笑我,羞都羞死了,幸亏张嬷嬷这会子没在,不然看到我失态的样子定要皱眉的。”说完自己便笑了起来。
贾母笑着说道:“这都是人之常情,你们父女久未相见,如今得以团聚,一时失态也是有的。”
喝了口茶,贾母沉吟了一下,说道“按理本不该和你一个小姑娘说这些,不过你如今大了,也懂事了,我还是和你说道说道的好,也免得你自己胡思乱想。你们父女到底是骨肉亲情,三年分离也不曾生疏,然,你知道我正为你父亲相看继室,不日你就将有一位继母了。”
林黛玉听贾母提起这个愣了愣,心里到底有些不舒服,面上就带出了一些。贾母看着她的神情,叹了口气道:“玉儿,这几年张嬷嬷也教了你许多,只是你阅历尚浅,想不到那么长远。你母亲亡故多年,又没有给你留下个兄弟,日后你嫁了人恐没有娘家给你撑腰。你父亲的身子伤了底子,不知能护你多少年,我的年纪也大了,只想着早日给你找个依靠才能安心。”
“虽说这继母生的兄弟和你没那么亲,但将来有你父亲从小教导,必会懂得庇护自家姐姐的,只要给你寻一个明理的继母,她也会懂得和你未来的夫家维护好关系,互帮互助才是长久的兴旺之道。你的亲事我会和你父亲仔细甄选,你有了继母教养,总比丧妇长女的名头好多了,你要多用心,日子终归是你自己过的,只有你用心经营了才能让日子越过越好。别的只不过是些保障罢了。”
林黛玉低头沉思,贾母也不打扰她,拿起了绣到一半的抹额绣了起来,她是修真之人,视力自然不会受这具身体的年纪影响,不过为了不引起注意,还是买了个西洋眼镜戴着。这个时空的刺绣十分精妙,各种绣法、花样层出不穷,让她十分感兴趣,颇有些爱不释手。
刚开始丫鬟们见她要亲手刺绣还会战战兢兢,后来发现她只是突然对刺绣感兴趣,想来是厌烦了看戏、赏花,以此打发时间的,于是也就渐渐放下了心,连许嬷嬷也只是劝她多注意休息,别太劳神了。
过了一会儿,林黛玉抬起头看了看贾母,说道:“老祖宗,玉儿明白了,您和父亲为我打算了这么多,我若是再自怨自艾就未免太不懂事了,玉儿会用心跟着张嬷嬷学习,把日子过好的。”
贾母笑着说:“好孩子,你能如此想我就放心了,须知亲人也是需要维系感情的,万不能一时任性就伤了亲近之人的心,凡事多思多看,莫要被一时的情绪蒙住了眼睛才是。”见林黛玉乖巧的点头应了,便让她回房去收拾东西了。
林黛玉回府和林如海团聚后,自然是父慈女孝,尽享天伦之乐。这边贾母得了林如海的准信,选定了麓山书院的院长之女苏氏。贾母也对此女最为满意,在林如海准备的礼品上又添了几样,便寻了官媒去帮忙提亲。
麓山书院乃是四大书院之首,声望极高,本来此女身为院长独女,自当百家求娶,无奈曾订了一门亲事,未婚夫却意外堕马而亡。有意求娶的人家一下子少了十之七八。
麓山院长哪里肯将女儿随意许人,挑了许久也没挑到合意的人选,又赶上两次守孝,如今那女子已是二十三岁了。封建社会对女子颇为苛刻,年纪越大越不好嫁,那院长为了女儿的婚事整日愁容满面,这日听闻提亲的人家是前巡盐御史林如海,总算露出了一丝笑意。
林如海年少时就得中探花,在朝中位居高位多年,是圣人的心腹重臣,人品性格都没得挑,虽年纪大了些,又有一女,但如今自己的女儿是等不起了,也未必能再遇到更好的人选。麓山院长眯起眼睛捋了捋胡子,听官媒说是受了贾家老太君之托前来提亲的,想必那林如海确实品行端方,否则昔日的岳母也不会如此毫无芥蒂的帮他续娶了,遂痛快的应下了这门亲事。
贾母得了官媒的回复后,便帮着林如海筹备婚事,半年后顺利的将苏氏娶进了门。此时林如海已被任命为正二品户部尚书,旁人刚开始还觉得贾母傻了竟劝女婿续娶,此时见林如海门庭若市,都道贾母好心思,抢先为女婿挑选了品性好的继室,让想攀上林如海的人家都断了念头,保全了外孙女又得了林如海的敬重,真是把一切都掌握在了手心里。
不管外人怎么想,苏氏进门后倒确实如贾母想的那样,端庄贤惠,对林黛玉关怀照顾,经常带她出去参加宴席,又让她协助着管理家事。林黛玉初时还有些忐忑防备,慢慢的倒也看得明白,继母确实是真心教导她,毫无厌恶或不耐烦的神色。想来就像老祖宗说的那样,只有眼皮子浅、妒忌心重的主母才会故意将名下的女儿养废,毁掉了潜在的助力。
林如海早些年从贾母处了解了后宅阴私之事,震惊之余也对府里加强了掌控的力度。说起来他多年无子,与后宅阴私脱不了关系,纵然贾敏对他的侍妾用了手段,但追根究底,还是他的几名侍妾先给贾敏下了药使了绊子,才使得黛玉天生体弱,贾敏也损了寿数。
作者有话要说:
花袭人重生被炮灰小番外:
被王夫人折磨,袭人是有苦说不出,本来前些日子发现自己死后竟回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上辈子她能成为宝二爷的第一个女人,这辈子熟知未来发展的她一定能把宝二爷的心笼络住的,她可是爷跟前的第一得意人儿!尽管最后贾家倒了,可宝二爷可是金榜题名了啊,哪里是普通人家比得上的!
袭人正美美的等着贾母将她赐给贾宝玉,谁知贾母竟问都没问一声就将她赐给了王夫人!在王夫人手底下能有什么好?金钏儿就是个例子!等等!王夫人身体怎么会差成这样?琏二奶奶怎么会怀孕?林黛玉为什么不咳不喘了?天!连赖管家都不见了!
宝二爷所有的丫鬟竟都是落魄的小姐!即使她现在调到宝二爷的身边伺候,也定是近不得身了!为什么一切都和她印象中不同了???她恐慌,她觉得好虚幻,甚至有了庄周梦蝶,蝶梦庄周的困惑,难道那都是因为她太想当姨娘而做了一场梦?orz
突然就脑补了这么一段,碍于群里的姑娘认为丫鬟没什么好写的,所以我就弄了个小番外。
只是个娱乐,若不喜欢别拍我哦~(@^_^@)~
晋^江独家发表!请不要转载或改编。-----作者:兰桂(J*J**X*)


☆、第33章 晋^江!红楼(七)

林如海在府中各重要不重要的位置都放了一些心腹;随时掌握着府中的情况,此举不但保护了黛玉的周全;也能让他更了解新娶的妻子;他不会在同一件事上再栽第二个跟头了。
后宅争宠,谁是谁非根本说不清楚;各人都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罢了;只是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妻子是白头偕老的爱人;侍妾只是一时新鲜的玩物;两者无法相提并论;若说林如海对贾敏所做的有一丝芥蒂的话;那对那些害了他妻女的侍妾就是深恶痛绝了。
他从没逼迫过她们为妾,这样的生活都是她们自己选择的;到头来却对身居人下心怀不满,算计当家主母,林如海无法理解她们的想法,但这不妨碍他加深自己对后宅女人的防备,他早已过了贪新鲜的年纪,那些侍妾不要也罢,如今娶了苏氏,便只一心盼着苏氏为他生个嫡子。
深山里一处山洞中,警幻仙子气急败坏的砸了手边的花瓶,精心布置了那么久的死局,竟然被破了!她前段时间被东海龙王追杀,只不过是出去避避风头,谁知这么几年时间气运丝毫没涨,反倒消减了许多!
警幻冷声叫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进来,骂道:“你们这两个蠢货!我走的时候是怎么交代你们的?我让你们给我好好看着那块破石头,可你们都干了什么?现在那石头和诸多灵物的气运竟一丝都吸不过来!我费尽心机布置了十几年,全都毁了!毁了!”
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对视一眼,有些茫然,茫茫大士小心的抬头看了一眼警幻,说道:“回仙子,我们一直通过风月宝鉴观察那贾宝玉,他这几年并无什么成就,身边也一直围绕着众多女子,这……我二人委实不知有何不妥。”
“白痴!那石头周围的女子均是凡胎,有什么用!你们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我让你们看着破石头,你们就只会看着破石头吗?林家和贾家诸人都没有按照我安排的轨迹走,你们竟然不闻不问!连这么点事都办不了,留你们何用!”说罢,警幻挥手一道紫光将两人拍到了对面的山壁上,待要处死两人之时,又想起自己目前无人可用,气愤的将手放下。
警幻坐下理了理裙摆,说道:“现在你们马上去林家和贾家查看发生了什么事,给我把歪掉的都扭回来,若是再出差错,我就将你们抽筋扒皮扔进油锅里!”
一僧一道忙跪下应是,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
警幻在山洞中冷笑:“哼,妖物就是和灵物不能比,即使修出了灵智也一样蠢笨!待此间事毕,就有他们好看!”
贾母正在王熙凤产房外等候,十月怀胎,终于到了生子的时候,贾府嫡长孙出生,她自然要亲自坐镇,和邢夫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丝毫不知道这个时空的大反派已经盯上了她。
王熙凤孕期保养得好,没怎么费力,不过两个时辰就顺利产下了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贾母笑着抱过用红锦布包裹的小人儿,刚出生的孩子红彤彤的,还没睁开眼,只张着小嘴哇哇大哭。贾母看了一会儿便让奶娘抱下去喂奶了,邢夫人眼巴巴的盯着孩子,恨不得跟着一起去。贾母吩咐下人们仔细照顾好王熙凤,又派人将好消息通知府中各位主子,这才回了自己的房里休息。
此时,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已经到了林家,林如海本来对修行之人还是很尊敬的,请他们好生坐了又奉了好茶招待。结果二人开口就说他命中无子,若强行逆天后果不堪设想。又说林黛玉需将眼泪还给前世恩人才能平安健康云云。
林如海听完就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