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诩卿懿世-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系薄

果然,乌桓人信以为真,不做准备。

 而奉行兵不厌诈的军队从卢龙塞一路来到平冈,虽然一路开路搭桥,只需数天的行程,轻骑部队因为马匹的原因,花了多一倍的时间。

等来到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附近时,与仓惶集结数万乌桓军相遇,此时曹军这边只有万余人,远远不及虚国远征带出的人数,如今急行军来到白狼山的仅仅是曹军的轻骑,步兵还在后面。

幸而曹操有着先手、精锐将士、整体作战的优势。

曹操登上白狼山观察敌军阵势,当下断决,朗声道:“文远、儁乂。”

 “末将在!”

 “你二人为前锋,冲破敌人阵势,为中军开道。”

 “诺!”

两军交战,张辽拍马冲向敌阵,径直在数万人中杀出一条笔直的血路。曹操坐在马上,眯眼望着张辽的英姿,或许是跟吕布征战四方多年,张辽在万军之中总会让人恍惚见到吕布的身影。

张辽的勇武无疑是最好的鼓舞,疲惫的曹军将士的战意瞬间点燃,熊熊烈火很快将乌桓军队烧得溃不成军。

曹纯麾下的虎豹骑更是在混战中将乌桓的蹋顿单于擒获并斩首。

此战,乌桓的尸体几近将白狼山的铺满,马蹄踏尸而行。

就连曹操也没有料到,这一战赢得如此出乎意料。

在欢呼的士兵中,被鲜血染红的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异样的光泽,那个身影显得异常高大。

 “张文远……”曹操轻喃他的名字,目光无比坚定,“总有一天,你一定能超越战神之名。”

不在从你身上看到吕布,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张辽。

 白狼山一役,曹军一举平定三郡乌桓的亲袁势力,占领了柳城。

九月,柳城一府邸外,十六岁的曹植面有难色地拦在紧闭的门前,被他拦下的人正是他的父亲曹操,曹操身后还有一众将领,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曹操铁青着一张脸,若面前站着的不是他儿子,只怕他会拔剑将人砍了。

 “父亲,郭祭酒他不想见您。”曹植这句话说得无比艰难。

曹操也不硬闯,紧紧握着拳,克制住推门而入的冲动,“奉孝,你把门打开。”

里面沉默了一瞬,才听到郭嘉夹着咳嗽的声音,“主公,嘉如今实在不好见你……请继续纵容我吧。”

 “……”曹操咬着牙,青筋凸起,手臂隐隐颤抖。

里面的声音继续传出,“嘉的病一时好不了,主公不必再等,让大军早日回去吧,要不文若该着急了……植公子,有劳了。”

 “父亲……”没等曹植再劝,曹操的披风一动,转身出了院子,余下一片萧索。

许久,曹植才说道:“郭祭酒,父亲和众位将军已经离开了。”

 “咳咳……”屋内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才听到郭嘉的声音,“今日多谢植公子。”

 “祭酒不必客气。”曹植朝房门一揖,“植告辞了,请先生保重。”

同年秋,公孙康带袁尚的首级来降。

曹军拔营归邺。

军师祭酒郭嘉在途中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八岁。


作者有话要说:
《东汉档案》:柳城一别,郭祭酒为何拒见曹司空?荀令君因何躺枪?(作者:我真不是袁家派来的)

《东汉探索发现》:滨海道与卢龙塞各据天险,让田畴带我们一起揭开其神秘面纱……(作者:司马懿你还记得被你拐骗的骚年吗)

《东汉八卦志》:别院惊现美女,司马二公子深陷婚外绯闻漩涡,久未露面的夫人张氏情况如何?敬请期待后续报道!(作者:八卦跟我真没关系)

作者已顶锅盖逃逸εεεεヽ(* ̄o ̄)ノ

————————————————————————
作为一个火凤的34党,我原本打算让奉孝死在文和怀里,但是想到已经没了一个张绣,何必在给文和徒增伤感









第49章 胁迫
建安十三年二月。

 “主公,人已经带到。”刘晔到州府回复曹操交给他的一个任务。

曹操问都没问,摆摆手道:“直接给丕儿送去。”

刘晔应道:“诺。”

随着曹操的势力扩大,相应地给负责情报工作的刘晔增加了不少人手,其中更是有一批专门负责暗处工作的死士,这些人只听命于曹操和刘晔,大大增强了保密程度。

这一次刘晔的任务是去“请”一个人,还是一个怀着孩子的妇人,他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主公会给他这么一个任务,而且把人带到之后毫不过问就丢给公子丕,实在是很难想明白。

人被秘密送到曹丕的书房,刘晔亲自向曹丕禀报。

曹丕送走刘晔后,独自前往书房,按刘晔所说,姐姐的情况似乎不大好,一路上都处在昏迷当中,他要不要请个大夫来看看?

一边寻思着,一边打开房门,他走到里间,便看见一名女子正坐在榻前照顾榻上的人。

他进来的时候,女子警觉地往他这边扫了一眼,他甚至能感觉到从她身上骤然散发出来的敌意,可在看清他之后,那股敌意却立刻消了下去,女子更是不再理他,专注于手上的事情。

曹丕就这么站着,一直等到女子喂完药,拿着空碗走出来。

 “曹二公子,不介意外面谈话吧?”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好像怕吵到昏睡中的人。

曹丕点点头,先举步向外走去。

两人一前一后到了外间,面对面站着。

感觉到锐利的视线从自己身上扫过,郭宸面色淡然,语气平平地开口:“嫂子这一胎情况不一般,二公子若跟我义兄有什么过节,还请不要为难她。”

 “仲达的妻子我当然会照顾。”曹丕挑眉,点点头,“你是仲达的义妹?我怎么没听他提起过?”

 “小女子微不足道,义兄没向公子提起并不奇怪。”郭宸的态度依旧不咸不淡。

 “……”曹丕皱了皱眉,这个女人的态度他很不喜欢,不由往前一步向她迫近,直视着她的双眼,“没有人教过你,在屋檐下要低头吗?”

郭宸眉眼一弯,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在公子面前,我需要低头吗?”在流离失所的时候她低过头,在铜鞮侯府当侍女的时候她低过头,在跟司马懿打赌结义金兰的时候她低过头,但在这个男人面前,她绝不会低头。

 “呵。”曹丕低低地笑起来,他感觉到了这个女人的果决,心情突然好了起来,语调轻快了不少,“那你就好好照顾姐姐吧,等仲达一来,我就派人送你们回去。”

他转身要走,郭宸却叫住了他:“二公子,嫂子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了,你最好派人通知一下我义兄。义兄家里的事情,是你弄出来的吧?”司马朗出任兖州刺史,司马懿被叫回去,然后春华就被曹操的人带到这里,用点脑筋想想,可不就是调虎离山?

 “我知道了,在我这里,姐姐不会有事的。”曹丕回头看她,这一眼多了几分深思。

确认曹丕真的离开之后,郭宸大大地呼出一口气,拿着空碗的手不知何时冒了汗,手心都是润润的。

 “跟心机重的人打交道真是累人,一个司马懿就够了,再加上一个曹丕……这日子可怎么过啊。”郭宸瞪着紧闭的门嘀咕道。

再说司马懿带女儿从家回到别院,发现妻子和妹子都不见了,心中一阵慌乱。

尽管春华的情况跟贾诩说的一样,从第四个月开始已经没有了嗜睡的情况,但接近预产期的两个月开始,她的灵力虽然在慢慢恢复,但同时也再次出现了嗜睡的症状,到底会是谁把她掳走了?还有郭宸也不见了……

司马懿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刘晔,自从殷武事后,他对曹操的这个情报官员不敢小觑,不过没等他细想,曹操的传话人就敲开了别院大门。

送了一句威胁的话,加上春华的失踪,听起来就格外的意味深长。

 “二公子若是不愿出山,休怪我等得罪了。”那人连镣铐枷锁都随身戴着。

这下他可以完全肯定春华失踪是出自曹操的手笔了,不过看着来人带的东西,司马懿有那么几分无语,如果不是春华的原因,曹操大概是脑子进水才会以为这些东西能困住他吧?

所以人家的潜台词分明是“你夫人在我手上,不乖乖听话就别怪我不客气”。

司马懿并没有不情愿,毕竟建安六年是他失信曹丕在先,虽然是不小心着了别人的道,但总归是他之过。

跟着使者来到邺城,司马懿去见了曹操。

睨了一眼下首那个做出一副恭敬样子的青年,曹操笑道:“司马仲达,还记得数年前我说的话吗?”

 “记得。”司马懿垂下眼睑,答道,“你说过你看上的人,不惜一切也要得到。”

 “真难为你还记得。”曹操挥退左右。

窸窸窣窣一阵响动,人都退了出去。

曹操才继续说:“想不到我在你眼里还比不上我儿子。”

 “……”司马懿眼睫一颤,不动声色。

 “有外人的话装装就罢了,在我面前还是省省吧。”曹操嗤笑,“就你那点道行我会不清楚?我曹孟德看不透的人,我怎么会放心留在身边?既然你愿意跟着丕儿,那你就留下来吧,你的妻子在丕儿那里,没有一点损伤。”

无论如何,曹丕的一切都是曹操给的,就算他再怎么渴望权势,也不会越过自己的父亲,更别提隐瞒,所以这一切,都是在曹操的默许下进行,甚至还有曹操的推波助澜。

司马懿少一个借口,那他曹操就可以让这个借口名正言顺,即使后世会记上一笔这是出于他的胁迫,一个名声跟他儿子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这些弯弯绕绕很快在司马懿心里转上一遍,他阖眼叩首:“诺。”

司马懿一出门就看见贾诩揣手在街对面站着,看样子是得知他过来的消息就在这等着了。

走过去一拱手,“前辈。”

贾诩抬起眼皮瞅了他一眼,算是搭理。

 “懿要去看春华,前辈同去吗?”

贾诩摇头,“不了,我是来见主公的。”

司马懿目送贾诩离开,这才往曹府的方向走,守门的小厮一听他报上名字,二话没说就把他领到了曹丕的书房。

书房跟他上一次来相比没什么变化,只是原本挂在中间的那副曹昂的画像不见了,大概是收起来免得睹物思人吧。

司马懿想着,郭宸从里间走了出来。

 “义兄,你可算来了。”郭宸见到他,明显是松了口气,“嫂子一切安好,义兄来了我就放心了。”

 “嗯,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司马懿谢了她,问道,“怎么不见二公子?”

司马懿提到曹丕,郭宸的神色明显不自在,眼中的尴尬十分明显,“嫂子被安置在书房,二公子的公务都搬到另一间房去了。对了义兄,我们很快就能出去了吧?”

 “干嘛那么急着离开?”曹丕的声音在司马懿身后响起,只见他背着手踱进来,对司马懿笑了笑,才对郭宸说,“若是我招待不周,阿宸不如多留几日,就当我向你赔罪如何?”

司马懿的目光在曹丕和郭宸身上徘徊,然后一脸认真地对上郭宸期待的目光,说道:“既然二公子开口了,阿宸你就留下吧。”

 “义兄!”郭宸忍不住跳脚,不过眼前二人都被她归为“心机重”的那类人,她想办法也没有他们反应快啊。

曹丕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说道:“仲达,你要我多等了七年,打算如何还?”

司马懿笑笑,闪烁的眼里是全然的承诺,“这条命还你,要不要?”

 “要,怎么不要!”曹丕哈哈一笑,只觉得那些岁月的阴郁一扫而空,“你给的我都要。”

司马懿在他身边微笑,温和而包容。

一旁站着的郭宸觉得自己变得透明了,转过脸小小声道:“我快闪瞎了有木有!”

两人聊了一会儿,终于想起了被他们遗忘的郭宸。

 “阿宸,你先在二公子府上住着,我先带你嫂子回去,过几日再来接你。”司马懿说。

 “好。”还是义兄好,还记得过来接她。

曹丕笑,“阿宸不想回去也没关系。”

 “……”二公子你开玩笑的吧?郭宸连翻白眼都省了。

史载,建安十三年,司马懿迫于曹操威势不得不效力曹营。

同年,司马师出生。

 ·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为了加强对朝政的控制,废三公,复丞相制度,并自任丞相。

七月,曹操南下亲征荆州。八月,荆州牧刘表病逝,其子刘琮投降曹操。

此时,依附刘表屯于樊城的刘备听闻曹操抵达新野,遂率军往江陵撤退,打算赶在曹操之前占领重镇江陵。

曹操接到信报,感到头疼得厉害,无奈地笑笑,说道:“早年我不停奉孝的劝告,方才有了今日之患。”随即亲自率领五千轻骑自襄阳追赶。

追了三百里后,曹操和刘备在长坂相遇。


作者有话要说:
请带好太阳镜→w→





第50章 南征
两军相遇,尽管刘备在人数上占优势,但大多数士卒并没有武装,与曹操的精锐虎豹骑作战无疑是以卵击石。

 兵刃交接间,诸葛亮当机立断对刘备说:“我军尚不足以与曹军正面对抗,请主公先走。”

不消一刻,败绩逐渐显露,张飞也劝道:“大哥快走,俺来断后。”

 “益德小心。”刘备遂带数十亲卫与张飞、诸葛亮等从乱军中往长板桥的方向奔去。

行至长板桥,待刘备等人安全通过后,张飞勒马横刀立于桥上,“诸葛先生,你们带大哥先走。”

曹军骑兵追着赵云一路来到长板桥,只见一彪形大汉稳如泰山当关而立,手持长矛,怒目而视。

 “张将军!”

张飞颔首,“子龙,走!”

赵云空出单手抱住怀中的婴儿,两腿夹紧马肚,马匹扬蹄越过长板桥。

随之而至的曹军蜂拥上前。

 “砰”的一声巨响,在曹军兵马踏上桥身,自桥的中段开始,曹军这一侧的桥崩断坠落,滚滚河流令马匹不敢往前。

 “吾乃张益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一记暴喝如雷贯耳,冲在前的曹军纷纷受惊落马,一时阵脚大乱。

曹军后方,曹操手持缰绳,眯眼眺望,已不见了刘备的影子,开口道:“让他们撤吧。”张飞的气势已经把他的虎豹骑压制住了,就算冲过去,也赶不上刘备。

刘备逃脱后,放弃江陵,转往江夏。

在这次遭遇战中,徐庶的母亲被曹纯捕获,徐庶不得不放弃与刘备逃亡,投奔曹操。

徐庶在走之前专门向诸葛亮道别。

 “阿亮,我要走了。”青年依旧灰衣打扮,怀着抱着他的剑。

诸葛亮说:“好像每次都是你先道别,这一次没有来日再聚了吗?”

徐庶为难地挠着脑袋,“啊……这一次不太一样,如果你能打到北边,或许我们还能再见面吧。”

诸葛亮别过头,不甘心地说:“如果主公听我的劝告拿下荆州,你就不用走了。”

 “同是汉室宗亲,主公太重感情。”徐庶笑笑,“阿亮,如果你肯低下头,主公或许会听进你的话吧。”两人认识那么久,阿亮永远给人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这样只会让主公对他多有顾忌吧,就像刘表对主公的态度一样。

诸葛亮说:“如果主公对每一个汉室宗亲都这样心软,就算他肯听我的也办不成大事。”

这倒也是,徐庶叹了口气,“遇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找点事情刺激一下主公,一旦他肯下决心,就算是天子驾到也阻止不了他吧。我该走了,你的腿疾……不要太勉强。”

 “我知道。”诸葛亮点点头。

 “阿亮保重。”

 “保重。”

徐庶对他挥挥手,转身离开。

走出没几步,身后传来诸葛亮清冷的声音,道出的话却令他感到无比温暖:“元直,等我几年,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

徐庶的脚步也没有停下,他看向远方的天空,默默做出一个口型。

我等你。

 ·

曹操在九月前取得江陵,纠集了数十万人马,部署了在江夏边境提防刘备的守军后,亲自率领大军南下至乌林,准备在赤壁登陆。

曹营主力几乎是倾巢而出,曹仁、张辽、张郃、于禁、徐晃、李典、乐进、朱灵等等全部接到了曹操的安排。

面对这要大干一场的架势,哪怕现在曹军的情况不适合继续南征,也没有人会出来阻止触这个霉头,那些说得上话的都忙得不可开交,剩下的连话都说不上更别提出来劝告了。

不过总有例外,贾诩把其中利害看得一清二楚,他认定的人是曹操,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找了个时间去见曹操,一来就劝道:“主公,荆州人心未定,此时不宜南征。”

 “我意已决,不必多言。”曹操拒绝,照理来说这个时候劝谏的应该会加把劲,可他等了半天,也没等到贾诩下一句,抬头一看,贾诩又恢复了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

这个贾文和……

曹操顿时不知该说什么好,“文和,你就不会再劝劝?”

贾诩抬了抬眼皮,淡淡地说:“我是贾诩。”不是郭嘉,说再多您也听不进去,何必多此一举。

显然曹操听出了贾诩的潜台词,默了一瞬,挥手让贾诩下去,独自一人呆在屋里。

贾诩走出来,正好撞上捧着一摞竹简正要往里走的荀攸,广袖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